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雪狄人为遏制反抗军的发展,切断了几乎所有药品来源,自南下以来,咸军备受药品短缺危害,现已成了燃眉之急。

    野生药材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依然是人类驯化植物药物之前的主要来源,在当前优良的生态环境下,方圆两三百里的山中,野生药材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会议决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鉴于众人对黑火药的关切,百里燕第一次含糊描绘了若干年后热兵器横空出世带来的巨大变革。

    会议结束后的当月,军团长埃蒂斯调来中原民三万人,在东岸填平所有沼泽,并围着东岸的湖边修筑围墙,将东岸的出口彻底堵死,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围困。

    而与此同时,月神王布伦铎势如破竹,在去年底攻破月城、业绥后,今年五月再破飞云、明州,联军在南境中线主城丧失殆尽。主力被迫退往兹城坚守,距离最后防线掣驰已近在眼前。

    七月间南方天气凉爽,气温二十八九,偶尔三十度以上,谷中和山上的温度却要低得多,只有二十三四度。

    西山洞口打通之后,百里燕实施了一次小型爆破,以震塌附着在洞顶的松动石块。

    尽管说是爆破,百里燕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在前世是个乖孩子,连炮仗都没点过,搞爆破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了。但抱着科学的态度,掌握了真理,安全并非是那么遥不可及。

    打通洞口,百里燕组织老卒出山摸清地形,与此前判断出入倒也不大,洞口所在的西山距离金雪狄人在婆嵩省的外围行政区直线距离一百二三十里地,但原始森林密布,还隔着一道大河,河宽两到四里,意外的却是在此发现了野生药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此后陆续搞到了些谷物,七月下旬谷中开始耕种,八月已是小有规模。有鉴于谷内平地有限,百里燕一面在谷内平地开荒种地,一面就近积极砍伐树木,树木用于燃料、器械和建筑,山体开发成梯田,用于耕种增加面积。

    如此人手如能继续增加,山头无疑都能变为梯田。但不可否认,如果把树都砍光了,对当地的生态无疑是巨大的灾难。

    而在外湖东岸,金雪狄人经过两月的抢修,竖起了一丈半高,将近十里长的弧形土墙,将整个外湖以西封死在围墙之内,并在不断加高。

    在此期间,埃蒂斯不甘心失败,多次派出斥候刺入山谷,又多次被咸军老卒抓获,砍头之后直接在西岸竖起了木杆枭首,把人头挂在木杆顶端以儆效尤。

    整个九月一直相安无事,百里燕在西山洞口,山谷中发现的石膏和陶土,给西山洞口做了一个伪装外门。

    当年司空南都在山洞之内,也是在山洞的入口处,用石头、陶土做了道石门作为伪装。百里燕效仿此法,非但做了道石门,还在外面种种上了花草,与山体融为一体,从外无论远近,几乎很难发现山体之上还有一道石门。

    草药的收集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陆续收上来三十七多种草药,其中的三十一种都不曾见过,只有六种在典籍中看到。

    值得一提的有两味药,让百里燕大开眼界。

    他一直不清楚,就在谷中的内湖中生长着可以止血的水草。试用后大致可知是水草中的藻类在起作用,而且糜状的流质膏状物,要比晒干后的粉末效果更好。

    此种水草在当地叫“水吸血”,意思便是将之剁碎敷于伤口,伤口的鲜血像是被吸干一样不再流血,止血效果极好。

    但此种水草只长在水温适中的水域,气温太低不利于生长,因此多生长于当地山中暖夏凉的山谷之中。百里燕琢磨着如果能移栽到咸国,日后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应该能提取到更有价值的药物。

    第二味药是很少见的麻醉草药,看起来像大号的板栗,有乒乓球大小,青黑色,开白花,花下结乒乓球大小的青黑色果子,果子内有一种黄白色浆液,取之服用有强烈镇静作用。

    在当地是名贵的药物,常用来镇痛,当地人称之为乐仙果。百里燕怀疑应该是某种罂粟一样的植物,能使人上瘾,制造快感和镇痛。

    乐仙果喜干旱,面阳,初步判断是适应性极强的植物,而若干年后咸国培育的乐仙果足有拳头之大,为麻醉药物的提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在命人下水采集水吸血的同时,意外发现了内湖之下原是个紫砂土坑,蕴藏有紫砂。

