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德请讲。”

    刘备往下说道:“等会儿我们进军郯县,由两位率军前去佯攻曹军本阵,若是曹操派人截杀,你们不必恋战,只管撤退即可。我趁机杀入城内,先与陶州牧进行汇合。”

    二人思索一番,点头应下。

    随后,各自集结军队,开始向郯县进行增援。

    天空在无数的厮杀声中,渐渐暗淡下来。

    余晖斜照,日落山坡。

    城上城下,堆满了废弃的尸体,血水为之肆流。

    “主公,您快走吧,郯县怕是守不住了!”

    曹豹从前线撤出身来,扔掉手里卷刃的刀锋,退回到陶谦面前,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经过连续两天的鏖战,固然让攻城的曹军付出了惨痛代价。可他们这边,守城的士卒也同样阵亡大半,陶谦不得不发动起了城内的平民百姓,运送物资,共同守城。

    此刻连曹豹都丧失了作战信心,陶谦掩面痛哭:“难道说,天要亡我徐州!”

    “父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还是先撤吧!”陶谦的两个儿子怯缩着身子,根本不敢去看外边那鲜血淋淋的战场。

    曹豹点头,附和起来:“二位公子所言极是,只要主公点头,我立马就安排人手,护送我们撤离郯县。”

    “那这些将士呢?”

    “就让他们在城楼上与曹军奋死拼杀吧,也算是全了为主公尽忠的心意。”曹豹压低声音,这些话要是让士卒们听见,知道要抛下他们,肯定会立马引起兵变。

    可要是没人在城头抵挡曹军,陶谦等人想要安然撤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相较之下,这些士卒百姓的性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前线激战正酣,郯县的守军将士虽然人数占了下风,但他们的意志却无比坚定。哪怕身体被长枪刀剑插了好几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只有一息尚存,就没有人愿意倒下。

    他们殊死抵抗,与入侵的贼人以命换命,心中所想,只是守卫着最后的家园。

    陶谦收回目光,他抬起手来,两个儿子赶忙过来搀扶。

    起身之后,陶谦微微轻咳,却无太多犹豫,带着儿子与亲信官员动身,准备走下城楼,退往北边。

    然则此时,城楼上的守卒们却忽然激动的惊呼起来:“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这一阵子欢呼,拉回了不少士气。

    就连走到石梯处的陶谦也转身回来,在曹豹及亲兵的护卫下,重新来到城墙边上。

    扶墙眺望而去,两股兵马从曹军侧翼杀来,醒目的将旗上写有‘孔’‘田’两个姓氏。

    陶谦心中为之一喜,肯定是孔融和田楷的救兵到了!

    下方的曹操显然也注意到了这里,他虚眯小眼,看这两支兵马的架势,似是冲着自己而来。

    败军之将,还敢偷袭?

    曹操嗤夷连连,当即呼喝一声:“元让,文谦!”

    “末将在!”

    夏侯惇、乐进高声应答,同时抱拳。

    “你二人各领五千兵马,速去截断他们!”

    “得令!”

    二人领了兵马杀奔过去,曹操回头喊道:“传令下去,进攻的号角声不要停!今天,我非得攻破郯县不可!”

    “大哥,曹军出击了!”

    望见曹军动向,手握丈八矛的张飞很是兴奋。

    刘备目露凝重,重新制定计划。

    他在沙地上绘制了个简单草图,标明曹军、郯县以及他们所在的位置。

    “现在曹操所在的中军,大概还有万余兵马,倘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曹操必料不中,所以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刘备目光扫过关、张、赵云,询问起来:“你们三人,谁愿领兵前往?”

    “大哥(使君),吾愿前往!”

    三人同时请命。

    刘备犹豫了一下,决定让赵云出马。

    等到赵云冲向曹军的时候,他则带着关、张与其余步卒,冲进城中与陶谦汇合。

    “子龙,一切小心行事!纵使不能击退曹操,也请你务必安全回来!”出发之际,刘备向赵云拱手,很是诚恳说道。

    赵云点头,“使君放心,云定不负使君厚望!”

