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大帝-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十名侍卫的队长跟着总兵黄得功来过南京,知道现在南京进城的规矩。于是,他让大家拿出滁州总兵府的侍卫身份牌给守门的禁卫军军官看。

    除了身份牌外,还有一份证明这些侍卫保护黄宇麟的公文在王管家那里。

    这份公文是由滁州总兵府开具,黄得功盖了公章的证明文书。王管家拿出来给禁卫军军官检查了后,才算通过,可以带着武器入城。

    如果没有这些证明文件,那带着武器的人是不能进城的。要么武器被没收,要么拿出其他能证明自己可以合法拥有武器的证明。

    这样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南京城内的治安压力,减少陌生人之间产生摩擦引发命案的几率。

    通过仪凤门进入南京内城,就算真的进入了六朝古都南京了。不过,仪凤门所在的南京城西北部,只是一些城内百姓的聚居地,没有什么可玩可看的。

    因此,入城后,看到没什么好玩的,黄宇麟就问道:“王管家,我大哥家在哪里,还有多远啊”

    王管家道:“有点远呢,在城中间的嘉义街,距离这里还有七八里远。”

    从码头到仪凤门已经走了好几里路,黄宇麟已经有点累,不想走路了,于是道:“这么远,那你去租几辆马车,我们坐车过去吧。”

    王管家笑道:“不用租几辆了,我们去车站吧。有一种两匹马拉的大马车,可以坐十几个人,我们包一辆车就过去了。”

    黄宇麟和聂云都没听懂,疑问道:“车站是什么地方车行吗还有可以坐十几个人的马车吗”

    就在这时,一辆两匹马拉的大型四轮厢车从前面一个院子里奔了出来,“哒哒哒哒”的往东面跑去。看那个车厢的长度,还真有可能装得下十多个人。

    王管家马上指着那辆马车道:“就是那车,可以坐十多个人,工部设计制造、应天府进行管理的。城内各个方向都有运营这车的车站,行人可以在路边随时招停上车,只要2个铜钱,就可以坐到终点站。这些马车被称为公共交通车,简称公交车。”

    黄宇麟听得两眼放光,大叫道:“这东西我还没见识过,快走,我也要坐公交车”

    然后,当先往车站跑去。

    到了车站门口,只见旁边挂了一块牌子,上书“南京公共交通车仪凤门站”。不停的有人从门口进出车站,可见生意很兴隆。

    王管家带着黄宇麟等人进入车站,在停车坪上找了一辆路线牌标明要经过嘉义街的空车坐了上去。2丈的车厢里,两边都固定了两条长凳子,黄宇麟等人挤一挤,刚好装满。

    车厢里还有一个收钱的伙计,按人头收钱。王管家将30个铜钱的车费付了后,车夫就驾着车出了车站,往城中的嘉义街奔去。

    车厢两边开有一些小窗口,人不会掉出去,但能够从窗口看到外面的街道。

    黄宇麟趴在一个窗口边,兴致勃勃地看着外面热闹的街道,大呼小叫。

    突然,一个拿着铲子、扫帚的人印入黄宇麟的眼帘。只见那人在路边停了一下,将几张菜叶扫入铲子,然后倒入了身边的小斗车里面。

    黄宇麟马上向王管家问道:“那人是干什么的”

    王管家还没回答,那名收钱的伙计就抢着答道:“那人叫环卫工,应天府今年年初才开始设置的一个岗位。主要工作就是推着斗车、拿着扫帚,对自己负责的街道进行打扫。根据官府的说法,南京现在是大明的临时首都,那就要有首都的气质,要干干净净的,不能到处是垃圾。所以,官府才设置了这个环卫工的职位,专职公共卫生打扫。”

    黄宇麟等人才明白了这个人的作用,原来是负责公共卫生打扫的。这个职位倒是新鲜,以前从未听说过。有了这些环卫工,南京街道上都要干净了许多,确实很有必要。

    明洋天水作品,正版,二更求推荐票目前这些情节,是作者想以一个游客的视角展现主角穿越明朝一年多后带给南京的变化。有些东西,以主角皇帝的身份无法描述,就用这种方式来描绘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

第89章 风扇和怀表

    一边看一边走,路上有拦车的都被告知车厢已满,无法装人了。一刻钟后,公交马车在嘉义街黄宇轩的住宅前停了下来。

    进了黄宇轩家,黄宇麟和聂云自然得到了大哥的热烈欢迎。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侍卫侍女们去厨房吃饭了,黄宇麟聂云王管家,则被黄宇轩领着,进了膳厅准备吃晚饭。

    一进膳厅,就见饭桌左右两边各摆着一台不知名的机器,几片扇叶对着饭桌的方向。

    黄宇麟马上问道:“大哥,这是个什么东西?”

