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往来于前线和关外的独角马有五十余万匹,去年九月前后,金雪狄人已经北上一批物资,此时应该快到千岳山。那眼下从关内至关外的陆路辎重转运,又靠什么呢?”
“将军是说,金雪狄人经过六年消耗,其公马严重不足,只能以母马运输辎重?”
“难道不是吗?除了成群的母马,关内应该还有独角马群,以及育种公马和不少幼崽,因而能用的只有母马,数量还不会少。所以金雪狄人将阿纳伦达母马迁走,一方面是防止我军截获,另一方面是为转运辎重。
所以本将决定,抽出两万新附军骑兵,一面向西突击收揽中原民,一面继续杀掠他们的城镇,寻找截取独角马机会。”
话音落下,卢皋接话说道:
“我们的斥候向西只放到三百里警戒,三百里之内皆被我军劫掠,其民多已西逃,如果西进,西面情况不明,归新附中原民以及所掠辎重将成巨大负担,势必拖累我军西进,不知将军可有想过?”
“卢将军担心不无道理,故而本将将所属所有独角马尽数调配给司空兄,待蒙蒂娜老弱妇孺转运完毕,另外的三万八千多匹驮马,将由白合率领剩余三万骑兵,一起西进,如此可解后顾之忧。”
“那多兰顿河西岸边可就没有骑兵可以调遣,穆尼手中的骑兵将可随时突破我军沿岸防线。”
卢皋深感担忧,百里燕手指蒙蒂娜说道:
“你们看,蒙蒂娜方圆数百里之内,数座城镇被我军洗劫一空,现在是十室九空。司空、白合二人一人西进,一人向西北扫荡,上千里范围之内将成无人之地。
此时穆尼如果过河,我军便主动放弃蒙蒂娜,退往基洛纳斯。同时让战船逆水南下切断多兰顿河,不令穆尼辎重过河,来个关门打狗。如此将其十几万人困死在蒙蒂娜也好,还是一切两段分置两岸也罢,只要其敢过河,我们就断他粮道,其总有一部人马被困西岸边。”
“那火炮怎办,这铁蛋蛋落在船上,船还不给砸出个大窟窿,给凿沉了。”
蒋杰问道,百里燕直截了当:
“等雨季,雨天这玩意儿不好使。”
“可穆尼也应知其中罩门,眼下距离雨尚有一月有余,穆尼若是趁雨季之前,我军骑兵西去强攻之际,西岸边防线恐将有失。”
“所以这才是此战关键,眼下我军水军不在,至少四月下旬才能赶回,只有司空南在西线砸的越狠,穆尼在多兰顿攻的才会越猛,一旦我骑兵西去,其便可肆意从他处过河,而无需担心我军围堵。因此其必然打算在五月,我水军抵达之前,渡过多兰顿,甚至更早。
故而司空兄应立即出发,白合等到蒙蒂娜老弱妇孺向基洛纳斯转运完毕之后,在四月中上旬向西北出击,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给穆尼以巨大压力,迫使他再度攻打西岸,届时我们水军也该到了。”
这时蒋杰说道:
“可属下担心,穆尼这次会否再上圈套。毕竟我水军抵达后,穆尼如果过河,我军撤往基洛纳斯,如此明显态势,穆尼恐怕不会视若无睹,届时金雪狄人以也学我军以火药船冲杀,我军的损失恐怕不小。”
“呵呵……”
百里燕冷笑着,众人顿感不寒而栗,蒋杰忙问:
“大人不会是想故技重施吧!”
闻讯,百里燕脸上笑容立时烟消云散遁去无踪,转而脸色一黑:
“你兔崽子是本将肚里的蛔虫,什么心思都被你猜的八九不离十。”
“呵呵,属下不会真是蒙对了吧。”蒋杰抓耳挠腮,一脸羞涩。
“猜是没全猜对,但也八九不离十。咱们这次再请君入瓮,不过得换个花样。现在日子还早,天机不可泄露,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眼下新附民军操练尚缺火候,火器的威慑对士气的打击巨大,我军不宜与敌正面交战,退让是上策。当务之急各位当继续加强各部操练,匍匐爬行之法尽速传授各营,越快学会越好。”
这时苏洪为难说道:
“不少联军老卒皆在抱怨地上爬来爬去,如同丧家之犬,实在是扫自家威风。”
百里燕脸色一沉,手摁桌上不快说道:
“面对此种密集弹丸,唯有趴在地上方能避免击中,本将是在为众人命着想,不是为了谁的脸面更威风。既然是联军的老卒,就更该服从命令。传话下去,不服从者处十军棍。”
“末将遵命!”
