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身装备套上去,一看就是精兵!不光能看,更能打!
“如今已经产多少了?”魏琊开口问道。
“我魏国青铜富足,经过军械司十个月努力下,已经打造四十万套鱼鳞甲,十万副盾牌!”孔乙己带着淡淡笑容的弯腰作辑回道。
魏琊满意的点了点头,四十万套,够用了,盾牌也够用了,毕竟魏国主力是骑兵和弩兵!
“箭矢储存量要多,有多少做多少,反正现在除了战车,其余武器,都制作,你自己分配好量!”魏琊一脸认真的说道。
“诺!”孔乙己作辑应道。
一晃三个月,十月七日。
今年已经秋收,经过系统2000%粮产加成,魏国的稻穗能有一丈高,全国一百二十万亩地,产出恐怖的一亿八千万石,这个数字差点吓死满朝文武,也吓的周边令国百姓乃至君臣浑身颤了颤。
魏琊的君名也被神话,什么天命之子,神子,神王等等一些神化名头,虽然魏琊不喜欢这些名字,但也乐于如此,因为这样,有利于统治百姓,自己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说鹿为马,鹿就是马!
将士也会更加为自己卖命,谁让自己就是他们眼中的神灵呢!
一亿八千万石是总计产量,魏国朝廷只得一半,也就是九千万石粮食,贺秋建的三大粮仓,直接被装满,现在还在建粮仓。
藏书阁!
“王上,臣现已在国外招募十万青壮,这些青壮也将父母妻儿带来,总计五十万老弱妇幼,都已安置完毕,前前后后总计耗费六百万文钱,十万亩新地!”
“如今十万青壮皆聚在王都郊外新军营,正在接受千牛卫的训练!”
孟歌站在魏琊面前,恭恭敬敬的作辑禀报道。
“这么说,如今我魏国,已经有两百万二十万人口了?”魏琊坐在王椅上,开口反问道。
“是,据国户司记录,两百万二十万人口之中,除去军队,青壮占据三十万,十四岁以下男性孩童四十万,女童六十万,十四岁至四十岁女性有五十万,四十岁以上男女老弱病残有四十万!”孟歌再次作辑禀报道。
魏琊听了之后,脸色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好啊,孤之前一直担心,我魏国青壮打完之后,国内全都是老弱病残,现在,哈哈,男女孩童就占据一百万,说明什么?说明我魏国生机勃勃,战死十万,等一个一年,又有十万适龄入军!”
“是啊,生机勃勃啊!”孟歌也欣慰的笑了笑,随意又想到了什么,当即作辑禀报道:“除此之外,还有五万战俘开垦一事,从今年二月份开始,五万战俘已经为大魏开得三十万亩新田,其中十万新田发给了刚刚投入魏国百姓,还有二十万新田属于朝廷!”
“现我魏国已经有一百五十万亩地!”
魏琊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在这个时代,良田越多,代表着国力越加昌盛,无数国家争夺土地是为了什么?是一统天下,开万世安宁吗?不,他们没有那么伟大的思想,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夺取土地,开垦种田,发展国力!
但是事与愿违,今天你把这块土地打下了,正想开垦之时,别人又抢回去了,双方你来我往,导致土地都没有开垦,反而损失大量国力,很多国家从强盛到弱灭,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很多国家其实不想打仗,就像老老实实开垦种田,发展国力,但是别人可不这么想,你不打,自有人要打你。
如今魏国能够安安静静的发展,完全是靠拳头打出来的,谁不服,就打谁,打的周边诸国不敢惹,才换来安静安宁的开垦时间!
“二十万新地,先留着,另外,继续招募青壮!”魏琊开口说道。
“还要招?”孟歌一愣。
“为何不招?”魏琊反问道。
“王上,您有所不知,咱们招的十万青壮,都是从吴国、鹿国、翰国、风国、鲁国招募的,吴国现在已经封死边境,不许百姓出境,我们招不到,而鹿、翰、风、鲁自越齐楚一战,国内本来就没有多少青壮,经过我们这次一招募,更是差不多没了!”孟歌开口解释道。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名天京城!扩大王都! 27/36
“原来如此,孤教你一招!”魏琊有的是办法。
“哦?”孟歌下意识凑去耳朵,想听听什么办法。
“你去各国宣传,凡是能够带五名青壮加入魏军,封伍长,带十人,封什长,带五十人,封屯长,带百人,封军候,能带多少,就封多大的官!”魏琊神情肃穆,语气淡然道。
孟歌眼睛一亮,感觉这是一个好办法,就算有人带上千人来,封他校尉又如何,他能带这么多人来,说明也是有本事的人,这样既可以校检一个人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兵员,妙计啊!