    十月份天气转凉,种下的麦子趋于成熟,此时时千岳山高原刚下第一场雪,而南方依然晴空万里,只是气温冷了些。

    营地的饲养工作进行的不顺利,种群太少,人口太多,多数情况下百里燕依然以干肉代之。因此数月来很少宰杀圈养的野生动物,尽可能多的繁殖扩大种群,尤其是上次损失了三百几十头夜公猪,对野猪的种群多少有些影响。

    抢种的麦子陆续收割入库,见到谷粒之后,百里燕才知道为什么金雪狄人很少食用整粒的麦子,或是烧燕麦汤喝,原因其实很简单,金雪狄人的麦子即便是在水中烧熟之后,吃在嘴里也如同在嚼木头,难以下咽。

    只有磨成粉后做成饼,口感才会变得好许多,与中原种植的小麦大不太一样。而中原的小麦种到了南方寒带,极为不适应,产量会锐减,因此金雪狄人早年在尝试过种植失败后,便是放弃了种植中原小麦。

    小麦晒干入库不久,天上飘起雨来,得益于内湖下的某些地质因素,谷内的气温维持在二十度以下,但听从西山外回来的老卒说,山外已经飘起了雪花,山谷内的冬季还是比较暖和的。


………………………………

第512章 转机

    这天,有消息来报,驻守在外湖以东的金雪狄辅助军团有异:

    “将军,他们一月多前刚刚补充了兵力,昨天突然调走了七八万人,他们是不是从其他地方发现了入山的路子,准备来偷袭咱们呐。”苏洪猜测道。

    “不太可能。”百里燕看着眼前粗略的沙盘,否定了苏洪猜测:“数月间,周围地形已经被我军摸得差不多,除了西山洞口和外湖,别无第三条可以通行大军的进出大路,渗透个把人还可能,成百上千的根本不现实。”

    “那他们调走七八万人做什么,难不成又出了一伙咱们这么大的反抗军不成?”

    苏洪说话之际,蒋杰来到屋中:

    “大人,出山的老卒返回来报,十多日前,一支二十万人的辅助军团,突然从婆嵩省向东而去,意图不明。”

    百里燕闻讯大吃一惊:

    “老卒怎么知道的?”

    “老卒当时正在前往任务途中,半路撞上的,而后火速返回并报此事。”

    “这么多人兴师动众,白毛贼疯了吧!”

    苏洪道,百里燕思索片刻说道:

    “婆嵩省辅助军团充其量不到二十万,辅助兵数万,也就二十五六万人,而且半数以上都是开战后扩充的人马,其中陆陆续续被我们打掉六万,补充之后即便还有二十五六万。

    其中的十几万人也都在丘比贡山以东,而其他的辅助兵或是剿匪,或是看押民夫修城,部署在婆嵩省的兵力只有数万人。这凭空冒出来二十万辅助兵,我琢磨着多半不是婆嵩省的,极可能来自松迪亚省,甚至还有关内的。但他们东出婆嵩省是干什么来呢。”

    “会不会是咱们的人从北面打过来了。”苏洪异想天开,还真以为中原联军是天兵天将,坐着飞机空运的。

    “不可能,不过倒也有可能!”

    百里燕前后自相矛盾,蒋杰、苏洪大惑不解:

    “大人,一会儿可能,一会儿不可能,大人何意呀?”

    “马上就要十一月了,我军到此整整一年,对北方战局我们毫无所知,我猜联军处境定是不妙,金雪狄人定是在北方抓获了大量战俘掳掠了人口南下。婆嵩、松迪亚两省辅助军团东去,定是准备接管掳掠南下的人口。蒋杰!”

    “大人有何吩咐?”

    “去,立即召卢皋、司空南、白合前来议事。”

    “诺!”

    ……

    “苏洪!”

    “末将在。”

    “加强围堰以东的警戒,随时做好蓄水准备。”

    “诺!”

    少时,卢皋、司空南、白合来到屋中。

    “将军唤我等有何要事?”卢皋问道。

    “据我判断,联军在北方战事不利,金雪狄人抓获了大量俘虏正在押往婆嵩省途中,数量恐怕极大,为此金雪狄人调集了婆嵩、松迪亚两省与关内辅助军团,前去接管以防生变,故而本将打算出山劫人。”

    “此计甚妙,要是此事能成,我军可就如虎添翼!”

