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都是什么睡相?

    平躺着身躯的吕布哭笑不得。

    他稍稍挪了下身子,便惊醒了旁边两个小家伙。

    小孩子精力旺盛,往往很早就能醒来。

    见到父亲醒了,流着哈喇子的吕骁很是高兴,他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抹了把嘴角,催促说着:“父亲,咱们去比武吧!”

    “好啊!好啊!”听得有好戏看,小铃铛也高兴的喊了起来。

    反正现在也睡不着了,吕布便点了点头。

    父女三人很快来到门前庭院,吕布和儿子隔了约莫半丈距离,互相站好,小铃铛则当起了裁判。

    伴随着小铃铛的一声令下,吕骁率先扑上前来,小小的拳头以最为迅猛的攻击,直取父亲腰间。

    吕布自是不避,六七岁的孩童,即便攻势再为凌厉,也不可能伤他分毫。

    他伸出手去,轻而易举的便抓住了那只小铁拳,别说,还真有点儿气力。

    “加油啊弟弟!争取打败爹爹!”小铃铛在一旁大声为弟弟助威。

    拳头抽不出来,吕骁于原地跃起飞踢,却被父亲用手掌推开,他亦借此将拳头撤回,然后继续正面强攻。

    吕布如似大山,站在原地巍峨不动,见招拆招。

    小半个时辰下来,吕骁满头大汗,双手拄着大腿膝盖,咽着发干喉咙,剧烈喘息起来。

    吕布则气定神闲,心中暗自点头,儿子想要赢他,现在根本没有丁点儿可能。不过吕骁能有如此顽强的体力和耐力,在他这个年龄段,已然十分难得。

    “我们再来!”

    喘够气息的吕骁重振精神,站直了身体。

    在他身上,秉承着父亲那股子不喜欢服输的性格。

    吕布却微微摇头,取过仆人递来的毛巾,替儿子擦去额上汗水,低声说着:“爹爹等会儿还有事情处理,改天再来教你。”

    吕骁此时却犯了犟,不肯答应,无论如何,他都想要赢父亲一回。

    小铃铛见状,过来拉起弟弟:“阿弟,爹爹还有事情呢,我们去别处玩吧!”

    说来倒也奇怪,吕府上下,吕骁谁的话都不愿听,却偏偏就听小铃铛的。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

    姐弟两走后,吕布梳洗换好衣裳,然后吩咐下去,让所有人来大堂议事。

    当第一缕阳光从东方照耀而出的时候,吕府的议事堂内,人头耸动,有近五十人的规模,济济一堂。

    武以高顺为首,文以陈宫当先。

    吕布大步走进堂内,左右文武俱是躬身行礼,恭敬喊着:“见过主公!”

    吕布一边走,一边扫视起来。

    堂内众人,有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也有在后方默默付出的幕僚,既有曹性、宋宪这些资历深的弟兄,也有司马懿、郭淮这些旁听的新人。

    总而言之,大都是可信之人。

    吕布坐下之后,也让众人在各自的座位落座。

    “今天召你们来此,只为一件事情。”

    都不是外人,吕布也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起来:“今年关中大旱、蝗灾严重,无数百姓遭逢此难,颗粒无收。我希望大家可以群策群力,在今天想出个解决的方案。”

    …………

    …………

    最近工作压力较大,加上本月全勤断了,所以在更新上有些放飞自我了,希望可以尽快调整心态,在此给大家说声抱歉。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六七四章 当务之急

    关中数月大旱,光每天饿死的百姓,就以百千为计。

    照此下去,还没等到来年,人口就先丧了大半。

    所以,这也就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听得吕布垂询,作为府中长史的陈宫起身拱手:“主公,此事吾与府内各曹已筹谋数日,正欲等主公回来,细细禀报。既然主公先提,那就容宫慢慢禀来。”

    “公台请讲。”吕布点头,陈宫这么一说,他倒安心了不少。

    陈宫的能力没的说,不管是内政外交,还是出谋划策,阅历与胆识俱是一流。

    吕布信任,陈宫心中当然感激,他认真说了起来:“关中大旱数月,又有蝗灾过境,造成无数恶劣影响。然则,历代明君皆以百姓为本为根,所以主公想成霸业,自是不能见死不救。我归纳了一下,眼下最为紧要的当务之急有三点:流民、饥荒、瘟疫。”

