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里。”那些人大概都已经被他们的主子灭口了吧?只有死人才会保持缄默。
没有证据,没有行凶之人,有的只是猜测,想来严贵妃也晓得。
“就将我们查到这些呈报上去吧!由皇帝圣裁吧?”
“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两人便一起写了奏折,将庆国侯世子命案做个了结。
虽有人证,但因耿家护卫非本国人,证词能否被相信,尚有疑虑,且此案可能涉及宫妃,他们不好再往下查。
除非皇帝点头让他们查下去,否则此案就到此结束了。
案件卷宗很快就由专人送回宫去,他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京了。
………………………………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为难
还没下船,之前安排他们舱房,并在这些天接待他们的老高对黎漱道,“我们船长说了,这趟旅程与查老爷相谈甚欢,虽知查老爷家里,会有人来相迎,不过还是希望您接受他的好意,由我们派人送您回府。”
黎漱推拒了,不过老高的说服力很强,终究还是让黎漱点头答应了。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例如那几位护送杀了兴国侯世子的凶手的衙役们,他们这些天可没少来和谨一他们搭讪,想要伺机和那位查老爷攀谈,要知道两位钦差有多少相处?这趟出京,那几位父母官想要与他们交好,都被冷冷的拒绝了,谁知到了客船上,情形却是反了过来。
他们两位想要和查老爷结交,反遭人婉拒了!
衙役中脑子动的快的,就想若是他们同查老爷说得上话,是否就能令两位钦差另眼相待呢?
脑筋动得慢的,见他们如此,遂也有样学样,只是这位查老爷实在很难搞啊!连他身边侍候的人也难缠,好话说尽,能许的都许诺了,偏人家还是不为所动,颇为恼恨之余,也佩服查老爷,难怪两位钦差高看他,瞧瞧人家身边侍候的人,再看看钦差身边侍候的,再看自家的,高下立见啊!
便也因此,黎漱这边稍有动静,那些衙役就死死盯着不放。
老高这段日子侍候黎漱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也知道自家船长和他们的关系,因此对这些整窥探的衙役很是防备。
衙役们看着黎漱他们走远,忍不住叹气,为啥他们的运气就是这么差呢?忽地有个反应快的,想到查老爷他们搭的车,是白船长的副手,那个叫老高的安排的,只消循此线追查,便可查到查老爷他们落脚何地,没有跟同伴们说一声,他便匆匆下船追查去了。
其他人其实也想到了,只是,京城里的官多着呢!有必要盯着那个姓查的吗?或者说,干么还想着讨好两位钦差?他们刑部和大理寺里的上官多着呢!这两位是难啃的骨头,难道他们不能换个好啃的巴结吗?
码头上,黎浅浅扶着春江的手上了老高安排的马车,因为有老高安排的人,所以刘二就让鸽卫的人不必前来相迎。
在赵国京城的鸽卫们知道后,很是不服,见到刘二时,还不忘抱怨一番,不过抱怨归抱怨,主子们做事,难道还要他们同意吗?刘二这话一出,抱怨的鸽卫们立时收了声,得知要来个从鹤卫空降来的头头时,不禁在心里暗下决定,要给对方好看。
这些小动作,刘二自是都看在眼里,不过没有说什么,赵国的这些鸽卫中,有他亲手挑的,也有他栽培的,也有鸽卫长老们从总舵送过来的,当然也有从培训中心训练出来的。
也许是他无暇分心关注之故,所以这些人有些自尊自大,尤其在知道刘二是黎浅浅一直带在身边得用的,便觉他们鸽卫要比鹰卫地位略高,至于才冒出来的鹤卫,更是打心底瞧不上。
刘二原对白船长也有些顾虑,但得知大教主打算把他调到鸽卫来,并将赵国的鸽卫交给他带后,便找上对方深谈了几次,待晓得对方这些年,在赵国建立了不小的消息网,就打消了疑虑。
不过刘二护犊,满心希望自家的鸽卫别被人小看了,却是没想到这些家伙,这么上不得台面,现在只盼别让自己在人家白船长面前丢脸了。
黎浅浅不知刘二心中的纠葛,马车在一家客栈前停下,春寿率先下车,回身扶了黎浅浅下车,边道,“赵国的京城和北晋京城真是大不相同。”
尾随在后的叶妈妈闻言点点头,“赵国的京城原是天盛帝国的帝都,建筑自是要比北晋的京城来得精致华丽,南楚的京城虽也精致瑰丽,但比之赵国京城,又少了些涵养。”
“就不知东齐和西越两国的京城又是何种风情?”
