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常情况下新帝登基一般遵循先帝登基的基本框架,赏赐上什么,这一次还赏什么,略作调整,不会出现推倒重来的重大调整。但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原形势巨变,想遵循既有惯例显然是不行的。
就说这个卫国吧,生性凶蛮,自古占据西海一地,历来赏赐的都是“乐器”亦或“礼器”,一般而言赏赐乐器、礼器的诸侯多是教化开明的礼仪之邦,但套在卫国的身上,压根儿就不是这意思,得反过来领会。
如今人家已经打上门来,礼乐之器显然已经不太合适,于是这次天子赏给卫王的是一扇朱门,这就耐人寻为了。
朱门一般都是赏赐给品级较低的官员,甚至也能赐给老百姓。当然,既然赐给诸侯,显然不能想当然的生搬硬套。
卫国作为近二十年来最大的黑马,一跃闯入中原腹地称霸天下,送一副门似乎是在寓意卫国成功之门由此开启的寓意。
然百里燕看来,却是体味出另一层意味,貌似是在拐弯抹角变着法儿的讽刺卫国是个暴发户。
接着作为现在名义上的霸主志国,天子沿袭了先帝的惯例,赏赐了一副好弓。
徐国、宋国有所变动,两国历来都是赏赐的车马,这次赏赐了王侯冕服。原因说起来也很讽刺,以前梁国造车很是厉害,现在高级车辆还得从咸国进口,赏赐车马显然不太合适。
然后赐给晋国的是一坛加冕仪式御用的美酒,而在此之前晋国得到的是冕服。
接下来长孙、燕国、陈国、赵国、歧国得赐虎贲与斧钺,当然,谁都很清楚,这五国都拥有相同的“战五渣”特点,西海四国战力其实不差,差在国力太过悬殊。
长孙国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战五渣,国大人多地皮厚,动起手来就是孬货一个。虎贲斧钺都是兵器,天子赏赐刀兵不免有搬弄是非之嫌。
最后咸国所得赏赐很是耐人寻味,此前历代咸王所得赏赐以祭酒居多,再不就是礼乐器具,这此得到了的是“纳陛”
“纳陛”一词泛指楼梯的台阶,古时没有二层楼,所以楼梯尚未被发明,出现二层楼后多以攀爬短梯上下楼,极为不方便。此后发明了台阶式楼梯,上下楼得以变的方便起来。
除此之外“纳陛”也泛指贵宾通道,专供权贵阶层进出方便的路。简而言之,“纳陛”寓意一步登天,明白了这一点,接下来事就好理解的多。
因为在此之前“纳陛”极少赏赐诸侯,唯有在中原霸主易主之后,天子会赐予霸主国“纳陛”以示承认,还极少在新帝登基的加冕仪式上赏赐“纳陛”。
然此举一出,无异于将咸国置于火上烧烤,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赐过九锡,按例,天子还应赏赐诸侯金银玉帛珠宝珍玩等物,但相较于诸侯准备的回礼,天子赏赐的金银玉帛珠宝真玩根本是九牛一毛,意思一下的成份更多一些。
诸侯贺礼仍按旧惯延续先帝时期的金额,根据国情略有增减,然去年各国诸侯或多或少都大赚了一笔,今年继续保持以往的数额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百里燕出使准备了三千根黄金、一万匹上等优质棉布,一千匹上等的绢、一千匹罗、一千匹纱、一千匹绮、五百匹绫、五百匹帛、五百匹绸,一百匹金毛蚕,五十匹提花织锦缎,两百斤美玉,二十颗大珍珠,五颗蓝宝石、五颗红宝石、五颗绿宝石、五颗白钻、两颗猫眼,一百坛十年窖藏陈年,五株冰绒花,两台照相机,一整块平面穿衣镜,两百匹中原骏马等等等……
总的来说,这份礼单不可谓不丰厚,不可谓不独出心裁。
其他诸侯基本沿袭了往年惯例有所增加,但花样上基本没什么新意,除了金银珠宝吃喝玩乐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其他什么,即便是吃喝玩儿的物件,也没咸国品种丰富。
登基仪式从辰时四刻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末时,既是面子工程,还是一项体力工作,百里燕这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壮年愣是也吃不消。
