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大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杨毅恢复了内阁制度。不过,杨毅建立的这个内阁,又跟明朝原来的内阁不同,是凌驾于六部等中央部署之上的,是所有中央部署的领导机构。内阁成员也不再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之类的称呼,而是内阁总理、副总理了。
首任内阁总理是早被杨毅属意的礼部尚书黄道周。
黄道周的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在明末的封建社会大环境下,相当出类拔萃。而且年龄、资历、从政经历,啥都不缺,很多观点也合杨毅的心意。杨毅提出的很多新思想、新理论他也能理解并接收,因此就被杨毅任命为了第一任内阁总理,不过仍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
作为内阁总理的黄道周,其工作职责是负责领导和管理所有中央部署的行政工作,总览处理所有的国家政务,事后只需将公文抄送至皇宫司礼监备案,供皇上查阅就行了。而皇帝杨毅,则只需要每旬第一天的例行朝会上听听内阁成员的重点工作汇报就行了,就不再掺和进具体的行政事务中去了。
如果实在觉得内阁有什么重大的决策错误,杨毅再使用皇帝的身份履行他的否决权。当然,这个否决权不会经常使用的。如果使用得太频繁的话,那就说明内阁成员不合他的意,还不如直接换人得了。
………………………………
第75章 大明中央银行
内阁第一副总理是兵部尚书史可法,其工作职责是负责全国-军队的招募训练后勤支援工作,仍兼任兵部尚书衔,但没有调兵权。
调兵权被杨毅牢牢抓在手里,任何人在没有皇帝授权的情况下异地调兵,视同谋反。南京以外的总督指挥使总兵同样不许私自带兵离开驻守地。
只有当外敌入侵的时候,被攻击的驻军可以向周围的友军求援,友军部队可以临机处置,出兵进行救援。但是,事后也必须要有充分的行动报告,证明此次出兵是必须的无法回避的,才能过关,否则同样要遭到严惩。
另外,军队里中高级官员的任命权,也不在吏部和兵部了,同样被杨毅牢牢握在手中。只有杨毅亲自签署命令,盖了国玺的中高级军官升迁调任公文,才能生效。对中高级军官的任命,吏部和兵部只有建议权,无决定权。
这个决定,自然是剥夺了吏部尚书王铎和兵部尚书史可法不小的权力,但杨毅却不会因为私情而心软。
军队以外的其他事情,杨毅都可以酌情考虑,但牵涉到军队的掌控权,杨毅一点都不会放手。这是后世毛爷爷总结出来的铁律:。任何时候,杨毅都认准了这一条,紧抓军权不放手。
关于内阁成员,除了史可法以外,还有吏部尚书王铎户部尚书乔承诏刑部尚书张慎言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四人进入内阁,组成了南京朝廷的第一届内阁成员。
第一届内阁包括总理一名,副总理五名,总共六个人。
在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又争执不下的重大政务工作上,实行内阁投票制,少数服从多数。除总理黄道周拥有两票以外,其他五名副总理一人一票,总共七票。
内阁中,杨毅再特派一名司礼监随堂太监列席会议。
这名司礼监的宦官没有发言权,也没有投票权,只有旁观权,但他会将内阁的一些重要会议内容向皇帝汇报。他作为皇帝的代表,履行皇帝对内阁成员的监督职责,以避免内阁将皇帝完全架空。
内阁成立后,杨毅在政务工作上花的时间就大为减少了。他只要在大政方针上给内阁下指示,内阁就会按照他的意愿去具体实施。
而杨毅有些比较激进不合时宜的改革方案,内阁成员也会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修改,再反馈给杨毅。杨毅综合内阁成员的意见,改善自己的改革措施,最后再实施下去。
崇祯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杨毅下达指示,内阁讨论通过的第一次重大决议,就是成立国有,归户部管理。
