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为加快工业发展,推动数学研究,在百里燕要求下,由狂澜设计出一种机械手摇计算机,能计算十位以下的多数单一函数运算问题。

    不过由于设计,精密结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高,耗时长,百里燕同时准备另一套简化版本,两套同时生产,以满足日技术人员工程计算使用。

    同年底,配套风力发电在麟城、永兴两地开始动工建设,水力发电在永兴城东西两城同时动工。

    值得一提的是永兴城地貌并不具备水力发电的条件,在狂澜建议下以,利用此前建造铁桥疏流永兴河,在西城、东城两岸挖掘的两条分流渠建造小型水电站。

    与卫国换防持续至十一月低,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顺利撤回德康、甘府,疏散复原咸军与民夫一百余万人,卫王再以卢贾为使出使咸国,双方缔结盟约宣告结盟。

    咸、卫结盟的戏剧性结果让诸侯始料未及,同年受伐卫效应溢出影响,各国纷纷遣使修好,志国乖乖服软重新恢复贸易,开放南下牧场通道,对卫国索取德康的要求,在咸卫两国宣告结盟后,最后不了了之。

    但为报复志国落井下石,百里燕决意在东原郡建设油田打油井,开建燃油化工厂,以降低对志国石油的依赖,同时满足日后汽车燃油的使用,并从石油中提取更多的化工产品。

    出人意料的倒是根据此前勘探,东原郡西南有大片油田,结果第一口井打下去,出来的竟不是石油,是气,但也不是天然气,检验后发现竟然是氦气。

    由于没有准备,缺乏必要设备和工业需求,百里燕遂而决定暂时堵上,待日后开采氦气,做工业用途。

    局势明朗不久,天子暴跳如雷,然此时木已成舟,最终只得再做让步,加封卫王为郡王,连升两级,换取卫国让出两个半郡。

    其中两个郡是百里燕答应的瑞郡和贡祥两郡,另外半个是中末郡的三处土地与净源郡的四处土地,否则也不可能连升两级。

    此时只剩咸国与长孙关系悬而未决,百里燕一面加强外交政治攻势,一面从东西两线调集咸军摆出大兵压境的态势,并切断与长孙咸军控制边境下的全部陆路贸易,对其港口半封锁,卫国则乘机在边境榷市大搞加价销售痛宰“肥羊”。

    外交对峙从650年年底一直持续至651年四月,最终以长孙财政崩溃宣告结束。长孙以割让桑南、桑北、清田为代价,换取西线七郡县作为补偿,咸国贷款六百万新币,五十万寸银助其恢复经济。

    咸国交出西线七郡时,百里燕事先已经摸清了当地人口结构,遂将技工、郎中、知识分子群体多数举家迁往咸国都郡西郡,以加速咸国工业化。

    当然,长孙国也能这么干,但其没有财力,也没那份心迁走清田、桑南、桑北三地人口,对其来说无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同年年底刚过,志国发生政变,公良氏打倒陶氏一家独大,与相国上官太岳达成政治同盟,拥戴志王二子唐元翔为太子,成功夺权,志国的分裂危机经过十二年发酵暂告解除,志王为此大病一场。

    盛元651年正月,咸王颁诏封赏嘉奖有功人员,于鸿恩殿设国宴犒赏三军代表。

    咸王八子姜宏受封泰来城,封号泰来君,九子姜真受封荣盛,封号隆盛君,幼子姜璨封于中兴城,封号中兴君。每人所金银存款作为内府绝密存入国立钱坊,因此究竟咸王给了多少金银,包括百里燕在内无人知晓。

    正月里,卤侯长孙薛舒与百里彩云完婚,咸王指婚公子姜璨娶盐枭高氏女子为正室,同时向百里燕提亲,婚期定在二月和五月。

    正月一过,百里燕经过慎重考虑,择年仅十五岁的萧儿之女百里娇,十五岁的春柔之女百里霞,提前毕业送往轩云益草堂接受医学培养,同时对二人开设计算机课程,教授二人棒式中央计算机的原理和操作方式。

