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淹之法暗算步军。
持续等待数日无果,特米尔再度恢复填湖,两天之内终于将东西两岸打通。三千辅助兵精锐,掩护猛犸拖拽着投石机,缓缓进入小道。
与此同时,南北两侧各两万荣誉团老卒翻山越岭,进入小道南北两翼山区,自东向西逐个争夺通往围堰的山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丝毫没有此前辅助军团的自大与慌乱。
金雪狄人侵入外山不久,苏方义下令各军,严守围堰以东十里之内所有山头寸土不让。
苏方义非常清楚,进山容易攻山难,外围山头都是主动放弃的阵地,攻取极为容易,要想攻取被联军居高临下牢牢控制的山头极为困难。
加之酒精和火药的威力,金雪狄人想要攻取有人把手的山头将变得极为艰难,伤亡只会比联军惨重的多,逐个争夺将毫无意义,因此最终的攻击重点,仍旧是突破围堰。
故而在围堰中蓄水泄空之前,争夺山头的敌兵断然不会贸然下山,如此第一次泄水便极具迷惑性。
从外湖西岸前往围堰全程五十里地,沿途树林沟壑密布,猛犸牵引巨大的投石机行径极为缓慢,每日行径不过十多里路,山头争夺在金雪狄人向东推进二十里后,遭遇联军阻击,连续攻击一昼夜,在联军激烈抵抗之下,特米尔只区区占领了两座主峰山头,这还是在联军主动撤退之下攻取的战果。
然特米尔并未将山头的争夺作为主要目标,在围堰泄水之前,另一路人马大举围攻西山,试图两路并进,迫使联军首尾不顾。
此时公良修、公良松兄弟按计且战且退,未令金雪狄人占得丝毫便宜,卡顿森的军团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仅仅攻略了西山外围要塞,远未能攻入后山山洞。
激战进入第四日,十数头猛犸轮流牵引数台奆石机受阻于围堰以东十五里,原因是联军一路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围堰以东十五里便不再退却,并在沿途挖掘壕沟陷阱,以迟滞蛮军推进。
致使林中小道的三千辅助兵无法得到两翼山头掩护,如果继续前出,势必成为突出部孤军深入,联军甚至不需要放水,便能从两侧山头给吃掉这三千人。
继续强攻一日,至第五日一座山头未能攻占,特米尔大为恼火。而与此同时,坏消息接踵而至:
“启禀军团长,水军已经抵达贝伦尔河,但是只有一百多艘战船。”
亲兵话音刚落,特米尔脸色铁青,沉声问道:
“怎么回事,不是来了两百多艘战船吗,为何只剩下了一半?难不成又被北人夺走了吗!”
“是,是的。北人于数日前袭击了船队,船队多半都为空船,兵力严重不足,被北人夺走五十余艘,凿沉了六十多艘。”
“这些个蠢货,饭桶,难道都是猪吗!”特米尔破口大骂,心头怒不可遏:“亚布克难道是瞎子吗,北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去劫船,就是跑死了千里马,他也能在一个时辰内赶到船队,他为什么不示警。”
“是木筏,据水军说,北人趁夜色坐的是搁浅废弃的木筏,他们的船队就在西河亚布克将军的当面,是我们上了北人的恶当。”
“该死,真该死!”
………………………………
第537章 如法炮制屡试不爽(2)
御客前去劫船,后来发现情况让百里燕说对了一半,金雪狄人此来船只两百三十余艘,中型、大型舰船居多,最大的能装三百多人,最小的也能装一百五六十,一旦给装满了,水面兵力少说得有三四万人之多,几乎是联军水军兵力的五倍以上。
船只当中中原民与金雪狄人桨手是一半对一半,大型战船桨手都是金雪狄人,中小船只都是中原民。两百三十余艘战船中,满额载兵的只有十艘,约两千多人,其余战船水兵严重不足,且装有粮草军资,以供金雪狄人大军支用。
百里燕当日与众人商议后,御客之中有人提议,如若无法截船,应该凿沉。于是御客最终劫走了中小战船,凿沉了最大的几十艘。
按说木船即便是凿穿了船底,一时半会儿是沉不了的。而且只要抢修及时,问题都不大。
但怎奈何金雪狄人往船舱内装载了面粉和军械,船底一漏水,面粉又吸了水,载重急速飙升,载货重压之下,船底迅速撕裂,沉没的极快。如此便是让百里燕不费出灰之力,又得战船五十余艘。
特米尔越听越是生气,他说:
“劫走的五十多艘船,装的都是什么?是面粉还是军械!”
