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踏。。踏。。”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只见陆匹满脸焦急之色走进神鹿殿。

    陆匹看到鹿圆这幅鬼样子,并未表现出异样的情绪,早已习以为常,只是内心时不时发出叹息。

    陆匹走到案桌面前,深呼一口气,轻轻一叹道:“王上,魏国已经动手了。。。”

    正在狂饮美酒的鹿圆一愣,不由停下手中的动作,“哈哈!”凄惨一笑,再次狂饮美酒。

    陆匹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待酒壶最后一滴酒渍掉入口中,鹿圆哭了,眼泪哗哗流下,不到数息时间,泪痕已经布满全脸,他多么希望,酒壶里的酒永远都喝不完,这样,自己就能逃避陆匹,逃避朝堂政事。

    “哈哈哈!”鹿圆通红的脸忽然大笑起来,眼中带着泪花,徒然,笑声止住,颓废的卧在王椅上,嘴上喃喃自语着:“投降吧,投降吧,孤不做这个王了,不做了,太累了。。。”

    “王上!”

    陆匹发出绝望的呼喊,身子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眼眶迅速湿润,发出微弱的哭音。

    另一边、翰国、翰林城、王宫、文宫!

    儒雅的翰王翰文双眼空洞的看着地板天花板的文字。

    “孤的天下,孤的文字。。”翰文微弱的声音吐露出绝望。

    “啊!”

    翰文一声大吼,面目狰狞的拿起宝剑,对着魏国文字一阵狂砍乱劈,凡是有魏国文字的物品,都难逃被劈,销毁掉所有魏国文字之后,翰文崩溃的坐在地板上。

    “魏文易除,魏国难灭啊!”翰文再次发出绝望的声音。

    毁掉文宫的魏文又如何呢,恐怕若干年后,翰国文字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上,大事不好了!”

    这时,一名宦官慌不择路跑了进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翰文露出凄笑,“是不是魏军围城了!”

    “是!”宦官点了点头。

    “唉!”翰文一叹,“围就围吧,紧闭城门,魏军若是有本事,尽管让他攻,若是没本事,让魏国有多远死多远!”

    翰王目光坚定,准备誓死不降!

    “扑通”一声,只见宦官直接跪地,翰文微微皱眉,有些不解,“为何跪下?孤叫你跪下了吗?”

    “王上,丞相和太尉勾结,打开城门,迎魏军入城了啊!”宦官敖嚎大喊道。

    翰文怒目圆睁,怒火攻心,“噗!”一口鲜红的血液喷洒而出,整个人都软了下来,无力的倒在地上。

    “他们。。他们怎能。。怎能叛。。孤。。。。”翰文倒在地上,双目无神的喃喃自语,最终断掉最后一口气,撒手人寰!

    一代翰王,活活气死!

    “王上薨了!”

    “王上薨了!”

    整个王宫都在响彻这个声音,无数宫女宦官都开始忙碌起来。

    正云二十二年,正月八日,翰王最后一个国君含恨而亡,翰林城被魏军夺下,宣告翰国灭亡。

    鹿国最后一个国君鹿圆投降魏国,宣告鹿国灭亡!

    短短两个月时间,江南两大伯爵国覆灭,疆土尽入魏国,魏国疆域也在那一刻,达到惊人的两百七十八万平方公里,半个江南入魏国手中,魏国实力达到空前的强大。

    鹿、翰二国灭亡,菇城就没有不要继续驻兵八万了,魏琊将八万大军全部转移到同正,同正兵力瞬间达到十三万之众,引起风国强烈警惕。

    一晃四个月。

    这四个月,魏国啥都没有干,休息声息,积蓄实力。


………………………………

第两百九十章 跟风国拼国力!

    但魏国啥都没有干,不代表天下太平,齐国跟车国打了起来,楚国又跟晋国打了起来,赵国跟韩国打,燕国跟羌族打,诸多公候国如此,其余伯爵国跟子男国更不用说了,打的火热朝天,相对北方战乱不止,魏国统治的半个江南,安稳如春,生机勃勃。

    正云二十二年、五月一日、魏国、天京城、王宫、藏书阁。

    魏琊坐在王椅上,一手持毛笔,一手按住奏简,仔细的观阅着,司忠在旁认真的磨墨。

    地盘大了,事情也多了,每天都要批不完的奏简。

    这时,小六子手持佛尘,神情敬畏的轻轻走进殿内,弯腰作辑禀报道:“王上,相邦大人求见!”

