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六万比四万,如此悬殊的伤亡,当下没有哪个诸侯国能沉受得起三五月之内损失二十六万人的惨重代价。
当然,这些伤亡中相当数量的都是伤员,只要医治及时,有足够的药物,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幸存,甚至重新投入战斗。
听完百里燕详述,周空不无悲观说:
“如此消耗久战,中原必溃呀。”
“确实如此,腋目明知自己伤亡巨大,仍然强攻梁国,可见其仍是企图引诱中原精锐加以消灭,而后大举进攻。但梁国地处水陆要津,却又弃不得,梁国倘若失守,西海诸国定然保不住。眼下暂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边打边看另谋出路。
你连日劳顿,先在我帐中住下休息一日,而后我会从蒋杰、莫云风两部抽调武官前往你营中宣讲一些战法,操演战术,以利于接下来的战斗。”
梁县激战结束不久,各营展开战斗总结中就发现,阵地白刃战确实还是长枪、马槊和钩镰戟、长刃枪管用一些,腋目人步枪也好手枪也罢,弹药装填量小,装填不方便制约了其发射效率。
因此腋目在发起冲锋前装满弹药,第一波、第二波进攻的士兵进入有效射程内时,放慢步伐进攻伴随射击,配合身后远中近各型火炮进行火力上的压制,直到冲入我方阵地后开始白刃战。由于咸军被其火炮压制,其在第一第二波攻击中往往轻易得手。
此后第三第四甚至更多波次的增援,建立在攻入我方阵地前锋基础之上,所以之后的波次,都是装填有弹药的步兵,他们攻入阵地后枪膛内装满弹药。
:。:
………………………………
第1165章 梁县阻击战(12)
此时双方进入肉搏战,都是面对面距离,不会超过一两丈,但腋目的步枪加刺刀长,而咸军的步枪加刺刀短,拼刺上咸军不占任何优势,遂只能用弹仓内的火力弥补。
但后续抵达的腋目步兵的枪膛内装满了子弹,此时时双方手头都上了膛,即便是滑膛枪,一两丈内开火的命中精度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这种情况之下,腋目人会选择优先开枪,咸军也会选择优先用子弹解决问题,但问题是咸军打三五枪是无法使之丧失战斗力的,而他们开一枪,近距离内足以击穿咸军的防弹铠甲,给人体造成毁灭性伤害。
咸军的防弹铠甲金毛蚕衬里只能在一百步外勉强挡住155口径黑火药枪弹,因为腋目步枪初速低得多。但在近距离内,初速相对高得多,动能较高,防弹铠甲已不足以抵御弹丸的倾彻,由此带来的脏器伤害非常严重。
而且腋目人中弹倒地的同时可以装死,等待体内子弹排异,而人类却会很快死亡。
如果战斗是持续高烈度的阵地战,人类无法也没时间逐一排查倒在地上的敌人是击毙,或还是装死,只有胜利方才有权在战后考虑这些。
于是当战斗连续拖入数日,尤其是在夜间,这些躺在地上装死,等待弹丸排异和自愈的腋目步兵,又会像地上长出的竹笋,凭空冒出来,逃回己方阵地,亦或是继续战斗,这取决于他们的伤势和战斗意志如何。
所以经常发生突然间,莫名其妙出现成百上千的“援军”从天而降,给刚刚往前推的战线造成巨大冲击。
战后的总结大会,各级军官都反映阵地近战肉搏时,转轮霰弹枪、冲锋枪、泵动霰弹枪与长枪、马槊、钩镰戟组队效果最好。霰弹枪四十步内杀伤力够大,足以重创巨人,轰爆矮人,钩镰枪专攻下三路,马槊长于腋目步枪两尺多,长枪长短都正合适。
但647型长短、单双管霰弹枪装弹量太少,七发装填的泵动霰弹枪、十二发装填的转轮霰弹枪正称手,再辅助以两到三支冲锋枪,一个十五人的战斗班长短结合,近战的生存率高于全自动武器配置的三个伍。
有鉴于此,百里燕从国内调来三千支泵动霰弹枪,两千支转轮霰弹枪,长枪、马槊、钩镰戟各一万五千支,以备不时之需。
翌日,百里燕携周空等将前往梁县,并安排有经验的军官前往周空与新兵营中传授经验和战斗技巧。
