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2-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正巧是刘继业在东京时候的同学、青军会同志,湖南长沙人张孝准。他本来在东北徐世昌处充当军事幕僚,因无所事事已准备出洋深造,正好接到刘继业寄来的邀请信,想着在东京时同志们的约定、共同的理想和国家主义以及有同学引为助力毕竟不错,最终还是决定前来江宁接受刘继业的邀请成为暂编第三十四标的标副。

    刘继业喜出望外,一把抱住久违的同学,笑道:“总算把闰农给盼来啦!快快入内!”

    张孝准并未改变多少,伴着那张圆脸的依然是有些豪爽的性格。唯一的区别,是他开始蓄起了胡子、而且是很西式的那种卷须。

    进了办公室内,张孝准一边打量着房间,刘继业则从橱柜处拿出茶叶来,叫卫士送上热水后亲自给张孝准倒上。

    “若不是文鹿你相邀,我怕是已在前往德国的船上,与百里相伴了。”接过茶水抿了口,张孝准继续道:“来到江宁后我一打听才发现,你好大的名气!你可知道江宁的陆军衙门里头的军官们是怎么形容你的吗?白面长身,一枪三命,刘大标统!”

    “小弟可没有那么好的枪法……”见一贯忠厚老实的张孝准也出言调侃自己,刘继业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那是当然……你枪法历来不怎么样。”说笑了一番,张孝准才正色道:“说实话,你真把三个逃兵杀了?”

    “嗯。”

    张孝准伸出大拇指赞道:“厉害!不愧是从日俄战场上回来的,有魄力!不过就是可惜了这三个逃兵……搁在别人手里还有命,落在文鹿手中就只能挨枪子了。”

    “没我他们还是得死。”

    “哦?此话怎讲?”张孝准从刘继业的眼神中看出对方话中有话,不由得来了精神。

    “你道他们三人真的是逃兵啊!实话告诉你吧,闰农,这三人都是我向徐绍祯,徐统制那里要来的三个死刑犯,都是罪大恶极民愤极深的悍匪,本来就要秋后问斩了、正好借给我立威。”

    得知真相的张孝准一拍桌子:“好你个刘文鹿!!”

    刘继业将张孝准拉道办公室的窗口,引他向操场看去,只见外面大雨之中无数士兵在操场上拼命训练,更有军官拿着木棍不顾泥水来回巡视,要是遇到偷懒、不守军纪的,上去就是一脚。

    “正所谓大棒加胡萝卜:若不是那三个脑袋,这些士卒如何肯如此服从,加倍卖力地操练?”

    张孝准看得频频点头,不过他素来心肠就软,转而有些忧虑道:“文鹿,严刑酷法虽然可一时有效,但长此以往怕士兵心中激愤难耐,生出变故啊。”

    “闰农所言极是,我本来也没打算长期强压猛打。一开始先杀杀威风,先竖立军法不可犯、长官令不可抗的规矩,等过了这阵子,自然会履行诺言,给通过考核的士兵增加待遇,减轻刑罚。”刘继业顿了顿,确认室内无人后,轻声道:“这也是我们推广国家主义、展开革命运动、控制军队的第一步!”

    张孝准不由得颌首,对刘继业所说的感到一种久违的激动。

    虽然在日本有加入同盟会,而且与黄兴是同乡相熟,但是张孝准并不赞同孙文的三民主义。此次来宁,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刻与刘继业一番话说下来,只觉得热血沸腾!一定能与兄弟一起将第三十四标作为实现理想的平台!

    不过内心激动一番后,张孝准随即想到刘继业之前的话语,于是问道:“增加待遇?”

