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燕都不敢去想。

    以现在的视野和气象条件,根本不具备开炮的条件,只要一发榴霰弹落在自己人头上,足以杀死数十上百人,让一个团的人崩溃。更何况是数百门火炮在惊涛拍岸的江面上一起开火,难以想象每次开火后有几十发炮弹自己头上是什么后果。

    而杜锐勋在长期在西线作战,与长孙有过炮战经验,深谙前膛炮的缺点。但凡只要是前膛炮,不论你加工精度再高,弹丸最终落地的精度是永远无保证的,更何况前膛炮三四里地外根本无法用直瞄,只能用间接炮击。

    其将本阵置于咸军榴弹发射器之外,同时利用夜幕和大雨,以及咸军火炮精度不足的缺点,实施大胆突击,还熄灭了前阵后的火光,使得其余卫军隐蔽在夜幕中,或许是在前阵身后,或许已经疏散迂回,根本无法以肉眼观察敌情,而在大阵背后点火以作引导,指明来时和撤退方向,可见卫军的战斗素养与战术已即为娴熟。

    从此前长孙返回的军官反映的情况,卫军与长孙军均以频繁使用火器,双方都总结出了一套战法,但在卫军手中,显然比长孙更为有用。

    面对如此巨大伤亡,卫军仍悍不畏死前赴后继,甚至将帅能临危不乱,以不变应万变,充分利用战时敌人暴露的缺点和自己的丰富经验,扬长避短灵活应用调整战术,应该说杜锐勋将冷兵器的作战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驳回了薛胜的建议,重新调正防御,减少了榴弹发射以节约弹药,集中起来应付西面抵近的卫军霸王炮一窝蜂的抵近威胁,同时发射更多的照明弹以提供视野。

    另从预备队和第三道防线抽调掷弹兵,为防线提供掩护,使用手榴弹对西南西北两角结合部,对防线三十米外的卫军实施集束轰炸,以阻断卫军冲击。

    在铅拉火管手榴弹出现不久,咸军曾一度取消掷弹兵,改为人人都能使用,之后百里燕发现这种效果奇差。

    新兵老兵投的远的,扔的近的,都人手几颗随便扔,结果是浪费弹药效果还奇差。作战时异常激烈,老兵尚且有失手炸到自己人的时候,新兵紧张之下炸到自己人,乃至用力过猛松脱扔自己身后人堆里的都有。

    为此百里燕重新调整了编制,每个伍配备一个掷弹兵,携带五颗手榴弹,其余步兵携带两发,作战时掷弹兵负责投弹,其余步兵负责供弹。

    掷弹兵阵亡由伍长顶替,伍长阵亡受伤亦或抽不出身,组员自行投掷。此外入伍两年以上者不受此限制,掷弹兵伍长同意也不受此限,但携行手榴弹优先掷弹兵使用。

    :。:


………………………………

第1030章 巅峰对决(7)

    下半夜战斗趋于白热化,咸军大量集中使用手榴弹驱赶卫军,卫军同样使用飞雷弹绳帽枪平手炮霸王炮反击咸军,甚至使用了白磷。

    飞雷弹是一种系着绳索,通过甩动投掷的炸雷,使用陶瓶或是铜铸的弹壳,内中装填火油或是黑火药,卫军已能制造获取白磷,也在黑火药中混入白磷,以增强爆炸燃烧效果。

    使用绳索甩动近可飞五六十米,力气大的能仍百米至一百二三十米,曾有卫军大力士,曾扔出一百五十多米的超远距离。

    尽管比之咸军制式手榴弹威力逊色不少,但卫军能出动成百上千人的飞雷弹手,在其步兵接战后,对咸军身后实施大量轰炸和破坏,威胁极大,一度击穿咸军防线。

    战斗从子时持续至寅时末,卫军数度攻破西北西南两翼,又数度被咸军堵了回去,防线几度易手又几度夺回,寅时七八刻前后雨势渐缓,卫军攻势却依旧不减,咸军伤亡急剧增加,疲累到了极限,心理处于奔溃边缘。

    而与此同时,杜锐勋骑在马上面无表情,心情近乎绝望。咸军顽强的意志,精良的兵器,让他清楚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战斗力何等的悬殊。

    卯时初刻大雨渐停,天色微见昏晕,隐约间可见江面咸军舰船行驶往来,杜锐勋此时不得不做出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定,他要撤兵。

    原本来的计划是重创了咸军再行撤退,如今撂下数万死难将士,要他就此作罢,实难选择。

    “王谢,鸣金收兵。”

    “杜将军,咸军就快支撑不住,再有一个时辰,咸军必溃,此时收兵恐将前功尽弃呀!”

