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午,气温有所回升,百里燕在舱内翻看那本所谓的《兵法通要》,内容的翻译和曲解问题严重,带有严重的主观臆断和想当然的生搬硬套。

    未时前后,蒋杰突然来报:

    “大人,大人,金雪狄水军跑了!”

    “跑了!”

    百里燕闻讯颇为诧异,他觉得以金雪狄人的秉性,断然不会善罢甘休,难道是穆尼得知战败下的撤退命令?

    举步来到甲板,望远镜中可见二十里外敌船已经掉头,意图西逃。

    “蒋杰,昨日放上南岸的马匹何人都收回来了吗?”

    “都收回来了,大人有何吩咐。”

    “去,让人骑马带足口粮上南北两岸,看看他们的岸上水兵去了什么地方。”

    “大人是怀疑金雪狄人有诈?”

    “你想想看,他们此来兵力数倍于我,即便现在,他们的人比船多,兵力依然数倍于我。而我军连日夺取战船抢修沉船,加之伤亡,兵力严重不足。

    若要将所有船只带回德朗基,兵力将被各船稀释,即便是顺风划船,至多安排两班的人划船,将比他们慢的多,他们要是尾追杀来,我们还不大败。”

    两次交战联军多有伤亡,缴获船只五六十艘,金雪狄人见联军不断打捞沉船,多半也是料到联军要把船全部弄走,但平均到每艘船上没有几个人,于是故作诈败,好等联军东逃时候顺水顺风尾随强袭

    “多半是他们自作聪明,以为我军兵力严重不足,想佯装诈败,好趁机尾随强袭。”

    “按说是如此,可如此浅显道理,他们但怎也不想想,万一反被我军用计岂不自取其祸。”

    “那你说,我军若是东去,如何能令他们中计。”

    百里燕反问,蒋杰略作思考后摇头说:

    “这个……属下愚钝,不知,还请大人明示。”

    “你如此精明尚且不知,他们又哪里知道。你以为本将就是计囊袋子,凭空翻手就能变出来?”

    “大人难道真无计可施?”

    “倒也不全是,不过要费些力气。眼下我军有船几艘?”

    “此前又捞出五艘自沉船,眼下有两百四十余艘,还有四十多艘需要打捞。”

    “这样,今夜天色一黑,每两艘三千石船,三艘两千石船编为一组,三艘两千石船在中间,两艘三千石船各置于首尾,五艘首尾以绳索紧密相连间,头船、尾船配以桨手水兵,中间三艘两千石船空船降帆,如此以两艘大船带三艘小船,小船人力可转移至大船,速度还不会慢。”

    “诶,大人此计真妙!”

    “快去,让骑兵上岸,我琢磨着,金雪狄人多半得走出至少一天水路,才会让我军放心!”

    拖船法当下多见于轻舟小船,大船很少用,一是大船的冲击力远比小船大得多,破坏力更大,稍有不慎发生追尾,后船能把前船菊花撞烂。

    其二没有必要,现实中很少发生几艘船拖着,一起活动的极端案例。其三,拖船也是要讲究技术的。

    载重较小的两船通常将绳索放长,让两船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船首尾相连距离过短,前船行驶产生的水流激波会通过水力传导至后船,增加前船阻力。且两船轴心不易重合,驾驭起来并不方便。

    而大船拖行若用此法,绳索必须放的更长,后船出空货物减轻辎重,但若此操作不当,后船仍会撞上前船,甚至后船搁浅,而且无法组队拖拽更多的船只。

    事实上大船拖行要尽量缩短间距,要首尾相连,这样即可避免相撞,同时由于大船船体属于吃较深,水流激波影响是有,但在船体载重压制下,激波不易造成船体偏航和扭动。

    同时在船队末尾安排人力控船,形成头船尾船同时控制,如此可将几艘串联大船轴线基本保持在一条轴线上,不至于弯弯扭扭增强阻力引发不测,且还能通过后船起到减速作用。

    像京杭大运河上跑货的船队,都是采用此法,头几条船开着柴油机,后面拉着二三十条船停机船,省油跑的还不慢。

    (本章完)


………………………………

第565章 跳跃战(1)

