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每一个城都有自己不同与别处的活动,慢慢的形成各城自己的特色,使各个铺子虽都是瑞瑶教旗下的商铺,但又保持着各城自己的特色,就像每座城市有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样貌与风情。
是独特又自我的存在。
刘二听了频频点头,“那如此一来,是不是每座城办活动的日期,也能有各自的规划?像有的城,他们有专属于自己城的节日,是别地方没有的,咱们办活动的时间,若能和这节日同步,应该能让当地人更加有归属感?”
“嗯,你说的对,比如年中的活动,有的城除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还有他们当地特有的节日。”
刘二颌首同意,他知道黎浅浅说的那座城,那座城临水,就叫泊水城,大约在十多年前,泊水城外的两条河流,一为泊河一为苍翠溪,因上流发生地震,导致水路产生变化,原本平坦稳定的泊河摇身一变,成为极度危险的河域,苍翠溪虽没像泊河变化那么大,但水量也激增汹涌,两条河流在泊水城附近汇流之处,就变成高危险区。
然而这些变化,只有长年靠水吃饭的捕鱼人或船夫们看在眼里,一般民众对此并不甚了解。
是在有一年夏天,前去戏水的人意外身故人数增加之后,那些捕鱼人和船夫的警告,才终于为当地父母官所重视,但那时,为时已晚,泊水城城主的三个孙子因戏水被卷入暗涌身亡。
为救儿子和侄儿,泊水城城主最为看重的长子也因此亡故。
泊水城城主一度承受不住打击病倒,等到他病好,他便将死亡人数最多的那天,订为泊水节,以致纪念因溺水,以救助溺水而不幸身亡的人们。
那天是七月二十八日,并不是他儿子和孙子过世的八月十九日,可是在那年七月二十八日那天,因有学堂放假,天又热,去戏水的孩子很多,那天十岁以下的孩子,就死了六个,二十岁以下就死了三个,二十到四十岁,死了两个。
二十到四十岁的这两位,不是去戏水,而是路过看到河里有孩子溺水,奋不顾身抢救孩子时,因体力不支而成波下臣。
“像这样伤感的纪念日,在活动时,就得特别注意分寸,不能让失去亲人的人家,觉得我们是在人家伤口洒塩,而是要以提醒大家注意戏水安全为主旨。”
刘二若有所思的点头,春江在侧不断研墨,春寿则是负责把他们记下要点的纸张拿到一边去晾干,并把新的纸铺上让他们书写。
不一会儿功夫,屋里能摆纸的地方就全都摆满了。
春寿不得不去把杨柳她们几个全找来帮忙。
摆纸的地方都满了,也不能摆在地上,那就加快速度让纸上的墨迹快点干吧!
当她们这里忙不停时,凤公子也带着小外甥追赶上来,小家伙巴着他小舅舅的衣襟,睁着双又大又黑亮的眼睛,打量着四周,不过千篇一律的乡野景色,让他没看太久,就又昏昏欲睡。
凤公子见他大部份时间都在睡觉,有点担心,侍候的奶娘笑着回他,“像小少爷这样大的孩子,睡得多睡得好,才能长得好,您不用担心,我们还是有控制他白天睡眠的时间的,不会让他睡得太多,以至于晚上不睡。”
有控制就好,他就怕小外甥变成晚上不睡觉的夜啼郎。
来到泉流城外,前行的小厮回禀,黎浅浅他们并未住在城里的客栈,因为他们人多,城里的客栈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房间容纳他们,所以统统回以客满婉拒了他们。
凤公子他们人少,倒是还有客栈容纳得下。
“那他们住哪儿去了?”
“驿站。”小厮回道,不过看他脸色不太对,凤公子叹气,“还有什么,统统都说了吧!”
“是。”小厮忙把驿站发生的事跟他禀告,凤公子听的都傻住了。
“七品县令的官眷,跟奉圣命来宣旨的天使争驿站住房?”
听到这事,相信多数人都会不敢置信的吧?
“然后呢?”凤公子抹了把脸,问。
“唐大人的父亲因殴打御卫,而被送入衙门,交由县尉处置,此外,还有名驿卒,因擅自出租马匹给人使用,也被送入衙门。”
凤公子想了下问,“这唐大人是泉流县新上任的县令,为何他的官眷不住官舍,而是住在驿站里?”
