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大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大明朝廷掩人耳目的假平叛计划还没公布出去,黔国公沐天波弹劾杨畏知等人畏敌如虎、裹足不前的奏章,就送到了杨毅手中。
在沐天波的奏章中,他以非常沉重的语气,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对杨畏知等人守住几个大城市,坚决不出兵平叛的行为,沐天波斥之为“逆贼”。
在沐天波的叙述中,这种守着几个城池,坐看叛军壮大的行为,是在纵容叛乱,是跟叛军差不多的性质的。
因此,沐天波恳请皇上,查处杨畏知等人,看他们是否跟叛军有勾结。否则,为何他们不立即出兵平叛?
沐王府在云南的特权,沐氏勋庄在云南的胡作非为,杨毅心知肚明。这时见沐天波不识时务,胡乱插手军队事务,不由更感厌恶了。
加上杨毅本来就要布假的平叛计划,麻痹天下人,沐天波正好撞在刀口上,不如拿来当道具得了。
于是,悲剧的沐天波在封地被朝廷收回、爵位要逐代降级继承后,又迎来了一次朝廷的打击。
崇祯十九年冬月十六日,大明朝廷在最新一期的《大明新闻报》上明文刊皇上圣旨,斥责云南土司的叛乱行为,是自取灭亡之举。
现在时间进入冬季,不利于出兵打仗,且让这些土司逍遥几个月。待来年春天,大明朝廷必定出动大军平叛,一举扫平叛军,平定云南。
然后,对于黔国公沐天波不懂军务、却胡乱插手,建议军方冬季出兵,还弹劾诬蔑军方高级将领的罪行,朝廷做出如下惩治:没收所有沐氏勋庄,收归国有;沐王府家将卫士数量从2ooo人削减到2oo人,多余部分予以遣散,不遣散就视为谋逆,让第十四军予以剿灭;黔国公沐天波本人,迁至南京居住,没有皇帝同意不许离开南京城。
如此严厉的处罚,就是对黔国公沐天波胡乱插手军务的惩治。同时,也是告诉天下所有人,大明朝廷是坚持冬季不出兵的,连胡乱建议冬季出兵的黔国公沐天波都给处罚了。
这是为了麻痹叛乱的土司领们,让他们麻痹大意,坚信大明朝廷不会在今年冬天出兵攻打他们,放松警惕,为接下来的平叛战争做准备。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求推荐票!】
。。。
………………………………
第129章 司礼监掌印太监
当然,对如此大规模的土司叛乱,如果大明朝廷一点军事调整都没有,又显得大明朝廷太软弱可欺了,那会打击大明官兵百姓的信心的。■。ww。●
于是,在报纸的最后,朝廷也宣布的针对云南土司叛乱的军队调遣。
为了防止叛乱范围继续扩大,广州军区驻广西第十六军调至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边界,防止云南土司叛军攻入广西、贵州两省边境的州府城市。
为了加强云南省的军事力量,驻贵州贵阳的西南军区第十二军调至云南昆明,协同第十四军一起防守剩下的昆明、大理等大城市。剩下的西南军区第十三军除了防备北方四川的张献忠势力,也要兼顾贵州的防卫。
然后,暗地里,南京禁卫军第一师和第四师,训练时间最久、对火器应用最熟练的精锐官兵,化装成普通的后勤运输队,以中央朝廷运送后勤物资支援西南的名义,前往西南军区候命。¢£¢£网,
运输队没有运送大炮,大部分是步枪、手枪、手榴弹、炸弹等容易掩藏的武器,外面覆盖了少量粮草、衣物。不深入运输队,根本不可能知道运输队运过去的全是这些用于打仗的武器。
在那些隐藏在暗地里窥探的大顺奸细眼中,这支大明中央朝廷派出的运输队,运输的都是粮草、衣物等过冬物资,是运到西南军区去支援当地驻军过冬的。
而隐藏在这支运输队之中的,还有各大军区的特种部队、中央警卫团第三营共2ooo多人。这些人可以说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序列中的兵王,当今世界最精锐的军事力量。他们将跟随平叛大军一起行动,执行斩、爆破、突袭等特种任务。