不同于其他诸侯军,咸军战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打了胜仗要总结,打了败仗更要总结,并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其他各军。只有这样才能把经验和技术传下去,扩大日后的战果,减少自己的伤亡和失败。
九月廿五,一个不幸消息传到永平,安泰侯姬通于博源城过世,享年六十八,其子姬康继安泰侯爵位。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百里燕沉默许久。
他清楚,以姬康为代表的这一代的人物,开始他们最后的谢幕,他遂派人前往博源吊丧。同时也担心起自己的姐姐百里娟,晋国王后王蕊,还有岐王百里律。
如今自己老了,他们也都老了,每每想起当年坎坷的命运,此时此刻更加感到晚年的不幸。
九月廿七,博源城天子行辕,由于姬通的亡故,天子深感悲痛。姬通继位至今,虽不成沙场力战争得何等丰功伟业,但其在政治上为梁国立下汗马功劳,扭转了被动不利的局面,在梁国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三叔,二叔的丧事务必容重,不可马虎呀。”
天子语重心长说道,姬丰擦拭去脸上泪水,点了点头说
“请天子放心,兄长丧仪我必尽心竭力。”
姬通的过世最伤心的其实是姬丰,先帝在位时,梁国奉行政治为先导,经济为抓手战略。
姬通对外实行政治策略,姬丰对外实行经济政策,两者互为依托形影不离,堪称梁国文略双雄,幕后的操手,姬丰才能做得全天下的生意。
如今姬通亡故,尽管无碍大局,但转念想到自己,他年已六十有六,姬通一死,放眼国内已经没有几个与他同代的人物,又是少了一个可以交心的手足,他不免为自己的身后事感到担忧。
回复了天子口谕,姬通转身要走,此时天子又是将他叫住问
“三叔啊,如今战时愈发吃紧,博源机械坊年可造枪支几何?”
“回陛下,日夜不停生产仅能勉强仿制咸国647、648两型枪支三万余支,已经不能再多了。”
“太少了,寡人听闻咸国如今一年可产各型枪支四十余万支,我国仅有三万余支,今后如何与之匹敌呀。”
天子担心道,一旁相国贾宙接话说
“陛下,臣去年已命各地军械司、军器监调集能工巧匠汇集与博源仿制机械,以求扩大制造,今年生产虽少,但明后年会有所增加。”
“那为何不能先向咸国购买一些机械以为我用。”
天子不解问,姬丰无奈说
“陛下,咸国早已经禁止出售机械,故而花费再多金银也无法买到。即便百里燕愿卖,此时此刻之价格也不会少,故而我国只能自行仿制现有机械谋求自足。”
战争开始不久,梁国从御客手中拿到了647、648两型枪支的原件试图加以仿制,但苦于没有钢材,刀具也受制于咸国,姬丰不得已只好厚着老脸去求百里燕。
当年将设备卖给姬丰,百里燕的打算是讹一笔钱发展自己,同时有鉴于梁国的战略地位,让其具备基本的生产制造能力,有利于将博源制造厂变成咸国的下游企业和修械所。
如今姬丰求上门来,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遂同意授权梁国制造,派出专家组前往博源指导安排生产,并协助梁国建造五万斤、一万斤炼炉,改善国内工矿设施,满足其国内工业用钢的基本需求,刀具、两具、弹药等等消耗品则仍要向咸国采购。
博源机械厂如今仅能生产647、648两种枪型三万支,弩枪配件一万余套,榴弹发射器五百多具,其他木柄手榴弹、土地雷等等近百万,基本满足最低限度的军工生产,没有新的机床和设备,自然没有扩大生产的基础。
时间转眼到了十月,战局仍然僵持,唯一出现的变化来自咸国本土,西线的僵局让奥卡将目光再次转向了咸国。
由于咸国以北海外岛屿埋设了地雷炸弹,水源投了毒,致使长期无法实现占领,严重制约了共盟军海军在咸国外海活动和停靠补给,给骚扰咸国海岸和向东探索造成了极大麻烦。
因此过去三年间海上连吃了两次大败仗后,奥卡被迫将东线海军,收缩在长孙海岸线以东五百里范围活动,派出快船和铁甲罐头船,在咸国外海洋面侦查探索,
