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一阵沉默,魏琊有些失望,心想,魏国底蕴还是太差,人才太少了!

    PS:“每天五章,我很高兴,为什么?因为我在水,别打我,也别撕票。。。。。。。”


………………………………

第六十七章 封赏告一段落! 1/5

    “启禀王上,草民认为,不管是治县还是治郡,第一要责就是令治下郡县繁荣昌盛,目标则是令百姓脱离贫穷,人人富裕,便可国泰民安,其实要责和目标都是相同的,当地百姓富裕,当地也就繁荣,丝毫不冲突!”一名青年公子挺身而出,神情恭敬的说道。

    “哦?”魏琊眼睛一亮,终于来了一个有点意思的了,随即再次开口问道;“那么孤再问,若是孤令你县守,你会怎么做?”

    “恢复荒废田地,尽最大力度恢复粮产,无田地百姓,可令其养家畜!”青年公子游刃有余的回道。

    “你叫什么名字?”魏琊开口问道。

    “草民逼树!”逼树开口回道。

    逼树?

    魏琊有点耳熟,若是猜的不错,前天朝议之时,就有一名大臣推荐逼树,说什么王都十大才子之一。

    “孤有点耳熟,你就是王都十大才子之一?”魏琊有些好奇的问道,心想,十大才子有点料子,若是让十大才子都去当官,也不是什么坏事。

    “草民不敢当才子之名,都是一些朋友酒后的称赞话!”逼树神情谦逊的作辑回道。

    “王上,草民也是十大才子之一,刘光!”

    “王上,我也是!”

    “我也是!”

    看到魏琊好像对十大才子感兴趣,顿时有数名青年跳出来表明身份,其实他们真的就是王都十大才子,但这“才子”的名头,是因为他们吟诗作画很厉害得到的称赞,而非治国之能。

    魏琊看到这一幕,心里要让十大才子都去当官的心思打散了,要不然这些人去当官,能把魏国玩废了!

    “今天到此为止吧,你们暂且下去,若是有任命,会派人通知你们上任!”魏琊对于这些青年公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当然,除了逼树,这个人还是有点料子的。

    听闻此言,众青年公子都露出不甘之色,也有青年公子露出期待之色,随即一群人在小六子的带领下,离开了王宫。

    “人才,人才!”魏琊不停的喃喃自语,重复着“人才”二字,魏国缺人才啊!

    “对了,求贤令!”魏琊忽然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求贤令,君不见,前世古代战国时期,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用高待遇吸引了无数才子投身,其中商鞅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求贤令有多么厉害!

    打定了这个主意,魏琊决定过几天就发布求贤令,吸收天下有才之士,以高待遇待之!

    “司忠,传王翰、夏侯德!”魏琊对着旁边的司忠喝道。

    封赏大典之时,魏琊并没有册封他们,这不是忘记了,而是故意行之,因为他们两个比较特殊,是投降者,你总不能站在高台上,大呼一声,王翰投降有功。。。。这不是让人笑话嘛,所以不能明面上册封,要在私底下册封。

    “诺!”司忠作辑应了一声,便下去传唤了。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夏侯德与王翰来到了藏书阁,两人一来,魏琊就面带淡淡笑容道;“你们内心是不是都在怨孤,孤没有封赏你们?”

    夏侯德和王翰微微一愣,齐齐作辑回道;“吾等不敢!”

    说是说不敢,其实他们内心还是有些不满的,认为魏琊因为他们是投降者,区分对待。

    “孤知道,你们肯定不满,但孤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封赏之时,都会大声念叨立功者立了何功,而你们。。。。。”魏琊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他相信这两人只要不傻,都明白了自己的深意。

    果然,听到这番话,两人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内心的不满也随风而去,甚至内心有点感激,王上这是保住他们的名声,虽然这事迟早会传开,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和慢慢被传出去,是两种概念,前者,颜面尽失,后者,还有最后一层脸皮!

    “王翰、夏侯德听令!”魏琊面色一正,语气轻喝道。

    “在!”夏侯德王翰也面色一正,神情肃穆。

    “王翰,你开城门有功,致使魏军不费一兵一卒攻取赤梁,导致覆灭南国,大功也,孤赐你六级爵位官大夫,封你为校尉,统兵一千,目前魏国没有多余的兵马,你的校尉暂时是光杆,但孤保证很快就有兵马给你!”

