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吧,他们的快船比我们的快船还要快,如果我们贸然出击,只能被他们消灭!”
“他们一定给船施了黑法术!”
“得了吧诺伦嘉,黑法术要是有用,祭司们应该到前线去替我们的战士流血。我敢保证,他们一定对船做了什么手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百里燕乘坐的快船来自于缴获,结构和其他快船没有任何区别,不同在于这条快船作为侦查用船,没有载货,为提高速度降低自重,百里燕让人拆掉了多余结构,对局部进行了加强,打通了船舱,拿掉了隔舱木墙。
金雪狄人造船有一奇,其力学设计能力低下,导致其冗余结构复杂繁琐,为保持船体的坚固,一味增加船舱结构,以加强船体强渡,实则许多的地方都没有必要。
能够用肋板加强的结构,非要用大梁,能用加强筋的结构,非得用立柱,能用立柱承重的一定会用原木,能用三角结构承重一定会一度木墙。最后堆砌的船只空间又小,装载量也上不去。相近尺寸的船体,中原能装两百人,金雪狄的船只能装一百三五十人。
中原由于金属资源稀少,造船普遍采用榫卯拼接和木结构自紧固定,辅助以铜箍捆扎相结合。金雪狄人船舶多数结构以铁钉固定,再次增加船体重量。
侦察船作为快速船只,只要满足不沉,速度是第一位的,拆除冗余结构,速度势必要比传统快船更快。于是在金雪狄人看来,百里燕乘坐这条快船,如同着了魔一样划的飞快。
随后两日,两军继续在湖的东西两端对峙,穆尼令战船由最初的前出五里,每日得寸进尺一直推进至湖中央。
百里燕见其夜间不灯火管制,遂命人连夜驾驶小舟,载上火药,当晚即炸沉其外围小船十数艘,重伤一艘兵船,伤亡其两百余人。第二天穆尼果断缩回五里地,不敢继续推进。
对峙进入第四日,百里燕赫然发现上游河口岸边竖起营垒,上万金雪狄兵士轮番夯筑地面,大有修建港口水寨,在此盘踞之势。
“将军,这水寨码头若是令其修成了,日后可是个巨大麻烦,我军西进将不得不绕行上游狭窄河段。”
“我军麻烦,难道他们就不麻烦?”百里燕反问道。
“将军何意?”
“司空兄你想想看,他们在此修建水寨,无非是想扼守此处水道,迫使我军日后无法由此西进,攻入其腹地。但他们也不想想,我军此番烧杀抢掠过后,短期内岂能再经由此处进入其腹地。
我军下次出击必定是南下婆嵩省外围,掳掠中原民,待到下次经由此地,我军水陆两路大军并举,他能奈我何。”
“那这次就只能作罢了?”
“暂且只能作罢,原本还打算吃掉其一部,其现在步步为营,以我军现在兵力,即便付出重大伤亡,也不过是鱼死网破,极为不值。传令各船,保持阵形,缓缓向东退却,让各船小舟准备就绪,其若敢追击,就让他们长点记性。”
“末将遵命!”
前番定计要在博格拉特歼灭金雪狄一部船只,穆尼的谨慎让百里燕果断放弃了计划,率船启程东归西河。联军船队一走,蛮军诸将都嚷嚷着要追,被穆尼断然拒绝。
【注1】为了有个概念和衡量尺度,大致拿地球做个参考。地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其中亚洲4456万平方公里,欧洲1016万平方公里,南北美洲4207万平方公里,非洲3020万平方公里,大洋洲897万平方公里,南极洲1239万平方公里。
(本章完)
………………………………
第550章 公良修指点迷津
水军于数日后抵达西山外,西山外围土地眼下尽为联军所占。金雪狄人企图填埋沼泽故技重施,苏方义命人严守沼泽,并令工匠打造了更大的石砲车数十台,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用以专门发射石油、火药桶,以袭击两百步外进入射程的敌兵,使之无法靠西山外联军大营。
镇守西山的仍是公良修、公良文堂兄弟二人,百里燕满载而归,二人出营相迎:
“燕公子此行幸苦,可曾遇险?”