    与蒋杰详细交代,装运马匹的战船迅速靠向岸边,将马匹与人放上岸边,船队五艘编为一组,将冲角砍断之后,首尾用缆绳以八字结相连,以保持船体间保持应有的刚性。

    金雪狄人西逃两百余里进入博格拉特湖水寨重新补充了船只,陆上的水兵得以苟延残喘逃回水寨,此时水中能打捞的沉船多数打捞出水,不能打捞的也只能随他去,百里燕随即收回骑兵掉头东去。

    金雪狄人不出所料的利用人数优势,顺风顺水日行竟也达到三百里多里,却是不曾料到联军船队速度也不慢,顺风顺水日行两百五六十里,原本就差着两百多里地,照这速度至少要追四天。

    但两天后夜间,联军战船进入瀑布河下游,并于以火药船炸毁浮桥,随即逆流而上,于第三天黄昏抵达德朗基。

    此时已是十月初,距离西山出发已经过去一月有余,金雪狄人在西山、德朗基两地发动猛烈攻势,联军损失很大,见到公良文,其脸色可想而知:

    “百里将军,你这一去,让本将真是等的好大功夫!”

    公良文脸色颇为不快,言语间责备之意甚浓,百里燕自知理亏,忙是赔罪:

    “在下延误军机来迟一步,令将军蒙受损失,燕甘当此责。”

    “罢了罢了,本将观你水军威武,想必燕公子定是在上游大获全胜吧。”

    “不敢,在伯德米斯上游屠了小城帕文斯,又掠走了六七万中原民,暂由左都督司空南率兵两万余镇守,缴获粮草五六十万石。原本应在十日前赶回德朗基,不想遭遇敌水军主力,敌众我寡之下,被迫又耽搁了十日,在博格拉特以东打了两场硬仗,俘获了几十艘战船。”

    百里燕一番详细道来,公良文脸颊不住抽搐起来,脸色瞬时缓和不少。

    “呵哈哈……百里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本将方才多有失礼,还请燕公子见谅。”

    公良文略施一礼,百里燕忙是抱拳还礼:

    “若非公良将军在此周旋,岂能有在下功劳。”

    诸侯国联兵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和隶属关系,谈不上上下级关系。诸如百里燕这般延误军期二十多天,军内早就给咔嚓砍掉脑袋以儆效尤。

    论官职,百里燕官拜大司马使,兼治粟内史,授上大夫,与公良文大致在一个位置。即便两军发生了不愉快,其也没有军法从事百里燕的权利。

    给点脸色,说点难听话那是家常便饭,诸如关键时刻落井下石,过河拆桥等卑鄙下流手段,在此之前列国联兵时多如牛毛,否则公良文也不会被王彦飞给暗算败走南下。

    百里燕误期二十多天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早有交代。当然,这次确实晚的有些过分了。

    约十五日前,金雪狄人在山口以南两里处架设起三台奆石机,对山口联军夯筑土墙实施连番轰击,并出动了飞鹰兽空袭,同时加速向山口掘土,于六七天前抵近至土墙攻城。

    西河东岸的金雪狄人在其水军配合下,先是修通了德朗基山口以南西河的浮桥,其东西两岸兵力得以调动。

    同时五次试图在架设浮桥,从西河东岸攻入德朗基,两次被公良文挫败,三次受到石油火药的攻击破产,现在金雪狄人的战船横在西河上,日夜以床弩攻击岸边,试图籍此迫使守岸联军后退。

    公良文一番细说,百里燕手指河面战船说道:

    “我军现在有船两百八十余艘,仅三千石大船便有五十余艘,且都是空船,不计水兵、桨手,现在可装载六万余人,只需两次,便可将的狼藉守军尽数运走!”

    联军两百八十余艘船,按正常编制和栽员,断然是装不下七八万人,前番经过改造,空间有所增加,但依然不足以装下这么多人。

    为此只能冒险将人塞满,并在甲板上安置更多人员,同时每艘大船都携带有数艘小舟渔船,拖在大船身后,装上二三十人也能解决问题。

    当然,如此严重超载一旦,遭遇敌船后果不堪设想。但若不如此而为,就必须分三批到四批将人弄走,如此将严重迟滞水军时间,给敌以喘息调兵时间,同时也将加重德朗基防御的难度,平添伤亡。

    有时候往往得在时机和风险中取得平衡,既要达成目的,同时又得冒险,但如果能预见到潜在风险,并做好未雨绸缪,将潜在风险消弭于无形,这种可控的风险是值得的。

    详细道出计划,公良文略略点头赞同:

    “既如此,以本将看,无需再声东击西,分从瀑布河上游与中游同时出击,干脆直接攻其瀑布西岸!”