    “夏侯德,你传情有功,又一心投靠孤账下,赤胆忠心,孤赐你五级爵位大夫,也封你为校尉,统兵一千,跟王翰一样,暂时光杆!”

    魏琊丝毫不吝啬的封赏,直接给出校尉军职,要知道,王翰虽然是南国中尉,京师戎边最高掌管,但掌管的兵马,也不过三百而已,而现在,担任校尉,统兵一千,在还有夏侯德,夏侯德之前就是一个中候,是王翰下属一级,统兵一百,现在平步青云,成为校尉,领兵一千。

    夏侯德王翰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弯腰作辑道谢道;“谢王上!”

    “行了,下去吧,司忠,你带着夏侯德王翰二人下去领爵籍、房契、仆人、侍女!”魏琊脸色又挂着淡淡笑容说道。

    “诺!”司忠应了一声,走到夏侯德和王翰的后面,做出一个请的动作道:“夏侯校尉、王校尉,请!”

    “多谢司公公了!”两人也向司忠道谢,随即便在司忠的带领下,去领爵籍等赏赐品了。

    “呼!”魏琊长长呼出一口气,封赏结束,南魏一战,告一段落了。

    第二天,辰时,魏琊带着司忠及十名千牛卫,来到了军械司,军械司相对于兵工厂,专门为军队打造武器,军械司最高负责官员为军械令。

    军械司的位置就在西街一处偏僻的角落,魏琊出了王宫,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就来到了军械司。

    “王上驾临,微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一名大约五十多岁的老人,身穿深蓝色官服站在魏琊面前,毕恭毕敬的行礼,面容还带着一丝激动。

    PS:“爱卿们,请给予支援,大魏帝国就靠你们了,打赏什么来一打,推荐票什么的,来一梭子!”


………………………………

第六十八章 军械司! 2/5

    此人就是军械司军械令孔乙己,年俸四百石,铜印白绶,按道理来说,一个军械司的头子,起码年俸上千,银印青绶才是,可惜这个时代等级制度不同意,士、兵、农、工、商,商人是地位最低的,其次就是工匠等手艺人。

    军械司虽然是为国家打造武器,但依旧摆脱不了工匠的身份,所以俸禄和地位是朝中最低级的。

    “孤只是来看看,可不是来治罪的,爱卿不必如此!”魏琊拍了拍孔乙己的肩膀,面带笑容,语气温和道,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孔乙己愣愣的看了一眼刚才被魏琊拍过的肩膀,刹那间,眼睛一酸,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感受到莫大的殊荣,随即迅速用衣襟擦拭了眼泪,轻轻后退一步,做出请的姿势道:“王上请!”

    魏琊点了点头,轻轻抬步走了进去,一进入军械司内部,魏琊的眉头猛然皱起,不是因为工匠不努力,而是太小了,人也少,整个军械司算上孔乙己也不过才八人,孔乙己也是一名工匠,所以说,整个军械司,魏国军械司,才八个工匠!

    “为何人这么少?”魏琊轻轻转头,皱着眉头对着孔乙己问道。

    孔乙己闻言,神情露出一副往日不堪回首的表情,弯腰作辑回道;“启禀王上,原本军械司有工匠三十一人,但军械司已经三年没有打造武器了,并且朝廷也未对军械司补助半斗,这些年,都是工匠靠打造农具,赚钱一点维持费用,很多工匠因为没有口粮,纷纷离去了!”

    “那你的俸禄?”魏琊下意识问道,但刚刚出口,魏琊心里就骂自己嘴贱了,人家俸禄是自己应得的,问这个干什么。

    魏琊怎么想,都感觉自己那一句有种道德绑架的样子,意思就是,你作为军械令,为什么不把俸禄拿出来维持军械司的运行。

    “王上,微臣不敢骗您,微臣已经三年没有发俸禄了,若不是家里有几块地,早就饿死了!”孔乙己苦笑一声,令人心疼不已。

    “什么?三年没发?”魏琊惊呼一声,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下意识一问,把这个给问出来了!

