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可行吗!”姜蛰质问道,心里迅速盘算着。

    “回大王,咸国今后将不止于现在的十四郡,但凡并入之土地,都需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大王分封的爵位,大可以从事商业或工业,加之朝廷特许和税收优惠,将来所得之利益远比霸占土地所得更多。

    相反如若现在肆意分割土地,不仅将激化朝廷与百姓矛盾,还将自毁根基动摇国本。现在发生的一切,正是土地所致。但如果解决了土地问题,一切都还有腾挪的余地。”

    给贵族以一定税收和产业特权换取土地国有化,是百里燕未来二十年扫除政治阻力的重要举措。

    因为他很清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在放出去的产业,虽然在当下是高端产业,但到后期都会成为低端产业和淘汰产业,甚至最后消失。更多因时代发展新生产业,将稀释的市场资金和资本全力。

    因此现在下放的产业,并不会对未来造成很大冲击,相反随着产业的开放,不仅调动了权贵的资金,还缓解了吞并诸侯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商业竞争和兼并将最终淘汰没落多数贵族,哪怕享受着税收特权,贵族不思进取,守着的产业也将很快过时。

    姜蛰看到的永兴城只是十九世纪末的水平,他无法想像二十一世纪末的未来产业,所以只要熬过三十年五十年,继续按着他的方针往下走,贵族的危害最终能得到基本控制和解决。同时再辅助以政治体制和法律制约,最终将缓慢消除贵族阶层的危害。


………………………………

第1122章 暴风骤雨(5)

    得到百里燕的条件,姜蛰不出所料的认为有利,遂而说:

    “永兴侯此言当真。”

    “臣言出必行从未食言,更不敢欺君,还望大王回头是岸,尽早还清静于万民,携手共御外敌。”

    “那好,寡人且信你一回!”

    姜蛰此言一出,百里燕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这个君主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小人君子和旁门左道都要用,现在的妥协或许是为日后的还手而做的表面妥协。

    待他思索之际,咸王又问:

    “广信之事,永兴侯应该知道了吧,眼下国内困窘,应该如何应对。”

    “回大王,首先即刻宣布废止封土诏告全国,以定人心。其次免除部分或多数六月之前的赋税,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与商业运转。

    其三,陆亭训第九镇军即刻扩编,以拱卫都城,周空第八镇军调回永兴协防,辎工营调十万人补充各镇兵马,但全国暂不做动员。”

    “不做动员!腋目人已然打到寡人家门,其若上岸,人力岂能相敌。”

    “大王放心,我国海军即便不能力敌,此股腋目舰队也将重创,短时内无法登陆。只要拖上十天半月,形势将会好转。而且以海军舰船战力,臣还是有些把握的。”

    “腋目人来势汹汹,六百余艘坚船利炮不宣而战,北海舰队如何能与之匹敌。”

    “大王,即便做最坏打算,北海郡、咸西郡、江东郡、东原郡,沿岸但凡能大举登陆之地皆修筑有要塞堡垒,仍能低档一阵,还不至于攻入腹地。”

    “这些寡人都知道,但永兴侯不也曾说,腋目人杀之不能死,既然无法击杀,挡住又有何用。”

    “挡住腋目人是为争取更多时间调整内政,扩大军需生产,以便于陆地决战,割他们的头。如若海战不能阻挡,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臣请大王恢复臣大司农与军械司职,以便于全力应战。”

    姜蛰凝视着他,对百里燕没有提出废黜相国自立的姿态,令他深感疑惑。在沉默片刻后他说:

    “上大夫谭乐该如何。”

    “谭乐二月至三月间前往各地讨要钱款,暗中向地方郡县索要税款好处,实为贪赃枉法监守自盗,应予剥夺上大夫爵下狱待审问罪。”

    “寡人不信,谭乐能如此,永兴侯又作何!”