“这就不知道了。”叶妈妈轻笑,客栈的伙计已经迎上前来。
进了客栈的内院后,在通道里上了另外一辆马车,这次是熊瞎子安排的,那个脑筋动的快的衙役循线查过来时,只知人进了客栈,然后就不知所踪。
他心知有异,却不知如何往下查,心里有如扎了根刺似的难受,明知寻常人不会这样故弄玄虚,但人家为何要这样做?是防着如自己这样好奇的人,还是防着白船长呢?
黎漱倒不是防着他这样的小角色,而是不想王少卿他们回头想起自己时,循线查访而来。
他可不想和赵国的朝官有所牵扯。
马车从客栈驶出,在京城绕了一大圈,最后在东区一处宅邸前停下。
程前从角门出来,见是黎浅浅他们到了,忙回头吩咐门子拆门坎。
黎漱不等谨一下车,便先行跳下车,“不需要那么麻烦,丫头下车,咱们走进去。”
“欸。”黎浅浅应声,拍拍叶妈妈的手安抚的朝她一笑,然后就开门跳下车,三步并做两步跑,一下子就来到黎漱跟前。
“走,表舅带你看看咱们的新家。”
“好。”呵呵,跟着黎漱走南闯北,才晓得黎漱有多爱买房子,别说,除了北晋京城那宅子是现买的外,其他地方的宅子,多是他早年领着谨一四处逛时买的。
那时没太多研究,只挑合自己心意的买,现在回头看,亏得早下手,若都搁到现在才买,那得花多少冤枉钱啊!
说起来,黎漱的眼光真的很不错,他当年买的这些宅邸,都是风水宝地,转手卖出去,都能大赚一笔的那一种。
鸽卫在赵国的大本营就是此地,他们得知大教主和教主来了,个个兴奋不已,连带着对那即将空降来的头头的不满也都消减了不少。
稍晚,变装过的白船长带着几个副手前来,黎漱让谨一去招呼那几位副手,自己带着黎浅浅和刘二与白船长密谈。
黎浅浅听到白船长自我介绍时,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白瑞德?有没有搞错啊?白瑞德?“白船长和白氏船业……”
“我是白氏旁支,已经快要出五服了。”白船长坦言,父亲早逝,因母亲是瑞瑶教人,当他们孤儿寡母在白家生活不下去时,白母带着他去了瑞瑶教总坛,白船长是个习武的好苗子,因此被鹤卫的长老相中,只是后来发生的变故,鹤卫统领过世,老教主过世,他们几乎成了无主的孤儿。
他娘病重,他便带着母亲回到赵国,重回白家,此时的他,已非当年孱弱任人欺负的幼儿,而是颇有能力的青年,白氏船业的东家试探过他几次后,便招揽他进白氏船业。
初时是从小船员做起,随着他提出的各项建议,令白氏船业的生意蒸蒸日上,与此同时,他也收拢了一批心腹,他当上船长那年,他娘过世,临终时,命他不可忘记瑞瑶教当初的收容之恩,鹤卫长老的栽培之恩,鹤卫统领及老教主对他的看重。
成为船长的他,因着他的豪爽大方,结交了不少好友,又因他带领的下属们体贴细心,不少回头客都指定要搭乘他的船。
这些事,黎浅浅之前听过一次,不过再听一次,还是觉得,这位船长先生的经历还真是励志,她转头看黎漱,黎漱朝她点点头,她清了清喉咙,正式将他从鹤卫调到鸽卫,并将赵国的鸽卫们交到他手上。
之前虽知黎漱有此打算,但黎浅浅才是现任教主,这项人事调动得由她来说。
白船长颌首接过黎浅浅手里的令符,这是刘二之前交给她的,有了这个令符,方能调动鸽卫们听令行动。
白船长得了令符,第一件事就是要严密监控在赵国的五位护法,其中两位是支持黎爷的。
就不知他们若知黎爷是怎么对待耿护法一家后,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待他?
