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漱师徒,为他除去两心腹大患还来不及,怎会给他胡乱赐婚呢?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计划进行中
宇国王宫上书房,现任君王君智高大俊美,身姿挺拔如松,身上穿着玄色常服,快步迎向刚刚踏入书房的太监总管。
“如何了?”
“刚刚接到消息,您……别急,别急。”君王自小一急就容易喘不过气,所以身边侍候的人对此都很小心待之。
君王笑了下,伸手抢过太监总管揣在手里的信柬,这是他派在黎晨曦身边,保护她的人送回来的。
自那年,他派去保护黎晨曦的人全军覆没后,他就加强了对底下侍卫的训练,务必要求他们,不要再像当年,那么不堪一击。
这回派去保护黎晨曦的人,除了这些精英侍卫,还有几个信息部的人,他们是此行负责搜罗消息的人。
但他们与派驻在外收集资料的人虽属同一部门,但他们平常是待在宫中,负责整理各地回送的资料。
这些人在信息部,都是小头目级的,平常养尊处优难得出门一趟,这应该是件好事,可以出门增广见闻,但他们跟着的人是黎晨曦啊!
这么多年来,君王身边的侍卫死的最惨烈的一回,就是当年被派去保护黎晨曦的那一拨人。
他们为此忧心忡忡,深怕同样的事情会再度发生,他们全是文职,没有利索的身手,倘若旧日重现,他们这些人怕是只有死路一条啊!
可又不敢对君王直言,只能暗暗的在回报的讯息里,悄悄的给这位上眼药。
并在心里向上天祈祷,让君王尽早把这位主儿收进宫里去吧!别再放她出国来折腾人了!
至于负责保护黎晨曦的那些精英侍卫,却不如是想,他们想的是,赶紧的,把上回狙杀他们那么多前辈的那人揪出来,这回他们要狠狠的教训对方一顿,然后押着对方跟他们回宇国,去被他杀害的前辈们的坟前下跪道歉。
然而任他们如何旁敲侧击,就是没法子从黎晨曦身边的人口中,探知那个人姓何名谁。
当然,他们也曾向信息部的人打听关于那人的消息,但是信息部那些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嘴巴跟蚌壳似的紧,他们又气又急,却也无计可施,总不能把这些人抓起吊打一顿,逼他们开口吧?
因为这两拨人互看对方不顺眼,一方是精英侍卫,可向君王直接回事,一方是信息部,本来就该天天回消息,故,君王这里常常同时接到他们的消息。
信息部因掌握了当年的消息,所以在处理黎晨曦请赵国皇帝为她赐婚给黎漱一事时,就显得格外小心谨慎,一边说赵国皇帝为表感谢之意,赐给黎晨曦许多赏赐,一边又说赵国皇帝似不愿为黎晨曦赐婚,毕竟黎晨曦非赵国臣民。
而精英侍卫这头,因不知当年的事情,更不晓得黎漱就是黎晨曦心心念念思嫁之人,回报黎晨曦要求赵国皇帝为她赐婚一事,口气就颇为不满,似在为君王打抱不平。
君王对黎晨曦爱慕之心维护之意,谁看不出来?
可君王不愿勉强黎晨曦,纵使再爱她也不肯强迫她入宫为妃,宇国多少少女为君王一掬同情之泪,也更倾慕君王,尤其是王公大臣的女儿们,没有一个不想进宫侍候君王,好抚慰他那颗被黎晨曦伤害的心。
太监总管低垂着头,不敢明目张胆的看着君王,但他小心翼翼的撩起眼皮子偷偷瞧着,见君王看完那两封信,心里颇为忐忑不安。
良久,才听君王那好听的声音道,“她怎么就对那男人如此死心塌地?难不成这辈子非他不嫁?”
“君上您别急,黎大姑娘这不是涉世未深,还小吗?”
君王朝他虚抬了脚,作势要踢,“什么涉世未深,她要嫁得早,如今怕是都要当祖母了!”
这话倒是不假,君王还不到五十,长孙日前才成亲,想来明年就能抱上曾孙了?
结果太监总管却跟他说,那个黎晨曦还小,小什么啊!要不是君王惯着她,早早入宫为妃,当年也不会害死那么多人。
上书房里侍候的内侍与外间的侍卫们,不约而同腹诽道。
其实太监总管也和他们一样的想法,可架不住君王不想强迫人家啊!