“现在都散了吧,司空南留下。”
“诺!”
众人异口同声,散去后只剩司空南:
“司空兄,知道我为何单独留你吗?”
“末将不知,还请将军明示。”
“你此去,切记不要进入松迪亚城方圆三百里之内,哪怕再富裕,有再多的中原民等着你救苦救难,也不要进入这三百里之内。”
“请将军放心,末将也没这个能耐,打下如此大一座城池。听说城内没有六十万人,四五十万得有,打下来无疑是个巨大麻烦。”
“麻烦只是其一,我担心吓跑了松迪亚的富户。”
“这……”
司空南两眼一番,脸颊微露惊容,百里燕立身而起拍着他肩膀说道:
“不用吃惊,近日你也看到了,火器之厉害,糜费巨大。咸国若要富强,金银必不可少。此番南下,我本未想到会有今日这等局面,既然局面至此,你我便不能不为咸国的日后考虑。”
“将军之意末将明白,但末将有两件事不明,还请将军明示。”
“哪两件事?”
“将军之前说,今后将造最强火器,不知这最强要强到何地步,耗费会否极为惊人?”
“这个嘛……”
百里燕同样迷茫,他也不清楚永兴城今后会走到哪一步,以永兴城的基础,要想制造成熟火器,至少是能够战胜未知文明的火器,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第596章 不谋而合
略作思考,他接着说道:
“这么说吧,兵士所用火器,如能极为精良,其弹丸如小指粗细,三百步内破甲,百发百中,非死即残。做的再好些,或许能在六百步外百发百中,火炮能射十里二十里地,比之金雪狄火器,厉害十数倍。”
“如此一来,锱铢糜费定不会少。”
“至于花费,或许会贵一些,甚至更贵,但如若无力自保,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用呢。”
火器出现在中原,并出现极为成熟的辅助技术,本就超出了青铜农耕文明所能承载的生产力基础,咸国经过多年改革,冶金的情况会好一些,但也不乐观。
跨越式技术发展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成功攻破技术瓶颈,但由于社会总体技术水平和人才缺乏,将最终推高技术的生产成本。二是开发失败,前功尽弃人财两空。
司空南只以为火器出现之后,只要仿造并不断改进,使之更加厉害,会增加开销。殊不知当下的火器,对于中原而言,已经是超前技术,与当下技术积累和生产力完全脱节,其价值本身已经畸形。
咸国若不能实现教育进步和基本工业基础,不仅不能技术进步,甚至一味开发超前技术,而忽略基础性建设,投下去的钱将成水漂。
“说吧,第二个问题呢?”
“还请将军恕末将无罪。”司空南恳请道,神色凝重与方才截然不同。
百里燕不知何故,只觉得司空南心事重重:
“你说吧,本将数恕你无罪。”
“谢将军。末将最近私下听到有人议论,议论将近如后返回中原,恐会……”
“会什么,会造反还是会逆天?”