    “英雄所见略同,在下正是此意,前番我军水军人多船少而运力不足,方才设下声东击西,兵贵神速之法。现在我军运力充足,便无需自取烦恼,可集中兵力直接攻击瀑布河。”

    “那好,本将即刻调兵上船。”

    “且慢!有一事还得预先安排以防不测。”

    “何事?”公良文蹙眉忙问。

    “我军来时,身后尾随有敌船,我料我军进入瀑布河炸毁浮桥后,其尾随至此多半会有犹豫,故而敌船距德朗基最迟还有一天多水路,最快半日便到。故而我军走后,将军速速令人准备脂水,待其接近至十里二十里地,将脂水倒入河中放火,使之顺流而下,在下也会留下数艘快船协助倾倒,如此可令其船毁于大火。”

    “如此甚好,就依此计。”

    百里燕、公良文一拍即合,船队陆续靠岸,搭建临时栈桥,连同船舷与岸边,抽调兵马上船,于当日天黑之前齐装满员。

    船队离开德朗基,逆流而上行船一百六十余里,出其不意的在瀑布西岸登陆,并炸毁浮桥。

    浮桥西岸敌骑兵一月前本有三万,因穆尼赶去帕文斯又调走一万,联军出其不意强行登陆,使用提前准备的两丈长矛,辅以长枪与长剑,结阵于岸边,激战一昼夜,联军顺利站稳脚跟。

    待战局稍定,百里燕随即率船返回德朗基,不远处河面上飘着残骸,大火还在烧着,显然是金雪狄人水军追击至德朗基,被公良文一把大火给烧的。不过这一次多半是长了记性,河面上残骸不是很多,逃的还算快。

    见到公良文之际,他是盔歪甲斜很是狼狈。其实不问也知道,瀑布西岸登陆之后,消息只需要半天就能从东岸送到德朗基山口,联军少了一半,定是不惜代价猛攻了山口。

    骑马来到山口,联军正在为撤退做最后的准备,伤卒粮草正在转移,兵士正在向山口自东向西堆放草料和木柴,倾倒石油火药,籍此拖延时间。

    此时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一颗重达数百斤的巨石轰然砸向土墙,地面为之一震,腾起巨大烟雾。天空不时还有飞鹰兽投掷石块,只不过密度却是不能与南境作战时多达几百头的密度相比。

    “公良将军,还有多少人马需要撤离?”

    “不到四万多人,另有七千多人运送伤卒与辎重。”

    百里燕抬头看了眼天色,尚未到黄昏:

    “依在下看,还是趁天黑之前撤离为妙。此地距船队尚有五六十里,若是天黑后再走,再快也要一个晚上。金雪狄人若是强行突破火障,开出一条小路,放出战兽尾追我军或是一部骑兵,后果不堪设想。不如趁天色还早,强行军赶在上半夜上船,将军意下如何。”

    “言之有理,本将立即传令各营,放火撤离。”

    百里燕现在不担心敌步军追击,留守德朗基的最后一批都是联军,轻装强行军,一天可达百里地,要比装备精良的金雪狄步军快得多。

    相反真正有威胁的是兽兵和敌骑兵,骑兵尚且有两道土墙和火障阻碍,短时突破不太现实,但兽兵可以翻山越岭。一旦越过山头,其速度非常之快,成百头恐狼一起出没,追击一支正在逃窜的队伍,几乎是灾难性的。

    山口迅速被大火烧断,西河沿岸同时升起滚滚浓烟,联军小跑上路直奔船队,于上半夜抵达河边。几乎不出所料,金雪狄人攻破土墙后迅速放出战兽,却不是恐狼,是剑齿虎。

    此前百里燕在西山见过中了陷阱受伤,或是被陷进所杀剑齿虎尸体,体形几乎是东北虎的近两倍,一头吃掉一个成人的肉根本不在话下,随便张开血盆大口,都足以将一个人头塞进去咬的粉碎。

    弓箭和普通的强弩难有什么效果,火攻或是巨响对付单个猛虎尚且有效果,成群结队的猛虎出没,即便是火药,震慑效果也并不理想。

    不同于寻常老虎,剑齿虎似乎还是群居动物,他们中有头虎,像头狼一样,头虎往往不会主动出击,而是示意指挥其他辈分更低的剑齿虎出击,只要不擒住头虎,单纯的震慑和杀伤难以打垮一个群虎群。

