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922章 魔鬼于细节中

    “据此人大致比划,使用天船怪枪的非是人,是一种腋下长眼睛的怪物。”

    苏方义详细说道,百里燕闻讯大惊失色:

    “什么啊,腋下长眼睛!难道说,他们夹在腋下发射此种火器的!”

    “正是,据此人笔划的意思来看,此种怪物身形高于我中原人两个头,体形极为硕。颈上有头颅,头颅中间还有一只更大的眼睛,力量十分惊人,搬动两百斤的生铁犹如他囊取物。”

    “嘶……”百里燕脊背一凉毛骨悚然,实在想象不出这是哪门子的物种会被分配在一个星球上,他忙又说:“那照此说来,此人被怪物给抓住后装在了船上,而后逃了出来了。”

    “许是如此。从此人笔划的不是很清楚,但大致可知海天郡以北是很宽的大海,白皮人与这等怪物在大海北方的陆地上厮杀甚旧。哦,对了,此人被救出时,其随身还有些物件,总堂的工匠大师琢磨着应该另一种短枪,永兴侯见多识广,不妨替我等看看。”

    言毕,苏方义示意属下取来一只一尺见方的木盒,打开一看,其中确实是一支前膛枪手枪,形制与人类使用的形制结构差异不大,但尺寸要大得多。

    鉴于怪物双臂的腋下有眼睛,此前发现的两米来长的怪异枪,火门在后的设计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根本无法抵肩射击,因此只能夹在腋窝下射击,而火门正好暴露于背部,火药产生的烟和可能的炸膛,多数情况下不会伤及人体正面的要害部位。

    而手枪则不存在抵肩射击的问题,人机功效与人类大致是相当的,甚至他们使用手枪要比人类更为方便。

    除了一支手枪,还有一个灌有铅丸的子弹袋,一个水囊,最后一件东西令人更为震惊,是一顶已经生锈斑驳的钢制头盔,尺寸比人类成年男子的头颅大了两圈还多,份量极为的惊人,少说十二斤开外。

    人类早期的钢盔,重量都控制在两千克以下,乃至一点五千克以下,以减轻对颈部的伤害,而这顶头盔超过了十二斤,以钢铁冲压成型加工,正面中央还有一块可以下垂的厚重铁片,显然是用于遮挡面部中间眼睛使用的。

    “真是见鬼了,居然还有着玩儿,当初怎么就没在船上发现呢!”

    心中暗忖之际,百里燕隐约想到十八年前的天船上并没有发现钢盔,这顶钢盔显然不应该是偶然。

    据此推测,头盔应该是北半球文明最近十多年间新出现的发明,在此之前并没有使用,亦或者生产不多,被用于装备步军,而后再轮到海军。

    地球人直到一战才陆续装备钢制头盔,受人类颈椎骨骼承受力的制约,人类钢盔的厚度还不及此种头盔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如若任凭材料学的发展,这种头盔的厚度不仅仅可以防止流弹破片,更可在中近距离抵御大口径高速动能枪弹的射击。

    由此不得不衍生出另一个问题,他们要研发头盔做什么。

    人类的头盔不是用来挡子弹的,至少不是用来挡后膛金属壳定装高速弹的,绝大多数早期的全威力步枪,多数情况下都能击穿人类佩戴的碳钢头盔,因此高强力纤维出现之前,人类的钢盔以预防炮弹破片为主。

    有鉴于前膛枪黑火药铅弹初速不高,动能丧失极快,此种惊人厚度的钢盔即便能抵挡铅弹的倾彻力,其也没多大意义。

    前装滑膛枪的精度极为有限,射击时多采用线列步兵排枪开火,以密度弥补精度,也就是传说中的排排站等枪毙,因此枪弹击中头部的概率很低。除非怪物能有效率更高的命中方式,否则只能走人类战术相同的道路,以排枪开火佩戴头盔意义不大。

    退一步说,即便怪物有流霰弹、开花弹,装备头盔的意义也不大。

    首先是医疗问题,受技术加工和黑火药动能制约,枪弹弹丸大都很大,弹丸命中四肢,基本是截肢。命中人体腹部胸腔,以当下的医疗条件,七成以上不可能保命。

    至少百里燕不认为北半球会有比益草堂更为发达的医疗技术,所以装备头盔意义不是很大。

    以他们强大的体能,轻易可搬动两百斤生铁,相当于人类壮汉轻易搬运五六十斤大米如此轻松,据此比例推算,他们的负重能力在四百五十斤开外,那为何不穿戴八毫米厚的板甲呢,如此也不过三百来斤。

