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接过腰牌第一反应便是此腰牌不是梁国所有,心中即刻冷笑了一番,心想不知何处的小霸王,不知天高地厚来此耍威风,然在等他细看清楚“咸国永兴侯百里燕”几个大字,手头猛是一抖,脸色大变:
“永,永兴侯,阁下是永兴侯。”
百里燕见人甚广,不说阅人无数,但鉴貌辨色观人心性他还是做得到的。赵笙此人面相势力,平日多半也是也是个主人面前一套,主人背后一套的恶奴,此种人不能给以和颜悦色,必得以权贵的傲气压着他。
于是他调整了口气,带着几分的无视与傲慢说:
“正是本侯,这两位女乐坊主开个价吧,本侯要替他们赎身。”
赵笙目光一撇,看了两眼姐妹二人,脸上浮起一片灿烂笑容:
“名震中原的永兴侯大驾光临,赵某真是受宠若惊啊,此事好说,只是不知永兴侯准备如何作价呢?”
“本侯前番令人打听这二位姑娘赎身钱,竟要三千六百银,赵坊主知不知道此价在我咸国是能买多少这等姿色的女乐。”
“呵呵……咸国富甲天下,永兴侯财大气粗,此事天下尽人皆知,在下也是知晓的。可咸国是咸国,梁国是梁国,两国有天壤之别,不能相提并论。”
“同是乐坊,同是天子之地,能有这般厚此薄彼之理吗!”百里燕质问道,口气极为严厉。
赵笙毫无惧色,继续心平气和的说:
“永兴侯也许有所不知,这两位姑娘赎身价虽是三千六百银,但真若要是赎身,放眼梁国真没几人能拿一口气拿出三千六百银,所以本坊允许以其他金银珠宝、土地、财物交易,甚至多贴一些咸国的新币也是可以的,因此给姑娘赎身花不了三千六百银。”
“这规矩本侯懂,但也要不了三千六百银的价,四季坊难道就因为是天子开得,就得认这个价吗。”
“永兴侯误会了,这不是赵某的意思,而是各位坊东的合议,赵某也是奉命行事。”
“既然要这个价,总得有个理不是吗。你告诉本侯,这四季坊听曲赏乐观舞蹈缘何如此昂贵,本侯也很想知道这生意是怎么做的,日后我咸国也好多多效法啊。”
赵笙满面殷勤笑容顿是一僵,津邺这块地皮上,即便是大夫、封君也得给他三分脸色,国外的权贵根本不在他的眼中,独独这位永兴侯,天下没几人敢得罪,他就更不敢怠慢。
一番迅速思索,赵笙为难说道:
“永兴侯有所不知,近些年市面上金银越来越少,而货物越来越多,以前一根寸银能买到的货物,现在只需半根乃至三成,而金银却越来越少,看似货物是越来越便宜,其实是越来越贵。”
“那也不对呀,谁家买米能用银子去买,以前一石米两贯钱,现在一贯,不是挺好吗,这与金银有何关系。”
“米当然与金银无关,但是丝织品、茶叶、土地、上等精细棉布,乃至咸国出产的玻璃、瓷器、镜子、肥皂、香水、珍珠、珍珠粉无不要金银购买,而这又是乐坊开销的大头。
当金银都去买了货物进了商贾的腰包,市面上的金银变少了,而铜钱变得更多。金银看起来能买更多的货物,但金银本就少,现在都被商贾赚走,实际就更值钱了。
所以四季坊不得不抬高赎价,尽可能更多的赚些金银,客人倘若有意,也可用值钱的贵重物作价交易。”
听到这里,百里燕心生疑惑,遂即问道:
“怎么,梁国的肥皂还用银子买?”