    王谢劝道,杜锐勋咬牙说:

    “咸军舰船隐现江面,若再不撤,不用一个时辰咸军震天火必向我军开炮,届时纵然歼灭咸军,我军亦将全军覆没。快去传!”

    “可!”

    王谢不甘心道,杜锐勋严厉命令:

    “快去!”

    “唉,遵命!”

    受到地形地面曲率水汽和光线折射影响,地面能先于水面发现目标。杜锐勋昏暗中隐隐看见江上咸军舰船轮廓,心里很是清楚,最迟也就只要两刻钟,江面的咸军了望就能用望远镜识别卫军方位。

    届时根本等不到围歼虎口湾的咸军,江上就会开炮,必须赶在咸军舰炮看清识别地面目标之前撤走所有人马,而且还得是骑马。

    少时,金鼓声大作,前线厮杀卫军闻讯士气一泻千里:

    “收兵,各军速速收兵……”

    “撤,快撤……”

    “快跑啊……”

    闻得卫军金鼓,百里燕仍不敢松懈,只怕是杜锐勋的诈计,遂严令不得追击,同时修补防线,允许步枪兵榴弹发射手自由射击,更多击毙卫军。

    “副帅,卫军退了。”薛胜欣喜说道,似乎赢得了一场空前胜利。

    百里燕却高兴不起来,他说:

    “卫军虽退,我仍不可懈怠,即刻组织人手救治伤员,天亮后寻找幸存者尽快送往救护站,无论我军还是卫军,但凡活着一律救治,不得任意处置杀害卫军,不得斩夺头颅。”

    “副帅,我军尚且救不过来,又何必救治卫军。”

    “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多死几个少死几个,你我也不会升几阶官位,但多死一个人,便毁了一个家。善待他人便是善待自己,更何况战事已毕,再多杀戮也无意义。不过有一点,优先救治我军官兵。”

    薛胜闻讯一阵脸红,忙是恭敬抬手行了一礼:

    “在下领命。”

    交代完薛胜,百里燕携护兵前往各处了解战情损失,半个时辰后天色放亮,咸军舰炮开始对纵身炮击卫军,此时杜锐勋已是率兵骑马退往了虎尾河,由于昨晚伤亡近半,今早马比人还多,卫军退去极快,炮火并未波及,象征性齐射数炮后,百里燕果断下令停止炮击。

    辰时,百里燕几乎摊在行军床上,有些发烧,吃了几片万事药后(既阿司匹林),马不停蹄赶赴救护站。

    随先头部队登陆的有六百多人的医护人员,处里普通外伤和一般开放性伤害,主要进行清创和包扎,具备简单手术作业能力,但不能处里危重创伤。因此重伤员包扎后,仍需要用小船运上大船转回东岸医疗营中实施手术。

    尽管医疗条件比三十年前有天壤之别,但药品品种的稀少,高级医疗设备的缺乏,让手术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创伤尤其是脏器伤的死亡率十分高。当然,医学和科技都需要时间实践,有总比没有的强。

    救护站此时已人满为患,躺着的坐着站着的挤爆了内外,不得已只能临时增加营房安置伤员。

    鲜血夹杂着医疗废弃物堆满了地面,人体的断肢随处可见,哀嚎声尖叫声不绝于耳,不过多数是卫军士兵的哀嚎。

    咸军普遍用上了麻醉和镇定针剂,事先都会准备数百乃至上千支消毒干净,抽取药剂的注射器备用,重症伤进入救护站分拣伤情后,都是一人一针先打了再说。而卫军兵士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必须轮完了咸军,才轮到他们。

    百里燕派了任务给魏琦,令他守在救护站中统计伤亡,他是第一次临战,不免有些血晕和不适。而昨晚天黑,枪声爆炸声还觉得好玩儿,感官刺激不明显,天色放亮之后,大片大片的鲜血和人体残肢带来视野感官冲击让他吐了不下四次,见到他时面白如雪,神情已是大变。