在大明朝廷出假新闻、调整军队、假装运输粮草的时候,新上任的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也带着一队精锐的锦衣卫,日夜兼程,在报纸送达云南之前抵达了云南省昆明城内的沐王府门前。●。ww。●
一起抵达沐王府的,还有第十四军军长杨畏知和全副武装的军属警卫团1ooo多名精锐士兵。
在崇祯皇帝到南京之前,韩赞周是北京朝廷任命的南京守备太监,手上掌握着数千人的江南锦衣卫,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应天府尹凌义渠同为南京军、政、监察三大要员之一。
北京被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和心腹太监王承恩逃到南京后,为了给崇祯的心腹王承恩让位,韩赞周被撤销了南京守备太监的职务。并且,还被收回了锦衣卫的指挥权,仅仅安排了一个南京皇宫大内总管的职务。
最开始,韩赞周心里是有些不满情绪的,但好在他比较识时务,没有采取任何反抗皇帝的行动,而是全力配合崇祯帝和司礼监提督王承恩的工作。
因此,韩赞周又逐渐获得了崇祯皇帝的信任,在皇宫里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最近,有感于司礼监提督王承恩工作繁重,崇祯帝提拔韩赞周当了掌印太监,负责掌管国玺印章,并协助王承恩管理内廷。
这一次,崇祯帝下旨严惩黔国公沐天波,不仅没收沐氏勋庄、削减沐王府卫士编制,还要将沐天波带回南京软禁居住。
为防沐天波不甘受罚、铤而走险,崇祯帝派了韩赞周带着1oo名锦衣卫,前往昆明给沐王府颁旨。找十四军杨畏知带着警卫团支援,也是为了保险,给沐王府众人以压力,让他们乖乖接受崇祯帝的旨意。
此时的昆明,就跟黄道周、史可法等人预料的一样,已经下过两场大雪了,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雪,人踩在上面“吱吱”直响。
韩赞周带队抵达昆明,沐王府的人并不知情。但他去见了杨畏知之后,和杨畏知一起带着1ooo多名士兵抵达沐王府,将沐王府团团围住之后,沐王府的人就不可能不知情了。▼●。ww。▼
在一名王府卫士惊慌失措的报告,有上千官兵正在包围沐王府后,沐天波的二弟沐天泽一边下令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一边跑到沐天波那儿去报告。
“大哥,不好了,有官兵包围了王府。”沐天泽见到沐天波,急声喊道。
沐天波一听,脸色大变,惊问道:“怎么回事?”
沐天泽摇头道:“不知道,只是有卫士报告,外面有官兵正在包围王府,我一边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一边就跑来向你报信了,我还没出去看过。”
“走,出去看看!”沐天波道了一声,然后领着沐天泽向前院跑去。路上遇到三弟沐天润和长子沐忠显,也是听到消息跑了出来,大家一起赶往前院,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跑到前院,就听到紧闭的王府大门外有人正在大声喊:“崇祯皇帝圣旨到,请黔国公沐天波开门接旨!”
听到是圣旨到,守卫前门的王府卫士正不知道该不该开门呢,就看到沐天波等人到了。
“外面什么情况?”沐天波向一名家将问道。
那名家将答道:“外面有两个大官,一个是第十四军军长杨畏知。另一个穿着宦官官服,可能真是前来传达圣旨的大太监,后面还有1oo名锦衣卫。”
沐天波阴沉着脸,走到门边从门缝里往外观察了一会儿,然后退了开来。沐天泽、沐天润几人也上前观察了一会儿,退下来商量了起来。
“大哥,怎么办?”二弟沐天泽向沐天波问道。
三弟沐天润道:“传旨就传旨吧,竟然还带军队过来,皇上这是传的什么旨?”
沐天波恨恨地道:“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否则用不着如此大的阵仗。封地都被收了,爵位也要逐代递减,不知道崇祯还要想怎么样?”