    说完,赵云回身招呼起带来的那些骑卒,翻身上马。

    疾驰的马蹄声很快引起了曹军的注意,站立在曹操身旁的典韦手指那边,瓮声说道:“主公,又冒出一股敌军!”

    曹操望去,这支骑兵约莫七八百人左右,人数较少,但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人人皆骑白马。

    近些时日,曹操连战连战,信心得到空前膨胀。

    他以为这些骑兵不过是些花里胡哨的空架子,一时也没放在心上,侧身问向诸将:“谁愿前往破敌!”

    话音落地,一员威风凛凛的将领抱拳请命:“末将愿往!”

    众人视之,此人披甲持枪,粗眉大眼,生得是相貌堂堂,器宇不凡。

    微风吹过如刀削的面庞,坚毅之中透着一丝狠戾。

    在其背后,还背有一柄宝剑,格外显眼。

    此人复姓夏侯,单名一个恩字。

    按宗族辈分来算,他还得叫曹操一声伯父。

    曹操对夏侯恩也是喜爱有加,行军打仗时常带在身旁。

    当年成为兖州牧的时候,曹操还特意铸造过两柄宝剑,名曰‘青釭’‘倚天’。

    倚天剑曹操自佩腰间,青釭剑则交由夏侯恩替他背负。

    用曹操自个儿的话说就是,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

    如此看来,曹操对夏侯恩亦是十分器重。

    听得夏侯恩主动请缨,曹操也很是高兴,当即大手一挥,应允下来:“好,难得你有此志气,我便予你两千轻骑,去给我灭了这支小小骑军!”

    “请主公放心,不出半个时辰,属下定取那敌将首级,献于主公帐前!”夏侯恩话不多说,先给自己立下一个大大的死亡宣告。

    随后,夏侯恩辞别曹操,朝身后骑卒大吼一声。

    “儿郎们,跟我走!”


………………………………

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两千曹军骑卒摇旗拍马,在夏侯恩的率领下,径直杀奔而来。

    强健的马蹄奋力踏在地面,溅起泥土飞扬。

    两军相遇,一触即发。

    夏侯恩勒马大喝,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狂妄:“来将通上姓名,你家夏侯爷爷不斩无名之辈!”

    赵云却不管他,眉宇间的杀机一闪而过,径直冲来。

    夏侯恩瞧见敌将不作回答,心中愤恨难平,敌将不报姓名,这分明是小瞧了自个儿!

    夏侯恩如何能忍?

    他顿时狠狠的拍在马臀,气得哇呀呀的冲杀过去,手里长枪探出,口中暴喝:“给我死来!”

    夏侯恩很相信自己的实力,用他亲伯父夏侯惇的话说就是,如今已有几分火候,再练练,很快就能有二流中等的实力。

    要知道,在这个天下,一流境的武者屈指可数。

    二流武将,就已经是很强大的存在,用来对付一般人,根本不在话下。

    看看迎面而来的银甲青年,看起来除了帅气似乎一无所有,夏侯恩甚至连一丝的杀意都感受不到,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将他划进了普通人的行列。

    两人相遇,谁也没有勒马。

    夏侯恩长枪刺出的同时,眼中凶光大涨,带有一丝的自负,似是胜券在握。

    然而,就在他枪尖即将刺进敌将胸膛的瞬间,他忽然觉得眼前花了一下,也没看清是个什么东西。他摇头想清醒清醒,却发现此刻竟如同被人施了咒法,浑身上下根本动弹不得。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急速流失。

    他张了张嘴,发出的只有很小的‘嗬嗬’声响。

    若是手上有面铜镜,夏侯恩就能看见,在他的喉咙那里,破开了一个食指大小的窟窿,滚烫的血液正不断从那洞里,汨汨而出。

    赵云策马而过,脸上毫无兴奋可言,有的只是随手捏死蝼蚁般的淡漠。

    掠过夏侯恩身旁的同时,赵云余光瞄见了夏侯恩背后的宝剑,伸手拽住剑鞘,一把取了过来。

    夏侯恩坐立不稳,扑通坠落在了地上。

    回想起方才同主公说的豪言壮语,夏侯恩死不瞑目。

    他想说,其实,我才是主角。

    曹军骑卒眼见夏侯恩身死,齐齐冲向赵云,要替自家将军报仇。

    正欣赏宝剑的赵云随手一挥,竟将刺来的枪头尽数削断,再见那剑柄上面,有金嵌的‘青釭’二字,十分凌厉,赵云不禁赞叹一声:“好剑!”

