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地孤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张照片,就是当初谭智文在王天木叛变后,初次接触王天木,发现他有后悔之意后,又听詹森汇报王天木副官马河图和茉莉有染。
………………………………

第408章 詹森就义

    谭智文顿生一计,让鬼手阿四从茉莉身上偷来,则皮伯圣把詹森偷拍的马河图和茉莉一起时的照片巧妙地镶嵌在原来照片下面,再由法租界巡捕陈胜标借口抓住小偷送还给茉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早就按几个月前谭智文的巧妙设局在顺利进行着。

    汪曼云在看到照片后,已经十分确定,是马河图因勾搭上王天木的小老婆,怕在76号内被王天木发觉而招来杀手之祸。

    因此,暗中重新投靠了军统,在军统下达给他刺杀命令后,马河图一击得手,准备和茉莉在混乱中乘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不料,途中遇到梅机关的日本宪兵,死于非命。

    林之江看着照片,也点了点头,赞同了汪曼云的推断。两人命令吴世宝严刑拷打,直至茉莉招供。

    茉莉哪经得起76号的酷刑,在几次昏迷又给冷水泼醒后,按汪曼云和林之江的问话,全部承认,按上手印后,两人离开刑讯室去找李士群。

    刚进李士群办公室,却见丁默邨也在。原来丁默邨听闻后,生怕这是李士群为了打击他的势力而设下的谋害王天木的圈套,顾不得歌舞厅中抱着的舞女,火速回到76号。

    在听完汪曼云和林之江的叙说后,又看了茉莉的供词。李士群吩咐把王天木请来办公室,丁默邨则暗暗对汪曼云翘起了大拇指。

    王天木来到李士群的办公室后,尚惊魂未定,为刚才逃出鬼门关出了一身冷汗。

    在看完茉莉的供词后,王天木虽然知道其中有诈,肯定是陈恭澍或谭智文设的局,也装作勃然大怒的样子,痛骂自己不识人,居然身边的副官是军统的人而自己却蒙在鼓里。

    这时,吴世宝已经把浑身是血的茉莉拖进了李士群办公室,王天木看见这个背头自己和自己副官通奸的女人怒不可遏,从身边的林之江腰间夺过手枪,众人来不及制止,王天木已经扣动了扳机。

    连折两员大将,李士群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竟然亲自冲到了刑讯室,吩咐吴世宝带来已经单独羁押的詹森。

    满身是伤的詹森,面对气急败坏的李士群,始终沉默以对。李士群从吴世宝手中夺下鞭子,狠狠地抽打着詹森,随着一下下令人心惊的鞭打声,詹森只是咬着牙,血水不断地滴在地下。

    从李士群边打边骂中,詹森听出了军统夜袭兆丰夜总会,击毙了陈明楚的何天风及其几名手下,哈哈大笑:“狗汉奸,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

    李士群此时,脸上露出了杀机,他决意为季云卿和陈明楚及何天风报仇。

    76号大院内,灯火通明,地下扔摆放着陈明楚和何天风的尸体。吴世宝带着几个特工,把詹森押到了大院中,又从牢房里提出两个军统被捕的特工。

    詹森面无惧色,面对76号那一帮特务,大义凛然:“杀小日本、狗汉奸,是吾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詹森唯有一死报国,你们这些军统、中统变节的狗汉奸,若有一点良知,当回头是岸,不要落得一世骂名。”

    李士群面如土色,从一名特工手中劈手夺过一把美制卡宾枪,对着詹森和另两个军统特工疯狂扫射。

    王天木看着枪口吐出的火光,面无表情,内心却为詹森的大义所触动,抬头凝视着夜空,此时的上海,圣诞夜燃放的烟花显得格外凄美。

    第二天,在报上看到76号枪杀行刺季云卿的凶手报道后,谭智文忍不住淆然泪下。詹森的就义,对谭智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说谭智文是一个刺客,那么詹森就是这刺客手中的利器。悲痛之中,谭智文不禁更为钦佩詹森的骨气,在76号的严刑下,没出卖同志、战友。詹森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节气,深深憾动了谭智文。