全程不能坐着,得一直站着,天子得随叫随到,一会儿三叩九拜,一会儿叩首行礼,反反复复的折腾你,与其说让诸侯心服口服,不让说是让人不得不服。
这等“庄严肃穆”的重大典礼,半道退场补充能量,甚至当众胡吃海喝显然是不行的。索性他早有准备,带了一把水果糖藏在袖袋之内,趁人不备之际低头嗑两粒,提升一下血糖。
登基典礼闭幕,天子按例大宴群臣外国使节,由于九锡被赐“纳陛”,以及与卫国媾和的缘故,诸侯对咸国态度极为冷淡,即便是昨日还在溜须拍马的孙国太子,今日也一改昨日殷勤,态度平平。
大家都是聪明人,场面上的文章该做的还是得做,这一点百里燕心里还是有数的。
酒宴持续两个时辰,至酉时末刻陆续散去。基本上天子国宴也没什么人敢狼吞虎咽胡吃海喝,吃饭不是主要的,重点还是“天下大势”。天子姬焘趁今日提了两点“精神要求”。
虽然没有明说,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其一是卫国攻伐长孙,梁天子含蓄暗示诸侯希望卫国停战罢兵,这说明梁国有意表达介入干预的意图。
其二和咸国有关,美其名曰“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一起共同繁荣一起致富。”换而言之,咸国应该技术开放共享,独霸着致富秘籍这样不好,你先富裕了应该带动其他人一起富裕。
这话听着似乎既是敲打咸国,又是冠冕堂皇给诸侯好处,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诸侯都知道咸国“致富秘籍”的厉害,谁都想得到“这本”秘籍,但这话从天子口中说出来,不免似是而非口不应心。
首先技术是所有政治主体的根本秘密,谁会傻啦吧唧的拿出跟其他人分享,更别说这哪是人,是一群围着蛋糕打主意的豺狼虎豹啊。
其次,你梁国说技术开放,其实也开放不了。
这本账梁国心里自己最清楚,若按永兴、瑞田、麟城、轩云的标准照办一套,所需花费的资金可以掏空梁国几次国库,哪里是其他诸侯国所能承受的经济代价。
且不说不开放技术,即便开放,如此巨大花费,各国诸侯非但不会同意,反认为咸国一堆破铜烂铁竟也值如此天价,买还不如干脆去抢来的划算。所以啊,这所谓的技术开放不过是用心险恶的毒计。
其三,基于第二点理由,好人梁国做了,亏咸国吃了,到头来反遭各国诸侯围杀,最后其他诸侯能分到的好处极为有限,真正得利的是梁国。
诚道派运作的规划长达十年至二十年一个周期,乃至更长,因此十年内梁国理论上将从咸国购买到一定数量的设备,并培养一些基础人才,而那时诸侯群起攻咸,假若咸国灭亡,诸侯将因分赃不均继续在咸国大打出手。
于是结果只能是摧枯拉朽毁灭了咸国工业基础,大量精英人才流离失所乃至惨遭杀戮,梁国此事则正好跳出来,接砡工派这个盘,全盘将砡工派迁回梁国,一举得到精华部分,而剩下的将毁于战火。
所以天子这步棋看似是为天下诸侯着想,做个大好人,实则包藏祸心十恶不赦。
天子登基大赦天下,津邺开禁三日,夜禁取消,全城载歌载舞一片欢腾,全然不觉巨大阴霾渐渐笼罩在这片“祥和安宁”了数千年土地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71章 星球仪
();
十月十八,景尚公府后院,百里娟爱不释手看着冲洗好的相片赞口不绝:
“真像真像,这画画的真像燕子。”
一旁李懿插话说道:
“娘,这不是画师画的,是上次那口个大黑箱子照的,娘你看,下面还有张你和舅舅一起照的。”
李懿忙不迭的翻弄相片,百里燕一旁说:
“姐姐,燕子远在他乡,今后恐难常来,这些相片就给姐姐留个念想,想燕子了拿出来看看,排解思念之苦。”
“唉……”百里娟吁叹道,拉着百里燕手语重心长说:“你而今长本事了,但可怜你那兄长苦不堪言,要是你兄弟俩能齐心合力该多好啊。”
“姐姐,非是燕子不想帮兄长,当年情势险恶燕子身不由己,而咸王又对我有恩,身为人臣,理当为咸王效死命。歧国的事,燕子时刻不忘在心,只是局势不允,燕子纵然有此心,也鞭长莫及无力顾及。
但燕子今日向姐姐保证,只要燕子有生之年一息尚存,便全力助歧国一雪前耻报当年之仇,绝不负姐姐嘱托。”
“有燕子你这句话,姐姐就放心了。”百里娟欣慰说道,眼中噙满了泪水,如释重负的浅浅笑着,老暮的容颜似又是苍老了几许。
这时李懿拿着一张合影递上前来:
“舅舅,你和娘的这张能给外甥印一张吗?”