    “害怕了吗。”百里燕随口说道,很是平静。

    魏琦愣愣点头,结巴说道:

    “死,死了好,好多人……”

    “本帅十五岁充军,蒋杰亦十四岁充军,所见死者累尸百万,而今你二十整,你应该感到庆幸,比本帅多活五年。”

    “是,属下记住了。”魏琦战战兢兢说道,明显可见双手不由自主的发颤。

    “好了,赶紧汇报一下,我军伤亡。”

    “截,截止到目前,救护站收治我军兵士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三人,其中阵亡四千零九十五人,重伤三千八百二十七人,轻伤五千五百三十一,轻微伤三千一百二十人,另有一百七十六人失踪,其中四千八百二十人包扎处里后可以立即归建。其他可能还有伤员陆续送达,尚未记录。”

    “看来昨晚激战伤亡不小啊。卫军呢,收到都少卫军?”

    “卫军有八千六百三十七人送到救护站,其中重伤五千三百二十七人,其余为轻伤轻微伤还有震爆伤。不过卫军人多,我军尚未清理完战场,后续应该还有更多卫军兵士送入救护站。”

    魏琦递上简报,百里燕仔细看过,微微蹙其眉头说:

    “武备营武官伤亡为何未有?”

    “哦,是属下疏忽了,属下即刻统计。”

    “快去!”

    “诺!”

    :。:


………………………………

第1031章 巅峰对决(8)

    相较于普通兵员的损失,武备营军官的损失是很难补充的,当下正规培养一个基层军官,至少需要具备基本初级教育,乃至中级教育。

    根据科目专业不同,少的两年多的三年,三年后转入基层,视服役情况酌情调回武备营进修诸如绘图、战役、战略等学科,晋升中高级武官。

    如是紧急培养,则需要从基层抽取骨干士兵培养一年或两年。无论哪一种情况,损失掉的军官一方面从基层士兵中提拔,一部分需要从武备营补充,现实情况中更多依赖武备营补充。

    武备营编制是一万两千人余人,但格斗、各科技术型种子教官占了有四千多人,陆军总参谋本部、情报机构、战术战略教员、科研、医疗人员一千一百多人,少年营一千两百人,受训在读约四千人不到,毕业后留守和召回武备营深造、待用筹建的军官营,只有两千多人。

    尽管武备营成立至今的二十余年间陆续正规和紧急培养各型军官近一万九千人次。

    但真正接受现代教育具备科学素养的军官,也是数学开始普及后的七八年间,陆续培养的毕业的最近四期中的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多数都在第七、第八两镇军,以及各军炮兵、绘图和参谋,一次阵亡一两百人相当于三到四个团丧失了组织能力。

    有鉴于救护站人手不足,百里燕随即让海军前往二十里外飞霞栖,再运送一批医务人员和药品过江。

    咸军主力此时都集结于飞霞栖以西隐蔽,辎工营和武备营后勤科应该在先头部队登陆后当天抢修临时码头,巩固滩头之后开始架设浮桥。野战医院就设在距离飞霞栖以西二十里,以便于登陆后的伤员后送和抢救,昨夜的激战有些始料未及,伤亡不亚于一场大型战役。

    很少有两军二十多万人正面硬碰,小半天伤亡近半的,多数时候伤亡至两成乃至三成,军心士气会开始动摇,这时双方都需要撤回兵马修整重新寻找战机再战,通常不会死磕到底。

    而两至三成的伤亡是全军占比,由于战线宽度和用兵效率决定了,所有兵力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作战,而是连续性高强度波次冲击,因而实际情况是投入作战建制所产生的伤亡。

    因此实际投入作战建制的伤亡超过五至七成,如此高的伤亡比,整个建制会全部崩溃,战斗意志不坚定的军队,作战建制伤亡两三成就会溃退。

    此时投入作战的兵力丧失组织性,也就丧失了战场调度协调的基础,最后完全丧失作战的能力,以至于士气的瓦解,进而影响全军。

    所以任何战斗军官是核心,军官在,则基本的作战组织结构基本完好,一旦丧失了军官,军队会很快瓦解。

    冷兵器作战,基层军官的阵亡比现代军队军官阵亡带来的伤害更大。现代军队有军衔,军官阵亡军士长和士官顶,军士长、军官阵亡由军衔最高的士兵指挥,自上而下的领导体系,保证了军队组织的完好性。