“是面粉、干肉、食盐以及一些家畜,此外还有大量的硫磺、硝、煤炭、草药,以及其他东西。”
“没有军械?”
“没有。按惯例,载有中原民的船只,并不能装运军械,以防他们造反。”
当听到没有军械,特米尔终于是松了口气,如果被劫走的是军械,情况显然会便得更为棘手。
此番从关外婆嵩省运往这里的兵器就有十万件,皮甲五万套,鱼鳞甲三万套,重甲三万套,这些要是落入联军之手,无疑是一场噩梦,却也是损失了近三分之一。
但事实上硫磺、硝石、煤炭落入百里燕之手,又何尝不是一场灾难。待数日后百里燕得到这几船硫磺、硝石、煤炭和药材,乐的他几天没有合眼。要知道,就这些,足能配出几千石的火药,这要解决多少问题,远比铠甲兵器来的更实惠。
定了定神,特米尔继续说道:
“传令水兵,即刻赶赴贝伦尔河卸货登船,前去配合步军渡河。切记,不可主动与敌水军交战,只可防守,不得主动寻战。”
“遵命阁下。”
特米尔作为金雪狄众多将领中出类拔萃者,他此时迅速意识到他犯下了致命失误,他们的军队是从来没有打过水战,可以说,上千年来,金雪狄人就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水战,中原联军一旦控制了水网,他们将寸步难行。
于是亲兵离开不久,特米尔一封修书,急速命人绕道送往婆嵩城,催要船只。他很清楚,水军绝不可能以均等条件取得水战的胜利,必须尽快增援以众击寡。
当围堰正面陷入胶着之际,攻打西山的卡顿森,率领松迪亚省辅助军团攻入了后山山洞之内,公良修、公良松堂兄弟二人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仍然牢牢占据着后山山洞的主峰,以及周围方圆二十里内所有的山头。
西山形势日益吃紧,两天后围堰以东的联军开始“败退”,围堰以东十五里的山头相继被放弃,金雪狄步军迅速向围堰推进,一度逼进至距离围堰仅有五里。
“苏军师,金雪狄人据此已经只有五里,是否可以放水?”
苏洪催促道,苏方义摇头道:
“不可,必须使敌抵近至围堰前两里方可泄水,否则此计难成功。”
“这是为何?”苏洪反问。
“此乃心术,而非智略。倘若我军在其奆石机射距之外淹水,如此我军便不会有紧迫感,其必起疑心。”
“可眼下我军严防死守,敌兵寸步不进,小道之敌始终步步为营齐头并进,丝毫没有主动深入迹象。长此以往相持在此,对我军极为不利。”
“就快了,待公良氏西山得手,我军当面之敌必有所动。”
苏方义令公良修、公良松二人将卡顿森半数兵马引入西山之内,再将西山山洞炸塌,令卡顿森兵马困于西山之中。联军占领周围各处要道山头,将其困死其中。
由于西山内属哑口地形,仅能勉强容纳两万余人,故而公良修、公良松放开了西山内两侧山头与空地,将之让给了卡顿森,以引诱其更多向西山内增兵更多。待到兵力过半,再将通完谷内的唯一山洞炸塌,即便山洞失守,但山洞陡峭的主峰,尚有三百余联军老卒把手。
当然,山洞炸塌之后,山外金雪狄人势必要抢通山洞,且不说若长的山洞何时能够抢通,没有半个月也得十天,此时山洞主峰之上三百余人便见其真正威力。
待到金雪狄人将山洞抢通至一半,再次将山头上乱石炸塌,将出口填埋。只不过多半等不到十天后,被困于西山之内的数万金雪狄人就得活活饿死。绝无生还之可能。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夺得五十多条中型战船后,局势迅速转变,他将留给公良文的十数艘战船重新编入水军,同时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游荡于西河德朗基与丘比贡之间,另一路沿着西河南去,在穆尼新编军团强度西河上游之际,将其阻断,导致过河新兵仅有不到八万余人,其余尽数拦截在德朗基山口以南与公良文对峙,强攻数次均未能攻破公良文防线。
正值战事陷入胶着之际,随着西山一声惊天炸响,通往西山谷中的唯一山洞瞬间崩塌,洞中修整把手之两千余金雪狄人命丧乱石,近四万金雪狄人被困西山谷中。
此时公良修站在山头眺望主峰升起的滚滚浓烟,惊骇错愕之际不禁感慨万千:
“若非火药威力,此战我军定是不能取胜。”
一旁公良松接过话道:
“堂兄所言极是,火药威力已非人力所能匹敌,若不能驾驭此法,定是要被此物所害。索性我军先于蛮军掌握此法,否则南境情势早已崩坏。”
“只是这火药为百里燕所控,若是被晋国所得,怕是日后局面大变,对我志国将极为不利。”
“公子燕与晋国有不共戴天之仇,焉能将此法授予晋人?”