“末将不敢胡乱揣度,只是有人议论,将军是歧国世子,会否弃咸国而去,投效歧国。”
“呵哈哈……”百里燕闻讯大笑:“是卢皋、焦木华他们私下议论被你听去吧。你也不用替他们掩饰,此事不止你们再想,公良文、公良修、公良松都在想,甚至知道本将还活着的中原诸侯都在想。诸如晋国、长孙国,无不是在巴望着本将军去歧国夺位,给卫国制造些麻烦。
不过你们大可放心,本将十年心血都在咸国,在永兴城,如若本将想走,又何必拿出真才实学。”
“那将军是此生要为咸国效力?”司空南目光如炬满含期待,期盼百里燕的承诺。
“不,不是为咸国效力,是要为中原,为天下百姓效力。在本将有生之年,要为咸国开疆拓土,终毕生之力,扫荡天下。”
“将军之志,司空莫不能及,此生得将军重用,末将深感荣幸。”司空南深施一礼,心中肃然起敬。
“司空兄多礼了!今日之事,你可与卢皋等人明说,无需遮遮掩掩,如此人心可定,中原局势可定。”
卢皋等人的议论,早在千岳山时就已传开,并非什么新鲜事,南下后稍有平抑。最近一年连战连捷,联军积攒了巨额财富,不免有人担心百里燕返回中原后,拉起新附军这个杆子“携款出逃”。
卢皋归根到底是盐枭背景,咸王的亲信,他的立场永远站在咸王的一边,司空南此来试探,也是卢皋看到北还有望,来试探口风。
回歧国,百里燕不是没想过,但弊远大于利。
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政治生存空间和施展抱负的余地。他已快三十岁了,十年心血都在永兴,要他放弃一切,再去拉扯歧国,他做不到,现实的政局和地缘政治,也不允许他舍弃在咸国的基业,他也做不到。
谈话结束后第二天,司空南率兵西进,经过去年冬季的浩劫,松迪亚省各地扩充了兵员,不过战力却是远逊于主力军团,甚至辅助兵。都是由农民仓促组成的民军,训练严重不足,十数万人分散于偌大的松迪亚省,疲于剿灭中原民叛乱。
不让司空南攻打松迪亚城,除了钱的问题,百里燕担心金雪狄人在松迪亚城的军校。
金雪狄人以省会为中心,构筑行政辖区内核心政权体系,经济、军事、政治中心都在省会。
不同于中原主力军队戍守边关要道和首都地区,各郡郡府只有少量郡兵维持治安。
得益于南方无强邻,除婆嵩一省之外,金雪狄人和平时期可以毫无顾忌的,将主力军团、辅助军团主力,驻扎省会附近,仅若干军队驻防外地,以协助辅助兵管理治安。
这样好处是便于集中军事资源备战,便于贵族控制军队,因此各省省会设有学院、军校、祭司宫。
其军校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套系统,常备教官数千人,都是资深老兵和军队职业贵族充任,单兵作战素质极强。其依仗省会的城高池深,军校老卒和守军辅助兵,会是联军攻城时的巨大阻碍。
穆尼的主力被困在多兰顿河迟迟无法西进,联军的向西攻掠,无疑将刺激他火速渡河。
于是在司空南西进的五天后,穆尼终于察觉西岸的异样:
“诺伦嘉,这几天你有没有觉得西岸北人的马队少了一些?”
“没有。”诺伦嘉摇头道。
“真的一点都没有?”
“真的没有,难道阁下怀疑北人调走了一部骑兵?”
“感觉他们的骑兵少了不少,至少有一万,甚至更多。”
“但据我们的侦察兵禀报,西岸的北人至少有五万杂骑,我军现在仅有三万不到的骑兵,他们即便少了一万,也还有四万,他们依然可以往来上下游之间。我军如若不能在一天之内架好浮桥过河,他们的骑兵随时会赶到把我们的军队赶下河。”
“是啊,我们的骑兵到哪里,他们的骑兵也到哪里,终于是酿成大患了。”穆尼叹道,心感无力。默然片刻,又话锋一转说道:“对了,你知道北人当日挡住小口震天火的东西是什么吗?”
“是什么?”
“棉被,是浸水的棉被。他们用两三层浸水的棉被叠在一起,小口震天火的铁丸就无法击穿,即便是在四五十步的距离上,也很难击穿。”
诺伦嘉闻讯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棉被怎可能挡住如此威猛铁丸!”
“但百里燕做到了,由不得我们不信。”
“那大口震天火难道也能用这办法?”