    由于现实条件和政治原因,百里燕并未在咸军中推行军衔制,但变相实行了服役年限和军士长制。普通士兵左右两臂均缝有军绿色横条,服役一年加一道杠,满五年改为中宽横条,满十年使用加宽横条,以此类推。

    每到服役期满,军中会尽可能留下表现优异的老兵,并增加他们的工资,为其家中相应增加福利,以挽留人才,同时有保送武备营就读的名额等着附和条件的老兵。

    对于无法成为军官,但能力出众的老兵,军中设立胸穗和领花,出任“领旗兵”,也就是军士长。领旗兵右胸佩挂红、黄、黑三色布穗。

    红色最低,黑色最高,领口配铜制冲压领花,作为第二识别特征。红色布穗相当于百夫长,黄色相当于仕长,黑色则等同于都统,必要时可代替都尉指挥。

    其中红色领旗兵最多,黄色次之黑色是凤毛麟角。除红色领旗兵,黄色、黑色领旗兵通常调入主帅帐下听用,以便于随时补充,保障战时组织性。

    昨夜的激战,军士长和服役年限制度极大稳定了战线,维持住了几乎奔溃的作战建制。换做是传统军制,咸军即便使用了火器,面对卫军悍不畏死,战术灵活兵器繁多的凌厉攻势,咸军早得败下阵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昨晚的胜利是军事体制的胜利,兵器至多占了四成。

    从陆续反馈的结果不难看出,昨晚的大雨影响了火器的发挥,转轮枪与榴弹发射器的发火率达到了九成,霰弹枪才五成,永兴步枪发火率还不到三成。

    最后的肉搏和卫军的土质炸弹,造成了多数伤亡,刃器伤害仍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四成的阵亡和重伤是霸王炮和床弩造成。

    新军的铠甲是内衬轻皮甲,胸、腹、背、腰部披挂锁子甲,能有效应对刃器和普通钝器伤害,但对没良心炮、床弩没什么作用,卫军的没良心炮使用了雨棚,以至于暴雨下仍能保持一定火力,多次落入咸军人群中造成群死群伤。

    此外被自己人用枪打死的也不在少数,至少三百六十多人是混乱中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值得一提的是卫军使用了白磷,白磷造成的伤害尽管只占了极少部分,但伤害却是致命的,严重大面积烧伤和贯穿烧伤根本无法医治,唯一能做的只有打镇静剂减轻痛苦,而镇静剂对烧伤本身的治疗是不利的。

    午时前后,重症伤员开始转运上船,昨日下午江滩边临时修筑的码头此时派上了巨大的用处。由于使用浮动与固定相结合的结构,码头可以延伸至水中数十米,可供三千石以下的小船停靠,极大方便了伤员转运和物资的补充。

    浮动码头本是为了快速架设浮桥而设计,使用装成啤酒的大木桶裹上厘清晒干,三个或四个串成一组,数十上百组预先串联成链,有序投入江中,在船舶引导下,迅速在江面上构筑基架,而后往复操作直到接通两岸,最后铺设木板,拉紧绳链,打通浮桥。

    为了登陆和上岸方便,另行定制了钢制构件,利用浮桥的现成组件架设起浮动码头。浮桥再与临时固定码头相连,同时再以绳索栓于陆上固定桩增加强度。

    浮动码头是一早组建完毕后拖在大船后跟随一起登陆,待上岸后建起临时码头可直接串联固定,籍此加快了修建码头的速度。

    从头至尾无不充满了制度化的高效便捷,若是在三十年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后勤技术。

    午时六七刻,战损报告送到百里燕面前,咸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九,新增的是陆续发现和抢救不治的,其中武官阵亡一百三十一人,武备营军官阵亡五十九人,三十七人是毕业分配,其余二十二是最近半年中由武备营军官团整训补充的,另有三十九人轻重伤,多数是百夫长和仕长一职,相当于五个团的连、营长全部阵亡。

    当然,这些都是分布于各军各营不同建制内的军官,并不集中,如果集中在一个大编制内,相当于两个旅的建制被彻底打残了。

    卫军伤亡统计不出意料的远大于咸军,初步统计到的轻重伤员有小两万人,阵亡四万人以上,伤亡主要原因也很复杂,枪弹伤害只占四成,而且还是霰弹枪,步枪伤害只占枪弹伤害的三成不到。

