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2-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显,当初吾儿选择去东瀛学习兵事确实妥当,说不准二、三十年后咱们刘家也能出个红顶子,大红大紫啊哈哈!”

    说完,刘寿昌自己一个人摸着胡子哈哈笑了起来。

    刘继业笑着应承着,暗下却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道:“哪里需要二十年啊……”
………………………………

第103章 现银

    第一百三章现银

    正事聊完,父子两人便坐着开始聊起家常。刘寿昌本就不是好面子之人,在家也一贯随和,与阔别已久的儿子见面自然不会有什么架子。父子之间聊的很愉快,不知不觉便到了下午。就在刘继业说完军校生活时,外面便传来孙氏招呼开饭的声音。

    为了迎接大儿子,孙氏精心准备了一场丰盛的饭菜;刘继业坐在青子旁边,闻着菜香,想起小时候的味道,不禁食指大动,一大饭碗里满满都是菜肴,一直吃到快噎着了才放下筷子。

    饭桌上刘继业继续讲着经历,不时惹起一阵惊呼、感叹。

    一顿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多的样子,天都完全暗下来时,刘寿昌才惊觉时间不早。

    家里的晚辈按规矩向刘寿昌和孙氏拜安,刘继业退出大厅,来到院子里,向不远处自己的房间走去,在他旁边是安静陪伴着的青子。

    “想你了。”漫步中,静静地,身边人如此说道。

    “我也是……”

    一双手紧紧扣在一起。

    一轮明月映照大地,在月光下二人来到别院中,里面已经有下人点燃了新式西洋煤油灯。与自家房间阔别三年的刘继业进去后发现屋内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不带一丝灰尘,当初离别时的东西依然原封不动处在同一个位置,而自己带回来的行李也已妥善收拾出来。

    唯一与离开前不同的,是床上多了一套枕被,书架和书桌上也可见一些小玩意儿。此外,房间里四溢着淡淡地、令刘继业着迷的清香。

    此时,青子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屋子以前都是有下人每日打扫,我住进来后便是我来负责、房间里的东西都没有动过……”

    “好香啊……”刘继业忽然闭上眼睛猛地深吸一口气,长吁一声。

    “哪里啊……”青子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正有些不解地望向刘继业时,却见对方猛然睁眼,一把抱住她娇艳的身体,把头深深埋入她的颈部,沉声道:“你身上传来的。”

    “讨厌!”青子羞羞答答地轻锤了对方厚实的后背,顿时面红耳赤,但是身子却不自主地依靠在对方身上,双手也搭在对方的脑后。

    感受着迷人芳香、触摸着娇嫩温香的肌肤,婀娜多姿的滚烫的躯体,一阵邪火顿从腹下升起,刘继业思及自己已近一年未进女色,此刻面对娇妻却再也按耐不住。他双手用力忽然抱起青子,在她的惊呼下大步向床边走去。

    到这一地步,青子对自家夫君的意图自然再明白不过。她精致的面孔早已红似苹果,内心深处却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生出期待来,下意识地,环在夫君脖子的双手更紧了几分。

    一番**暂且不表。

    近一个时辰后,香汗淋漓的青子紧紧躺在刘继业结实的胸膛上,一边撩开眼前秀发、一边用修长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对方的身体。

    “继业……”

    没有了不习惯的礼教约束,青子很自然地重新用当初东京时的方式呼唤自家郎君。

    “这些时日真是幸苦你了……”

    青子在怀中摇了摇头,笑道:“父亲与母亲大人都很好,我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除了想你想的很。”

    一年不见,除了更具女人味之外,青子的中文也突飞猛进。虽然当初在东京时,无数刘继业也会教上两句简单的中文,但是却从未能像现在这样完整地用汉语交流。虽然语音有些奇怪,能明显听出东洋腔调,但已殊为不易了。

    一路车马疲劳,又好好大战了数回合,刘继业也是有些疲惫了。拥娇妻在怀中,重回自家房间,身心都完全放松下来,在与青子夜谈的同时,不知不觉便静静坠入梦乡中。

    长夜绵绵。

    第二日清晨,刘继业按惯例起身,却见屋内无人,枕边的青子已不知去向。穿上拖鞋下床来,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脸上,舒服地直想闭眼享受。然而重要的事情不能忘记了,他来到被青子安置整齐的行李前,从内侧夹缝中取出了他这次日本之行最大收获之一,金钱。