    此种厚度板甲,黑火药动能弹丸零距离开火几乎无法击穿,又何必只装备头盔而不用板甲。

    其次,正如人类物种一样,百里燕并不认为他们内部是和谐的,一个大陆上分立多个主权国家,他们之间为了争夺利益必然会有战争,因此不考虑战术问题,他们之间武器的代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双方都均等技术条件下,彼此皆能以前膛动能武器伤害,只装备头盔而不装备板甲有什么意义呢,如此岂不是自欺欺人?

    最后,前膛炮的效率、炮击密度和弹丸效能远不及后膛炮,步兵之间的厮杀仍以步枪和刺刀定胜负为主,尽管这不是绝对的,但不可否认黑火药前膛枪的时代,枪比炮强。将火炮因素弱化,榴霰弹、破片弹的作用有限的多,敌我双方刺刀见红子弹上膛,头盔能有什么用。

    非是百里燕纠结于此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是当下的世界观完全颠覆地球历史的进程。钢盔说起来十分简单,普通的锅碗瓢盆厂都能做,问题是有没有意义。

    百里燕不相信二十年前没有的事,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军队的制式装备都是久经战争考验的经验,不可能贸然投入装备,其中定是有什么被忽略的原因。

    只可恶语言不通,不能问清楚其中的端倪。眼下事情发展到这个份上,百里燕心头一阵冰凉,威胁迫在眉睫,留给南半球的时间或许不多了。

    从距离上推算,北半球大陆距离南半球大陆越来越近,地理隔绝带来的天然屏障将荡然无存,发现南半球大陆是迟早的。

    从地理上而言,海天郡是长孙国最北端的郡县,距离北半球最近,考虑到十多年间北半球迟迟未大举南下,百里燕相信北方大陆最有可能位于西北半球或东北半球,大致相当于南美洲南部至越南西贡的位置。

    中间一片汪洋大海,以当前的航海技术,单艘的风帆大船亦或是小型舰队,不可能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穿越这个距离,必须控制海洋上关键的大型岛屿以支持探索。

    如若北半球大陆位于南半球大陆的正对面,这个距离仅相当于非洲几内亚西海岸至南美洲巴西西海岸的距离,单艘风帆大船航行三十至四十天能完成一个单程,南半球早该被探索发现。至今还能安然无恙,显然北半球大陆的分布是第一种情况。

    且白人的出现正说明北方文明已经控制了距离南半球足够近的大型岛屿,地理隔绝带来的迷雾随时可能消失。御客催促着索要枪械,既是担心入侵,同时更担心两个物种最终演变成单方面的屠杀灭绝。

    百里燕沉默了很久,艰难的吞咽了一口唾沫,他缓缓说:

    “此事有几人知晓?”

    苏方义说:

    “因不通言语,具体尚为问出细节。故而总堂十分谨慎,未敢告知诸侯,以免遭致舆论挞伐。眼下当务之急是加紧备战,防患于未然。”

    “事关重大,此事得容我再考虑考虑。此外,有必要尽快弄清那白人所讲土话,我即刻从永兴城大学堂调拨精干之人前去协助御客,以便于尽快弄清北方的情况。”

    永兴大学堂开办有语言学科,以学习金雪狄人的语言,研究翻译他们的文化,加强南北的了解。百里燕并不认为这这世道的白人会是拉丁语系。但可以肯定,语言是具有普遍规律的科学,可以先从规律性的词汇入手,而后循序推进掌握语言的逻辑体系。

    此时屋外一御客匆匆前来禀报:

    “启禀苏先生,紧急军情。”

    “拿来我看。”

    来人交出竹筒,苏方义从其中取出一粒蜡丸,捏随后打开是一张方寸大的纸片,其看过后随即转给了百里燕说:

    “长孙国又败了。”

    百里燕定睛细看,吁叹道:

    “唉……此乃必然结果。长孙国妄想依赖一两件兵器扭转实力,纯属痴人说梦。不过……”百里燕稍作停顿,捻着短须立马又说:“本侯倒是想起另一桩事来,二位应该已是听说长孙国的霸王炮了吧。”

