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造枪容易,造子弹难。
【注5】无缝钢管技术由英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发明,在此之前,钢管,尤其是中小口径深孔钢管都用钻头加工。
【注6】高速钢于上世纪初,由美国人发明,使得金属切削加工效率得以成倍增加。
当然,尽管叫“高速钢”,那是相对于高速钢之前的切削刀具而言的。高速钢通常的切削速度也就主轴每分钟三五百转,七八百已经是极限。
相较于硬质合金刀具,动则可以七八百转每分钟,高级硬质合金道具能有三两千,甚至上万,高速钢已经不够看。但即便是现代,高速钢依然是常规通用切削刀具钢。
【注7】关于枪管是有缝还是无缝的问题,一般的短管铁管仍然能够使用铸造成形生产,但孔长都比较短,四五百毫米已经是铸造小孔铁管的极限,因为铸造需要的砂型芯棒会很脆弱,浇铸过程中受到铁水和浇铸冲击压力影响而发生变形、断裂。
因此通孔越长,直径越小,铸造越无法生产,而且即便能生产,也不是规模化工业生产。
所以中期开始的火枪,都是薄轧钢合缝钢管,确切的说是一种软轧铁,轧钢的性能太好,早期其实是没有合缝加工能力的。
………………………………
第811章 经济活动
以中原流通金银的总量推算,回流咸国的金银多大半数出现短斤缺两,绝不是最近一两年的事,至少得是三四年以上,才能完成资金回流过程,咸王闻讯大为恼火。
“这些可恶的奸商,寡人要把他们统统的抓起来,永兴侯!”
“臣在。”
“爱卿可有良策惩治这些奸商。”
“启禀大王,臣已命永兴城连夜赶工制造精准天平,届时可先投放至各地衙门、集市、榷市,但天平制造极为精密,耗时耗力产量有限,短期内仍无法满足民间需求,暂只能供官府,因此是权宜之计。”
贵金属的测量要比普通商品精密的多,常规的杆秤误差大,同时取决于肉眼的水平判断,难以作为精密计重量具,并不适合用于贵金属计重。
当然,杆秤中也有精密的一些的,如戥子,中药铺最常见的那种小秤,精度很高,民间小额金银的交割,利用金银硬度较软的特点,使用剪刀剪切金银,从而用戥子计重,而后交割。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的贵金属没有浇铸成马蹄金、麒麟趾,亦或是金元宝,而是浇铸成长条形的寸金寸银,就是为了便于使用剪刀和小铡刀切割交易。
但是戥子与杆秤的原理结构并无本质改变,精度再高,也无法克服每次计重容量有限的弊端。因此大额交割,都用天平秤。
当下计量标准主要采用梁国和孙国两套计量标准,孙国名存实亡后,卫国取而代之,在中原强行推动其计量标准。
梁国的计量标准是早年官方标准,孙国的计量标准,是因孙国霸主地位强压给诸侯国。
志国称霸后,仍延续梁国的标准,原因其实很简单,更换量具和量具标准的再统一,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本太高,社会经济冲击太大。
同时各国诸侯也未必买账,短时不利于经济市场和政局稳定,即便是现代社会,政府随便换个印章,都能引起居民的不便,当下只会更为严重。
计量标准看似不起眼,实则关系国计民生,甚至经济运作。
卫国强推西海计量标准,是完全不知轻重好歹的结果,多半是入主中原后,野心膨胀信心爆棚,只以为世上缺了他,其他诸侯国就不能活一样。
由于精准测量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当下仅有朝廷具备制造精度稍好计量器具的能力,同时受各国技术制约,精准测量器的生产能力有限,仅仅朝廷使拥有的标准器,且只有梁国、砡工派的计量标准器受到广泛承认。
永兴开建量具厂后,以砡工派标准器为蓝本,陆续重新制造了标准更高的全系列标准器,如今不仅能规模化制造游标卡尺、千分尺、温度计、压力仪表,也包括重量、尺度精密计量器具。
尽管如此,生产量仍然十分有限,要满足国内整个社会的需求,短期内并不现实。
而且货币短斤缺两这件事,本身是卫国做的孽,这里面指不定还有梁国的份。
这时一旁高勋说道:
“大王,是否应该就此事照会梁国使者。”
“这有何用。”咸王不以为然,接着又说:“此等遍地短斤缺两,梁天子能有何作为。况且说,此等短斤缺两金银皆来于中原,梁国早应先于咸国发现。而今迟迟不见梁国作为,寡人还能指望梁天子作甚。”
对梁国的所作所为,咸王日渐不满。自黑巾叛乱以来,梁国几次三番出卖咸国的卑劣行径令咸王人深恶痛绝。
短斤缺两这种事上梁国作为标准器的生产母本,数年来讳莫如深,里面的端倪,咸王心里多少有数,明摆着是看准咸国金银流通量巨大,即便盘剥百分之一,每年所能收获的利润也得几万,更何况是百分之七八。
见咸王不悦,百里燕说道:
“眼下新年伊始,到年底恐将损失巨大,臣以为长史大人所言还是有道理的,此事虽然防不甚防,但仍有必要告知中原诸国。此外,我咸国日后广泛使用精准计量器具,势必造成纠纷,事先知会各国也十分有必要。”
“既然永兴侯认为有必要,寡人没有异议,此事交由高爱卿速去办理。”
“臣遵命!”