    由于这种棒式中央计算机性能太过先进,系统由狂澜重新编辑为中原文,并修改后简化了大量目前无用的功能,使之处于休眠状态,只使用部分功能。

    二月初,滞留梁国的能源转换器及其他设备经由御客押运,走内河水陆秘密运抵永兴,由于密度过大体积过高,只得用一艘加强改造后的五千石大船单独运送。

    二月中旬一切准备就绪,去年十二月建设完成的雷电站投入运营充能。

    一个高达七丈的水泥高塔建在永兴城西南二十里,海拔六百米山丘上,高塔内垂直竖立一根长七丈,直径八百毫(约七百二十毫米)的紫铜棒,伸出高塔顶端四尺,高密度核心储能介质模块与能源转换器埋设于地下,通过铜棒对闪电的聚能充电,使用无遁技术实现远程诬陷充能。

    无遁充能技术简而言之,是一种更为先进无线充能,无线充能的原理依然是利用声光电磁的效应实现无线充电。

    而无遁充能利用空间波、时间流速以及重力细微波动,对目标设备实现充能,传统无线充电作用范围小,无遁技术作用范围大,覆盖星球和局域星系都可实现。

    三月初公良氏在肃清内乱不久,由公良修携次子公良旭上门提亲,既为公良氏在国内谋取更大政治资本,同时缓解咸、卫联盟带来的外部压力。

    同年二月,经过两次商议和遣使,咸国正式公告尼尔科科族的存在。

    三月,尼尔科科人遣使入咸国,随行派遣留学生三千余人赴咸国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

    【注1】胶木由德国科学家拜耳,于1872年发现,由于十九世纪中后期电力尚未完全普及,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完成,该发现直到1904年由贝克兰发现可应用于电力绝缘。

    由此可见即便是超前的技术发明,在没有出现对应配套的其他社会现象与其他技术之前,无法被得到应用。

    【注2】三硝基甲苯,既tnt,尽管是现代主流且安全的炸药之一,但却由德国科学家j·威尔勃兰德于1863年发明,距离今天156年,但真正普遍应用是在一战前,二战开始广泛使用。

    制约tnt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工业化生产,尽管能从实验室制取,但不意味着当时的工业设备条件,能满足工业化规模生产。

    而硝化甘油则由诺贝尔发明,但制取硝化甘油的工艺却很简单,自己家里也能搞。最简单的工艺路径是制作肥皂产生的甘油,然后与农药、洗涤剂进行一定的反应,就能获取硝化甘油。但是这玩意儿非常危险。

    另外无论tnt还是硝化甘油,既是军火炸药,进行稀释后,也是药物。

    。


………………………………

第1091章 野蛮发育(2)

    自648年发现尼尔科科族至今,百里燕陆续派遣了考察团和农业专家组,前往灵境岛考察接触,并给当地尼尔科科族人带去了先进农业技术。

    由于当地缺少牲畜,三年间百里燕组织船队共计输送了香猪五万余只,鸡鸭鹅二十万只,矮种马一万余匹,铁器九十余万件,谷物良种一千石,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数以万计。

    尼尔科科族则用当地的特产和宝石,换取咸国的物资,由于生产力的差距,这种贸易本就对尼尔科科族人不公平。

    有鉴于此,百里燕采取公平贸易措施,咸国方面的货物都以亏本的价格出售,以换取尼尔科科人相对高价的特产,平衡双方贸易,籍此结好尼尔科科族。

    而正如狂澜提供的信息,百里燕在尼尔科科人身上发现了早期物种天赋,一是鹰眼,二是语言天赋,三是他们的智商可能略高于人类,四是寿命比人类长。

    尼尔科科人的眼球是人类的两倍体积,向外凸起,视力是人类的五到六倍。

    正常人类的视力大约能在四百米外清楚识别处一个人形目标的面部轮廓,而尼尔科科人能在三公里外达到相同的识别效果。

    这意味着相同的光学电子设备,他们能看到人类看不见的物质,人类需要使用放大镜才能观察的集成电路,他们根本不需要,而手术中一双精密的眼睛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可以做更为精细的手术,从事精密加工。

    其二是他们的语言天赋,他们的听力发达,能模仿动物做简单交流,百里燕派出的考察团,尼尔科科人只用了半年学会了人类百分之八十的日常语用,而咸国的学者却还在学习他们基本的词汇和语句。

