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值百里燕、公孙岳马不停蹄赶去碧清河同时,佩城发往公孙岳军中的两万石粮草,一连南下三日不见公孙岳大军踪迹,运粮官感觉蹊跷,火速将消息报回佩城圣勋司。

    秦翰得知消息百思不得其解:

    “这怎么会呢,再怎么走,三天总该能遇上。你回城时已经过去两日,加上三天,印天王至少走四天的路,怎也该到佩城以南六七十里,怎能连影子都没有。印天王是不是走错路了!”

    “绝不可能,南面前往佩城只有两条路,一条过辽县,一条走洛县,辽县近,洛县远。无论走哪条,都要经过两县,除非一直沿着沐涛河一直往北走,才不会途径两县。”高衡道。

    “那派去洛县的人有消息传回吗?”秦翰问。

    “还没有。不过以时间推算,即便走洛县也早该过了。而且不该到现在连个消息也没有,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会不会是去打萱蒂了?”

    秦翰猜测道,高衡不置可否:

    “这不会吧,他们粮草不多,根本不足以坚持到萱蒂,即便有数万人强行军赶到了萱蒂,碧清河挡道,咸军又有黄彻水军阻拦,也过不去呀。唯一说得通的只有掉头向南走了。”

    “嘶……向南,向南原路折返没道理呀,南面来路上若有粮草,他们还能直奔北面而来?”

    秦翰否认道,一时拿拿不定主意,高衡这时又道:

    “印天王会不会做了两手准备,一面向北行径,一面南下催粮,南面来了粮食,印天王原路折返了回去。”

    “那为何不派人前来告知一声,不见人影不闻消息,岂非咄咄怪事。”

    秦翰话音刚落,门外兵士来报:

    “启禀二位圣使,印天王遣人来报,已到南门。”

    “哦,来了多少人马!”秦翰忙问。

    “回赵圣使,有五百多骑。”

    “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诺!”

    待兵士退出,秦翰心起疑窦:

    “五百多人,不多不少的,我怎总觉得有些不对呀。”

    “会不会是印天王用计拿下了萱蒂,期间不便与我佩城联络。毕竟佩城有粮,咸军应是知道的,印天王一面与我联络粮草,以做佯动,一面奇袭萱蒂出其不意,或许能攻下萱蒂粮仓。”

    “这般说倒也没有可能,可我总觉得此事还是有些怪异。走,带上我们的人马,去南门看看。”

    秦翰纵横险恶多年,危机感异常敏锐,他隐隐感到的不祥预感,正是百里燕亲自驱马赶到了佩城。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758章 冤家路窄(2)

    抵达碧清河南岸当天,未免夜长梦多,百里燕只带数百人,随李坚赶赴佩城,一劳永逸的解决“赵宁”等人。

    此时鲍睿摔人打开南门,迎入李坚等人:

    “李将军,大军情况如何?”

    “一切顺利,现已吃上粮草后顾无忧。”

    “真是太好了,弟兄们终于能逃过一劫,免于一场恶战。”

    鲍睿感慨之际,李坚身后百里燕对其一番打量,心中很是满意。于是说道:

    “李将军,这位应该是鲍睿鲍将军吧。”

    鲍睿闻声看去,见一三十五六男子英姿威武锐气逼人,额上浩气荡荡犹如天地寰宇,身后一壮汉魁梧异常,手上两把大斧是寒光慑人。

    鲍睿断定军中绝无此二人,忙是问道:

    “你是何人,为何此前不曾见过。”

    这时李坚凑上前小声说道:

    “这位是咸军副帅百里燕。”

    “哦,是他……”鲍睿吃一惊。

    “正是,眼下多有不便,暂且小心从事。”

    “那好。”鲍睿点头答应,仍是上前行了一礼:“鲍睿见过副帅。”

    百里燕浅笑还礼道:

    “呵呵,鲍睿将军免礼。”

    “谢副帅。”鲍睿收起繁文缛节,又是说道:“大局未定,副帅怎亲自来了佩城。”

    “佩城圣勋司赵宁、高衡二人有异,本帅担心鲍睿将军有失,遂亲自前来坐镇。”

    “副帅放心,全城皆在我掌控之下,圣勋司与佩城的三千余民军不足为虑。”

    “还是小心的为好,这佩城圣勋司怪异得很,现在立即带我前去圣勋司,将其全部拿获。”

    “遵命!”

