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浅浅点头应是,令春寿陪唐大姑娘一起过去。

    唐大姑娘由春寿扶着走出去,才到院子,就发现这不是自己住的院子,春寿在边上道,“这里是我们教主住的院子,大夫就在门外候着,走吧,我扶你过去。”

    两人出了院子,就看到一名大夫带着个背着药箱的药僮候在门外,见她们出来,忙与她们见礼。

    “来,我们坐车过去。”

    扶着春寿的手上了车,坐定后唐大姑娘才问,“我小姑姑……”

    “在你原本住的院子,那里现在是由小三房的五太太做主,所以,不关你的事,你祖母怪不到你头上。那个瑶琪则被那些人扔在你祖母的院子外头,看样子是打算让她自生自灭。”

    春寿有些同情的道,原本她不晓得,还是刚刚去请大夫时,顺便打听了一下,才晓得吴家的护卫见瑶琪脸上的伤有些惨,想着给她请大夫要花钱,要是少爷不给银子,就成他们自掏腰包,可他们谁也不想为瑶琪出这个钱,于是他们就随手把她扔在路边。

    鸽卫一直跟在他们后头,见他们如此作为,不禁摇头叹息,然后她们便把瑶琪送进唐老太太的院子里头,反正她院子里人多,谁也不会去注意多了一个人,还是少了一个人。

    要不然,也不会到这个时候了,都还没人发现唐三小姐失踪了。


………………………………

第一千一十一章 震怒

    唐老太太的院子里住的人虽多,不过今儿一整天倒是都安安静静的,彷佛他们都不在似的,唐大姑娘兄妹虽住在客栈里,但唐大少爷还是派人盯着祖母这里,因此她知道,这些人并不是不在,而是知道有人要对祖母的财物下手,他们不想掺和。

    宁可装做不在,也不肯露面。

    也许,他们心里也在怨恨着,父亲一回来就要回城里居住,让他们无法再似现在这样,随心所欲的亲近祖父母吧?

    住在祖母院子里的这些人,哪一个没有受过她父亲照拂,哪一个没从她家得到好处,可是明知有人要对祖母出手,这些人却没有一个站出来与之对抗,或通知他们兄妹和父亲,就这样袖手旁观。

    祖父、祖母对他们多好啊!家里有什么好的,都是小姑姑先挑,然后就是族里这些人,她和哥哥以及父亲别说挑了,根本连见都不曾见过。

    明明,这个家,是她爹和二叔一肩挑起来的,二叔一家住在老家,就不说了,可是,他们一家三口明明就在这里,可是他们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却最低。

    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全想不到他们,但什么活儿,全都落在他们身上。

    她记得,小二房大伯祖父的小儿子爱喝花酒,有一回在青楼和人争风吃醋,因为争不过,竟然把她爹给扯进去,谁知对方来头也不小。

    大伯祖父跑到她家,也没跟她爹打声招呼,直接去找祖父,一开口就是她爹见死不救云云,把祖父气得,派人去衙门把她爹叫回来,她爹一进门,祖父二话不说劈头就是一顿打。

    把她爹打得鼻青脸肿,然后才质问他,为何不帮那位小叔叔。

    她爹好不容易终于搞清楚怎么回事,却没有怪责人,而是顶着一脸青紫,去把小叔父救回来。

    她记得,大哥说过,小二房的大伯祖父一家就住在祖母这的三进院子,刚刚走过三进院子时,整个院子静悄悄的,就连下人都不见踪影。

    春寿靠近她,扯了她袖子下,“刚刚那进院子虽然看起来都没人,不过,窗帘后头都躲着人往外瞧呢!”

    “光是瞧有什么用,明知道有人要偷我祖母的钱财,却一个个装聋作哑的,真是一群白眼狼,我祖父母这些年花在这些人身上的心血和钱财全都白费了!用在这些人身上,还不如扔到水里,至少,还能听到点回音。”

    春寿笑眯眼,“别气别气,我们教主说啊!遇到这种惹人生气的货色,跟他们生气,气坏的是自己的身子,不划算。”

    “哦?你们教主,我瞧着好像不大,及笄了吗?”

    “及笄有一两年了!”春寿笑,“要不是遇上家里老太太过世得守孝,教主的婚事早就订下了。”

    唐大姑娘这时才想起来,“你家教主才订亲,现在进京是要在京里出嫁?”