    吕布‘嗯’了一声,面有凝重的看向陈宫:“说说解决之策。”

    陈宫说了声‘是’,接着道来:“其一,流民可以暂先收拢于城外,让他们出力干活,比如修建道路、钻井取水等等,以工代赈;其二,朝廷开仓放粮,救济难民,让他们能够熬过这个灾年……”

    “等会儿,朝廷不是已经开了太仓赈济难民吗?”吕布打断了陈宫发言,纳闷儿问道。

    陈宫旋即苦笑摇头,语气中压抑着些许愤懑:“主公有所不知,陛下将赈济之事交由了侍御史侯汶,然而此人却中饱私囊,暗中克扣粮米,每日发放给难民的粮食,十不足一。”

    陈宫当初还特意去瞧过,朝廷所发放的米粥,其实就是一碗碗的米汤,根本不见半粒黍米。

    陈宫去杨府同太尉杨彪提过此事,然则侯汶近来颇得圣宠,即便告了上去,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当官儿的大多都一个德行,只管自身利益,哪管百姓死活。

    在他们眼中,百姓不过只是些贱民罢了,死活又与他们何干。

    吕布皱起眉头,微微摆手:“好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你接着往下说。”

    陈宫只得收起方才的话题,接着说道:“自关中大旱以来,道路上尸体遍地,无人掩埋。加上如今气候炎热,很容易产生疫疾,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建议,除了让人掩埋尸体之外,主公还可命人去请张医郎来,发放药物,防止疫疾的滋生扩散。”

    “公台说得很有道理,就按你说的这么办吧!”吕布郑重点头,对此深以为然。若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爆发大规模的疫疾,那死人的速度,绝对比现在要快上数倍不止。

    确定了陈宫的方案,吕布挥手让众人退下,各司其职。

    “先生,留步。”

    待到众人散去,吕布叫住了戏策。

    戏策回转身躯,狐疑问道:“将军,有何事吩咐?”

    “你对公台的提议,有何看法?”

    吕布不兜圈子,尽管陈宫是两世属臣,能力与智谋俱为上佳,但他心底仍旧是倚重戏策更多一些。

    究其缘由,大概是因为,在吕布穷困且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戏策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既然吕布来问,戏策便无隐瞒,如实回答:“陈长史方才所言,可解眼下燃眉之急。然则即便解决了这些,也仍旧存在着许多长期的问题。”

    “什么问题?”

    “世家、富商哄抬粮价,以至于粮食卖到了数十万钱一石,百姓们根本无力购买,这是其一。”

    “关中旱灾数月,各地土地兼并严重,贫困百姓要么贱卖为奴,成了隐户,要么落草为寇,横行劫掠,这是其二。”

    “土地无人打理,荒草丛生,百废待兴,这是其三。”

    “蝗灾肆虐,农夫们不敢捕杀,甚至于谣言四起,说这是上天给将军的惩罚,关中百姓不少人都跟着信了,长此以往,于将军势必不利,这是其四。”

    吕布起初还不觉得,经戏策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头疼。

    “那先生可有妙招?”吕布看向戏策,虚心请教起来。

    “前面三点倒不算难事,只是最后的蝗灾,我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到主意。”

    戏策摇头说着,百姓们对神灵敬畏而惶恐,要他们去捕杀蝗虫,没一个强有力的说法,根本行不通。

    自古以来,最可怜、最愚昧的始终都是百姓。

    粮食卖到数十万钱,除了世家囤积居奇以外,皆因当年董卓乱铸钱币,导致货币价值暴跌,物价飞涨。

    所以要想将粮食的价钱降下来,只能是重新铸币,统一货币度量,再由朝廷介入市场,进行全面调控。

    至于那些被世家兼并去的土地,只要吕布军权在握,就不愁收不回来。

    不过,这些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倒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

    “眼下最大的麻烦,还是粮食的问题。夫人为了救济难民,变卖了不少家产,可即便如此,也仍旧是杯水车薪。”

    戏策语气稍显凝重,‘赈济灾民’这四个字说得轻松,但要救活这么多的难民,仅凭吕布一己之力,根本就不可能办到。

    “粮食这方面,先生无须担心。我已经派人去了关中、汉中、并州等地,敕令当地有名的世家豪族务必在半月之内,赶至长安议事。”

    吕布笃定说着,靠他一家当然不行,可若是这些世家肯鼎力相助呢?

