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02-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其二、过去满清之一切所作所为已无数次证明,这支北亚携腥膻之气而来之落后、野蛮、残酷政府无法适应新时代之发展和需求!陈旧的部族观念,对近代化没有丝毫尝试,不懂科学之力量、不懂发掘民众之力量,而妄想单凭野蛮镇压来维持统治!这样的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中已经表现的无比清楚!诸君试看,洋务运动中,开明之官吏皆为汉员、而保守反对改革之人则泰半都是满人!满清之落后政府由于其部落之特性,以及满人之固步自封而无法完成现代化、无法完成工业化、无法完成科学化、更无法完成立宪!无论从何处看,满清之政府都属于应当被历史所淘汰之落后野蛮政府,而绝不应存在于当今世界之中!此推行革命之理由二也!”
“其三、满清至今仍然固守满汉之别,依然将我汉人视作奴才,不许满汉通婚,在全国各地设置驻防八旗监视我汉人,在朝廷中设立满尚书来控制我汉人!由此,便出现当今世界之一荒谬至极之现象;堂堂四万万汉人占据中国九成五的人口,却被一人口不过百万有奇之民族所统治!若这满人与我汉人一视同仁倒也罢了,关键这些满人却从未将我汉人放在眼中,只是视作奴仆、只觉得天下是他满人的,与我汉人无半点干系!岂有此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更非一族之天下也!我汉人若想摆脱奴隶之地位,成为我自己国家之主人、成为真正之国民,则唯有推翻满清而别无他法!此推行革命之理由三也!”
“综上所述,推翻满清、排满复汉、力行革命之理由有三:一曰复仇主义、一曰革新主义、一曰自由平等!想为祖先复仇,让满清血债血还?革命!推翻满清!想救亡图存、让中国重新富强?革命!推翻满清!想建立科学自由民主平等之新中国?革命!推翻满清!想为我四万万汉人同胞争自由,得平等?革命!!!推翻满清!!想爱国,就革命!想救国,就革命!想自由,就革命!想平等,就革命!想让我汉人从此再不为奴隶,受万世所尊重,成为一有人格之真正人,就革命!!”
“革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革去残渣!革命,革去旧中国,革来新中国!”
“大革命之时代必将到来,腐朽之满清必将如枯木般被摧垮,而新中国,将从中诞生!吾人确信我中华民族乃世界最优秀之民族,只要有革命之催化,必能重复旧日汉唐之荣光!吾人深信不疑!”
“作者:愤怒青年。”
………………………………
第57章 开战
第五十七章开战
刘继业的文章在《江苏》一刊发表,再次引起轰动!这篇‘论革命之必要’用生动的言辞、缜密的逻辑和事实的例子仔细解释为何必须要革命!
由于并未过深涉及到革命的主义,而是单纯就革命本身的正当性做出解释,因此并未像刘继业上一篇文章简单介绍国家社会主义那样具有争议性,而是很快便被广大的热血青年所接受并认同。愤怒青年也因此而不少留学生所熟知,据说后来此文还在上海苏报上转载,军国民教育会会长蔡元培还提名称赞。
总之,通过此文,刘继业算是积累起了不少的威望,并终于能够借此进一步推广其个人政治主义了。
然而就在刘继业以为一切大好的时候……
梁启超回来了。
从美国游历返回日本的梁启超,在码头上得到了盛大的欢迎。蔡锷、蒋方震等弟子亲自跑到码头去迎接,刘继业亦在人群中,见识到了梁启超的强大号召力。
然而等到第二天晚上蔡锷和蒋方震从与梁启超的聚会回来后,刘继业却发现二人情绪明显不对,一问得知原来梁启超在美国参观考察后,最终得出了‘民主’不适应中国的想法,政治观点从革命转回至立宪。这样的转变让已经脱化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弟子蔡锷和蒋方震痛苦万分;两人既不愿意抛弃革命的观点,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与老师决裂,陷入两难之中。
梁启超原本就在革命者,乃至所有留学生中拥有崇高威望;无数人便是读着梁生的书才知道‘民族主义’、‘共和民主’、‘中华民族’这些近代单词,受他启蒙。现在原本革命的导师却反而开始宣扬维新,这让所有革命者都大吃一惊。不少人,特别是无比崇敬梁启超的少年们也开始像蔡锷一般陷入纠结中。
相比起犹豫不决的蔡锷,蒋方震倒是难得表现出干脆的一面。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来试图说服蔡锷。