    “是啊!我家侯爷不便出京,可是就我们教主一个女儿,怎么也得看着她出嫁,姑爷就说,那就在京里出阁吧!”

    春寿挽着唐大姑娘的手,亲密非常的说着话,唐大姑娘有些不适应,正想说什么,就听春寿道,“偷东西那些人被你哥他们胖揍了一顿,被关在四进院后罩房里,要是听见什么,可别怕啊!”

    说完春寿就松开手,唐大姑娘这时才明白,原来春寿靠自己这么近,最主要是要跟自己说这件事吧?

    只是,为何要这么小声的说?“这院子里的人,不晓得吗?”

    动手的那些人的家人是住三进院里吧?等了这么久,没看到他们回来,难道不曾起疑?

    春寿似是看出她的疑惑,“会纵着儿孙对同族人下手的人,哪是什么好人家,而且那些人在家里,大概都是霸道的主儿,他们出去祸祸别人,不把矛头指向他们,他们就谢天谢地了,谁还管他们得手后上哪儿去?”

    “那,他们躲在屋里,不是在躲那些人?”唐大姑娘一直以为这些族人躲在屋里不作声,是怕动手的那些人看到他们,回头找他们麻烦。

    春寿朝她眨眨眼,“你们那些族人或许是怕被那些人晓得他们知情,回头找他们麻烦,不许他们告密,但更多的,是不想掺和进去。”

    她顿了下,道,“你祖母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被偷盗的事还没爆发,如果他们现在出来走动,回头衙差上门,他们要怎么回答?是老实回答,还有隐瞒不说?可不管是那一种,都会得罪人。”

    春寿拉着唐大姑娘走下游廊,来到院子里的老榕树下,看着两边厢房大声说,“其实啊!这些人不晓得,他们这样的做法,反倒让自己露了馅。”

    咦?唐大姑娘不明白春寿为何突然大声说话,跟着春寿在树下转了一圈,震惊的发现,东西两边厢房可以清楚看到窗帘后人影幢幢。

    “如果不知道有人要对唐老太太动手,又怎么会关在屋里不敢作声,真正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应该正常作息才是,这些人以为自己不作为就能撇清自己,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反倒是老老实实告诉所有人,我是知情人。”

    唐大姑娘微讶的张了张嘴,原本她以为大哥说,这些人都知道有人要对祖母出手时,她还有些不相信,认为大哥怎么会知道,这些族人都晓得这事呢?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而且连黎教主身边的一个丫鬟也都看出来了。

    “我没那么厉害,这是教主说的。”

    春寿笑着将她带往瑶琪的屋子,那位大夫早在她们踏进四进院后,就被人引去给瑶琪诊疗了。

    瑶琪伤的毕竟是脸,所以在大夫给她诊疗时,她们不去凑这个兴为妙。

    来到瑶琪屋子时,大夫已经给她诊疗好,并且开了方子让人去抓药。

    “大夫,她怎么样?”

    “伤得有点重,受伤的时候没有及时处理,伤口已经发红,我这里没带工具,等药僮把我工具拿来,再帮她清除伤口里的木刺。”大夫觉得不可思议,这伤在脸上,伤口看来是木制品所伤,可是这伤口里的木刺也未免太多了。

    “她有点发热,得有人给她擦药浴降温。”大夫皱着眉头说,这个病人的伤很难处理,但处理好会很有成就感,会很耗精神体力,他年纪略大,不知扛不扛得住啊!

    春寿见他愁容满面,好奇动问,得知他的问题所在后,随手从腰间荷包掏出个药瓶,“这是凤庄主夫人炼制的药丸子,你看看合不合用?如果需要人手,我可以派人去城里请。”

    “那就多谢姑娘了。”大夫边说边接过药瓶,打开瓶塞,一股清凉的气味瞬间冲向他的鼻间,“啊!就是这个药,姑娘说这是凤庄主夫人自己炼的?”

    春寿笑弯眼,“是啊!功效是提神醒脑补元气。”

    “正是,正是,多谢姑娘了。”大夫频频点头道谢。

    “大夫想请几位助手过来帮忙?”