至于另三位护法,白船长早就查明他们的行踪,刘护法和许护法目前外放为官,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他们两人竟是在同一州为官,而且该州紧邻西越。
而罗护法则为京官,他虽不支持黎爷,但和支持黎爷的凌、沈两位护法私交甚笃,还与他们两家是儿女亲家。
刘护法的女儿嫁给沈护法的侄儿,沈护法的儿子则娶了许护法的女儿。
严格说起来,这五位护法互为儿女亲家,关系极为亲密,只是支持复兴天盛帝国的人选上有所不同。
不过想要复兴天盛帝国是件很花钱的事,养兵要钱,买武器要钱,培养未来的国君更加花钱,而且要是相中的人选是个扶不起的,呵呵,所有投入的钱都如打了水漂啊!
所以刘护法和许护法早早就看破了,尤其是从黎漱那里挖不到一毛钱之后,他们两便同那个被他们栽培的黎家子断了往来,他们两算精明的,一开始就是单方面的连络对方,只要情况不对,他们不再与对方往来,对方便找不到他们。
切断往来后,见对方没有找上门来,他们两有些失望,也有些庆幸,失望对方的愚笨,所以找不到他们,也庆幸他的愚笨,从此断绝往来,也少了麻烦。
为了确保对方找不到他们,两人还一起外放。
罗护法早期也是支持黎爷的,可是后来发现黎爷虽好,但对于儿孙的教养实在是……太不上心了!他可不想花了一番功夫,支持黎爷登上皇位,最后却因后继无人而功亏一篑。
最近东齐传过来的消息,似乎印证了当年他的看法。
为了几个暴虐不成材的儿子,而和一直大力支持他的耿护法翻脸?派人掳走耿护法,好对他的家人下手?黎爷这脑子……
白船长明面上的工作不能耽误,所以他留下熊瞎子和老高两人给黎浅浅使唤,自己则带着其他心腹回去。
不过因为他带领的那艘客船还在整修,所以他大部份的时间,都耗在收拢那些鸽卫们。
黎漱则是和谨一,领着熊瞎子及老高在京里闲逛,黎浅浅见他不再关在屋里钻研那些书,也松了口气。
“我们从北晋带过来的那些书,您还看吗?”
“不看了,让刘二安排运回总坛去吧!”
“您确定?”黎浅浅再三确认,她可不想前脚才把书送走,后脚黎漱又派人去把书追回来。
“确定。蓝海他们父女两个呢?怎么还没到?”
他们都在京城好几天了,却还不见蓝海父女的人影。
刘二忙上前回答,“蓝先生他们被孟盟主请去正气山庄做客了。”
“这是何时的事?”
“就这两天,听说是孟盟主的伯祖病了,所以请蓝先生走一趟。”
啧啧,不会是把人请去,趁机向蓝海求娶蓝棠吧?黎漱冷哼,“知道了。”
黎浅浅有些担心蓝棠,“那个重州知府夫人没再找棠姐姐麻烦吧?”
刘二道,“蓝先生给孙夫人开了药,并对孙夫人直言,若是做不到他方子上所要求的事,那她这辈子都别想有孩子。”
“蓝先生的方子上要求些什么?”黎浅浅好奇的问。
“方子要求孙夫人要静心养气,不能动肝火,就算孙大人要纳小,她也得平心静气的把丈夫交代的事办好,对府中之人,不管是侍妾还是丫鬟,都要善待她们,不能因一己喜好,而对她们动辙打骂。”
黎浅浅咋舌,“孙夫人生性辛辣,她能对府中姬妾平心静气相待才怪呢!”
刘二道,“蓝先生也知孙夫人好妒,手里有不少条人命在,开出这样的方子,便是让她知难而退。”换言之,蓝海根本就不想为孙夫人治病,孙府内宅死在她手里的,不止有姬妾,还有数条已出生和未及出生的小生命。
这样的人没有子嗣,也许是上天给的惩罚吧!
黎浅浅质疑的看着刘二,“蓝先生他们就这样走了,孟盟主不怕孙大人夫妻找他麻烦?”
当初不就受他所托,才去为孙夫人看病的吗?