十月初,以二十艘铁甲罐头船为首,两百余艘木质战船跟随的主力舰队,突然出现在桑北郡外海两百里,未做停留,一直向东航行,这一幕被负责监视的空艇看的一清二楚,这让咸王姜蛰、王后西寰在内的众多人感到紧张。
前番击沉的四艘铁甲罐头船,只是因为太过轻敌,被炸沉在港口,此番出动二十艘铁甲罐头船,咸国海军在海面决战,将其击沉的概率微乎其微。
国政监内,咸王召集了内阁与司马府、太尉府两府武官开会,姜蛰当堂问道陈瞿
“陈老将军,腋目此番派舰意欲何为,你可有明断。”
“启禀大王,从腋目人航行轨迹判断,臣以为腋目意图非在我国,但要说越过我国攻打晋国似乎也不太可能。”
“陈老将军有何依据断定腋目意图非在我国。”
“自桑北一战后,桑北加速修建起了要塞炮台与海岸防御工事,晋国控制下的江东东郡也修起了要塞炮台与防御工事,由此沿岸一直向东,晋国海岸到处都在修建要塞炮台。
腋目一路东进很快便会发现沿岸皆为要塞,仅以两百余艘战舰要远征登陆作战,实难发动强攻,且后继之力匮乏,无法久战,故而袭击我国沿海与晋国沿海可能性并不大。”
“那他们一路向东作甚,难道是吃饱了撑着吗!”
姜蛰质问陈瞿,这时卢皋接话说
“大王,臣以为还有一事不可不防。”
“卢司马所言何事?”
“那就是望亲江军港。放眼咸、晋两国北海海岸,唯有望亲江一处无法遏制河道,且北海沿岸已无我港可用,腋目过去两年间不断派船搜索,我海军所在迟迟不得踪迹,想来他们定是猜到我国在望亲江中另有军港,故而前来。”
卢皋一言得陈瞿赞同,他忙说
“大司马言之有理,其确实极有可能冲我望亲江造船厂而来。但望亲江出入海口两岸,皆有我军炮台要塞与隐蔽火炮阵地,其若犯入我望亲江,必遭两岸明暗炮火封锁无法靠近。”
这时姜蛰却说
“未必吧,陈老将军。腋目火炮射程远在我军之上,其若躲在远处袭我为之奈何。”
“大王有所不知,我军在望亲江两岸之炮台与火炮阵地,多数实施了伪装,隐匿于暗处,其所能见到之要塞炮台不过是有意暴露。八成以上的火炮皆隐伏于暗处,故而不易被其全部发现。其若消灭我暴露炮台,而大举侵犯入江,必遭我两岸隐蔽火炮夹击。
且其若要万无一失,必以铁甲战舰打头阵,而望亲江宽度不过数里,全在我军大小火炮射程之内,臣有绝对把握将来犯敌船击溃。”
听陈瞿所言,姜蛰稍感安心,他说
“如此说,其两百余艘战船短时内无法对我国构成威胁?”
“是的大王,我军只要避战不出,将其诱入江中即可重创。”
陈瞿之所以有此把握,除了如今海军两百余艘战舰外,今年陆续下水的数艘鱼雷快艇正在训练,明年初可入役装备。
无论速度,还是机动性,都是史无前例的“超级战舰”,此外有总计十余艘木质战船经过改装,增加了两台船用六缸机,变速箱系统与螺旋桨驱动器,即便在无风不升帆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定中速航行。
尽管会牺牲一小部分的火力和载重,但海上作战的机动性能往往比火力更为重要,重新平衡的配置将有利于战海上作战。
。
………………………………
第1166章 梁县阻击战(13)
国政监散会不久,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西寰宫中。
“卢皋、陈瞿当真这般说?”
“回王后,二人确系如此说,卢皋判断腋目是为图咸国望亲江军港而来,并非为我晋国。”季锦昇飞快说道,西寰仍然忐忑不安。
方伯死后,方旦虽然继承了晋国全部的人脉和利益,但晋王也借机对内收紧了财力,不断要求大户权贵“认捐”。西寰失宠不久,势力日衰,若非百里燕撑着,晋王势必要对方旦在晋国的财产下手。明抢虽不至于,但以各种名目索要金银是免不了。
这个当口上若让外敌在晋国身上插一刀,反显得她无能,未能用咸国之力阻止局势恶化牵连晋国,晋国内的形势对她会更加不利。
国政监的消息让她惊疑不定,毕竟还只是一个猜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思考若久,西寰谨慎问道季锦昇:
“倘若腋目未攻望亲,而攻我晋国,晋国可否一战?”