    正沉浸在药丸子清香中的大夫回过神,他先把瓶塞盖回去,然后坐到桌边,“我把名字写给姑娘,只要再请这两位大夫即可。”

    他振笔疾书飞快就把名字写好,春寿接过看了一眼,随即在纸上吹了吹,等笔迹干了,就将之折成方胜状,然后走到门边,立刻就有人过来接走。

    “他们去请了,大夫先到一旁的厢房歇息吧?回头等人齐了,再让人去请。”

    “好好好。”大夫忙不迭应道,背上药箱跟着春寿出门,才出房门就有人上前相迎。

    唐大姑娘好奇的看着这一切,等大夫走了,“你们教主看着年纪不大,手底下就有这么多人听她使唤。”

    “那是,大家都很服我们家教主。”

    春寿一说起黎浅浅,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她有多喜欢她家教主。

    “人家都说我家教主命好,小小年纪就被大教主重用,又是黎侯爷的掌上明珠,三个哥哥娇宠着,其实啊!教主出生的时候因为是早产,个头小,又瘦又弱,和侯爷夫人相依为命,可是侯爷夫人因怀她的时候,先是三子被婆婆卖得不知所踪,四子被欺溺水身亡。”

    春寿悄悄的看瑶琪一眼,见她很专注在偷听,这才又往下说,“侯爷夫人因此动了胎气,教主出生后,侯爷夫人身子一直没调养好,教主才丁点大的时候,侯爷夫人就去世了,留下教主一个人。”

    春寿把黎浅浅的身世说了一遍,唐大姑娘已是满面泪痕,床上的瑶琪也疑似在哭,春寿很满意的把话题告一个段落。“我们教主说啊!做人,要自己争气,怨恨这个怨恨那个,只会浪费自己的精神和体力,而且被怨恨的对方也未必会因此受到影响。”

    她顿了顿,见唐大姑娘若有所思,又笑着说,“像教主的那位嫡祖母,得知我家教主被大教主收徒之后,恨不恨?恨啊!可是她拿我家教主一点办法都没有。”

    想要攀结大教主,可大教主会理她才怪。

    黎经时父子回京之后,升了官,可是黎老太太半点沾不上光,因为她早早就把庶子扫地出门,她不想让庶子沾自家的光,庶子出头了,她也靠不上去。

    “只有自己做好,争气,让那些瞧不上你的人后悔,当初怎么这么不开眼的欺负你呢?”

    唐大姑娘幽幽问道,“能行吗?”

    “怎么不能行?你是唐家大姑娘,你爹是县令,那些人依附着你家,却视你家给的帮助为理所当然,天底下有这样的理吗?你不要怕,要自己先立起来,你不输任何人啊!看容貌比家世,你比别人家差什么了?就因为你小姑姑压着你?”

    唐大姑娘苦笑,“是啊!她可是长辈呢!”

    “立身不正的长辈,她自己都挺不直腰杆了!拿什么来压着你?”

    “孝……”唐大姑娘还没说完,就被春寿不以为意的挥手给打断了。

    “孝什么孝,她是生你了还是养你了?她不过是你姑姑,你要尽孝的对象,得先搞清楚,你的父母,和你的祖父母,他们是你该尽孝的人没错,可是姑姑,你对她尽什么孝?”

    唐大姑娘微愣,“可是顺从她,是祖母……”

    “你祖母是她娘,教养她是你祖母的责任,凭什么要你一个做孙女的,去替她,教养她的女儿?”

    春寿反问她,唐大姑娘被问住了,“祖母没叫我教养姑姑啊!”

    “所以啦!你姑姑的事,你一个小辈该插手去管吗?”

    “不该。”别说她,就是她哥也管不了小姑姑。

    春寿拉她坐下,给她倒了杯茶,“你小姑姑的事,自有长辈去管,她父母健在,有事,都轮不到你爹去管呢!你一个小辈怎么管?”

    “可是小姑姑要是不高兴了!”话还没说完,春寿又问,“你是她闺女儿啊!还是她娘?”

    “都不是。”

    “所以她心情好不好,高不高兴,那是她闺女儿和她娘的事,既然她还没出阁,没有闺女儿,她的事自然有她娘会管,你去多事什么?”