    其余六成伤害是爆炸、刺伤、烧伤还有卫军自己的误伤,有的则是震爆晕厥,也有混乱中踩死的,阵亡交换比达到了一比十,伤亡交换比一比三点八。

    卫军的伤亡除了物理伤害,还有医疗水平和抢救及时与否息息相关。进攻的一方尸体和伤员在取胜之前,绝大多数是运不下火线的,伤员只能等死或者二次被伤。

    咸军处于防守姿态,建立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急救措施,基本的药品、器械充足,极大挽救了本不至于致命的创伤造成的死亡,同时输血技术的普及,得以让失血不在成为主要死亡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制约下输血只能现采现输,无法长期保存,也不存在建立血库的条件,因此野战医院和救护站都养“采血团”,这也是咸军编制外的员额。

    采血团的人员都是经过帅选和过严格体检的青壮年,平日训练与普通士兵有一定差别,强度略低,同时饮食起居和生活卫生受医护人员指导,家属需要定期体检,最大程度保障供血者生理健康没有传染病。

    采血团平时只负责野战医院和卫生站的警戒与紧急转移任务,由于职责的限制,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允许投入作战,为保证供血,采血团编制很大,往往人浮于事。紧急情况下,也允许使用采血团以外的血源,但质量未必会有保障。


………………………………

第1032章 巅峰对决(9)

    单就伤亡交换比而言,相较于一场冷兵器战斗胜利并没有值得称道的。

    农耕文明下,将帅能力与士兵格斗技能,以及国家政治后勤保障,共同决定了战争最终结果,因此往往野战获胜方,以压倒性胜利收场的较为普遍,伤亡比会很大,但僵局和强攻城池的伤亡差距并不明显,甚至攻城比守城死的更多。

    故而野战中僵局情况并不多见,多数不利的一方会选择退守要隘和城池,因此野战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且野战伤亡更多发生在追击途中以及俘虏。

    因而逃的一方往往被杀得丢盔弃甲体无完肤,出现一比三比五的伤亡交换比都是常见的,诸如长孙国这等四流军队,就是打出一比十的伤亡交换比,也很正常。

    昨晚杜锐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将冷兵器的战术造诣发挥到了极致,打出三点八比一的伤亡交换比,如果他称第二,中原无人敢称第三,就是公良晨、公良修亲自出马也不会更好。

    百里燕不由得心生几分敬意,他对魏琦说:

    “派人去虎尾河转告卫军主将杜锐勋,我军准许卫军五千人不带兵器前来收敛卫军将士尸体,限时明日午时前。”

    “属下遵命。”

    魏琦话音刚落,薛胜忙是说:

    “副帅,两军交战主将互通消息可是大忌呀。”

    百里燕不以为然说:

    “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帅偌大的家业,如今重创了卫军,难道还能投敌不成。”

    薛胜闻讯大笑:

    “呵哈哈……这倒也是啊……”

    一般而言,两军交战主将原则上是不能私下通信,乃至见面往来,即便遣使应该得到君主以及多数主要武官和监军的同意,以防私相授受暗中收买,即便占有绝对优势,也有被弱势一方设计的可能。

    想当年百里燕走投无路面临绝境,只好硬着头皮在冰河上设计引穆尼相汇,这才令其中计得以摆脱险境,而且还不止一次。因此在通信并不发达,思想束缚的的农耕文明下,两军主官的见面未必是什么好事。

    之所以传信杜锐勋派人领走尸体,百里燕的想法很简单,拖延时间,打击卫军士气。

    卫军撂下了六万多人,合计昨夜逃回去的,伤亡近半,尽管现在天气寒凉,但阴雨不断时,常日久也会腐烂引发瘟疫,需要有人清理。

    此时此刻咸军站着的还不到四万人,清理四万人的尸体无异于找死。让卫军领会自家人的尸首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同时给杜锐勋一个烫手山芋,即便他明知有诈,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

    首先这不是撂下几百几千具尸体,是五六万人,不给自家弟兄收尸,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哪怕死的都是贱民,下层的武官也是弹压不住的,更何况这是五六万人,什么社会阶层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