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大帝-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皇上让大家举荐礼部尚时候,吕大器跟吏部尚铎建议,让王铎出面推举同为东林党的黄公辅出任礼部尚但是,皇上以黄公辅年龄太大,不宜操劳为由拒绝了,他心里正郁闷着呢。

    想一想,皇上刚刚抵达南京,年纪太大的吏部尚良志就主动辞职了。自己身为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第一副部长,顺势接任吏部尚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皇上却没有答应让自己来当这个吏部尚自己无奈之下推举了王铎出任吏部尚虽然让他欠了自己一个人情,但也不无遗憾。

    现在,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的吏部尚谦益,又因为粮价暴涨案被革职查办了,吕大器还以为皇上非常不待见东林党呢。结果,又突然听到工部左侍郎宋应星将同样是东林党人的浙江布政使乔承诏推了出来,出任户部尚职。

    想不到现在峰回路转,竟然由皇上亲自提拔的工部左侍郎宋应星提出,让另一位东林党成员乔承诏出任户部尚要说其中没有皇上的授意,打死吕大器他都不相信。

    于是,大喜过望的吕大器听到皇上这么问,立马出列大声道:“臣附议,乔承诏大人为官清正、执政为民,数年内将浙江经营得政通人和、富甲天下,出任户部尚职,绝对是人尽其才。”

    吕大器表明了态度后,同为东林党人的刑部左侍郎郑三俊、兵部左侍郎练国事,以及对东林党一向有好感的兵部尚可法等人,纷纷出列,赞同宋应星的提议。

    高弘图虽然极力反对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的乔承诏出任户部尚却独木难支。他的发言淹没在东林党人和支持东林党的官员口水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于是,杨毅自然以一种顺应民意的态度,通过了浙江布政使乔承诏升任户部尚任命。皇帝的圣旨和吏部公文,将由司礼监宦官带着,前往浙江首府杭州,传召乔承诏赴南京上任。

    乔承诏出任户部尚浙江布政使出缺,杨毅和众位大臣又讨论了几个合适的人选。最后,杨毅选择了一个同样比较开明的官员出任了浙江布政使,这次紧急朝会就算是结束了。

    五月二十日,中旬末,明朝公务员的旬休日,所有人都放假一天,只有南京刑部却显得异常繁忙。

    因为,刑部尚慎言被皇帝任命为专案组长,查办江南数省粮价暴涨案相关官员和不法商人。刑部正在加班加点,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案组成员,准备开始查案呢

    以前的南京刑部,不过是北京中央朝廷的陪衬罢了,连部门官员都配置不全,就更别说办案了。

    以张慎言为例,在他出任南京刑部尚三年内,经过他亲自督办的大小案件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二十多件。而北京刑部,每年督办的大案要案就超过一百起,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是,现在皇上将南京作为临时首都,刑部就要开始真正履行中央刑部的功能了。所需的官员、捕快,也已经被吏部补充完整,可以查办任何一个案件了。

    如今,皇上将牵连如此之大的一个案子交给刑部,这是对刑部的信任,也是一种考验。如果刑部办案得力,将牵连进此案的犯罪官员和商人全部逮捕归案,则大功一件。如果办案不得力,让有些人逍遥法外了,那失去皇上信任的刑部,肯定将迎来一场大清洗。这是刑部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张尚说今天加班,组建专案组,刑部所有官员没有任何人有怨言,全部准时赶到刑部衙门开始配合张尚班。

    除了刑部的刑侦专家、捕快,张慎言还抽调了户部、吏部、兵部的精兵强将,组成了一百多人规模的江南粮价暴涨案专案组。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收藏、求推荐。
………………………………

第41章 禁卫军组建完毕

    五月二十一日,专案组组建完毕,第一个行动就是赶往钱谦礼家里,将钱谦礼和他的两个儿子抓捕归案。因为在刘宗周组建调查组调查此事的时候,杨毅就吩咐过张慎言,要派人监视钱谦礼等人,不要让他们逃跑了。

    所以,现在专案组成立,办案人员一抓一个准,将钱谦礼和他的两个主事的儿子全部抓住了。同时,应天府范围内钱谦礼的所有粮油商铺,全部被查封,掌柜伙计全部逮捕,等待审讯。