    百里燕马不停蹄火速扑向圣勋司的同时,秦翰、高衡二人率兵正往南门赶去,途中得密探报信:

    “报二位圣使,鲍睿将军正向此处而来。”

    “他带了多少人马。”秦翰警惕问道。

    “七八百人左右,还是南门刚进的五百多人。”

    秦翰吃不准鲍睿意图,却是隐隐感到不安。

    “高负使,你先带人前去看看。”

    “诺!”

    高衡率数百人赶去拦截,走出两百多步在城南菜市口与鲍睿遭遇:

    “鲍将军,入城者可是印天王所遣。”

    “正是,李坚将军奉命前来传令佩城,还请高副使速速召集众人商议军机。”

    “那敢问李坚将军何在。”

    高衡问道,李坚骑马上前:

    “本将在此,请高副使带路吧。”

    高衡定睛看去李坚仔细打量,并未察觉有何异样。此时百里燕远远躲在后边,见到高衡之际顿觉眼熟,仔细再想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我说呢怎么眼熟,这么多年还没死,居然跑到了佩城作威作福。”

    心中暗道之际,高衡令人回去禀报秦翰,走在路上不忘左右试探:

    “李将军,在下数日前命人前去送粮,却未见大军踪迹,不知天王现在身处何处,为何数日不来消息联络。”

    来世路上李坚已是打好了腹稿,于是说道:

    “天王入境昌尹时已得报咸军攻占江泉和汀山,因此做了最坏打算,一面令人火速赶赴合泷郡先调粮十万石急用,一面赶赴太勤,不想太勤先被志军攻占,只好继续向北赶路。恰巧此时合泷郡粮草经由水陆赶上大军,为免断粮,天王下令原路折返取粮,高圣使未见大军踪迹也在意料之中。”

    “哦……那为何不差人前来报信,害的我等空担心一场。”

    “天王得粮后一面修整大军,一面火速扑向江泉,待到咸军反应过来,江泉、汀山两地早被我军攻取,如此机密之事岂能泄露。”

    “原来如此,还是印天王高明啊……”

    高衡轻易相信了李坚的说辞,一行人很快见到赵宁。见到赵宁之际,百里燕一眼认出其正是秦翰。

    见李坚到,秦翰向高衡详细询问了情况,李坚又将刚才说辞原封不动转给秦翰,乍听之下,秦翰并未起疑,但当看到随行五百余人精神饱满气色具佳之际,立即引起了怀疑。

    他不动声色,继续引李坚等人前往治所。待到治所之际,借机与高衡私下说道:

    “这李坚有诈,为以防万一,你快去调兵过来。”

    “有诈,不像啊。”高衡不解。

    “你就不见李坚随行之人面色与鲍睿等人大有不同吗?”

    “嘶……面色能说什么问题,纵马而来哪有不喘气的。”

    “鲍睿所部兵卒各个面黄肌瘦,李坚本人亦如此,唯有其身后那五百多人壮硕如牛精神抖擞,定是常时吃香喝辣所致,我怀疑李坚、鲍睿定是心怀不轨。”

    “他们可是印天王的人,无凭无据的万一闹出误会,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出了事,我担着,你速去调兵来。若有异状,先下手为强。”

    “那好,我立即调兵去。”

    与高衡说话之际,鲍睿寻上前来:

    “赵圣使,何事还需要回避李将军在此悄悄说话呀。”

    秦翰收敛警惕之色,从容说道:

    “呵呵……本使正与副使商议犒劳之事,因牵涉私密,故而在此私下议论。”

    “哦……犒赏之事,那好啊……赵圣使有此心,本将感激不尽。但眼下事关机密大事,就请二位圣使里面请吧,漏了一人恐怕就不好了。”

    “这……不方便吧,我正副二使同时出席,城中要是有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

    “本将兵马在此,难道还压不住一些乱民吗。赵圣使、高圣使二位请吧,莫要让李将军等久了,误了军机可就不好了。请!”

    鲍睿咄咄逼人,秦翰心知形势不妙,目光急速环顾四下,发现鲍睿兵马尚未赶到,仍有逃脱机会。见此,秦翰口气立变:

    “鲍将军,李坚将军此来不是另有深意吧。”

    此时鲍睿察觉秦翰心虚逃跑意图,遂是向后退了半步说:

    “赵圣使是在怀疑天王旨意吗?”