中央银行负责管理国库代收税银金银铜钱的熔铸办理存贷业务等等。每个省设立分行,州和府设立支行,县城设立办事处。
银行所有机构办事处,均由当地驻军派军队进行日夜守卫,预防意外。
因为信息不通,大多数存贷业务只能在当地办理,不能跨县跨府,甚至跨省办理业务。
真有大额金银怕路上出意外,要办理异地取款业务的,由支行以上机构开具存款证明,并派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异地办理取款业务。其中,要收取数量不菲的手续费。
跟后世不同的是,杨毅属意成立的这个明朝中央银行存钱不仅没有利息,储户还要倒给银行保管金,只是比例很低而已,图的就是一个安全保障。
至于贷款,那自然利息就比较高了,不然银行拿什么来给员工发工资只不过,贷款利息是按年固定收取的,不会像地下钱庄那样进行利滚利。
银行成立以后,各地官府收缴的税银就直接存入银行,由银行向上级运送。
因此,货币的运输以及熔铸货币过程中造成的金银损耗,就由银行承担,不关地方官府的事了。由此,也杜绝了地方官府以火耗的名义向老百姓加税的不正之风。
中央朝廷随后通过大明新闻报发布公-告,严禁地方官府在“一条鞭税赋征收法”之外巧立名目,额外加收其他税赋。
如果有地方官府向地主农民加收额外的税赋,被收税者可以向上级官府举报,由上级官府给予当地官府严惩。
当然,朝廷如此为地主们着想,那地主也必须如实上报自己名下的田亩数量。如果被户部巡查组查到其实际拥有的田地与上报数量不符,多出来的田地就予以没收充公,并对其往年所欠税赋按三倍进行罚款。
如此,即可以大幅度减轻农民的负担,也可以杜绝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后虚报瞒报偷税漏税的情况。由此,在取得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反而会增加一定的税收收入。
除了银行的成立和税赋征收制度的完善外,杨毅还对古代的封地制度进行了一个颠覆性的改革。
崇祯十八年正月底,崇祯皇帝下旨,所有拥有封地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一律收回封地,其待遇全部改为现银发放。所有人都不再具有任命地方官员,自行征收税赋的权力。
并且,所有的爵位从现在开始,不再具有永久继承权。每继承一代,即下降一级,直至消失。
杨毅的这条制度改革一出来,就在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封地收回,改为现银发放也就算了,至多损失一点任命官员自行收税的权力。但爵位逐代降级继承的改革,却是动摇了所有拥有爵位的家族的根基,引起了巨大的反弹。
但是,对于当大臣诸如黄道周等人来说,这一条改革,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这些拥有爵位的家族,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开国功臣后代,享有的特权与他们这些当朝臣子是没什么关系的。
反而,因为建国两百多年,这些勋爵家族越来越多越来越茂盛,他们通过自己的特权兼并土地逃避税赋,给当朝大臣们的行政工作带来了无数的烦恼。
如今崇祯皇帝要对这一群体开刀,自然获得了当朝大臣们的一致欢迎。
………………………………
第76章 郑芝龙的仇家
按照崇祯皇帝的这条改革制度,以后拥有爵位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会给朝廷减轻许多压力。
只不过,这条改革让那些拥有爵位的家族感到了危机。大家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甚至有开国将领的后代直闯皇宫,试图面呈圣上,让皇上收回这个圣旨。
杨毅来自后世,对明朝每年都要花巨额财政去供养的这些贵族毫无感情,又获得了掌握实权的当朝众臣的支持,此条改革就执行得相当坚决。