    在霞飞路陈恭澍办公室内,谭智文见到了袁殊。

    陈恭澍见到谭智文前来,显得颇为亢奋,招呼谭智文研究一下地图。

    原来,1939年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打乱了日本人的战略构想和部署。日本军部原来估计中*队“一击即溃”,“三个月即能占领整个中国”,然后假想利用统治下的中国的战争资源,为对付日本人眼中认为最大的敌人苏联作准备。

    没想到,武汉会战后,虽然国国政府武汉保卫战失败,日军取得了面上的胜利,可是日本国内在武汉会战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战争资源遭遇了极大的挑战,被迫进入了战争相持阶段,这对日本极为不利。

    因此,1939年冬,日军开展了所谓的“冬季攻势”。在前方与正面战场上的****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占领区,也由日军纠集汪伪汉奸武装力量清剿各地抗日武装力量。

    陈恭澍来上海赴任前,就雄心大志,不光对付汪伪汉奸,更要对日本人予以沉痛的打击。

    袁殊给陈恭澍传来了情报,让陈恭澍下定了攻击的决心和攻击对象。谭智文来后,袁殊神秘地一笑,欲告辞而去。

    陈恭澍挽留袁殊一起吃晚饭,袁殊笑道:“我还急着回去向岸井英一提供情报立功受赏呢。”言罢匆匆而去。

    陈恭澍亦不再挽留,他要借日本人之手,除掉军统外围武装力量忠义救*中因悲观抗战前景欲暗投日本人的一枝小股武装力量,这正好也为袁殊因提供情报而取得日本人更大的信任赢得了一个重重的筹码。

    同时,袁殊也正为他下一个更大的计划…………袭击日军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加紧情报收集工作。

    上海和苏州接壤处的淀山湖,湖面宽广,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小白漾和河港密集交叉。东起上海青浦朱家角、西至苏州吴江同里、北邻吴县甪直镇和昆山杨湘泾、南接芦墟、杨湘泾,方圆数百平方公里。

    河道密布,湖宽水深,要想自如穿返其间,必须得依靠船只。因此,在上海沦陷后,这里就成了新四军、忠义救*还有“湖匪”理想的栖身之地,日军和伪军多番清剿,皆受重创,无功而返。
………………………………

第409章 封锁

    新四军吴淞支队是这几枝抗日武装中的中坚力量,在日军全面发动冬季攻势后,除了日伪对湖区的封锁,更有一艘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几乎每天从上海出发,进入湖区清除抗日武装力量。

    由于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火力猛、防护强、机动性高,极大地限制了依靠小渔船进行武装斗争的新四军淞沪支队的行动,给新四军淞沪支队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隐藏在湖中的新四军淞沪支队在长期封锁下、缺粮少弹,更是缺少救治伤员的药品和过冬的棉衣棉被。

    在汉奸王阆仙被谭智文击毙后,拿着从谭智文在王阆仙处设计骗取得到后分给袁殊的大笔资金,袁殊指示地下党交通员秘密采购了新四军淞沪支队急需的军需物资源,欲送往淀山湖区。

    只是因为这艘装甲武装巡逻艇的存在,导致物资不得不秘密存放积压。知道这一情况后,袁殊心急如焚,决定消灭这艘装甲武装巡逻艇。

    那时,虽然是国共合作,蒋介石政府暗中也乐于见到借日军之手消灭*武装力量,袁殊虽然有着军统少将的身份,也不可能调动军统的“忠义救*”来解救新四军淞沪支队的危难。

    从陈恭澍几次和袁殊的交谈中,袁殊知道了这个军统上海站站长急于立功的想法,于是,心生一计,假借从日本人那里得到了可靠情报,这艘日军武装巡逻艇即将对昆山的“忠义救*”武装展开清剿,欲借陈恭澍之手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陈恭澍在得到袁殊提供的情报后,正中下怀,他来上海上海后,已经接连除掉了好多汉奸特工,这次,他决定向日本人下手,实现他胸中的宏图。