    司空南赞同道,卢皋十分担心:

    “那粮草和军械从何而来,况且我军只有万人可用,如何能与数十万人周旋。”

    “此事诸位有所不知,据本将从菲戈斯处了解到,金雪狄人将战俘与掳掠的人口分为三六九等,走在最前的都是走的最快的青壮和战俘,而后是老弱,其次是工匠。

    为加快行军速度,每五千人为一队,两千人看押,每队之间相距五里,押运队主力位于俘人前中后三处,并非均匀配置,以此加快行军步伐。

    即便如此,他们押送着掳来的人口,从南境前往此地,也需要走上八到十个月,若是从掣驰出发,需要一年多。倘若是几十万俘人排成一队行径,两年也走不完一万里路。

    据我判断,金雪狄人出动辅助兵,多半是为护送,不会将军团拆散,因此我军此番出击,阻力并不大,只需避开其军团主力,袭击其押运队列便可。

    至于粮草,本将一时间倒是还没想妥。但眼下人命比粮草更重要,有了人,其他的都好办。”

    战争进行到中期,金雪狄人会将掠夺到的资源和俘虏押运回本土。通常由功勋战士、伤残老兵,以及建制被打残的各营重组后,在千岳山每年冰雪将融前的两个月出发,经过八到十个月的跋涉,走完七千至九千里的路,抵达婆嵩省。期间由北向南海拔逐渐降低,气温回升,有利于几十万人的徒步龟速行径。

    俘虏毕竟不是自由人,徒步的速度不可能是常行军,必然拖沓缓慢,因此速度不可能太快。

    与诸将商定计划,百里燕调兵遣将准备出山。

    而与此同时,婆嵩省的兵器所生产出了最新式兵器,与钢材仅在伯仲之间。

    卡比亚斯挥舞着手中的长剑,赞口不绝的说道:

    “古达怕,这真是一把好剑啊!”

    “剑虽然好,但十分昂贵,一柄这样的好剑花费的银币,可以打出四把普通的剑,价格不菲。”

    “那为什么北人可以大量制造装备,难道他们的兵器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还说他们有大把大把的金子。”

    “不,据我所知,北人打造上好铁剑的成本,只有我们的一半。而且这并不是最好的铁料,据可靠消息,在北方一个叫咸的国家,可以打造称之为钢的优质铁料,这种铁料打造的兵器,可以轻易将我们的最好的铁剑砍出很深的缺口,更是能够轻易削断青铜兵器和普通的铁剑。

    兵器所使用我们新制好的剑与北人的钢剑比较过,这柄剑依然无法在钢剑上留下缺口,相反新制的好剑依然留下了一处缺口。由此可见,北人最新的冶炼技术比我们更为精湛。”

    “那就想办法偷过来,难道不行吗?”

    “这很困难,你是知道的。”

    “那好吧,我们明年能生产多少这样的兵器?”卡比亚斯问道。

    “除非本省停产其他所有兵器,否则明年全省连五千件也很难完成。”

    “这么少!”卡比亚斯大吃一惊,又问:“如果全力生产呢?”

    “如果全省只生产长剑,不到六万件。如果只生产长枪或是槊,也许可以生产十五万件以上。但这样一来,我们什么事都不能做。

    除此此外,我们刚生产的锁子甲,仅一件就需要我们二十个人干十五天,而据我了解,北人的国家只需要我们的一半时间,咸国更少。如果要生产大量锁子甲,本省需要扩建兵器所,招募十几万人才能满足需求。”

    “就不能想点办法吗,比如说俘虏,我们可以先让他们替我们干。这次押解回本土的可有三十多万人呐,如果投入生产,一年的产量会非常可观。”

    “短时内根本办不到。”古达帕否定道,接着又说:“他们不是一群温顺的羊,是非常危险的野兽,需要驯化之后才能管用,眼下唯一的办法是抽调中原后民和番籍民,让战俘顶替他们原有的工作。”

    “这能行吗,我可不想明年的这个时候地里长不出粮食,酒行一滴酒都没有。”