小厮点头忙把自己打听到的内情说明,凤公子听完之后,脸色有点古怪的跟小厮确认,“唐大人的官眷之所以长住驿站,是因为泉流县前任县令的官眷占据官舍不走,导致他们没有地方居住,因此才会在驿站住下来?”
“是。”小厮点头回道,“前县令任大人自去岁进京述职之后,就一直音讯全无,任家人不知他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又怕京里有消息来,不敢离开官舍,怕会错失传送消息的人。
凤公子冷哼一声,这件事的根子在任大人的家人身上,还有县尉及县丞也有问题,就不知这两人,是想给唐大人一个下马威吗?还是另有目的,反正和他没关系。
他们在此只是过客,没时间没精神更没兴趣管这些闲事,不过,他们这些人的作为影响到黎浅浅他们,给他们带来不便,这就让凤公子不高兴了。
玄衣跟在凤公子身边最久,对他的情绪变化都看在眼中,知道他不高兴了,便问,“您看,是不是要去提醒一下任家人?”
任大人迟迟未有音讯,他们担心,是正常的,应该的,可不代表他们就此霸占住官舍,让来接任的唐大人家人没地方可住。
再说了,任大人在泉流县一待就是九年,说他在县里没有产业,玄衣才不信,任家人大可去自家产业居住等候任大人,他们没有,不但没有,还一副他们住官舍有理,想赶他们离开就是欺负他们家的嘴脸,让人看了实在是生气。
“去吧!另外,再派人查查,任大人和县尉他们是不是不合,还有,任大人之所以迟滞不归音讯全无,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升官,当早就像唐大人一样,传消息回来,让家人收拾行李准备去上任,如果是吃罪,那也该传消息回来,让家人上京帮忙打点,以求少吃些苦头。
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消息,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是好是坏各占五五波,也难怪任家人心绪不宁,不愿离开官舍,也许在他们心里,是害怕且恐惧的,深恐一离开从此就失去官眷身份,再也住不进官舍了。
也许很可笑,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可笑。
玄衣来到衙门附近时,有一队马车浩浩荡荡的经过他身边,最后停在衙门的角门附近。
玄衣好奇的看了一下,附近也有不少人在围观,他拉了一位大哥问,“那是谁家的马车啊?”
“啊?你说那几辆啊?咱们新上任县令家的啊!不过,带头那个大姑娘,不是唐大人的闺女儿,而是他妹妹。”
正说着时,有几位装扮入时的女子从车上下来,打头的是个满头珠翠身着桃粉色锦衣的女子,后头跟着好几个与她一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在几个打扮似丫鬟的女子身后,是穿着打扮相对朴素的女子。
“妹妹?”玄衣搞不清谁是谁。
看到玄衣的反应,被拉住的大哥笑得很畅快,“是啊!听说这位唐三小姐极为得宠,唐老太爷夫妻疼她就跟眼珠子似的,那边那位。”玄衣顺着大哥的手看过去,看到一个衣着朴素,头上只梳一个简单的纂儿,就是首饰也只一支珍珠簪,不像她姑姑那样,满身珠翠衣饰鲜亮。
若不知道的人,怕会把唐三小姐误以为是唐大人的掌珠,把真正的唐大姑娘当成是她姑姑了。
因为唐大姑娘和唐三小姐看起来,就是唐大姑娘年纪较长,而唐大人的妹妹年岁也确实比侄女大两岁。
“我听说唐大人的夫人已经过世了?”
“是啊!城里不少人家为此蠢蠢欲动,就盼能和唐家联姻。”
被玄衣拉住的大哥话声才落,附近不少人也议论纷纷,看来大家对这个即将上任的唐县令颇为了解嘛!
他想了下,又抛出个新话题,“听说任大人的家人还住在官舍里?”
“咦?是吗?”
“早搬走了吧?”
“根本就没搬,上次姚县尉和吴县丞派人去探访,还被任家人打出来咧!”
“这是为什么啊?”
“还能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任大人至今迟迟未归,都是被他们两害的吗?”