    没了夏侯恩作为指挥,赵云率着白马义从,轻松冲锋而过。

    曹操得知夏侯恩被杀,是又惊又怒,当即问向众将:“还有谁,愿去破敌!”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周围十几员曹军将领纷纷请命。

    曹操这时候也上头了,沉声下令:“好,尔等一起上阵,务必将这敌将大卸八块,以泄我心头之恨!有取其首级者,我必有重赏!”

    众将应诺,共领了五千兵马杀来。

    双方在原野上展开混战,厮杀之中,有一道驰骋纵横的身影,玉白如龙,尤为显眼。

    所到之处,威不可当!

    纵使奉命而去的曹军将领齐上,亦是被此人杀得胆寒心惊。

    在他身后跟着的那些白马骑兵,个个骁勇,浑似不怕死一般,杀得曹军败退连连。

    “汝等可识此人?”

    曹操有些坐不住了,再这样打下去,他必须得调攻城的部队回防才行。

    否则,一旦那敌将冲了过来,他这里的兵马势必抵挡不住。

    可城破在即,曹操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就此罢手。

    麾下诸将皆不认得赵云,曹洪翻身上马,道了声待我前去打探。

    曹洪疾驰而来,此刻赵云正被五六名曹将围攻,曹洪大呼:“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听得问话,赵云却是不答,精神抖擞,左手握着的青釭剑连斩两人头颅,右手横扫一挥,破开重围,径直杀向立在中军处的曹操。

    白马义从,紧随其后。

    “快,拦下他!”

    察觉到敌将意图,曹操身旁的将军们紧急大呼起来。

    于是,得令的曹军士卒们冲杀上去,可根本挡不住这凶猛的敌将,一路砍瓜切菜,如出无人之境。

    当杀至距曹操还有几十步距离的时候,赵云令白马义从往曹军后方发起冲锋,他自己则只身奔着曹操而来。

    没有任何言语,胯下夜照玉狮子撞飞拦道的士卒无数,手中龙胆枪划破长空,枪出如龙。

    直取曹操所在!

    铛!

    半道中央,一把丈长的大刀横空出现,阻断了赵云进攻的节奏。

    赵云凝眸望去,是一名肩扛长刀的强壮男人,憨厚的模样中,透着噬人的狰狞。

    曹军,许褚!

    这家伙,不好对付!

    兴许是强者之间的心灵感应,在许褚出现的那一刻,赵云的直觉就告诉他,这个看起来笨笨的男人,很是不好对付。

    可曹操就在眼前,他也不想放弃,暗自咬牙,准备重新发起突进。

    然则许诸却不准赵云就此得逞,再一次拦在了他的身前,沉闷说道:“你的对手,是我!”

    此时,曹军渐渐围拢过来,经过方才的厮杀,赵云力敌曹军诸将,体力已经消去许多。

    若是继续缠斗下去,恐难以脱身。

    但……不解决掉这个麻烦家伙,半步都难往前。

    正当赵云踌躇之际,白马义从已经冲破了曹军防线,旗帜斩落,在后方驰骋砍杀,号角声为之一停。

    …………

    这家伙,不好对付!

    兴许是强者之间的心灵感应,在许褚出现的那一刻,赵云的直觉就告诉他,这个看起来笨笨的男人,很是不好对付。

    可曹操就在眼前,他也不想放弃,暗自咬牙,准备重新发起突进。

    然则许诸却不准赵云就此得逞,再一次拦在了他的身前,沉闷说道:“你的对手,是我!”

