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2-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年时间的整理,前清两江总督衙门、如今的江苏都督府兼长江巡阅使府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总的来说花园和游廊变少了、办公场所变多了,整个府邸从享受风格朝务实方向转变。

    而这也是刘继业及他率领的国社党给江苏官场带来的改变。

    相比几乎是一切照旧的北京北洋政府,刘继业在江苏哪怕有立宪派的掣肘、还有一定的顾忌,但是在贪腐和失职方面的打击力度却是世所罕见。通过对江苏民政系统拥有‘监察’之权的总督府审计司开始对各项工作开展业务审核制度、并且开始创新地下发绩效考核,大量碌碌无为、或者贪污受贿的官员被裁撤和斥责。这一点在张謇北上担任工商总长后,更为明显。

    别的不说,起码经过审计司绩效考核制度推行,江苏的行政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相应的降低了行政成本。

    当然,这中间许多的复杂关系和处理,刘继业自是不会与关启平或其他不相关的人道哉。

    被刘继业所绝对控制的军队领域且不提,如今在文官系统方面,刘继业一方面是借助从军队转业为文官的少部分国社党员,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最为重视的还是以陈光甫为首的一批都督府直属心腹。

    都督府直属官吏都是辛亥后征聘的,所选中的多是有新式教育背景、敢大胆去想的年轻人,而且去留全在刘继业一念之间。这些年轻才俊进入岗位后,受到刘继业的刻意笼络、享受着优质的物质条件,更何况自身仕途与刘继业所相连,自然对刘继业忠心满满,办事也非常认真。

    两相结合,使得江苏的民政大权也越来越集中在刘继业手中。对此,由袁世凯派来、与张謇是世交好友的现任江苏民政长韩国钧是有些微词的。

    不过韩国钧这位素有名望的晚清新派官吏长期从事实业发展,在兴办实业方面的观点与张謇不谋而合,因此在刘继业对兴办发展江苏实业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后,也与刘继业达成了某种默契。

    所谓实业兴办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减税、免除苛捐杂税、甚至进行补贴鼓励某些行业的实业发展。第二种则是由江苏政府采取与地方实业家合办的形式置办实业,设立新的厂房等。在兴办实业这一领域,刘继业从1911年底时每月不到十万苏币的投入,到韩国钧上任后加大到百万苏币就可见一斑了。

    走进了会议室内,只见里面江苏军界高层都已到齐了。

    野战部队团级及以上军官、参谋部和军政部各科科长及以上军官总共数十人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刘继业进门的瞬间就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敬礼。

    刘继业来到了主座,看着关启平绕到自己一旁极为靠前的位置,这才手掌微微朝下道:“让诸位久等了。都坐下吧。”

    众人入座后,刘继业摆出了略显严肃的表情:“诸君应该知道,国会选举的结果已经公布了。”

    半年前,当时还是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并成立了一个办事临时机构“筹备国会事务局”。根据《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国会分上下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

    经过三个月的选举,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选举终于唱票完毕了。

    对比三年前前清的咨议局选举,此次国会选举的变化可谓非常重大,尤其是急剧减少选民资格条件:首先,民国的这场选举把选民的年龄限制从25岁降低到21岁。由于议会政治是晚清新政不到十年间大举引入的新思想,衷心接受这种新思想的大多数是同期发展起来的新式学堂学生,又由于通常越是年轻的人群激进的倾向越明显,所以年龄限制的降低不仅使选民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也增加了选举过程及选举产生的国会的激进倾向。

    其次,是把教育程度限制从中学毕业降低到小学毕业。在清末民初的中国,中学毕业是很高的教育程度,通常一个省只有一所或几所中学,毕业学生数量有限、非常名贵,而小学则要普及得多,一般每个县都有所小学,所以教育限制从中学降到小学,使因受教育而获得选举权的选民人数增加几十倍。