    咸王抄起右手卓几上躺着的账簿,狠狠扔在百里燕脸上,怒道:

    “你自己看看,这些差额你怎么说。”

    百里燕拾起地上的账簿,这件事他已经知道,但并不清楚李旭这个账是怎么算的,狂澜反复推算了账目,也没算出如此巨大的差额,但是看到账目对照之后百里燕就明白了。

    “大王,这些账目其中部分,是臣与咸王密报,大王继位后应该由臣当面向大王禀报,内府与臣处各有一本密账以作校对之用。

    其他部分大致分两种,其一铁器部分是根据当年和砡工派的密约,拨付给他们用于制造机械与钻研百匠工造术之用,一些生活日用也是拨付给他们。

    另一部分是黑账,是对外走私的账目,是不能公之于众,不能让诸侯知道的nèi mù,因此也只有咸王和内府知道。所以三项相加,才会有如此巨大落差。”

    “空口无凭,要寡人如何信你。”

    “所有账目臣都有备份,即便是内府查不到,臣能随时向大王密报。但大王不容臣禀报便令臣守陵,大王心生无解是在所难免的。”

    “那内府空空如你又怎么说!”

    “此事臣并不知情,但每年明款拨付内府的账目国库都有账册可查,而内府的情况臣是无法过问的。如果大王怀疑臣控制司农府虚报采买价格,臣也只能告诉大王,除了臣不能生产的,但凡能生产的商品一并都是成本价供宫内支用,而这本目涉及咸国根本故而也是密账。

    另外每年还有若干不等钱坊分红,金雪狄交易分红,陵山银矿,大王都有收入,至于为何消失不见,此事臣也不清楚。而焦木华将军主管内府才数月,断无可能从宫中将内府金银钱款悄无声息全部转走。”

    “谁也没拿,那父王的府库又在何处。”

    “臣不知,此事只能慢慢细查,短时内难有结果,但所有账目都是清楚的,大王随时可以核对。”

    姜亥内府的贵金属之多,足以影响整个中原的金融流通,这笔钱只花出去,很快可以通过市场资金流动量的增加发现源头,但如果埋了起来不用,资金短期没有暴然增加,这说明这笔钱就在某个地方,绝不可能出国。

    对百里燕的解释,姜蛰这次没有质疑。他清楚,如果继续对峙,百里燕拿出账目核账,会让他更下不来台,遂只能表示认可。

    “既如此,永兴侯择日将账目拿予寡人过目。”

    “臣领旨。”

    “现在,寡人累了,永兴侯即刻官复原职,与其他内阁都散了吧。”

    “诺。”

    百里燕躬身一礼,缓缓退出内殿。待其一走,姜蛰顿时瘫软在床榻上喘着粗气,这是他第一次在百里燕面前如此的强硬,心里不免发慌和害怕。

    此时外殿众人久等多时,见百里燕现身,众人纷纷上前询问,卢皋先说:

    “永兴侯,大王可有旨意。”

    百里燕平静说:

    “一切都过去了,即刻起,一切照旧,尽速恢复各地秩序。”

    一言既出,众人无不欢欣鼓舞,唯有高勋黯然失色默然未语。

    与众人略作交代,百里燕遂而出宫,他还有另一件事急需去办,那就是找姬丰算账。

    待内阁散去,西寰大驾而至问学阁,昂首挺胸趾高气昂站在姜蛰的面前,准备痛打这条落水狗。

    见西寰不请自来,姜蛰心中恶意凌然,然而却不能发作在脸上。

    他此刻清楚,西寰放出百里燕便是向他shì wēi,因此尽管数月来冷待了西寰,但他门间却并未撕破脸皮,若是得过且过,大可推说西寰人老珠黄,自己沉迷女色敷衍了事。

    心里仔细酝酿片刻,姜蛰平静说:

    “王后怎么来了。”

    西寰不动声色,但口气间满是讥诮之意:

    “臣妾这不是来向大王问安了吗,大王治国数月,可还满意啊。”

    “由父王托孤重臣辅佐,寡人今后可以无忧矣,王后以为呢。”

    “呵呵……”西寰冷笑,但没接话,因为姜蛰将烂摊子甩给了内阁,再若逼问,就是她对内阁不满,后宫干政。刻意回避了问题,西寰又问:“大王今夜打算在何处就寝啊?”