“这也不能怪人家啊!谁叫任大人自个儿不检点,再说了,那件事也不是他们两位大人告发他的,明明是被任大人一家欺压的那家人,找上驻蒙州的巡检御史告了任家一状,任大人进京述职之后,才会被留置京中以待详查的好吧?”
玄衣一听,有戏,连忙追问下去。
足足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让他问明白内情。
打听清楚之后,玄衣不禁长叹一声,看来这位任大人身上绝对不干净,任家人抵死不肯搬离官舍,看来应是早有预感了。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是他们任家自个儿先做孽的啊!无辜的,是被他们任家欺凌的百姓,任家这些人一点也不无辜,相反的,恐怕还是助纣为虐的主呢!
。/5_
。。m。
………………………………
第九百九十七章 反应
任家的烂账,说起来大概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是最有可能让任大人滞京不归且毫无音讯的,当属去年年中时的一场意外。
任大人名高达,年近五旬,比卫大人年长不少,其子女年纪也不小,长子任飞已二十八岁,成亲有十年,可惜其妻一直未能有孕,不过他膝下儿女双全,庶长子已十一岁,是成亲前就有的。
任大奶奶吴氏一进门就当娘了,她性子泼辣,又有身为蒙州泉流卫所指挥使的父亲及兄弟们撑腰,新婚当晚就狠狠的揍了丈夫一顿,拒与他圆房,就是公婆也不敢说什么。
小夫妻两直到成亲一年后才圆房,在这之前,任大爷想进门,就会被媳妇一阵胖揍,因是任家理亏,婚前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因此任家人没人敢为任大爷说话,任大爷那段日子是真不好过。
然而随着日子一长,任大奶奶的肚子丝毫没有动静,原本理直气壮的任大奶奶和理亏的任大爷就此掉了个个,任大爷房里的妾有几个还是大小舅子为他寻来的。
为的就是不想让任家怪他们妹妹。
不得不说,任家行事越发猖狂,也有任大奶奶娘家人一半的责任,任大人本就是泉流县县令,再有卫所指挥使亲家撑腰,任家人不张狂才怪呢!
去岁年中时,任大爷又看上了一名女子,这女子早已罗敷有夫,可这对任大爷来说,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他那些猪朋狗友献策,给那女子的丈夫设了个局,那男子哪晓得任大爷这个纨绔看上了他的妻,一脚踩进他们为他设的局。
顿时一家老小陷入愁云惨雾之中,此时任大爷的一个狗腿子故意去同女子的小叔交好,得知其兄弟被官府抓走了,便假做好意为他出主意。
三哄五骗的,目的就是要促使那女子上门向任大爷求助,任大爷大方的答应后,要求她与夫和离,进任家门做他的小妾。
女子听小叔说起此事时,就觉得事情不对,趁探监时,和丈夫一提,丈夫在牢里,早从狱友处,得知自己这事是个局,只是不知是何人设的局,又是因何设局,妻子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
同在牢里的犯人们,听闻此事后,颇为同情他们两,便帮忙出主意,一来,能帮人一把,他们也好向小夫妻求好处,二来嘛!自然是给任大人一记大耳括子了!牢里这些人有的是小偷小摸,为给捕头作业绩,才被抓进来充数的,也有本是江洋大盗的,被亲信所害,总之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不过这些人有的进来的急,啥事都没交代,也有的是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被抓。
在任大人辖下的监牢,自然也不是干净的,他们苦无门路同外头的人连系,如今机会送上门,岂有不好好把握的。
于是乎,负责监察蒙州一地的巡按御史,就接到了告发任家罪行的密信。
这对小夫妻就被巡按御史派人接走了,与此同时,还下令让姚县尉及吴县丞好生照看这对夫妻的家人。
很明显的,这是巡按御史怕任家人找上人家家里人的麻烦。
虽与任大人多年交情,但在姚、吴二人心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前程,任家很明显已要败了,难道他们要因着那点交情,而葬送自己的前途?不可能。
任大奶奶在公爹进京,没有任何音讯时,曾回娘家搬救兵,可惜文武有别,就算吴指挥使想帮忙,也被上官给劝退了。
任家这才死巴着官舍不肯搬出去,想的就是,如果他们还住在官舍里头,姚、吴二人就得保他们周全,因为他们住在官舍,却不曾想,住在官舍里,没有官眷身份,一样是要被驱赶的。
就像唐家人,以官眷身份霸占驿站,以为没事,却不知有官眷身份的人虽不会被驱赶,但不具官眷身份的人,就算赖着官眷去住驿站,一旦身份被揭穿,一样会被人赶出来。
姚、吴二人不主动赶任家人离开官舍,任家人就以为高枕无忧了,尤其在得知唐家人找到地方住之后,便当无事了,唐家人如此识趣,相信唐大人从京中归来,必定也不会赶他们走。
谁晓得唐大人还没回来,驿站这边先出事了!