“底片在我那里,今天让人再多洗几张,过两天给你送来就是了。”
相机作为当下新生事物,一经出现带来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登基典礼当日咸国进贡的国力中有两台相机,一张津邺城北望楼上俯拍的全景图,尽管是一张黑白照,其意义不亚于一记当头棒喝。
咸国进贡本国最新式的产品,既是对天子的敬意,给足了面子,同时也展示了咸国的先进技术与综合国力。
而梁国作为上邦,向下邦索取进贡或许是应该的,但造不出先进产品显然是不应该的,而且很快,照相机会作为广泛生产的商品迅速输往国外,成为咸国新的输外产品。梁天子尽可以给咸国穿小鞋,但永远也无法阻挡咸国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
登基典礼结束翌日,百里燕在津邺置办的两处照相馆正式开张营业,作为赚取外快的新窗口,照相馆将在咸国朝廷大力扶持下,在其他诸侯国像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而起遍地开花。
与李懿说话之际,院外女婢悄然来报:
“老妇人,钱不换的楚门主求见永兴侯。”
百里娟看向百里燕说:
“燕子,楚门主是来找你的,去接应一下的好。”
“嗯,我去会会楚世元。”
与楚世元谈话过去十来天,但云仓派的总堂设在梁国京畿郡的洛水城,距离津耶不到五百里的路,一个往返用不了十来天,想来云仓派内部经过了激烈争论,亦或是还有其他什么事。
待来到前院,楚世元等在中厅外的廊下,见百里燕现身,便是上前行了一礼:
“永兴侯别来无恙。”
“一切都好,楚门主此来可是为上次所谈之事。”
“正是。我派掌门已到津邺,罗掌门掌门希望单独与永兴侯细谈。”
“这么说,贵派相信本侯所言。”
楚世元凑近了过来,略是压低了声音说:
“掌门与长老得知消息后,想起一些琐事,并从宝库中找到了一件东西,此物据信是二十四年前由长孙国海天郡的当铺所收,因此物极为神妙,后被收入总堂宝库,但多年来不得其中妙法,故而便一直保存至今。总堂怀疑,此物应是来自海上。”
“什么啊,二十四年前,海上!”
“正是。”
“那好,我即刻随楚门主去见罗掌门。”
二十四年百里燕才刚到陔陵没多久,那时全然还不清楚北半球会有什么威胁,现在想来完全是侥幸。
随楚世元火速赶到楚府,云仓派掌门罗济,随行长老五人已经等在中庭。
“这位便是是我派罗掌门。”
楚世元介绍道,百里燕上前向这位老翁躬身行礼:
“在下咸国百里燕,见过罗掌门与诸位长老。”
“呵呵,永兴侯免礼。老夫今日来此着实是被腋目人的消息给吓坏了,特此前来向永兴侯还有御客澄清此事啊。”
“罗掌门但说无妨,但凡在下所知,定如实相告。”
“那好,永兴侯请先坐。来人,将东西取来。”
罗济示意百里燕落在,少时两个力士抬着一口长宽一尺半,高两尺的朱漆木箱置于地上。罗济令人将其打开:
“打开吧。”
“遵命!”