    黄宇轩道:“这个叫风扇,逸轩家具厂新发明的家具。现在是夏天,本来就热,吃饭的时候就更受不了。用这个东西吹吹风降降温,爽得很。”

    黄宇麟大感好奇,继续问这东西怎么用。当知道只要用手摇风扇后面的那个摇柄就可以时,不由马上开始进行试验。

    握住风扇后面的摇柄,黄宇麟用力一圈一圈的摇了起来,然后就见那几片大大的扇叶嗡嗡嗡的转了起来,一股凉风往饭桌那里吹去。

    这个风扇的原理倒是挺简单的,手摇摇柄,通过几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连接,就让扇叶机快速转动,将风送了出去。

    黄宇麟玩得不亦乐乎,直到下人们开始上菜,才被黄宇轩拉回桌子上,准备吃饭。而摇手柄,给几位吃饭的老爷扇风的工作,自然就落到的下人们的身上。

    一边吃饭,一边享受着丝丝凉风,黄宇麟不禁感叹道:“大哥,这风扇真好。有了它,就再也不怕夏天热了。等我们回滁州的时候,也买几个带回去。”

    “好”

    今天这一顿饭,吃得格外的香。吃完饭后,黄宇麟砸吧着嘴巴,问道:“大哥,你这些菜是怎么炒的,怎么这么好吃?”

    黄宇轩呵呵一笑,道:“前几天,粮油店推出了一种新的调味品,叫味精。我叫厨房的买了一点回来,结果就是这个味道,实在太令人意外了。炒任何菜,只要放一点味精,那味道真是天差地别,比原来鲜美多了。”

    这味精因为是刚出来的,所以连王管家都不知道,纷纷询问这东西的价格。

    当黄宇轩说出要十两银子才能买一两味精的时候,连黄宇麟这个平时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小少爷都震惊了。

    王管家问道:“这味精为什么这么贵?比那什么辣椒还贵几十倍?”

    黄宇轩道:“辣椒算什么,辣椒起码能栽种出来,味精能吗?据说味精是大明中央科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从海带中提炼出来的,费时费力,产量低成本高,所以售价才这么高。”

    “这东西是从海带里提炼出来的?那我们能自己提炼不?”王管家眼睛一亮,眼冒精光地问道。

    黄宇轩嗤笑道:“你倒是想得美。据说研究院几十位研究员,都研究了大半年才把这东西提炼出来,你以为随便找两个人就弄得出来啊?其中不知有多少步骤方法,复杂程度绝对无与伦比,不可能随便什么人都研究得出来的。”

    王管家一想,确实是如此的。如果这东西这么简单就让人学去了,那工部的研究员也太不值钱了。

    就在几人闲聊的时候,突然一阵钟声传入了大家的耳朵,“铛铛铛”的响了十一声。

    聂云问道:“什么声音啊?好像是在报时,十一声,现在戌时了吗?”

    黄宇轩点头道:“应该是戌时到了。这钟声是外面一栋楼顶的城市闹钟,装上去一个多月了,白天每到整点的时候就会报时,跟家里的摆钟差不多。只不过这城市闹钟大家都看得到,而且听得到报时的声音。”

    黄宇麟脑筋一转,就问道:“我记得摆钟的价格很高吧?这官府安了一个城市闹钟在城里,这摆钟还卖得出去吗?”