    袁殊走后,陈恭澍和谭智文祥细研究了行动计划。最终决定由陈恭澍亲自定下伏击地点,在他带领下,百余“忠义救*”将对这艘搭载二十多名日军士兵的装甲武装巡逻艇实施致命一击。

    这个计划在陈恭澍看来是小菜一碟,他之所以拉上谭智文,是感谢谭智文在王阆仙事件后暗中分给他的巨资的一种报答,想让谭智文也分享一下这个在他眼中唾手可得的功劳。

    谭智文在看到陈恭澍的计划后,也一阵兴奋,自从南京撤退后,他只是领导他的军统上海特别行动队展开对日军和汪伪汉奸、特工的暗杀,一直没与日军展开正面作战,心中早就憋足了气。

    虽然谭智文从残酷的斗争现实中看到了日军装备的精良和严格训练的战斗素质,但看到陈恭澍神采飞扬的神态,他也不好开口惹这位军衔远比他高得多的上司不开心。

    谭智文假意感谢陈站长对他的栽培,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自己要暗中做好最坏的打算,作好周密的安排,务求一战告捷。

    回到亨利路办公室,谭智文抽着香烟,思索着战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忠义救*”百余人虽然人数上五倍于日军。但装备上却远远落后,大部分人配备的是快慢机,只有三挺机枪和几颗手榴弹,而日军人数虽然只有二十多人,可是他们是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的精锐。

    战争力极强,武器装备精良,还配备装甲武装巡逻艇上强大的机枪和一门小舰炮以及几门掷弹筒,再加上装备坚固,谭智文觉得陈恭澍没充分估计到日军的优势,只因人数占优和选择的有利战斗地形就盲目乐观,颇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

    抽了几枝烟后,谭智文决定,采取爆破的方式来保障战斗的最后胜利。但由于陈恭澍轻敌,他只是想让谭智文顺便捞个功劳,安排谭智文带人和他一起指挥战斗,不在第一攻击梯队之列,所以,自负的陈恭澍不会也不可能听从谭智文的建议。

    自从枪械专家马一德牺牲后,特别行动队内就再也没人能制造炸药包,而要摧毁装甲坚固的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小小的手榴弹和手雷几乎没有任何胜算,只有威力巨大的炸药包才能给予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以致命一击。

    谭智文想到了万墨林,亲自登门拜访,终于搞到了足够的炸药。这时,谭智文不得不出面恳请陈恭澍派军统上海站内精通爆破的特工帮助制造炸药包。

    陈恭澍极其聪明,在听了谭智文的要求后,他就猜到谭智文准备用爆破的方式来击毁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不禁哈哈大笑,爽快地答应了谭智文的要求。他的心里不以为然,暗笑谭智文太过谨慎。

    在办公室内,谭智文看着放在桌上的炸药包和眼前跃跃欲试的手下,心中再次盘算着明天晚上攻击的所有细节。

    突然,谭智文想到了一个疏忽的问题,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由于日军装甲武装巡逻艇航行在河道内,谭智文只想到了用炸药包来爆破,却没想到如何能把炸药包绑定在日舰上。

    由于是在河道中,想派人冲上前去把炸药包固定在装甲武装巡逻艇上,即使有敢死之士,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要在河中潜过去,那么,这个土法制的炸药包势必受潮,能不能炸响都不敢保证,何况在日军强大的火力下,水中的攻击队员如同活靶。

    而要扔出炸药包,在空中爆炸,固然能杀伤杀死部分日军士兵,但要彻底击毁那也是不可能的。而落在水中的情况,自是更不要说了。

    谭智文一时陷入了苦恼之中,久思而不能解其惑。打开收音机,无聊地搜索着电台节目。突然,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关照众人,在明晚的攻击行动开始前,任何人都不得离开行动队总部。