    此外尼尔科科人的智商较高,生产力水平达到了青铜文明所能达到的极限,考察发现他们社会已经具备了冶炼和初级机械,并有系统化基本教育。

    最让百里燕震惊的是尼尔科科人的人均寿命达到了七十岁,最高龄的老人竟能活一百二十多岁,如果物质变得丰富,医疗条件改善,他们的寿命可以增加一倍。

    而当下人类的平均寿命才四五十不到,战争时期甚至只有三十多岁,如此悬殊巨大的寿命落差,意味着他们如果与人类在同一个水平线一起发展,尼尔科科人的知识分子的保有量会更大,科技总有一天会领先人类。

    尽管上天给予了尼尔科科人卓越的物种天赋,却也让他们为自己的天赋而烦恼。

    尼尔科科人身形矮小,只有不到三尺,妊娠周期约为十个月,比人类长,同时身处的环境,决定了早期的威胁来自于肉食动物和大型动物。

    由于岛上没有马匹、耕牛、猪三种农业文明必须的畜力,缺乏铁矿资源,其农耕文明的发展周期会很长

    因此尼尔科科人在早期石器时代、农耕时代,乃至工业时代,都十分脆弱,工业时代体能型劳动将严重削弱他们的效率,但也会刺激他们更加专注于提高自动化和机械效率。

    总而言之,多数文明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天赋,尼尔科科是典型的代表。

    尼尔科科人的民风淳朴敦厚,热情好客,善于学习勤劳朴素,社会几乎处于人性最好的一面。

    三千名留学生将安排前往轩云学习语言课程,而后进修两年基础数学和自然科学,两年后安排进修草药医学、农业、渔牧、数学、木工、陶器、纺织、基础机械设计、冶金,重点培训能够立竿见影改善社会生存环境的学科,学制三到五年不等,优秀者允许破例继续进修。

    由于尼尔科科人人矮,听力和视觉系统发达,给一个班级人类上课的效率,可以给六个班的尼尔科科人授课,这也是百里燕同意三千人留学的主要原因。

    650年至651年百里燕做了三件破天荒的大事,一是割了长孙的三个郡,二是铺设铁轨开火车,此举不亚于五雷轰顶开天辟地的伟业,诸侯国还在苦思冥想,费尽心机如何突破年产百万斤铁的时候,咸国已经开始“作践”数以千万斤的好钢。

    第三件事莫过于尼尔科科人向咸国派遣使团通好,其实尼尔科科人本身并不足以引起多大的轰动,在绝大多数人类眼中,尼尔科科人根本不能算是人,应该是某种和其他动物一样的牲畜,再好一点是个外来的蛮邦生番,全然不会平等看待他们。

    真正刺激到诸侯乃至梁国的是尼尔科科人向咸国“进贡”,设立使馆,这件事的性质不亚于政治事件。

    继金雪狄向咸国递交国书通商以来,西貘夷三族陆续绕开梁国与咸国通商,尼尔科科人绕过梁国在咸国设立使馆,对梁国的刺激不小,舆论一时间斥咸国为“乌蛮朋党”,意思就是说,咸国只会与生番往来的异类。

    同年四月,永兴至陔陵经停王眷双向铁路,昶曲铁矿至永兴单向铁路修通,永兴河铁路桥以西路段继续延伸,截止当年七月,共计铺设铁路六百余里。

    有鉴于技术工种和经验不足,头两年百里燕不打算过快扩张铁路,仍以积累经验,培养铁路基建人才为主,部分路段修了差拆了再修,反复锤炼培养技术工人,并计划尽快组建铁道兵,铺设电话、有线电报站,以解决铁路修建和调度技术。

    五月,经过前期技术准备和试验论证,永兴加工厂着手开始对全军645型铂系铜镍铁基合金前膛炮实施技术升级。

    改装后膛装填火炮,将使用断隔式螺纹炮闩闭锁,弹筒、密封圈双重密闭,液压复进机构,一举实现装填闭锁、气体密闭和火炮后坐力三项重点技术。

    由于645型炮身管壁较厚,钢材质量先进,设计之初留有升级改进余地,此次加工内孔的同时,镶入一根锻造后加工后的膛线管,使用油压机将膛线管压入二次加工成型的645炮管内,从而实现管身自紧与螺旋膛线,以增强火炮膛压与炮击精度。

