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不知是谁在暗中出了手,但能把马腾这头西北狼招来,也够让吕布头疼好一阵子了。
刘备等人得知此事,亦是面有喜色。
高兴之余,刘辩也不忘命人把这件事情散播出去,最好是搞得天下皆知。吕布麾下不少将士都是从关中和西凉带出来的,现在那边出了乱子,谣言一起,势必会导致军心不稳。
这便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陛下,鲜卑、匈奴人牵制着吕布北方,马腾也有图谋关中的心思,加上南边荆州牧刘表的施压,眼下正是吕布势力最为薄弱的时候,对峙了这么久,咱们也该给他点颜色瞧瞧了!”
果不其然,殿内站立的百官之中,有人出列奏禀,力主与吕布决战。
这也是刘辩的心思所在。
之前,双方在兖州边界对峙了这么久,雷声大雨点小,骂战无数,真正的交锋屈指可数。而现在这个时期,由于各方的牵制,吕布几乎调动不了其他地区的兵马,这对关东的朝廷而言,的确是最佳的作战良机。
俗话说,趁他病要他命。
马腾能够入主关中,或是匈奴、鲜卑人能够攻破并州还好,倘若他们没能成功,等吕布缓过这一阵子,到时调集其他地区的兵力奔赴兖州,那可就麻烦了!
“曹卿家,你以为如何?”
刘辩淡淡询问起来,并没有直接挑明要与吕布开战,而是将目光投向在下方那个身材不算高大的男人身上。
朝会的宫殿里,百官看似配置齐全,但作为天子的刘辩心里清楚,其中很多都是干吃白饭的庸才,真正具备发言权的,其实就那么几个。
可即便如此,刘辩也不能把他们废掉罢黜,毕竟还指望着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出钱出力。
没有这些大家族的支持,刘辩可养不活这么多的军队。
“陛下,臣以为,当下还是应先清除伪帝袁术,再图吕布。”
曹操知道刘辩的心思,却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这些年,曹操的心态虽然有所改变,但始终还是把自己摆在汉臣的位置上。
关中的刘协也好,关东的刘辩也罢,不管谁当皇帝,总归是皇家的血脉,而袁术,不过是一介外人,仅凭一通毫无根据的瞎诌,焉能令天下人诚服?
“陛下,臣不敢苟同曹将军的意见。”因扶龙之功而封为司徒的刘备上前两步,轻压手中笏板,表示有所异议。
“哦?皇叔有何意见,尽管说来。”坐在帝位上的刘辩显得尤为大度。
刘备稍直身躯,不慌不忙的叙说起来:“伪帝袁术固然可恨,可数月前,吕布就已经出兵攻打淮南。若此时咱们再派人去,万一撞上吕军,岂非又要大打出手?到那时,三方势力混战,受苦的只会是淮南一带的百姓。所以,臣并不赞同出兵淮南。”
刘备说得有理有据,且言语之间表明了心系百姓,一切尽是为百姓着想。
刘辩微微点头,不由赞许一声:“皇叔心系黎民,实乃大汉之福也!”
“陛下谬赞,当今天下,唯有陛下才是圣君。”
两人互吹一波。
此时,有新的急报从北方传来。
刘虞所率的并州军,偷渡黑山北部,攻入幽州以西与并州交壤的代郡,继而翻过黑山,轻松夺去上谷。
踏入幽州之后,刘虞一路高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攻城拔寨,加上刘虞之前在幽州累积了大量民望,幽州百姓纷纷响应,各地守将无不望风而降。
短短月余时间,幽州大半郡县落入刘虞之手。
倒是平日里喜好阿谀奉承的公孙瓒长史关靖不断调集兵马,积极抵抗刘虞的入侵。
然则这些年公孙瓒强征好战,搞得幽州境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早就失了民心,所以纵使关靖有心作战,也挡不住败绩连连,甚至好几次差点沦为俘虏。
可纵使如此,关靖也没向刘虞屈膝投降,坚守着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盼着自家主公率军早日回援幽州。
“这可恶的老贼,居然趁我外出之际,阴袭幽州!”