擅闯皇宫,冲撞皇帝的,不仅剥夺爵位,还要打入天牢,以“大不敬”的罪名判刑。
如此,当杨毅和朝廷坚决的处治了数百户拥有爵位的家族后,大家终于胆寒,消停了下来,不敢再聒噪了。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有钱、有地位,但没有兵权,闹也闹不出什么名堂来,杨毅自然就选择无视了。
时间进入崇祯十八年二月,当我们的主人公杨毅在南京开始了各个领域的大肆改革后,东南沿海的江湖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杀手组织血煞。
血煞出现得极为突然,来头神秘,组织者是谁至今没有人知道。只要你付得起价钱,无论你的仇人是什么来头,他们都能给你搞定。
从去年腊月第一次出手后,短短两个多月,血煞组织暗杀了一名参将、两名知府、五名黑帮老大、十二名富商。这些人全是有高手护卫的大人物,血煞组织却无一失手。
而且,这些被暗杀的人,在普通人看来都是疾病、食物中毒、摔倒、溺水等意外原因造成的。如果不是他们的仇家在江湖上放出大仇得报的消息,大家都不知道这些人是被血煞组织暗杀的。
这也是血煞组织接生意的一个条件:事成后要给血煞组织做广告,宣传他们只要接下生意就必定暗杀成功的牛逼本事,以招揽更多生意。
血煞杀人的价格很高,据说杀一个富商就开价1000两黄金,杀一个知府更是开价5000两黄金,比其他杀手组织贵了数十倍。
更过分的是,血煞组织不收定金,他们收全款。你告诉他们你要杀谁后,需要一次交完所有的钱,他们拿了钱就走掉了,然后你就在家等消息吧
很过分是吧但是,你架不住人家办事有效率啊目前江湖上还没传出血煞组织接了生意却没办事的传闻,只要他们接了单的生意,都肯定在一个月之内有结果。
这个办事效率,可比其他杀手组织有效率多了。不差钱,却无法自己报仇的人,都动起了歪心思。
郑芝龙作为东亚第一海盗,在他崛起的过程中,不知击败了多少海盗和江湖势力,可谓仇家遍天下。
不过,郑芝龙是一个谨慎的人,无论在家还是外出,至少都是数百人的亲兵护卫紧紧跟随。一般的杀手根本摸不到郑芝龙身边,就被他的亲兵给围杀了。
于是,郑芝龙的仇家们暗杀了他十多年,劳民伤财却还是无法撼动郑芝龙一根毫毛后,就只有认命了。
但是,当崇祯十八年,东南江湖上出现了一个名叫“血煞”的杀手组织后,就有人心思活动起来了。
一般的人即使动了心思,也没那份财力去请动血煞。但是,其中还是不乏腰缠万贯的人,有足够的财力去请动血煞暗杀郑芝龙的。浙江省台州府澄江的船帮老大杨叼龙,就是这么一个人。
曾经,在十多年前,他的真名不叫杨叼龙,而是叫胡运发,也是一个海盗头子。
当时,胡运发手下有四百多兄弟,五条战船,盘踞在浙江外海九山洋一带,对浙江商人组织海外贸易的商船进行袭击、打劫,日子也过得挺滋润的。
但是,当来自福建的郑芝龙崛起后,胡运发这些零散的海盗头子就遭了殃。
崇祯三年,郑芝龙发出通牒,东南沿海所有海盗,都必须并入郑芝龙的海盗团队。所有海盗头领,根据势力大小,担当不同等级的头目。
胡运发是一个不肯屈居人下的海盗首领,岂会因为郑芝龙一番通牒就自动送上门去投降,当别人的小弟于是,胡运发对郑芝龙的这次通牒置之不理。
于是,在胡运发率队外出劫掠的时候,自己的基地却遭到了郑芝龙的突然袭击。基地里所有的老少妇女和金银财宝,全部被郑芝龙一扫而空,其中包括胡运发的三个老婆和两个儿子。
胡运发当即想要追上去,跟郑芝龙拼一个你死我活,还好被手下死死拦住,才冷静下来,没有赶上去送死。
随后,胡运发他们发现了郑芝龙派来搜捕他们的战舰,赶忙狼狈逃窜,最后上了岸,进了宁波府,将那几条战船留给了后面的郑芝龙追兵。
宁波府是不敢久留的,胡运发带着几百名手下东躲**,往南方狼狈地逃到了台州。
途中,有些人觉得胡运发当不成海盗,没前途了;也有些人觉得胡运发现在身无分文,没有跟随的价值了;还有些人觉得跟着胡运发恐怕要被郑芝龙搜捕,很危险,于是纷纷离他而去。
最后,当胡运发妻子儿子都被郑芝龙杀掉的消息传来时,跟在胡运发身边的人已经只剩下十多个了。
悲愤中的胡运发改名杨叼龙,寓意总有一天会报仇雪恨,将郑芝龙生吞活剥。