蔡锷虽口头称是,但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心神不宁,连他最注重的仪表也邋遢了起来、经常露出困惑和颓废的样子,让周围的好友们为之焦急。
随着报纸上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与革命派开始了论战,蔡锷的情绪也愈发低迷。眼见如此,刘继业不禁开始担心起青年会的未来……
既然决定用革命的方式来建立一个更好的中国,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即让革命成功、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在他的计划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蔡锷一直是作为重要的人物存在。刘继业深知单凭他自己一人,在日本毫无身份背景,凭什么说动他人参加他的革命团体?难道就因为能够说些大道理,能够引用点新颖的观点和论据就能让他人俯首而拜?自问没有传说中王八之气的刘继业,在毫无根基的时候,只能暂时的借助他人的力量。
而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大名鼎鼎梁启超的弟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蔡锷,著名的理论家、实干家,才是当时留日学生,特别是军校生中真正的第一人。
虽然蔡锷最后在自己与蒋方震的怂恿下终于同意加入青军会,但是刘继业深知其本身的政治主张与自己并不尽相同……或者说蔡锷的性格实际上颇为沉稳,并非如绝大部分革命者那般激进、热血。况且蔡锷足智多谋,凡事都会自己思考、很有见地。虽然此刻被自己一时说服,但难免未来不会因为其他情况发生改变。
果然,梁启超的转变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生。
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神不宁,似乎证明蔡锷并未下定决心做出选择,还在犹豫当中。刘继业不愿意被动等待结果,决定想尽办法向蔡锷施加影响,让他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不光是因为蔡锷是好友,更是因为刘继业在相处的那么长时间里已经深知蔡锷的本事、加上蔡锷已经是青军会的骨干,因此非常希望能够与蔡锷站在同一条战壕中。
1904年二月八日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刘继业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他看准机会趁他人不注意将魂不守舍的蔡锷叫到了院子外面,他杵着拐杖站在蔡锷的面前关切道:“最近看松坡你心事重重的样子,若是我有能帮助的地方,请一定要说出来!”
蔡锷面容憔悴,听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刘继业的意图很清楚。
“这件事情百里也劝过我数次,只是……你们实在帮不了我。”
如此颓废的蔡锷,刘继业还是第一次见到。再这样下去他怕是要心灰意冷了!想到这里,刘继业狠了狠心决定摊牌道:“不就是革命与立宪之争嘛!我说松坡你怎么也落了下乘了!革命与立宪本质上都是以革新中国使之成为现代国家为目的,不过方法不同罢了。对于中国而言,革命、立宪之差别就是有无满洲皇帝。”
“梁先生乃是戊戌维新志士,光绪帝对康有为、先生等志士有恩,因此先生始终都对清廷无法真正痛恨,反而一直对光绪帝怀愧疚之心。因此先生心向立宪,也就可以理解了。”
刘继业说了一通,蔡锷却毫无反应只是长叹一声道:“文鹿所说我自知也……”
这样还不够?再加把火!
刘继业将声音抬高道:“梁先生曾受清廷重恩,因此其个人之恩仇便与民族之恩仇发生冲突;须知你我汉人皆为最下等之民,与满清有不共戴天之深仇大恨!想我先人,束发左衽,华夏之民,识大体、有气节,尊孔孟,知廉耻。再看今日被满清阉割之汉人!披发右衽、腥膻之民、重小节、无骨气、拜蛮夷、无人格!始皇帝焚书三千便已被视作暴君……想满清所谓明君康熙、雍正、乾隆,其毁书何止三万!?满清不仅从人格上毁灭我汉人,更从文化上毁灭我汉人,欲使我等汉人永为彼之奴隶也!松坡你当深知,满清此刻宣传立宪,不过是内忧外患下之权衡之计罢了!其满人加起来不过百万有奇,一旦真立宪民主后,岂不怕我汉人反攻倒算?”