    荒谬,简直荒谬,军械司这么重要的部门,当初的百官和国君,竟然如此无视,连最基本的俸禄都不发,魏琊内心暗骂起自己的便宜老爹了。

    孔乙己苦笑不说话。

    “是孤的失察啊,从未知道,军械司身为国家部门,竟然落到此等田地!”魏琊感叹一声,决定好好补偿军械司,随即对着司忠下令道:“司忠,传令治粟内史贺秋,令其从国库抽出三万石粮食,送到军械司来!”

    “诺!”司忠看了一眼魏琊,便作辑应道,随即便带着两名千牛卫离开。

    “王上。。三万石?”孔乙己伸出颤抖的三根手指,一脸的不敢相信,语气吞吐!

    “没错,三万石,如今国库有充足的粮食,三万石,不过十分之一罢了,这三万石,除了支付你三年的俸禄,还得将这留下的七位工匠的俸禄一同发了,并从现在开始,军械司的工匠,也是朝廷一员,吃王粮!”魏琊一脸正色的指着正在打造农具的七名工匠说道。

    孔乙己嘴巴微微张开,一脸的震撼和激动,当即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哭喊道;“王上圣恩,王上圣恩啊!”

    正在做事的七名工匠都听到了魏琊的话,当得知自己等人也有俸禄发,吃王粮,内心顿时被激动、兴奋充斥,也随着孔乙己跪俯在地,语气带着浓浓的激动喊道:“多谢王上圣恩!”

    “七个人还是太少了,这个地方也太小了,孔乙己听令!”魏琊轻喝一声!

    “微臣在!”激动不已的孔乙己作辑应道。

    “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将这里扩大十倍,工匠人数,必须达到一百人,工匠的俸禄定为一月三石,记住,不可滥竽充数,那些技术不达标的,决不可录用,孤只要工匠技术高超的工匠,因为你们工匠技术越高,武器的质量也就越高,大军方可纵横天下,你们的责任,重之而重!”魏琊认真叮嘱道。

    “微臣领命!”孔乙己激动的应道。

    找技术高超的工匠很容易,当然,前提是开了待遇足够多,比如魏琊开的待遇,一月三石,足以让无数工匠蜂拥而至,三石啊,不是三斗,只有一家六口,一个人在军械司做事,就能保全家老小两个月衣食无忧!

    七名工匠再次激动一下,三石粮食啊,这要是领到了,爹娘妻儿再也不会说自己做的是卑贱活了!

    “嗯,你们这里有还有铜吗?”魏琊点了点头,再次问道。

    “有!”孔乙己立即应道,但随即又露出疑惑之色,王上问这个干什么?

    “那好,你们当着孤的面,一人打造一个铜戈,孤要亲自看看,你们工匠技术有多厉害,但丑话说在前头,孤虽然不懂锻造,但好与不好,孤还是看的出来的,一旦你们其中有人打造的不好,孤会立即驱逐军械司,孤不会养闲人,更不会养废物!”魏琊神情肃穆,语气带着威严道。

    “明白!”孔乙己毫不犹豫的应了一声,便对着七名工匠道:“你们快按照王上的意思办!”

    “诺!”七名工匠点头应了一声,便开始锻造铜戈了,丝毫不慌不乱,就是有点紧张,毕竟一国之君,在他们眼里如同神一般的人物在看着他们。

    他们拿的铜,是已经凝练好的青铜,呈椭圆形,大小差不多两个成年人的手掌,拿好青铜之后,便放在大火中烘烤,待烤成火红色,青铜硬度下降之时,在拿出来用铜锤敲打,打个五六下,又烘烤一下,然后又打,久而久之,一个戈的模型被敲打出来。

    戈的模型出来之后,再用石头打磨,最后用专用工具,刻血槽,开刃,最终一个锋利的铜戈便被制造出来。


………………………………

第六十九章 失蜡法 3/5

    魏琊目睹锻造的全程,可以确定这七名工匠是有点技术的,从远处都能看到他们打造了铜戈很锋利,没有粗糙的样子,质量达标了,但他也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技术落后,效率太低,也非常浪费青铜,他们手中明明拿着可以打造两个戈的材料,却只能打造一个。