    此时,曹军渐渐围拢过来,经过方才的厮杀,赵云力敌曹军诸将,体力已经消去许多。

    若是继续缠斗下去,恐难以脱身。

    但……不解决掉这个麻烦家伙,半步都难往前。

    正当赵云踌躇之际,白马义从已经冲破了曹军防线,旗帜斩落,在后方驰骋砍杀,号角声为之一停。


………………………………

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入夜,郯县的城头点燃许多火把,尽管曹军退去,站岗守夜的士卒却丝毫不敢懈怠。

    县府之中,灯火通明,摆起了一桌桌的丰盛酒宴。

    孔融、田楷二人也在傍晚时分,率着各自兵马,入了城池。

    酒宴期间,糜竺起身向陶谦介绍:“府君,这位乃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备刘玄德。”

    这一啪啦的名号下来,众人再看刘备时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肃敬。

    关于刘备的身份,糜竺也是偶然听关、张二人提起。虽然没有可以证明刘备身份的物件,但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糜竺感化于刘备的仁义品行,对他的身份已然是深信不疑。

    “原来是汉室宗亲,失敬失敬!”

    陶谦拱手致敬,然后又对另外的孔、田二人说着:“此番徐州得救,全赖诸公仗义援手。否则,曹操今日势必破城而入,老夫身死固不可惜,只是不忍见百姓也随我遭难!”

    说着,陶谦竟掩面哭泣起来。

    众人只得好言相慰。

    “陶府君言重,您的事情我们也听说了,曹父遇害,与府君实不相干。如今曹操起大军来犯徐州,戮杀平民,实在罪孽深重,我辈岂能坐视不理!”

    刘备同陶谦拱手,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言辞。

    堂内不少的徐州官员皆是暗暗点头,觉得此人言谈不俗,遂更加留意起来。

    酒过三巡,陶谦令糜竺去将州牧大印取来,放到刘备面前的桌上。

    刘备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刻正在努力的和徐州这些世家人物筑建人际关系。见到糜竺的这番动作,他不由愣了一下,恍惚问道:“陶府君,您这是何意?”

    陶谦感慨说道:“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书写表文,申奏朝廷。”

    说着,陶谦又看向众人,自述起罪过:“徐州之祸,皆因老夫而起。因为我的糊涂,致使数十万百姓遭难,老夫愧对徐州百姓,也愧对诸公信任,实在无颜再任州牧之职。从今日起,徐州牧便是玄德公了!”

    伴随着陶谦的话语落地,原本欢庆的诸人霎时鸦雀无声,有的震惊、有的迷茫,神色各异。

    其中最高兴的,当属关、张二人,他们心想,大哥终于有了地盘,可以放手大干一番事业。

    然则,本该最为高兴的刘备却是神色凝重,离开席位出来,向陶谦拱手行了一记大礼,婉言拒之:“备虽为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怀疑吾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

    “此老夫内心所请,玄德莫要推辞。”陶谦神情诚恳,再三相让。

    老实人孔融也从旁劝说:“既然陶府君执意相让,玄德你就别再推脱,答应下来吧!”

    他还是很看好刘备。

    然则刘备,却是如何也不肯接受。

    局面僵持不下,从事糜竺起身说道:“诸君,且听我一言。现在曹军只是暂时退去,以曹操的性情,断不会就此罢休,势必还会卷土再来。我们当前所想,应是如何退敌。至于州牧之事,等徐州太平以后,再行商量也不迟。”

    众人点头,深以为意。

    陶谦也只好作罢。

    说到退曹之策,刘备提出自个儿意见:“陶府君不必忧虑,今夜我亲笔书信一封,令人送至曹营,劝和曹操。他准了自是皆大欢喜,若是不准,我们再作厮杀。”

    “先礼后兵,玄德真仁人君子也!”一旁的孔融如后世水军般,赞不绝口。

    陶谦点头,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

    不管成与不成,先试试吧。

    及至夜深,酒宴散去。

    陶谦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同诸人告了别,早早离开了厅堂。

    刘备带着两兄弟也准备回房就寝,此时听得后面有人叫住了他。

    “玄德公留步!”

    刘备回头看去,见是一青年男子,相貌非常,气质儒雅。

    露出笑容,刘备很有礼貌的询问:“元龙何事唤我?”