    随后几天,除了钱谦礼外,应天府范围内所有参与囤积居奇、粮油涨价的商人,陆续被抓捕。根据这些不法粮商的招供,那些给不法商人提供便利的朝廷官员,也陆续被抓了起来,进行审问。

    手持尚方宝剑的张慎言,一般人真不敢抗拒。因此,张慎言的办案速度非常快,仅仅十多天的功夫,就将应天府范围内与此事有关的不法商人和贪官污吏全部抓捕归案。并审讯出了口供,签字画押。

    随后,专案组就要准备分赴江南各省,查办整个江南数省范围内参与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的不法粮商人和违法官员了。

    五月底,南京禁卫军完成了基本编制,军长徐孚远入宫汇报工作,并请崇祯皇上前往禁卫军驻地进行检阅,杨毅欣然应允。

    在城西的军营大校场内,两万穿着新式军装,戴着新的军衔肩章的禁卫军官兵,整整齐齐的立定在校场内,等待杨毅的检阅。

    杨毅在兵部尚可法的陪同下,登上了检阅台。站在检阅台下、部队前面的徐孚远举起右手,喊道:“敬礼”

    随着军长徐孚远的动作,两万将士整齐的敬礼,向检阅台上的杨毅大声喊道:“皇上万岁”

    没有人下跪行礼。

    这是杨毅的吩咐,从今以后,军人将不许下跪。军人在任何场合,必须保持昂首挺胸的军姿,不许向任何人下跪。哪怕是面对皇帝,也只需敬礼问好就行了。

    看着站满了校场的两万虎贲,杨毅心神激荡,感到万分自豪。这是他的亲军,是他的第一支军队,是他将来横扫天下的。

    杨毅挥了挥手,对台下的两万官兵大声问了一声好道:“大家好”

    然后,杨毅站在检阅台上,对这支新编御林军发表了一番演说。让他们知道,禁卫军是皇帝的亲军,执掌京畿安全,责任重大,不能掉以轻心。北京的禁卫军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因此杨毅不会再招募北京禁卫军的任何官兵。

    现在这支南京禁卫军是全新的,连编制、军衔、装备都全部进行了改革。所有官兵必须刻苦训练,努力锻炼杀敌本领,不能像北京禁卫军一样成为绣花枕头。

    合适的时候,杨毅会派南京禁卫军投入实战,而不会一直守在南京,当一支门神似的军队,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为了在将来的实战中能更好的存活下来,每个人都必须要认真训练。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希望所有官兵引起重视。

    听到皇上对北京禁卫军一顿失望的批评,所有的官兵都感到一股压力扑面而来。加上皇上还说遇到合适的时机,这支禁卫军将会被投入实战,进行检验,就更让大家紧张了。

    本来大家以为南京禁卫军也跟以前各朝各代的禁卫军一样,就是驻守京畿,保护首都和皇宫安全罢了,没有任何危险。现在看来,皇上对北京禁卫军面对李自成大顺军的表现深感失望,决定要将南京禁卫军锻炼成真正的虎狼之军了。

    如此,大家就必须得认真训练了。不然,到时候上了战场,真的很容易丢掉性命的啊皇上总结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实在是太精辟,太有道理了,大家必须要遵照执行才行。不然,以后自己在战场上吃亏了,可怪不着别人了。

    对禁卫军勉励一番,吩咐徐孚远认真训练军队,让史可法做好禁卫军的后勤供应后,杨毅离开了校场,回到了皇宫。

    六月初,禁卫军与原来的南京城卫军完成了城防交接,禁卫军正式接管南京城防。从此以后,南京将真正的完全掌控在皇帝杨毅的手中,没有其他人能调动南京的军队了。

    至于城卫军的去向,还是按原来的计划,调往江北四镇,加强江北的防御,预防李自成南下。虽然杨毅觉得多尔衮近在咫尺,李自成应该没有精力攻打南方,但反正这些城卫军在南京也没用,不如调到江北去算了。