三人内殿说话之际,殿外脚步匆匆,焦木华来报:
“启禀大王,陈殿将军由海上归国,正与卢大人殿外等候。”
“哦,速令来见寡人!”
“诺!”
陈渠、陈殿在甘府、德康两地戍守至642年年底,此后永兴陆续造出万石大船,百里燕遂令他父子二人挑选精锐组建北海海军,一面在北海操练海军,打击海盗护航商路,一面向外海探索,寻找岛礁和陆地。
得益于地图技术的成熟,和本初子午线的确定,永兴城相继制出经纬仪和机械陀螺仪,精确远洋成为可能。
受益于技术的发展,陈家父子的近些年在海上成果显着。
先是在黄彻帮助下,收复了一些盘踞外海的海盗和流散叛军。在海盗的帮助下,陆续拓展了海疆,先后占领礁盘、礁石、岛屿四百三十余处,其中淡水岛五十九座,最大的自然岛面积近四百平方公里,最远岛屿向北航行足有四十多日。
但凡有立锥之地,无论岛礁沙盘还是自然岛,一并竖立主权碑,有条件的埋设两块暗碑,以备不时之需。
为利于远洋航行,百里燕为远洋舰船配发茶叶,和储存周期较长橙子、时令应季瓜果,尤其注重是大型岛屿上热带水果资源的保护和采集,以便于航行途中补给额外的水果。
此外瑞田也生产水果罐头,专供海军使用。
受技术制约,马口铁罐仍在攻关尚不成熟,遂只能将高温灭菌煮透的水果添加蔗糖后装入玻璃瓶中【注1】,以高温蒸汽灭菌,后用木塞封口,再浇一层蜡,裹上厚稻草装入存有木屑的木箱避免碰撞,就此存放一年半载。
有了水果与水果罐头,人体所需维生素c得到了可靠保障,极大增强了远洋航行的自持能力,避免了维生素缺乏症,既坏血症的出现。
而多数情况下远洋航海,不搞掠夺殖民没有经济收益,但往往也要靠人品。
为培养新一代海军武官,百里燕从武备营少年营中挑选人员上船见习,同时从永兴城和砡工派中抽选对制图和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个人,随海军一同出发,并将之制度化。
在测绘海图的同时,加强对海岛资源的探索,陆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新品经济作物,并发现了更为紧俏的资源“鸟粪磷酸盐”。
鸟粪磷酸盐是鸟类粪与空气中的氮元素结合,经过缓慢自然反应形成的天然矿物,其富含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必要微量元素,是极为优质的天然肥料。
岛屿上鸟粪岛磷酸盐历经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层层积累,储量极为可观,而相比于寻找地下磷酸盐矿,开采此种鸟粪自然形成的磷酸盐,更为方便经济。
鉴于岛上磷酸盐厚度大五至六丈,自644年开始,百里燕定期派人秘密前往开采磷酸盐,运往麟城深加工。
磷酸盐融水性差,多数情况下微量溶于水,由于其丰富的矿物质,具备植物所必需氮、磷、钾,因此磷酸盐矿不仅是纯天然的富矿肥料,同时其不溶于水的特性,每亩土地每年只需少量施肥磷酸盐,即可获得稳定的肥力,是改良贫瘠土地的优质自然无毒肥料。
除了用于农业,磷酸盐矿还是用于制造特种玻璃、冶炼的重要添加剂,用途极为广泛。
此外陈家父子在北海活动的同时,还从事走私工作。
鉴于长孙国火山极多,尤其集中于东北部沿海地带,百里燕请御客代为在长孙国火山下盗采火山泥和火山石。