    苏方义点头道:

    “嗯,传闻十分厉害,中者死伤狼藉。”

    “不瞒二位,上月我已经命永兴城仿制出此炮,威力着实惊人,且易于仿造,可大量生产,可堪重任。二位不妨去武备营驻地一观,便知此炮厉害。”

    没良心炮算得上是当下绝对开挂的一种火器,倘若出现在中国古代历史,一定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


………………………………

第923章 技术瓶颈

    永兴城以紫铜为原料,造出两种大口径的没良心炮臼炮。臼炮泛指又粗又短长径比小,以仰角发射的火炮,通常口径很大,但炮身极短,射程一般的火炮,算是早期榴弹炮的雏形。

    由于黑火药的残渣的缺陷,大仰角开炮将难以清除枪膛炮内的火药残渣,装填时间大为增加,因此长径比更小的仰角臼炮填补了早期榴弹的作用,管身短了,仰角再大也便于清理。

    明朝戚家军的虎墩炮亦是当时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臼炮,没良心炮本质上也是一种前膛发射的臼炮火。

    之所以用紫铜,而非铂系铜镍铁基合金,一是后者成本高昂,生产周期长次品率高。

    二是技术工艺问题,百里燕生产没良心炮的宗旨是平衡射程、成本、威力、安全性和运输,因此更多采用大型铜块反复锻压后,加热至赤红,送上大型锻模中经由数次变形冲压成型,最后上大车床车光毛边即可。

    而紫铜的延展性极好,加热后的可加工性更强,反复锻压利于消除铸造缺陷和应力,便于既有的大型锻压设备的大批量生产,比其他材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只要射程比敌人的强,炸药威力更大,安全使用,其他能省的都省。

    第三,百里燕没指望没良心炮能取代目前主力火炮,这不现实,性能再好也是有限的,没必要浪费大量工业产能去生产这种东西,只要安全能用,性能达标,糙一些也就糙一些了。

    最后,没良心炮是应急产物,终归不是正路,早晚要被大口径迫击炮和榴弹炮所取代,届时无论射程还是威力,没良心炮在技术发展的后期都过时了。

    当然,就当下而言,这玩意儿已经是旷古绝今的大杀器。

    翌日,百里燕陪同苏方义、尉迟光前往永兴城外武备营靶场观看炮击训练,不仅展示了没良心炮,一并展示了新式火炮和弹药,以安抚御客的焦虑。

    尉迟光当即下了订单,索购二十门三十六斤加农炮,与五千发榴霰弹丸,百里燕没拒绝,但也没当即同意给货,还是产能问题。

    铂系铜镍铁基合金冶炼十分困难,对所需的司炉工技术要求极高,扩大产能需要培养大量特种炉前工,这需要一个过程。当下的订单优先咸国海军、陆军使用,产能已到极限,要分配多余的订单,就需要腾挪份额。

    鉴于形势迫在眉睫,考虑到今年生产计划已经排满,百里燕拿捏再三,决定明年腾挪人员设备,正式定型生产永兴步枪,有鉴于的时间的紧迫,百里燕决定同时设计两到三款便于生产的枪械,以方便大量装备生产,霰弹枪与转轮手枪首先列入计划之中。

    无论霰弹枪亦或是转轮手枪,供弹是个问题,继续使用前膛枪,显然有些过时了。若选用后膛定装填弹,势必采用金属弹筒,纸质弹壳不仅难以满足使用环境,转轮枪与霰弹枪所无法克服的漏气问题,在使用纸质弹壳后更加严重,而金属弹壳有利于气密性。

    当然,转轮枪亦可使用裸装弹药,既转轮使用盲孔。现代转轮枪均采用五孔或六孔通孔弹巢装填弹药,早期转轮枪却是用盲孔手工装填六个弹槽,用过盈配合的铅弹,使用弹器压入转轮孔内,而后将弹巢装填转轮枪中实现转轮连珠射击。

    好处是实现了连珠射击,坏处同样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整体更换预置装填好的弹巢,转轮枪的射击效率取决于弹巢的数量。鉴于裸装弹药的繁琐性,其远不如金属弹壳转轮枪便利,同时漏气和遇水潮湿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关于金属弹筒的问题,百里燕三年前在定型纸壳定装步枪时立项攻关。