    刘继业便微笑着将自己筹办新军,以及通过选拔在新兵之间选拔合格的新军士兵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让张孝准大赞一番。

    性格火热的张孝准顿觉未来一片光明、海阔天空!有自己与刘继业还有王光照在,他信心满满地大声道:“如此一来,我在你这里也就有信心了!我来之前已经在江宁陆军衙门办好了手续,从今往后你我便可同心协力、共起革命之星火了!”
………………………………

第112章 赏罚分明

    第一百十二章赏罚分明

    在刘继业的办公室里两个昔日同学好好地叙旧了一番,聊起当初在东京的学生生活、以及毕业分开后的处境,不禁有些唏嘘一晃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闲聊了莫约半个钟头,直到屋内的挂钟指向一点的位置,屋外传来铜铃声,刘继业这才拍手道:“好了,差不多到午饭的时候,闰农与我一并去就餐吧,也让第三十四标的军官们见见标副。”

    一切都是草创,暂编第三十四标内所有职位都是临时的,就连标统刘继业脑袋上也挂着‘暂编’的头衔。到目前为止,尚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军官没有就位,因此全标的二把手标副直到成军两个月后才出现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外面的雨势依然很大,因此出了办公大楼,两人各自撑起一把油伞,勉强能遮住雨水。

    操场处军官们正在指挥着士兵集合,准备入食堂用餐。经过军法的威慑、以及刘继业抛出能够改变未来的诱惑,这些新兵已经产生了些许纪律性,此刻按照各队排列的方阵也有模有样了。

    当然,终归会有一些刺头挑事,凡是不老实的要么被毫不客气地军棍伺候、要么痛打一顿后直接扒光衣服扔出军营。看到军爷们毫不留情,留下的大部分新兵自然更加畏惧军法了。

    在第三十四标中,虽然不如旧军那般,但上下等级也是森严的很。就如食堂便分成士兵区、士官区、以及军官区。若是坐错了位置,士兵要挨军棍,士官要关禁闭的。

    刘继业与张孝准从军官区专门步入相对简陋的食堂,收起雨伞时半边裤子已经湿透了。食堂内已有零零散散一些不需站在操场上操练新兵的参谋在进食,看到标统后纷纷站起来敬礼。

    刘继业挥手示意他们坐下,带着张孝准走到饭桌前,指着桌上热腾腾的饭菜道:“每天上午一点开饭,二点收饭,每个人吃饭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你我也不得例外。军官嘛,中午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晚上五菜一汤,三荤两素。士官稍差,每顿也能有一荤两素。而士兵就没那么好运了,在通过考核之前,两餐都是野菜、腌菜配糠粮,仅供填饱肚子而已。”

    “不过通过考核后,成为新兵,便能享受与士官一样的待遇,可以坐到士官区进餐了。”

    张孝准再次佩服地伸出大拇指:“果然还是文鹿你善于操控军心啊!一路走来,我所看到的士卒无不严守军记,操练卖力啊。”

    刘继业却是笑笑,把目光移向一旁的几个军官,朗声道:“若无一干良才助我,也不可能有今日之举啊。”

    军官们分忙站起来道不好意思,这时刘继业便顺势介绍道:“诸君,我旁边这位便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毕业的高材生,我暂编第三十四标标副,张孝准、闰农兄。”

    听到标统旁的圆脸大胡子原来是新任的标副,军官们急忙敬礼,并且一一报上自家名号。

    客套一番后,刘继业一拍手,招呼大家先吃饭。于是众人围坐在饭菜周围吃起来,不过碍于正副长官都在,没人敢不顾形象地放肆吃食。

    此时安排好士兵的军官们陆陆续续走了进来,一个两个都如落汤鸡一般,湿透的军服紧紧黏在身上,狼狈的很。如此景象,惹得张孝准对刘继业治军的本事佩服不已。他却不知刘继业已经因为玩忽职守、三心二意、违反军记等原因直接除名了两名军官和五名士官;这些人不光被要求滚蛋,再没收一切发放的物品,刘继业更是很绝情地就每人情况写了一封千字长的信,在信中将这些人臭骂一顿、直指所犯过错和品行问题,让人抄写一份后分别派送江苏陆军衙门、以及北京的中央陆军衙门。

    如此这些人出了第三十四标后前途基本上也算半毁了。

    一如折服士兵的方法,刘继业在使出如此激烈手段后,对于肯用心卖力的军官,也是大加笼络。不光日常与之亲近不摆架子,还直言等年后若是第三十四标情况满意,军官们都能拿到一份厚厚的赏钱。

    恩威并施之下,第三十四标上下卖力,也就不出意外了。

    情景转回狼狈不堪的军官们,他们进了食堂后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饭桌前,饥肠难耐闻到饭菜香味早已按耐不住,上来便大快朵颐起来。

    这边刘继业只是在与同桌的参谋和张孝准聊天,一边向自己的副手继续介绍第三十四标的状况。等他看到军官们到的差不多了,都在奋力扒饭的时候,他这才站起身来,大声道:“诸君请停下手中碗筷!”