姚县尉得知唐老太爷被人扭送衙门时,正与吴县丞在品茗的他,差点把嘴中那口茶给喷出来,不过虽没喷出来,却也令他呛咳了好一阵子,完全无法言语。
吴县丞好一点,听衙差回禀的时候,正好把口里的茶咽下去,“你说唐老太爷,被人送进衙门来?”
“是。”衙差小声应诺,脸上神情还有点茫然,似乎无法想象,唐老太爷竟然会被扭送衙门来。
“是何人送他来的,所为何事?”
衙差抬头脸上神情只能以五味杂陈来形容,“说是,打了正在当差的御卫。”
御卫?御前侍卫?有没有搞错啊?他们泉流城中竟然有人胆敢冒充御卫?吴县丞想这是个结交唐大人的大好机会!扭头与姚县尉交换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就要前去关切。
然而下一秒衙差的话,让他们两同时定住了。衙差道,“那名御卫是随侍前往凤家庄宣旨的天使的。”
这句话的讯息量,似乎有那么一点大啊!
皇上封蓝神医的甫才出生不久的外孙为镇南侯,这事他们都晓得的,宣旨天使经过他们这里时,他们还去客栈递了帖子求见,只不过被婉拒了。
“宣旨天使怎么没进城,反往驿站去了?”宣旨天使加御卫,人数应不过百人,城里客栈应当有地方给他们住。
“这是因为,宣旨天使回程是与黎侯爷千金及少爷同行。”
姚、吴二人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黎侯爷的千金不就是瑞瑶教的黎教主吗?这位日前才订亲,此时进京应是要在京里出阁吧?
既是要上京待嫁,那箱笼肯定不少,且定是贵重的,不可能随便找个地方扔下,城里有个莲花法会即将举行,客栈肯定容纳不下他们,住处成问题,所以就往驿站去了。
驿站确实是个好选择。
他们有宣旨天使,又是侯府少爷千金,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爹和大哥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有机会巴结,谁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莫怪驿长要向着他们!换做是他们,他们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尤其在这件事上,唐家人可不占理啊!
“说起来,蔡大人他们也算给脸了!只驱赶依附唐家人的族人,您二位不知道啊!原来唐氏族人在驿站里霸占了十多个院子呢!人唐家人一家老小,也才用了两个院子。”衙差说着刚刚才打听来的消息。
姚、吴二人早知内情,不过这会儿作戏倒是作得足足的,全都表现出一副震惊不敢置信的样子来。
“什么,竟有此事?”
“是啊!”衙差又道,“其实啊!如果不是唐老太爷太霸道,逼着驿长给修房,把去年驿站修缮的钱全花光了,那些空院子没钱修理,经过一季冬雪,现在根本无法住人,驿长根本挪不出院子给天使们住,才想商请唐老太爷,与他们族人商议,挪几个院子出来让天使们住。”
衙差顿了下,又道,“谁知驿长还没去说呢!唐老太爷就急吼吼的跑出来,要跟想赶他们走的人吵架,唐老太爷年纪大脾气也大,人家御卫还没说什么,他就抡起拐杖打人了。”
衙差说到后来,都颇为唐大人感到羞赧,有父如此,实在是不幸,这老头不是来给儿子助乌伊拉分,而是来扯后腿拉仇恨的。
御卫当差代表的是皇权,唐老太爷打御卫,就是渺视皇权,这顶大帽子这么一戴,谁还敢去替他说情?