    崇祯十七年六月初四,小暑,浙江布政使乔承诏入京,就任户部尚职。入职手续办完后,六月初六,杨毅与乔承诏在宫内畅谈了一整天,向他了解明末沿海的工商业生产和外贸情况。

    根据乔承诏的叙说,杨毅了解了明朝在沿海一带的丝绸、纺织、瓷器、茶叶等行业的生产加工技术及贸易情况。明朝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沿海各省在海外贸易上,却极为成功,通过经济手段赚取了无数利润。

    因此,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以及民风比较开放,距离海岸线比较近的江西各省,经济都比较发达。这几个省每年上交朝廷的税银,都位居全国前列,是大明朝廷的赋税主要来源地。

    然后,杨毅也向乔承诏阐述了自己准备扶持工商业生产、大力发展经济、支持海外贸易的想法。并且,跟乔承诏深入的探讨了工商业蓬勃发展后对国家、人民的好处。

    杨毅的这些想法和理论,在当时的儒家学派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如果杨毅去跟王铎、高弘图等人讨论这些问题,绝对要碰壁,遭到王铎等人的驳斥和劝谏。

    但乔承诏不同,他本身是支持工商业发展的东林党成员,自己也一直在沿海各省任地方政-府首长、副首长。从他当官以来的施政路线看得出,即使在东林党中,他也是那种最开明、最激进的经济改革派人物。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收藏、求推荐票。
………………………………

第42章 黄道周到任

    因此,杨毅的这些在当时看起来挺离经叛道的想法和理论,在乔承诏这里不仅没有遭到反驳,还得到了大力的赞同。乔承诏对崇祯皇帝为什么有这些想法除了感到好奇,也非常的振奋。

    他的理想,就是通过发展工商业,将税赋的重点征收范围倾斜到工商业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如此,农民劳作一年,能吃饱饭、穿好衣,就不会去想造反的事了。

    古人早就总结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有饭吃、有衣穿,谁吃饱了没事干,提着脑袋造反啊

    要知道,中国的劳苦大众,一向是很温顺老实的。只要你能让他吃饱饭,不逼上绝路,他是绝对不会造反的。

    乔承诏向杨毅表态,他主政户部后,会配合皇上的旨意,全力扶持工商业生产,加大海外贸易程度,开源节流,使国库更加充盈,让户部成为皇上执掌南京朝政的坚实后盾。

    乔承诏无论是能力、性格、思想,都没有让杨毅失望。有乔承诏执掌户部,杨毅相信自己进行经济改革,增加税收的想法就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并最终收到最大的成效。

    六月初,王承恩保护着岁的儒学大师、文学家、画家,黄道周抵达南京。

    黄道周本来对崇祯帝已经失望透顶,觉得崇祯已经无可救药,大明王朝终究是要灭亡的。他心里的想法,是等大明王朝彻底灭亡的那一天,自己再自杀殉国的。

    他心里忠于明朝,却看不起崇祯。他不屑于给崇祯帝当一个唯唯诺诺的官僚,以溜须拍马为能事。

    所以,王承恩第一次登门的时候,直接就被黄道周的仆人挡驾了,连黄道周的面都没见到。就算王承恩说他带着圣旨,代表这皇上的脸面,也没能得到进门的机会,简直是牛叉到了天际。

    因为杨毅必须以礼相待的吩咐,王承恩又不能直接破门而入。最后,王承恩请了当地黄氏族中的一位老族长出面,才算得以进入了黄道周的家中。

    见了面,黄道周连圣旨都不接,更别说下跪了,只招待了王承恩一顿午饭,就要端茶送客。

    还时王承恩道终于道出了皇上得到先皇托梦、神仙授课的秘密,才引起了黄道周的兴趣。这个自然是得到了杨毅的允许的,为的就是在普通的游说劝不动黄道周的时候,用这个秘密引起他的兴趣。

    然后,王承恩向黄道周转述了杨毅的许多新思维、新思想,以及他的理想,和大明帝国以后的目标。向黄道周叙述了杨毅抵达南京后,削减锦衣卫职权,改革禁卫军,查办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的具体行动,以证明现在的崇祯皇帝与以前的崇祯皇帝的区别。