蔡锷听后默然,一边摸着胡子一边摇了摇头道:“如此不过老生常谈之排满言论……”
蔡锷这句话让刘继业心中一凉,很明显对方似乎已经更倾向于梁启超了!
其实蔡锷的顾虑和思考,刘继业也曾细想过,但是前世辛亥革命的成功、对满清异族统治的反感,以及自己野心的驱动,却让刘继业毅然决定走到革命的路上。
刘继业一时真的不知如何来说服三观已立、而且心志坚定的蔡锷了。
两人持续着沉默,谁也不开口。
就在蔡锷准备移步回屋内的时候,却听见刘继业身后道:“不如这样吧。”
“什么?”蔡锷回头疑惑地看向刘继业。
“松坡你对满人依然保持着一些信心,而我却对他们失望透顶;这其实便是你我最大之分歧,然否?”
蔡锷静静地颌首。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在此立约吧!”
“什么约定?”蔡锷来了些兴趣。
“约定我们二人彼此依然互通有无、大家依然是同学、好友,你走立宪、我坚持革命;但未来如果满清让松坡你失望,则你助我革命。若革命无路,满清果真有立宪之诚意,则为弃革命而助你!”
知道蔡锷不可能会为自己而改变立场,刘继业便只能立下这个约定,等到未来满清的言行让蔡锷失望透顶后,再徐徐图之了。刘继业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不过青军会就必须要做出调整了……此刻刘继业已经知道,自己试图用青军会来组建起自己的班底随着蔡锷的退出而必将失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青军会这一平台来找到、拉拢到支持自己思想的同伴,等到未来的时候再聚集起来罢!
蔡锷神色复杂地看了看刘继业,看着其清亮的眼神,目光转移到伸出的手,然后握住。
“我同意。”
####################################################
就在刘继业与蔡锷立下这一约定的同时,旅顺口内的俄国上流也正在举办着盛大的舞会。
今天正逢俄国国教东正教的‘圣玛利亚节’,庆祝耶稣生母玛利亚。同时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塔尔克上将的夫人也名叫‘玛利亚’;在当时西方上流社会传统中,一个人名字的来历是要隆重庆祝;其重要性不下于生日。所以今天斯塔尔克便特意借用了俄国驻远东总督阿列克赛耶夫公爵的总督府举办舞会。
身为俄国海军在远东的最高指挥官,斯塔尔克的妻子的命名节宴会海军将校们自然给足了面子。所以当日军舰艇潜入港区后,几乎所有有身份的俄国人都聚集在总督府中,在小提琴悠扬的音乐下翩翩起舞。
太平洋舰队司令、参谋长、各军舰舰长全都在陆地上,一个个搂着贵妇们优雅地摆动舞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巨响从远处港区传来,一下子将所有人都吓一了大跳。音乐停止了,舞厅的人们纷纷走向窗户拉开窗帘,靠在玻璃窗前凑着脑袋试图想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轰!!!!”
伴随着又一声巨响,一道火光冲天而起,远处一艘飘着俄**旗的军舰半边都被火光笼罩。
“诸位,这是海军为了司令夫人准备的礼炮和烟火,请大家不要介意!”身为主人,旅顺口俄国海军最高指挥官,太平洋舰队分队司令斯塔尔克上将把眼前窗帘一拉,故作镇定地拍了拍手吸引大家注意力,然后如此解释道。
“哦……原来这样啊。”众人轻易地接受了斯塔尔克似乎合理的解释。
俄国人脑筋如此粗线条自然有它的道理;自从彼得大帝西化,俄国步入自己的黄金时代以来,从来都是俄国这只北极熊欺负别人,就连横扫欧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被北极熊打败了……还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别人进攻。前阵子虽然与日本关系紧张,但是就如沙皇陛下所说:‘战争只有在俄国决定开战时,才会打响。’
那些黄种矮猴子还没有胆量挑战大俄罗斯帝国!
几名年轻的贵妇还凑在窗户前观看那所谓的‘烟花’,嘴中发出赞叹:“好漂亮的烟花啊!”