    唐大姑娘捧着茶,有些明白了。

    春寿用手指了床上的瑶琪,道,“我们人啊,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你可以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我们教主,你看,她要是被她堂姐们迫害的时候,不想办法自救,也等不到我们大教主赶到救了她。”

    唐大姑娘用力点头,春寿发现床上的瑶琪的头也微微在动,看来,应该是听进去了吧!“我觉得唐大姑娘真是个好人,我听人说,那一位平日可没少仗着唐三小姐的势欺负你,知道她受了伤,你却还求我们教主帮你救她。”

    “她是我小姑姑的丫鬟,小姑姑看我不顺眼,因是长辈,不好自己来,派丫鬟替她出头,再正常不过了,她是我小姑姑的丫鬟,小姑姑有令,她就算不想,也只能从命。不怪她。”

    唐大姑娘转头看床上一眼,又道,“再说了,脸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的,尤其是女孩子,她还没许人家呢!要是因为脸上的伤,日后婚姻不遂,那该有多惨,既然能治,自然得治好来。”

    春寿的任务达成,笑眯眯的和唐大姑娘又闲聊了有的没的,药僮和另两位大夫一起回来了,他们一到,就要开始清除瑶琪伤口里的木刺,春寿连忙把唐大姑娘带走,可是她们才走出院子,就听到极其惨厉的叫声,吓得两人浑身一抖。

    两人对看一眼,纷纷加快脚步上车离去。

    唐大人听儿子把事情交代后,正想开口教训一下时,忽然他的亲信在门口探头探脑的,让他看了不由气不打一处来,“进来,在那里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大人。”亲信缩着脖子快速进屋里,从怀里掏出封信给他,同时又皱着眉头从袖袋里拿出一个方胜。

    “这是那来的?”

    “凤家庄的一位数字公子给属下的。”他有些不解,他们没向凤家庄买消息啊!数字公子怎么会交给他这枚方胜呢?

    唐大人一听是数字公子给的,连忙拆开查看,他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内容,看完后,他气忿的重重拍桌,“真是欺人太甚。”

    唐大少爷以为是数字公子跟父亲要求了什么,父亲骂的是凤家庄的人,连忙接过父亲拍落的方胜。

    看完之后也忍不住气红了眼,“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恶了!”随即,他又想到方胜上说的另一件事,“父亲,小姑姑身边那个丫鬟,真是祖父的私生女?”

    “应该是不假。”说完话,唐大人想起亲信一开始交给自己的信,他连忙拆开来看,信是吴家写来的,说的正是吴健和唐大姑娘的婚事,信中语带威胁的强调,如果他不答应这门亲事,回头吃了亏可别怪他们吴家不讲亲戚情份。

    唐大人震怒再度拍桌,“他们这样算计我女儿,还跟我说亲戚情份!”

    唐大少爷脑子渐渐冷下来,重又看了手中的方胜,终于让他发现违和之处了。()


………………………………

第一千一十二章 收拾准亲家好嫁妹

    “父亲,先别着急上火,您看看数字公子给的方胜,再看吴家送来的信。”唐大少爷拦住父亲,把两样东西并列在桌上示意他看。

    唐大人按捺下脾气,给儿子一个面子,把那两样分别仔细再看过一遍,良久,他才开口,“不一样。”

    “是。数字公子说,黎教主的人救了妹妹,还说小姑姑命自己的丫鬟,带吴家的护卫去抓妹妹,那个丫鬟除了因是主子之命不得不从,更因为她对妹妹一直怀恨在心,因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父亲的私生女。她恨父亲不认她。”

    明明是同一个父亲的女儿,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可是她不是我的私生女,她娘……我记得是你祖母的远房亲戚,当初你祖母可是给她挑了户好人家,家里还给她备了不少嫁妆,连你娘的嫁妆都被你祖母讨了不少去,就为了给她做嫁妆。”

    唐大少爷从不知道这些旧事,现在一听,竟然没有怒,只有满心的疲惫。“祖母对她可真好。”

    “是啊!不过后来,我听你娘说,她不知道跟谁好上了,珠胎暗结,嫁,是不可能了!你祖母那时怀了你小姑姑,你娘也怀着你妹妹,管家都有些吃力了,对她的事实是有心无力。”

    唐大人把数字公子送来的方胜拿在手里摩挲,“大概是因为发现得太晚,孩子已经太大,不能打胎,所以只能让她生下来,那女人没熬过那一关,生下女儿之后就去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然会以为自己是我的女儿?”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他可从来不曾正眼瞧过那女人一眼,怎么她女儿会以为自己是她的父亲呢?