    鉴于凉州正在打仗,吕布暂时就没派人前去通知。

    “哦,对了。前几日在回来的路上,我得到消息,言益州牧刘焉背疮迸发而亡,我已经派了辛评前去吊唁,顺便替我摸摸益州世家的情况。”

    吕布如似平常的说着,刘焉一死,于他而言,就少了个极大隐患。

    至于刘焉的儿子刘璋,吕布打算继续让他担任益州牧,如果刘璋不听话,他随时都可以让汉中的张鲁,取而代之。

    感受到吕布身上散发出的君王气息,戏策很欣慰的笑了。以后即便没有自己的旁敲侧击,吕布也不会再轻易的踩进别人设下的陷阱。

    正事谈完,吕布同戏策絮起了家常。

    “听说,先生家有喜了?”


………………………………

第六七五章 不讲道理的曹性

    谈及此事,戏策脸上罕见的有了一抹笑意。

    吕布也是今早从夫人那里得来的消息,他同样感到十分高兴,毕竟戏策娶亲也快三四年了,一直没有个孩子,让他这个‘外人’都替戏策担心。

    如今好了,董妍总算怀起了身孕。

    看来当初让戏策回长安的决断,一点儿没错!

    吕布哈哈大笑,当场同戏策立下约定:“先生,若是生下个儿子,便和我家那两小子拜为兄弟;若是女儿,就择其中一个嫁之,如何?”

    戏策愣了刹那,眼眶微微泛红,却也果断的说了声:好!

    要知道,长安城内多少富贵人家想同吕布定个娃娃亲,结果都被吕布婉拒。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就这样落到了戏策头上。

    戏策明白吕布此举用意,既是报答,也是感恩。

    待到戏策离去,吕布唤来无所事事的曹性。

    曹性凑到吕布面前,嘿嘿笑道:“头儿,你找我?”

    吕布没做过多说明,带着曹性出了府邸大门。

    长安城西,直城门外的郊野。

    担任侍御史的侯汶奉命在此放粮赈济灾民,难民们亦是早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领取救济的食物。

    然则侯汶本人却不在这里,这种芝麻小事儿,哪能让堂堂侍御史来屈身施舍。

    但凡在这里领过两回的难民,也都知道去东边的宣城门处,那里同样设有救济的粥棚,不说能吃得多好,起码能吃个半饱。

    只有头一回逃难来此的流民,才会在这里等着领取食物。

    随着时间推进,难民们排着长队依次上前,小心翼翼接过施粥小吏递来的土碗,低头往碗里一看,皆是摇头叹息。

    当轮到曹性时,他倒不像前面那些难民领了就走,而是拿起筷子在碗里面搅了两转,见只有几粒黍米浮了上来,笑问面前的施粥小吏:“这玩意儿是粥?”

    汉子瞅了曹性一眼,见这家伙身穿普通人的麻衣,肯定不是什么大人物,心中便有了底气,将那碗只有几粒米的稀粥摔在地上,冲曹性大骂:“不要就滚,后面有的是人要!”

    啪!

    曹性撸起袖子,反手就是一耳光抽到汉子脸上,留下五道长长的绯红指印。

    这一下巴掌下去,看得周遭的难民们是无比解气。

    “朝廷颁有明令,每大锅至少下半斛米烹煮。再瞅瞅你这里,估计这一锅里面,一碗米都不够,你们这分明是藐视朝廷、无视圣上,论罪当诛!”曹性大声说着,气愤填膺。

    方才曹性那一巴掌着实把汉子给打懵了,待他缓过神来之后,手指着曹性,已是怒不可遏:“小子,你是来故意找事儿的是吧!来啊,给我把这狗东西就地打死!”