火山泥是比磷酸盐更好的天然肥料,同时有助于治疗多种皮肤和风湿疾病。
火山石由于其细腻和坚硬的质地,是加工高级光学玻璃,和研磨平面的重要原料。
用火山石制成的磨削工具,具有比氧化铝更高的硬度和细度,与钻石粉末相当的研磨效果,而钻石粉末的稀有性也制约了高级研磨具的生产,因此火山石更具普及和经济性。
由于对火山活动缺乏科学了解,同时火山喷发产生的恐惧,世人对火山存有畏惧和迷信,长孙国对火山的开发,仍然停留在硫磺的层面,对火山泥、火山石毫无任何的开发。
御客在长孙国私下活动盗采火山泥,至今未引起长孙注意,而御客以火山泥、火山石,从咸国换取钢、生铁、铜、军械、军火、生活物资等紧俏商品,不可不谓是一笔好买卖。
苏方义曾几次询问百里燕要火山泥作何用,百里燕讳莫如深,只说是能赚钱。
此话其实并不假,咸国通过获取的火山泥和磷酸盐,掺入稻草灰、粪便与腐植肥,用于改良贫瘠土地,提高土地产出。
粮产增加的同时,又能发展更多的牲畜养殖、经济作物和副食品,丰富民众的生活和手头的钱款的同时,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远洋航行不仅仅不赔本,对整个经济活动都有极大的好处,说是赚钱一点也不假。
少时陈殿、卢皋二人入殿行礼:
“末将陈殿参见大王。”
“呵哈哈……陈将军免礼。”
“谢大王。”
咸王一改刚才不悦之色,大为高兴。
“陈将军,突然回朝定是新有发现吧!”
咸王问道,言语间满怀期待,陈殿的喜色脸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启禀大王,末将与父亲约在三月前在广坪岛东北八百里,发现一处巨大岛屿,岛屿之大前所未见。”
百里燕闻讯忙问:
“这么远,可有地图!”
“此岛着实太大,无法绘制绘制地图。”
陈殿道,百里燕担心是否是在外海发现了大陆而不是岛屿,他忙又道:
“卢大人,可带海图。”
“带了。”
卢皋从怀中取出北海海图,摊在桌案上,众人凑近来看,陈殿手指所在方位说道:
“就是此处。”
百里燕定睛细看,发现所在东经线已经出了咸国江东郡与晋国陆地边界,进入晋国以北外海洋面,距离海岸线直线距离,至少一个半月的海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812章 灵境岛
看到这里,百里燕问陈殿:
“如此之远,陈将军是如何发现的?”
“说来也巧,眼下正值开春,碰上鸟从北往南飞,抵达广坪后,又见广坪东北有鸟群飞来,故而认为东北面定是有鸟群歇脚的陆地,单用二十倍望远镜向东北眺望,却不见任何陆地,故而在广坪补给淡水之后,向北东北航行五百余里,非但未见陆地和岛屿,反而天上鸟群更多,遂又航行一百五十余里,在望远镜中发现有高山,这才发现这座大岛。”
“嘶……也就是说,此地还是一座岛屿?”百里燕追问道。
“正是,不过太大,与陆地无异。初步推算,其东西最长处有一千二百六十里,南北最长处近九百里,都快顶得上中原四五个郡!”
众人闻讯大吃一惊,咸王忙道:
“陈将军,你可确定此地有四郡之地!”
“回大王,仅是大致推算,并非实地丈量,故而无法确定详细。”
下刻百里燕问:
“那岛上情况如何,可有人居住?”