改了名字后,杨叼龙带着最后的十多个手下隐姓埋名,加入了台州府澄江的一个船帮讨生活。
杨叼龙既有能力,又心狠手辣,在帮派中步步高升,几年后杀掉了船帮老大,自己坐了头一把交椅。然后,杨叼龙就把这个船帮发展成了澄江上的第一大船帮,垄断了台州府境内大多数的江上业务,日进斗金。
杨叼龙东山再起的同时,郑芝龙却也没有停止发展,反而被朝廷授予了福州总兵的官职,势力壮大到控制了所有的中国海域。要杨叼龙凭一个内地的船帮,去跟有着总兵官身的东亚第一大海盗对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正面无法对抗,杨叼龙就出钱请杀手去暗杀郑芝龙。可是,钱花了不少,数次暗杀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杀手组织都不接这单生意了,说郑芝龙身边护卫重重,暗杀难度太大,他们已经死了好几个杀手,赔不起了。
这种状况,让杨叼龙也是一筹莫展,只能仰天长叹苍天无眼,不给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啊
现在,一个暗杀成功率百分之百的血煞组织出现在了杨叼龙的视线中。
;
………………………………
第77章 暗杀郑芝龙
浙江台州府澄江船帮总舵,议事厅内,聚集了从海盗时代就跟随杨叼龙的最忠心的十几个人,他们正在对最近出现的杀手组织血煞进行热烈讨论。
一位姓孙的堂主说道:“帮主,我看这个血煞挺靠谱的,这两个月已经杀了20个大人物,无一失手。只要请动这个血煞组织,我看杀掉郑芝龙毫无问题。”
另一个姓谢的堂主却摇头道:“我看不一定。以前我们请的杀手组织,接单的时候还不是说得信誓旦旦的,一定能杀掉郑芝龙。结果呢不仅没伤到人家,自己倒死了几个精锐杀手,得不偿失。这个血煞说不定就跟以前那些杀手组织一样,中看不中用。”
孙堂主眉头一扬,对谢堂主道:“老谢,你有听说人家血煞收了钱不办事,或者办事失手、然后又不退钱吗”
谢堂主摇头道:“虽然没有这种消息,但也不能说明他们就没有失手过,只是可能消息没传出来,或者被他们掩盖了而已。还有,即使他们真的无一失手,但那些知府参将富商黑老大的,不过几个十几个侍卫罢了,能跟郑芝龙相提并论吗郑芝龙对自己的安全保卫程度,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稍微一点人能起什么用”
这时,坐在谢堂主上首的一位长老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我们又不是要跟郑芝龙打仗,不用跟他拼兵力多寡,人员多少根本无关紧要。我们的目的是要暗杀他,只要他能死,用什么手段无所谓,只要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就行了。看血煞前面的成功例子,就知道他们是无所不用其极,为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不限于武力刺杀。这个,正合我们的目的。”
“不错,不错”另有几个杨叼龙的心腹附和道。
除了杨叼龙以外,其他人也有亲人好友被郑芝龙杀害。因此,大家商议了半天之后,还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一下血煞,看这血煞组织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实。
随后,杨叼龙派亲信,通过地下流传的联络方式,向血煞组织发出暗杀郑芝龙的订单要求。
五天后,一个蒙面人带来了血煞组织的条件:杀郑芝龙可以,但是要价一万两黄金。
一万两黄金,相当于五万两白银,绝对的骇人听闻。这笔钱,几乎能将杨叼龙等人在澄江多年经营的利润全部掏空。
但是,血煞组织开价越高,大家却越放心了。大家都觉得,血煞组织有这个底气开这么高的价钱,必定也有底气刺杀郑芝龙成功。
于是,报仇心切的杨叼龙等人在考虑了两天后,毅然同意了血煞的这个条件。
随后,按照血煞的要求,杨叼龙将一万两黄金运到指定的地点掩藏,然后离开,回到台州开始了忐忑不安的等待。