    将钱藏入床下,刘继业干脆开始整理起行李来,衣物、书籍等等纷纷取出,临时放置在桌子、椅子上,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只见青子端着散发着香气的早餐的托盘走入,见到房中景象吃了一惊,转而想到刘继业的习惯后却会心一笑。将托盘放下,青子走到刘继业身前,故作嗔怒道:“继业怎么起那么早!这些事情都是应该我来收拾的,快回床上躺着!”

    刘继业见她逼近,故作不理,等她放松警惕时却忽然一把抱住她的细腰,一举便抬了起来,然后二话不说向床榻走去,边走边道:“要躺也是一起躺,哪有我躺你站着的道理啊!”

    被夫君夹住,青子满脸通红地挣扎着,却怕外人听见只能小声捶打道:“大白天啊!”

    “在东京的时候,我们不是时常从白天战到黑夜、从黑夜战到天明么!羞什么!”

    自知不保,青子认命地闭上了眼睛……

    半个时辰后,皮肤依然泛红的青子一边整理凌乱的床铺,一边瞪了一眼身后穿衣服的刘继业。

    收拾完了,却见书桌上的早餐早就透凉,青子于是责怪道:“就是你!连饭菜都凉了!”

    刘继业并未在意,反而笑嘻嘻绕到青子身后,抚摸她的肌肤道:“美人可餐,就算是山珍海味在我面前,也不如吾妻你万一啊哈哈!”

    虽然不是很明白这句汉话的意思,但调笑的语气还是感觉出来的。一阵羞涩、一阵甜蜜,夫妻两人一年不见所产生的些许隔阂此刻也已烟消云散。

    早饭凉了不好,青子拿去让厨房重新加热了,重新端了回来,两人就在房间里简单地用过。期间笑骂声不时传来,好不欢快。

    上午时分拜见了父母,陪他们聊了会儿天。期间刘寿昌见长子也大了,既已成家又学成归来,便主动提及应该给刘继业安置别院。如年长刘继业几岁的刘继嗣,虽然也算在刘家大院中,却已有自己的独栋宅子。

    对于父亲的提议刘继业自然毫无意见,本来他也觉得再与父母同住有些麻烦,加上自己不久就要担任军官,很不方便。此外,虽然青子没有说,但是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最难处理的,免得两个女人发生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她们隔着远远的。出于这些考虑,刘继业当然一口赞成。

    孙氏虽然有些不舍儿子,却也明白他大了,搬出去住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叮嘱要时常回来,刘继业自然满口答应。

    临别前,刘继业忽然想起自己所得的财物。本来这些钱财他便打算用于筹备未来大业中,数十万两银子的巨款其中有一部分要充作扩充工厂的经费。想到这里,刘继业停下脚步向父亲请教了家中面粉厂的近况。说到面粉厂,刘寿昌顿时生出得意的色彩,笑道:“真亏吾儿有远见,文远也办事得力,面粉厂自开办以来除了第一年略有亏损外,近两年每年利居然高达七万两银子之巨!本金二十万还有不足一年便可收回,吾家也有十万银子的收入,甚好啊!”

    面粉厂运营状况良好是刘继业早就预料到的,不过父亲如此重视面粉厂,却也和家中主业、特别是由父亲所掌控的钱庄业萎靡有关系。在各处生意吃紧的时候,能够拥有带来高额利润的工厂便能在需要时抽出可以弥补他用的资金。

    不过刘继业可不仅仅满意于一座年利润近十万的面粉厂;虽然全面工业化还遥不可及,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业的趋势不可阻挡,只能趁还有先知先觉的优势时尽早投入进去。想到这里,刘继业决定实话实说:

    “不瞒父亲,孩儿这次东瀛之旅也发了一笔小财。”

    “哦?不错不错!学习之余还能兼顾做生意,不愧是刘家子弟!不过,你既然选择官场,便不应该注重这些细节。虽然我刘家以商贾起家,但当世大用还是为官呐……为父是怕你耽误正业……”

    见父亲有些唠叨,刘继业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他上前两步,在父亲耳边轻声嘀咕了两句,退后半步,却见对方已经神色大变,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你……你说什么!?”