再说了,以那位的医术,大家怎么认定,她进宫为妃之后,会安份老实不生事呢?就算她不生事,也架不住有人羡慕嫉妒恨,要搞她啊!
不过大家都有致一同的认为,像黎晨曦那么一个祸水,还是趁早收进宫里,别放在外头祸害人了!至于进宫之后,会不会引起祸端?
只要皇后不搞她,别人未必搞得死她。
然而不少朝臣不希望她入宫,就是怕黎氏族人重燃野心,想要再度改朝换代,重返开国时的风光。
太监总管心里其实很矛盾,他自小侍候君王,希望他能得偿所愿,得心爱之人长相左右,可又怕黎晨曦一朝有孕,黎氏族人野心勃勃,在黎晨曦有子后,就想拱她坐上王太后一位,拥护她的儿子登基为王。
或者干脆点,就让那个叫黎漱的男人娶了她,此生再不让她回宇国来,免得安定的宇国横生变故。
因此当那个陌生小宫女找上他,让他帮着把消息传给君王时,他其实有些破罐破摔了!
换言之,他今天送上去的消息,都是小宫女给他的,而不是信息部及精英侍卫送回来的,他将他们的信,换成小宫女给的了。
他回上书房之前,悄悄的查看对照过,发现小宫女给的,消息竟比较全面,精英侍卫们的就甭说了,满纸皆是发泄情绪的激愤之言,全是在骂赵国皇帝越俎代庖,竟妄想替君王,为他们宇国百姓赐婚。
而信息部的消息,全与小宫女给的差不多,但细节方面,还是小宫女给的周全,语气也更和缓些。
可是太监总管觉得看完小宫女给的信柬之后,君王的脾气大概会压不住吧?
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以他一个太监总管来看是和缓无波,然那平淡无奇的内容,却也很直白的彰显了一个问题。
黎晨曦压根就没把君王放在心上,或者该说,她对君王根本无心,她一心只求与黎漱双宿双飞,根本没想过,她挟恩要求赵国皇帝赐婚之举,等于是把宇国君王甩在一边了。
也不看看,跟随在她身边侍候、保护的都是谁派去啊!
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如此细心周到,对方却视你的付出为理所当然,甚至不曾把你的付出放在心上,任何一个男人知道了,都会勃然大怒吧?
更别说,今天为她如此付出的人,是个高高在上的一国君王。
太监总管不曾发现的是,小宫女给他的信柬里,还用上了一些暗示性语言,一旦君王开始阅读,就会接受信中暗示。
他贵为一国君王,何曾对人如此低声下气过?可是他为了黎晨曦,不止一次开了先例,如指派护卫君王的侍卫去保护黎晨曦,应允她不必入宫为妃,答应她出国行医。
他为她如此付出,她一扭头就跑去要求别国皇帝为她做主赐婚?
她若真想要,他这个君王难道就不能满足她?不能为她做主赐婚?
这是渺视他身为一国君王的权威!她身为宇国百姓,却不信任他这个君王可以为她做主?
这个时候的君王已然忘记,就算他可以为黎晨曦这个宇国百姓做主赐婚,但他却无权命令黎漱这个南楚人接受自己的赐婚。
更忘了人家赵国皇帝压根就没同意,要为黎晨曦做主赐婚啊!
宇国君王不知道黎漱的邪性,但赵国皇帝可是清楚得很,没看他两个弟弟,都因为惹上黎漱或他徒弟,而倒大楣了吗?
哦,是啦!真正让他们倒霉的,是他这个皇帝,但没有黎漱,他也逮不到他们两个的把柄不是?
赵国皇帝如何想,宇国君王不在乎,此时的他,在乎的是他身为一国之君的尊严,被他所爱的女人践踏了。
就在这时,有内侍进来问,午膳要摆在哪儿。
太监总管自不能擅自作主,可看君王的样子,这时似乎不是问这问题的好时机。
正想打发小内侍出去,君王横他一眼,问,“何事?”