福建省泉州府,一栋普通的民宅内,阿顺正在研究皇上派人送来的手榴弹。
这个手榴弹是拉环破片式的,阿顺已经悄悄在城外试过它的威力了。如果扔在郑芝龙身边,郑芝龙绝对会被爆炸的弹片杀死,绝无活路。
一个代号阿风的影卫组特工悄然出现在宅内,以特有的暗号轻轻地敲了敲阿顺的卧室门。
“进来”阿顺抬起头,望着门口道。
阿风推门而入,笑着对阿顺道:“组长,有人下单了,要杀郑芝龙。”
“谁”阿顺问道。
阿风答道:“浙江台州府船帮老大杨叼龙,原名胡运发,曾是一名海盗。他被郑芝龙捣了老窝,死了老婆孩子,跟郑芝龙绝对是血海深仇,有足够的理由雇人暗杀郑芝龙。”
阿顺点了点头,道:“好,这个够分量,已经接单了吗”
阿风点头道:“按组长定的标准,这个单子安全符合我们的要求,我就做主接下了。”
阿顺站起来道:“好吧,正好皇上送来了新武器,威力够大,绝对让郑芝龙死无葬身之地。你传讯召集其他人,我们准备行动。”
“是”阿风应了一声,出门召集另外的三名特工去了。
半个月后,崇祯十八年三月初二,郑芝龙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从福州总兵府出发,准备登船前往台湾,亲自去跟荷兰人商量关于金陵牌摆钟的交易事项。
郑芝龙很谨慎小心,他让一个替身穿了他的官服骑马走在中间,他自己伪装成普通士兵混杂在队伍中,准备上了船再恢复真身。
但是,阿顺不是刚接的暗杀郑芝龙的生意,而是早在去年就开始跟踪监视他了。郑芝龙无论化妆成什么样,其行踪都逃不脱阿顺的掌握。
郑芝龙一行出城之后,要经过一片树林。他先派了人进去探路,什么异常也没有,郑芝龙就大着胆子进了树林,继续向他停泊战舰的码头跑去。
他的斥候没有发现,在大路两边的几簇灌木丛中,有几个穿着迷彩服的男子,头戴青草帽,身披青草蓑衣,隐藏在其中,等待着郑芝龙从这里经过。
前锋卫队过去了,穿着福建总兵官服的替身过去了,都一切平安无事,郑芝龙放心大胆的经过了这几簇灌木丛之间的林间大路。
然后,突然就有几颗铁疙瘩从道路两边飞了出来,直往郑芝龙头顶飞来。
“有敌袭,保护郑大人”
郑芝龙身边有好几个高手贴身护卫,马上就警觉了。看到路边有异物飞出,马上抽出宝刀将郑芝龙团团围住,持刀向外戒备着。
但是,对这几个速度不快,看起来威胁不大的铁疙瘩,众人却没有放在心上,只想等它们飞到头上后用刀磕飞就行了。
但是,这些铁疙瘩没有等到郑芝龙的贴身高手们用刀去磕,而是直接就在郑芝龙头上爆炸了。
随着轰隆隆的几声爆炸,数百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铁片瞬间覆盖了郑芝龙周围方圆十多米的地方。正在抬头看这几个铁疙瘩的郑芝龙只感觉火光一闪,额头一痛,然后耳朵里听到了几声爆炸声,就失去了知觉,倒在了地上。
………………………………
第78章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芝龙一死,顿时在福州引起轩然大-波。郑芝龙之弟、副将郑鸿逵带着数千士兵直闯福州府衙门,要求福州官府给他们一个交代。
福州知府吓得够呛,当即下令封锁所有道路,搜捕作案凶手。郑氏军事集团也发动黑-道白道所有力量,追捕凶手,却一无所获。
因为影卫组的人杀掉郑芝龙后,并没有恋战,而是马上逃离了现场,郑芝龙的贴身护卫根本没有追上。
几天后,郑芝龙被杀身亡的消息传到浙江台州,早已收拾好贵重物杨叼龙等人迅速抛下经营多年的船帮,连夜逃离了台州府。
离开之前,杨叼龙放出消息,他乃原九山洋海盗头子胡运发,此次郑芝龙之死就是他花1万两黄金请动血煞组织出手,给他报仇雪恨的结果。
这下,大家才知道,杀害郑芝龙总兵的凶手是血煞组织。而雇佣凶手的人,则是现在浙江台州府澄江船帮的老大杨叼龙。大家现在才知道,原来杨叼龙是浙江九山洋的海盗头子胡运发,与郑芝龙有杀妻杀子之血海深仇。
在以郑鸿逵为首的郑氏集团的压力下,浙江官府出动当地驻军,将台州府澄江船帮一举铲除,却已经不见了杨叼龙等人的踪影。
浙江福建两省官府一边全力搜捕凶手血煞组织和雇佣凶手的海盗胡运发等人,一边快马向南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