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左右宫卫上前,范涛令道:
“奉大王令,今日起好生保护燕公子,若有任何闪失,亦或离开上述三处地界,你等连同岐人皆严惩不贷。”
“诺,谨遵大王令。”
范涛吃定百里燕不敢谋害相国公叔阔,如果公叔阔没达到百里燕预判的活头,晋王也能借口杀了百里燕,所以百里燕只能硬着头皮给公叔阔看病。
同样的,百里燕不能回府,意味着期间接触不到任何人,晋国可以其他理由回绝质子府来人探视,这意味着现在已经被架空。弄的不好相国的死期,就是他百里燕的死期。
为了防范百里燕逃脱,晋王选派宫卫精锐甲兵五十人,一路盯梢百里燕来往各地,根本不给出逃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张奇得到晋王有意结好歧国的诏命之后不久,正准备移交外交事务,携带赠礼返回歧国。约莫天黑之前,张奇来到质子府,见到管事何宽:
“怎么,世子仍旧未归?”
“是呀张使,老夫多次差人前去打探,晋人皆说世子仍在诊病未出,老夫也无计可施。”
“嘶……怪哉啊,相国究竟所得何病,竟需世子殿下亲赴诊病。”
“老夫也不知,但世子不归,恐怕不是好事。”
“怕是如此。在下前来本欲求见殿下,未曾想殿下至今未归,现在只能劳烦何管事代劳传话予殿下。”
“张使但说无妨。”
“在下此去,少不了耽搁时日,期间若有变故,可与砡工派大师伍算相谋,他人切不可信。”
“老夫明白,请张使放心。”
“那好,老夫明日上路,倘若殿下仍未归府,可速去同文书苑告知西门执院。”
张奇呆在晋国多年,深知百里燕与西门家关系密切,西门家又是伍算挚友,其中又有塞骞的交情,三人多少有点影响力,想来晋国不应该堂而皇之的加害百里燕。所以有难事,找西门华、伍算出面,多少可以得到些帮助。
就在张奇见过何宽的当天夜里,百里燕一夜未归,第二天张奇出城,百里燕依然没现身。
也就从这天开始,百里燕被软禁在相国府、王硕府和晋王宫三个地方,来去都有晋国宫卫跟随,晚上还有宫卫包围整个王硕府,想逃根本没有可能。何宽多次上门,均未能如愿见到百里燕,事情发展到这里,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公叔阔在服下百里燕方药不久,病情有所稳定,却没好转。其实也好转不了,道理很简单,以目前的药力,只能减缓结核细胞的扩散,在体质改善后,仅仅是勉强稳定病情,治标不治本。
结核病跟患者体质关系很大,身强力壮者免疫系统强大,结核肝菌会自动选择休眠潜伏,老年人体质弱,一旦被肺结核杆菌检测到宿主免疫系统削弱,立即开始复苏扩散速度,因此光吃汤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公叔阔已经快七十,要他好转,恐怕就是吃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把命保住。
这天,百里燕被变相软禁后的十五天,天气逐渐转凉,百里燕下午回到王硕府,见到王蕊正在内院看书:
“燕子弟弟,今日回来的真早。”
“哦,相国病情有所缓和,故而回来的早些。怎么,蕊娘何时看起书来。”
“是娘亲让女儿看的家谱,说是过些日子娘亲要回老家省亲。”
“省亲?”
百里燕纳闷儿,这不逢年过节的回家省亲。而且今年全国旱灾,路上就不怕遇上意外?思索之际,王蕊又道:
“对了燕子弟弟,今日晌午芸芳妹妹前来找你,我让妹妹去相国府,燕子弟弟可是见到了?”
“没有啊。”
“怎么会呢?”
“不提了,我先去准备今晚膳食,稍晚等岳父回府,再另行计议吧。”
西门芸芳上门找自己,全在情理之中,甚至何宽等其他人也该来找过,既然自己没见到,甚至完全不知道,很显然是晋人从中作梗。
王蕊脑子不灵光,她想不到其中猫腻,而且这个当口上她要回老家省亲,根本不符合逻辑。
眼看就要开战,王硕这等京畿重地的将领家眷,怎可能这个当口上放走,很显然晋王肯定是同意的,甚至是晋王一手安排的。
那问题就来了,是王硕一家的特例,还是普遍现象。无论哪一种,都不正常。还是说,这件事本来就是针对他?