    第三,是把财产限制从五千元降低到五百元,由于拥有一定财产的人数分布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财产限制每降低一个级别,因财产而获得选举权的人数都会有几何级数的增加,财产限制降低十倍,此类选民的人数恐怕也要增加几十倍,而且通常财产较少的人群激进的程度加强,所以此举也增加了选举的激进程度。

    很明显,由于选举权从人群分层的金字塔尖端向基座扩展,选民的人数必然以几何级数爆炸性增长。1909年咨议局选举全国选举人总数不过一百七十多万人,到仅仅三年之后的1912年,国会选举的选举人总数猛增到四千多万人,翻了二十四倍,按照全国人口大约四亿人计算,选举人比例从0。4%,猛增到10%。经过这样一次选举权急剧扩张的******,民初第一次国会选举成为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会选举之一。

    在这场选举当中,哪怕是风气最为开放、新式知识接受度最高的苏南地区,每天汇报到都督府的关于选举中间发生了特殊状况都有数十起。许许多多上千万计平生第一次拿到选票的选民要么是根本不知所措、机灵点的更是将选票换作三、五角的钞票。而举办选举的地方官府亦闹出不少笑话,什么选票不足就由票站官吏自行填写等等,如同一场闹剧一般。

    最终,根据此前颁布的国会组织法,全国22行省将各有十名参议员名额;内外蒙古、**、青海,各设选举会,分别选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学会选出8名;各地华侨选出6名。按法定名额,则参议员共有274人。仿照美国制度,六年一任,两年一选。

    众议员的名额,则依各地区人口多寡定之。每80万人口选众议员一人,然每省至少有众议员10人,人口不足800万的小省份亦照选。唯蒙古、**、青海则参众议员人数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隶人口最多,有众议员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龙江,各选众议员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为一届,三年一选。选举分初选和复选,条例滋多,不俱载。按法定名额,全国共有众议员596人。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841人。

    而在这场耗时三个多月,牵动了全国目光的大选,其最终的结果也于三天前公布了。

    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获得众议院253个席位,占总席位的43%,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会第一大党。相比之下,张謇与梁启超合并而组成的第二大党共和统一党‘仅仅’获得155各席位,相当于总席位的25%。

    这个结果也就意味着,宋教仁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内阁总理并负责组阁。

    “……宋钝初组阁将毫无悬念。此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之重大胜利,成为国会之多数党派,必然会增强他们与大总统袁世凯相抗衡的信心。”

    只有刘继业一个人的声音在屋内响起。

    “这亦意味着,同盟会与袁世凯之间的博弈将逐渐往白热化方向发展。理论上,由于临时约法约束了大总统过多的权势、又给予了国会广泛的监督权力,一旦国会落入有组织力、有才干的宋钝初手中,则袁世凯将处处受到掣肘。同盟会完全将可以合理合法地用国会逐渐逼迫袁世凯……”

    刘继业指了指墙壁悬挂的地图上,重点描红的北京的位置:“本质上,同盟会人从来都只是把袁世凯视作过渡性人物,是同盟会真正控制中国之前,需要摆在台面上平衡各方利益的一个人。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国会,他们即将打算控制整个政府,真正形成由宋钝初为领导的责任内阁制,而届时袁世凯也将沦为空有名而无一实的大总统。”

    “诸君,袁世凯不会坐以待毙,两者之间的较量将越来越激烈……而那时,就是我们国社党的机会了!”刘继业随即指向了徐州位置,那里根据协议驻扎着三千多人的北洋军……

    “江苏、安徽之部队,现在就可以准备秘密动员了。我需要在一个月内看到能够出征的五万部队出来!”
………………………………

第384章 备战

    第三百八十六章备战

    刘继业在都督府内召开的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涵括了江苏军队的几乎全体高层,再加上刘继业不惜借着叙职的名义将关启平从安徽调来参加会议,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而在会议最后,经过各方讨论后,参谋部开始秘密制定一南一北两个作战计划,军政部则按部就班地一方面暗中集结退役军人、另一方面开始调配部队位置。