斯塔尔克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前来敬酒赞赏海军思虑周道的人,却无人发现他交叉在身后的双手已经被捏得苍白。
“去!搞明白是哪个混蛋水兵引爆了炮弹!”等到无人的时候,斯塔尔克立即回身如此吩咐副官。
半辈子都在海军中混过,好歹也算专家的斯塔尔克自然知道刚刚发出的巨响绝不可能是烟花,只有可能是大量重炮炮弹发生爆炸后的声音……在他的意识中,最合理的解释就应该是哪个水兵不慎点燃了军舰的弹药库。为了不在他人面前丢脸才临时想出‘烟花’这么个只能哄骗门外汉的借口。
就在斯塔尔克焦急着等待副官的消息时,巨响接二连三的传来……
频率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所有人都重新聚集到窗前。
“斯塔尔克上将,海军倒底发生了什么!?”远东真正的最高主宰,阿列克赛耶夫总督面露不满地质问着海军司令。就在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时,窗户处一名女子突然惊声尖叫道:“上帝啊!看啊!!军舰着火了!!”
从总督府窗外望去,旅顺口港区已经陷入一片火海当中;无数军舰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有一艘已经开始沉没,还有一艘巡洋舰发了疯似地四处乱窜,如无头苍蝇一般最后撞上了一艘战列舰。
几千吨钢铁以时速十节的速度撞击数万吨的战列舰并发出的钢筋扭曲的声音,这股令人牙酸的诡异噪音让所有人都捂上了耳朵。
这绝对不是神马烟花!
就在这时,舞厅的大门被猛地撞开,那名消失的副官慌张地冲进来,军帽也不翼而飞。
“不好了!日本人偷袭我们!!!!”
“开战了!!!!”
‘哐啷……!’
无数精致的水晶杯子从人的手中滑落,撞击地面碎成无数碎片,似乎标志着一百年来俄国所经历的黄金时代,即将远去……
………………………………
第58章 波浪皆雷
第五十八章波浪皆雷
战争开始了。
西历1904年的二月八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并未宣战的情况下趁夜将主力舰队靠近旅顺港。在掌握了俄军最新的布防图后,派遣驱逐舰、鱼雷艇等小型船只秘密驶入港内。
其时俄军军官几乎全部不在岗位,舰上水兵松懈毫无准备,直到日本鱼雷艇发射出的两发鱼雷直接命中一艘驱逐舰,将其炸成两半时,俄军才反应过来。
然而一片混乱中俄军军舰为了找出鱼雷的轨迹匆忙地打开探照灯,结果在黑夜里反而无形中帮助日军指明了目标。
一发又一发的鱼雷冲向乱作一团的俄**舰,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惨叫、火光,再加上军官缺席造成俄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中,毫无防守之力各艘军舰在港区横冲直撞躲避着各种‘鱼雷’。有的确实是日军发射的鱼雷,但更多的却是已经精神崩溃的观察员将海面任何的小波浪都当作是鱼雷的轨迹。
主炮、副炮、机关炮、机关枪、步枪……所有能够射击的东西都被用上,草木皆兵……不,波浪皆雷的俄国水兵们将无数弹雾撒向所有可疑的目标。
极少部分成功引爆了鱼雷,绝大多数炮弹却毫无目的地四面八方射出;有些砸到了远方的要塞、有些落入港区,但更多的则是在自家军舰上爆炸,造成更多的混乱。
“快通知司令!!日本主力全来了!鱼雷、机枪、十四英寸大炮!!!”巡洋舰‘智神’号的值班二副将沾满血的纸条交给了电报员,命令他立即派电报通知最新战况。
若是相信这封电报里报告其‘遭到十艘全新战列舰炮击、日本鱼雷到处都在……’的话,日本海军实力已是天下第一了。
但这也不能怪这名二副,因为他所在的智神号巡洋舰确实遭到了来自两个方向战列舰主炮的轰击,在如此短距离下,其中一发直接命中甲板将三分之一的船体瞬间撕裂!