“臣立即去办!”孟歌当即弯腰作辑应道,转身离去!
孟歌走后,魏琊拿起一道奏简观阅,这道奏简是贺秋传上来的,上报国库钱粮。
内容:“十月六日,国库已存有一亿一千五百石,黄金三万两,白银两千八百万两,铜钱五千六百万文,官印:(治粟内史贺秋)!”
“真特么的有钱有粮!”魏琊苦恼的摇了摇头,一幅欠打的样子,若是天下诸侯知道魏琊因为粮食太多而苦笑,不知道会不会天下联盟,举百万之兵,伐魏国。
魏琊的确为粮食太多而苦恼,因为一些陈仓已经烂掉了,不得不拿去酿酒,不过还好,烂掉的不多,只有一百万石而已。
时间缓缓流逝,一晃两个月,寒冷的冬季彻底降临,这两个月之内,魏国募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江南,无数百姓得知只招带五个人去魏国,就可以当伍长,一时间,差不多有十几万各国百姓变成传销头子,利用毕生之学,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亲朋好友跟着他一起去投军。
这个办法非常凑效,两个月时间,涌入了五万青壮奔入魏国,而且还未带家属,没办法,太远了,有的青壮是齐国的,楚国的,等等各国,若是拖家带口,估计会死在路上。
所以很多人打着,自己先去魏国发展,等在魏国有功爵了,有安定之处,就把妻儿老母接到魏国,在此之前,不能说自己是去魏国投军,只能说去别国做苦干了,否则官府得知,日子就不好过了!
魏国募兵,不光吸引百姓,也吸引了流寇,很多流寇都是不得已才成为流寇,如今有出路,摆脱流寇这个恶名头,谁还愿意头上顶着流寇这个标签,除非是那些真正的恶匪。
伴随着时间推移,每天都有无数人投入魏国,魏国的兵力也在每日增长。
不得不提的是,经过将近一年的战争,楚齐之战终于结束,以齐国大败而结束,齐国被斩三十万,丢掉三十城,而楚国损失二十万,夺取三十城。
齐国自此一败,加上鲁国损失的二十万,已经损失五十万大军,国内青壮已经不足二十万,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全盛时期,而楚国损失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恢复的,双方都有损失,只是齐国损失要大。
魏琊对于齐楚之战,丝毫不在意谁输谁赢,反正无论哪一方战败,都有利于魏国。
正云十六年正月一日,魏国、流离城、王宫,藏书阁!
魏琊坐在王椅上,左手持奏简,右手持毛笔,每看完一道奏简,都会在奏简下方写一个阅字。
每年正月一日,都是魏琊心疼的日子,发俸禄了。
今天一天,发了贵族、大臣俸禄,耗费白银八百万两,但好在炼银司给力,八百万两,毛毛雨啦!
现国库有一亿一千四百万石,黄金三万两,白银三千百万两,铜钱七千六百万文,国库除了粮食需要日常消耗,钱财不少反增。
“司忠,传孤王诏,着令古兀、百里宏返回王都!”魏琊轻唤一声。
“诺!”司忠作辑回道,随即便拟王诏,派人传去万山岭和同正。
召二人回京,自然是带兵了,如今王都郊外大营,十五万大军正在日夜艰苦训练,战斗力已经形成,接下来就是让百里宏和古兀两人,抽出一半人训练马术,训练弓弩。
第二日、辰时,太正殿!
魏琊身穿冕服,头戴九串旒珠冕冠,脚穿黑舄高坐王椅,目光带着懒散的看着殿下文武百官。
“今日,孤有一事,与诸位爱卿商议!”魏琊神情淡然,语气不轻不重道。
“哦?”