    混乱中死于虎口者达数百人,余千人受伤,即便是被爪子挠一下,都是一二厘米深,十厘米以上的切口,有甚者被虎爪掏穿了锅盔刺入腹部,连肠子都被揪了出来,死状之惨,不比被炮弹炸中更为惨烈。

    百里燕甚至都怀疑,这么壮实的老虎,多半非12。7毫米口径枪弹不能制伏,普通中小口径枪弹根本不起作用。

    (本章完)


………………………………

第566章 跳跃战(2)

    此时蒋杰看的心惊肉跳,吞吞吐吐慌张说道:

    “大人,这才眨眼工夫,便是死伤一千多人,要是再多几百头,我军日后若是正面遭遇,恐怕凶多吉少呀。”

    百里燕面色凝重,点了点头:

    “此前南境作战,我军并未遇此猛兽袭击,但据说围攻霄池时,金雪狄人出动了不下四五百头,通过塔楼用栈桥放入城中,造成上万伤亡,其威力极为巨大。若是战场正面遭遇,且不说伤亡,阵脚如何稳住尚且都成问题,更何况是士气。”

    公良文此时已经上船,他南下之前,在明州与金雪狄主力打了一仗,百里燕便是问道他:

    “公良将军,志军朝天弩可否对付此兽?”

    公良文思索片刻后说:

    “可以,但金雪狄人也是知道我军朝天弩万箭齐发的厉害,故而从来不用猛兽冲击我军军阵,故而我军倒是未曾在阵战遭遇正面强袭。”

    “如此说,我军只要以密集巨箭可杀之。”

    “可眼下,朝天弩崩坏甚多,已不堪用,金雪狄人的床弩又甚为简陋,多在你水军战船之上,没有数千,乃至上万巨箭齐射,实难对成百头此兽给予重创,除非提前设下陷进,令其自投罗网。”

    公良文南下时,携带有两千多具朝天弩,现已崩坏大半,都已改造成床弩继续使用。咸军的手弩同样如此,长期的高强度使用,手弩几乎全部损毁无法使用。对付成百上千猛兽的集群进攻,高密度的重型箭头无疑是最佳选择。

    想到这里,百里燕转而眼前一亮,他道:

    “蒋杰!”

    “大人有何吩咐。”

    “给我拿一支短枪来。”

    “遵命!”

    少时,蒋杰取来一支短枪,公良文大惑不解:

    “燕公子这是?”

    “公良将军,若是我军编练梭枪阵如何?”

    “梭枪距离甚近,勉强才过轻弓半数射程,无法编列大纵深列阵,且飞在空中尚且需要一会儿,如何堪用。”

    “若是能飞四五十步呢?”

    “燕公子师承塞骞,掷枪术自然独步天下,即便扔出四五十步也不为奇,可要让战卒人人掷出四五十步开外,如何能行。”

    “公良将军且放心,非但能扔出四五十步,六十步也是有可能的。”

    “哦,如何做得?”

    “你我打个赌如何,若是普通战卒不能掷出五十步之外,在下输给将军十万银币,倘若能掷出五十步外,将军输我十万银币如何。此赌只在蛮地作数,北归后废止。”

    “好,十万银币又何妨,本将便与你下赌。诸位可都做个见证,你们家将军要是输了,可别赖账啊!”

    公良文欣然允诺打赌之事,百里燕与之击掌为誓,约定赌局。

    四五十步也就是七十米左右,勉强够到轻弓的距离,但是威力却是要比轻弓强大多的。

    标枪之所以逐渐没落,究其原因是弓弩和铠甲的发展。当青铜铁器装备的先进甲具出现后,标枪对皮革和木材的穿刺优势荡然无存,锁子甲、板甲出现后更没有太大用处。

    同时期弩、床弩、强弓、复合弓的射距远在标枪之上,密度和实用性逐渐取代标枪,且骑兵的发展,也足以让射程普遍有效距离只有三五十米的标枪成为骑兵突袭的靶子。

    标枪作为古老的武器,其实用投掷距离一般也就三五十米,精准投掷距离不过二十米左右。

    近现代的竞技标枪,动则八九十米甚至一百米零四米的世界纪录,都是在长期锻炼,和使用现代改良标枪后投出的非精准距离,并不具备实战意义。因此标枪只能以密集结阵覆盖杀伤,单纯的单点远距离投掷,几乎不具现实意义。