“这是孟盟主的事,不过我想,他底下那些管事也不敢再有异议。”刘二朗笑道,把孟达生得知孙夫人刁难蓝棠的事情后,冲管他娘那些产业的管事们大发雷霆一事,跟黎浅浅说。
“该。”黎浅浅冷哼。
“对了,黄侍郎他们把庆国侯世子被杀一案给了结了。”
“谁是幕后主使?”黎浅浅眼睛蹭的一亮问道。
刘二摇摇头回答,“只有他们的猜测,不过因涉及宫妃,所以他们不便往下查。”
“那庆国侯世子不就白死了?”还有那些无辜被牵连的人呢?黎浅浅抿着嘴有些不平。
刘二苦笑,“这就要看赵国皇帝如何处置了。”
没有直接的证据,怕是赵国皇帝也很为难吧?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处置
黄侍郎他们的结案卷宗上,并没有很明确指出究竟是谁指使的,那些动手的人没有抓到,但想来他们应已被灭口。
皇帝看到这样的一份结案卷宗,气得狠狠的把卷宗扔出去,卷宗里的纸张散落一地,皇帝的心腹大太监上前要收拾,皇帝却冷哼一声,他立时不敢动弹,皇帝平时脾气很好,可这种时候,他还是别去触怒他的好。
“他们两个呢?”
“黄侍郎和王少卿还在路上,卷宗是派人送进京的。”大太监垂着头低声道。
“哼,他们两个好啊!什么时候做事这般滑头了!”他指指地上的卷宗,“你看看他们写的是什么?啊?全是狗屁!”皇帝气极,都口不择言了。
大太监轻叹,“老奴那懂得这些啊!皇上!那上头的字认得老奴,可老奴不认得它们。”大太监说的其实并非事实,他并非目不识丁,但这会儿,他只能说自己不识字,不知那份卷宗上写了些什么。
事实上他接到卷宗时,悄悄的翻了一遍,上头虽未明白把幕后指使者指名道姓的说出来,但其实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那幕后指使的,就是苏贵妃,然而黄侍郎他们不清楚原因为何,大太监却是心知肚明。
这宫里谁人不知,苏贵妃恨死了严贵妃,更对得宠的十三公主很是厌恶,十三公主就像是天生来跟十五公主作对的,她的天生丽质,和生来圆润的十五公主相比,就如一个天一个地,此前他曾听说,苏贵妃本有意把十五公主下嫁给庆国侯世子。
没想到严贵妃也相中了他,而且比苏贵妃的手脚快,苏贵妃还不及开口,严贵妃已请皇帝赐婚。
大太监心说,就不知皇上知道此事后,会怎么处置苏贵妃?太后肯定是会护着苏贵妃的,毕竟是娘家侄女嘛!就不知皇上会怎么想?
皇帝起身从御案后走出来,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没有证据指明,就算他想处置苏贵妃也不成,不过,谁说皇帝要处置一个宫妃,就一定要有证据才行?
想到苏贵妃,就会想到苏太后,想当年苏贵妃还没进宫,太后就急着为侄女求名份,初进宫的就受封苏妃,本来太后要求封她为贵妃,不过皇帝没同意,苏氏何德何能能一进宫就封为贵妃?如此一来,日后她有诞育皇子之功时,是不是就要求皇后让贤,把后位让出来给她?
皇后可是先帝亲选册封,苏太后再张狂也不敢越过先帝,更不敢违逆先帝心意,不过苏太后把皇帝找去,拐弯抹角绕了许久,其实就一个意思,让他日后随便找个由头废后,然后把苏氏拱上后位。
皇帝自然是没答应,而且由于苏氏进宫前,苏太后闹腾了一番,太后动作太大,又没防着人,因此不过半日,宫里所有人都知道苏太后的心思了!
因为如此,苏氏进宫之后,皇帝足足有半年不曾踏足她的寝宫,最后是苏太后又哭又闹还绝食,逼着皇帝去临幸她。
皇帝对这个表妹可谓是反感到极点,可是有苏太后在,他也不能做得太绝,以免太后没了面子,实际上宫中所有人都知道,冀王和十五公主是怎么来的,要不是太后逼着,苏贵妃大概连孩子都不会有。
对皇帝来说,苏贵妃母子就是他屈服于太后的证据,是他不可言说的耻辱,这些年,要不是有太后在,苏贵妃母子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但也因为如此,苏太后和苏贵妃姑侄才会积极的为冀王铺路。
他忍太后这么多年,够久了!
抬手拍了两下,一道暗影突然出现在屋子中间,皇帝没有看他,只道,“去给朕查清楚,苏氏到底做了些什么?”