三兄弟正在议论,外面又响起了官兵的喊声,叫沐王府的人开门。再不开门接旨,官兵就要强攻沐王府、破门而入了。
沐王府虽然有2ooo多家将卫士,但肯定没有军队那么训练有素,战斗力相差悬殊。真的生战斗的话,沐王府恐怕抵挡不住。
更别说,外面的官兵还有驻扎在昆明的第十四军做后援,而沐王府却没有外援可以依靠。
商讨了一会儿后,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王府已经被包围,沐天波只能派长子沐忠显去将家人带到地窖里躲藏起来,他们三兄弟开门接旨。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求推荐票!感谢“石头kk”、“泰桥小杨”、“9871569”的打赏,感谢“鲨鱼汉堡”1888起点币的大赏!】
。。。
………………………………
第130章 沐府交锋
终于,沐天波下令打开了王府大门,一群十四军警卫团官兵蜂拥而入,将王府卫士逼了开去,在院子里各占一半的位置。■然后,韩赞周和杨畏知带着一队锦衣卫踏雪而入。
沐天波强压心中的愤怒,带着两个弟弟迎上去,拱手道:“不知杨军长和这位公公来我沐王府所为何事?”
杨畏知没有说话,他现在就是一个保镖的身份,保证韩赞周的安全。
然后,韩赞周从怀里逃出一份圣旨道:“黔国公沐天波接旨!”
沐天波没有办法,带着前院所有沐王府的人一起下跪道:“臣在!”
然后,韩赞周拿着圣旨念了起来。
在这份颁给沐天波的圣旨上,崇祯皇帝指出了沐氏勋庄为非作歹,沐天波胡乱插手军务、诬蔑军方将领的罪行,然后下达了没收沐氏勋庄、削减沐王府卫士编制、将沐天波撤职(云南省副省长职)、迁往南京居住的命令。●。ww。●
听到这个处罚,沐天波当场爆了,站起来对韩赞周怒吼道:“我不服。想我沐氏列祖列宗,为他朱家皇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驻守西南边疆两百多年。到了现在,崇祯不仅要没收封地、逐代递减爵位,还要没收我们的沐氏勋庄、削减卫士编制,甚至想软禁我,简直是昏君所为。”
随着沐天波的动作,沐天泽、沐天润和近千名王府卫士纷纷站了起来,大声声讨着“昏君”崇祯的所作所为。
看到沐王府众人的动作,锦衣卫自然涌到韩赞周和杨畏知身边,将他俩保护了起来。其他十四军的警卫,也将步枪指向沐王府的卫士,打开了保险。◆●。ww。◆只要双方一言不合,一场激战就将展开。
韩赞周拿着圣旨,冷着脸,对沐天波道:“沐天波,你想造反么?”
沐天波怒急,阴阳怪气地说道:“造反?我怎么敢啊!江南各省不是有几十个王公贵族造反,都被崇祯杀了么?我沐王府世代忠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怎会跟他们一样造反呢?不过,我就想问了,我沐王府列祖列宗对朝廷、对朱家皇室尽了忠,他朱由检就是这么对待功臣的么?”
看来,沐天波实在是气急了,对崇祯皇帝都开始直呼其名了。
“大胆!竟敢直呼皇上的名讳,简直是大不敬,给我拿下!”韩赞周怒道。
几名锦衣卫站了出来,就要冲过去捉拿沐天波。。ww。●那边沐天泽也带着几名勇悍的王府卫士站了出来,横刀堵在沐天波身前吼道:“我看谁敢!”
怕引起大规模激战,伤到韩赞周和杨畏知,几名锦衣卫停了下来,没有继续上前,而是与沐王府的卫士对峙了起来。
沐天波哈哈狂笑了几声,然后仰头喊道:“苍天啊,你睁睁眼吧,看看这世道吧,这就是崇祯对待功臣的方式!我沐王府世代忠良,他却不光是要没收我们的封地、勋庄,递减我们的爵位,现在还要派人抓我去南京软禁。列祖列宗,你们都出来看一看,看看这位暴君的所作所为吧!”