    “寡人还没想好,王后先行安睡吧。”

    “既如此,臣妾告退了。”

    西寰非常聪明的选择退让,不与姜蛰正面冲突。她也知道,这一纸婚约不能撕毁。但她也不会坐视姜蛰给自己难堪,所以一早将其新宠女子悉数“请出”了后宫,由自己的护军,押往潜邸幽闭。

    当然,再歹毒些,不声不响的弄死了,姜蛰也拿她没辙。但毕竟是一届王后,还是霸主国的王后,她得给自己留点德行,同时百里燕最厌恶明火执仗的杀人,如此无异于向他挑衅。当此特殊时期,还是安分守己些好。


………………………………

第1123章 暴风骤雨(6)

    百里燕出宫后,直奔梁国公使府,此时姬丰、姬康二人已经知晓百里燕被放入城,但并不知道是谁放了百里燕,更多猜测是咸王bèi pò妥协,但也没想到百里燕反手就杀上门来了找他算账。

    “启禀主人,永兴侯已到府外,要见主人。”侍者飞快说道,那正心急如焚的姬丰吓了一跳,他说:

    “他,他来做什么!”

    “不知,但执意要见主人。”

    这时姬康说:

    “三叔,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百里燕重新得势卷土重来,恐怕没什么好事。”

    “那是自然的,走,去看看他说什么。”

    少时叔侄二人来到前院,百里燕就站在府门内,见姬丰前来,他上前了两步,抬手略施一礼:

    “三年未见博源君,阁下近来很是忙碌吧,可否看花眼呐。”

    姬丰脸颊抽搐着,但仍然保持了他笑面老虎的本色:

    “呵呵,永兴侯再得咸王重用,本君恭喜恭喜呀。”

    “哪里哪里,比之博源君,本侯自愧不如啊。本侯此来是向阁下要些东西,还望阁下不要吝啬呀。”

    姬丰心生警惕,他小心说:

    “永兴侯所言本君着实不明白,本君可从未向阁下借过什么。”

    “呵哈哈……博源君从来是不会向他人借什么的,毕竟堂堂天子叔叔,向人借物岂不失了身份,故而借字得改一改,改成拿。

    博源君近日从相国高勋处拿走了不少书籍,挖走了本侯不少工匠,索要了数十辆卡车,还请博源君能如数奉还,否则到时候不要来求本侯。今夜言尽于此,往后勿谓言之不预!”

    言毕,百里燕转身离去,气的姬丰脸色抹黑七窍生烟,那姬康忍不住说:

    “狂妄,狂妄之徒!”

    这时姬丰说:

    “时也势也,再谋打算吧……”

    百里燕一席话无异于最后通牒,当然他现在已经没有闲心去讨伐梁国,也没这个必要。

    腋目舰队已经抵达梁国海岸,狂澜截获的信息显示,梁国都城津邺大乱,二十天前发往个诸侯国的求援国书还在路上,腋目人已经封锁了海岸为日后的登陆在做准备。估计下个月,天子的勤王诏书就该送到,姬丰、姬康叔侄二人就是来求,百里燕也不会搭理他们。

    此时永兴侯府灯火通明,百里燕回城的消息已经传入多时,众女子惊疑不定,不知这场权利对决会如何收场。

    “大夫人,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

    许沺屋外大唤边跑边喊,一众女子如沐春风精神大振,目中无不是射出道道精光一哄而出奔赴前院。百里燕阔步走来,心里也很焦急,他就怕姜蓉沉不住气,撞在姜蛰的枪口上。

    “燕子,燕子……”姜蓉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一头扑在百里燕怀中,其他女子无不落泪,恨不能都扑在百里燕怀里寻求安慰和温柔,但却没人有姜蓉这等待遇。

    轻抚姜蓉的后背,百里燕很是平静,他说:

    “这几月,难为你们了。”

    “你还说,大王那里怎么样了,今后怎么办。”

    “一切都过去了,明日起一切照旧。”

    “真的?大王没有追究?”姜蓉不可置信,她知道,现在的姜蛰变得面目全非,没人能驾驭得了他。

    “放心吧,国难当头,一切以国民生计,为中原存亡而战!”