    “父亲,既然她亲娘早在生她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那么肯定不会是她娘告诉她的。”

    好好的,那丫鬟总不会平白无故生出如此念头来,再说,家中侍候的下人也都知道,他爹那会儿正刻苦读书,有那闲功夫跟那丫鬟的娘搞在一起?如斯谎言只消多找几个人一问就明白了,为何那丫鬟深信不疑?除非跟她说这件事的人,是她不会怀疑或质疑的人。

    会是谁呢?答案似乎就要呼之欲出。

    唐大少爷看父亲一眼,随即低下头拿起吴家送来的信,安静的看起来。

    唐大人根本没发现儿子那一眼,他全副心神都在儿子刚刚说的话上头。

    他娘的远房亲戚在生孩子时死了,她是孤身投靠,他记得妻子那时还跟他说,那孩子可怜,全身上下只带一个小小的包袱,看那样子怕是只有一套换洗衣物,除此之外身无长物。

    既如此,她死后,也就无人会想着替她出头,跟她女儿说这些有的没的。

    “都是闲的。”唐大人冷冷的评论一句。

    唐大少爷无比赞同父亲的话,倘若那丫鬟的日子不好过,整天忙于工作都来不及了,那有功夫去琢磨什么身世问题?

    只是,“父亲,您对那丫鬟的亲生父亲可有印象?”

    “我连她娘长咋样都不记得了,你觉得,我会知道她父亲是谁?”唐大人扬眉反问儿子。

    也是,他爹那时钻研课业都来不及了,祖父母和母亲肯定不会把这些琐事拿来烦他,一定是自行解决。“那,会是谁,跟她说这些事?”

    唐大人想了下,脱口而出道,“肯定是你小姑姑和你祖母。”

    “这是为何?”虽然心里已有猜测,可是唐大少爷对父亲如此不假思索就说出口,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唐大人凭着多年判案的经验脱口而出后,心里有点小懊悔,觉得不该这么揣测母亲和妹妹,可儿子的话一出口,他那敏锐的直觉忍不住又占了上风。“我猜,你祖母和小姑姑是知道她生父是谁,所以你祖母从没想过把她交给外头的人去养。”

    唐大人停下来整理下思绪,好一会儿才又开口,“她娘生孩子死掉的事,可能有什么猫腻,知道内情的人……”唐大人想了下,最后摇摇头,他根本不记得他娘身边有哪些近身侍候的人,就算因为这事,有人被他娘给处置了,他也不晓得。

    更何况丫鬟到年纪放出去嫁人,仆妇年纪大了回家荣养,也都是有的,总不能拦着人不让归家吧?这些人归家之后或死、或伤、或残,谁也不能说跟他娘有关系。

    唐大人没发现,他虽然不想把这件事跟他娘扯上关系,可是他在思考此事时,已经直接把他娘给套进去了。

    唐大少爷见他爹想来想去,虽把事情往他祖母身上靠了,可就是没有直白的点出来,有点急了。

    “祖母是那丫鬟亲娘的亲戚,这个家里头,祖母和她最亲,祖母还为她挑了婆家,甚至把我娘的嫁妆讨去给她做嫁妆,远房亲戚做到这个份上,应该很可以了吧!她既与孩子的父亲有情,为何不坦白跟祖母说?祖母知道对方是谁,一定会为她主持公道才是。”

    唐大少爷定定的看着父亲,唐大人没想到从这个角度发想,他已经可以很确定,那丫鬟的父亲跟自家关系很亲近,不是自己,那会是谁?他弟?对,当时他弟已经订亲,如果他和家中远亲有了瓜葛,还有了孩子,他的婚事肯定要生……变……

    不对,他弟除了忙生意上的事,还有他要成亲的事情,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那时根本不在家里。

    唐大人终于想起来了,那丫鬟的娘传出有喜一事前,他兄弟两个根本不在家中,他们那时已离家有半年之久。

    不管谁让那女人有孕,都不可能是他们兄弟两,否则事情应该更早就爆发才是。

    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家里有谁在,能跟那女人发生关系……

    答案呼之欲出,可是唐大人不愿相信。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唐大人头摇得让唐大少爷看了脑袋都晕了。

    “父亲,父亲,您想到是谁了?”唐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