    甭看一粒小小的金属弹壳结构十分简单,白手起家需要从头来过,其加工难度远在一支早期步枪之上,时至今日仍未能完全克服金属弹筒的拉伸延展拉穿与弹筒强度、外径公差的统一等问题。

    此外金属弹筒还有个棘手问题,由于刀具和加工能力的制约,步枪的枪管内径很大,直接导致弹丸直径普遍偏大,永兴步枪弹丸为14。5毫(约13毫米),这意味着子弹的金属壳弹筒会比弹头更粗。

    使用步枪弹设计弹筒,内中的装药量会急剧上升,弹壳所需承受的药力会更大,即便不使用枪栓抽壳退壳,只采用定位闭锁装填,开枪后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弹壳只能采用手退弹壳,同时弹壳因为压力和胀壳而撑死在枪膛内,最恶劣的结果是弹壳炸开花,卡死在枪膛拔不出来。

    当然,可以适当的做小弹壳外径,但事实上枪弹与枪膛适当的公差有利于火药的密闭,提升弹壳自身的强渡,如若不采用拉栓结构,而用底外缘压紧闭锁,直径减小后的弹壳,将导致火药击发时的泄漏,甚至炸膛。

    如果增厚弹壳,紫铜也好,黄铜也罢,热膨胀悉数都很高,依然容易因热而胀死枪膛。而过厚的弹药不仅徒增重量减少弹药携带,也给冲压拉伸,铆紧密封带来难度,同时也减少了弹丸的动能,并不利于弹丸的倾彻杀伤。

    因此在枪管无法做的更小的情况下,弹筒其实也无法做的更小,而当下能基本满足技术要求的只有长径比较小的金属弹壳,既手枪弹。

    最后,金属弹壳的使用对枪械而言需要增加抽壳、刨壳、弹仓、供弹、润滑、旋转闭锁枪机等一系列结构,对当下的设计能力而言无不是复杂工程技术,自动火器还需增加复进回退机构,高强度弹簧也很关键。

    想来都很简单,白手起家没有实物和技术基础,根本谈不上短时内拿出一套成熟设计和可行的生产工艺。

    设计纸壳定装步枪之初,技术能力十分有限,以积累经验和实用为主,遂并未打算短期内解决金属弹筒的装填与抽壳问题。

    眼下只能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搁置长筒步枪弹筒,寻求装药更少,强度较低的手枪弹和霰弹。

    四月十七,比御客晚了足足五天,长孙国大败的消息由前线的送达陔陵,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二月间打了一仗,长孙丢了半个郡,卫国趁胜追击,三月间长孙已经丢了两个郡,可谓是溃败如潮,当初的那份淡定与从容荡然无存,卫国使臣的气焰更是嚣张,扬言半年内再取长孙三郡。

    这一个郡少则一两万平方公里,多则十几万二三十万平方公里,卫国去年至今接连打了三仗,不做修整继续再战,扬言半年再取三郡,按说没这么夸张。

    想当年晋军突袭咸国江东东郡,近一年才推两个郡,赵逊攻彭源,数月年方拿下,可见战事何等艰难。

    卫国推的这么快,究其原因还是长孙国太水,妄想指望一两件“神兵利器”得瑟,殊不知战争的本质还是人。

    太子府中,西寰正大动肝火,原因是姬丰对她的要求置若罔闻。

    西寰得知姬丰与百里燕神秘交易后,遂三次“约谈”姬丰打听内幕,请托购买设备。

    要说这也怪不得姬丰,西寰并不清楚买的到底是什么,听闻姬丰张嘴就是两百万新币巨款,气的西寰发抖。此番梁、咸两国达成最终协议,西寰如何能高兴的起来。

    这还不是最窝火的,最近刚又得消息,卤侯与永兴侯府欲联姻,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结结实实落在西寰头上。

    “竟连卤侯也巴结百里燕,简直岂有此理,季将军。”

    “属下在,公主殿下有何吩咐?”

    “即刻派人拿本宫的贴下给百里燕,邀他明日来本宫府上。”

    季锦昇不明所以,忙问道:

    “殿下这是?”