事实上,日本海军所携带的鱼雷数量不足,开战半个小时后就用光了全部库存,在黑暗中早已悄悄离去。
实际上在黑暗中日本鱼雷艇也很难在远距离瞄准军舰,再加上部分鱼雷质量不过关,使得最终战果仅限于击沉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重创两艘战列舰。
然而日军鱼雷袭击给俄军造成的后果,却是在日军撤退后俄军依然陷入癫狂状态胡乱炮击,一直等到一个多小时后受到司令部传来‘停止炮击’的命令,再加上天色渐亮炮声才逐渐停止。最后清算发现自己人居然打沉了五艘驱逐舰,两艘巡洋舰和一艘战列舰!!同时另有一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重创。
日本人加上俄国人自己最终让俄国太平洋舰队付出了七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一艘战列舰被击沉。五艘巡洋舰和两艘战列舰重创的惨痛结果……其中俄国人自己击沉的军舰比日本人还多出一倍!!
旅顺口之战日军偷袭大获全胜,指挥官浅井受到表彰。第二天日本的宣战书送至圣彼得堡,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旅顺口袭击在全世界造成轰然大波;弱小的日本居然真的敢向俄国宣战了!对俄国长期存在戒心的德国虽然表面上呼吁双方冷静,但私下却巴不得这只北极熊在远东流尽最后一滴血。俄国的盟友法国则在报纸上谴责日本‘不宣而战’的野蛮行径,表示文明的法国一定支持俄国……私底下,法国总理却开始头疼又该向俄国贷多少款了。
至于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头等强国,日不落帝国,日本的盟友大英帝国,却在庆贺。
没错,日俄战争从本质上便是英国挑起的。
先是1902年确立英日同盟条约拉拢日本,之后更是将大量的新式军舰卖给日本增强它的实力,最后在1903年底当日俄协商破产后承诺战争开始后英国将向日本提供三千万英镑的低息贷款。
正是因为有世界第一强国在日本背后撑腰,日本才有底气,也才能有实力去挑战俄国。
全世界都被牵扯其中的这场战争中实际的主导者正是英国。
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英国成功策划了这场战争,为日本提供军火、提供贷款、提供教官、提供同盟,甚至提供情报……旅顺口的布防图,便是英国苏格兰场间谍,悉尼‘雷利的杰作。此人在获得情报并交给日本海军联络官山下后便悄悄地带着家当离开了旅顺……
“哈欠!!”
骑在驴子上的雷利擤了擤鼻涕,低声骂了句:“不知道哪个狗娘养的在想我。”
在他前面,中国仆人何良顺牵着一头驴头朝着一望无际的辽东平原走着。
“我就说我恨死日本人了!如果不是因为要弄到最新的布防图,我早就可以乘船离开旅顺,现在已经在东京喝酒了!!!”雷利又骂了几句。
在弄到布防图后,雷利原本打算在日军进攻前带着家当撤离旅顺,无奈遇到突发事情耽搁了一下,结果等回过神来时旅顺港已经一片狼藉,完全在海上被日本封闭了。
方便舒适的海路已经没有办法,雷利只能匆匆将大部分钱财临时掩埋,买了只驴子趁俄军还没封锁旅顺城前逃了出去。
出了城后,雷利决定一路向北;要是遇到俄军仗着自己认识远东总督的背景让它们护送自己去哈尔滨坐火车回欧洲。如果遇到了日军,正好将日本海军出具的联络信拿出来,让他们护送自己去日本,然后再坐船回欧洲。
雷利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此刻坐在驴背上一摇一晃地还有闲情去咒骂每一个他讨厌的人:“苏格兰场那帮混蛋们,等我回去好好敲掉他们的大牙!”
晚上在野外两人搭起篝火和帐篷。
雷利看着一路上都沉默不语,厚重老实的何良顺,有些无聊便用俄语问道:“话说回来,何,你从哪里学的俄语?我看你像个很有故事的人。”
脸上还带着稚气的何良顺却有与他年纪不符的稳重。他正在烤面包,抬头看了看他的雇主,淡淡道:“我的老家在江东。”
“江东……是中国南方扬子江吗?”
何良顺摇了摇头,沉道:“是黑龙江边的江东六十四屯。”
“啊啊……那里,好像四年前经历了屠杀吧?”
何良顺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陷入了回忆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