“回君上,长福长公主进宫给王太后请安,太后召王后、贵妃等作陪,连湘妃也被请过去了。”
湘妃是近来君王颇为宠爱的妃子,是宫里嫔妃中最年幼的一个,最是爱娇,长得与黎晨曦有七、八分相像,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君王特别宠爱她,对她很是纵容,她年纪又小,最爱热闹,常常请娘家姐妹进宫作陪。
她家姐妹与黎晨曦也有几份神似,其中以小湘妃一岁的妹妹最为神似,而且她的性情也同黎晨曦一样冷淡,只是与黎晨曦不一同的是,黎晨曦见到君王从不曾流露出小女人的娇态,但湘妃的妹妹每每见到君王,总是羞赧得红了脸,尽显少女见到心上人的娇羞。
不得不说,因为如此,君王在她们姐妹身上,找到了求而不得的那份情意,虽明知对方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那个人,可是正主迟迟不给响应,也让君王那颗心渐渐冷却,尤其今日,看了那两封信之后,君王对黎晨曦的恼怒开始萌生。
本来不想去王太后宫里的君王,竟提脚去了王太后宫中用膳。
王太后看着可乐了!
虽然儿子对神似黎晨曦的湘妃姐妹特别亲切,不过,君王愿把心思放在别的女人身上,这是好事啊!就算拿人当替身,又咋了!
她儿子就算拿她们当替身,可也没赏赐她们不是?再说了,她黎晨曦不把她儿子当回事,可多的是人抢着侍候他。
至于长福长公主,见兄长这般,心里心疼不已,黎晨曦虽是她的至交好友,可是她伤了自家兄长的心却是不争的事实,也罢!
她与王后交换了记眼神,二人心照不宣,计划得赶紧进行了!
早日将黎晨曦改姓,将她封为长公主,绝了兄长的心思,免得宫里再添更多像湘妃这样的女人。
来王太后宫里之前,王后就先和长福长公主说了,湘妃简苹儿的心思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她性情看似单纯爱热闹爱笑爱娇,其实是个精明的,知道以她的性子,能吸引住君王的日子有数,所以她要再引入一个,更像黎晨曦的女人,她妹妹简果儿。
她妹妹简果儿比她更像黎晨曦,不止外表相像,就连性情喜好专长也像,对,简果儿也擅医,虽不似黎晨曦名动四方,但在宇国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大夫。
有妹如此,简苹儿能不将她拉进宫里来,再说,简果儿对王上的爱慕是那么明明白白的坦露在所有人面前,宫里只要眼睛不瞎的人,全都知道这件事。
就是君王对这小姑娘,也是颇有好感,没看,打一进王太后宫里,君王就一直与她说话吗?
瞧瞧那姑娘娇羞的模样,让王后等人不禁要叹,年轻真好。
曾经她们也是这样的青涩的果子啊!面对着君王时,那悸动得难以安静的心啊!
如今,她们都已经为人祖母啦!
看着比自家孙女大不了几岁的简果儿,王后不禁要叹,身为男人就是吃香,不管到了几岁,总是会有这般花骨朵般俏丽的娇人儿恋慕。
哪像她们,生完孩子之后,就像是昨日黄花,虽未凋零却已枯萎。
男人不再拿她们当青涩小姑娘哄,反而要求她们担起为人母的职责来,教子!可惜宫中的王子、公主打一出生就由乳母、丫鬟侍候,她们这些亲娘能日日见上一面就不错了。
稍长,王子们就进到少年宫,每天要读书、识字,还要练习武术、骑射等,几乎是天未亮即起,一路忙到掌灯,进宫向母后、母妃们请安后,就一起回少年宫,各回各的住处用膳安歇。
公主们虽能与生母同殿,但也是从早忙到晚,母女相处往往是生疏而冷淡的。
反正是君王与王子、公主们相处的时间较多,因为要检查他们的功课,尤其是王子们,父子兄弟间的情份,远比母子情份重得多。
说起来,这似乎是因为天盛帝国末代皇帝影响所致,因为这位戾帝与其母感情极好,戾帝所行之事,大都是受其母影响。
宇国开国君王黎盛当年就曾言,戾帝之母擅言词,巴结讨好了太后,引得太后与皇帝压恶贤太子,从而好扶持她儿子上位。
如果当年的皇帝与太后感情不是很好,没有对太后言听计从,仅戾帝之母一人之言,也许贤太子不会那么快失宠于皇帝,从而导致天盛的灭亡。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叫她少来烦我
王后看向上首的王太后,她们这一位王太后倒是个特别的人,君上自小体弱多病,是由黎太医,也就是黎晨曦的祖父专责照顾,王太后生了长福长公主后,也不给女儿喂奶,而是每天把奶挤出来,让人给君上送过去。
君上那时已开蒙,不太愿意喝母后的奶,但黎太医说人乳很营养,他的底子太差,正需要这样补充养分。
因为如此,君上幼时常被兄弟们嗤笑,宫中嫔妃更是暗地里嘲讽太后,要给孩子喝人乳,大可找乳母来效劳,何必亲力亲为。
不过太后知道后,不以为然的说,“智儿是我的儿子,喝我的奶怎么了?他需要,而我有,为何不能喝?他是我亲儿子,我平常难见他一面,能为儿子的健康出点力,是我这个做亲娘的,唯一能为他做的,如何能不亲力亲为?”