“对呀。永兴侯您是做这生意的,全天下的肥皂都是永兴城进的货,这事您最清楚,在下能说谎吗。”
百里燕沉默,其实早从636年开始,为配合新币的发行,肥皂作为普遍消费产品,而油料和碱供应的改善,使得肥皂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因此便陆续废除了金银购买的限制,可以使用新币购买,籍此得以惠及更多人群。
641年后,完全取消出口肥皂金银支付的硬性比例规定,以扩大新币的对外输出与回流,因此这些年输出国外的肥皂,其实都不用以金银交易,咸国新币可以直接购买。
至于玻璃艺品、香水、珍珠粉、精细棉布等其他轻工产品,尽管部分奢侈品仍有金银支付的硬性比例,但其他多数工业化可生产商品基本取消了这个政策,实现新币的直接交易。
之所以如此,正是考虑到咸国作为最大的贵金属回流地,外部贵金属的总量短时内是相对有限的,当大量贵金属汇入咸国势必造成国外贵金属的稀缺。
当所有商品都以金银计价,又阻碍商品的对外输出和金融流动性,让金银变得更为稀缺,而商品价格畸形下跌。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普遍支付能力的货币来代替贵金属,咸国的金银通宝正是担任了这个职能。
为了大量输出新币,降低乃至取消贵金属的硬势在必行。但过去二十年间大量贵金属汇入咸国,存入咸国民间、国库和钱坊,因此中原其他诸侯国内金银的相对存量是大幅减少了。
同时咸国用金银与白铜铸造新币,也稀释浪费了部分贵金属,由此也间接加剧了国外贵金属的稀缺性。
而这些年咸国农业技术普惠中原,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产量大幅增加,加之咸国工业化产品价格低廉,冲入中原各地,由此引发商品的普及化。
普及化则带来低端货币购买力的增强,高端货币购买力更强。但前提是高端货币的供应充足,当高端货币供应不充足,货币的价值是在增加,但同时也被扭曲,反而变得更贵。
假如以前一根白银能买一个包子,而现在一根白银能买一百个包子,白银的购买力是增强的,但如果以前有一万根白银,每根白银能买一个包子,而现在全天下只有一根白银,但是官府的汇率决定了只能买一百个包子,那么这根白银是贬值了还是升值了呢,实际上是贬值的,因为世界上这根白银成了唯一的一根,所以它有无限的价值。
而现在由于咸国的经济地位,官方人为定死了汇率,因为这对咸国贸易是有利的,因此国内贵金属与新币的价值是相对合理的,但是在国外,这是不合理的。
由于贵金属在国外稀缺了,而咸国商品具有唯一来源的特性,各国诸侯为了从咸国换取金银才能交易的战略物资,又不得不筹措更多的金银,原本无需金银交易的特殊商品,也必须以贵金属交易,于是在贵金属与强势货币汇率钉死的情况下,加剧了国外贵金属稀有性。
所以贸易是有两面性的,在本国合理的政策,随着贸易的输出,国外市场政策和生产力跟不上,乃至制度跟不上,势必造成大范围影响。
但幸运的是,贵金属波及的范围仅停留在战略物资和奢侈品上,普通生活物资基本不受影响。
不过让百里燕费解的确实,梁国去年获得了价值数百万的寸银,其完全可以释放贵金属以增加市场资金流动性,现在来看似乎并没有,也就是说,梁国将去年赚取的贵金属囤积了起来,同时继续对市场贵金属加速回收。
但问题是,咸国输出的商品除了军火、铁器、奢侈品、技术性产品外,其他轻重工业产品已经全部实现新币支付。
即便因为咸国金银通宝在国际市场供应不足,短期内仍需大量贵金属填补交易中的款项,但相较于七八年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贵金属支付比例,现在贵金属支付比例低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咸国对贵金属的需求已大幅减少,当此情况下梁国仍变本加厉的推行贵金属回收,这其中的动机耐人寻味。
