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主公放心,松亭定保广信与主公安危。”

    罗松亭此刻比百里燕更为紧张,他是知道正是吕济八万精锐全军覆的大致经过的,八万战卒几乎是在军心士气瓦解之后,毫无抵抗能力之下,被叛军一边倒的以优势兵力给压垮的,倘若在广信重演,后果不会比吕济大军更好,甚至连一个时辰都顶不住。


………………………………

第367章 雷霆神屁

    待罗松亭、陈韵风与姜乾分头而去,百里燕(既魏贤)正欲想走,姜闵突然喊住:

    “魏将军请留步。”

    “姜公有何吩咐。”

    “魏将军,孤闻咸王赐二女于将军,又赐婚轩亭郡主,如今又得肖姑娘芳心,魏将军日后可曾想过如何待蓉儿她。”

    “魏某素来一视同仁,绝不会薄待姜郡主,还请姜公放心。”

    “那轩亭郡主,魏将军又准备作何打算?”

    “姜公何意?”

    “轩亭郡主尚幼,蓉儿正当芳华,若能得一儿半女之福,也是将军之福呀。”

    “哦……”百里燕没接应,姜闵意思再清楚不过,是想尽早确立姜蓉的将来的地位。

    很显然姜蓉能到二十岁再嫁人,姜闵不介意百里燕也晾轩亭郡主四五年,等轩亭郡主也到二十岁的年纪,再嫁给百里燕。而四五年间,姜蓉最起码能生两个娃,总能生下一儿半女。

    到时候正室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等到轩亭郡主过府,再生孩子,怎么也得一年后,到时候长子都五六岁了,轩亭郡主就算生出儿子,也轮不到轩亭郡主的儿子继承百里燕的爵位。

    想到这里,百里燕不动声色道:

    “呵呵,请姜公放心,魏某自不会亏待郡主,魏某告辞了。”百里燕略施一礼,坐上车辇向城南而去。

    当天夜里,相继从城东、城西发现四处被叛军掏空,藏有粪桶的墙体,规模约有城南的三分之一,虽不足以大面积炸塌整面中段墙体,却足以墙上炸出一个大洞,搞塌一半的墙面,制造恐慌和不安情绪。

    与此同时,正如百里燕所料、罗松亭二人所料,雷霆今夜亲自坐镇督战,准备乘咸军麻痹大意之际,连夜再攻广信

    昨日叛军经过昼夜厮杀伤亡惨重,雷霆震怒之下,以御敌不利为由,斩杀了东营万夫长一人,千夫长两人,被杀的者三人无一例外都不是孙国人,其中两人还是咸国人。

    夜间亥时前后,叛军大营灯火稀疏,叛军黑压压列阵于营外,雷霆与众将骑马来到阵前。

    不同于以往任何城池,广信的南门自围城起,城头一直是灯火全无,看去一片死寂,经由巢车了望士卒观察,南门咸军都将火把插在了城墙内侧,如此一来,火光反射的光亮受到夜幕的干扰,和肉眼视觉的误差,从城外很难观察到城墙上的情况,而城墙上过道却能看的一清二楚。

    雷霆始终不解咸军是如何做到的,也不知坚守南门的主将是谁,但南门漆黑一片,实在很难知道城墙上的敌情。

    正此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报天王,晋军已在蒲城登陆,这是关将军急函。”斥候飞快说道,将怀中密函双手递上。

    雷霆接过密函,接着火把的光亮拆开细看,经内容可知晋军于黄昏后在蒲城登陆,人数有八万之众,比预计的六万人还要多两万。照此算来,这个时候蒲城已经失守。

    通读密函,雷霆随后付之一炬。

    “传令关将军,按计划切断关凌渡口水路,切记不得暴露。”

    “诺!”

    雷霆掏出一枚令简交予斥候,斥候旋即驰马向西而去。

    这时秦翰小心说道:

    “天王,我军今夜攻城,万一明日或后日晋军杀奔而来,会否太过危险了。”

    “晋军今晚夺得蒲城,夜间定无法上路行军,即便明日我军夺下广信,晋军知道消息,确定我军已攻占广信,起兵来战,也要后天下午才能起兵上路,我军有足够时间修补城墙,将其圈至城下歼灭,如若不来,再去蒲城围也不迟。”

    虽然雷霆嘴上说的信誓旦旦,秦翰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乱打鼓。昨晚上雷霆也是如此信誓旦旦,结果呢,还被咸军给杀了个人仰马翻,伤亡两万多人。

    就在秦翰将信将疑之际,雷霆传令道:

    “传本将令,东营即刻点火!”