    “特米尔的荣誉团可以暂时不返回本土,安置在我们省,这样我们可以增加二十多万人的主力军团,同时也能解决俘虏和暴民。”

    “这也会增加我们金库的负担。”

    “现在不是患得患失的时候,卡比亚斯,应该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些。别忘了,丘比贡山谷里还有一万多人的叛军,荣誉团能更好的对付他们。”

    “但他们被困在山谷里不是吗。”

    “最好不要低估了他们,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们应该有其他备用计划才行。”

    “得了吧古达帕,特米尔的荣誉团抵达后,加上松迪亚和关内的辅助军团,我们有数十万人,难道还对付不了区区的一万人吗。他们被困在山谷里,很快会冻死饿死,他们很快会丧失战斗力。我相信明年开春之后,很快够歼灭他们。”

    “不应该忘记去年的教训!”古达帕提醒道:“应该尽快制定一份备用计划以防万一。”

    “那好吧,希望明年剿灭他们之前还能有用。”

    古达帕与卡比亚斯不欢而算,尽管最终说服了卡比亚斯,但古达帕很清楚自己这位顶头上司,仅仅是个精于交际和调情的堕落贵族。

    气温正一天天的降低,谷外的地面覆盖了一层积雪,踩上去一脚深一脚浅,留下大量脚印。

    “大人,前方六十里发现金雪狄人营地,约有五万人。我军是否绕路穿越?”蒋杰道。

    “不,继续向东是他们密集的防区,我军进去将很难运动。传令,向西南后撤十五里,将林子让出来,让大雪把脚印盖掉,以免暴露。”

    “诺!”

    详细交代蒋杰,百里燕找到卢皋、白合二人:

    “东面六十里处有金雪狄人驻扎驰道两侧,我军即刻向西南后撤十五里,让出此处,以免暴露。”

    “然后呢?”

    卢皋忙问,百里燕只一个字回答:

    “等!”

    “等?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的粮草只够二十日,现在已经出山六日,仅能再维持十四日。”卢皋担心道。

    百里燕指了指天,又指着西面十里外驰道北侧覆盖了积雪的大山:

    “最近将有暴雪,我们坐等雪下大,然后炸山封路。”

    “炸山封路,这要多少火药才能把山炸塌!”

    百里燕脸颊抽搐,随后又是说道:

    “就是堆一万石火药,那也炸不塌山。是炸雪,引起雪崩!”

    卢皋没见过雪崩,甚至南下作战以来,沿途也鲜有雪崩发生,百里燕指了指山,卢皋便是以为要将那座山头给炸塌。

    “可封路也无济于事呀!”卢皋又道。

    “封路当然无济于事,只有在他们通过之际雪崩,掩埋封路才有奇效,届时闸断其一部人马,使之首尾不得相顾,而后我军再从侧方杀出,出其不意。”

    驰道向西十里偏北处紧挨着一座陡峭山头,一旦积雪垮塌下来,将覆盖自北向南一两里地甚至更长,自西向东延伸的驰道将被闸断。


………………………………

第513章 天才地宝

    定下计策,卢皋率军前往西南十五里隐蔽,百里燕带蒋杰等十余老卒亲赴雪山勘探地形。

    雪山高度目测近千米,面向驰道的南侧坡度不大,利于大雪堆积。

    “蒋杰,去把田鹏给我叫来。”

    “诺!”

    半个时辰后,田鹏气喘吁吁踏雪而来:

    “首领,有什么吩咐。”

    百里燕指着山南面向驰道一侧的山头说道:

    “看到山上的树林没?”

    “看到了,要砍树是吧。”

    “是全部砍掉。”

    田鹏猛吃一惊:

    “这么多,要砍到何年何月。”

    “我不管,你带着矿工营,只管给我砍,砍的越多越好,树木就地放倒就行。只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砍的越多越好。”

    “那好,今天就开始?”

    “就今天开始。”

    成片的山林不利于积雪崩塌,山头越光越有利于积雪的滚落,而伐倒的大树在雪崩的冲击下,将形成二次伤害。

    矿工营暂由白合代领,但矿工多半还是信服田鹏,要调动矿工,非得调得动田鹏。伐木的间隙,百里燕登上山头寻找最佳的爆破点,意外发现了一株晶莹剔透结满果实,如鹅绒朵绽放的冰绒花。

    “真是太罕见了,竟然是已经结果的冰绒花!”