    “宣!”魏琊头都不抬的说道。

    “诺!”小六子轻轻弯腰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不到数息时间,孟歌穿着朝服簪冠走了进来,恭敬的弯腰作辑道:“王上,全国兵种数量已经记录好了!”

    说完,孟歌从大袖中掏出一道奏简,司忠见此,正要上前去接,然而魏琊开口道:“不用给寡人看了,直接念吧,寡人记性好!”

    现在那有空看这些,魏琊都想把自己分成两半当两个人用。

    反正他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皇帝死的那么早了,是真的累死的,越勤政,越死的快,只有昏君才能活的长久,当然,那些后宫淫乱的就不要说了,活的还没有勤政的久。

    孟歌闻言,便展开奏简,双眼看着内容开口念道:“全国兵马四十四万,其中骑兵十万,弩兵二十四万,短戈盾兵五万,长戈兵五万!”

    “战马还有多少?”魏琊目不转睛的问道。

    “三十万匹,都是上好的战马!”孟歌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些战马大部分都是缴获的,或者是将士战死留下的战马。

    这是魏国有钱有粮,要不然真的养不起三十万匹战马,三十万匹战马相对于百万大军的消耗,一天将近一万石左右,除了魏国或者那些游牧民族,那个国家养的起。

    “三十万匹战马,那就是三十万精锐铁骑啊,这马暂时用不上,但也不用浪费,立马找个平原用于养马,选最精壮的马与母马交配,寡人要让魏国,有用不完的战马,待十年乃至数十年之后,我魏国必须有一百万骑兵,一百万大军!”魏琊豪气万丈的抬头说道。

    现在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魏琊的目标已经将一统天下改为,寸土必争,不管是江流还是沙漠,全都是魏国的,凡是魏国看到的,都是魏国的,别人不给怎么办?打,狠狠的打,打到他们亡国灭种为之!

    孟歌也是浑然一惊,百万骑兵?百万大军?我的天啊,王上的宏愿是有多大啊。

    “诺!”孟歌满脸震撼的应道。

    “对了,风国最近什么态度?”魏琊挑了挑问道。

    孟歌露出笑意,“王上增兵同正,让风王忐忑无比,已经派了五次使者来天京了!”

    “忐忑?”魏琊一阵冷笑,“现在知道忐忑了,当初合纵的气势哪去了?”

    “王上打算什么时候伐风?”孟歌好奇的问道。

    孟歌现在都感觉自己跟不上魏琊的步伐了,增兵都两个月了,魏琊也没有说打和不打,就这么晾着,不知道啥意思。

    “兵者云,善战伐谋,打仗不光光要靠武力,也要靠谋略,风国十五万大军,每日消耗是多少?他们全国又需要征收多少粮食才能养的起十五万大军?”魏琊嘴角抹起一道弧度。

    孟歌眼睛一亮,不由笑了笑。

    搞了半天,总算知道王上什么意思了。

    风国人口九十余万,良田四十万亩左右,四十万亩一年最多产三百万石粮食,三百万粮食,民取两成,贵族取四成,朝廷取四成,也就是120万石,120万石粮食,光十五万大军一年就得消耗七十万石粮食,再加上大臣的俸禄,等等一些开销,国库基本空了。

    而且这还是正常情况下才能征得120万石,现在风国青壮都被充军,四十万亩地有一半没有荒废就不错了,所以就说,风国现在每年也就征得六十万石左右。

    这些粮食根本养不起大军和文武百官,

    虽然风国可以载军,卸甲归田耕种,但他敢嘛,就问他敢不敢!

    “寡人要耗死风国,不跟他拼武力,只跟他拼国力底蕴,看谁干的过谁,等他筋疲力尽,实在不行了,大军挥而攻之,对了,等下你去传令,让公孙信佯攻几次,吓吓风羽,哈哈!”魏琊恶趣味的笑了笑。

    公孙信已经调取同正了,是同正的主帅。

    “诺!”孟歌笑了笑应道。

    “那么王上怎么对付鲁国呢?”孟歌再次好奇的问道。

    “鲁国?”魏琊微微皱眉,“鲁国五万大军驻扎彭城边境,这也是姬李玄的聪明之处,五万,鲁国最高承受水平,多一万都不行,所以用消耗来拼鲁国,无用,必须大军强行攻之!”