    “诺!”

    护兵纵马疾驰而去,约莫两刻过去,却迟迟不闻东门任何响动。秦翰心中升起一丝不祥预感:

    “天王,会否咸军识破了我军计策?”

    “识破一处,难道能处处皆被识破乎。”

    雷霆反问道,秦翰无言以对,只好闭口不言,此时心中愈发觉得雷霆此人刚愎自用意气用事。

    少时片刻,东门迟迟不见动静,雷霆下令西营密道点火,结果同样毫无结果。

    “怎的回事!”雷霆勃然大怒。

    “敬禀天王,东营、西营皆已点火,现过去半个时辰迟迟不见动静,恐怕是失手了。”一万夫长道。

    “失手,失手岂能四处同时失手!来人,传令南门暗道点火!”

    “诺!”

    此时百里燕正于南门内紧盯城墙下被掏出的大洞,黑暗中隐隐看见地道另一头火光一闪,火焰像是着火的油麻绳,火势噌噌直烧而来。

    “果然如此,司空兄,给我让弟兄们使尽喊!”

    “诺!”

    待百里燕钻出地洞,姜乾、罗松亭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魏将军见多识广,我罗某人自愧不如啊。”

    “前辈言重,黑巾军以此法绝非正道,即便胜了,也是胜之不武,令天下耻笑。”

    这时姜乾说道:

    “魏将军既知其理,此法日后可为我军所用否?”

    百里燕闻讯眼珠一番朝天,索性天黑,罗松亭、姜乾估计也没看见,但二人仍出神的打量着他,百里燕估摸着罗松亭、姜乾是想知道大粪和稻草爆炸的原理,好为他们将来自己利用。

    想到这里,百里燕付之一笑,他说:

    “呵呵,此法魏某演示一二尚可,想学以致用,只能出奇不可常用。”

    “这是为何?”

    姜乾问,罗松亭这时说道:

    “魏将军是想说,此法若是流传于世,世人便有所防范。其二,此法不足以伤人,只可用以惊吓恐吓,只能对不知此法者用以此法,多用则无益。其三,此法准备时日颇长,若不能提前设伏引诱敌军,难以成效。这第四嘛……呵呵……”

    第四条罗松亭笑而不答,大家心领神会,百里燕却是不温不火说:

    “其实,这世上比此法威力大千百倍之法颇多,瞬间摧城拔寨歼敌数万绝不在话下,即便是广信此等坚城,一个时辰摧毁城墙也绝非难事,此前魏某曾有担心叛军已研习出此法。如今看来,不过是不入流之拙劣小计尔。”

    姜乾闻听还有能够一个时辰摧垮城墙的办法,眼前一亮,忙是问道:

    “哦,魏将军还知他法?”

    罗松亭心中会意,话锋忙转:

    “咳咳,少主,上城墙吧,且看叛军作何反应。”

    “也罢,本公子倒要看看他雷霆天王究竟是三头六臂,还是拉屎放屁的凡人。”

    罗松亭对百里燕用意心中明了,深知这是百里燕不动声色的敲打他们,不论是真是假,百里燕的政治立场已经永远倒向咸王,如若广信反叛,今日的警告,有朝一日便会成为噩梦。

    众人徒步来到城头,放眼眺望叛军大营,仍旧是黑压压一片,丝毫看不见营前数以万计正待厮杀的叛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将军,一切准备妥当,可否开始。”司空南请示道。

    “那就喊吧!”

    “诺!”

    言毕,司空南转身下令:

    “弟兄们,给我喊起来,喊起来!”

    话音落下,先锋营、辎工营数以千计的兵士高扯着嗓门,口中高呼:

    “雷霆神屁,一个不响,君父拉屎,遗臭万年。雷霆神屁,一个不响,君父拉屎,遗臭万年……”

    如此反复叫骂,就好像开启了复读模式,一遍一遍又一遍自动循环模式,而且是抑扬顿挫此起彼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上万人齐声呐喊,而且还是晚上,声音之洪亮,即便是传到五里地外,那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雷霆神屁,一个不响,君父拉屎,遗臭万年,遗臭万年……

    就是如此反复循环,一直传到一里地外数以万计的叛军耳中,震撼之强烈,不亚于如雷灌顶一个耳光,甚至比一场突然袭击给士气的打击更大。

    雷霆此时面色如肝气炸肝肺,愣是面具遮着脸,外人看不出来,但是右手攥着宝剑,牙齿咬的咯嘣直响,凛然的杀气令众将感到一丝寒意,其目中的凶光与阴狠,此刻已然跃然脸上。

    “天,天王,咸军看来……”

    不等秦翰将话说完,雷霆怒目相视,沉着声音残酷说道:

    “于本天王再制百辆以石炮车,于我昼夜不停轮番轰击,他咸军就是石头长的脑袋,本天王也要将其拧碎,给我轰!”