就算他是县令的亲爹,县令大人在场,也只有下跪请罪的份儿。
所以黎浅浅说那御卫贼啊!唐大少爷后来也醒过味来了,可他也怪不了人家要算计他祖父,祖父确实太过纵容那些族人了!
他父亲寒窗苦读,他娘呕心沥血供他读书,好不容易他考上进士,出人头地了,他祖父母、姑姑躺在他娘以血肉换来的荣耀上享福时,可曾念过他娘一丝好?
没有,他们还怪他娘死的不是时候,耽误了他爹的前程。
而那些族人,当他家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他们在哪里?他娘带着他上门去借米时,那些人讥嘲的脸色和眼光,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结果他爹成为父母官之后,祖父先是拖着祖母和姑姑来投奔,在他们家作威作福不说,不久,就把那些瞧不起他们家的族人全拉来了,打着他爹的名头在外面做生意,损坏的都是谁的名声啊!偏偏祖父不知轻重不说,还会他们送钱孝敬他,而自己没有,就骂他不孝。
能有机会把这些宛如吸血蛭虫的族人清扫出去,唐大少爷挺高兴的,只是,他站在牢房外,看着牢里的祖父,心里有些茫然,在祖父心里,那些会讨好巴结他的族人们,一直比他们一家三口重要。
他不知要怎么把祖父救出来,也不知道回去之后,要如何向祖母交代,还有……
正想着,那个人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了。
一名珠翠环绕穿着艳丽,容貌姝丽高傲神态的女子,突然从监牢外走进来,她掩着口鼻,满眼不耐的看着他,“我爹呢?”
“祖父在那里。”唐大少爷指了坐在地上的祖父,然后就被猛力一推撞上了身后的墙壁。
领唐三小姐过来的狱卒同情的看他一眼,然后唐大姑娘就从人群中挤过来,扶住她大哥。“大哥,你没事吧?”
“没事。”
兄妹两这厢低语着,没有人注意他们,因为所有人都被那高八度的尖叫声给引了过去。
“爹?爹,爹!你没事吧?那些该死的家伙,怎么敢这样对待你啊!这里是谁做主的?赶紧给我滚出来,你们不知道,我爹是谁吗?我大哥可是你们的顶头上司,你们竟然敢这样怠慢我爹?”
狱卒们面面相觑,牢头早早听到动静避出去了,只留下他们这些小喽啰,他们只得硬着头皮顶上去,“唐三小姐,不是我们有心怠慢老太爷,而是,老太爷他,打的人不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人?什么人会比我大哥还厉害啊!我大哥可是此地父母官啊!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路过此地的高官显贵,也得给我大哥一个面子的,怎么可能就把我爹送到监牢来?赶紧把我爹给我放出来!”
唐三小姐叫嚷的很有气势,不过这些狱卒也不是傻的,她叫得再响,有个屁用啊!她又不是官,也不是宗室,她大哥是他们顶头上司没错,但是她爹不过是个白身,真要说官家千金,那指的也是她侄女儿,不是她啊!
所以这位唐三小姐,到底是那里来的底气,敢这样对他们吆三喝四的啊?
狱卒们不明白,唐大少爷兄妹也不懂,不过这位姑姑向来如此,劝也劝不听,反倒还会惹事上身,索性就不管了,兄妹两趁着外头的人要挤进来凑热闹,悄悄地避了出去。
来到监牢外头,兄妹两寻了个没人之处,小声的商议着,“一会儿你看着姑姑一点,我先回去跟祖母禀告一声。”
“还是我回去禀告祖母吧?”唐大姑娘道。
“不,还是我去,我是长孙,祖母就算再瞧我不顺眼,也不至于打我。”唐大少爷怜惜的摸摸妹妹的小脸。
“可大哥……”
“不怕,倒是你,记得别和姑姑单独处着,只要身边有人,她就不敢对你做什么。”唐大少爷交代妹妹,唐大姑娘点点头,催着他快走。
唐三小姐在牢里大呼小叫了一番,嗓子也哑了,脚也累了,就是没个做主的人出来,气得她直跺脚。
唐老太爷有女儿助阵,也是在牢里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只是不但没人放他出去,就是日前曾到驿站拜访他的两个大人也没露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