“回永兴侯,岛上实在太大,遍布雨林,并未深入探索,尚未发现有人烟迹象。不过岛上有大湖、河流、水果、野畜,此外岛上西南发现有大片山地,山上有鸟粪山,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甚好,甚好!”咸王好字连连,下刻看向百里燕、高勋二人说道:“永兴侯、高长史,寡人以为即刻派人上岛占了此处如何,以免夜长梦多。”
“这个……”百里燕犹豫,略作思考说道:“眼下岛上情况尚不明朗,贸然大举迁民上岛恐不太妥。臣建议仍应详细摸清岛上详情,尤其是当地有无瘴气、毒源和土着,以免枉送性命。”
“如此大岛,万一令晋国占了怎办。”
咸王不免担心,百里燕却很自信,他说:
“回大王,晋人断无占据此道可能。”
这时一旁高勋接话问道:
“大司农何以如此肯定?”
“眼下此岛消息仅为我等知晓,即便日后由水手泄漏消息,晋国既无船只也无海图,更没有航海必备用具,其水军无法离开海岸一月。而我军如今有远洋海军,备有万石大船,即便中途没有补给,食物、淡水可自持两月。若依托外海淡水水源和果林,在外海航行四月至半年也无问题,而晋国根本做不到。
从海图上看,此岛距晋国北地海岸直线行船至少一月,往返就是两月多,在没有航海具情况下,其出了海,找得到找不到暂且不论,能不迷失方向便是不错了。”
百里燕并不主张立即开发大型岛屿,仅从陈殿反应的情况来看,只大致推测出岛屿东西、南北最宽处,构建的一个方形区域,其中包括海域在内,水陆总面积是中国海南岛的八倍。
如此大的岛屿,很难说没有土着居民,贸然迁徙人口,处置不当将激化矛盾,陷入海外作战。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内岛搜索,摸清地理情况和自然资源,寻找平原可耕种的土地,循序渐进的建立居民点,进而占领全岛。
至于咸王担心晋国出兵占据此岛,并非没有可能。
咸国近些年的海洋活动,同样引起了北海沿岸诸侯国的注意,尤其是梁国、长孙、晋国。
咸国把长孙半岛以东外海所有人、无人居住岛屿、岛礁、沙盘占为己有,并竖主权碑以示占有。
起初并未引起各国诸侯,直到最近两年,晋国的渗透和经济贸易,海归的水手走漏的消息,已经掩盖不住外海的情况,尤其是前年下半年开始,长孙、梁国陆续派遣“远洋”船队前去外海,晋国则在北地外海和东海加快活动。
不过他们不是去搞经济开发和海上防御,纯粹是为占地盘而占地盘,效法咸国在岛上竖立主权碑,名义上将岛屿占为己有,实际上既无经济利益,也没有军事利益,因此晋国获悉消息后,派人占岛并非没有可能。
而且如此大的自然岛屿,以大海为屏障孤悬海外,不失为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然百里燕很清楚,这些个诸侯国既没有能力远洋,也没有能力开发。且不说绝大多数岛屿不适合人类居住,即便占岛移民,岛屿面积和有无淡水制约了移民数量。
退一步说,远洋航海是整体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各诸侯国能在海上自持一月的,放眼中原仅有长孙和咸国,能在海上好吃好喝不生病的,自持两月的,只有咸国。
咸国海军不仅配备有水果和罐头,还有专业完善的制图技术,精准的经纬仪、机械陀螺仪,辅助以传统的观星航海,能准确定位所有已知岛屿。
反观其他诸侯国,传统的观星术尚且生涩,制图术仅停留在抽象层面,经纬仪、机械陀螺仪更是没有。
当然,咸国生产的指南针、司南、望远镜热销中原,从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深海行船的能力,可百里燕可从没告诉他们,指南针其实并不指南。
任何磁体与星球磁场都存在磁偏角,陆地上尚且不容易察觉,到了海上,缺少参照物的情况下,稍不留神就得带进沟里。
就当下而言,经营海岛不能一蹴而就,内陆的问题尚未解决,开发海岛并不靠谱。