穆尼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轻松:
“不,大口震天火铁丸轻则六斤,重则十二斤,十八斤,哪里是棉被能够阻挡。但是最近,他们趁我军铁丸不足,挖掘了壕沟,人都躲在壕沟之内,这样一来,大口震天火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这两天我考虑了很久,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渡过多兰顿,否则越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将会有更多的暴民加入到他们的大军,不能再给他们喘息之机了。”
“但铁丸至少还需要五六天才能运到,我们最快也要在四月中旬才能发起攻击,只有十多天时间恐怕不够。而且他们的战船在四月下旬随时回到,如果在河上把我们截断,渡河将成泡影。”
“这你放心,我已经想到了绝妙注意,这次一定会让百里燕大吃一惊的。”
穆尼下定决心强渡多兰顿河,与百里燕似乎不谋而合。
………………………………
第597章 作秀
与此同时,百里燕视察了田鹏、方亮的新附军,标枪运到后以田鹏矿工营,方亮本部为班底,抽新附军力士组建四千多人的标枪营,安置在僻静处专以练习标枪投掷。
改良后的标枪,两头尖,中间粗,与现代运动标枪外形相仿,都是谷中工匠妇女,一刀一刀削出来后磨光套上枪针。
此前百里燕一直忽视了一件事,农耕时代的人体体质远强于现代人,力量要大得多。一百斤的石锁,吃饱喝足的青壮农民人人能拿,现代人一袋米恐怕就得趴下。
时下未经改良的常见的标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农民可轻易掷出三四十米,这个距离已远优于三级运动员的水准,而且仅仅是较为平直的弹道的投射,高抛弧线投掷将会更远。
当然,标枪投掷距离越远,精准度越差,大仰角高抛弹道用以击杀单个目标的精度,可以完全忽略不计,投掷超过四到五次,人的臂力迅速衰减,标枪的实战意义也就荡然无存,这也是标枪一早淘汰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保证较为精准的杀伤,通常都采取仰角较小的平直投掷弹道,由此标枪实用投掷距离也就二三十米。
太远了,弹道飞行时间过长,肉眼完全可以预判,敌人可以松散阵列,稀释躲避标枪的威胁。加之标枪受制于作用距离,限制了结阵规模,一次投掷的密度远不如弓箭结阵,因此标枪杀伤力固然巨大,实用却是不如弓弩。
一旦骑兵、步兵率先冲击,甚至完全暴露与敌方弓箭覆盖之下,阵前的标枪手面对四五十米的缓冲距离,无疑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
当然,实际战术应用并非一成不变,标枪固然有其致命缺点,在当下联军弓弩奇缺,不失为出其不意的手段。
在使用改良后的标枪,采取高仰角投掷,以田鹏惊人臂力,最远一次投出了七十四步,约合一百十多米,让奥运纪录望尘莫及,堪比是强弓一般的巨大杀器。
田鹏仅仅是个案,能扔到这个距离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也就六七十米,八十米也有不少,甚至不乏扔出九十米的,几乎各个都是运动员,现代社会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体质,不过也是有前提的,必须吃饱何足了卯足了劲道。
四月十一这天,百里燕抽空去了趟基洛纳斯,有超过二十五万人与超过百万石的货物需要转移,战船还需要分三批才能全部运走。
前脚刚到基洛纳斯不足半日,苏洪匆忙骑马赶来,起因是金雪狄人两日前在他防区东岸活动,而且是在他防区河面的最宽处密集活动:
“将军,两日前金雪狄人在阿曼多兵力陡增,末将观察两日觉得有诈,必须向将军亲自禀报。”
苏洪手指地图飞快说道,百里燕目光落在阿曼多,不禁同样不解,他问道:
“此处你布置了多少人马?”
“只有四千人,但河面近一里宽,如果由此渡河,即便是以浮船建桥,至少也需要两天才能建城浮桥,其他手段更慢。而末将一天之内就能调动附近四万人前来驰援,还有白合的骑兵,其断然不可能只在半天之内,渡过如此宽阔河面,除非他们有水军相助。”
“但如果是精锐之师的话,一两千人划船渡河,也能让你的四千人新附军鸡飞狗跳,不过以形势来看,其也没有足够时间,在一个地点短时内以小舟渡过上万人马。”
“末将也是如此所想,即便是用小舟,一次也就栽七八人,甲械齐全安全起见,也就装三五人,其中还要舍掉一个船夫,如此一船能上岸者不过三四人,其纵然有一千条小舟,一次也就只能领三四千人登岸。
我军守在岸边,有充足时间倾倒脂水放火,他们将难以上岸。现在被我军所察觉,其更难从此处打开登陆缺口。所以此时突然增兵东岸,怕是有我军未知之事。”
“嗯,你说的不错,或许是出现了我军不曾想到的意外因素。那东岸除了兵力增多外,可还有其他异样?”