待一人将箱盖掀开,只见灿灿金光吸人眼球,待百里燕看个仔细,只见是个球状物,这时罗济说道:
“此物乃是我派海天郡所得,上有不明作画,可自行旋转。我派鉴赏大师研究多年,也只知此物是以黄金镀于铜皮之上,内中空无一物,十分精巧。永兴侯见多识广,不妨替老夫鉴看一番此为何物。”
百里燕稍作思考,未急着应承,先是问道:
“敢问罗掌门,此物罗掌门缘何断定来自于海上?”
“此物收入我派当铺时,是被渔民所获,渔民不知为何物,便送到了当地官府,当地官吏误以为此物为纯金,故而心起贪念将之据为己有,私下卖给了我派。连同此物一起还有一只半朽的木箱,由此可知是从海上而来。”
“哦……原来如此。”
问清来历,百里燕立身上前,刚俯下身去猛是暗吃一惊:
“我的老天爷啊!”
百里燕绝不会认错,这是一台镀金的星球仪。
不同于传统所见星球仪,这台星球仪的轴线是垂直的,而星球与太阳存在有黄道夹角,因此近现代的的星球仪都是斜着。
百里燕此前组织人力测算过,当下星球与太阳的黄道夹角约为二十三度零七分,至三十五分之间,比地球黄道夹角略大。这个星球仪虽然并未明确黄道夹角,但清楚将星球划分了一百个整数经纬度。所谓的不明作画,既有文字也有大陆板块的轮廓乃至国家划分。
正如此前所料吻合,北半球两片大陆位于南半球的西北与东北角,东北大陆有清晰的区块划分,而西北半球只有一片模糊的轮廓和简单的不明文字,而南半球还是一片浑沌上没有明显的标记。
除此之外,此前的形势估计的过于乐观,此前曾有判断,南北三片大陆成大钝角,长孙国以北没有成规模的大陆。
但星球仪驰道以北,估计约六千公里处有片东西走向的狭长大陆,面积预估得有两个新西兰大小,大致对准了长孙国海天郡以北,如此也解释了腋目人为何要舍近求远的渡海,他们是奔着这片大陆而去的。
此时罗济见百里燕神色惊骇,料定其已是知道内情,于是问道:
“永兴侯可知此乃何物?”
百里燕直起腰背,将双手负在背后,一脸阴沉之色:
“事情到此已水落石出,但请恕在下失礼,此事必须立即搬请御客萧掌门,总军师苏方信前来会商。”
“嘶……”罗济皱起白眉,心感事态严重:“那永兴侯的意思是,此物乃是腋目人之物!”
“不错,是的。乃是他们的地形图。其所在方位已是明确。据在下估算,其国距离长孙海天郡最近处约一万两千里地,如果顺风顺水两个月就该到了,如果不顺风顺水,最迟三个月至三个半月便到。若长孙国以北海面有岛屿被其占领,这个速度恐怕只会更快。”
海上航行不同于内河航行,内河航行的横向波动浪少,且河流永远是自高相低流动,因此只要顺水行舟,大船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节,小船可达十二节以上。
而海上行船,受到海洋环流和骇浪影响,船只的航行速度受到极大制约,即便顺风顺水,最理想的风帆战舰实际航速能有六至七节已经极为了不得。
但多数情况下,海上行船都不是顺风顺水的,因此每小时能有三节的航速已经很快。三节每小时,也就是五六公里,一天航行一百二十公里,六千里海路需要五十至六十天。
如果遇上恶劣天气,以及季节转换带来的洋流改变,每小时甚至走不上一节,三个月的估计也无不妥。
气氛一时间沉到了低谷,罗济火速派人去请萧公毅、苏方信,他二人还不知何事,赶到时见百里燕也在,便是猜到了几分。
“罗掌门亲赴津邺,萧某未急恭迎深表歉意。”萧公毅深施一礼十分恭敬,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御客也向云仓派化缘,所以一来二去这个账也就不太好算了,平日里客气一些帮把手也是应该的。
“萧掌门、苏军师请坐吧。”
“谢罗掌门。”
萧公毅、苏方信径自坐于百里燕一侧,苏方信探头刚想询问细节,罗济便说:
“永兴侯,现在可说了吧。”
百里燕点头道:
“嗯,萧掌门、苏军师皆已到齐,本侯便直言不讳了。”
这时苏方信插话问道:
“永兴侯所言何事,能否先详细道来。”
“且听在下慢慢细说。”
百里燕将星球仪挪到萧公毅、苏方信、罗济中间手指北半球说:
“经在下甄别,此物乃是腋目人地形图。”
“嘶……那,怎么是圆的!”