思来想去无果,百里燕闷头回到自己寝室,给药箱补了些东西,随后去了灶房。
而与此同时,同文书苑内院正堂,西门华正与伍算吃喝,谈的正是百里燕:
“伍算,今日老夫让芸芳前去王硕府,后被打发去了相国府,结果吃了闭门羹,此事你看如何是好。”
“水师战船已经陆续出发,老夫以为九月底十月初,亦或十一月,必有战端。”
“既如此,为何晋王此时软禁公子燕,莫非要杀他?”
“不见得,传闻公叔阔病危,在百里燕医治下转危为安,倘若杀他,早就杀了,不会拖至今日。只是百思不得其解,公叔阔之病,为何非要百里燕诊治,莫非传言中公叔阔之病有误?”
“想是只能如此。若公叔阔一日不死,百里燕便一日无忧,倘若公叔阔一死,可就难说矣。”
“嗯,不无可能。”伍算赞同道,随后喝了一口百里燕酿的白酒,还赞口不绝:“此子美酒果然解馋呐,只可惜……”
不等话音落下,西门芸芳推门而入:
“祖父,伍算大师,歧国质子府管事何宽已到。”
“哦。”伍算眼前一亮:“速速请他过来。”
“芸芳明白。”
待西门芸芳退走,伍算问道西门华:
“老夫此前不在,何宽可曾来过你府上。”
“来过,老夫也无能为力,故而只能打发其回府。如今伍算你刚从江边返回,其必然已得到消息。”
“嗯,此来定是为百里燕,只是此事该如何处置呢。”
伍算料定晋国不让任何人见百里燕,就是自己亲自出马,恐怕也见不到百里燕,而且还有可能拿不到酬金,这也是伍算的软肋。何宽闻讯自己回来,定是来请自己出面。
于是少时片刻,何宽入内见到二人:
“老朽见过伍算大师,西门执院。”
“免礼免礼。何管事,老夫知你此来是为百里燕,但是此事甚为棘手啊。”
“在下知晓,但眼下歧使不在,留守驿馆歧人无法见到晋王,老夫多次求见亦未如愿,还请伍算大师能指点一二。”
“唉……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怪你家殿下锋芒太露,结果暗遭公叔阔算计。”
“莫非我家殿下难逃此劫。”
何宽心急如焚,伍算却说:
“倒也非全无办法,为今之计,只有金蝉脱壳,方可令百里燕转危为安。”
“还请大师赐教,在下愿闻其详。”
“百里燕身怀医术,眼下晋国即将起兵,军中缺乏郎中。而百里燕岳父王硕乃都城城府司马,乃晋军中鲜有之良将,亦是为数不多能征之辈。故而老夫以为,晋王定会遣其督军,既如此,百里燕可自请随军出征,如此伴随王硕左右,于情于理皆说得过去,此其一。
其二,老夫与塞骞曾有谈及百里燕武艺,枪术虽尚缺火候,但比之普通士卒兵士泛泛之辈,应付一二绰绰有余,故而百里燕若能随军,可择机脱缰而去不复返。”
“万一晋王不允,又当如何。”
“你家殿下只此一条出路,别无他法,故而若是晋王不允,短时内恐无他法。”
伍算和范涛想一块儿去了,范涛想在出征之后杀了百里燕,伍算想让百里燕出征路上逃走,显然两种措施都有可能发生。
而且巧的是,就在伍算、西门华何宽谈话后的当天夜里,城府司马王硕府书房,王硕唤来百里燕说话:
“小女蕊儿与世子定下婚仪已有六年了吧。”
王硕面前百里燕老老实实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有任何的锐气,他说:
“是的岳父,已有六年。”
“嗯……”王硕捻了捻腮髯,接着道:“蕊儿之病亦是世子精心调理,方能有今日气色,我王硕内中感激不尽呐……”
“岳父大人言重了,实乃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既如此,为父尚有一不情之请,不知世子能否应承。”
“岳父但说无妨。”
“为父受王诏,不日将领兵西去。军中郎中不足,故而想让世子随军出征,世子意下如何。”
“出征?”百里燕倍感意外,心中极为不愿,他忙说:“岳父当知我乃歧国世子,岂能为晋国出征。”
“世子既是歧国世子,亦是晋国质子,更是为父女婿,平汤城的郎中随军出征亦可,难道世子忍心见我晋国将士血染沙场而无医可救?”