就因为这段话,先王在元后过世十年之后,将王太后由德妃提为惠贵妃,然后晋封为王后,最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先王过世就由君上继任为王。
而当初嘲笑她的嫔妃,早就后悔了。
宇国没有封王一说,君王的儿子们最高的爵位就是国公,因为宇国地小人稠,也没有给国公们封地,王子长大出宫开府时,内府会给产业,没有俸禄,若他们接母妃同住,太妃们倒是有月俸。
懂庶务会经商的,日子就好过,但通常王子们读书时,谁会去学这些?出宫开府后,不免手头就开始拮据起来,亲娘还在的,不免就为儿子们规划起来,选择的王妃、侧妃人选,不是富户,就是懂这些事务的官家千金。
被儿子们接出去住的太妃们,不是帮着媳妇操持家务,就是忙着帮儿子赚钱营生,压根就没那闲功夫进宫了,当然,就算她们想,太后也不乐意见她们。
太后很看得开,她喜欢和外命妇们闲聊,却不太乐意和昔日情敌们见面,外命妇对太后就算有所求,也是恭敬不敢有二话,太妃们则不然,有些刺头惯爱说些酸言酸语刺她,让太后颇为不悦。
君王就说了,既然她们让您不高兴,日后就别见她们了,不必担心她们因此说您坏话,您已是太后,难道还怕她们说您什么?
自那之后,太后便由着性子来了。
让王后好生羡慕。
她的儿子就没一个像君王这般硬气的,这让王后不禁为将来忧心。
那厢湘妃见君王对妹妹果儿十分上心,心里是既高兴又恼怒,喜的自是妹妹勾住了君王的目光和心,恼的自然是,君王对妹妹上心,当然就对自己没那么关注了。
自进宫来就一直顺风顺水的湘妃,见事情顺利,心情却是颇为矛盾。
简家如黎、君、褚、南宫、楚几家一样,也是开国元勋之一,简家在天盛朝时,虽不似黎氏是宗室,但和君、褚两家一样是权贵。
只是他们祖上时运不济,来到宇国时,只剩一个年仅七岁的男丁简成章,以及十几位婆、婶、姑辈份的女性长辈。
宇国建朝后,论功行赏时,简成章被封了兴安伯,宇国开国黎氏王朝并不平静,直到君氏王朝才渐渐平定下来。
但彼时兴安伯已被家中长辈养歪了,宇国当时百废待兴,国事家事尚且忙不过来,谁也没心思去管简家唯一的继承人是否被养废了。
兴安伯长到十六,娶妻生子,大家也没多想,然后兴安伯就死于非命,没有嫡子,却有数个庶子。
简苹儿姐妹就是兴安伯庶长子一脉,她们姐妹是庶出,因为君王对黎晨曦的倾心举国皆知,所以简家特意栽培她们姐妹几个,想要借此能得君王宠爱,简家因而能受益。
简苹儿年纪较长,所以她先进宫,然后由她将简果儿引到君王面前,简果儿与黎晨曦比简苹儿更加相似,简家家主相信简果儿必能得君王长久宠爱,也能帮扶简苹儿,只要姐妹两生下王子,将来前程还未可知呢!