“这……按说不太可能。”
西寰不懂军事更不懂海战,季锦昇的回答让其不解,遂是又问:
“为何不可能?”
“臣虽不悉海战,但臣也知道海战与陆战皆赖粮草辎重,而今不仅是粮草,更需要军火,因此腋目若要登陆必先取得港口,若无港口便无法长久维持,此乃其一。
其二,两百余艘战船,除去水手与补给船只,两百余艘船只所载可供上岸步兵必然不多,且腋目巨人体形巨大,其每船所载兵士少于我人族,故而两百多艘战船所能携带步兵不过区区数万。
其三,653年底至今,我晋国从咸国购买了大量水泥、钢筋与火炮用于建造沿岸要塞炮台,并在要津布设地雷与水雷,规模虽不足以与咸国相提并论,但要想顺利登陆并不容易。
且咸军第四、第五两镇驻扎于江东,倘若晋国有战,咸军绝不会见死不救,任凭事态恶化。
其四,如今之战法所需消耗辎重巨大,从长孙东海岸前往我晋国近则五六千里,远则万里之遥,倘若要去东海,更有一两万里蜿蜒漫长之海岸线,其无力顾及如此遥远之地。
最后,其不熟我国海域,断然不会冒险横跨几千上万里地发动登陆,并在长孙与梁国两线作战,其力再强,也有个限度。因此臣认为陈瞿、卢皋之言应该是有道理的。”
“那为何不像上次那般,兵分两路一路在外海,一路在内海,以迷惑我们。”
“是有此种可能。但眼下集中于梁国近海外海敌船多达四五百艘之多,加之长孙国东、西两岸和北海所需防卫、封锁与转运,以及其从本土运输兵员补给等等,其不太可能再像上次那般抽调数百艘船置于外海,因而此种可能甚小。”
季锦昇对形势的判断相当准确,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季锦昇与时俱进的思想,让他总能在多数时候,对时局做出精准的预判。
腋目战舰被大量用于本土运兵,以及梁国作战,长孙半岛的封锁和巡逻,又拖住了大量舰船,元帅奥卡所能调用的战舰极为有限。
其既不清楚咸国以东的晋国是什么情况,也没有更多的运力用于投送补给和兵力,故而打晋国是无论如何也不现实的。
其次,在过去三年间,晋国从咸国获取了大量水泥、钢筋、火炮、炸药、火药、地雷、水雷、手榴弹等等等,纵然海岸线漫长,无法集中用于任何一处,但延绵不断的小型要塞和炮台,也足以让不了解情况的腋目舰队产生错觉,误以为晋国北海岸依然是咸国防御体系的一环。
对于季锦昇做出的结论,西寰相信了八分,毕竟是追随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护将,鲜有重大失误。思考若久,她说:
“倘若是奔望亲江而来,会是何种结果?”