    “不敢,本使担心时局动荡,有人心怀不轨,所以还是小心的为好。”

    “哦,心怀不轨,那赵圣使倒是说说,谁人心怀不轨,本将军即刻将其诛杀。”

    鲍睿不断逼问下,秦翰脸色大变脊背一阵发凉,他知道,鲍睿已是察觉他意图,随时可能动手。

    “鲍将军,本使只是猜测而已,何必斤斤计较。”

    “哼,如今大敌当前,而有些人,擅自揣度怀疑,引的人心浮动,是何居心呐。”

    “不都为了君父为了天神的基业,谨慎些好吗。”

    “呵呵!”鲍冷笑,突然一声厉喝:“来人!”

    “诺!”

    众人响应,秦翰大惊,转身便跑,便跑边喊:

    “鲍睿你造反!”

    见秦翰中计,鲍睿又是冷言说道:

    “呵呵,本想请赵圣使入府商议机密,尔却推三阻四,如今不轨之心败露,还想污蔑本将造反。佩城的兵士都听着,赵宁、高衡二人图谋不轨,谁若相帮视为同党,格杀勿论!来人,予我拿下赵宁、高衡!”

    “诺!”

    秦翰此刻知道是上了包睿的恶当,刚才一声“来人”分明是在诈他。如果他不动,等于束手就擒,诈可能成真,被鲍睿所擒。若是他先动,就成了图谋不轨。

    事情到此地步,秦翰不惜做最后一搏:

    “各营休听鲍睿胡言,鲍睿、李坚已经谋反,于我速速诛杀!”

    此时佩城兵马正陷入混乱,不知是听从鲍睿、秦翰,或还是佩城治所号令。鲍睿部将趁此混乱之际扑向秦翰、高衡与圣勋司兵马,激战乍起。

    府外动静迅速传入府中,佩城守将王凌石道顿起警惕:

    “来人,府外何处杀声。”

    “不知。”

    兵士说道,王凌石立身而起正要拔剑,百里燕、李坚眼神交错,李坚心领神会,立时上前摁住王凌石佩剑,百里燕踢翻了桌案,窜上中间,田鹏等人闻讯即刻冲入大堂拉开架势。

    李坚这时说道:

    “王将军,全城已在我军掌控之下,奉劝你莫要做无畏的抵抗。”

    “你,你们反了!”王凌石切齿道。

    “是大势所趋顺应民心,如今败局已定,王将军难道要跟着一起陪葬吗。”

    “修得在此花言巧语,印天王若知你反,即刻便会率大军而来,你等皆不得好死。”

    “那就明告诉你,天王也反了,你是降还是不投。”

    “一派胡言,天王对君父忠心耿耿,岂是说降就降,诈谎也不编圆了!”

    “那你看这是什么!”

    李坚拿出印天王手令牌,王凌石脸色迅变,此时鲍睿府外一番激战,擒住了秦翰、高衡二人,又即刻率冲入治所前来汇合:

    “李将军,圣勋司正副二使皆已被擒拿,治所全在我军掌控之下。”

    “好!”李坚言道,看向王凌石又说:“王将军,圣勋司伏法,佩城如今全在我军掌控之下,你若不降,至多徒增几百上千条无辜性命,你可考虑清楚了。”

    王凌石攥着老拳,咬牙问道:

    “印天王反叛,是真是假!”

    这时百里燕上前说道:

    “此问我来答吧。”

    王凌石循声看去:

    “你是何人!”