“有什么?莫非又要东进?”
“应该是东进吧,如今我大魏兵强马壮,财力雄厚,东进不过尔尔,灭亡吴国都不在话下!”
“哈哈,王大人莫要小觑吴国,吴国怎么说也是公候国,又是周天子近亲,灭吴,其实那么好灭的!”
“周天子近亲多的是,鲁国不也是吗?现在,还不是成为我大魏虎口之下,冷颤发抖的弱兔吗?”
“哈哈哈哈!”
“王大人所言极是啊!”
一听到魏琊有事商议,文武百官第一个就是想到东进,除此之外,想不到还有什么事了。
魏琊也是哭笑不得,伸手示意安静,文武百官瞬间安静,魏琊见殿内安静下来,便开口道:“孤今日之言,并非东进,而是更改王都之名,扩大王都之广!”
“我大魏,虽是子男国,但论国力,天下有几个诸侯能与孤之媲美?或许有,但绝对没有孤有钱,更没有孤的子民有钱,一国之都,代表全国,代表王之尊严,你们说,该不该扩大,该不该改名啊?”
“不知王上,改何名?”孟歌神情带着忐忑的作辑问道,他是真怕又搞什么中京城啊。
“天京城!”魏琊语出惊人!
“嘶?天京城?好大的气派!”
“气派是气派,问题是,天不许子男国用,更不许用京啊!”
“虽周天子势弱,但天下诸侯依旧尊周礼,敬天子,若是我们改名为天京城,那就是不尊周礼,不敬天子啊!”
文武百官开始担忧起来,虽然魏国强盛,但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做出这种事,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砰!”魏琊面容冰冷的啪打一下案桌,群臣见魏琊这冷色,当即不敢说话了。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设学堂! 28/36
“天京城这名字,孤取定了,要是诸国有何不爽,那就来打好了!”魏琊霸气十足的喝道。
群臣闻言,也不再劝了,知道王上这是打定主意要改名了,唉,改就改吧,反正没有人敢打魏国,至少周边诸国不敢。
“不知要扩多大?”孟歌再次作辑问道。
“天下第一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拉五万吴军俘虏来干!”魏琊毫不犹豫的说道。
“诺!”孟歌点头应道。
“退朝!!”司忠高声尖喊一声,文武百官齐齐弯腰作辑,恭送魏琊离开。
数日之后,孟歌将六万俘虏全都拉了回来,先是将流离城旧城墙拆除,往前扩大十里,重设城墙,城墙预计要高达六丈,东西南北四大城门!
动工之后,流离城,呸,天京城大兴土木,建设城墙,虽然五万俘虏是免费的,但每天也损耗不少物力财力,木头是买的,从木商手中购买,巨石则是自己开山搬运。
不光扩大王都,也扩大王宫,王宫旧宫墙也全部拆除,向城内扩大五里,重建高三丈宫墙,为城中城!
随着时间推移,古兀和百里宏也回到了王都,一回到王都,魏琊就抽出八万人给古兀,让古兀训练他们骑术,剩余七万给百里宏,教他们使用十二石强弩和十石连弩。
魏国国力强盛的同时,问题也随着而来!
藏书阁。
藏书阁内,魏琊阴沉着脸坐在王椅上思考着什么,孟歌也颇为凝重的站在魏琊面前。
“王上,诸国文人文士,都不愿意使用魏文,这该如何是好?”孟歌神情忧愁的开口说道。
没错,魏琊灭南、郑、青、盛、旨五国,就下令废除五国文字,统一使用魏文,但很遗憾,受到了很多旧国文人文士的反对,认为魏国灭其国,还灭要其国文。
诸国生存数百年之光,早已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对于魏国突然要废除,自然引起很大的反弹。
“打天下容易,做天下难,若是文字无法一统,或许等孤死后,魏国就分裂了,到时候又有无数国家冒出来,那么孤以及爱卿所做的努力,就付之东流!”魏琊神情带着丝丝凝重的说道。
他真的佩服前世秦始皇,不知道他废除诸国文字的时候,受到多大的反对才统一了文字,这其中的压力,很多人无法体会。
“杀?”魏琊忽然想到了一种最暴力又最简单的方式。
“什么?杀?”孟歌猛然一惊,连忙作辑劝阻道:“王上,万万不可,杀文士,这可是大忌,到时候天下论魏,只得暴魏,到时候王上的圣君之名,即荡然无存!”