王硕质问道,百里燕竟发现自己无言以对难以反驳。
道理很简单,自己的老丈人要上前线,自己作为准女婿,还是医生,随行是应该的。可王硕不有儿子吗,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啊!话是没错,可前几天王砺奉命押送梁国的借粮,已经先走了。
百里燕作为女婿,同时又是妙手回春的大夫,也就没有不去的道理。但自己好歹是歧国的世子,不是平头老百姓,让我上前线于情于理说不通。所以王硕把自己往道德的标杆上一挂,你不去也得去。
而且要是不去,以王硕的脾气也能拖着自己去,实在不行,来个千军万民府门前请命,要自己去,到时候自己能不去吗。
可要是去,很有可能又是毒计。
万一自己死在前线,能说得清是晋国人杀的,还是咸国人杀的,反正到时候都是晋国一张嘴说了算,还得讹诈歧国,这些情况百里燕自然也能想到。
可转念一想,真要是毒计呢?
如果是范涛或者公叔阔的毒计,势必认为自己年少,还想不到这一层,所以自己在王硕软硬兼施之下就得去。如果自己不去,不就坐实了自己也想到了这一点,反而逼着他们提前想办法搞死自己。
弄的不好公叔阔宁可自己活活憋死,到时候嫁祸予他,是吃药吃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今日王蕊突然提起省亲一事,分明就是有意避开自己阵亡的消息,给王蕊带来冲击,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如此便坐实了半路戕害自己的事实。
想到这里,百里燕试探道:
“岳父,如今相国病入膏肓稍有缓和,我便随军出征,万一要是……”
“既如此,世子出征前当精心备齐良药,以供相国驱使。”
王硕毫无余地说道,百里燕心知是逃不过去:
“这……”
“怎么,堂堂七尺男儿,莫非还怕临阵沙场乎。枉你与塞骞学艺多年,如今只是随军郎中,便畏危不前贪生怕死,将来倘若回到歧国,为父如何向岐王交代,莫非要让岐王痛斥为父管教无方不成。”
王硕措辞激烈,换做是其他人,早被激将法给激得面红耳赤羞愤难当,非得证明一下自己不是懦夫。
可百里燕不傻啊,他能信这种鬼话吗,自己是王硕的女婿啊,老丈人连自己女婿都害,能是什么好事儿嘛,可要是不去,也是等死。
思来想去,百里燕决定去。官道慢慢路远千里,路上总有逃脱的机会。想到这里,他说道:
“岳父要本世子随军,本世子遵从便是。”
“既如此,世子今日好生歇息。大王不日将发兵征战,一应用度无务必准备妥当,且可记下。”
“记下!”
“嗯,歇息去吧。”
略施一礼,百里燕转身而去。王硕目光复杂的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是矛盾而沉重的。
作为父亲,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失望,但作为臣子,他不能违背王的意志,要么不忠,要么不孝,忠孝古难全,王硕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同样,作为王硕名义上的女婿,百里燕清楚的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要么现在出逃,要么在行军路上溜号,别无先选择。但现在自己被软禁,如果仓惶出逃,将牵连质子府何宽等数十人,尽管百里燕知道,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命仅仅是君主意志的牺牲品。
当天夜里,百里燕一夜难眠,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隐隐中仿佛已经听到战鼓擂响的轰鸣,沙场厮杀的呐喊,金戈铁马的悲鸣,枯骨千里的饿殍,大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真正的乱世即将来临!