听到这个消息,公孙瓒哪里还忍得下去,当场叱骂起来,满脸愤怒之色。
随后,他朝刘辩抱了个拳,略显急促道:“陛下,幽州有难,臣就此告辞!”
说完,也不等刘辩开口,就擅自转身向殿外走去。
此番行为,可谓是无礼至极,根本没将刘辩这个天子放在眼中。
事实上,公孙瓒心里的确没把刘辩当作天子,他好歹也是纵横辽东、颇具威名的人物,岂能由一个小儿呼三喝四。
叫他一声‘陛下’,就算是给足了面子。
殿内百官对此视而不见,前些时日就有一名议郎因怒斥公孙瓒目无尊上,结果下朝之后,就被公孙瓒的部将带人直接砍了脑袋,罪名则是暗中勾结吕布。
天子得知后,也只是稍微责备了几句,便没了下文。
毕竟公孙瓒手握着五万雄兵,刘辨想动他,也得先提前掂量掂量。
“公孙将军且留步!”
尽管心里很气,但刘辨也不能在这个时期与公孙瓒撕破脸皮,现在还没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地步。他控制好情绪笑着说来:“朕今日一早,就已经收到了大将军袁绍的奏表,称已经派出大将文丑,率军七万,赶往幽州增援。”
袁本初?
公孙瓒皱起眉头,当初两人可是死对头,他会有这么好心?
“公孙将军不必介怀,如今众卿同为朝廷效力,等到大将军驱逐了刘虞,必会将幽州归还,朕可以与你作保。”
刘辨说的笃定,至于后面是不是能让袁绍撤出幽州,他可不管。
眼下要与吕布开战,可少不了公孙瓒的麾下铁骑。
“既然陛下如此说了,臣便给你这个面子。”
公孙瓒答应下来,他曾在刘虞手下做事,深知刘虞此人并不擅长带兵打仗,有文丑领兵,刘虞必定不是对手。
见公孙瓒居然真的答应下来,曹操心中不免有些同情。不知该说他有勇无谋,还是该说他想事情不经过大脑。
袁绍哪会这么好心?
此番举动,摆明是想以出兵为由,伺机吞并幽州。
………………………………
第九五七章 恨铁不成钢
目光从兖州地区挪开,眼下中原各地战乱不止,北方边境异族人更是虎视眈眈。
纵观整个大汉王朝,也仅剩下一处安宁之地,大汉西垂、天府之土——益州。
“你们就别在逼我了。”
肃穆的州牧府内,大堂下方侯立着数名蜀地官员,而坐在主位上的益州牧刘璋却是满脸愁苦之色。
“主公,鲜卑、匈奴人南下,马腾改道入关,荆州、豫州、淮南等地,如今全都打成了一片。眼下正是大好时机,万望不可弃之!”
堂下,一名约莫二十六七岁的青年男子出列。
只见他身穿一件栗色提花绡长袍,腰间绑着一根月白色松纹大带,一头乌黑的头发,有着一双黝黑深邃的朗目,身形修长,当真是仪表堂堂神采英拔。
此人姓法名正,字孝直,乃名士法真之孙,如今在刘璋麾下任职军议校尉。
他本是关中扶风郿县人,昔年关中遭难,加上吕布蛮横削弱世家,所以他便与好友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想在刘璋麾下大放异彩。
只可惜,想象很美好。
法正入蜀之后,刘璋只给了他一个新都县令,许久之后,才擢升为军议校尉。再然后,法正就在这个位置上,一直熬到了现在。
眼下中原各地烽火四起,法正通晓兵法,又熟知军略,所以很敏锐的就嗅到了其中战机。
数月前,汉中张鲁从居庸关东出,本来想偷袭张绣的老巢南阳宛城,却不想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战败遭俘。
如此一来,汉中便大可图之!
一旦拿下汉中,蜀军就可沿子午道奇袭长安,打关中军一个措手不及,更何况此时的关中军,已经被马腾牵制在萧关一带。蜀军忽然杀入,至少能有九成胜算!
这简直就是上天白送的机会,天要助刘璋成就霸业的啊!