“哈哈!”魏琊轻笑一声,“别慌,孤没有想过杀,杀,是没办法的办法,孤有钱有粮,这样,你安排下去,先从郡城开始,设学堂!”
“学堂?”孟歌疑惑一声,设学堂跟废除文字有什么关系!
“没错,设学堂,凡是五岁以上十四岁以下适龄男性孩童,即可入学堂念书写字,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费用全都由朝廷独自承担,然后请精通魏文学士为师,教那些孩童魏文,比如翰国,翰国乃文人天堂,其国文士精通各国文字,其中包括魏文,可以专门请翰国学士,来魏国教书!”魏琊淡淡说道。
教育这件事,可以提上一些日程了,至于为何不让女性孩童入学堂念书,自然是这个时代流行女子无德便是才,若是强行改之,只会适得其反,需要慢慢来,什么时候都不能操之过急,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蛋!
“我的天啊!”孟歌惊呆了,惊为天人!
“王上,这太妙了,从孩童开始教他们魏文,长期以往,必然以魏文为主,等这些孩童长大,成为中流砥柱之时,各国文字不用我等强制废除,也会消失在时间之中,并且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我魏国百姓文化,为朝廷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妙,太妙了!”孟歌一下子就明白魏琊的意思,教育,从孩童抓起。
学堂设立,不光可以提供人才,潜默化废除各国文字,也会增加魏琊声望,能够免费读书啊,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和天赐!
“别高兴太早,设立学堂好是好,要控制,先从郡城开始,然后普及各县,慢慢来!”魏琊开口叮嘱道。
学堂可不是闹着玩的,需要耗费大量物力,第一,竹简要钱吧,笔要钱吧,请教书先生要钱吧,建立学堂要钱吧,等等,什么都是花钱的,这开销可不是一般的大。
按照现在市场价,一道竹简是十文钱,毛笔这东西自从被魏琊发明出来之后,就已经普及了,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有点手艺的都能造出来,然而毛笔也不便宜,需要五文钱,材料好的,更贵。
这些东西属于消耗品,特别是竹简,写完就不能继续写的,至于为什么不洗掉继续写,当然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洗掉这个思想,很多人写完之后就会封存起来,通常用来彰显自己读过多少书,写过多少字的成绩,除非实在是太穷,买不起,才会洗完继续写,直到竹简洗的不能继续写为止。
可能有人问了,竟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为何还这么贵,这自然是生产力的问题了,现在又没有机器,全都是人工制造,产量很少,自然贵。
魏琊仔细算过了,一个文士,若是天天写字的话,一天起码消耗一道竹简,一年三百六十天,那就是三千六百文钱,也就是三十六两白银,加上毛笔,一年得消耗五十两白银,这跟不是一个普通人家可以承受的。
正是因为如此,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对于读书写字,是一种奢求,谁能上私塾,说明就是这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豪。
“也是,慢慢来!”孟歌也深知读书废钱。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吧!”魏琊轻轻说道。
“诺!”孟歌作辑应道。
PS:“求推荐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巡查大山岭银铜矿! 29/36
时间缓缓流逝,当百姓得知朝廷要设立学堂,供孩童免费读书之后,激动了!
“王上不愧是圣君啊,免费读书!”
“听说暂时先设在郡城,不行,我得把田产卖了,去郡城安家,置办一点田产,陪我儿读书!”
“不会吧,有必要变卖田产吗?”
“这还没有必要?万一我儿读书有名,当了官,或者以后当教书先生,这点损失又算的什么,而且我不是也说了,把家里的田产卖了,在郡城旁边置办田产嘛!”
“有道理,我也去!”