    “何时攻?”孟歌微微皱眉问道。

    “还不到时机,魏国需要蛰伏一段时间!”魏琊摇了摇头。

    虽然魏国目前的实力很强,但魏琊总感觉缺点什么,好像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时机?”孟歌不由感到疑惑,但也没有问,可能王上有自己的意思吧。

    “最近学堂办的怎么样?”魏琊忽然提起学堂一事。

    “哦,京州、徐州、扬州三州已经完全坐实学堂,三州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孩童都能上学堂,而宝州、孜州、昴州还未建立学堂,因为各级官员刚到任,一切繁琐之事还未解决,预计明年正月就能在新三州各地修建学堂,让魏国孩童都能上学堂!”孟歌如实回答道。

    “学的怎么样?是否都在学习我魏文?”魏琊一脸正色的问道。

    学堂作用,一是提高魏国百姓文化,加速社会发展,二是浅默化各国文字,统一使用魏文,第二个作用是至高重要的,若是建立学堂无法浅默化废除已灭之国文字,那么学堂不建也罢!


………………………………

第两百九十一章 扬州六郡,两文开花!

    孟歌皱起眉头,陷入回忆,回忆片刻,便迟疑道:“这个,好像各太守郡守县守都未提及!”

    “哦?”魏琊眼皮子跳了一下,开什么玩笑,最重要的事竟然没有人不提?

    “各太守、郡守、县守等官员为何不提?难道他们不知道寡人的深意吗?就算各个郡守不知,各太守也应该知道吧?还有,孟非是你长恭之弟,身负扬州太守之职,更应该知道寡人深意,难道他也没提?”魏琊语气渐渐严肃道。

    孟歌紧锁眉头,面露深思,最终摇了摇头,作辑道:“王上,您也知道,臣弟虽有治世之能,但行事仁慈,心软,恐怕这其中有蹊跷!”

    “蹊跷?”魏琊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难道有人坏寡人百年大计?”魏琊眉头竖起,双眼绽放着凶狠。

    “臣不知,但可以让各郡监御史查一下!”孟歌开口提议道。

    “监御史?那就让监御史好好查查吧,记住,不要提起浅默化废除各国文字之事,只问学堂是否在学魏文,必须如实禀报,哪怕是村,也得查出来,若是敢隐瞒事实,杀无赦!”魏琊脸色微冷的说道。

    百年大计,谁都暗中使绊子,必杀!

    “诺!”孟歌神情肃穆的弯腰作辑应道。

    时间缓缓流逝,一晃一个月。

    魏国、扬州、扬州城!

    扬州府=城原本不叫扬州,叫承化,原吴国一座都城,魏国设了州之后,这里就改为扬州城。

    扬州府、太守府!

    内堂中,一名与孟歌长相相似,年龄大约三十左右的中年人皱着眉头看着一道竹简。

    此人正是扬州太守孟非,孟歌同父同母的亲弟。

    “兄长问这个干甚?”孟非脸色带着一丝为难。

    原来,孟歌在给各监御史下密令时,顺便写了一道书信给孟非,内容差不多,就是问学堂是否学习魏文一事。

    孟非对这个很清楚,前一年去各郡巡查,脑子一热直接去了学堂,想看看学子的读书声,结果看到一群文士慌不择路的拿掉学子手中的竹简,虽然拿掉,但自己还是看到了,全都在学吴文!

    当时他就很疑惑,明明朝廷有规定,凡是朝办学堂只能学魏文。

    那个时候他就问学堂士大夫(现代校长的意思),为何在学习吴文,而不是魏文。

    士大夫答曰:“扬州为吴地,百姓也都是曾经的吴人,吴人学吴文,有何不妥?”

    孟非回曰:“士大夫莫非忘了朝廷诏令?本太守清楚记得上面有写,学魏文,而士大夫却令夫子教吴文,这岂不是欺君之罪?”