    黄宇轩笑道:“这城市闹钟整个南京城也只有三个,你以为什么地方都看得到啊?还有,现在金陵钟表行不光是摆钟,人家又出了一种怀表,很小巧,可以带在身上出门的,一样畅销得很,根本不怕生意不好。”

    “哦,怀表又是什么?”黄宇麟更好奇了。摆钟他家里就有,自然看见过。但这怀表却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是个什么表。

    只见黄宇轩就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金属壳的小盒子,上边拴了一根金链子,挂在黄宇轩脖子上。黄宇轩取下怀表,递给黄宇麟道:“看吧,就是这个,比摆钟小巧得多。”

    黄宇麟聂云王管家三人就凑在一起看起了这块所谓的怀表。

    打开金属盖子,确实跟摆钟一样,里面刻有十二时辰,也有三种指针在转动,功能跟摆钟一样的。便利之处就是这东西可以揣在怀里,随时可以拿出来看,而且离开家到了野外也一样,不用担心错过时间了。

    黄宇麟看着这块小巧的怀表,问道:“大哥,这怀表多少钱一块?”

    黄宇轩道:“300两银子。”

    黄宇麟点头道:“这东西不错,比摆钟小巧多了,还比摆钟便宜200两银子,我明天也去买一块。”

    聂云不由道:“宇麟,我们银子可能不够。要是买了这个怀表,恐怕就没钱给你游玩了。”

    黄宇麟嘟嘴道:“怎么可能连一块怀表都买不起?王管家,你说我们钱够不够?”

    王管家笑道:“现金是不够的。不过老爷前一次在南京中央银行存了些钱,吩咐我将存折带来了。如果钱不够,我们可以去取。”

    黄宇麟一下就笑了起来,道:“我就知道,既然爹允许我来南京玩,怎么可能不给我准备足够的钱嘛”

    王管家摇头道:“小少爷可想错了。这存折上可只有1000两银子,少爷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的花,不然恐怕我们连回滁州的路费都没有了。”

    “啊……”黄宇麟惊呼了一声。

    王管家和黄宇轩呵呵一笑,不再说话。只有聂云心里暗道,这岳父把这小少爷宠得没边了,出来玩几天就给1000多两银子,真是羡煞旁人。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正版,一更求推荐票
………………………………

第90章 金陵超市总店

    在大哥黄宇轩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黄宇轩就去户部上班了,黄宇麟则由聂云王管家带着,开始在南京城里游玩。

    黄宇麟来南京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去逛报纸上所说的超市。对这个报纸上所说的超级市场,黄宇麟充满了好奇心。

    不过,现在是在南京城里,没什么危险性,就不用那么多侍卫和侍女跟着了。于是,在王管家的带领下,黄宇麟聂云只带着两个侍卫就离开嘉义街,前往长安街金陵超市总店。

    路上,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一栋四面开窗的小木屋,屋檐下写着三个字:治安亭。有几个穿着军服的士兵坐在里面。

    “这又是什么东西?”黄宇麟问王管家道。

    王管家答道:“这是治安警卫亭。南京城里除了禁卫军的巡逻队外,应天府还在城里分片区设置了无数的治安亭,每个治安亭固定驻扎几名巡捕,维持市面上的治安安全。如果有人寻衅滋事打架伤人,这些治安亭的巡捕就可以第一时间出面进行处理。”

    黄宇麟和聂云听得连连点头,这治安亭的设置,对一个大城市的治安来说,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稳定作用。

    经过另外几条街道和民巷的时候,又看见了几个治安亭,大家就见怪不怪了。走了小半个时辰的路,黄宇麟等人来到了位于长安街中部的金陵超市。

    一到长安街中部,黄宇麟和聂云就被金陵超市的规模给镇住了。

    只见一栋宽达十多丈的三层大楼,楼顶立着一块超级大的招牌,用红漆填充的“金陵超市”四个大字隔很远就能看得到。

    超市第一层开了两扇三丈宽的大门,一边写着入口一边写着出口,每个门口都有数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维持秩序。

    超市入口旁边的墙上,还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告诉大家一些进入超市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现在是早上,按理说起-床-出门的人应该还不多,但超市门口却已经开始拥挤起来,要排队才能慢慢进入了,可见南京市民对这个超市的喜爱。

    黄宇麟几人挤到墙边,仔细的看完那张告示,才知道超市只是提供一个平台,里面的商家相当于一个一个的小店铺。只是,超市里有公平秤有巡逻队,物品价格公道,质量有保障,而且不许商家缺斤短两不许欺行霸市。