    此时众人皆愣怔在那静若寒蝉,雷霆话音落下许久,也没人接应,雷霆恼羞成怒,右手一剑刺去,立将右侧护骑刺死马下。

    “不尊号令者,有如此人。”

    “……诺!”另一护兵应道,即刻调转马头直奔大营。

    秦翰心惊肉跳好久,也没敢吱声,甚至大气也不敢喘一口,深怕也被雷霆一剑刺死。这时雷霆突然转过目光,一副豺狼食人之色:

    “秦财东,当真是神机妙算呐……”

    雷霆口气阴冷,秦翰哪里会当真以为是雷霆在夸他,与其说是神机妙算,不如是他乌鸦嘴。秦翰急急忙改换脸色,诚惶诚恐丝毫不敢有任何幸灾乐祸之色:

    “在下安敢妄议军机挫伤士气军心,还望天王宽宥秦某失言不察之罪。”

    “哼。来人,传令全军,收兵回营!”

    “诺!”

    见雷霆败兴而归,秦翰此时仍旧忐忑不安:

    “不祥之兆呀……”心中暗道,秦翰丝毫不敢喧之于口。


………………………………

第368章 蒲城之战(1)

    此时咸军继续高呼“雷霆神屁,一个不响,君父拉屎,遗臭万年”的羞辱之词,但很快便换来叛军的回应,二十多发大石划破夜空从天而降,当即砸到一片兵士,顿时哀号声四起。

    “吹号传令各营,即刻隐蔽。”

    百里燕(既百里燕)一声令下,城头一声号起,城头与城下各营人马迅速分散,隐蔽的隐蔽,撤离的撤离,全军井然有序丝毫不乱,罗松亭看在眼里,私下与姜乾说道:

    “少主,魏贤此人前途无量势不可挡啊,日后只可与其为友,断不可与之为敌。”

    姜乾不以为然:

    “他如今已是我公府女婿,本公子的妹夫,何来为敌之说。”

    “风云际会世事难料,少主真以为魏贤将来甘于屈居人下?”

    姜乾心头一怔忙道:

    “他还想反咸王不成?”

    罗松亭意味深长说道:

    “魏贤所作所为皆是民之所愿,却不得权贵勋戚世族人心,其长此以往,咸王纵然庇护于他,那咸王死后,太子登基,太子身边一班新朝肱骨大臣又岂能容他,晋国又岂能容他。”

    “罗先生,这未免儿戏了吧?”姜乾半信半疑,实在很难相信百里燕能反叛咸王。

    “那就,拭目以待吧。”罗松亭一息长叹,深邃的目光此刻再次落向百里燕的背影,早已埋下的祸根,此时已露出他鲜为人知的一面。

    ……

    当天夜里,叛军以石炮车、床弩对城南发动围城以来最为猛烈的袭击,非但将西门、东门的石炮车全数调往南门,此后数日昼夜赶工,陆续制造出五十余辆石炮车,合计超过一百五十六十台石炮车,对长南门发动猛烈攻势,一度将南门城头、角楼、敌楼全部轰塌。

    而与此同时,晋军八万人马不费吹灰之力攻取了蒲城,不出所料的按兵不动,观望广信战局发展。

    晋军攻占蒲城第二天夜间,蒲城以北海面上,一支船队由东向西航行抵达蒲城海域,被晋军战船拦截,消息很快报给征北大将军姒光:

    “启禀大将军,方才由海上截获广信船队,来人自称广信公管事,受命前来劳军。”中军官飞快说道。

    姒光闻讯是广信公派人前来劳军顿时大笑:

    “呵哈哈……姜闵小儿,此时还知道前来求本将军。传我军令,将来人带来我见。”

    “诺!”