于是,法正就联合了一些主战的官员,天天往州牧府跑,试图令刘璋改变主意,发兵汉中。
天天看法正他们往自个儿府上跑,刘璋心里面也很惆怅啊!
兴许是当年在长安当人质当得太久,亦或是亲眼见证了吕布的铁血手腕,刘璋骨子里对那个面如虓虎的男人,有着一种深入灵魂的畏惧。
他的两个兄长倒是硬气些,结果到现在都没能脱离长安。
“我说了,我不想与吕布为敌。”
面对法正的恳请,刘璋再一次选择了拒绝。他只想守好父亲留下的基业,然后尽到一个州牧该有的责任,保护好蜀地的百姓,使他们免于灾荒兵祸。
至于中原地区的战事,刘璋不想掺和进去,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们,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吧!
眼见刘璋不上道,法正是真急得不行,声音里焦急万分:“主公,您再好生想想!”
他是真替刘璋着急,明明有着可以与天下争雄的实力,却偏偏甘心于偏居一隅。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袭取关中不成,汉中之地,至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凡能有一点野心的人,这个时候,都会毫不犹的选择出兵扩张版图。
可刘璋对此压根儿没有丝毫兴趣,他摆了摆手,正值壮年的脸庞上满是疲惫:“汝等不必再说,我实在是累了,尔等退下吧!”
年初,巴中郡守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然而身为益州牧的刘璋因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致使叛军声势日渐壮大。好在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得以平息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现如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刘璋实在是不愿再起兵事。
“主公……”法正还欲再劝。
“下去!”刘璋低喝一声,眉宇间隐隐有了怒气。
宽容温和,不代表不会生气。
这个不识时务的法正天天在他面前晃悠,尽说些他不爱听的话,泥菩萨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一州之主的刘璋。
见到刘璋动怒,法正知道再说下去,只会增加这位州牧大人的反感,于是叹了口气,拱了拱手,毫无留恋的转身离去。
走出州牧府外,街道上站着两道身影,一壮一瘦,一高一矮。
见到法正出来,二人赶紧迎了过去,言语间颇为关心的询问起来:“孝直兄,如何了?”
法正看了二人一眼,声音里带着落寞与苍凉,满是失望的摇起脑袋,真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刘季玉,庸主,庸主也!”
蓦然间,法正气冲胸口,猛地大吼起来。
这一嗓子,吓得旁边两人赶紧将他的嘴巴堵上,直至拉到稀有人烟的巷道,才缓缓将手松开。
“孝直,你不要命了!”
身躯豁大的男子呵斥一声,语气略显责备。
此人便是与法正一同入蜀的同郡好友,孟达。
“这官当着无趣,不要也罢!”
法正浑不在意,丝毫没将好友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不能一展胸中抱负,那他又何必留在此地,还不如去关东的朝廷那里,试试运气。
总而言之,他今天算是彻底对刘璋失望了。
一个不思进取之人,不值得他法孝直的效忠!
“诶,孝直不必着急!”
此时,另一个相貌丑陋的男子也出声劝谏起来。
此人黄脸鼠牙,言行举止,总给人一种贼眉鼠眼的感觉。
就是因为这副猥琐的相貌,他也不得刘璋重用。
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人极具才华,能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他的老家就在蜀郡,是法正入蜀之后,所结识的好友。
“不知永年兄有何指教?”
法正稍稍平复下心情,拱手询问起来。
相貌丑陋的男子摸了摸下巴短须,嘿嘿笑道:“再有一段时日,刘璋便要派人去关中向朝廷进献岁贡了,到时我会主动请缨,也请孝直助我一臂之力。”
自从刘璋继任益州牧的这些年来,益州年年都会主动向朝廷进贡,这是雷打不动的事实。哪像其他州地,自董卓乱政以后,哪还缴过岁贡,压根儿就没把关中的朝廷放在眼里。
就是因为刘璋的这份儿孝心,所以吕布这些年才一直没有动他。
即使换个人来当益州牧,也未必会有刘璋这么懂事,叫人放心。
“等到了长安,我便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寻得法子,将幽困长安的两位公子,营救回来。”
随后,好友将计划全盘托出。
法正听完,仿佛看到了一缕新的希望,心中想着:那二位公子就算再混账,也总该比这个不思进取的刘老三要好吧!