    当然,裁判不幸躺枪那是意外。

    而且标枪手无法列出常规弓弩手的标准阵,只能是长条形窄纵身队形,因为标枪的投掷距离短,决定了阵型纵深无法过厚,因此不利于密集投掷,一旦敌方步兵甚至骑兵冲过杀伤区,对其杀伤性为零。

    标枪阵在中原诸侯国中早于梁朝前已经裁汰,仅有少量精锐部队,作为单兵武器,在肉搏时作为近距离投掷武器使用。如广信军就编有渔民梭标队,战力也不可小觑。

    要想让标枪飞的更远,除了人体本身的力量外和投掷姿势,标枪的质量、重心、气动外形以及枪头紧密相联。

    现代标枪是两头尖而中间粗,呈细长橄榄型,如此有利于气动布局,让标枪飞的更远。运动员随便扔出七八十米的距离,都轻而易举。

    当下各军所使用的短枪,并不具备几十米开外的远程投掷距离,其枪头扁平的菱形枪头,并不利于穿刺,只有较为细长的针形枪头,其穿刺力才是最高的。

    如果能将标枪送到七十米八十米的位置,无疑具有极强的实战性,至少能弥补联军中近程武器匮乏的短板。

    岸上留下数百具惨死尸体,联军尽数撤回船上,还从水里捞出了一些眼疾手快跳河逃命的。这倒是启发了白郃:

    “将军,您说这畜生要是掉水里淹死了能成啊?”

    这时蒋杰笑了:

    “老虎都会水,就是长这样的,也会游泳!”

    百里燕思索片刻说道:

    “此法也许可用,老虎虽然会水,但其在水中战力羸弱,若是能将之驱赶入水中,或可以在战船上以长矛长枪刺杀之。”

    白郃的提议不失为一种办法,除了鳄鱼、河马等极端案例,多数凶猛的野兽到了水里都没什么抵抗力,人在船上能轻易将其击杀。

    但显然金雪狄人不是傻子,不可能驱赶猛兽跳进水里任人宰割。猛兽同样狡诈,何种情况有利,何种情况不利,动物有自己的衡量本能,不会轻易落入眼睛可见的圈套中,将之实现并不容易。

    回到船舱,卢皋身体欠佳已是睡下,田鹏、方亮还在说话,方亮六天前左臂被砍了一剑,腹部中了两箭,百里燕查看了伤口,都不是致命伤,但神情有些恍惚,许是第一次受重创,人的思想会发生一些转变。

    腹部中箭往往好过胸部中间,肠道较为柔软,可变性极大,肠道的修复能力也强,箭簇刺破铠甲穿透腹部肌肉组织再进入体内,其箭头锐性降低,冲击力变差,往往不会扎透肠道,而是在肠道变形中让过。

    当然,这仅仅是最理想的情况。许多时候仍会刺穿肠道,拔取箭簇时,应尽量避免箭簇两侧刃口对肠道组织的二次破坏。

    总体而言,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即便是扎在肾上,肾的自我修复能力比人类想象的更为顽强,若非动脉受创,导致腹腔积血,腹部中箭致死率不高。但相比胸部中箭刺入胸腔,胸部中间的危险性更大。

    田鹏依然在胡吃海喝,体形比当年壮了一圈有余,大胳膊比百里燕大腿还粗。拳头如同十二磅的大铁锤,一拳下去分分钟取人性命,一般尺寸的重甲已是罩不住他。还是百里燕让西山工匠重新加工定制了一套,胸背还加厚了一层损坏修补后的锁子甲,如此真是刀枪不入了。

    船队第二天黄昏抵达上游瀑布,西岸边被联军占住之后,蛮军骑兵汇合瀑布河中游赶到的步军,配合瀑布东岸的金雪狄步军,发起了一轮反攻,结果再次被击退。

    船队卸下步军与物资,百里燕收回了方亮、田鹏、白郃、卢皋所部兵马,约两万多人,伤卒尽数转移至船上。公良文趁着西岸蛮军晕头转向,自己没有伤员负担之际,马不停蹄率军急速南下。

    百里燕则继续都留在瀑布河逗留两日,以阻击牵制两岸金雪狄人架设浮桥强渡过河,两日内公良文所部携马匹运载辎重,少说能走一百七八十里,足以甩开追兵。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