公良修若有所指,百里燕如实道来:
“实不相瞒,归来途中遭遇金雪狄水陆大军十余万人追击,不过未有交战,还算有惊无险。”
“看来二叔所言不虚,其主将确实于上月遁去踪迹,追着燕公子而去。”
据公良修道来,百里燕水军出发不久,德朗基以南敌营隐有异常。公良文判断穆尼可能暗中遁走,从他处调兵去追百里燕,于是令人到西山送信,询问苏方义的意思。现在两下一合计,基本印证了公良文猜测。
随堂兄弟二人来到营中,金雪狄人留下的大营让联军白捡了大便宜。
公良松命人准备了酒肉,为百里燕接风洗尘:
“燕公子,此行斩获如何?”
“由于船少,大量粮草无法带走,故而此番只得粮草十五万石,干肉、腌肉、腊肉一千余石,牛羊马匹两百余,盐两三千石,煤炭一万余石,草药三船,另有布匹、油脂若干,铁器、铜器数船。此外还意外缴获一艘大船,得酒三千余石,这可是一笔意外之获。”
“粮草才十五万石!”公良修不无担心说道:“勉强够支用一月有余。必须有更多舟船供我军驱使,否则金雪狄人一旦迁走岸边村庄烧毁粮草,我军粮草将无法依赖沿河劫掠,将被迫深入其腹地陆路,如此对我军极为不利。”
“少将军所言极是。”百里燕点头认同,随即又言:“我军粮草眼下仅够半年支用,每次往返一趟,顺利也要四五十日,所得粮草若是仅够一月有余,路上稍有耽搁便是两个月,长此以往金雪狄人必察端倪。此番我军人少船多,在下担心有失,这才不得不率船队返回。
实不相瞒,金雪狄人在博格拉特修起了码头水寨,下次西进怕是极为艰难。”
“哦,可是在此处!”公良修摊开地图手指博格拉特。
“正是此处。”
“敌兵多少?”
“十六七万,其中水军约有七万。”
“那此处河段可否绕行。”公良修指着博格拉特以南的小河问道。
“可是可以,在下亲自实地勘察,其河道狭窄,勉强容三艘中型船只并排通过,大船仅两艘,船队要想掉头极为困难,而且极易被步军封河,堵住南北去路。”
“但是小舟和快船依然可以泛舟西进。”
公良修一言既出,百里燕听出了意味,他忙问道:
“少将军何意?”
“水道狭窄,我军通行困难不假,然敌军此番集结都是大船较多,其通行亦困难。我军可趁其水军兵力集结博格拉特之际,令水军南下其他水道,而后择一距离博格拉特最远水道西进,令大船在该河道东西上下游来回游弋,徘徊与之周旋,不使其步军、水军有封河之机,同时令人乘坐小船、快船泛舟西进。
如此敌水军需逆水而上,我军则可利用快船小舟之便利,在其抵达之前进入大河,继续劫掠其复地河道往来船只,期间再以快船运输水兵,补入所掠船只,如此我水军可成。”
“原来如此,此乃声东击西,兵贵神速之法。”
“正是,燕公子可率水军大船继续于上游水网中周旋,以河道狭窄限制其战船进出,同时以小船西进,给其措手不及。”
战争的机会都是相等的,同样的条件下有利既有弊,现实客观的条件不会因敌我的强弱而发生质的改变。
河道狭窄,大船活动受限,但小船来往自如畅通无阻。同时较窄的河道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流通量,这意味着谁先占领狭窄水道的水面面积与河道两段,谁占有主动权。
总而言之,当空间资源稀有时,谁控制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节点,谁最终占有主动权,正如围棋对弈一样。
此番百里燕夺得小舟三百余艘,每艘可坐六七人,即便只以最轻便的四人战斗组编制,三百余艘能装千人,另有能装数十人的快船二十余艘,进入内河狭窄水道,远比大船灵活轻便。
公良修详细道出计划,百里燕随后在西山继续修整三日,补充水兵装卸物资。
为鼓舞士气,百里燕从劫掠金银币中拿出银币七万,金币两万,由苏方义以御客的名义优先犒赏联军将士,未得金银者皆以酒肉代之,籍此鼓舞人心士气。
三日后水军南下德朗基,百里燕将留守西河七十余艘战船抽回本部重新调整。
截至目前,不计小舟渔船,联军合计有各型船只一百九十一艘,载水兵三万五千余人,其中桨手近八千人。新补水兵六成来自联军,皆为水性较好者,四成是经过甄别后的习水性的新附民。
公良文趁山口漫水天气放晴之际,在德朗基山口以北,联军一侧夯筑一字墙两道,墙高一丈许,长八九里,目前仍在加高加固,以抵来自南面的攻势。
与此同时,随着联军伤卒陆续康复,联军的实力有所恢复,并加强了新附民整训,暗中秘密清理了一大批中原贼。