思来想去,无非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梁国加速市场贵金属回收,将加剧中原市场贵金属的稀缺性,而咸国是最大的贵金属贸易顺差国,当市场贵金属流动停止,乃至全部消失,需要大额贵金属交易的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将停止。
尽管各国均有自己的金银矿产,但每年自然产生的金银总量实际远少于贸易对贵金属的需求,当贵金属在市场的存量急剧减少时,依然对商品交易产生冲击。
其二,基于第一点,市场缺少高级货币的流通,必然出现商品流通的停滞,而市场普遍需要贵金属交易的产品,无不被各国权贵所控制。
当权贵不在有贵金属收入,亦或是剧烈减少贵金属收入乃至入不敷出,这无疑是将全天下所有权贵都逼向了市场的对立面。
换而言之,咸国作为贵金属顺差大国,得罪了全天下所有的权贵势力,届时诸侯怨声载道,梁天子只要咳嗽一声,抛个眼色,说好了如何分赃,剩下的不想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当然,这里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咸国的装备水平与诸侯保持一个代际,十八路诸侯以绝对优势兵力碾垮咸国。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67章 锋刃石
();
想透零零总总关联节点,百里燕掩饰着内心的起伏,他说道:
“赵坊主,本侯要替此姐妹二人赎身,赵坊主行个方便吧。”
“既是永兴侯开口,在下自然是要尽心尽力让阁下满意,只是不知阁下准备如何作价。”
“对半开,本侯出一千六百寸银现款,十匹金毛蚕上等绸缎,还有这粒牛眼珍珠,三项合一折价应该已是超过三千六百银,赵坊主意下如何。”
百里燕取出一方锦盒,内中藏有一枚大颗紫金珍珠一粒,硕如牛眼宛若星灿,极为罕见。赵笙接过细看,心里既是吃惊,他知道咸国出产珍珠,但这么大的却是从未见过。
但又转念一想,咸国珍珠多如豆米,眼前这颗虽然很大,但要是大把大把的有,同样一文不值。赵笙心生警惕,忙是说道:
“世人皆知咸国珍珠多如豆米,这枚宝珠确实罕见,只是要折两千多寸银,赵某也不敢擅自做主,永兴侯您看能不能另以它物做资。”
“混账,有眼无珠的东西!”百里燕啐骂道,接着又说:“此等宝珠你去找一粒给本侯看看,当真世间珍宝都如粪土一文不值吗!”
“不不不,永兴侯息怒,赵某绝无此意。只是这两千寸银数额巨大,赵某着实做不了主,永兴侯可否容赵某禀过主人再行回复。”
“哼,仅限你一日,明日本侯便来提人,贵坊若是不给,休怪本侯踏平了四季坊。”
百里燕气势汹汹,一副毫无商量余地之色,其实心里也虚得很。
咸国出产的大珍珠定价是两千寸银,七年前推出至今,却是乏人问津,究其原因,既是技术化批量养殖,使商品丧失了其稀有性,同时许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六年龄的珍珠能像两年龄的珍珠一样容易,两种因素相叠加,让珍珠市场变得不再像早期那么容易赚钱。
加之咸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玉料的生产加工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大量出口国外,而玉珠比珍珠具有更长周期的保存价值,价钱也更低,于是珍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和地位。
赵笙的一番说辞,让百里芳颇有些恼火,待其退走,她说道:
“这个有眼无珠的东西,真是太气人了。爹,这个狗东西不会敷衍咱们吧。”
“他不敢,你爹就是一分钱不给,将人强行带走,他也不敢怎么样。但这样毕竟不好,面子还是得给的。一千六百根寸银现款已是不小的数目,即便是他人来赎身,也断然拿不出一千六百根寸银,更何况还有十匹金毛蚕绸缎,他们会掂量的。”
言毕,百里燕吩咐许扞道:
“许扞,你带人陪芳儿继续在此,天黑前必须回府。”
“诺!”