    最终,为一场很有可能要爆发的内战做准备。

    当刘继业说出‘准备战争’的时候,在场众人无不一脸凝重。

    或许此时此刻只有刘继业知道,一场内战将以谁都不会意想到的方式发生……届时,胜利将属于有准备的一方。

    而这一切,都只有三十多名与会人员知道。这些人在身为江苏陆军高层的同时,也都是国社党的骨干分子,是值得刘继业绝对信任的人群,并且在参会与离会时都被下达了封口令,不得透露半个字的信息。

    在组织力度方面,刘继业的国社党比起其他势力还是有着显著的优势的。

    更何况,与那些在财政上苦苦挣扎的势力相比较,坐拥三联集团以及整合了整个上海金融界的刘继业可谓手头宽裕。在供养二万七千人的兵力、每个月投入行政、教育和实业的经费都高达百万以上,而且一个月下来还能有十三万苏币的结余,这一点足以让为了筹钱而弄得焦头烂额的赵声等地方都督、为了维系政权不惜大借外款的袁世凯嫉妒不已。

    以江苏现有的每月近五百万的收入,一旦全面投入军费中,能够完全供养一支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再加上刘继业手上掌握了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廉价军火的金陵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两个全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可以说如今刘继业在全国各路势力中,其根基是最扎实、也是最全面的。

    也正是有此实力为基础,逐鹿中原才不再是单纯一种梦想而是一种可能。

    7月14日,经过数个月的谈判,最终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委任三联集团代办的善后大借款总共四千六百万英镑的款项最终全部谈成。其中,比利时一家财团、意大利一家财团、英国两家财团前后通过抵押路权和筑路权获得了将近一千三百万的贷款、德国的一家财团以东北路权以及部分中央海关关税和盐税为抵押贷款七百万,最后美国的梅隆集团获得盐税税款抵押,借款金额两千六百万英镑。

    而随着这笔大头的敲定,当周学熙与虞洽卿在上海正式与梅隆集团代表约纳斯・梅隆签字,被袁世凯期望已久的善后大借款终于圆满落下了帷幕。

    在这笔涵括了数笔、涉及不同财团、不同抵押的谈判中,总共已有一千二百万英镑,相当于一亿二百万银币的款项打入了中国银行户头中。而德国财团的七百万英镑将在8月之前打入三联银行账号、并在次日转入中国银行。至于款额最大的二千六百万英镑贷款,其分两笔划拨;第一笔共一千万英镑应于8月22日汇入三联银行,第二笔一千六百万英镑则应在10月1日前汇入。

    与袁世凯此前与四国银行商谈借贷时,对方对中国方面使用贷款进行严格限制并且尤其规定贷款金额必须首先支付清廷欠缴的对外赔款不同、这次的善后大借款由于采用商业模式,又与不同的财团分期或同期展开谈判,使得对方并未提出过多过分条件。对贷款金额的使用方面,也是采用了尽量模糊的语句,如‘中方所贷之款项,应尽量满足外债之偿还,并协助改善中国之民生与实业发展云云。’

    这使得袁世凯对所获得的款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能够更灵活地将钱花到他所认为有燃眉之急之处,比如军费……

    虽然明面上有国会的牵制袁世凯在扩充军队方面无法有较大动作,但是根据消息显示,袁世凯已经通过先期借贷获得的数百万英镑中拨了一部分在其控制下的河南巩县一带修建了军工制造厂。在广泛向国外订购武器制造机械的同时,已经先期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建成了简易的军械修理所、能够月产日本三八式步枪八百杆和能够月产子弹二十万的流水线。

    由于清末时中国的大规模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都落入南方地方派系手中,袁世凯手头上的军工生产就只剩下天津与唐山的小规模生产基地,不仅无法扩充手中军备、就连补充弹药都成问题。在辛亥革命时,北洋军只能通过高价从俄国人和日本人手中购买弹药才能满足战斗需求。