公良松态度乐观,公良修依然态度谨慎,他说:
“非也,晋人用间极为厉害,曾多次盗取百里燕机密,虽是被其挫败,但眼下百里燕不在咸国,而咸太子已经辅政,日后恐怕就很难说了。”
“那咱们先将其偷来,令我军与之共有,以绝后患。”
“呵呵,怕是不容易。公子燕做事滴水不漏,且不要说你我,就是其部下,也难知道火药秘密。”
“那为之奈何?”公良松忙问。
“若是能说动赵氏,也许能有转机。”
“这恐怕不能吧,赵氏与我公良氏恩断义绝,岂能再助我。”
“这道未必,若是将律国土地纳入咸国之土,赵家定会有所动。”
公良松闻讯大吃一惊:
“可彭源郡等地早是我王心中所意,拱手让于咸国,我等置于何地。况且火药之法乃百里燕所有,岂能为赵氏所得。”
“那你可曾想过,日后卫国夺取孙国土地之后,我志国将是何等局面?”
“堂兄你是,说晋国借以我志国实力与卫国消耗,晋国坐收渔翁之利。”
“非但如此,而且眼下孙国已成废土,志国占了数郡,将尽数陷入其中,十数年内缓不过来,届时卫国再起兵东进,我志国与其接壤,必成首当其冲。即便击溃了卫国,我志国必会因与长孙、晋国接壤,而腹背受敌。若是能推咸国挡住卫国,我志国处境恐会好得多。”
“嘶……可百里燕不可能想不到啊?他难道会眼看咸国与卫国交兵?”
“但长孙与晋国有攻我盟约。长孙国如若蚕食孙国属地,必然与卫国接壤,卫国必先攻打长孙,晋国便不得不出兵,咸国也得出兵。三国联兵,我志国便能从中渔利。
同时若是让出彭源等地,志国与长孙国便不接壤,只要百里燕当道,于我志国修好,日后长孙国便不能越过咸国出兵,我国独面晋国将有绝对胜算。
而且彭源、万川等地本为律国之地,赵氏若能得势,未必不是好事。我公良氏也能籍此重修旧好,有了赵氏在咸国为外援,我公良氏在志国处境日后只会蒸蒸日上。”
“可大王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眼下谁都看得出来,孙国这是要被诸国分地,徐国、卫国、长孙、咸国,甚至是小小的燕国都与之接壤,眼看到手数郡之地拱手让予咸国,大王岂能同意?”公良松道。
“局势如此,再多的土地,若是守不住又有何用,这恐怕还得与父亲和兄长从长计议。眼下仍以返回中原为重,此事或许能让叔父先行试探公子燕底细,他若有意,此事应该还有转机。”
公良修从焦苦的硝烟中隐隐嗅到即将面临的时代巨变,他已经在为二十年后的局面未雨绸缪。
西山唯一通往山外的出口被封,消息两天后传到特米尔大营,特米尔闻讯消息是破口大骂:
“卡顿森,这个蠢货,来人!”
亲兵上前道:
“阁下有何吩咐!”
“前方攻击可有进展?”
“还没有,依然是半个时辰前传回的消息,我军被阻于水坝五里之外寸步难行,但是进谷的小道并没有北人的敌兵拦阻。”
“他们当然不会让自己人冲进水坝的下面和我们搏斗。去,传令埃蒂斯,让他再派四千辅助兵增援战獠,向前推进至水坝两里处,轰击水坝,攻打南北两侧山头。同时给我集中所有飞鹰兽,攻击水坝,务必迫使北人放水。”
“遵命!”