    话音落地,周围负责维护治安的兵士全都冲了过来,杀气腾腾。

    这样的事情,他们显然干过不少。

    也是,

    乱世之中,贫贱百信的性命才值几个钱?

    然则他们今天碰见的这位,却远非以前那些手无寸铁的底层百姓可比。曹性这厮,可是军中出了名的滚刀肉,天不怕地不怕。

    别说这些虾兵蟹将,就算是侍御史侯汶站在面前,曹性也照样敢上去扇他两耳刮子。

    以前没权没势的时候,曹性都敢和郑家的二公子硬怼,如今他背后站有吕布撑腰,还会怕这些个蛇虫鼠辈?

    笑话!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士卒,曹性站在原处,嘴角挂起笑意,大有股山雨尽来我自挡之的自信架势。

    他吹了声响亮口哨。

    顷刻间,大地震动,上千匹黑色骏马拖着背上带刀的悍骑飞速驰来,看傻了在场的人们。

    起初叫嚣的那名汉子,此时已然瞪大着眼珠,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至于想去教训曹性的士卒更是止步不前,谁也不敢动手,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缩手缩脚。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们惹上了不得了的人物。

    眨眼功夫,局势逆转过来。

    曹性往前走上两步,冲方才的汉子竖起食指摆了摆,语气戏谑无比:“打架,我不行;比人多,你不行!”

    汉子哪敢说半个不字,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

    曹性见汉子认了怂,他却没就打算这样简单放过,他向来是嫉恶如仇,喜欢与人计较,别人欺他一尺,他势必要还上一丈。

    于是,上前又是啪啪两耳刮子,抽得汉子根本找不着北。

    汉子心中憋屈万分,却又发作不得,捂着肿胀的脸,只能认栽。

    “给我把这些粮食全都煮了,发与难民。”曹性过了手瘾,指着堆放十数袋的粮食同汉子命令起来。

    霎时间,周围百姓欢呼一片,感激涕零,大喊着将军威武。

    曹性洋洋得意,听在心里,也是格外舒坦。

    “这……”

    汉子面有难色,这可是侯汶给他一天的煮食,现在就这么一下子全部下锅,那下一批难民的粮食又该去哪儿弄呢?

    “这位将军,如何称呼?”此时,一位主事模样的中年文士走上前来。

    汉子见到此人,如似找到主心骨一般,快步过去,委屈的喊着:“田主簿,您可算来了。”

    田齐瞅了汉子一眼,让他站在身后。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曹性压根儿不怵,痞笑回道:“好说,本将军乃大司马麾下破逆将军曹性。”

    这个名号一出,顿时震住了在场不少的看戏人物。

    且不说破逆将军这个官职高低,单是大司马麾下的将领,就不是常人所能招惹得起。

    然而这位田主簿却并未过多的礼让,想想也是,侍御史大人近来深受陛下宠信器重,有天子撑腰,大司马再厉害又能如何,终究是天子之臣。

    “曹将军,赈济一事是陛下给侯御史的任务,这件事情轮不到你们军方来管。即便是大司马的意思,也应该先知会过侍御史才行,你现在带人过来蛮横撒泼,这不合规矩。”田齐笑眯眯的说着,一番话语说得漂亮至极,愣是让人找不出半点破绽。

    倘若换做别人,也许这还行得通。

    只可惜,他遇上了没啥文化的曹性,这就好比秀才遇着了兵。

    曹性可不管这些,吕布给他的命令就是放粮救济灾民,眼前的这些家伙总是推三阻四,这令他完全没了耐心。于是,曹性双手狠狠推了田齐一把,火药味十足:“老子管你什么规矩不规矩,老子说的话,就是规矩!你再跟我啰嗦,老子连你也一块儿办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六七六章 侍御史,借你头颅一用

    田齐被曹性推得一个踉跄,若非有后面的汉子扶了一把,估计他的屁股就已经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

    “你!”