    这种军备的匮乏,袁世凯上位之后就一直试图解决。而有了巩县后,再加上先期储存的近千万发子弹,北洋军才终于勉强能做到弹药补给自足。

    与在武器弹药等装备上面非常竭蹶的袁世凯正成反比的,是同时坐拥中国两大兵工厂;金陵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并且拥有中国最大煤钢混合重工业基地的刘继业。

    两厂已经更名为金陵兵工厂和江南兵工厂,其中金陵兵工厂经过大规模扩建和更新设备后,产量达到月产德国mg08/15型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五十挺、美国勃朗宁1911型手枪二百三十把、从德国引进的1898式毛瑟步枪三千五百杆、重机枪与步枪通用7。92x57mm步枪弹一百二十万发、手枪子弹十八万发、黄色**一百六十公斤。

    更注重重火力装备生产的江南兵工厂则能够月产法式施耐德mle189775毫米野炮十三门、炮弹五千六百发、无烟**二百公斤、水雷四十三枚,同时据说刘继业专门要求制造局内的技术人员模仿日俄战争时期俄军从海军军舰上临时拆下来使用的高角度臼炮,准备专门研制一款轻便、供步兵使用的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的新型火炮出来。

    而支撑起两座兵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的,则是江苏政府源源不断的订单……每个月都有数不清的军火从兵工厂流入军火库中。

    而就从七月开始,这些不少封存仓库数个月的军火,终于开始拆封。一杆杆步枪、一挺挺重机枪、一门门火炮和数不尽的弹药箱源源不断地流向各个野战部队……

    正从江宁下关码头边上一座新建仓库中,亲自动手将一箱箱弹药垒在马车上的江苏陆军连长李虎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种工作让他想起了自己久违的苦力生活。

    七年多前,就是在下关码头上,苦力出身的李虎子与一干苏北老乡丢了工作后,干脆投入了当时新建的江苏新军当兵……七年后,自己已是连长了,手上也有了百余号兄弟。

    七年前,自己是个一文不值的苦哈哈、是社会底层的一员,每日过着朝夕不报的日子,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力气过活。现在,自己已穿上了令人羡慕的军装、拿着每个月十八块苏币的高额军饷,是人人尊敬的上尉连长!

    七年前,自己走到街上去,只会遭受鄙视的眼光。现在,年轻人羡慕自己的军装、路上行人见到时不时也会尊敬地打招呼、就连年轻小娘们有时也会红着脸走过。

    李虎子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苦日子历历在目,更使得他珍惜现在难得的机遇。

    若不是标统大人……在内心深处,就如所有老第三十四标出来的士兵一样,他们在心中都将如今已是江苏都督的刘继业称之为‘标统大人’。这支由刘继业本人一手搭建起来的部队仿佛就有那么一种凝聚力,与刘继业之间的牵绊也超出了寻常长官与士兵之间。

    在李虎子看来,刘继业就是让他们从人下人走上人上人道路的恩主、大恩人、是值得自己去为之效死之人。所以,李虎子发誓自己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对得起自己今日之地位、和身上之军装。

    而码头旁的长江水,却还是那样流淌着,没有丝毫的变化。

    “报告连长!五百箱子弹、二十箱炮弹已经装载完毕!”不一会儿,一个年纪轻轻,嘴上还留着绒毛的军官小跑着了过来,李虎子知道此人名叫顾祝同,是辛亥时加入革命的学生军一员,也是国社党党员。年纪轻轻,脑袋却很灵活,一双眼睛满是鬼点子。

    李虎子接过了对方递来的清单检查了一遍,又看向依然堆积着如山般弹药箱的仓库,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大喊了一声:“三连的弟兄们!走了!”

    此时,身为一排排长一向心思活的顾祝同装作不经意间来到李虎子身边,低声问道:“连长,咱们领了这许多军火,上峰又命令咱们准备徒步北上,是不是要和北军开战了?”

    李虎子很不喜欢下属揣摩上司的目的,他把脸一摆冷声道:“管这许多干嘛?老老实实的服从命令就是了!”

    “是~是!”知道李虎子脾性的顾祝同笑了两下,没再说话。
………………………………

第385章 内生变故

    第三百八十七章内生变故

    “报告!浙江来电!”