一千六百根寸银即便是在咸国也是不小的数目,在贵金属稀缺的国外,更是天价。
那对姐妹至多也就值一千银,他给一千六,外加十匹金毛蚕绸缎,已经是给足了四季坊面子,四季坊也该给他永兴侯一个面子,而那一粒珍珠充其量是免费赠送,要想对方认珍珠这笔账显然也不现实。
吩咐过许扞,百里燕留下二十人守在四季坊接应百里芳回府。此时午时刚过,其带着魏琦等人去往孙国馆驿,去见孙国太子甄阔。
黑巾叛乱至今,孙国虽名存实亡,期间却像走马灯一样也换了三任国主,现在的孙国主论血统与二十年前的甄氏血缘已经很淡,只不过是姓甄罢了,内骨子里与孙国旧王室关系不大。
尽管国主只是名义上被拥戴的王,但当年孙国西逃带走了绝大多数的朝廷官僚机构,因此孙国的文武贵族体系基本健全,重要的内阁成员和家族派系也得以保留。
因此名义上只要国主姓甄,国家的性质便没有改朝换代。而由于官僚机构得以幸免于难,孙国的复国活动就有了政治空间,梁国也需要孙国推动复国主义,以谋求再一次的扩张。
黑巾的覆灭梁国夺取了孙国一郡,日后卫国战败,梁国又可再得一郡或是两郡。待哪日孙国复国,梁国必然以土地为条件,支持孙国复国,如此不仅又得土地,同时再次搞乱中原,好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他百里燕不做点什么捞些便宜,实在是天理不容。
得知咸国永兴侯亲自驾临馆驿,太子甄阔很是诧异,忙是穿戴整齐了亲赴馆外迎接:
“孙国甄阔见过永兴侯。”
“太子屈尊降贵亲赴相迎,燕深感惶恐,请受燕一拜。”
百里燕躬身一礼,礼数极尽恭谦,甄阔大为感动,忙是上前去扶:
“永兴侯快请免礼,快请馆中就坐。”
“谢太子。”
收起仪态,众人随甄阔前往馆驿中厅。待百里燕坐定,甄阔迫不及待询问道:
“永兴侯大驾光临,甄阔深感受宠若惊,不知可有甄阔效劳之处。”
“太子言重了,燕岂敢劳烦太子大驾效劳。在下今日前来,说来也是遇上一桩巧事。”
“哦,是何巧事?”
甄阔问,百里燕便将信陵君赠与新婚妻子赵氏的那方音乐盒详细说出。见甄阔面有异色,百里燕便是认定定是甄阔令人暗中兜售以筹措复国资金。
“在下以为,此物甚是精妙,便是想向贵国求取制作之法好献于我王。”
“原来如此,不过恐怕要让永兴侯失望了。”
甄阔沮丧说道,百里燕故作诧异:
“哦,这是为何?”
“实不相瞒,永兴侯所见宝物名为‘百灵盒’,乃是当年信陵君聘请能工巧匠秘造,知之者甚多,天下仅此一件。黑巾叛乱之后便是下落不明,不想竟有此等机缘巧合被永兴侯所获,想来真是令人感慨啊……”
甄阔没有承认百灵盒是他令人出售,显然是并不想张扬孙国谋求资金复国之事。
想到此处,百里燕不在继续试探,话锋一转故作同情之色:
“唉……想当年孙国何等强盛,对于贵国的遭遇,本侯也深有同感。而我咸国当年也身不由己,占了四郡之地,想来本侯惭愧啊。”
“永兴侯此言差矣,纵观天下列国无不贪暴如虎狼,唯有贵国施仁政以宽待我孙国百姓,我国臣民无不感激涕淋心存感恩,只恨无以为报,我甄阔寝食难安。今日得见燕公子,终于可还甄阔夙愿。来人,将我的宝匣取来。”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本侯无功无得,焉能受太子大礼。”
百里燕忙是拒绝,太子侍从已是取来一方两尺见方,一尺高的木盒,分由两个力士抬进堂众至于地上。百里燕瞧着纳闷,这时甄阔说道:
“此乃我孙国大宝,永兴侯不妨赏鉴一番,再做定夺如何。”
“无功不受禄,太子一番美意,本侯心领了,宝物还请太子另寻良主相赠。”
“诶,永兴侯未见宝物真面目,便先推辞,甄阔打赌,永兴侯定会为此抱憾终身。”
百里燕并不认为甄阔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逆天“法宝”,他反倒是觉得这位太子殿下颇是有些做人的手段。倘若自己这趟不来,这位太子殿下多半已经琢磨好了心思,正在寻找上门的机会,自己这么一来,反而给了他机会。
想到此处,百里燕勉为其难说:
“也罢,太子如此盛情,在下若再推却,便是失礼了。那就请太子请出此宝,一睹真容。”
“呵呵,好,来人,开启宝箱。”
“诺!”