卡顿森在西山陷入困境,这令特米尔极为紧张。亚布克被阻于西河西岸迟迟无法渡河,特米尔本让移防德朗基西河上游的纳基卡斯所部骑兵,调回西山外继续接替卡顿森,但因穆尼新兵军团渡河遭遇联军水军阻截半途而废,仍然需要纳基卡斯守在西河上游东岸。
………………………………
第538章 水淹金山
特米尔担心德朗基的联军与中原民,在水军掩护下趁机渡过西河,因而纳基卡斯、亚布克以及穆尼三军五十五六万人,被公良文、百里燕牵制于德朗基西河两岸无法抽身,特米尔此时甚至能够想到,卡顿森被困西山的四万人的情况绝不会乐观。
然战场微妙的变化并未逃过苏方义的眼睛,围堰以东南、北两翼山区陡增的战斗,正迫使联军将兵力调往东部山区,以稀释围堰附近的兵力。
“苏洪将军,前方斥候可有消息?”
“回苏军师,尚未来报。但我军山中伤亡甚大,火药与山上事先堆积储备的石块都已耗尽,现在只能以血肉之躯与敌肉搏,因兵器严重不足,我军的后方的士卒难以补充。”
留守谷中的待战联军多达十多万人,有兵器的才不足半数。即便有木枪,面对甲具齐备的金雪狄人,木枪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可以捡拾战场遗落的兵器,但事实上翻山越岭之后体力消耗巨大,如此令赤手空拳的兵士投入战场,漫山遍野的钻入乱草寻找兵器,无异于是打乱了建制去送死。
因此从交战之初,谷中的联军丢一座山头牺牲一波人,就少一批兵器,兵器越打越少,即便后方兵员充足,但没有武器,如何能战。
苏方义非常清楚联军的弱点,这也是他不让增援的主要原因,他指望着西山歼灭入瓮之敌,等缴获了兵器装备,再调兵来战。
激战至下午,斥候来报,四千敌兵骑马火速增援猛犸战队,苏方义闻讯喜出望外:
“苏红将军!”
“属下在。”
“传令围堰,准备决堤。”
“军师,难道不等战獠推进至围堰吗?”
“不,敌军突然增援四千人马,定是为争夺围堰以东南北两侧山头,试图从我军纵身后方包抄山中,不能再等了。决堤之后,你与御客速率兵马,分从南、北两翼山头出击,务必与之纠缠,将其兵力引入小道,而后以号声为令,按计而行。”
“遵命!”
战场瞬息万变,特米尔新增四千兵马进入山谷,既是准备强行突破围堰,为西山被困敌军解围施压,迫使联军从西山调兵围堰增援,同时也为猛犸战队扫除两侧山头联军兵力,以便于其继续突击,如若坐等其将猛犸抵近至围堰前,围堰以东两侧山头可能不保。如此一来,围堰二次放水将没有机会。
苏洪等将火速调集人马,从围堰南北两侧山区内调集兵马,迅速向围堰以东南北山区运动。
半个时辰过后,围堰大堤上层决口,溃口迅速扩大至十数丈,汹涌的洪水狂泻而下势不可挡,猛犸战队与刚刚赶到增援正在下马上山,显然也早有准备,避免被淹水。
进谷之际,数千人无不是以纵队沿着山脚而行,前方大水冲来第一时间,数千人马急速攀上附近山坡,最后仅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倒霉蛋,避之不及水冲走,不幸命丧黄泉。
却是不等洪水完全过去,联军已从两侧山中急速杀出:
“弟兄们,跟我上!”
苏洪振臂一呼,众军战意汹涌:
“杀,杀……”
山中杀声激荡,战场号角冲天,数以万计联军分从南北两侧山中、山头猝然发起突击,滚木、檑石、火药罐倾泻之下,一时间炸声隆隆硝烟弥漫,火光此起彼伏。
爆炸夹杂着檑木滚石杀得金雪狄人措手不及,联军居高临下迅疾出击,所过之处如犁庭扫穴势不可挡。
大水沿着山谷迅速冲出山谷泄入外湖中央小道南北侧留下的两个半湖面,一时间没过填湖的土路,造成了一些损失。
特米尔得报上游泄水,立时来到城墙,大水此时已经漫过东岸,泄入提前挖掘的排沟中,故而并未造成多大的损失和惊慌,城内外各军依然井然有序调兵遣将,完全没有当初埃蒂斯两次水淹的狼狈。
“这些狗杂种,终于放水了,这次定要他们知道月亮神的厉害!”