秘密处决和逮捕措施的强力制度,极大避免了公开抓捕和审讯带来的恶劣影响,不仅得到了公良氏的支持,苏方义同样极为赞同。以至于若干年后御客改制,组建了最早的专业间谍机构,以秘密抓捕反叛与分裂分子。
在联军颁布安抚令后,公良文对中原民的整训仍不十分顺利。人各有志,并非所有中原民都心甘情愿的卖命。
天下人形形色色,分三六九等,胆小惧死者无不充斥其中,对编练新附民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些人逼不得,用不得,不比中原各诸侯国强征民力充军,老百姓至少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和土地作战,在军功激励下,为了建功立业拼命流血。纵有不满,但在两军交战阵前,通常不会临阵叛投反戈一击。
而这些中原民,没有明确的文明归属感,将他们送上战场,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故而无法强迫其充军作战,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己方带来严重恶果。
因此只能将不愿从军者其组织起来,分派诸如建房、运输、耕作等体力劳动,前番联军缴获些种子,小范围的屯垦也由这些散人集中耕作。
当然,要治你,办法还是很多的。
但凡不愿效死命冲杀的男丁,返回中原后各项福利都会缩水,当下口粮配给用命者优先,人家喝酒吃肉,你就三顿光饼稀粥。
这个世界既是公平的,同样也是不公平,在乎于如何去争。
此外军中逾十万妇女,时常日久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怀孕和难以节制的生理需求问题。
妇女中多数为有妇之夫,还有不少些寡妇,甚至是被金雪狄糟蹋的女子,这些女子身份低贱,因金雪狄人对中原民女子实行初夜权,故而这些妇女尽无完身,在村中地位极为低贱甚至悲惨。
特殊时期人欲为大,活了今天,不知还有无明日,无论联军还是新附民,暗中多有男女之事,由此带来怀孕问题。
中原各国皆有妓营,主要也是为了束缚军纪犒劳三军,避免战时纵兵为患,造成恶劣影响。
这件事上百里燕和公良文、苏方义的意见较为一致,外松内紧,不能管的太严,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此外也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归属和忠诚。
水军修整数日后,百里燕率船百艘,满载兵士北上西进。
此前盘踞在西河下游至下游贝伦尔河的百余艘蛮军战船,依然盘踞于下游,百里燕主力前番不在期间,又试图逆流而上袭击联军分属船队,以帮助西岸金雪狄步军渡河,结果反遭御客船队挫败,损失战船数艘,还被缴获俘虏一艘。
此番百里燕停靠西河,这股不足百艘战船的水军依然滞留于下游,仍不知死,继续逗留在下游贝伦尔河中游弋,不知西逃汇合其水军主力。
百里燕未予理会,率船队继续西进,而留守西河的分属船队有九十多艘战船,足以制衡西河上下游。
行船西去数日,进入伯德米斯河,伯德米斯南北走向,平行于雅思艾瀑布河以西近一百四十多里,经伯德米斯河可去博格拉特湖,百里燕由此改道,逆水向南。
伯德米斯河两岸所属金雪狄人村庄并不多,越往南,越接近中原民村落,可供劫掠的目标并不多。
即便如此,沿途还是劫走了不少渔船小舟为联军所驱使。同时金雪狄人的斥候在发现联军水军改道后,两日内便招来两三万轻骑紧随在后。
百里燕进入伯德米斯消息传至博格拉特水营,最初让穆尼百思不得其解。
上游西进水道狭窄,这点他非常清楚,非常利于填土封河,或是沉船封河。上百艘战船进入小河,除非进入湖泊和大河,否则掉头都是问题,一旦被截断首尾进退之路,上百艘战船就是瓮中之鳖,根本难以逃脱。
(本章完)
………………………………
第551章 见微知著
“阁下,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正好将其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属团长诺伦嘉叫嚣着一决雌雄,穆尼眉头紧促,心中越想越可疑:
“连我们都知道的陷进,更善于水战的北人难道不知道?”