    果然,听到现在的皇上改变了这么多,黄道周还真来了兴趣。如果按崇祯皇帝现在的执政思想做下去,即使只剩半壁江山,未必就不能收复北方、平定天下了。

    黄道周决定,要到南京去当面跟崇祯帝谈一谈,看看崇祯帝是真的改变了原来的很多缺点,还是只是在装模作样而已。

    于是,黄道周就跟着王承恩来到了南京。

    六月初九早上,杨毅在乾清宫接见了黄道周。两人就大明王朝今后的道路,该如何整治吏治、改革军事、经济,减轻农民负担,收复北方、平定天下等军国大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限于历史的局限性,黄道周有些思想未能达到杨毅的高度,比如在扶持工商业的程度上,没有杨毅和乔承诏那么激进。但是,在许多涉及明朝现行吏治、军制、税赋制度的弊病上,黄道周却都一针见血的指了出来。说如果对这些弊病不进行改革,大明朝廷要重新崛起,收复北方、平定天下,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这些弊病,杨毅有些是从i上的资料早已得知的,有些则一点都不知道。如果不是黄道周指出来,杨毅恐怕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除了看问题的眼光,黄道周还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让杨毅大为佩服。在见到黄道周之前,杨毅还在为如何实施改革苦恼着呢。

    对于杨毅来说,以前就算他想改革,也没有合适人去总掌改革事宜。现在不怕了,黄道周来了,杨毅完全可以将这些事情交给他,去进行实施,自己只要进行监督就好。

    当然,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那还得等一段时间。现在,杨毅要黄道周先将礼部工作理顺,然后准备开始科举改革,大力选拔人才,充实江南各省中下层官员。

    本来明朝的科举是三年举行一次的,今年还没到科举年,但杨毅觉得明朝的科举弊端很多,靠股文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是一些子,不敢用啊。要改革,就要许多拥有实干精神的官员,于是杨毅干脆从今年开始直接改革科举的考试制度和方法算了。

    还有就是宗人府的事,杨毅觉得专门设立宗人府管理皇亲国戚的事情太浪费人力财力了,就让黄道周在礼部设一个部门,履行原来宗人府的职权就行了。

    黄道周跟崇祯帝畅谈了一天后,觉得崇祯帝确实改变了很多,还有得救,也就答应留下来,出任礼部尚职,继续为大明朝廷效力。至于科举改革的具体方式,还有很多细节要商量,现在先要去礼部上任了。

    于是,黄道周正式到礼部上任,了解礼部的工作,开始掌管礼部大权。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例行朝会上,吏部尚铎向与会大臣公布了最近的重要人事任命。如徐孚远任禁卫军军长,授中将军衔;乔承诏卸任浙江布政使,升任户部尚黄道周出任礼部尚等。与会重臣对徐孚远、乔承诏、黄道周等人表示了祝贺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收藏、求推荐、求会员点击、求打赏、求签到
………………………………

第43章 地方军阀的反抗

    六月十三日,杨毅到设立在工部的中央科学研究院视察,查看工匠师傅们制作钟表的工作。根据杨毅的计划,他让工匠们先制作比较简单的摆钟,利用单摆定律制作出一个模板来。过程中积累对齿轮的原理、制作工艺的了解。完了后,再开始制作手表。

    但是,单一个摆钟的制作也比较艰难。涉及了齿轮、齿轮组、发条、摆锤、指针等结构,要如何制作这些零件,数量多少、尺寸大小等等,都要慢慢摸索,进展比较缓慢。

    不过,这些明朝顶级的工匠师傅们,动手能力确实不是盖的。没有机--等任何现代化机械,他们愣是可以用手工打磨的方式,制作出一个个齿轮、指针来。

    为了方便工匠们计算尺寸、比例什么的,杨毅将阿拉伯数字教给了他们,并教会了他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和珠算法则,方便他们的工作。

    杨毅传出来的这一套阿拉伯数字和四则运算法则,对科学院的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大家对皇上表示佩服的时候,杨毅才告诉大家,西洋各国早已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了,明朝只是不知道而已。

    其实也不能算完全不知道,欧洲耶稣教传教士、科学家汤若望已经在明朝居住了多年,跟汤若望交好的朝廷大臣、文人不知凡几。但这些大臣、文人都是抱着一种对西洋的好奇,去跟汤若望交往的,却没有几个人去学习汤若望的科学知识。