………………………………
第九五八章 暗流涌动
三人缜密商量了一番,浑然不觉暗地里,有一对眼珠子于光线昏暗的拐角处,阴森窥视着这里。
关中,长安城。
距大将军府邸不远,挂有‘戏府’匾额的深宅大门外,驻守着五百持戈披甲的将士,个个身躯健壮,威武不凡,乃是从长安城外调来的一支嫡系精锐。
期间,不断有官府的差吏来来往往,将一箱箱密封的箱子从马车卸下,运至府内。
箱子放在前庭,衙役们老实退出府外,没有一字一句。
每天皆是如此。
较为宽阔的青石平道上,下了早朝的王允有意绕道路过此地,跟在他旁边的,还有当今的国丈伏完。
远远望着戏策府邸,王允捋起白花花的胡须,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眼眸眯了起来。
细细算来,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那位先生了。
数月前,戏策对外宣布闭关辟谷,谢绝一律会客拜访。至于府内大小事务,则由他那位大弟子郭淮代为处理。
眼下正值军事吃紧,作为吕布心腹的戏策,却这个时候选择了闭关?
谁会相信!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很清楚,这不过是个欲盖弥彰的幌子。
直至数日前,长安城内渐渐流言四起,说戏策已经病逝于床榻,故而向外宣称闭关,为的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于是,获悉此讯息的长安官员纷纷携礼登府,名为拜访先生,实为试探虚实。
这些心怀鬼胎之辈,自然是被甲士阻在门外,之前上级下过死命令,不准任何人踏足戏府,哪怕皇亲贵胄,也不得越线半步。
有人不信邪,想要强闯,结果被驻守的军官一刀斩落脑袋,吓得众人无不退散。
此事之后,戏策身亡的消息,传得越来越凶,不少人都在猜测,戏策到底死了没死。
一些暗中培植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司徒公,你觉得戏策这厮是在故布疑阵,还是真的早已经身陨人亡?”伏完压低了声音。
当初,他也曾去拜访过戏策,尽管他作为当今天子的老丈人,可镇守府外的甲士也一样没有给他面子,将他驱逐开来。
伏完对此是恨在心里,却又不敢发作,只好悻悻而退。
“戏策若是死了,那这关中也早就翻了天了!他那大弟子郭淮固然有几分本事,却毕竟年少了些……”王允微微摇头,语气很是笃定。
话是这么说,可若非他那义女貂蝉透露,他指不定还真以为戏策已经死了。
至于箱子里的东西,王允估摸着是校事署从各地搜集来的秘报军情。
“没死的话,那为何要调集军队镇守府宅?”伏完面色凝重,对此尤为不解。
“这个么,据说是怕死……你也知道,关中近些时日不安稳,谣言四起,难免会有人心生歹心。吕布和他的妻女俱是不在长安,所以作为吕布心腹而掌握着关中兵权的戏策,就成了刺杀的上上之选。”
王允说得自信,仿佛对戏府里的事情,全都了如指掌。
别人进不去戏府,但有人能进!
“您是说,戏策演这一出,是故意想引鱼上钩?”伏完听完豁然开朗,神情颇为惊讶。
王允微微颔首,认可了这点。
随后,伏完想起一件事来,又与王允说道:“前两日,在淮南战场的马超突然返回了长安,去了戏府,但没过几日又快马出了长安。我估摸着他会不会是去萧关对抗他的父亲马腾,所以,咱们要不要提前知会韩遂一声,免得他措手不及。”
王允人老成精,哪会料不到这点,早在马超返回长安时,就已经派人通知韩遂去了。
离开之时,王允勾了勾手指。
暗中显出一道身影,在阳光所照射不到的阴暗屋檐下,只露出半个脑袋,语气恭敬道:“主上,有何吩咐。”
“好生盯着这里,有任何风吹草动,记得第一时间来报。”王允将抚须的老手放至身后,眼眸里似是阴沉了几分。
他这一世,经历过无数坎坷,所以遇事不会再像年轻人那般轻浮气躁,一旦出手,势必会确保万无一失。
“遵令!”