萧公毅吃惊问,苏方信恍然大悟接话说:
“明白了,这天下本就是圆的,腋目人定是知道此理,故而制出此器!”
“苏军师所言极是,此乃星球仪,而此处。”百里燕指着东北半球大陆说:“正是腋目人所在。”然后又指向南半球道:“在腋目人星球仪上,南面仍是一片浑沌尚未发掘,我中原大致在此处,而长孙国海天郡大致在此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72章 连哄带骗
();
百里燕来回比划,却是看的萧公毅心惊肉跳,他手指长孙国以北那块东西走向的大陆忙问:
“这般近,永兴侯你可确定!”
“有**成把握吧。不过此物未必精准,从图上估计,长孙国以北这片陆地,距离海天郡应有一万两千里海路,行船两至三月可以达,一年少则往返两次,多则往返三次。倘若腋目人籍此作为根基,向我中原运兵,只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从图上来看,腋目人所在大陆其内部有十五个诸侯,其陆地大小保守估计两倍于卫国,因此形势极不乐观。倘若其倾力全国之力南侵中原,以眼下态势,我中原将难以招架,必是灭顶之灾。”
这时罗济质疑道说道:
“永兴侯仅通过此球如何能知腋目人据我一万两千里之遥?”
“这个……”百里燕语顿,颇有些棘手。
以罗济的知识面显然不知道比例尺这个概念,其次当下星球的直径和周长百里燕已大致推算出,因此只要根据星球仪划分的一百等分,和星球仪的尺寸,就能推算出一个大概的距离。
而且腋目人应该也已经大致估算出星球的尺寸,因此这个比例的转换原理是没问题的。但要将这个原理将给罗济等人,并让他们明白,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迅速思索一番,他接着未完的话说:
“此为数算推比之法,说来甚是繁杂,但大致上并不会错。”
“如此说,仅仅是永兴侯大致的推测。”
罗济表示质疑,这让百里燕很是紧张,要想让一个没有科学理念的老头子相信科学理论,显然不太现实。这时苏方信插话说道:
“罗掌门大可放心,永兴侯精通天文地理数算之法,经由此球图可大致推算距离并不难,此事苏某可以担保。”
“哦,苏军师以为永兴侯此言为真实?”
罗济半信半疑,这时萧公毅说:
“路程估算多少有些偏差,上万里地,查了几百上千里也在所难免。不过罗掌门可以放心,腋目人之事绝非戏言,即便远隔万里,但腋目人军械之精良,杀人之甚,古之罕见,永兴侯所言绝非恫吓。”
百里燕之前所言多少有些夸张成分,一来星球仪不可能完全还原星球面貌,二来地貌失真在所难免,其三云仓派是头大肥羊,若是能借此机会将其拉到自己一边,无疑是有利的。
而云仓派守着堆积如山的奇珍异宝,要是一场无妄之灾毁于一旦,到时候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为打消云仓派依靠梁国的幻想,夸大其词虚言恫吓一番也是很有必要。
现场气氛即刻焦躁起来,云仓派长老与罗济火速交换意见,似乎分歧依然很大。
“萧掌门,传闻腋目残暴食人,杀之不死,此可是真事?”
罗济问,萧公毅肯定道:
“此事为真,我派抓获两个人证,便在总堂,来日贵派不妨遣人去看便是,而且其中一人逃入长孙十八年,能说中原话,贵派一问便知。”
“那为何天子不信?”
罗济说到此处,萧公毅满是萧索,他说:
“萧某已数次劝谏天子,然天子以为天下便是东海至西海,北海至金雪狄,四海之外皆为广阔大海,不再有化外之地,因而天子并不相信中原之北还有外世,故而眼下甚为难办。只永兴侯一人相助,日后若遭大难,中原恐危在旦夕。
不瞒罗掌门,腋目人水军甚是强大,动则成百上千艘万石、两万石,乃至三万石炮船倾巢出动,梁国都城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