    “可广信,兄长来信说,广信外海敌船密布,广信危在旦夕。”

    “是的,腋目人来势汹汹,确实出乎了我的意料。但你放心,广信经营了十数年,固若金汤。我明日即刻派出援军,广信一时半刻不至于失守。待形势稍后缓和,你也该去广信祭奠一下岳父大人,顺道把岳母和侄子接来,以防万一。

    对了,旭儿回来没有。”

    话音落下,百里香接话说:

    “还没有,旭来信说,公公暂不让他回来。”

    “这就对了,我派他前去报丧,便是调他出国,以免大王心生猜疑,招来麻烦。走吧,回屋说去。”

    安抚了一众女子,一行人前往内宅叙话,下半夜百里燕独守书房,紧急起草应变计划。

    这些计划在过去数月间根据情势的变化陆续由他编列,现在需要落实成方案,尽快平息国内矛盾,恢复生产。

    由于预见到太子登基后可能的报复和政治举措,百里燕一早做了充分,但姜蛰的破坏力仍然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

    本以为西寰、内阁和高勋三方势力哪怕有一方势力能够牵制姜蛰,但没想到太子仗着彦家盐枭的势力,挣脱了三方阻力,致使事态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尽管百里燕知会了卤侯,希望他不要与姜蛰正面冲突,但事态持续恶化,卤侯却对彦家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这不免让百里燕高度怀疑,姜蛰的所作所为,背后还另有跟深层次的原因,否则姜蛰不可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政治能量。

    翌日早朝,由咸王、内阁共同牵头,召集百官、权贵、勋戚召开行政财政会议,派出诺一言、薛钟安抚诸侯使节,对二月起至今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做出纠正,责任不推给任何人,最终将以朝廷名义诏告天下前阶段的施政错误,最大程度给咸王留足面子。

    同时紧急从钱坊抽调资金应付开支和赤字,由于近两月的挤兑风潮,钱坊资金大量流出,致使流动资金出现暂时困难,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现在的钱坊不仅仅是三侯和国库四个大户,还有御客、云仓派、砡工派,以及以黄彻儿子黄飚为首的黑恶势力和降将资金的巨额储蓄,还有天下不少门派与国外匿名账户,如孙国、志国、歧国、卫国等。

    只要大额储户不动,钱坊就稳如泰山,但挤兑确实造成了极大的金融恐慌。

    经过连续两天密集讨论,百里燕决意重新恢复期货市场,将价格恢复至三月初五的收盘价,这个价格下多数大宗商品虽然都处于暴跌下行,但这个价格能让多数商人恢复半数资产。

    当然,要恢复他们的资产,已经泡沫化的资金必须有个出处,但绝不可能由国库和钱坊讨这笔钱。

    因此百里燕紧接着秘密会见了云仓派派驻王眷的全权代表楚世元,其此前是津邺云仓派典当行的门主,百里燕允诺云仓派在咸国开展金融róng zī和借贷典当业务后,其便调入了咸国专司金融项目运作,此番王眷城中最高价时的抛盘就有他的分,另外萧公毅、段颂之也都有份。

    经过去年十月的金融动荡,百里燕开始为太子登基做了提前准备,因此当他被软禁的第一时间,蒋杰启动预案的同时,云仓、砡工、御客等人都会得到消息。

    此时正值期货价格最高时,三派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暗中出货抛盘。当然,西寰舅舅方伯商业直觉敏锐,得知永兴产能后,预见到消息一旦扩散,大宗商品价格便会暴跌,于是也开始抛盘。

    同时卤侯、轩亭、永兴、国库、钱坊五家一同出货,因此这次的bēng pán,是百里燕授意下一手策划。

    但如果不抛盘,同样会有rén dà举抛盘,最后损失的反而是咸国和围绕三侯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此番bēng pán咸国不仅没有损失,相反狠狠赚了一笔。

    截止到期货停运,实际所有投资者损失的账面价值,新币折价贵金属后,总额达到了五百二十万寸银,但却有近四百二十万的资金流入了百里燕控制的金池内,刨开本钱,实际盈利三百三十多万金银,可见金融工具的威力是何等的巨大。

    但这笔钱却不能全部吞掉,其中部分的盈利得作为分红让给砡工、云仓、御客,卤侯、轩亭,钱坊也得留一份,国库的部分则进入钱坊秘密账户,至于百里燕那部分,也会进入秘密账户。

    剩下的盈利,半数以上将用于返还投资者损失,其他将用于给姜蛰的施政行为买单,当然,这些资金仍然是不够的。

    由于土地政策变动,严重冲击了生产关系和生产供应,经由农业向商业,再由商业传导至工业生产的上游。

    百里燕在被软禁之前,优先保障永兴、轩云、瑞田、沐阳、麟城等地物料供应,储备了三个月的商业原料。

    但没想到形势会发展到如此恶劣地步,事先囤积的原料在五月初就已经耗尽,战略储备的原料因为司农府的不作为,或者说谭乐还不知道有这些制度机制,只能干躺在国库仓储中睡觉。