屋檐下的声音应下之后,便如同鬼魅般消失不见,仿佛从来都没有在这里出现。
戏府内,后庭院偏南的一处幽阁。
这里环境清幽,流淌着一条很小的溪河,河畔边栽种着许多古树,偶有鸟雀停在枝头,叽叽喳喳的把歌来唱。
时值晚秋,庭院里落满黄叶。
对外宣称闭关的戏策坐靠在轮椅,在他的大腿上,坐有一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正用手扯着父亲的胡须。
这位坐镇后方的大谋士当场疼得直唤:“昭儿,轻点儿!”
小姑娘听得这话,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的开心起来。
看着女儿那般开心的笑颜,戏策心中为之一暖,也终于能够理解,为何将军会那般宠爱小铃铛了。
若换做儿子,估计早已经揍得半死了吧!
正当父女两共享天伦之时,一名身姿潇洒、身穿玄色长衫的青年经过苑门,大步朝这里走来。
来到戏策面前,青年拱手作了一礼,然后将手中的竹简递出,态度恭敬道:“戏师,这是方才王掾史派人送来的密报,请您过目。”
寻常小事,他断然不会来惊扰这位恩师。
戏策见这位大弟子不急不躁,心中颇为满意。他将女儿从身上放下,随后将竹简接过,在大腿上展开,细细浏览起来。
女儿见父亲有了新欢便忘了自己,顿时鼓起粉腮,气鼓鼓的扑来,想扔了这卷竹简,却被父亲一只手牢牢的抵在一旁,任她手脚并用,也前进不得半分。
这位在外人眼中尤为孱弱的文士,在女儿面前,却是力大无比。
看完竹简,戏策笑了起来,蜀地多贤能,这话一点儿不假。
情报中,这个名为法正的家伙,果然不是一个善茬,对战争时机的把握,简直精准无误。刘璋若能听其建言,估计今后也会成为一个尤为棘手的麻烦。
好在,刘璋没有鸟他。
既然你们益州不需要此人,那咱们就该想个办法把他给招揽过来。
虽然吕布麾下文武不少,可人才嘛,又有谁会嫌多呢?
戏策只是笑着,身为大弟子的郭淮便猜到了他的心思。
不过,要让法正加入,估计得费一番功夫。
“这事不着急。”
戏策将竹简收起,递给了女儿,后者则狠狠的扔在了地上,跳起来用脚跺了跺,留下几个沾满灰尘的小脚印。
毕竟还有好几个月张松才会入关中进贡,到那时,再看看能不能从他的身上,获得些有用的情报。
眼下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尽快解决当前的危机。
“伯济,说说现在各地的战况。”
女儿张开小手求抱抱,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戏策顿时免疫力全无,伸手又将女儿抱回在了大腿。
听得恩师问起眼下局势,郭淮在脑海里梳理了一番思路,随后做了简要汇报。
鲜卑人南下之后,夺取了五原、云中等郡,如今被拒在雁门关外,雁门守将乃是镇北将军严义,以及副将韩烈。
这二人,当年都参与过驱逐鲜卑人的决战,统兵经验亦是老道。
如果不是马腾改道关中,相信此刻,双方已经联手前后夹击,将鲜卑人赶出了汉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公子成功救援河东,随后在与匈奴人的会战中,大放异彩,将匈奴人杀得丢盔弃甲,扬我大汉国威!
另一边,刘虞率军攻入幽州,收复大半郡县,眼看就能彻底收复幽州,结果文丑率七万大军北上,及时增援当地守军,与幽州长史关靖左右成掎角之势,稳住脚跟,准备向刘虞实行反扑。
南方,伪帝袁术被打得怀疑人生,不过却没有投降求饶,兴许是他骨子里的骄傲,不允许他向这些出身卑贱的家伙低头。
孙策的江东军则在鄱阳湖一带陷入了僵持,据说遇上了一伙尤为难缠的水寇,好像是叫锦帆贼来着。
豫州境内,张辽在输给张绣之后,退回到了傿陵,好在高顺及时出兵,由方悦统帅,抢先一步占领新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