沐天波的话,远近皆闻。不光是在场的双方士兵,连王府街两边的其他府邸居民也听得一清二楚。沐天波似乎想以舆论的压力,来逼迫韩赞周收回圣旨、打道回府。
毕竟,如果真的动手硬拼,沐王府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将会让沐氏家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境。。ww。●因此,沐天波就想以这种方式挣扎一下,让韩赞周投鼠忌器、收回成命。
但是,韩赞周知道皇上的性子。前段时间才杀了数十个叛乱的王公贵族,其中也不乏朱氏皇族的王爷,民间舆论可不见得有多好,也没见皇上有一点在意。
对沐天波这种异姓公爵,皇上更是不可能有一丝容忍之心。只要他敢跳出来作对,皇上就敢下狠手惩治。
作为皇上派出来传旨的代表,韩赞周就代表着皇上的威严,岂会就这样将圣旨收回去、打道回府?而且,沐天波直呼皇上名讳,还阴阳怪气的进行讽刺,完全够得上以下犯上、大不敬的欺君之罪了。
因此,韩赞周慢慢将圣旨卷起来,对沐天波道:“沐王府列位先辈,对大明的贡献天下皆知,不容抹杀。但沐氏勋庄在云南省的胡作非为,引起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土司叛乱,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你沐天波胡乱插手军务、诬蔑军方高级将领,更是证据确凿,不容争辩。现在更要加上以下犯上、大不敬的欺君之罪。识时务的,就放下武器接旨,按皇上的旨意办事,或许还能饶你一命。如果你要一意孤行,可不要怪本公公心狠手辣,率军踏平沐王府了。”
听到这段话,院子里的人都紧张了起来,一股肃杀之气,在沐王府蔓延开来。
见韩赞周没有被自己的话吓住,一副根本不怕天下人非议的模样,沐天波就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韩赞周肯定得了崇祯帝的死命令,一定要拿下自己。
看着锦衣卫手里的手枪、十四军官兵手里的步枪,沐天波知道,自己不能冲动。真的带兵反抗,将沐氏家族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就成了沐氏家族的罪人了。
这些明军官兵的手枪、步枪,在前几个月的江南各省平叛战斗中大显神威,连沐天波这些身处西南边疆的人都知道了它们的威力。
虽然都是道听途说,但无风不起浪,这些明军官兵手中的新式火器必定威力巨大,是毫无疑问的。
凭沐王府卫士手中的大刀长-枪,要抗旨叛变,跟装备了这些先进火器的官军对战,无疑是以卵击石。
因此,沐天波才想用语言挤兑韩赞周,做最后的挣扎,想让韩赞周投鼠忌器、改变主意。不料韩赞周如此强硬,竟然直接威胁自己再抗旨,他就要率军踏平沐王府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
抗旨,整个沐氏家族都要完蛋。接旨,沐王府损失巨大,而且自己还要被迁居南京,失去自由。
无论何种选择,都是一个难题。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求推荐票!】
。。。
………………………………
第131章 大顺滇南王
就在这时,三弟沐天润在沐天波身边说了一句:“大哥,无论你做何种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听到这句话,沐天波突然心有所感。◆看到如此尊敬自己,无论自己对错都支持自己的兄弟,沐天波感到一阵惭愧。
他心里想道:“罢了,以我一个人的自由,换取家族的平安,也算我这个大哥为家族做的最后的贡献吧。”
然后,沐天波长舒了一口气,挥手隔开沐天泽和几个卫士,走到韩赞周面前,黯然下跪道:“臣黔国公沐天波接旨!”