孙国力士应声上前,将那宝箱翻开掀起。
只见是一块宝蓝色不规则物体,乍以为是某种宝石或是玉石。宝石显然不太像,自然状态下不太可能形成有比微波炉还大的原石,但若说是玉石,深蓝色的预料似乎也不多见,而且中原以白、黄、翠为上品,送蓝色的玉料有些剑走偏锋。
待凑近仔细瞧个仔细,百里燕脸色顿时古怪起来,他确信,这是块“石头”,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石头。
这时甄阔还很得意,他问百里燕道:
“永兴侯可识得此宝?”
毕竟是外交场合,纵然送了一块石头,他百里燕也总不能拉下脸来表达不满,遂是不动声色摇了摇头:
“在下孤陋寡闻,还请太子阁下赐教。”
“呵呵……”甄阔浅然一笑,接着说:“永兴侯不曾见过此物,但一定听闻过‘锋刃石’。”
此言一出,百里燕猛是吃了一惊:
“什么啊,此物竟是传说中的‘锋刃石’!”
“正是,正是‘锋刃石’是也。”
“锋刃石”因其特殊的开锋效果而广为流传,传说“锋刃石”柔软如胶,只需将带有缺口的刀剑刺入其中,而后再次拔出,刀剑刃口自行恢复。
这等传说百里燕确实有所耳闻,但他一直不信,毕竟传说有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处,更何况以当下技术,哪里能有什么自动开刃修复损伤的技术基础。
甄阔乍是拿出“锋刃石”,想来绝不会是寻他开心。但要说真有什么神奇妙用,站在科学角度,也很难相信这么快破石头能具备修复物理损伤的“神迹”。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68章 行贿受贿
();
稍作思考,他忙问道:
“太子阁下,此物如何使用?”
“永兴侯此问着实问到了关键处,此物软如胶,用前需投以相同物料将之喂饱,而后将质地相同带有缺口的宝剑刺入其中,而后拔出,便可恢复原状。”
“哦……”百里燕默默点头没有反驳,边是思考边又询问:“那可否一试给本侯看个明白。”
“这有何难,永兴侯且请稍等安坐,待准备一番,即刻试于永兴侯一观奇效。”
从科学角度上说,至少站在地球的技术起点出发,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有此技术力量,能在一插一拔之间将物理损害修复完好的,绝没有。
看甄阔这般自信,百里燕也不免被其感染,开始考虑“锋刃石”或许是某种新的物质形态,或是其中含有某种全新的元素,是这个星球上的特殊元素。
进一步的说,既然有存在有腋目人,也意味着这个世界的乃至时空的规则已经变了,出现新的常规元素并不意外。
接下来的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一把已经残缺的青铜剑刺入“锋刃石”中,缓缓拔出之后,刃口得到了完全恢复,强度、精度以及锋锐度,肉眼识别下与青铜剑的其他刃口没有任何差别,也就是说“神技”发生了。
但从甄阔的表述中不难发现,“锋刃石”三个显而易见的特性,首先这是消耗品,用一次会少一次,这意味着“锋刃石”其中的新元素亦或是化合物,会发生了某种未知反应。
其二,修复时需要投入以修复器材相同的材料,成份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但不能差的太多,并且粉末状修复原料要比大块修复原料修复效果更好。
籍此判断“锋刃石”是通过自身某些物质的消耗,而将修补材料转化入修补物的,而且修补材料的体积必须比修补物小,否则便会发生反向修补,将修补物去修修补材料。
其三,投入修补材料后的“锋刃石”只能修复材料基本相当的物品,而不能修复异类材质,不同的修复材料,不能修复材质相左的物品,必须保持修补材料与修补件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百里燕认为“锋刃石”应该还存在另外四种特性,其一,“锋刃石”修复物品而没有改变物品的几何形状,应与修复物品元素在加工成型后的电子场有关。
刀剑刺入和拔出“锋刃石”过程产生摩擦,摩擦既有电场。“锋刃石”自身某种未知元素或合成物,存在另一种尚未被了解和掌握的物理现象,能利用电子场进行重组和聚合。
其二,“锋刃石”有分化其他物质,以及令其他物质迅速流动转移的物理特性,而转移与重新聚合修复材料,需要消耗“锋刃石”这种物质,因此每使用一次,便会减少一次。
其三,“锋刃石”既能修复表面缺损,意味着也能修复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暗伤,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