    百里燕小心翼翼趴下身去,仔细观察已经开花结果的冰绒花。

    “蒋杰,拿把匕首给我!”

    “哦!”

    接过蒋杰的匕首,百里燕小心翼翼扒开厚实的覆雪,用匕首拨开冰绒花植株周围冻土,一直下挖一尺三寸多深,方才将植株硕大的根部全部取出。

    手捧冰绒花,百里燕不无感慨道:

    “真是太罕见了,传说金雪狄人将此药奉为神物,没想得来如此不费功夫。”

    一旁蒋杰这时说道:

    “将军,此药难道还能起死回生不成?”

    百里燕摇了摇头:

    “岂止是起死回生,此药专治恶疾之症,病入膏肓者常以服用,可保数年性命,被金雪狄人奉为月神之宝。最为难得的是此药三年才结一次果,头回结果仅有两粒,第二回结果三粒,第三回结果五粒,第四回结果八粒,甚至典籍记载,最多的一次曾有三十八粒果实,年岁少说上四十年。眼前这株结果十七粒,色黑,果实已经成熟,少说得要二十年岁龄。

    走,再找找看,附近一定还有!”

    “诺!”

    冰绒花,一种根茎如茭白的植株,多年生草本科宿根植物,最长存活周期五十五年,极端个例达六十年以上。

    其根系发达,粗壮如茭白,是主要食用部分,花、茎、叶效果次之,其冬天结果,冬天开花,花如鹅绒朵,晶莹透亮,直径随植株岁龄的增加而增大。

    常见直径三至四厘米之间,生长于无污染的中低海拔区域。果色发黑即为成熟,因其未知的特殊生物要素,目前尚无法人工栽培,受制于此,其野外种群不多。

    在此之前,中原仅通过缴获金雪狄人典籍与少量干制冰绒花,得知南方存有此药。因其有起死回生的神奇的疗效,故而一株冰绒花,在中原的价格可以高达千金,远比人参、灵芝还要珍贵,堪称是现实中的天才地宝。

    搜遍全山,陆续发现六株冰绒花,其中三株已经结果成熟,其他三株未见结果。共计收集植株七株,果实四十一粒。数年后,经过百里燕不断探索,终于在咸国妙天山种植成功,并发现冰绒花神奇的零度发芽生长机制。

    既冰绒花的果实,只有在冬天气温连续数日维持在零度的时候,才会生根发芽,事实上自然界连续维持数日的零度恒温是极为困难的,冰绒花的果实想要自然繁育,无疑是一件小概率的偶然事件。

    而若干年后经研究发现,冰绒花含有多达近百种的强力高效抗癌抑癌物质,对心血管疾病、血栓症具有强大功效,注射萃取转化后的注射液药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新型抗病毒素,成为有效抵多数恶性御疾病的最佳药物。

    数日后,南坡七成以上的树木惨遭砍伐,雪也越下越大,大雪又很快掩埋了伐倒的树木,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平静如常。与此同时,卢皋摔人前往西南五十里外河边秘密伐木,修造营地与木筏,以备不时之需。

    百里燕在山体三分之二处开挖山洞两处,一处藏身,一处为较浅爆破点,两处相距五十步安全距离,火药一百二十斤。百里燕亲自蹲守在藏身洞内,把握爆破的时机。

    这天,斥候发现了东面七十里处驻兵开始拔营,沿着驰道向西开拔,百里燕下令卢皋摔人继续向南退却三十里,以规避金雪狄人的侦查,最近时,两军相距还不到十五里地。

    金雪狄人采取了车站式保卫措施,既将辅助护卫兵力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在沿线不同地段设防警戒,群与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中间这段距离,由押运武装负责,一旦区间内发生动荡,最先由押运武装镇压,区间两头的保卫兵力迅速从首尾迂回包围。

    此种保卫措施每一群组根据押运进度紧密调动,因像一个一个兵站,百里燕习惯称之为车站式押解。

    蒋杰趴在洞口不住的向下张望着,迟迟不见俘虏通过,不禁焦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