“有,他们大举在对岸伐木,或许是为建造更多木筏强渡也未知。”
“但再多的木筏,我军只要烧断滩头,他们如何能登岸。”
联军装备有大量石油和硫磺,用以烧断滩头通道,金雪狄人即便抢滩上岸,首先面对的就是大火毒气,以及的火药的袭击,除非是能在瞬间飞过一里多宽的河面。
思考若久,百里燕依然没什么头绪,这时蒋杰前来禀报:
“启禀大人,焦木华将军的斥候到了。”
“可知何事。”
“亚布力萨东岸敌军正大量集结。”
“亚布力萨不是诺兰顿河面最宽处吗,金雪狄人在哪里集结做什么!让人进来。”
“诺!”
亚布力萨紧挨诺兰顿河,此前是金雪狄人一处较大的民村,有一座简易码头,可供中小船只停泊。
虽然是登陆的最佳首选,但是河面宽达一里半,浮船架桥即便顺利也需要三天,现在正值涨水,流速加快,浮船架桥势必受到影响,焦木华在亚布力萨兵力不过三千人,正是因为此地不太可能架设浮桥渡河。
仔细询问过来人,情况与苏洪大致相当,金雪狄人都在东岸集结超过了三万兵马,总计超过六万,且都是多兰顿河全段最宽处。
“怪了,难不成穆尼疯了吗,如此大张旗鼓在两地活动,就不怕我们早做准备?”
“大人,会否是他们从别处调来的民军,冒充主力军团以迷惑我军?”
蒋杰猜测道,苏洪点头认同:
“蒋杰兄弟说的有道理,金雪狄人一个冬天没闲着,或许扩充了民军,调来冒充主力军团诈咱们。”
百里燕半信半疑,没急着草率定论:
“有此可能,但你们想过没有,穆尼若是要佯攻,为何不选在易于架桥的最窄河,哪怕是上次炮击的摩尼巴萨,也要比在阿曼多和亚布力萨来的更容易。如此反其道而行之,不觉得反常吗?”
这时蒋杰接过话道:
“大人的意思是,既是佯攻亦是主攻,金雪狄人是有办法在短时内从最宽处渡河。如若我军误以为是佯攻,我军则中计,如果调动兵马堵截,金雪狄人在阿曼多、亚布力萨渡河的同时,还会在其他地点同时渡河,令我军措手不及。”
“难道不像吗?否则如何解释他们如此大张旗鼓让我军看见呢。无论我军是否调兵增援,都将稀释这长达一百五十里长防线的我军兵力。如果穆尼全线强渡,而非单处突破,如此我军重点防御之地,将因兵力调动而不堪一击,同时重点加强防御之地,则因兵力集结而被他们缠住。”
这时苏洪又说:
“但若要全线出击,尚有两件事无法解决。其一,我军以脂水放火,他们何以登岸。其二,他们若要强渡,每处地点必须一次渡过至少六七千人,才能在我军重点防御地段守住滩头,等待增援,而且还必是快速增援。一旦被我军增援赶到,他们被彻底赶回河里。”
“脂水是可以封锁河滩,但无法封锁一百五十里长的西岸,金雪狄人在对岸摩拳擦掌,但也可能在我军坚守阵位南北两翼登陆,绕过我军防线,而且多半是顺水向下游,绕开正面数里地,如此他们将比我军步军更快登上岸边。
至于如何渡河,一时难以琢磨明白,但既然如此兴师动众做给我军看,定是有尚未知晓的玄机,不可低估。蒋杰,去把白合给我找来。”
“遵命!”
多兰顿河南北延绵几百里,百里燕对峙于中游沿岸一百五十里,上下游一直由骑兵往来巡逻,金雪狄人想要绕开联军中游正面防线,前往上游或是下游渡河,都逃不过联军骑兵的阻击。
除非绕开多兰顿,前往更南的上游,或是下游渡河。如此即便度和成功,穆尼手中将近二十万的人马要想短时内赶赴渡河地点,而不被联军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