    最方便的地方在于,你逛完这个超市,平时生活中所需的大多数日用品,都可以在超市里全部买到,方便了市民一次性购物。

    看完告示,黄宇麟等人才开始排队进入超市,准备一观超市的内情。

    跟着人群进了超市,光线暗了一些,但因为四周墙壁上都开着大大的窗子,光线还算充足。加上还挂了一些灯笼,顾客不会感觉太阴暗。

    超市一楼分了许多区域,有卖粮油的卖调味品的卖风味小吃的卖水果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除了这些卖东西的商家,还有两人一组,全副武装的超市保安在来回巡逻,防止偷盗抢劫等意外发生。

    熙熙攘攘的顾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超市里显得格外的热闹,黄宇麟也逛得兴高采烈。这样的超级市场,即使是见多识广的王管家,也看得目不暇接。

    因为前几次都是跟总兵黄得功一起来的,自然没时间进超市里面来逛。所以,其实王管家这也是第一次进到金陵超市里面来看。

    逛完了一楼,买了几斤时令水果吃着,众人又兴致勃勃的到二楼三楼逛了一下。

    二楼卖的是衣物布匹胭脂水粉帽子鞋袜等物品;三楼卖的是笔墨纸砚四书五经等文具书籍之类的东西。

    在三楼,黄宇麟看到了一种新的笔,叫铅笔,不用蘸墨水就能写作,特别适合年龄小刚开始学字的小孩子。黄宇麟感到新奇,也买了两支,准备带回家去试试。

    现在的超市,还没有摄像头没有收银机,无法像后世那样一站式购物统一结账。所有的铺位,都是商家单独经营,自负盈亏。超市相当于是租铺位给商家,并提供安全保障,然后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一站式购物的场所罢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个超市的经营方式,也改变了以往的小店铺销售模式。市民们出门买东西,再也不用东跑西跑,到处逛,只要在金陵超市里就可以将绝大多数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买齐了。

    这样节约时间的购物方式,自然获得了消费者的大力欢迎,生意兴隆也就不足为奇了。

    逛完超市出来,已经到了中午,黄宇麟想起来路上吃的火锅,不由又想吃了。既然那家酒楼的店小二说他们的火锅技术是学自南京火锅店的,那到了南京城,不去吃一顿最正宗的火锅可对不住人了。

    因此,一行人问着路,找到了皇城边文仕街上的南京火锅店,又搓了一顿。这家店做的火锅,味道比他们在路上吃的那家酒楼更正宗,厨艺更好,连聂云王管家等人都吃得赞不绝口。

    吃过午饭,从火锅店出来,大家找了一家茶楼喝茶,休息了一个时辰,才开始继续闲逛。

    经过报纸上的介绍,黄宇麟还知道应天府在秦淮河边,新修了一个“秦淮公园”,他也很想去看看。

    要知道,以前的园林,一般都是达官贵人家里的后院才有,而且面积都不大。最大的园林就是皇家园林,却是皇帝狩猎避暑之用,普通人是享受不到的。

    所以,对这个建在秦淮河边,普通人都可以随便进出的休闲公园,黄宇麟很好奇。

    王管家虽然来过几次南京,却也没有去过秦淮公园。于是,大家问好路线后,找了一辆要经过秦淮公园的公交马车,坐了过去。

    到了目的地,只见这个秦淮公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建筑,只是利用原来河边的一大片丛林进行了修缮布置。公园里建了很多凉亭石桌石凳,还有很多秋千跷跷板儿童滑梯等游乐设施。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正版,二更求推荐票
………………………………

第91章 全军改革

    黄宇麟虽然已经有12岁了,但除了秋千外,跷跷板滑梯他都没见过,也没玩过。于是,黄宇麟一点不怕生的冲了上去,抢了个空位,和另外一个陌生小孩玩起了跷跷板。

    玩了一会儿这些儿童设施,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一行人在公园里乱逛起来。走到一个凉亭的时候,里面围着的一圈人引起了黄宇麟等人的注意。

    充满好奇心的黄宇麟挤进去一看,原来有四个人在玩雀牌。

    雀牌黄宇麟见几位姨娘玩过,但这些人玩的雀牌却跟他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牌的外观张数规矩都跟黄宇麟平时见到的不同。名字也不叫雀牌了,而是被改成了麻将。感到好奇的黄宇麟聂云等人就在旁边看了起来。