    军官区内所有人都停下来,望向刘继业。

    “我们暂编第三十四标的标副新上任,大家伙就借机打个招呼吧!彼此之间先熟络一下!”

    张孝准有些举无所措,食堂内七八十个军官齐齐望向他,让毕业后从未领过兵的他紧张不已。也不多想,慌忙地首先敬礼后大声道:“在下张孝准,字闰农,添为暂编第三十四标标副,还请诸君多多指教!”

    “好久不见了!闰农!”一个非常年轻的军官忽地站起身来,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一把抓住张孝准的手。

    此人自然是已经先一步任职的王光照,两人都曾是东京青军会的同志,自然很是熟悉。

    “久违了,允亮!”

    有王光照带头,接下来军官们纷纷站起来向张孝准介绍自己。

    “下官是暂编第三十四标一等参谋、执法官,方振武。”

    “在下是本标正参谋官,丁鸿飞,还请闰农兄多多指教。”一个长相偏瘦的青年不卑不亢地敬了一个军礼,两人虽是同学,却已是上下级身份。对于一向恪守职责、不拘言笑的丁鸿飞而言,首先就是敬礼。

    新军制度,一标之首为标统、其次为标副、再次为正参谋官。身为第三十四标内的三号人物,又是刘继业当初在日本的同学,一直参与筹建过程,丁鸿飞实质上一直充当着刘继业之外的二号人物,再加上严谨又严肃的性格,已经在标内竖立起一定威信,而且也颇得刘继业的信任,将不少事务都交由其处理。

    其他军官却没有丁鸿飞的底气,不管心中对这个新来的标副再怎么不以为意,但受军记影响,表面上还是得做出恭恭敬敬的样子出来。

    “下官是副参谋官祁匡训,见过闰农兄!”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军官脸上挂着些许笑意;正是张孝准和刘继业在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祁匡训。他与张孝准当初虽无太多交际,但毕竟也是熟人,祁匡训也不像丁鸿飞那样刻板,因此打招呼并不冷淡。

    “下官是一等参谋,兼军械官刘之洁。”

    “下官是二等参谋吴忠信!”

    “职下是二等参谋李明昆。”

    “下官是二等参谋、书记官,文奇。”

    “下官是第一队队官,王启明”

    “属下是第二营管带,林述庆,还请多多指教。”

    “下官是第三营管带,关启平,今遇标副不胜荣幸!”

    “下……下官是第一营第三队第九棚正目,俞嘉卿。”

    在场的军官们一一介绍过去,花了大约五、六分钟的时间才算完毕,也不知张孝准能记住几个。

    等最后一人报完名号后,刘继业才重新开口道:“好了诸君,张标副远从满洲过来,车马疲劳,就先安心用餐吧。等以后大家相处后,再好好熟络熟络。”

    军官们这才纷纷坐下,继续吃饭聊天起来。王光照与张孝准又多聊了几句,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用过餐后,刘继业向张孝准道了声歉,言及自己要进城拜见徐绍祯统制,汇报情况,暂时只能失陪云云。把张孝准交给一等参谋方振武后,匆匆用过饭便起身离开食堂,不管外面的倾盆大雨,走出军营内的马厩处,牵出自己的坐骑,一匹不久前新买的东洋大马。

    翻身上马,轻轻抚摸了一下马嘴,马儿打了个响鼻。此时已有两名亲随小跑出来,骑上马厩内明显矮了一头的蒙古马。

    驱马离开兵营不久三人身上便已湿透,不过早已经受过各种磨练的刘继业毫不在意,看清了方向后朝江宁城中的江苏督练公所官署远去。

    刘继业离开后,饭堂内吴忠信将吃空的盘子拿走交给炊事兵,与另一名军官关启平并肩走出食堂。

    “文泰(关启平),当初标统考了你什么?”有些自来熟,性格不错的吴忠信见二人都要去司令部,是同路,于是主动找话。

    关启平看了一眼吴忠信,脸上挤出了个笑容,瓮声道:“也没啥,除了问了些行军、布营的知识,还问了些国家、民族啥的……”