    姒光只以为是广信被叛军围攻吃紧,已到危如累卵地步,此来是打着劳军的名义,来请他出兵驰援广信。

    少时片刻,一个年纪二十七八,一席粗布蓝衣直裾男子,随晋军中军官来到蒲城治所,见到姒光之际,管事深施一礼道:

    “在下广信公府管事岳蟠,见过晋军征北大将军。”

    姒光此时已经收敛起方才得意骄横之色,铁板着脸沉声说道:

    “岳管事,此来所为何事呀。”

    “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来劳军。”

    “是吗,那广信公可好呀。”

    “承蒙大将军系念,主人甚好。”潘岳对答如流,不卑不亢毫无惧意之色。

    “哦,是吗。本将军听说,叛军围城甚急,广信城不会支撑不了几日了吧。”

    “回大将军,广信尚能支撑半年,无需将军担忧。”

    岳蟠此言一出,姒光不禁嘲讽道:

    “呵哈哈……咸国乃我晋国之邦,广信公若是有难,本将军岂能坐视不理呀。岳管事又何必替广信公故作玄虚期满本大将军,若非广信即将失守,他姜闵岂能派人杀出北门前来劳军。”

    岳蟠脸色一正,理直气壮说道:

    “大将军此言差矣,我广信乃天下坚城,人夫数十万众,区区叛军焉能奈我何。我主人念在大将军老师远征,为修我两国盟好,特令岳某前来劳军,大将军若是只为羞辱我国,恕岳某告辞了!”

    话音落下,岳蟠随即拂袖而去,头也不回的走了。待其走后,姒光心中暗自纳闷起来:

    “广信当真还能守半年?还是姜闵小儿故弄玄虚呢。”

    想到这里,姒光问道中军官:

    “广信战事如何?”

    “启禀大将军,据斥候来报,黑巾贼围城甚急,伤亡少说四五万人之巨。末将以为,岳蟠所言不足为信。”

    “这么多呀,看来姜闵小儿果真未按好心,想以小恩小惠令我军出兵助他解围,痴心妄想。”

    “大将军所言极是,定是广信公见我大军战力雄厚,而故施以激将法,实则包藏祸心。”

    “嗯,有理。传令斥候营,再探。”

    “诺!”

    根据晋军斥候侦查得到的情报,围攻广信半个多月的黑巾叛军少说死伤了四五万人,广信城已经坚持不了多久,按道理,广信此来必是求援,姒光顺理成章的可以坐地起价,要广信答应驻兵条件,亦或者不答应,继续按兵不动。

    现在岳蟠非但没有提出求援,还理直气壮底气十足的来劳军,夸下开口广信能守半年,种种迹象与晋军得到的情报截然相反,晋军当然是不会相信咸国人的说辞,正因为不相信,才会激发晋军坚守蒲城的意志,坐等叛军攻陷广信。

    当天夜里,岳蟠留下五万石粮草之后,迅速坐船离开蒲城经由海上,于第二天白天抵达广信港以北徘徊,准备司机入城。

    与此同时,黑巾军万夫长关渎所率两万人,于晋军攻占蒲城后第三天夜间袭取关凌渡口,并夺得黑巾军梦寐以求的大型战船五十余艘,姒光闻讯关凌渡口失守,勃然大怒:

    “什么,渡口失守了!”

    “报大将军,叛军突然袭击,我军猝不及防,被叛军击溃。”一右都督飞快说道。

    “可知贼兵多少人马。”姒光忙问。

    “万余人。”

    “才万余人便击溃了你等麾下八千人,难道都是饭桶不成!”

    姒光本是水军出身,非常清楚水兵即便是靠港,也是不下船的,更何况现在是战时。

    “回大将军,攻上战船的都是叛军中的咸国人,极善水性,他们潜在水中摸上战船,突然发动袭击,我军这才猝不及防被其夺走了战船。”

    “废物,都废物!传本将军令,调即刻战船水军一万,步军一万,务必于明日夺回关凌渡口,违者严惩不贷。”

    “诺。”

    姒光分从水陆夹击黑巾军关渎所部,水军一万趁着夜色杀入港口,不料叛将关渎以石油封港,火烧晋军战船,晋军始料未及,致使战船相继起火,此时陆路攻打关凌渡口的晋军遭关渎所部主力袭击,晋军战力凶悍,双方激战至天亮未分胜负。

    激战至寅时,天色微亮,蒲城东南二十里处,发现黑巾军八万人马,正以急速向蒲城开拔。

    “报,报大将军,蒲城东南二十里处发现叛军大股人马,数目少说数万之众。”