没看先王元后不也是有儿子的吗?可是先太子夭折,元后伤心过度而亡,最后先王封王太后为后,君上被立为太子,最后登基为王。
可见只要有儿子,难说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
简家从初封伯府时的家财万贯,到现在只剩伯府名头的一个空壳子,莫怪简家人想要振兴家业,只是他们学文不成,学武也不成,最后只能靠裙带关系帮衬着。
幸而当年与几大家族都曾联姻过,因此简苹儿姐妹,会和黎晨曦长得像也不奇怪,毕竟她们过世的曾祖母,是黎晨曦姑母辈的,虽与黎晨曦非同支,但这位姑母的母亲,与黎晨曦外祖母是表姐妹。
太监总管在君王身边侍候着,看君王一脸痴迷的看着简果儿,心里不禁有些五味杂陈,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那个给他递消息的小宫女,正端着银托盘走过来,只见她目不斜视,来到君王面前,轻轻的放下银托盘上的水果盘。
然后就在太监总管微微讶异的目光中走远,他没有想到那个小宫女竟然能混进太后宫里来,还是说,小宫女是太后的人?
一时之间,太监总管有些拿不准了。
当晚,简果儿被留下侍寝,隔天一早,她就被封为美人,与她姐姐湘妃同住,接下来三天,都是由简果儿侍寝,太后与王后顿觉不安,君王这是迷上了?
这可不好啊!
太后召王后商议此事,不久,就由太后下旨召黎晨曦进宫为妃。
长福长公主闻讯而来,她没有去见太后,而是去见王后。
“皇嫂?咱们不是说好了……”
“这是太后的意思。”王后也觉无奈,“太后说,君上这样实在太可怜了!收了一堆形似神不似的,也就算了,还不如强硬一些,命那个本尊进宫伴驾,省得养一堆假货来得强。”
长福长公主想想也是,偏着头,道,“太后所言甚是,只是,对晨曦感到抱歉。”
“你胡说什么啊!能伴君王侧可是她的福份,而且早在她及笄那时,几家长辈就讲好,让她进宫为妃的,是君王心疼她,纵着她在外自在了这么些年。”
王后其实也不太想黎晨曦进宫的,可太后发话了,她能说什么?只能把一切安排好,等着她进宫来了。
见长福长公主还想说什么,王后抬手制止了她,“你也别说她心里装着人,咱们待字闺中时,谁心里没装着人啊?”
可那不一样啊!倾慕某个才子、将军、侯爷,跟黎晨曦心里装着那个江湖人不同,她们倾慕对方,是远远的看着对方,暗暗的收集对方的一切消息,并不会想真的嫁给对方,毕竟离得远。
也或许倾慕的是某个兄长的好友,距离近些,但一样,不会真把对方当成未来夫婿看。长福长公主心说,可到底没说出来。
她身边就有有人梦想成真,真与倾慕的兄长好友成亲了,可婚后的日子未必就是一帆风顺。
王后喝着茶,就拿她自己来说,少女时不是没有暗慕过兄长的好友,可是后来呢?她嫁给了表哥君智,成了王后,那个他早非昔日翩翩少年郎,怀才不遇的他,沉迷于酒色之中,娘家嫂子进宫时,说起他时,总带了几许厌恶和忧心。
厌恶他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忧心丈夫会被他拖累,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你帮过她,她也曾努力去争取了,可感情的事,不是你努力,对方就一定有回报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对方的想法。”王后顿了下,提醒长福长公主。
“你可别忘了,当初她奋力一搏,结果死了多少人,你哥心里都难过死了。”
长福长公主闻言长叹一声,当初派去保护长福长公主的人,就有她奶娘的侄儿。
那是她求长福长公主把他安排进去的,得知侄儿能跟着出去长见识,奶娘多开心啊!还跟她说,家里准备着,等他一回来就要给他娶媳妇。
谁知话才说完,没几天就接到噩耗,奶娘当场晕死过去,醒来后就直说是她害死了侄儿,不管长福长公主怎么劝她都没用。
最后奶娘的嫂子来找她,姑嫂两不知说了什么,她嫂子一走,奶娘就吞金而亡。
“如果那个叫黎漱的江湖人,真对她有情,早就来把她娶回去了,你看看,她回来之后,来找她的人不少,可就是没有这个人不是?”
长福长公主知道的更多一点,君王为保护黎晨曦,对外的说法是,途遇劫匪,他们是为保护黎晨曦等人,才会壮烈牺牲的。
因此王后并不晓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