    “国家、民族……”吴忠信心中默念了两句,边走边道:“标统考我的时候,问我德国为何能先胜丹麦、再破奥地利、最后击破欧陆霸主法兰西。”

    “你是如何作答的?”关启平声音懒懒的。

    “我说……因为德意志在俾斯麦之带领下,统一了国家实力,激起德意志民族之斗志,举国团结所以才能胜利。”

    “回答的不错啊。”

    吴忠信点了点头,转而有些神秘地小声道:“不过与我同学之人却没有被通过……我俩后来对了答案,发现军事问题他都通过了,就是在刚刚那道题上与我答的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如果一开始关启平问句中带着敷衍,此刻却真有兴趣起来。

    “他回答的是,德意志所以强大,是因为有明君明臣……”

    就算是平日大大咧咧的关启平,也能在两个不同答案的最后结果中嗅出某种异样的感觉出来。

    “咱们的标统绝非寻常人!”吴忠信不自觉地在语气中带了点敬畏。

    关启平点头附和道:“确实!咱们这三十四标被标统弄得井井有条,一切都有军纪可循……那个方振武,也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别人我管不着,我自己倒是蛮喜欢这种规规矩矩的感觉。”

    “丁正参谋官也是对事不对人,训练安排、时辰调度都弄得一板一眼的,我们在标里只要一切跟着规矩走就吃不了亏、可千万别像一开始那几个蠢蛋,犯了军纪,前程都给毁了!”吴忠信说完,看了看操场上吃完饭后重新排列继续站军姿的士兵,感叹道:“才一个月出头,这群新兵就已经有了点强军的样子了。”

    “别的不说,咱们这标统赏罚分明这点,确实有点李卫公的意思。”

    关启平补充了一句道:“今天才来的这个标副也不赖,性格蛮好的、对了,标里头的二营林述庆也是个热心肠……”

    两名军官一边聊着军队里的事项一边朝司令部走着,此时吴忠信余光看到一个军官快速接近不远处司令部门口的王光照,手上拿了一本小册子上了台阶来到跟前低声说话,似乎是在请教什么,态度很恭敬。

    “那个不是徐立由嘛!”关启平认出了来者,脸上冷笑之意一抹而去道:“第三队队官,整天围着那王光照转。”

    吴忠信看了过去,知道关启平与王光照两个管带之间有点不对付,低声道:“这王光照与标统是同学又是同乡,而且也是跟着标统进的第三十四标,十准是标统的心腹……容我劝一句,文泰你还是与他处好关系罢。”

    关启平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道:“我就是看他不惯、啥也不懂的娃娃,凭什么一来就是管带?标统是上过日俄战场、见过血的,这我认了。但是他毛都没长齐……哼!”

    完了,见吴忠信脸上有点难看,还是客气地补充道:“多谢礼卿提醒,反正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罢了。”

    “如此自然是最好了……”

    吴忠信悄悄打量了一眼嘴里不知道在嘟囔啥的关启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跟王光照更亲近一些……
………………………………

第113章 笼络之意

    第一百十三章笼络之意

    且说出了营的刘继业骑马半个多小时,从花牌楼来到徐绍桢所在的江苏督办公署前,下马敲开大门后,将马匹交由公署内的衙役处理,自己直入大堂内。

    徐绍桢人还在内衙,刘继业便站在大堂靠近门口的地方等着。此时有衙役送上干净的毛巾,刘继业接过到了声谢后,擦了擦脸上和头上的雨水。

    并未等多久,便见一身官袍的徐绍桢从内衙走出,见到刘继业后非常亲和地自责道:“诶呀,外面如此大雨,本应该派人通知让文鹿可择日再来,还是本官失误了!来人,速速送上姜茶、毛巾。来来,文鹿请坐。”

    刘继业却有些受宠若惊道:“下官还是站着吧,弄脏了衙门里的座椅就不好了。”

    “区区座椅算得了什么!”徐绍桢却是不由分说地将刘继业按在椅子上,态度之亲近直让人以为刘继业是他家亲戚。

    “前日巡抚陈夔龙大人来江宁议事,本官有幸与大人闲聊了几句,言词中大人对文鹿你的第三十四标可是大加赞赏啊!在本官追问下,陈大人才透露原来他曾派专员从苏州暗地观察各地新军的情况,各地水平参差不一,只有文鹿和你推荐的赵声部军容最为整齐、军记最为严谨,军营最为有条!”