………………………………
第33章 密谋发兵
王硕与百里燕谈话后第三天,王蕊与母亲离府,重兵护卫下前往老家省亲。临走百里燕不忘嘱咐再三,要她记住定量食用海盐、鸡蛋、牛奶还有大枣,这一去,也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也许从此就是天涯海角永不再见。
临了,又听到蕊儿清甜亲昵,犹如风铃一般的声音:
“燕子弟弟,等我,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百里燕注目着,心绪难以平复,看着最后消失的背影,第一次潸然泪下。
王蕊走后第二天,百里燕吩咐晋军宫卫,前往质子府支取用度消耗品,准备此次西征。
待到下午,晋国宫卫拖来一大车,车上有坛子,有木箱,装了整整一车。按例,所有物品都由晋王身边宫官专司检查,以防止夹带书信私下勾连。
正值查到百里燕换洗衣饰,晋王宫官似有发现,将包裹扔下,大肆翻找。正当此时王硕回府,厉声喝止宫官所作所为:
“大胆,何人令尔等如此放肆,不知此地何处吗!”
宫官心中大惊,忙是行了一礼说:
“回王将军,小的也是奉命行事。”
“放肆,本府一应用度,启用尔等搜查。滚!”
“诺!”
一干阉人散去,王硕上前拾起百里燕衣衫,一眼便认出,是蕊儿的针脚,看到这里,王硕心如刀割。目中含泪,强忍着收敛起来。随后将衣饰收好,重新装入布包。正此时,手中忽有所感。
“嘶……!”
王硕仔细一摸,发现衣衫袖口处有异,右手袖口明显比左手厚一圈,比之其他衣衫皆无此等异常。
想到这里,王硕不动声色,命人将大车拖入府中,此时百里燕尚在丞相府中未归,王硕径自来到内宅,令人将物品从车上卸下,置与百里燕寝室。
少时片刻,四下无人之际,王硕翻出衣衫,掏出匕首挑开针线,赫然发现内中竟有帛书一封。打开一看,王硕大惊。
内容是提醒百里燕,晋王正谋西征,暗中正加紧策划暗害于他,要百里燕借机向王硕提出随军北上。
看到这里,王硕已经能够猜到,设此计谋者定是伍算,甚至毫不怀疑当年塞骞收徒,亦是伍算之谋。
“伍算呐……”王硕心中暗道,目光更加复杂。
显然除了伍算,没有几个人知道晋国大军调度,伍算督造战船,战船出动多少,他了如指掌,能够运载多少兵士,何时开战,他都能料算。事到如今,暗中指点公子燕,其意昭然若揭。
“这该如何是好!”
王硕心中矛盾无以复加,他本意不想暗害百里燕,现在伍算有暗中相助,更加动摇了王硕意志。
他可以立马将此书信呈报晋王,如此一来伍算必死,百里燕亦必死。但王硕决意,隐瞒此事,睁一眼闭一眼。
伍算乃砡工派大师,他还不至于走漏军机消息。而平汤城远离前线,伍算更不知道北军部署,亦无泄密之可能。至于百里燕,王硕犹豫不决,他还在考虑。但这封信,王硕最终一把火烧了,留着就是祸患。
于是当天夜里,百里燕回到王硕府,一切平静如初,没有任何征兆,百里燕阴差阳错的错失最后机会。
数天后夜间,晋王宫经略宫内殿,晋国潜伏咸国奸细坐船星夜兼程,将咸国内乱消息送至晋国,晋王得知咸国已乱,火速召见范涛商议此事:
“爱卿,咸国已乱,事到如今可否发兵。”
“不可大王,奉阳君尚在赶赴平汤城途中,其麾下两万咸国大军还未跨过咸国边境与北军汇合,大王并无出师之名,故而为今之计,当令王硕率军走陆路北上,与北军合兵。
与此同时,奉阳君抵达平汤后,大王当即刻护送奉阳君以讨伐乱臣贼子之名昭告天下,走水陆赶在王硕之前,与北军汇合。而后里应外合攻破咸国边境。”
“万一奉阳君两万守军被灭,岂不失了先机?”