“但伯德米斯河没有一条西去大河,他们前往伯德米斯能做什么。如果是掳走中原民,他们的战船根本装不下多少,我们的骑兵就跟着他们的战船,他们连登岸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劫走了中原民,他们的战船也装不下,只能走陆路,而伯德米斯远离德朗基,陆路被我们封锁,他们的战船除了西进,没有其他选择。”
诺伦嘉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穆尼也想不出联军还能有什么理由,毫无顾忌的进入伯德米斯长驱直入,思索片刻,他说道:
“传令水军,各抽八十艘船,进入塔伦、伯蒂拉两河,我亲自上岸前去一探究竟!”
“遵命阁下。”
穆尼分兵之际,百里燕船队数日后进入一条西去无名河,河宽勉强可供两条大船并排行驶,百里燕果断下令放下小舟快船前出,数以百计的小舟与快船,趁着夜色举火出击,火光绵延数里甚是壮观。
小舟快船出发后第二日,水军主力七十余艘船兵分两路,一路由司空南率领,继续在无名小河东段水域徘徊,阻敌步军封河,百里燕率另一路前往西段,扼控塔伦、伯蒂拉两河进入无名小河的上游河口。
塔伦、伯蒂拉两河蜿蜒绵长,总体呈多个s形大弯道,从无名小河前往博格拉特湖,陆路直线距离三百里,塔伦河段长达六百里,伯蒂拉河段长五百三十里,且是逆水行舟南下。
而无名小河西去水路不过两百五十里,水流平稳,还顺风,远比穆尼船队抵达无名小河快的多,加上途中消息传递浪费的时间,远快于金雪狄人水军速度。
待穆尼上岸南下途中,联军分兵乘坐小舟快船西去的消息传至行营,
“启禀军团长,北人船队于两日前突然换坐小舟、快船数百艘,分兵进入无名小河西去,他们还给小舟渔船装上了风帆,速度极快。”
侦察兵飞速说道,穆尼脸色铁青沉声问道:
“他们出动了多少艘小船,每艘多少人?”
“小渔船是四人一船,少说两三百艘,快船约有几十人,有二十余艘。”
“那他们的船队主力呢?”
“一部在无名小河东段来回徘徊,我军多次试图收窄河道,均被其挫败。另一部在无名小河西段游弋,其两部水军目前已经控制了塔伦与伯蒂拉两河上游通往无名小河的东西河口。”
西山停靠期间,百里燕令工匠赶制小帆,以改装小舟渔船。
金雪狄人的渔船很奇怪,其给小船船尾装备了手动舵,一人掌舵,一人划船。中原小渔船通常是桨舵结合,既有舵的功能,又便于船夫在船尾划桨,只需一人操作。
因此金雪狄人小船船尾预置有深穿孔,将尾舵和手杆拆除,使用时固定特制小帆,不用时拔出,如此可借助风力行船,让人力划动的小船,也能跑高速,加之当下东南风正盛,有利于西进。
联军分兵战法让穆尼措手不及,这等于一夜间联军多了数百艘自由流动的小型战船,此时再从博格拉特派船逆流而上前去堵,已经来不及。
“诺伦嘉,立即派人截住南上的水军,就地靠岸结阵,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出击!”
“阁下,他们兵分三路,我军正好将他们分割包围,现在半道停船,我们会坐失良机的。”
“你懂什么!”穆尼怒斥道:“他们占领了塔伦、伯蒂拉上游两处河口,我们分从两河逆流而上,他们只要几十艘装满黑火粉的小船顺流而下,就能把我们炸的粉碎!”