百里燕的初衷是摸清海外情况,建立常备海军,抵御来自北半球的海上威胁,只不过是因为发现了鸟粪磷矿和金毛丝蚕,外岛产生了经济价值,让咸王产生了错觉,而过度的投入反而适得其反。
百里燕的拒绝让咸王沉默了许久,过去片刻,咸王离开地图来回踱着说道:
“既然永兴侯以为此时占岛不妥,那就暂缓吧。不过该岛如何定名,诸位爱卿可有想法,永兴侯你说说。”
“此前臣已经提了三十多个岛名,已穷尽脑汁,还是大王赐名吧。”
“这可真是麻烦呐……”
姜亥为难道,过去数年中陆续发现的岛屿、岛礁、礁滩咸王命名两百多座,其余来自内外阁员提名。要说多一两块新地倒也容易,短时内大量命名土地,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时高勋思索片刻,上前说道:
“大王,臣有一名可用此岛。”
“哦,高爱卿快说。”
“此岛巨大而孤悬海外,望鸟而寻踪迹,传闻古时有仙人北去渡海得道升天,臣以为此岛可称‘灵境’,寓意仙人经此得道化灵之地,以避其蛮荒之讳。”
高勋一言既出,深得咸王心意,遂大悦:
“好,‘灵境’一名甚好。卢爱卿。”
“臣在。”
“年内可命人再探灵境岛,尽快摸透岛内地形。”
“诺!”
“另外,永兴侯,寡人的陵寝挖掘的如何。听太子言,陵寝即将竣工是吗?”
“回大王,是的。最快于今年年底可基本竣工,最迟不会超过明年夏收。不过陪葬用具仍需要宫中内府置办,这些臣就不太好过问了。”
“此事寡人自有安排。不过当年黑巾军作乱甚为猖獗,寡人不想百年之后再遭歹人惊扰,陵寝防盗永兴侯可要用心呐。”
“请大王放心,保管万无一失!”
百里燕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绝不会发生盗墓事件。
咸王陵寝地表面积远大于标准足球场,上大下小,呈现倒金字塔形。
下挖深度九丈九,约合不到三十米,如此浩大工程,没有科学调度和物质基础,劳命伤财不说,一般诸侯国根本办不到。
为此永兴城制造了钢结构悬臂吊架,方便从地下吊运土方,并从南境调运了独角马,用以牵引滑轮、配重杠杆,将地下土方运至地面。
开挖后的土方就地在陵寝方圆十里之内夯筑城墙,既不用费力搬至更远处,同时就地修建城墙,等于多了一处防御要塞。
至于防盗,下挖十丈深度,共分四层,底层是主椁室,倒数第二层、第三层陪葬品和大殿,最上层是地宫也是迷宫陷阱。且四、三、二三层外有迷宫回廊,无论盗洞打入哪一层,都先进回廊迷宫,迷宫中不仅有齿轮机关和陷阱,还有流沙和水银。
当然,可以从地面直接打洞直通最底层,但至少以当下的技术,即便是永兴城也做不到,除非有打桩机、打井机,一钻到底。
墓穴回填之前,将在每一层地宫抛洒铁粉,以消耗氧气,最后在陵寝上层加盖三丈封土层层夯实,要从地面直接开洞进入墓穴,不仅耗时耗力,还要面对地宫内的缺氧。
散会后,百里燕向陈殿再次详细询问了灵境岛详情,随后陪同卢皋去往司马府备案。
经过六年的治理和整顿,咸国内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措施,当然,有些仍然不能动。
尤其是传统官僚贵族阶层,能不动就不动,尽可能迂回解决。
对于职权范围内的,尤其是军事、教育、经济、农业、技术等领域,适时针对当前国情进行改革。简而言之,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大司马府如今总管全国用兵与后勤,总体具备了总参、总后勤的格局。
641年黑巾覆灭后,咸王尽收全部兵权,不仅是百里燕被架空,赵逊、卢皋、鼎炀侯兵权尽收咸王手中,太尉基本成了虚设,仅司马府还有操练整备和后勤转运的权利。
百里燕的理解是,咸王年近六旬,总感到自己某天就要撒手人寰,因此死前要收紧兵权,以免哪天他死后权臣作乱。
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