    斥候飞快说道,姒光闻讯不屑:

    “什么,数万人便敢前来攻打我军,简直笑话!”姒光不以为然,转身问道中军官:“关凌渡口战况如何,为何至今还未拿下。”

    “启禀大将军,水军遭贼兵火夷,损失甚大,溺死者半数。曹将军所部又遭黑巾贼阻击,正陷于苦战,请求大将军火速派兵增援。”

    “混账,谁令水军战船一起进港停靠,不知此乃兵家之大忌吗。”

    “回大将军,贼兵是将河面全部点着后,致使河面起火战船逃之不急。”

    “一派胡言!”姒光嗤之以鼻:“水焉能起火!”

    “大将军,极可能是脂水,黑巾贼曾在攻打永兴河时,用此物封河,以阻挡咸军水师登陆。”

    “贼兵既有,那为何我军没有此物。”

    “这……咸军曾有缴获此物,但看管甚紧,魏涵将军和公主殿下都未曾得手,故而我军至今也不知此物如何获取。”

    “饭桶,都是饭桶!”姒光谩骂连连。

    少时再有斥候来报:

    “报大将军,叛军距此已不到十二里,人数甚众,约有七八万之多。”

    “七八万!”姒光大惊失色,心想这是找死不知到他晋军厉害:“来人,传本将军令,点兵五万出城迎战。”

    “大将军,曹将军和水军尚且不知胜负,我军此时正面迎敌,侧翼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大将军三四。”众将道。

    “哼,八万乌合之众有何惧哉,待本将军前去会他一会。”

    姒光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晋军虽不善结阵,但单兵作战实力极强,而且是装备精良,一个抵俩。叛将关渎昨夜调集了一万六千人围攻晋军一万步军,结果杀了大半夜到天亮,也没分出个胜负,可见晋军单兵战力极为强悍。

    晋军背靠蒲城,以逸待劳列阵城外,黑巾军赶路而来,体力消耗极大,距离蒲城五里地之际开始结阵。姒光站在南门定睛细看,见叛军摆出偃月大阵,不禁冷笑道:

    “叛军小儿,我看也不过如此,传本将令,各军各营严阵以待,叛军至一百二十步,于我放箭,至八十步,于我两翼出击,断其臂膀。”

    “诺!”

    城头旌旗挥舞,城下晋军迅速变阵,依托城池摆开雁形阵迎敌。

    偃月阵阵底兵力最强,两翼兵力相对薄弱,却是偃月阵精兵之所在,适合迅速左右包抄合围,从阵形底部输出兵力。对付此阵,极难从中间将其一分为二,从背后攻击,偃月阵会迅速反转,形成反包围,因此只能攻击其侧翼两侧,且必须猛攻。或是以人多压人少,以更多人包围,强行破阵。


………………………………

第369章 蒲城之战(2)

    黑巾军继续向北推进,两军从五里地,距离迅速拉近至三里,至两里地时叛军突然停下,偃月阵突然变阵,两翼兵力迅速向北迂回合拢,形成偌大的方圆,将偃月阵阵脚合围在内,继续向蒲城进发。

    见此一幕,姒光哈哈大笑:

    “只以为叛军有何能耐,如此布阵变来变去与儿戏何异,呵哈哈……”

    此时一旁晋将提醒道:

    “大将军,叛军阵战颇为厉害,据说徐国与叛军连战数阵皆是大败,我军还是谨慎为妙。”

    “你等岂不看叛军将偃月阵变化为方圆阵,与我雁形阵对垒,倘若说偃月阵尚有胜算,叛军此时以方圆阵攻我,焉能有胜算。”

    偃月阵为雁形阵变形,偃月阵兵力集中于阵形底部,而雁形阵兵力均布,作为弓弩阵形威力最佳,作为包围阵形,由于包角较小,合围的力度、速度均次于偃月阵。方圆阵防御力虽强,但却极易遭遇雁形阵、偃月阵、钩形阵包围,尤其是雁形阵采用弓弩时,陷入四面围攻境地。

    转换阵形后的叛军行军极为迟缓,仅剩不到两里的距离,愣是用了大半个时辰走完了一里半,两军相距一百八十步时,晋军城头的床弩率先发难,数百支巨弩箭扑向黑巾军,巨箭刺破叛军士卒的胸膛,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和滚烫的鲜血,生生将人钉死在地面上挣扎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