    酒宴间,他同陈家父子说过话。其父陈珪八面玲珑,是只深不可测的老狐狸,倒是他的这个儿子,性格沉静,见识广博,令刘备很有好感。

    陈登性情较直,也不拐弯抹角,他觉得刘备是个很不错、能成大事的人物,遂替他谋划起来:“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玄德公若能以此为基,大业可图也!”

    对于一个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就事业的人来说,尤其是像刘备这种有抱负、有志向的人而言,这种诱惑足以大破天去。

    然则,刘备忍住了。

    他担心陈登只是在试探自己,于是严肃说着:“此番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实难从命。”

    名节,这是刘备最在乎的一样东西。

    正是因为害怕别人口诛笔伐,所以刘备在很多事情上,都做不到杀伐果断。

    至少,现在如此。

    “天与不取,悔之晚矣!”

    陈登叹息一声,渐渐走远。

    “大哥,刚才酒宴上那么好的机会,陶谦既然主动相赠徐州,你怎么不答应下来?”四下没人的时候,憋得慌的张飞终于忍不住了。

    酒宴上自家大哥一次次的拒绝陶谦,张飞看在眼里,心里头那叫一个急啊,恨不得自个儿起身,替自家哥哥答应下来。

    关羽虽未出声,但心中也是藏有疑惑。

    “咱们初来乍到,在这没有半点根基,又是以救徐州的名义而来。倘若此时我欣然坐上了徐州牧的位置,坐不坐得稳还很难说。

    可世人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说我刘备是伪善的豺狼,欺世盗名的鼠辈。如此一来,今后还有谁肯真心投效与我?”

    刘备说出自己内心的担忧。

    他没有祖上的荫蔽,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要想收拢人心,唯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的积攒名声,直至天下人都认可自己。

    刘备崇信仁义与人心,张飞可不信这一套,他手指着西方嚷道:“大哥你就是太妇人之仁了,你看看吕布、曹操那些家伙,哪个跟你讲什么礼义道德,他们只相信拳头。成王败寇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哥你都不懂吗?”

    “三弟,注意你的态度。”关羽提醒一声。

    “诶,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大哥却不肯把握,真是急煞我也!”

    张飞攥紧拳头,重重捶在走廊的石墙。

    张飞急得不行,刘备也知道他是为自己着想,上前轻拍了一下张飞肩头,宽和的语气里透着自己的信念:“暴力只会带来杀戮,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

第七二六章 刘备算什么东西!

    晦暗的房间里,燃着半截蜡烛。

    只有陶家父子三人。

    “父亲,您真的要将徐州让给刘备?”陶家的二儿子陶应语气略显不满。

    “二弟,你傻啊,这徐州是父亲苦心经营得来,属于咱陶家,哪轮得到他姓刘的来坐。咱们父亲,这是在试探他呢!”

    相较之下,大儿子陶商似是精明不少。

    “是试探,但——也是认真的。”

    陶谦给出答案,悠悠的叹了口长气。但凡儿子两人稍微能够有些出息,他也不至于将徐州托付外人。

    知子莫若父。

    两个儿子文不成武不就,陶谦心里很清楚,根本不是当官的料。若是将徐州传给儿子,早晚会为他人所夺,陶家也很有可能就此走向覆灭。

    这不是陶谦想要见到的结果。

    “为何啊父亲,徐州可是您辛辛苦苦经营得来,如今就这样拱手让人,岂非可惜?”陶应很是不忿,他宁肯大哥陶商坐上州牧位置,也不想看到徐州落入外姓人的手上。

    “我教了你们几十年,到头来,你两还是鼠目寸光。为父要是把徐州交给你们,那才是祸害了徐州百姓,祸害了整个陶家。”

    陶谦扫过两个儿子的面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陶家兄弟虽说没多大本事,但好在听话。即使面对父亲的责斥,也从不敢出言反驳,老实聆听。

    “我且问你们,刘备说写信给曹操讲和,你们觉得曹操会答应吗?”陶谦给两个儿子梳理起思路。

    两兄弟同时摇头,以曹操的脾气,肯定不会。

    “既然不会,曹操势必引兵再犯。试问,仅凭刘备这些兵马,挡得住曹操大军吗?”

    两兄弟又摇了摇头,估计很悬。

    “曹操执意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