    并且从头开始锻炼,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时辰,一天才多少个时辰?十二个,再加上休息,一天也顶多造出四个铜戈,这还不能休息,效率太低了,就算一百个工匠,一天也不过四百个铜戈,而且还要安装木柄,又是耗时间的活。

    效率太低,若是按照他们的速度,根本跟不上魏国的发展,要知道,魏国如今的五千大军,有一半都是用老的旧的武器,甲胄也是,这些都必须抓紧更新换代,并且不光需要戈,还需要弓箭、盾牌,甚至还需要弩、战车等武器。

    说起弩,魏国是真的没有,战车也没有,没办法,制造弩很复杂,需要极高的手艺,成本也高,制造一个弩,相对于制造五个弓,至于战车,成本就更高了,战车可是大物件,一百个工匠,一天顶多打造五辆战车,还得配战马拉动,一辆战车的成本是骑兵的五倍!

    但纵然如此,魏琊也坚定,魏国必须有战车,不为什么,主要是战车太猛了,战车可以承载三名士卒,这三名士卒各司其职,一人驾车配短剑,一人持弓弩进行远程射击,最后一人则持戈近距离搏杀,另外,战车上还配备有旗鼓铎铙(铎铙:类似于铜钟的乐器),用以保证军队的通信联络和战斗指挥。

    不光如此,战车轮子及两侧边上都安置了尖锐刺物,谁要是被战车撞了,基本不存在侥幸逃生。

    战车的战斗力是十分强悍的,如果和步兵交战,可能就是一个重逢就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走势,就算是骑兵,也不敢正面与战车军队硬碰硬,所以战车这种大杀器,凡是实力差不多的国家,都会搞战车。

    可惜魏国如今的国力,根本无法组建一支战车军队,只能先慢慢来,把基础军队搞好。

    魏琊走到七名工匠打造好的铜戈旁边,因为经过冷水浸泡,不是很烫,便轻轻拿起两个铜戈仔细看了起来,果然,一看就看出毛病,这毛病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大小问题。

    一个铜戈稍微大一点,一个铜戈稍小一点,误差很大!

    “为何这铜戈大小不一?”魏琊皱眉抬眼看向孔乙己问道。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武器讲究一个手感,一个士卒用惯了相同轻重大小的武器,会非常娴熟,战时发挥的战斗力就会很强,而若是用惯的武器断裂损坏,换了一种轻重大小不同的武器,就是不太顺手,试问,若是武器不顺手,皆时战场,能发挥多大的战斗力?

    孔乙己闻言,并未露出意外之色,反而理所应当的回道;“王上有所不知,每一个工匠的手艺、力度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打造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会一样,大小不一,属实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样是不行的,必须要打造重量、大小相同的武器,不可杂乱不齐!”魏琊非常不满意的说道。

    孔乙己以及七名工匠听到这句话,都露出为难之色,这怎么一样啊,刚才孔大人也说了,手艺、力度不一样,打造的东西也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肯定有差别。

    “孤小时候,生活在市井之中,曾经见过一名锻造大师,当时他在给学徒教导手艺,其中就提到了兵器,他说,若是想让器具完全一样,必须先行打造一个模板,再将青铜熬制成铜水,再将铜水灌浇进模板,待铜水凝固,就可以直接从模板拿出成型的器具,无需锤炼,只需打磨即可!”

    “孤当时是躲在角落听的,被发现了,然后锻造大师赶了出去,并大骂了孤一顿,因为这大骂,让孤一直记得,孤现在想,若是你们先制造出武器模型,按照哪位锻造大师做的,不就能造出大小重量相同的武器了吗?”

    “而且这样的话,你们减去了锻炼工作,大大缩短时间,并且也可以省下不少材料何乐而不为?”