    “在下便是百里燕。”

    “是你!”王凌石大吃一惊。

    “正是本帅。印天王举兵降我系是事实,眼下治所全在本帅包围之中,王将军即便不念自己性命,总得为部下性命考虑吧。难道为了黑巾军,值得继续白送性命吗。”

    王凌石低头犹豫,心中激愤之气荡然无存。沉默片刻,闻其一声长叹,满是沮丧之意:

    “唉……大势已去,降便降了吧。”

    “王将军为城中百姓所想,本帅感激不尽。鲍睿将军。”

    “在,副帅有何吩咐。”

    “暂且解除佩城兵械,羁押大营看管。”

    “诺!那圣勋司正、副使如何处置。”

    “押进来。”

    “遵命。”


………………………………

第759章 冤家路窄(3)

    解除治所守军武装,除王凌石等统兵武官,其余人等尽数押往大营看押。鲍睿调兵入府迅速接管了治所,并将秦翰、高衡二人押入大堂。

    见王凌石、李坚二人,秦翰仍不忘负隅顽抗:

    “王凌石,李坚、鲍睿二人谋反,决不可信他们呐。”

    王凌石苦笑着,垂头说道:

    “印天王也反了,赵圣使若非想要本将以卵击石吗。”

    “休听他二人胡言乱语,天王怎能谋反,定是他二人假借天王之名,合谋反叛!”

    秦翰狡辩之际,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死到临头了,还嘴硬。”

    秦翰闻讯咸国口音,忙是回头看去,见来人长相顿是大惊失色:

    “哈啊…是你!”

    “对,正是本帅。秦财东,十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好你个魏贤,不,你是岐世子百里燕。真没想到,最后还是栽在你的手里!”

    “秦财东此言差矣,应该说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果,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秦财东当年走的潇洒,难道就不应该想到会有今日地步吗。”

    “你想怎样!”

    “秦财东当年作恶多端,本帅杀你还嫌手脏,现在给你两条路,一条,你自己了断。第二条,押回广信交由我岳父处置,想必广信公定会好好与秦财东叙旧的。”

    “你,你只要不杀我,我秦翰可以将功折罪帮你,怎样。”

    秦翰恳求道,百里燕不屑一顾:

    “帮我,烧了萱蒂百万石粮草,你就是如此帮本帅的吗!”

    “如今我已是你阶下囚徒,你杀了我也无用。你若留我活命,我可帮你退走雷霆天王的兵马。怎样,雷霆最迟月底就到,战事继续相持,对咸国并不利。”

    “如此说,雷霆将你安置在此,就是为了看住萱蒂、叶丰的粮仓是吗?”

    “是,正是。”秦翰肯定道,却见百里燕脸色大变目生杀机:“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秦财东啊秦财东,如今印天王已降,雷霆大军即便赶到,其粮草将尽,如何会是我军对手。”

    “不,雷霆兵马若溃,圣焱也会兵败南逃,长孙军将即刻南下,届时思水江以东的甘府、上关、万川将尽为长孙所有,德康将成飞地孤悬咸国之外,对你咸国并不利。但如果雷霆在北线坚持两月,你有充足的时间过江夺取甘府、上关、万川。

    怎样,我帮你退走雷霆的兵马,你放我一条生路。”

    秦翰混迹商场官场多年,十分老奸巨猾,他非常清楚雷霆南下兵马溃散后,雷霆将无法维持在房岭、穗长两地的战线。圣焱被切断西进退路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南下甘府、上关、万川,与神通合兵一处继续顽抗到底,其二也是第一条路走到黑后最后的选择,选择献出三郡,投降长孙换取粮食补给,这对咸军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要避免此种局面,只有让雷霆相信德康郡危机已解,令其返回北线继续坚守,消耗半月时间。

    同时利用战区信息传递的不畅,咸军调兵过江攻入甘府,并从昌尹郡向北发起全线攻击,一面消耗神通粮草,一面迫其收缩战线,在北线粮草断绝崩盘之前,在甘府、上关两郡站稳脚跟。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雷霆的心腹秦翰。

    百里燕权衡再三,决心一试。此时此刻雷霆南下兵马毫无威胁。对咸军而言,时间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秦翰此举至少可给咸军争取十五至二十天的时间,有十五天时间,足以腾挪空间,完成部署。

    略作思考后,百里燕说:

    “秦财东准备如何退走雷霆的兵马?”

    “我可修书一封,火速送往雷霆军中,雷霆定会采信。”

    “那好,雷霆如若退兵,半年后秦财东与其他人等可得活路,若是雷霆退兵有诈,本帅绝不轻饶。来人,将秦翰、高衡等人押入大牢,听后发落!”

    “你可要说话算数!”秦翰大声道。

    “当初广信本帅信守承诺,今日本帅依旧一言九鼎。押下去!”

    左右护卫上前将秦翰、高衡押出治所,随后李坚忙问道:

    “副帅与此二人有过节?”