    同时膛线磨损后,只需再将内管压出加以更换,即可修复重复使用炮身,节约工业耗时。

    火炮升级改进的技术两年前已经论证完成,无论断隔式螺纹炮闩闭锁,弹筒、密封圈双重密闭,液压复进机构,都在理论上完成设计,这三项技术无一例外基于百里燕前世的认知,但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工业能力。

    如果不具备加工能力,任何已经预知的技术路径,都无法实现。

    五月底麟城、永兴陆续通电,照明和电话投入使用,有鉴于电工的不足和用电的危险性,电力仅限于麟城、永兴和轩云三地使用。

    但通往各地的架空线路仍然按原计划继续铺设,争取三年内各郡通上电话与有线电报。

    六月,永兴车辆厂一期工程完工投产,采用流水生产线,尽可能多的配备了电力设备,以提高产量,首批手扶拖拉机、收割机、皮卡和中卡五十二辆陆续下线,接受为期三月高强度测试和改进,十月正式生产,司机学校同时成立。

    得益于狂澜前期的数据建模和技术优化,设计指标几乎达到了理论指标的百分之九十五,同时又满足当下工业技术生产能力。

    由于大量前期的运算模拟,设计数据双优后的产品几乎没不存在技术性瑕疵,同时又能满足当前的工业加工能力。

    仅有的问题也是生产规章不规范造成的操作工个人失误,以及后期装配装修造成的故障和人机功效等问题,技术原理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

    有鉴于工业条件的制约,车辆生产尽可能回避了审美,只考虑实用性,因此通用载具外形充其量过得去,型号只有皮卡和中卡两种。

    百里燕原计划是生产皮卡和轻卡,原因是多缸机只发展到四缸,许多设计指标都不满意。

    以两年前的工业基础研发的四缸内燃机,仅够驱动皮卡和载货四十石以下的轻卡(约合不到25吨),一两百石载重的中卡各项指标都达不到。

    已经开发完成的的直列四缸机正好满足皮卡和轻卡的需求,而单缸机、双缸、三缸机能满足手扶拖拉机、收割机、发电机需求。

    狂澜从新优化过后,拿出了一种新式内燃机结构,不需要改变内燃机材料,也不需要改善燃油成份和空气压缩比,只需要增大缸径、缸径厚度加强机体强度,增加两个重复燃烧室冲压式,优化现有机体结构,利用燃油气体不完全燃烧和二次压缩的原理,提曾内燃机效率。

    在增加内燃机重量百分之二十前提下,使之输出功率大幅增加,载重九十五石,使用三轴六轮结构,气动鼓刹制动,最大公路时速一百五十里每小时,勉强算得上是普通中卡。

    不过这么好的设计,肯定有弊端,需要大量喝水冷却,用水量是普通四缸机的三倍还多,好处是在不大幅改变模具设计,满足当下工业生产技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了燃油效率,而油耗却不比原来多多少。

    当然,如果直接使用传统结构六缸机,同样能够实现同等功率的输出,但永兴城尚未开始研发六缸机,技术储备不足。

    而且六缸机不是单纯在四缸上,增加两缸那么简单,几乎是全部数据和设计的重来。

    同时限于工业加工能力的限制,当下既没有数控机,也没有仿形机床,必须先由传统切削机床去除余量,而后再由钳工手工加工,生产制造一套单缸机模具需要一个多月,近四百个时辰,一套四缸机模具需要两个半月。

    其中不包括后期试生产需要花费的模具修改耗时,六缸机则会更久,且需要重新设计论证,制定相关技术指标和标准,随之需要改变的是其他配套设计,工业资源成本消耗太大,没有一年时间,根本安排不过来。

    四缸机已经设计定型,有现成的模具,全套的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时间成本要少得多。

    。


………………………………

第1092章 野蛮发育(3)

    十月上旬,长孙国海天郡以北一百二十里洋面上,一支由十八艘战船和补给舰构成的海上编队,漫无目的的行驶在碧波大海上游荡着。

    这是一支奉命向南搜索的腋目人舰队,在扫荡了整个北半球不久,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南半球,试图寻找着南方的大陆。而在过去三十年中,他们从未放弃寻找,无数次派出船队南下搜索大陆,但毫无收获。

    就在船队南方三十里的海面上,一艘晋国的商船经由外海前往梁国,桅杆上的腋目水手无意中发现了这艘晋国的商船,他呼喊着示意南方的目标,试图唤起舰员的注意

    “快看,南方好像有船,有船!”