埃蒂斯猖狂的叫嚣着,特米尔不为所动,依然极为冷静镇定的观察着水中的变化,他现在担心的是那树林小道中的七千人,倒底有多少人被这场大水淹死,直到过去两刻钟,迟迟不见大量杂物和尸体,特米尔才松了口气。
“埃蒂斯,让你的军团立刻出击,两天之内,必须攻下围堰!”
“好的,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教训这些猪猡!”
特米尔预计拿下围堰只需两天,因为通往谷中南北两翼的山区牵制了联军太多兵力,南北战线宽度长达数十里,双方各有数万人马分散山谷之中,短时内难以收回全部的兵马,驻守围堰的联军兵力不足以坚守,此时突破围堰将极为有利。
就在当夜辅助军团大举越过外湖的同时,苏方义命人封堵缺口加固坝体,并传令分散于山中各处守军,收缩防线龟缩兵力。苏洪等部挑灯夜战至上半夜,将围堰以东敌军击溃。
至第二日上午,趁连夜增援的辅助兵抵达前,苏洪等人迅速清理战场,缴获长剑、长枪、甲械数以千计。
“苏军师,苏洪前来复命。”
“苏将军幸苦,沿途可发现金雪狄人奆石机?”
“发现了,但似乎并未受损,一旦被金雪狄人所用,后果不堪设想。”
苏方义胸有成竹,浅然笑道:
“奆石机重达数百石,以巨木铁器打造,拉纤途中其木杆放倒,极难撼动,仅靠围堰内的大水难以将其冲垮。若是坏了,当真是件头疼之事,如今完好无损,日后可将之拉到谷口,给以蛮军以重创。”
苏方义没打算摧毁奆石机,相反想着日后如何利用奆石机阻击金雪狄人。
外湖东西宽度不到六里地,如今被填埋一条土路,正好可将奆石机推往填埋区,只要夺取了半条路,金雪狄人的营寨就在奆石机的射程之内。
二人说话之际,一御客匆忙来报:
“启禀苏军师,敌四万兵马携带攻城器具,距围堰已不足十五里。”
“哦,来的好快,是骑马还是徒步。”
“徒步而来。”
“外湖西岸边可有扎营。”
苏方义继续又问,御客飞快说道:
“不知,我方斥候已极难前出,岸边情形不明。”
苏方义思考片刻转身与苏洪道:
“苏将军,你部人马将兵器交予其他人马,而后速去谷中歇息,赶赴西山。”
“诺!”
昨日开始,苏方义从谷中调出兵员六万人,其中三万人陆续替换分散于丘比贡东北、山区各处守军,另外三万坐等放水洗地。
苏洪率部退走不久,四万辅助兵抵近至十里,直到距离八里地之际,围堰守军拉倒木桩,洪水波涛汹涌倾泻而出,沿着树林小道急速东去,迎面而来的四万辅助兵浩浩荡荡摆开攻城架势,企图结阵逼向围堰,却是不料迎接的他们的又是一波洪水。
“水,水,快上山……”
为首步军总长惊恐叫喊着跳下战马,撇下他的军队,冲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奋力逃向最近的山坡。此刻数万人就像是被收割机成片放倒的麦子,瞬间吞没在洪水猛兽的洪流中死于非命。
待等洪水裹挟着第一波尸体冲出谷口,正在准备享用午餐的特米尔被惊慌失措的亲兵打断了用餐:
“阁下,阁下……水,是大水……”
“哪里的水!”特米尔忙问,第一时间甚至不曾想到上游会第二次泄水。
“是山谷,山谷上游冲出大量的水,还有尸体,数以千计啊……”亲兵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叫嚷着,脸上毫无人色。
“这不可能!”
特米尔难以置信,他立身而起推开亲兵,走出营帐登上城墙,城东已是一片大乱,城头兵士议论纷纷,士气此时已经动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