    经过他这么一问,士大夫很慌,最终将原因说了出来。

    士大夫说,若是朝廷只能学魏文的话,那么若干年后吴文便会消失的彻底,吴文是吴国数百年文化结晶,自己身为旧吴国大臣,于心不忍,且,吴国万民已经归顺魏国,学吴文又如何呢?难道学吴文,就乱了魏国社稷吗?吴文不该消失历史长河,应该与诸国文字并存一世。

    当时士大夫哭着求他,叫他不要上奏。。。。最终心一软,就算了,也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文字嘛,有什么搞头,要学就学吧,反正吴国疆域、百姓都并入了魏国。

    可是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兄长竟然亲自写信提起这事。

    “踏。。。踏。。。”

    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

    孟非抬眼望去,只见督察监御史李右大步流星走来。

    李右,年龄三十有一,前旨国谏议大夫,旨国灭亡之后,就归顺了魏国,因为各种能力过关,且忠于王上,被选为扬州督察监御史,统领扬州各郡监御史。

    “李大人?”孟非挑了挑眉有些疑惑。

    李右走到孟非面前不远处,弯腰作辑不卑不亢道:“太守大人,下官有事出去一趟,长则七八月,短则一两月!”

    “不知李大人能否告知本太守所谓何事?”孟非有些好奇的问道。

    “恕下官不能言告!”李右面无表情的回道。

    虽然督察监御史是太守下级,但并不归太守管辖,属于独立部门,李右能来告辞,就已经很给面了。

    “呃。。。”孟非一顿,“那好吧,祝李大人一路顺风!”

    “多谢太守,告辞!”李右作辑谢道,随即转身就离开。

    看着李右离去的背影,再看看兄长传来的书信,孟非已经猜到什么事了。

    这事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啊!

    “唉!”

    孟非轻轻一叹,随即拿出一道空竹简,回信给孟歌。

    时间缓缓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些天,魏国各地学堂的士大夫都有疑惑,怎么每天都要那么多奇怪的人打探着学堂,还有监御史时不时也搞什么巡查。

    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把锋利的断头刀,已经架在他们头上,只需刽子手一声大喝,锋利的断头刀就要落下。

    正云二十二年,八月五日,午时,魏国、天京城、藏书阁。

    此时正值午时,炎热万分,但坐在王椅上批阅奏简的魏琊,丝毫没有感觉到热。

    只见香炉旁边,摆着一个奇怪的东西,相貌跟香炉差不多,但冒出的气却是白色,手放过去,仿佛来到了寒冬。

    这是墨家专门为魏琊打造的冰炉,有制冷、放冷功能,简直是古代版空调。

    古人的智慧啊!

    “王上,这是三州督察监御史上报的奏简!”

    这时,小六子从殿外走进,手中捧着三道竹简,司忠见此,便轻轻走下去,接过竹简,然后摆放在魏琊案桌旁。

    魏琊顿时来了精神,查了三个月,应该查出来了吧。

    打开京州竹简一望,嗯,可以,全都在学、写魏文,没有学习别国文字。

    拿起王印,往上盖个章,用毛笔批一个:“不错,继续努力!”

    放下京州的,拿起扬州的。

    “砰!”

    “混账东西!”

    魏琊突然暴怒,直接将扬州督察监御史的奏简扔出藏书阁,双眼绽放着杀意。

    司忠和小六子吓的不轻,直接弯下腰来,不敢出声。

    扬州六郡,两文开花!


………………………………

第两百九十二章 征兵五十万!

    什么叫两文开花,那就是魏文和吴文一起学,而且学魏文只学一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学吴文,这特么的到底是吴国吃了魏国,还是魏国吃了吴国。

    “司忠!”魏琊轻喝一声!

    “在!”司忠当即作辑应道。

    “传寡人王诏,扬州各级官员罚俸半年,若是学堂在出现学习除魏国以外文字,就让他们滚回家种田,寡人不管扬州各级官员采用什么办法,是逮捕士大夫还是大夫也好,反正,寡人不想看到别国文字出现在魏国学堂,要让他们知道,这是魏国,这是魏国学堂!”

    魏琊怒气冲冲的下令道。

    “诺!”司忠神情肃穆的应道,心里有些生气,这该死的文士,竟然把王上惹的如此暴怒!

    司忠速度很快,拿起毛笔就将魏琊所说的写在竹简上,然后盖上王印,令人传给扬州太守。

    魏琊平息了怒火之后,又拿起徐州督察监御史奏简,果然,跟扬州差不多的情形。

    “也给徐州各级官吏罚俸半年!”魏琊忍着怒火清淡的说道。

    “诺!”司忠点了点头,继续拿起竹简写下。

    一段时间之后,两道奏简传达两州。

    时间飞速流逝,当徐州、扬州各级官员接到罚俸王诏,都是懵逼!