    消息很快传到船舱下的舰长室,一个奇矮无绿色皮肤,腋下生目额头同样长着一个黄色眼球的矮子,站在一张梯座上,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迷茫的看着桌上的海图,在他的手边摆放着一只八边形的钙钠玻璃杯,里面装着一种粘稠的的红色液体,隐隐散发着一股血腥的味道。

    矮人沉思之际,门外快步走来足有两米五的巨人,其同样是绿色皮肤腋下生目额头一颗更大的黄色眼球。

    “报告司令官阁下,玛兹卡号发来旗语,距离我舰队以南两里发现不明船只。”

    (这里需要指明一下,腋目人的两里相当于梁国标准的三十里,相当于公制六点七公里。)

    矮子闻讯犹豫了片刻,在海图上向北寻找了一会儿问道

    “是阿萨斯克的船还是弗伦名的船?”

    “报告司令官阁下,距离太远望远镜中仍然看不清楚,但似乎不像是我们的船。”

    “不是我们的船,就是阿萨斯克或是弗伦名的船。”

    矮人肯定说道,来人语顿了片刻说

    “司令官阁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艘船十分古怪,不像是我们建造的船,像是个异类。”

    “异类!?”矮人心起疑窦,少时说“是什么特征?”

    “船甲板上有建筑,前后只有两个桅杆,船体像月牙,船帆是蜡黄色一节一节的,看着非常奇怪。”

    “嘶……也就是说,这种船不是我们任何一国造船厂建造的舰船,在此之前也从未出现过,是吗?”

    “应该是的,至少我我没有见过。”

    来人肯定道,矮人一掌拍在桌上道

    “传令,咬住那艘船,跟上去!”

    “遵命司令官阁下。”

    腋目人的船非常有特点,他们使用圆帆和橄榄帆,配合方形帆和三角帆,提供船只所需动能。由于圆形和橄榄型面积最大,因此相对最少的面料和重量,能提供最大的兜风性。

    但缺点是几何亲和力差,不易节省立体空间,因此腋目人的方形帆与圆帆橄榄帆结合处做了圆弧处里,以减少空间损失造成的透风。

    而中原的船多以硬帆为主,使用竹竿作为骨架固定帆的架构,优点是操纵性强,风向适应性强,缺点是风帆面积相对固定,风帆组合性为零,单根桅杆的立体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只能一味的增加桅杆来增加风帆面积。

    约莫两刻过去,腋目船队航向改为西南,紧追晋国商船距离接近至十五里时,望远镜中清楚看见商船船桅上悬挂的晋国旗号,船头往来穿梭的船工怡然自得,享受着难得的风平浪静,然这一切尽在腋目人眼中。

    “司令官阁下,是异畜,好像是异畜。”

    一旁的矮人副官激动说道,司令官点头表示肯定

    “不错,确实是异畜,不过长得有点怪不是吗。”

    “阁下指什么?”矮子副官问。

    “我觉得异畜或许和猫狗一样毛色不同,但都是一个品种。”

    副官闻讯大笑

    “呵哈哈……司令官阁下说的不错,这些异畜不论长什么样子都是一副德行。”

    “另外他们的船很大,显然应该拥有很强的造船能力,但同样附近应该有陆地甚至大陆,否则不足以支撑这一艘大船的制造能力,而且不偏不倚就碰上一艘大船,这个概率太高了。传我命令,舰队保持航向,拉开距离继续跟踪。”

    “遵命司令官阁下。”

    晋国的这艘商船是一艘七千石的传统商船,对腋目人而言这艘船并不大,但对于北半球同步发展的白人文明,七千石海船已经巨大无比,腋目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这艘船背后的制造业能力。

    就在腋目人发现晋国商船的同时,晋国商船的水手同样发现了腋目船队,由于商船并未装备望远镜,同时受到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