    “卤侯能给侄孙做媒,本宫难道还不能替未来的太子做媒吗。”

    “嘶…这个……”季锦昇听着一惊,忙是说道:“殿下,百里燕恐怕不会答应。”

    “哼,本宫给他脸,他敢不要吗。”

    “以百里燕的秉性,一定会拒绝殿下的要求。”

    “他敢拒绝本宫的要求,日后便要他后悔,照办去办。”

    “属下遵命!”

    季锦昇硬着头皮应下此事,这时屋外顾晨匆忙进来禀报:

    “公主殿下,柴大人方才求见,被属下打发走了。”

    “来的还真快呀,柴湘可说了什么?”

    “回殿下,柴大人只说改日再来拜访。”

    长孙兵败的消息一经传开,西寰料定柴湘定是要上门试探口风,遂提前知会府中人等称她抱病修养不宜见客,将柴湘打发走人。

    “季将军,咸国迟迟没有动静,会否咸国与卫国已经私下媾和?”

    西寰问,季锦昇捻着白须谨慎说道:

    “属下看似乎不太像。咸国虽强,卫国若扫平北方,将再无后顾之忧,届时东进咸国将首当其冲,百里燕不会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但至今迟迟没有调兵迹象,也确实奇怪。属下以为,百里燕或许是麻痹卫国,令其继续在北线作战,同时待我国出兵之后,卫国首尾难顾之际才会发兵。”

    “哼,奸诈之徒,必须想个办法令其出兵。”

    “殿下可还记得上月属下与殿下所提以歧国为饵约他出兵?”

    “记得,本宫当时曾说其必有诈计,季将军想以替歧国收复失地为名约他出兵。既如此,明天约他前来探探他的口风。”


………………………………

第924章 西寰提亲(1)

    此时百里燕于国政监草拟《期货典章》与《现货典章》,早前拟定的《马税》经过审理汇合各方意见最终定稿后,经咸王批准,将于今年八月正式实行,给予三到四个月的缓冲期。

    期货交易比现货交易复杂的,前者交易的是大宗商品的凭证票据,后者交易是广义上的一切合法可交易的实物商品。两者间最终通过期货转现货方式实现最终的商品交易,由需要大宗商品现货的购买者,通过买入期货票据押在手中,以即期转现货,或到期转现货的方式提走票据所约定的标准货物。

    如票据期货市场涨价或跌价,持有者亦可将所持有的期货票据卖出,赚取差价或止损。交割期截止当天,将以实时价格强制平仓,持票者或转现货,提走货物,或接受封盘价格平仓保留资金。通常投机者更倾向于平仓留钱,而真正需要货物的会选择期货转现货兑现大宗商品。

    乔丞审阅着百里燕起草的部分典章内容仔细推敲,看到‘保证金’三字后的解释,不禁担心起来:

    “司农大人,‘保证金’一事,商贾们恐怕是不会接受吧。”

    “不接受可以不参加,参加的都得交保证金,否则到时候空手套白狼,赚了倒也不用说了,万一亏了,到时不仅仅亏得是个人,市场亏得更大,不能任凭商贾为所欲为。”

    “这没有钱焉能参与交易,是否太过谨慎了?”

    “此事你不懂。”百里燕放下笔杆,攥了攥双手松弛了紧绷的手指,接着说:“


………………………………

第925章 西寰提亲(2)

    当下之人没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两个概念,绝大多数人更没有制度的优劣长短的认知。社会的进场必然是部落制被奴隶制所取代,奴隶制被君主制取代,地理条件允许下,多个文化相近的君主制多数情况下形成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卫国是非常彻底的奴隶制贵族制,甚至说现在还在大开历史倒车,各地贵族与卫王三个兄弟各自皆有各自的地盘势力,近乎于同时存在部落制度、奴隶制与君主制,说的好听一些是藩王割据,只名义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此番卫国北伐,既是内部的经济原因,亦是卫王发动的军事清洗,以消耗各地权贵的兵力,而谋求再次权利的统一。

    卫国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强大,其深深层次的原因仍是内政矛盾的无法调和,进而促使经济激进政策,当经济激进政策流产,势必回到政治矛盾的老路上。

    为避免内部矛盾持续扩大化,卫王只有转移国内矛盾焦点,宣泄贵族实力。

    然其在国内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利用其军事优势发动一场战争,注定是一场赌博,即便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其内部的政治割裂未必被消除,如若侥幸统一中原,结果依然还是分封的老路。

    百里燕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