    因此,欧洲人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至今没有在明朝的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杨毅不过是为了工匠们的研究工作更加顺利,施展拿来主义,给大家用罢了,却不敢说这是他自己的发明。

    除了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法则、珠算法则外,杨毅还指导工部的工匠开始试验制造游标卡尺等更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就在杨毅指点几个工匠,如何制作游标卡尺的时候,王承恩突然闯了进来道:“皇上,刑部专案组出事了。”

    杨毅脸色一变,一边问“出了什么事”,一边跟王承恩一起离开了工部的科学研究院。

    王承恩具体的情况不知道,只知道刑部尚慎言与凤阳驻军起了冲突,被困在凤阳军营内。具体的情况,要问连夜赶回来报信的那名御前侍卫才知道。

    回到皇宫,杨毅见到了那名正在大口吃饭的御前侍卫,是他赐给张慎言的四名御前侍卫之一。只见这名侍卫衣衫不整,头发散乱,非常狼狈,外衣还有几道破损之处,看起来像是经过了一场激战一样。

    见到皇上进门,这名侍卫马上咽下口中的饭菜,放下碗,站起来敬礼道:“见过皇上”

    杨毅点了点头,道:“你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是”这名侍卫可能是真的饿极了,也没客气,应了一声后就坐下继续吃了。

    等这名侍卫吃完饭,才开始向杨毅叙述他们在凤阳遇到的事情。

    张慎言把朝廷和应天府范围内与粮价暴涨案有关的违法官员和商人都逮捕完了后,就将专案组分成了若干小组,分赴其他州府继续深挖细查。

    因为刘宗周早已查出凤阳总兵刘良佐伙同不法商人倒卖军粮的证据,将应天府的犯罪分子逮捕完了后,张慎言就带着一个小组十多个人亲自前往凤阳,准备将刘良佐抓捕归案。

    不料这刘良佐一直躲在军营内,不肯出来。而军营值守大门的官兵则不准专案组进军营,哪怕张慎言将尚方宝剑拿出来也不顶事。那些守门官兵坚持要总督马士英的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入军营,擅闯者死

    张慎言没法,只能去找凤阳总督马士英。不料这马士英也是躲着不见面,无论总督府还是马士英的私人府邸,都没有找到他。

    张慎言就知道了,这马士英是在给刘良佐撑腰啊

    专案组成立以来,办案一帆风顺的张慎言对马士英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非常不爽。他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前来办案,马士英却避而不见,还将刘良佐保护在军营之内,想以“任何人不得擅闯军营”的军纪阻拦专案组抓捕刘良佐。实在是太嚣张了,这简直是没有将皇上、朝廷放在眼里嘛。

    张慎言能做到三法司之一的刑部尚也是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既然马士英不合作,避而不见,他也没打算继续去找他了。

    昨天下午,张慎言手持尚方宝剑,带着专案组成员直接闯入了凤阳军营。一个值守大门的士兵上前阻拦,张慎言呵斥了几句没喝退,就直接拔出尚方宝剑将这名士兵斩杀了。

    这一下,当然是捅了马蜂窝,凤阳军营值守大门的数十名士兵当下包围了张慎言一行,要拿下张慎言,给那名死去的士兵报仇。

    张慎言乃刑部尚比马士英品级还高,而且还手持尚方宝剑、代表皇上办案,岂能束手就擒。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

    张慎言这边只有四名杨毅特赐的御前侍卫和数名刑侦捕快,其他人都是文职人员,自然不敌数十名军中士兵。

    眼看事情不妙,张慎言当机立断,让大家掩护一名御前侍卫突围,向南京求援。

    这名侍卫在其他人的掩护下,突围出包围圈,抢了一匹军马连夜逃回了南京。也怪不得杨毅看到他的时候,一身风尘狼狈之色,还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大碗饭。

    听完这名侍卫的描述,杨毅不由勃然大怒。

    张慎言身为刑部尚带着尚方宝剑前往凤阳办案,竟然遭到了马士英的阻扰,以不合作的方式保护刘良佐。最后还放任属下官兵围攻钦差大臣,实乃犯上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