    田齐整个脸庞都在抽搐,可想而知他胸中的怒气之大。作为侯汶的心腹,京中想要巴结他的不在少数。就算曹性仗着有大司马撑腰,也不该如此嚣张跋扈,毕竟侯汶背后有更大的天子倚靠,跟侯汶过不去,就是公然打天子的脸。

    奈何形势比人强,眼下论起双方战力,就田齐手下这群虾兵蟹将,哪会是狼骑营的对手。

    此情此情,他只得忍气吞声。

    于是,田齐一边吩咐汉子放粮,一边往后退去。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他当然要去禀告侯汶,否则,他可担不起这责任。

    不远处的树荫之下,吕布瞅见田齐遁逃,微微侧首,同旁边吩咐了一声:“陈卫,你去跟着此人,然后把侯汶给我提来。”

    陈卫点头,迅速尾随而行。

    只要吕布下令,别说是擒个侍御史,就是三公九卿,都不再话下。

    一袋袋的粮食投入锅中煮沸,排着长队的难民们眼中冒光,发干的喉咙不知咽了有多少回。

    对于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能够饱餐一顿,就是这世间最为美好的愿望。

    当排在第一的老人接过那碗满满的粥米时,两只枯骨般的手掌不禁颤颤巍巍,同曹性连道数声感激之后,才端着碗往后面寻了个位置坐下,老泪纵横。

    有狼骑营压阵,这些难民自然不敢有所放肆,井然有序的上来领取食物。

    曹性插着腰,时不时的点点头。

    别说,这种做好事的感觉,还真的挺爽。

    难民那边曹性指挥得井井有条,吕布也就懒得出面。通过今年大旱,倒是让他看清了许多潜在隐患。

    首当其冲的就是,朝廷在民众之中没有公信力,百姓们也不愿相信朝廷,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吕布要做的,就是让百姓们重拾对朝廷的信心。

    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只有先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坐稳关中。

    只要能够将此次旱灾安稳渡过,吕布的名声,或是朝廷的威望,必将重新被百姓拥戴。

    这于吕布而言,也是一次建立起民间威望的大好时机。

    约莫过了大半时辰,奉命而去的陈卫领着侍御史侯汶来到吕布面前。

    侯汶今年四十出头,中等身材,微腆着肚子,从他脸上露出的笑容,看起来就像个人畜无害的老好人。

    这不过是侯汶的表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厮其实并不是个什么善类。

    “下官给大司马请安!”

    侯汶上来就是一通作揖的大礼,他本来在家中享受着舒坦的时光,结果没能舒坦多久,先是听得田齐禀报有人在粥棚闹事,然而这边他还没捋清楚,那边陈卫就已经闯了进来。

    听得吕布召请,对危险事物嗅觉敏锐的侯汶心中‘咯噔’一下,猜到准没好事。

    有天子撑腰又能如何,这个世道,谁手里握有兵权,谁才是老大。

    历经过董卓之乱,侯汶对此清楚无比。

    “侯御史,陛下让你开太仓赈济灾民,可你每天只拿十余袋粮食出来,这种做法怕是有些欠妥吧?”

    吕布掰着手指节,嘴角带笑,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笑意,反倒令人觉得格外冷寒。

    在朝堂扎根多年,侯汶是何等敏锐的人物,他听得吕布的这般开场白,心中就已然有数,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吕布会来横插一脚。

    “大司马,下官承蒙陛下看重抬爱,委以救济百姓之重任,一直都是诚惶诚恐殚精竭虑,万万不敢有半分懈怠,请大司马明鉴!”

    侯汶大声说着,又是拱手又是作揖,看他那模样,简直是受了天大委屈。

    “喏,我亲眼所见,难道还会有假?”

    吕布指了指放粮那边,同侯汶说着,不信的话,可以随便找个难民过来问问。

    此话一出,侯汶霎时变了脸色,好在他反应够快。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先把这些无关紧要的棋子推出去顶罪,

    “这些个没心肝儿的家伙,居然无视我的命令,着实可恶!早在之前,我就千叮咛万嘱咐,说过无数回了,难民也是人,要将他们放在心上,每口锅里至少煮半石粮食,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哪曾想,这些家伙居然敢背着我中饱私囊,大司马请放心,我回去就将这些玩忽职守的狗东西全部下狱,革职查办!”侯汶从方才的谦卑角色顿时摇身一变,说得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恨不得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