暗影点头,随即如一道轻烟般消失了,大太监早在皇帝拍手时,就跪下伏身不敢抬头,直到皇帝走到他面前,明黄色的靴子轻踢了他的膝头,他只觉背后冷汗涔涔。
“命人盯着慈安宫和苏氏。”
皇帝竟叫苏贵妃为苏氏?还要盯着太后?大太监不敢问,只低低应声。
暗影的动作很快,不过短短两个时辰,就已经把事情查清楚,大太监心说,既然暗影的能力这么强,那还要大理寺和刑部干么?遇上什么棘手的案子,就派他们出马就好啦!
看看黄侍郎他们奉旨出京,花了多少时间,才查出这么些东西。
大太监却忘了,若非黄侍郎他们先查出此事可能有宫妃牵涉其中,因已有了方向,暗影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否则就算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这么快达成皇帝的要求。
听完暗影的回禀后,皇帝忍不住冷笑,看看苏氏做了什么?她真以为让冀王妃居中牵线,就没人查得出来吗?黄侍郎他们既然已经查到承平侯府,就能查出承平侯府中是谁安排那些杀手,与承平侯府的侍卫一起出行的。
知道冀王妃是承平侯夫人的外甥女,就算暗影不说,皇帝大概也猜得出,是谁安排的了!
承平侯不会为妻子的外甥女安排此事,承平侯夫人管不到外院侍卫头上,那么安排此事的人,就只有承平侯世子了!皇帝还记得,苏贵妃当初催着自己给冀王和冀王妃赐婚时,他顺口问了一句,隔天大太监就回报说,承平侯夫人有意亲上加亲,不过南宫家似乎另有打算。
不消说,这打算就是南宫梓荷想做皇子妃,而不想当世子夫人。
皇子妃和世子夫人相比,谁都知道要怎么选择。
尤其冀王还有苏太后大力支持,日后青云直上,又岂是世子夫人能相比的?
皇帝冷笑数声,没再说什么,挥手让暗影退下,然后就端坐在窗下的大炕上,两眼直窗口外,外头阳光普照,可是大太监却觉得阴冷。
没几日就传出苏贵妃病了,本来只是小小的风寒,苏贵妃自己和太医们都没放在心上,以为服药几日就会痊愈,不成想,病势越发沉重,苏太后心焦不已,想要去探望,却被皇帝给劝住了。
“母后身份贵重,岂可以身涉险,苏贵妃有太医们照料着,相信不日就可痊愈。”
“皇帝,哀家不过想去看看她,怎会是以身涉险?”苏太后板着脸不悦的道。
皇帝看皇后一眼,皇后立刻上前柔声劝着,“苏贵妃虽在病中,但若知母后为她忧心,肯定要喜坏了,只是她到底是在病中,您这样去探望,要是被她过了病气,她肯定是要自责不已的。”
“就是,苏贵妃姐姐最是孝顺太后,要是知道太后为她如此忧心,肯定要自责不已,这可不利养病呢!”
嫔妃们见皇后都开口了,忙不迭的附和着,总算是把太后给劝住。
只是,苏贵妃的病情一直反反复覆,太医们忙翻了,当她病情再次反复时,太医院院使和院正向皇帝坦言,宫中只怕不利苏贵妃养病,他们怕她的病会过人,就算封闭宫院,还是不安全。
他们建议把苏贵妃移往离宫,一来清静,二来好避免病气过人。
皇帝有些犹豫,但朝臣们强力相劝,为了皇帝的健康着想,想来苏贵妃受些委屈也是应当的,至于太后那里……她亲儿子的安危重要,还是她亲侄女重要?
太后得知连朝臣都容不下苏贵妃在宫里养病,气得卧病在床,皇帝亲姐荣华长公主知道后,立刻进宫去见太后。
见母后躺在床上,一脸委屈落泪的模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母后。”
“荣华你来啦!”太后看到女儿,也没坐起身来,只倚着大红地绣折技牡丹大迎枕落泪,她伸出手让女儿过来,等荣华长公主来到面前,才握住女儿的手哭诉,“那些家伙真是狠心!你表妹犯到他们什么事了?他们要这样对她赶尽杀绝?她病了本就心情不好,要是再把她移出宫去,岂不叫她去死?”
“苏贵妃到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