    卧槽,我干什么了,罚俸?

    一群官员感觉很无辜,学堂学习吴文,关我们屁事,应该找那些士大夫的麻烦。

    “派官兵,快派官兵去学堂,把除魏文以外文字通通毁了,同时警告那些士大夫,若是他们敢继续教吴文或者别国文字,全都给本官抓起来,若是反抗激烈,就以欺君之罪扣押,在牢里把他手扭断!”

    无数郡守、县守发出怒吼,心里把士大夫恨透了。

    这就是魏琊的妙策了,下级犯错,罚上级,这样上级就会狠狠控死下面的人,防着他们犯错,若是罚那些士大夫,这些官员肯定不把这当做一回事,无他,又不管我事,管他学什么文。

    现在不一样,学堂学别国文字,严重威胁到这些官吏的利益,仕途、俸禄!

    官吏绝对不希望,因为这点芝麻小事,害自己仕途艰难。

    在各级官吏的施压下,大部分士大夫被抓,在牢里活生生扭断手指,废了他们的手,对此,这是魏琊愿意看到了,没杀他们都已经是仁慈了,毕竟当初建立学堂时,三令五申只能学魏文。

    如今他们的下场,完全是自找,领朝廷的高俸,干着吃里扒外的事,你若不想教,大可滚蛋!

    而这样是否会引起学子的反抗?这就不用担心了,学子都还小,根本不懂这方面的事情,夫子教什么,那就学什么,但别看他们小,就以为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都深知读书不宜,毕竟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

    在他们记忆里面,还有爹娘饿的发昏的一幕!

    经过此事,杨徐两郡的夫子老实了,不敢继续教吴文或者别国文字了,老老实实教魏文。

    时间飞速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晃两年!

    两年之中,公孙信在同正,佯攻数百次,将十五万风军折磨的不成人样,如今的风军已经成惊弓之鸟!

    这两年,魏国没有继续对外战争,安心发展了两年。

    两年时间,魏国人口从一千万升到一千两百万,全都是这两年的新生儿,这就是和平的好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一千五百万亩地飙升到两千三百万亩,魏国六州稳定无比,不得不说的是,鹿国划进了孜州,翰国划进了昴州。

    军队则是不增反减,从四十四万减到四十万,两年超出年龄的有四万将士,魏琊都让他们回家了。

    正云二十四年,十月一日、魏国、天京城、太正殿。

    魏琊身穿金丝冕服,头戴十一串旒珠冕冠,脚穿烫金黑舄,威风凛凛的坐在王椅上,目光犀利的环视殿下群臣。

    两年间,日夜操劳,魏琊的黑发渐渐发白,白了四分之一,但依旧如龙似虎,姿态甚佳。

    “今年征得多少粮税?”魏琊开口问道。

    贺秋上前一小步,恭敬的弯腰作辑回道:“启禀王上,今年征得八千万石!”

    “如今,我魏国青壮有多少?”魏琊神情肃穆,语气淡然的问道。

    孟歌上前一小步,神色恭敬的弯腰作辑禀报道:“启禀王上,据国户司统计,我魏国适龄青壮已至一百三十万!”

    魏琊抬眼看了一眼贺秋,语气不紧不慢道:“贺秋,国库现在有多少粮食了?”

    贺秋闻言,当即笑了笑作辑禀报道:“王上,国库粮草七十亿石,白银二十亿两,黄金十三亿两,珠宝无数,对了王上,大山岭银铜矿除了还有少许铁矿,金银铜即将枯竭了!”

    “枯竭就枯竭吧,这么多粮食钱财,我魏国足够用了!”魏琊不以为然道。

    现在系统空间还有两座铁矿,并且京州高杯不远处的荒岭还有金银矿,但现在还没到开采的时候,若不然钱就不是钱了。

    魏琊扫了一眼群臣,当即压着嗓子气势凛然道:“两年时间,我魏国蛰伏够了,要兵有兵,有粮有粮,是时候完成一统大业!”

    文武百官浑身一颤,神情激动起来。

    “孟歌!”魏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