“但我们可以从博格拉特分兵西进,追击他们的小船。”
“那你知道吗,从博格拉特西进至少绕走七八百里的水路,还是逆流而行,我们都是大船,速度只有他们的一半多,等赶到他们的身后,已经是八九天后,加上之前的四天,就是十三天后。那个时候他们早劫走了船只扩充了自己。
现在立即照我的命令去做,让塔伦和伯蒂拉的船队靠岸结阵。”
穆尼非常清楚,他是逆流而上,百里燕占领了上游两处河口,对其极为不利,强攻之下吃亏的只能是他。
封锁了塔伦、伯蒂拉两河上游,无论是从下游绕道,亦或是从博格拉特西进,都要逆流绕行七八百里,大船要走八九天,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此时百里燕正坐船往来于无名小河西段,不时有岸上骑兵拖来石砲车,向不宽的河面发动砲射,但收效甚微。
百里燕将联军缴获为数不多的床弩搬到了船上,加上船上原有的一些,勉强配置了远程武器,巨弩箭上捆有直径七八厘米,长半尺的空心锡筒,筒内装填有火药。
金雪狄人弩的技术差强人意,其床弩充其量仅比中原单兵强弩稍远,连志国朝天弩的射程都达不到,弩箭在配置火药筒后,直线只能对一百五十步内目标加以打击,故而百里燕多采用大仰角高抛弹道,使之可以达到两百多步,甚至更远。当然,这样一来就没什么精度可言了。
而人力拉动的简易石砲车,极限射程也就两百多步,距离越远精度也越差,石块的破坏力也就越差,双方几轮对射,石砲车低下的效率,无法迅速移动的战位很快败下阵来。
这天,行船至中原民村寨附近,岸上金雪狄骑兵往来穿梭,对此百里燕早已司空见惯,身旁蒋杰却是说道:
“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指教。”
“何事?”
“属下发现,我军自五月攻入内河,掠夺其地不下数十次,按说若是我中原各国,早已将沿河村民尽数迁往后方,集中屯驻,移驻戍兵整军备战,或是整训村中青壮编练民军,以抵御水寇袭扰。而今其只有骑兵随行,而未将沿岸人丁迁走,或是编练民军,实在有悖常理。”
“这并不奇怪。据本将所知,金雪狄人早年为开拓关外土地,将土地应许给了贵族和祭司。名义上贵族不能私自拥有土地,但事实上贵族控制了工商手工业以及矿产业,他们在关外的收入是无需缴纳任何税负,但是他们在关外的家族却需要大量金钱,以笼络维持关内的政治利益。
因此在关外长期的开拓统治下,各地逐渐形成以世代家族群落为势力范围的利益家族,利益家族以村为建制,小城为跳板,大城池为政治中心,形成层层密密的利益网络。
贵族在各地任职,以及所依附的上层统治者,都是世代承袭爵位,关系极为牢固。一旦下层家族利益受到损失,其必然要绝对维护自己的利益。
我军所劫掠各地村落,皆属于不同利益家族管辖之地,我军只抢掠物资而很少杀人,因此主要的损失都是受害的金雪狄百姓。各利益家族的损失并不大。
但如果将村庄人丁迁走,其所产生的损失,安置灾民花费的钱粮,将远大于我军所掠夺造成的损失,故而其不会轻易迁走人丁。
我军五月至今所掠沿河两岸上千里地,其若尽数迁走,涉及人口将达数十万之众,其损失将极为惨重。且迁走后如何安置,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故而在我水军尚且弱小,不足酿成大患之际,他们断然不会迁走沿岸村庄。
中原民也同此理,各中原民村归属于不同利益家族,其所产收获尽归统治者所有,若非必要,迁走数十万中原民,其代价之大,难以估量。”
如果要说金雪狄人值得中原学习的地方,其税收制度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金雪狄人的税收制度,与当下生产关系、生产力基本相匹配。
当然,前提是其拥有大量被剥削的奴隶,以转嫁其内部本身的经济利益矛盾,如果没有奴隶产生的巨大价值,其要维持两百多万的军队,其税收制度必将奔溃。
早年为开拓关外土地,金雪狄统治者将关外的税收特权,应许给了国内各级贵族,贵族之下又有庞杂的家族脉络,加之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