“非也。眼下咸国王公大臣士大夫,十之五六反对公孙岳,各地纷纷起兵讨伐,咸国忙于奔波剿灭叛党乱臣尚且来不及,跑了个奉阳君,已是鞭长莫及。何况奉阳君驻兵边境,咸国大军一时难以企及,故而大王可以安心等待,待到奉阳侯抵达平汤城。”
奉阳君姜赫是咸国国君姜亥长兄,由于废长立幼之故,姜赫心存不满,此次咸国内乱,便是晋王设计诱其煽动叛乱,引发咸国内变,诱发叛乱。
咸国上任国君之所以废长立幼,究其原因是看到常年与志国交战,国力、民力损耗甚巨,咸国国力、国本已经到危如累卵的边缘,需要修生养息变革国内。
次子姜亥为人亲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减轻赋税发展农商,受到基层官吏和老百姓拥戴。而姜赫主张依附晋国与志国死磕,受到中高层王公士大夫半数拥戴,故而被废,后姜亥继位,封姜赫为奉阳君,一直圈禁在封地之内。但人可以圈起来,人的影响力和政治遗产是圈不起来的,一旦外溢和感染,就会像瘟疫一样大面积爆发。
即便如此,奉阳君在晋国多年扶植下暗渡陈仓,养私兵两万,此番咸国内乱,正是姜赫撺掇王公士大夫联手发难。
晋王接到密报后当天夜里,将消息通报给相国公叔阔,相国公叔阔附议。于是第二天,晋王以商议推行《兵田制》为名,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就讨伐咸国加速最后战争准备。
会议持续四天,王硕出任北军司马使,统领北上军马,与北军征北大将军韩合会师,总督攻咸之战。
司马使相当于军师、参谋长,同时兼有督军一职,权利与征北、征东、征西、征南四大将军职务平行。在司马使、四大将军之上设太尉与大司马。
太尉总督天下兵马、粮草,向君王负责,由君王节制,不归丞相节制。大司马隶属国政监,有单独府衙,职能与太尉相当,职能有所差别,主要用于平衡太尉权利。
两者职权不是绝对不变,许多诸侯也出现太尉与大司马职权互换的现象,这取决于内朝的势力的更迭和君主意志。
目前晋国是晋王兼任太尉,晋王自己总督天下兵马粮草,而相国公叔阔兼任大司马,病倒后,在晋王授意下,实际上由范涛掌代为掌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晋国太平了这么多年,没有兵变事件,很大程度上晋王把军队管死了。
闭门会议结束已是四天后深夜,百里燕焦急等在府中,一切征兆表明,开战也就是这几天的事。王硕一连进宫四天未归,显然不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不是大战便是大灾。
以王硕的资历,百里燕实在想不出,晋王能授予王硕什么军职。晋国四十多年没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仗,五万人的打仗都屈指可数,军队没有战斗经验,将领没有统军经验,难说这一仗开打会是什么结果。
焦急中等待中,时间一晃眼看快过凌晨,市井夜道之上马蹄作响,王硕骑着快马飞驰府邸。百里燕闻讯,即刻来到前院:
“岳父。”
“你曾还未歇息。”王硕道,上下仔细打量百里燕。
“岳父进宫数日不归,我甚为担心。”
“世子速去歇息吧,凌晨寅时一刻,即刻随为父出征。”
“寅时!”
寅时一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半左右,也就是说,是秘密行军,不是大张旗鼓。意味着前线还没开打,等着王硕去会师,或者王硕赶到之前才会开战。
见百里燕迟迟没有回应,王硕措辞严厉:
“军令如山军法无情,世子莫要不尊号令违抗军命,即便世子是歧国世子,军中亦是一视同仁。”
“诺!只是岳父能否容本世子回府,我担心……”
不等话音落下,王硕截断话说:
“军机大事岂能儿戏,若是泄露半点消息,置我晋军于危难,世子该当何罪,还是下去歇息吧。
“诺!”百里燕深施一礼,随后黯然离去。
回到自己寝室,百里燕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看的这么紧,他如何逃脱,连消息都不让送,一旦随军出征岂非羊入虎口?
小憩片刻不久,一睁眼已经是寅时已过。不等洗漱,百里燕跨上行囊在前院与王硕汇合,随后带上亲信护卫数十人一同出府,骑马直奔南门。
随身除了一个行囊、五天份的干粮之外,所有军需辎重数日前都交由军需令,由军需供应运往前线。如此一来,大军即可轻装开拔,沿途届时有各城负责接应伙食。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