    “……如……如此巨款,哪里来的!?”

    五十万两库平银,虽然不敌刘家的百万家产,但是那可是现银啊!刘家三个分家加起来,有没有五十万现银都是问题。要知道,甲午前的北洋水师一年维护军费也不过三百万两而已。

    刘继业不方便把自己杀人劫财的事情透露出来,只能随意编造了几个借口,什么在满洲抓住俄军总司令后日本给的奖金、路遇被屠族的大户人家,从中搜出隐藏家财云云。

    “这五十万两银子,绝大部分都是可兑换的洋支票,孩儿准备拿出大部来继续投入工厂买卖中。”

    “好好!!好!”哪怕是见过大世面的刘寿昌,此刻也有些手舞足蹈、不能控制情绪。
………………………………

第104章 大龄剩男

    第一百四章大龄剩男

    与父亲商讨完了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下午。

    刘继业走到刘家大院二房所处,却想起刘继嗣已经搬走了。昨天回家的时候,与自家表哥有过短暂的会面,但碍于时机也只能客套几句。

    但此时刘继业与父亲就面粉厂详细商讨后,却是需要找直接负责管理工厂的刘继嗣来继续深谈。一来,他自己也是很佩服自家表哥的商业才能,二来,扩充资金、设备的情况也必须与之讨论。

    向其家中下人问明了路,知道距离刘家大院并不遥远。

    步行了十几分钟后,来到一处小巷中,里面占地颇大、颇为奢华的宅子便是刘继嗣的住所。

    上前敲门,没过多久一个中年仆人便打开大门。他是刘家老人,认得是刘继业,颇为热情地将其引起去,同时招呼另外一名下人去通知刘继嗣。

    入到里面才发现这屋宅装修甚为夸张,屋瓦墙宇无不是精雕细刻。过不得一会儿穿着便装的刘继嗣便满目笑容地走了过来;三年不见的他,唇边蓄起了胡须,清秀的面孔并无变化,身材依然有些微薄,但是一双眼睛却愈发明亮起来。相比三年前,更是显得精干。

    “今天难得休息,文鹿真是找到了好时机啊!”对于自家表弟的来访,刘继嗣并不意外,很是和善地一拳锤在对方的肩上。

    “好久不见文远甚为想念,既然已经归家,总归得来看望一番不是!”

    走近来,刘继嗣哈哈笑道:“转眼不见,吾弟已是名满天下的风云人物了,只你在满洲与俄寇厮杀的胆魄,为兄便拍马不及啊!”

    兄弟二人本来关系就不错,两房在生意上的合作也很愉快,加上刘继嗣善于与人打交道,交谈起来倒也不觉得生疏。在院外客套几句后,刘继嗣便请其入内,亲自为自家表弟倒上茶水,这才正色道:“想必文鹿此来不光是看望我这老哥的吧!”

    刘继业也不客气,直截了当道:“听家父说,面粉厂情况很不错啊?”

    点了点头,刘继嗣笑道:“当初若不是文鹿你想出好方法,以白菜价弄来一批机器,为兄还真就错过了一门好买卖了!好叫你知道,现如今面粉厂占地十亩,有工人六百,英式机械三十三台、可年磨面粉十四万袋,营业额达三十五万银子,其中光利润就有年七万!其中你大房占股十分之七、我二房占股十分之三,这两年的红利都是这么分的。”

    说罢,刘继嗣还起身从屋内书架上取出账本,交给刘继业道:“这是办厂三年来的账本,一家一份,原件留存厂内。你看看。”

    来刘继嗣家里自然不是为了翻看账本的,刘继业笑着收下后,只是摆到一旁。

    “既然生意如此好,文远可有扩充规模的打算?”

    刘继嗣略微惊讶地看了自家表弟一眼,随即面色如常道:“……大伯没与文鹿说过吗?”