魏琊不知道是,因为暂时在郡城设立学堂,导致郡城旁边的田产翻倍,卖两亩地才换取郡城旁边的一亩地,但对于这些,百姓丝毫不在意,认为只要能让孩子读书,这点损失算什么。
各级郡守接到朝廷诏令,立马招募苦力,建造学堂,孟歌也忙着去翰国招募精通魏文的文士,开出了一年一百两俸禄的高俸,吸引文士投靠魏国,同时也加大魏文的影响力。
百姓是爽了,文士也爽了,魏琊就难受了,虽然再次得到百姓称赞,但损失也不少啊!
整个魏国有三州二十七郡,算上州府,需建立三十座学堂,一座学堂建造,需要耗费五十两白银,可容纳一百名孩童读书,一百名孩童,不可能每一人一天写一道竹简,平均每人三天一道竹简,三天一道竹简,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一百二十道竹简,一百人就是一万二千道竹简。
按照市场价,一座学堂一年光买竹简就要耗费十二万文铜钱,加上毛笔,差不多十五万文钱左右,三十座学堂,就是四百五十万文铜钱,折算白银就是四万五千两。
一座学堂需要三名教师先生,一年一百两俸禄,一座学堂每年支付教书先生俸禄就是三百两,三十座就是九千两。
三十座学堂,每一年总共耗费朝廷五万四千两白银!
五万四千,很少,但若是普及全国,那耗费就不是一般大了,要知道,一座学堂才容纳一百名孩童,整个魏国孩童数十万,这要是普及,得花多少钱,所以魏琊才说慢慢来,不能急,一急国库就空了。
时间缓缓流逝,魏国一直相安无事,忙着搞建设教育,军队也在古兀和百里宏训练下,渐渐成型,同时新军数量也从十五万达到十八万,骑兵只有八万,其余全是弩兵。
加上九万旧军,那就是二十七万大军,二十七万大军加上八万匹战马,每日消耗五千石,十天就是五万石,一个月就是十五万石,加上王宫宫女、千牛卫、宦官、五万俘虏苦干,大山岭银铜矿,一个月要消耗国库十七万石左右!
魏国每个月的消耗,相对于一个平常伯爵国一年的消耗!
正云十六年,八月一日!
一晃半年之久,新军扩至二十万,其中大部分新军已经日日夜夜训练超过一年多时间,魏琊下令,令古兀率领八万玄魏军骑兵,百里宏十二万弩兵开赴万山岭,原驻守大营的一万长戈兵也返回王翰大山岭军营。
同时也停止募兵!
八个月的时间,各州府、郡城也都建立好了学堂,已经开学,至于天京城扩大,依旧还在继续,连一半工程都没有完成。
这些月,也耗费了魏琊八十万石粮食,现国库有一亿一千三百二十万石,黄金三万两,白银六千万两,铜钱一亿一千六百万文。
系统空间有五座铜矿,三座铁矿,三座银矿,两座金矿。
这一天,魏琊带着司忠赵华等一百千牛卫,行两日路程,来到了大山岭银铜矿。
“末将王翰,拜见王上!”王翰神情恭敬的单膝跪地,作辑喝道!
“吾等拜见王上!”王翰麾下都尉校尉将领,齐齐单膝跪地作辑喝道。
魏琊身穿便服,头戴簪冠,脚穿黑舄,骑在高头战马上,见王翰等人行礼,脸色浮现出淡淡笑容,语气温和的虚抬一手轻声道:“平身!”
“谢王上!”众将齐齐道谢,起身恭迎!
魏琊跳下战马,朝着大山岭银铜矿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双手着后道:“这些日子,没有人闯入银铜矿吧?”
王翰跟在魏琊身后,听魏琊发问,当即恭敬的回道:“没有,百姓都知道这里是军中禁地,都未曾踏入,但银铜矿之事,已经传入,纸包不住火!”
这里每天都有大量马车运着矿石出去,想瞒根本瞒不住。
魏琊点了点头,并未出乎意料之外,继续向内部走着,走了一段时间,魏琊就来到银矿区,这里热火朝天,上万人打着赤膊,穿着亵裤,拿着工具对着底下捶打着,一些人专门敲打矿石,一些人专门搬运,各司其职,有条不絮。
“快点,快点,你们干什么呢!”
“哪里闭嘴,少说话,多做事!”
这些人干活并不轻松,一边忙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