    魏琊隐晦的将“失蜡法”的原理告知孔乙己。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西关铜艺),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失蜡法流程:

    (1)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2)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

    (3)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失蜡法在魏琊前世又不是秘密,小学生的历史课,都会提到失蜡法,魏琊自然也知道。

    “这。。。”孔乙己震惊了,七位工匠也都露出惊骇之色,无他,身为优秀的工匠,对于锻炼之事,都非常熟悉,魏琊一说,他们全都懂了,都明白这个方法的奥秘。

    “可以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腊模全部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魏琊详细的解释道。

    “王上,恕微臣直言,您之前学过锻造吗?”孔乙己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感觉王上绝对学过,说不定就跟王上口中的锻造大师学过,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清楚这个法门。

    “哈哈!”魏琊轻笑一声,故意露出回忆之色道:“本来孤一直想要保存这个秘密的,你们竟然好奇,孤就说了,虽然哪位锻造大师赶孤出去,并大骂,但孤每日还会去偷偷听,孤对锻造没有兴趣,去偷听也只是觉得好玩罢了!”

    “原来如此,那王上,哪位锻造大师现处何地?若是这位锻造大师来军械司,以他的造诣,必然可以打造更强悍,更好的武器!”孔乙己脸色带着敬佩之意道。


………………………………

第七十章 鲁平!牙行之子! 4/5

    其实他当官只是一个意外,他从小就喜欢玩那些器具,因此也非常好奇这些器具怎么来的,当初还以为是老天爷送的,最后读了一点书,才知道,原来器具是工匠打造出来的。

    一得知器具的由来,顿时对工匠充满了兴趣,感觉工匠是夺天地之造化,认为老天爷都无法创造的东西,工匠能够创造,从此之后,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工匠,一位顶尖的锻造大师。

    可惜,当这个梦想告诉当小官的爹,直接被暴打一顿,最终无奈之下只能好好读书,未来继承爹的官位,可是纵然如此,他依旧趁着为数不多的时间,去铁匠铺观摩,一来二去,官也当上了,还当上了军械司的官。

    可是虽然当上了军械司的官,可是他的梦想却没有实现,因为读书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使他无法专心钻研工匠之术,技术属于一般,所以他非常尊崇、敬佩那些锻造大师,做梦都想跟锻造大师聊个几句。

    所以他非常希望魏琊口中的锻造大师,能来军械司效力。

    “可惜了!”魏琊摇了摇头,继续编造道:“孤也不知道他在哪,好像记得锻造大师去了遥远的晋国,说是说要与晋国的锻造大师比一比手艺,结果死在中途,被强盗杀了!”

    “哎呀,混账啊!”孔乙己一脸难受和心痛,感觉实在是太不甘了,造诣如此深厚的锻造大师,竟然死在强盗手中,可恶啊,真是可恶!

    “行了,你们做好自己的,按照孤刚才说的办法做,现在是,以后也是,孔爱卿,你做好准备,孤准备扩军,随时需要大量的武器,弓、弩、戈都要,对了,上次孤不是让司忠送来两把青铜王椅吗?把它融了,做成一副双戟,那种一手一个的短戟,还要做一副双锤,全都用青铜打造,不得偷工减料,若是青铜不够,就去买,孤给你三万石粮食,其中一部分就是拿来买材料的!”魏琊一脸认真的叮嘱道。

    “诺!”孔乙己弯腰作辑应道。

    一段时间之后,司忠带着上百人,将三万石粮食陆续拉了过来,孔乙己等工匠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粮食,当即两眼放光,孔乙己也连连向魏琊保证,一定会在一个月内,将军械司扩大十倍,招齐百名工匠!

    接下来,魏琊继续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便带着司忠离开了军械司,魏琊一离开,孔乙己就开始着手扩大军械司和招人了,而魏琊也派人帮助军械司扩大,将昌俞等南国旧臣及宦官,全都拉了过去做苦力。

    这就是昌俞等旧臣最大的价值了,魏琊不杀他们,就是要拿他们做苦力,省的招人,顺便也让昌俞这些站在权利巅峰的人,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生活。

    从军械司回到王宫,时间已经到申时了,差不多在军械司待了大半天。

    “传孟歌进藏书阁议事!”

    “诺!”

    一段时间之后,孟歌迅速穿好官服,匆匆来到藏书阁。

    “王上,不知召臣所谓何事?”孟歌带着一丝疑惑的看向坐在王椅上的魏琊道。

    “郡守、县守人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