    本来一年半前刘继嗣便提出建议在现有面粉厂周边再建一个分厂,连地址都选定好了。但是两家商谈时,却被刘寿昌给否决了。倒不是因为刘寿昌对面粉厂有何不满,而是因为钱庄亏损,只能将面粉厂的分红拿去填补窟窿,实在无力扩张。没有长房合作,二房虽然有心撇开单干,却因前一阵子扩充机械的时候用去不少钱,一时间也拿不出十几万两银子,此事就只能暂时作罢。

    此刻刘继业贸然问出这个问题,刘继嗣虽然一时惊讶,却很快想到了缘由,必然是长房有了资金……如此就好!刘继嗣本就很看重面粉厂,甚至把他当作主业来经营,只是最近苦于没有钱所以才没法扩张。现在看样子刘继业有了解决方案,自然很高兴。至于资金哪里来的,刘继嗣完全不在意。

    “在下与家父商谈许久,最终说服他继续投资面粉厂扩张一事,所以这才来文远这里讨教。”

    虽然心中很开心,刘继嗣表面却只是微露笑容道:“这回长房打算拿出多少钱财来?”

    “家父四处调拨、拆解,能拨出二十万两银子,文远这边能拿出多少来?”

    听到金额,刘继嗣再次感到了惊讶。二十万也是笔巨款,没想到这长房居然有如此魄力!不过惊讶同时,却也觉得蹊跷。同为商家、又是同族,他对长房资产自然有个大致估算。无论怎样,也不会超过二百万之数。如果这样,那么二十万两银子虽然不是说拿不出来,却也相当于对方几乎全部流动资金!要知道各地钱庄还得留些钱来备急!

    真要****抽调,也不可能没有消息……

    一时有些好奇对方这么筹集到这么多钱的。不过这种事情,自己私下调查可以,却不方便拿上台面询问。

    况且在两方密切合作的时候,盟友实力增长暂时也不是什么坏处就是了。

    “这样啊……”刘继嗣大致估算了一下:“扣除当铺等必要的流动资金,我们这边能拿出八万六千两银子左右吧。”

    “那就是差不多三十万银子,足够将当下的面粉厂扩建一倍有余了!”刘继业知道表哥算是下了狠注,基本上能够拆现的都抵上去了。不过这样也好,多方协力,才能尽快尽短时间里扩大生产。

    “不止!当初购置厂房的时候,就连着周边的不少土地一并买下,正好充作扩建新场地、此外各式材料、销路、熟练技工等等都已妥当,这方面也可以省下不少精力和金钱……主要投入的是修盖房屋、购置设备和新添人员需要用钱。以我看来,大半年后,现在的产量便能翻两翻!”

    有了刘继嗣的话,刘继业倒是放心了。两人就具体事情又商讨了一番,刘继业便起身作别了。

    “知道文鹿是成家之人,家有娇妻等候,这次就不约你了!过几天,等你闲下来,我带你去厂房看看……回来顺便吃酒去哈哈”一路送到门口,刘继嗣很亲热地拍着对方的肩膀。

    “以后我常驻江宁,你我兄弟想见面不是随时随地嘛!就是什么时候,也给我添一个大嫂啊!”

    刘继嗣故作悲伤表情,哀叹道:“城东薛家你晓得吗?家父已经向他们那里下聘书了,我看了看长的不错,也没有反对,预计明年年初不久就要成婚咯!”

    “这样也好,省得你终日流连青楼中。”刘继业是一点也不同情对方,在这个少年普遍十七、八岁成婚的年代,自家二十岁结婚已经算晚的、而刘继嗣已经二十五岁,以清末的标准绝对的晚婚。他又是二房的长男,自然被催的紧了。

    “你才是厉害,一趟日本居然娶了个东洋女子、听说还是当地大族,长的漂亮又贤惠,真是有福之人啊!”刘继嗣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道。

    “这么羡慕,你也去东瀛就是了!去政法大学之类的学习一年半载的、即能见世面、又可抱得美人归!”

    几声玩笑,两人的关系似乎重新恢复到了三年前的摸样。
………………………………

第105章 建军(上)

    第一百五章建军(上)

    “学生刘继业,拜见大人!”