    刘继业身处办公室内,从进入房间的侍从手中接过电报纸,将其放在自己的桌上暂时不管,然后重新回到座位上,向正对面刚刚随之一并坐下的方振武挥了挥手,示意其继续。

    “叔平请继续……”

    方振武作为最早跟随刘继业的老人,如今已是军政部军法厅厅长,上校军衔,同时兼管宪兵,掌握着江苏陆军极为重要的司法大权。

    作为从第三十四标继承来的传统,江苏陆军对军纪极为重视。与其他势力军法厅形同摆设、执法参谋根本无可发挥不同,在江苏陆军,营级以上的单位均设有执法参谋一名,与该单位宪兵队长官一起直接负责军法事务。而且,此执法参谋有整个单位的管辖权,并且直接由上一级的执法参谋直属、不归野战长官的调配。

    而根据江苏陆军操典规定,执法参谋除了必须是国社党党员外,同时在战时有权利监督野战长官。一旦野战长官出现严重疏忽、甚至有投降逃跑等严重违反军纪军法的行为,则执法参谋有权当场与宪兵队一起收缴野战长官的指挥权。

    执法参谋本身就具有极高权威,再加上从建军以来刘继业就极为注重军法,有罪必罚、有攻必赏,使得军纪军法无论是在军官还是士兵当中都有威信。

    在不少部队中,执法参谋实际上已经取代副长官或是参谋长,成了仅次于野战长官的部队中真正的二号人物。当然,由于执法参谋并不参与实际的作战指挥或者日常事务,其更多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存在。

    身为军法厅的厅长,总管所有军法事务,方振武在江苏陆军内地位或许不是最高、但是实际权柄却极重!可以说军法厅在江苏军政体系内几乎是不亚于参谋部的存在,也自然是军政部下最重要的厅。

    位高权重的方振武若是有事情向刘继业汇报,寻常都是由其副手、从辎重厅厅长调任军法厅副厅长兼宪兵司令孙岳代为汇报。今日若非是有重要事情他是不会亲自前来的。

    “……属下从第二师第八团执法参谋尹旭处获知,第八团团长邓吾峰与辎重厅的李尚纯似乎有……”方振武一贯是以铁面无私出现在世人眼中,对军纪之遵守最是一板一眼,也因此刘继业才会放心地让他长期把持自己手下军队的军法。然而今天,刘继业第一次看到方振武露出犹豫的目光。

    “叔平,军法之重要,我不必说你也知道。有什么发现,邓吾峰和李尚纯有什么情况,你都必须翔实汇报。”

    刘继业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直觉上,他隐隐已经猜到了方振武想要说什么……这种事情,终究是难免会发生的。

    方振武轻咳了一声,咬紧了牙齿后,表情慢慢从犹豫变回了他一贯的冷面:“邓吾峰似乎与李尚纯一起,在第八团似乎有非常违纪违法的行为!”

    “你们军法厅目前掌握了什么情况?”刘继业无比关注地望着方振武。

    或许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或许是此次违法违纪的军官级别实在有些高;一个团长和一个厅长,以及下面数不清的军官参与,方振武也难得地紧张了起来:“根据属下的情况了解,邓吾峰与李尚纯建立了合作关系已有数月,其具体情况,经过简单探明,似乎有以下几处:第八团有职位空缺后,团长邓吾峰往往缓报一至二个月,期间薪饷由其个人截留;第八团日常所消耗之物资也被夸大,经李尚纯辎重厅调拨后,再在扬州本地之黑市低价卖出……根据尹旭的报告,在扬州确实可见到我军队的物资出现市面,甚至有部分武器弹药……”

    说到这里,刘继业慢慢闭上了眼睛:“继续说吧。”

    “此外,李尚纯曾以军事行动为由调拨了一大批物资到第八团,然而经过尹旭查明,今年以来扬州并未有过任何军事行动……而他们二人真正的大举动,还是近期我们决定调兵北方并且组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