“还不得而知。望亲江内外海域为咸国海军进出之要津,据臣了解,并未部署水雷,实则也不利于部署水雷,因此如若腋目舰队侵入望亲江,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倘若如此,此一战恐怕是极为凶险。但陈、卢二人都有把握,想来也不是虚言。
不过还是因当小心为好,如今尹秧城已是江东郡最大内河港,亦是望亲江最大港口,倘若咸军败退,必往尹秧城退却,届时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一劫,故而王后应让尹秧君早做打算才是。”
“是啊,舅舅苦心经营三十余年,方有如今局面,倘若步广信后尘,舅舅九泉之下恐也难瞑目,季将军即,可让方旦入宫来见本宫。”
“诺!”季锦昇应命,转身之际回首又说:“王后殿下,顾晨近日身体大不如前,宫中医官说顾晨年事已高,不易劳碌过甚,应该多加将息调理才是。”
西寰心中有些酸楚,有些难过,目中隐隐浮着一层淡淡的泪。沉默了许久,西寰缓缓说:
“那就让顾晨进宫陪本宫说说话吧,其他的让季宁代为操持吧。”
“诺……”
顾晨是西寰自小追随身边,西寰嫁入咸国后一起陪嫁到了咸国,出任西寰的内务侍从管事,二人感情甚深,顾晨突然抱恙,避免让西寰心感哀伤。
前几日顾晨觉得天旋地转,恶心难受觉得要死,火速送去宫中医官署就医,查出一堆毛病,挂了几天点滴,用掉了十六瓶“卞洛氏尿激酶”,感觉才好点。
人类的尿激酶能有效对抗治疗新形成的血栓,而卞洛氏尿激酶是从尼尔科科人尿液中提取的尿激酶,能有效缓解高血压,并降低血脂。
因发现这一药物的两位医师分别姓卞和洛,故而命名为卞洛氏尿激酶。
其实顾晨要比季锦昇年轻两岁,身体却比季锦昇差得多。由于咸国的物质生活丰富,大油大荤遍地都是,顾晨专门从事秘密工作和涉外交际,因此经常到处应酬,他的病纯粹是吃出来的三高和慢性病。
季锦昇则不然,其常年习武注意锻炼,因此除了骨病关节病,其他疾病啥也没有。
当天中午,国政监会议结束不久,咸王、卢皋、陈瞿先后将电话打到了梁国永平。永平的电话是九月下旬才接上,不得已从通往津邺的主线上截了一条线路接到永平城,否则千里之外根本无从得知消息。
“狂澜,腋目舰队这次东进你有什么建议吗?”
“卢皋、陈瞿的判断应该是有道理的,我怀疑腋目缴获了长孙地图后,深入研究之后认为,咸国、晋国沿岸唯一的大江出海口只有望亲江一处,据此推断咸国海军极有可能盘踞在望亲江内。
毕竟望亲江的出海后,距离长孙半岛相对较近,以风帆船的速度也利于向西航行,战略效率较为划算。如果继续向东驻扎,则不利于咸国海军作战。”
“但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虽然他们不一定知道已经暴露了行踪,但他们应该也能料算到,我们会在出海口沿江布置大量炮兵阵地和要塞炮台,仅靠两百多艘木质战船,哪怕是铁甲舰,不付出惨重代价,也是不可能突入内河的。
我担心他们故技重施,使用钥热爆弹,对沿岸实施毁灭性打击。”
“或许吧,如果是这样,一两颗也改变不了望亲江的局势,要塞炮台和火炮阵地延绵上百里地,多数都在暗处,使用钥热爆弹的成本太大,最多也就敲掉一两处坚固的炮台和要塞,因此除非直接用于对舰队的毁伤,否则成本上不划算。
不过你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腋目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大相径庭,你们想到的层面,他们也许想的更深,结合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战争的预判,确实不像是去硬碰硬,应该另有所图。”
“那这就麻烦了,他们要是在出海口一直盘踞着,我担心早晚要被他们发现灵境岛,届时尼尔科科族恐要遭灭顶之灾。”
“你不是给了他们军火,派遣了顾问了吗,应该不至于险恶到被灭族的地步。”
百里燕利用三年间间隙,向灵境岛运输了大量军火和工业物资,更是运去了七万支专为尼尔科科族量身定制设计的654型矮人冲锋枪、步枪。
654型冲锋枪确切的说应该是一款冲锋手枪,人类也能使用,略显稍大,有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选择模式,前置二十发弹匣,使用十毫通用手枪弹,有效射程三十五丈,最大射程一百五十丈,流弹更远一些。
654型矮人步枪全长两尺半,旋转闭锁栓动结构,配上刺刀后长度才四尺,同样使用十毫手枪弹。
除此之外,所有能够通往尼尔科科族领地的水陆通道,在咸军顾问指导下做了充分调查,以便于随时埋设地雷、水雷抵御入侵。而咸军所有海图都没有标注灵境道方位,只有领航员和舰长知道详细方位坐标。
狂澜认为尼尔科科族有能力抵御腋目的入侵,但他们毕竟是只有四百五六十万人口的青铜农业文明,身高只有腋目巨人的三分之一,国小民寡,难以招架现代工业化武装起来的怪物。
风帆船从从江东东郡前往灵境岛距离最近,顺风顺水,单程最也就一个月,慢一点要四十多天,腋目直奔望亲江而去,不可能不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