    这下刘继业倒是明白了为何徐绍桢态度如此和善,原来是在上司面前得了夸奖。由于接任的两江总督的端方已经出洋考察新政,原任周馥已经离职,江苏巡抚陈夔龙便是当之无愧的江苏第一人了。

    不过刘继业仔细一想,却觉纳闷:自己军记明明白白规定闲杂人等不得入军营,若是真有专员前来,自己理应得到消息,遂将心中疑问托出。

    “这本官就不知了,想来或许是专员在军营外观察所见吧。”徐绍桢不怎么在意专员究竟是如何得出的结论,只要巡抚大人认为第三十四标得力就行,自己身为一手将刘继业提拔起来的上司,脸上也有光。

    况且徐绍桢自九月后也曾到过花牌楼两次,均对刘继业的练兵、组织方式满意,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同意帮忙说通牢房将三个死囚借给刘继业来立威。其实徐绍桢的看重不难解释;刘继业本就有些名号、又把第三十四标治理的井井有条、为人处世都很谦恭给足了徐某人面子,再加上家底丰厚不时送上‘孝敬’,还能不时帮助徐在上司面前博得赞扬,如此下属谁都不会反感。

    明白了为何自己的顶头上司会对自己和颜相对,刘继业乘势将第三十四标的情况仔细汇报一遍、包括实行的考核制,以及各项包括军械等方面的准备状况全盘托出。在刘继业平稳又有条有理的陈述中,徐绍桢仿佛看到了一支纪律严明、上下有序、忠君敢死的威武新军出现自己的麾下。

    在当今朝廷极度重视新军的时候,手握强兵便是他徐绍桢最大的政治筹码。难得眼前的年轻人不光有练兵的手段,为人也甚为谦恭,而且也懂得做人之道,徐绍桢不由得越看越满意了。

    可惜徐绍桢的独女已经出嫁,不然恐怕他就会说出:“文鹿可有婚配,本官正巧有女、年方二八……”的话语出来了。

    不过不管怎样,徐绍桢都清晰意识到刘继业是值得笼络的人才,言辞愈发和善。

    公事聊完,徐绍桢命令下人准备好了干净的衣服,让刘继业到别间换上。等刘继业穿上长袍马褂,再回到大堂后,徐绍桢便亲热地让他坐下,然后如同聊家常般询问对方的冷暖。

    感受到上司拉拢的意味,刘继业自然全力配合,不光改口自称学生,更是配合地往其感兴趣的话题上聊。聊着聊着,便提到了最近轰动一时的大事。

    “文鹿你是留学日本的,又参加了日俄战争,上过满洲战场。你倒是说说日本此举意欲何为啊?”

    徐绍桢所指的‘日本此举’,便是中日最近签订的一项条约。

    日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后,日本于1905年10月派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来北京与清廷代表交涉‘东三省善后事宜’,实际上便是要求清廷承认朴茨茅斯合约的内容。清廷派出以北洋大臣袁世凯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会议,一开始,日本便提出“大纲”十一款作为讨论基础,态度傲慢,宣称日本与俄国开展是“为了整个东亚的安全”,处处以中国的恩主自居。

    小村表示日本以巨大的牺牲阻止了俄国占领满洲,中国理所当然应该报答日本的恩情,不仅应按照朴茨茅斯跳跃无条件地同意将俄国在满洲南部的权益让与日本,而且要给日本以日俄额约规定之外的其他特权。对此,袁世凯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双方争执激烈,原本以为中国会乖乖就范的小村对袁世凯的态度大失所望,会议屡屡陷入僵局。

    最后,小村以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尚暂留在满洲的重兵的强权地位要挟,威迫清廷接受日方的要求。双方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承认朴茨茅斯条约中将俄国在南满利益转移日本之外,还同意日本经营安东至奉天的铁路、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采伐林木,以及日本得以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等。

    条约一签,举国震动!原本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将日本视作现代化的良师益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