    深秋时节,树叶泛黄、凉爽的空气难得卷入江宁,如此环境中,心情难免不会变得秋高气爽。

    江苏督练公所官署内,一名穿着没有肩章的陆军军服的高大青年除去军帽,毕恭毕敬地向官厅内主座上的四十余岁、身材短矮、有些龅牙,身着新式军服的新军将领拜下。

    主座之人安然受了刘继业的大礼,神色并无居傲,完了颇为客客气气道:“免礼、免礼,文鹿还请起身。”

    等刘继业重新站起,此人仔细打量了一番,捏着唇边的山羊胡,露出满意的笑容:“前些时候听张师爷说,力擒沙俄寇首、我大清难得的军事人才、留日高才生便在我江宁,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徐大人谬赞了,学生不敢当。”

    此人名叫徐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人,甲午科举人,当前的职位是苏松镇总兵,因为一直热心筹办新式军队、加上机缘巧合下,被新任两江总督周馥所器重,已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新建陆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性情温和、思想开明,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对刘继业恭敬有礼的态度很是满意。

    清廷自签订《辛丑条约》后,便决心推行新政,进行军事改革。光绪二十九年十月成立总理练兵处,并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负责训练新军;并且裁减原有的旧军(防军、练军、绿营),剩下的精选若干营为常备、后备军及巡警营(即宪兵)。

    去年,日俄战争正打得火热的时候。时任两江总督魏光焘筹备招募江南武威新军,并请在江宁先练一镇新军,然而北京新成立、负责一切新建陆军事务的练兵处未同意。

    1905年二月时,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同年七月,署两江总督周馥奏拟在江宁先练新军一镇,建议拟名为“暂编南洋陆军第九镇,步队名为暂编第十七、十八协,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标,马炮工程辎重各队补足后名为暂编马队炮队第九标,工程队辎重队第九营”。此项奏章终被练兵处核议照准,并予“暂编陆军第九镇”番号。

    不过虽然军队的番号下来了,但是人员、兵器、场地都还在筹备中,甚至连架子也没有搭好。同时,也急缺现代军队所必需的大量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军官。

    徐绍桢向刘继业询问了一番对方的出身、在日本的学历、以及满洲战场上的一些事迹后,很赞赏地鼓励道:“文鹿年纪轻轻,却已学业有成、又得战火锤炼,他日必为栋梁之材也!”

    称呼上的变化被刘继业察觉,知道这位自己未来的顶头上司对自己还算满意,放下心来。

    “我们第九镇草创未久,正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听张师爷说,北京的兵部、江西陆军小学都招你前去赴职,被你拒绝了?”

    自从刘继业回到江宁后,确实受到了几封邀请;作为当前中国各地都极缺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事人才、加上在日俄战争中有了点名气,受到如此待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刘继业点头答道:“学生确实得到不少大人的厚爱,但无奈故土难舍,学生已远离家乡三载,只愿能随时尽孝于父母身边、暂时不愿再背井离乡了。”

    徐绍桢认同地点了点头:“念乡之情人皆有之,难得你还兼有孝心。子曰:父母在、不远行,在这大变之世中,已是难得了!”

    或许是因为对刘继业很满意,徐绍桢难得地请尚且是白身一个的对方入座,叫来茶水,如同长辈问候一般随意说话。此举让刘继业并无意外;虽然他事先做足了功课,知道这徐绍桢是开明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属于可争取的潜在革命者。此刻与徐绍桢交谈,其无论从态度、谈吐还是思想来看,都有进步的地方,可谓清廷内的新派人士。这样人,非常适合当自己的上司……于是刘继业也投其所好,将不少新式观点、知识等一一抛出来,惹得对方频频称赞。

    聊到兵制时,刘继业引经据典地历数中国历史上各个兵制的得失、更兼以西方各列强军队作为比较,尤其是募兵制的英国陆军与征兵制的法国、德国陆军对比,更是让徐绍桢大开眼见,待其说完便鼓掌笑道:“文鹿所言极是!于国家而言,募兵只可为一时之需,征兵制方为可用于千秋之举。”

    原本含有面试成分在里面的见面,此刻已不知不觉演变成两人的聊天,而且徐绍桢越聊越来劲,内心在惊叹刘继业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地的同时,也愈发赞赏。直到茶水凉透了,徐绍桢才惊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