    “雷霆当年奇袭北海郡,此二人与我岳父本交好,却在暗中勾结叛军祸害广信,本帅奉命前往北海增援,识破他二人奸谋。他二人侥幸逃脱,不曾想,如今在佩城遭遇,险些又坏本帅大事。现在束手就擒,还想巧言吝啬脱逃活命,着实卑劣。”

    “那副帅准备如何处置他二人?”

    “本帅既已答应给他活路,自然不能自食其言。但也不会让他活的舒服,届时去千岳山看起来,终生不得北还。”

    非说是百里燕心慈手软不杀秦翰,秦翰本该杀,值得冒着失信的代价杀他,但也不该杀。

    咸军一路西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宽大的笼络政策,该杀的杀,能放得放,不缺秦翰一个脑袋。

    但不杀秦翰利大于弊,近的不说,秦翰知道的秘密极多,对愚论派在咸国的情报网络十分了解,留其活命,日后还有情报价值。卫国对中原的渗透,日后仍需依仗黑巾余孽的情报系统,挖出咸国的地下网络,少不了秦翰的配合。

    近的李坚、鲍睿等新附叛军急需安抚,纵有一万个失信的理由,他们并不会深切感受广信危机的被动和险恶,失信杀了秦翰,他们明面上不会有所表示,但难说心里埋下阴影,这不好。日后若要用他们,必先令他们放心,用他们时,才能让人放心。

    与其说不杀秦翰是为情报,不如说百里燕不可避免的走向所有权臣最终的宿命,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笼络人心。

    兵不血刃拿下佩城,百里燕丝毫不敢懈怠,安抚了王凌石等人,立即向其详细了解佩城过去两月间情况,并掌握到此前尚未掌握的一些特殊情况。

    下午,百里燕亲自提审了秦翰、高衡,令秦翰修书一封报平安,同时百里燕亲拟了一封内容,结合秦翰的书函,重新编纂之后,再令秦翰以其自己的口吻再写一封。

    为防其使诈,信封好后,百里燕拿给秦翰亲信逐一分开辨认封口,确认没有异样,遂从佩城圣勋司之内,找可靠之人扣其家小,给以重金,持密函发往雷霆军中。

    两日后,公孙岳两万步军抵达佩城驻防,百里燕将王凌石等守将带往萱蒂,令鲍睿继续镇守佩城,同时令其分兵前往林桃赚城。

    公孙岳大军仍逗留在碧清河南岸整编,由于补给滞后,也为便于行事,公孙岳军继续保留黑巾装具,并向南分兵五六万人,进驻各地城池接管防务。

    受消息封锁和战场信息传递滞后性的影响,公孙岳以印天王名义进驻各地极为顺利。

    而与此同时,公良修继续在太勤搬运粮草,德康的平静一直令他不解,此时北阙和糯香两地突然的增兵更透着诡异。

    这天,公良松按耐不住,去问赵安陵:

    “赵先生,永兴侯可有消息送来?”

    “未有。”赵安陵否认道,百里燕确实也没有送来消息。

    “那赵先生就未曾察觉最近半月异样?”

    “公良大夫何意?”

    “今日刚刚来报,太勤以北的朗城,南面的糯香、北阙三地接连有数千不等叛军进驻,赵先生不觉反常?”

    “是有些反常。”赵安陵立身而起,来到船边眺望西岸说道:“前番叛军先锋突然西撤,半月间陆续向各地分兵,除非是雷霆援兵赶到,侯爷被围,同时为阻止我军席卷城池,印天王分兵进驻各地。

    但如此也很难说通,雷霆此时绝无赶到德康时间,而印天王自南向北行军,若要取萱蒂、叶丰两地,有碧清河阻挡,一时间绝无过河可能。

    但印天王粮草有限,其早应该断粮才对,如今还能分兵各地,足可见其粮草充足,不像似分兵筹粮。但要说击溃了侯爷,夺取了萱蒂粮草,似乎也不太像,侯爷总该有消息送来。

    但时至今日没有一点消息,确实令人有些不解。”

    公良修高度怀疑赵安陵的说辞,他并不相信百里燕没有暗中送来消息。

    “赵先生,百里燕不会是另有所图吧。”

    “图什么?”

    赵安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