看到沐天波下跪接旨,韩赞周也松了一口气,将圣旨递给了沐天波,沐天波接旨谢恩。
看到这一幕,沐天泽、沐天润和其他沐王府家将卫士纷纷收起了兵器,锦衣卫和杨畏知的警卫团官兵也收起了火器。
韩赞周想道:总算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黔国公,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云南省从此将完全由朝廷来掌握,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在云南省威风显赫的时代将从此结束。
沐天波代表沐王府接了圣旨,那一切按照皇上的旨意办就行了。
昆明府以外的沐氏勋庄管理权全部移交给云南省政府,由政府来经营。沐氏勋庄现有的货物和资金算省政府借的,等以后赚了慢慢归还给沐王府。
当然,现在外地的多数沐氏勋庄已经被叛军洗劫一空,那些就不能再折算钱财了。明军打败叛军收回来,就自然归政府了。
对于沐王府的私兵编制,也按圣旨执行了下去。沐天波从现有的家将卫士挑出最精锐的2oo个人,作为以后的沐王府卫士。剩下的人就全部给一笔银子,予以遣散了。
然后,沐天波就交卸了云南省副省长的职务,和妻子焦氏,儿子沐忠显、沐忠亮一起,跟随韩赞周一起离开昆明,前往南京生活了。◆
沐王府的潜在麻烦被成功解决掉,大明中央报社冬月十六日行的《大明新闻报》经过驿站的传递,也在几天后送到了云贵高原上。
云南省临安府治所建水县。
沙定洲和妻子万氏率军起事,攻占了临安府后,就对建水县进行了重兵驻守。沙定洲准备以建水县为中心,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在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颁给沙定洲的圣旨中,沙定洲被封为最高等级的异姓王爷――大顺滇南王,封地为临安府、广西府、广南府。
名义上,广西府、广南府也是他的地盘,但那两个地方显然没有沙家经营了数代人的老巢临安府重要。而且,论富庶程度,临安府也比广西府、广南府加起来还要富裕。●■■
所以,广西府、广南府两地,虽然沙定洲也派兵攻打了下来,却只是劫掠了一番,并没有太过重视,因为兵力不允许。对这两个地方,沙定洲只是派了少部分部队去驻守,并没有在那些地方花太多的精力。
他可不想将有限的兵力分散,然后被明军官兵各个击破。
沙定洲本来就是云南众多土司中实力最强的一支,现在又加上普名声遗孀万氏改嫁给他,带来了近万普名声的老部下。沙普合流,实力远一般土司。
他的兵力并没有比吾必奎、龙在田等土司多出几倍,但士兵的素质和战斗力却要高很多,却也不能分散驻守,要集中使用。
武器上,其他土司几乎清一色的全是近战冷兵器,沙定洲军中却有数千人的固定弓箭手部队,还有数百支火铳和十多门大炮。跟其他土司对比,可谓天壤之别。
因此,沙定洲是云南叛乱土司中唯一一个被李自成封为王爷的,其他土司全是公、侯、伯的爵位,封地也没有沙定洲那么多。●。ww。●
爵位最高、实力最强,自然也应该受到大明朝廷最大的关注。如果大明朝廷要出兵平叛,沙定洲必定是排在前列要被攻打的土司。
因此,自冬月初一起兵叛乱,攻下临安府中部、南部大部分县城和广西府、广南府后,沙定洲一直在关注云南官府和大明朝廷的反应。
随后反馈回来的情报显示,云南驻军除了加强剩下的昆明、大理等地的防守外,并没有贸然出兵平叛。因为已经进入冬季,云南官府和军队的这点反应跟大家起事前的预料差不多。
但沙定洲也不敢大意,仍然要求部下士兵修缮城防、加强训练、日夜警戒,随时准备应对明军的攻打。
起事十多天后,云南大部分地区就下起了大雪。虽然不能说完全不能在野外生存,但朝廷大军出兵平叛显然是不现实的了。
因此,沙定洲稍微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不过,也不敢过于放松,还是要等待大明朝廷的明确消息才行。
今天,派出去刺探消息的细作终于从昆明回来了,带来了最新一期的《大明新闻报》。
沙定洲一边看报纸,一边派人去叫妻子万氏、军师、弟弟等人。
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着大明崇祯皇帝的檄文。崇祯皇帝在檄文中,对沙定洲等云南土司在大顺朝廷蛊惑下起的叛乱行为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声讨。
对这一点,沙定洲毫不在乎。
他本来就是少数民族,是祖上被汉族人征服的,不存在自己本来就属于中国的心理。汉族人强大的时候,归顺他们;弱小的时候,起兵造反,自己当家做主。
这样的事情,在沙定洲看来,完全是很正常的事。因此,大明皇帝的檄文批判声讨,他毫不在乎。
沙定洲关注的,是大明朝的军队调动。
本来军队的调动应该是国家机密,不会向外公布的,但现在的大明朝廷似乎特别热衷于在报纸上公告。
任命官员要公告、查办贪官污吏要公告、修路修桥要公告、成立大型的工厂公司要公告……
最近两年,大明朝廷在报纸上公布了太多的军政要闻。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政务公告,但军事公告也不是没有。
因此,沙定洲就想看看,崇祯皇帝会不会在报纸上公布他们的平叛计划和军队动向。
结果,翻开第二页,还真的出现了大明朝廷对云南土司叛乱的处理方式。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求推荐票!感谢“石头kk”、“明月映苍生”的打赏支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