    看了几局别人的麻将后,聂云觉得时间不早了,才拉着黄宇麟离开了公园,逛着街回到嘉义街黄宇轩的家里。

    第二天,几人再上街的时候,黄宇麟说要去买怀表,王管家就说要先去取钱。于是,几人先去了长安街上的中央银行南京营业厅。

    到了营业厅,存钱取钱的人比较多,同样有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在巡逻守卫。黄宇麟好奇的到处观看,王管家则去取号牌开始排队。

    轮到王管家的时候,王管家隔着铁栅栏递上存折,说要取1000两银子。然后,柜员拿着这本存折按上面的编码去档案柜上找到了对应的档案,拿出来对账,确定存折信息和余额无误。

    然后,柜员递了一张纸条给王管家,王管家用柜台上的铅笔遮挡着在纸条上写了几个数字的密码,递给柜员。柜员拿回去后与档案上的取款密码对照了一下,确认无误后就将那张写着密码的纸条撕碎扔进了垃圾桶。

    确定了密码无误后,柜员才开始核算这1000两银子的保管费。核算完成后,柜员在存折和档案上都进行了记录。

    随后,存折和档案都拿给王管家签字,柜员再盖章,王管家自己掏零钱将保管费付给柜员,柜员再将1000两银子递给王管家,就算完成了这一取款业务。

    黄宇麟在旁边看着,感觉大开眼界。这个银行的运作模式,比以前的钱庄要正规保险得多了。

    取了钱出来,几人再找到另一条街上工部直营的钟表行,花300两银子给黄宇麟买了一块怀表。

    从钟表行出来,黄宇麟发现路上的大多数行人都在往一个方向走,不由拉住一个中年大叔打听了起来。

    黄宇麟问道:“大叔,你们怎么都在往一个方向走,到哪儿去啊?”

    那个中年大叔被黄宇麟拉住,低头一看是一个穿着华贵的富公子,于是笑道:“前面新开了一家玻璃店,跟钟表行一样,也是工部直营的,主要销售镜子之类的玻璃制品。报纸上曾说过,玻璃厂生产出来的玻璃比以前的琉璃更透明更好看,大家都很好奇。现在玻璃生产出来要开始销售了,所以大家都去看看热闹。”

    黄宇麟也早从报纸上知道了玻璃的大名,同样感到好奇,于是招呼聂云等人道:“姐夫,走,我们跟大叔一起去看看。”

    于是,黄宇麟等人跟着这个中年大叔一起往前门走去。

    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崇礼街,中间靠左的一间新店铺门口,已经挤了很多人。

    这家店铺占了三个门店的宽度,一个拿着喇叭的伙计站在店门口,向街上的行人喊话道:“本店直属工部,由长江玻璃厂供货直营,货源充足,大家不要挤啊玻璃易碎,价格昂贵,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所以,请大家不要拥挤,所有人都可以进来参观,但时间不多,看完后不买的就请暂时退出,让后面的人进来看啊。”

    除了这个喊话宣传的伙计,还有几名保安忤在门口,维持秩序,街上的人只能排队进入店铺。里面的人不出来,外面的人就不被放进去。

    因为人太多,黄宇麟等人都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他们进入店里参观。

    进了店,就看见所有的货柜上,都摆满了玻璃制品。厚玻璃薄玻璃平板玻璃玻璃酒杯茶杯花瓶镜子等等,干净明亮一尘不染。

    进店的人都发出了此起彼伏的赞叹声,觉得不虚此行。每个人都凑上去仔细的观看,发现这些种新的玻璃产品比原来的琉璃透明了许多,真正的毫无杂质。

    黄宇麟和聂云两人禁不住诱-惑,花了几百两银子,买了一套酒杯茶杯,还有几块大小不一的镜子。然后,店小二给他们拿了一个木箱子,用谷草隔着装好防止破碎,才让两名侍卫拎着离开了玻璃店。

    随后几天,黄宇麟逛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城外的玄武湖钟山等景点也去玩了个够,将王管家从银行取出来的1000两银子花了个精光,才离开南京,返回了滁州。

    ------

    回到我们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