    至六月底,仅剩下永兴冶金和机械生产还在维持运转,其他生产已基本停止。如果继续拖下去,煤炭储备也会消耗殆尽,永兴城的上百座炼炉将会因为停炉而造成特大损失,没有一年时间,根本无法恢复生产。

    广信由于没能通上电话,战报几乎一以半个时辰一次的频率发往陔陵,战况空前激烈。

    腋目舰队迟迟无法突破陈瞿建队阻击,遂开始向咸西和麟城以东方向探索,试图寻找登陆地点强行登陆,百里燕火速抽调陔陵辅兵万人,薛胜第七镇军三万人,武装辎工营四万人,开赴咸西北、北海,调田鹏、方亮第六镇军赶赴东原,遏制腋目登陆。


………………………………

第1124章 暴风骤雨(7)

    三月初一,长孙的告急国书送达陔陵,由于清田、桑南、桑北的叛乱致使交通阻塞,告急国书足足晚了五天才到。

    而三月初三,梁国的告急国书也送达陔陵,但这还只是一个月前发出的消息,此时的梁国已然陷入一片火海,腋目人抵达梁国海岸后,就发现津邺这座超大型海岸城市,相对完善的海港设施,成为了他们重点攻占的战略目标。

    由于运输步兵登陆的兵舰在长孙国西海岸登陆,遂而暂时未能对津邺实施抢滩,但在城外近海,对津邺实施了连续十数天的炮击,全城陷入一片火海,死难者不计其数,天子被迫出逃。

    由于来势汹汹,梁国水军未敢出战,龟缩在内河望洋兴叹。

    三月初七,广信海战已有一旬,战斗仍然相持不下,百里燕困在陔陵脱不开身,令蒋杰前去广信了解情况,同时带去了更多的军火。

    但到三月初九,决定性的一战打响,咸军在外岛巡航的两支分遣舰队各二十艘战舰按期返航靠港补给,由于并不知战事爆发,突然出现在腋目舰队北面的兵舰群背后。

    四十艘咸国战船的出现打乱了腋目部署,从背后发起突防,给腋目舰队背后造成重创,腋目人舰队被迫抽调主力战舰北上驰援,陈瞿趁势发动了反扑,咬住其主力,使用白磷弹火攻。

    经过前期的激战,陈瞿等人发现腋目人确实是杀不死,但如果将其舰船击沉,把人抛进海里,哪怕是杀不死,只要不捞上来,淹也能淹死他们。

    这个消息一经传回陔陵,百里燕恍然发现,腋目人现阶段最大的弱点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海上。

    另外,腋目人接舷战同样不占便宜,海军装备有647、648两型枪械,还有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而咸军火炮射程比之更远,精度更高,可以先于腋目开火。

    抵近至五百米内,不仅有火炮,还有榴弹发射器。六十米内手榴弹漫天乱飞,几乎就是一只扎手的刺猬,坚固的堡垒,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哪怕杀不死,炸毁其舰船,沉入海里,泡也能泡死。

    激战至六月二十,战局趋于明朗,腋目舰队向外海败退,陈瞿率军追击一日后未在继续追敌,收拢船队就地巡航警戒,并向广信报捷。至此,持续近一月的广信海战首战告捷。

    “大捷,大捷,广信海战大捷……”

    彦平高呼大捷,手举捷报冲入国政监。

    不同于姜亥在位,姜蛰更喜欢在国政监办公,更喜欢文武百官在他眼皮子底下办公。

    闻讯广信海战大捷,百官纷涌而至,姜蛰起身上前接过战报,他仍不敢相信这一仗是自己赢了。

    “彦将军,消息确切吗!”

    “回大王,消息千真万确,广信大捷。”

    彦平肯定答复,姜蛰立拆捷报,双手激动的颤抖着。

    此一战击沉腋目战舰一百五十七艘,击伤、重伤一百二十六艘,俘获三十七艘,灭敌无算。

    咸军被击沉五十二艘,万石船四十三艘,两万石船九艘,被伤三十一艘,无一艘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