    谭智文穿戴整齐,驾车驶向杜公馆。

    杜公馆内,万墨林吃惊谭智文要他在半天内收集众多废旧收音机的喇叭的要求,但他佩服眼前这个军统少校特工的能力,也不去猜想谭智文的意图,更何况收集一些旧收音机的喇叭,对他这个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大管家来说,自是不在话下的小事,乐呵呵地满口应承。
………………………………

第410章 虞姬墩

    贯穿上海东西向的吴淞江,上海开埠后,古人发现能从上海沿着吴淞江船行能直达苏州,因此,吴淞江又名苏州河。︾樂︾文︾小︾说|

    上海西郊华漕苏州河边有个很大的土墩,当地人称其虞姬墩,不远处还有座虞姬庙。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荡气回肠却又柔情百结感慨英雄末路的《垓下歌》与眼前这个并不起眼的名叫“虞姬墩”的大土墩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胜、吴广在渔阳揭竿而起,各地义军尽皆呼应,不多久,暴秦政权被推翻,天下演变成了楚汉相争的格局。

    项羽、项梁是从会稽到吴郡,结识艳惊天下的虞姬,从此横扫天下,笑傲群雄。不料,汉相萧何、陈平设计,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

    军情紧迫,士气低落,刘邦又听从萧何计策,挑选军中及乡野之中会吴语之士,夜里齐唱吴楚民歌。

    楚军军心涣散,尽起思乡之情。项羽大惊,以为自己家乡已经为刘邦所克,悲愤之余,与虞姬帐中饮酒,在虞姬的舞蹈中,项羽吟出了千古绝唱《垓下歌》。

    虞姬亦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于楚霸王项羽怀中。

    楚霸王项羽亦随后自刎而亡,只留下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兵败,虞姬身死。汉军一路追杀残军,欲一统全国。

    虞姬有两个妹妹,亦是女中豪杰,听闻姐姐自刎于楚中帐中,愤而举兵复仇。怎奈此时天下格局已经大定,兵微将弱的虞氏二姐妹兵败,撤退到了吴淞江上的一个湖心小岛中。

    那时的吴淞江即是今天的苏州河,是上海的主要入海河道,随着岁月变迁,吴淞江逐渐变小,经过不断疏通的黄浦江取代了原来吴淞江的地位而成为上海入海口。

    汉军团团围住那个湖心小岛,虞姬的一个妹妹战死在湖心岛上,另一个妹妹突围成功后,也战死在附近岸上。

    后人为了纪念虞氏三姐妹,就把那湖心岛叫作“虞姬墩”,在虞姬的两个妹妹战死处分别建了两座娘娘庙,另又为客死他乡的虞姬设立衣冠冢,并建庙以供香火。

    岁月沧桑,吴淞江逐渐变小,湖心岛也和一岸连在了一起,而三座娘娘庙也只留下了一座。

    唐代诗人崔颢的名作《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形容谭智文眼前的虞姬墩最贴切不过了。

    陈恭澍选择这里作为伏击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地点,除了这里水道密布,地形复杂,适于打伏击外,恐怕也有与他刚上任便接连刺杀成功诸多汉奸特工因而豪气冲天有关吧。

    这次设伏,陈恭澍志在必得,因此,他把一百多号“忠义救*”的人分成三组,第一组设伏于虞姬墩上,居高临下,攻击日军,另两组设伏于苏州河两边,形成夹击之势。陈恭澍自己则带领谭智文及其几下手下坐镇指挥。

    一百多号人,在陈恭澍指挥下井井有条,几挺仅有的机枪也分别配置在三个伏击组中,所有人员潜伏于茂密的杂草中,陈恭澍严令不得曝露,违令者军法从事。

    太阳慢慢露出了头,上海的冬天本就寒冷彻骨,虽然没有一丝风,却也令所有深夜进入伏击阵地的所有人都觉得难熬,终于,盼来了冬日暖阳,众人吃着干粮,在草丛中默默等待着攻击的到来。

    上午八时许,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陈恭澍精神为之一振,下令各阵地进入攻击状态。

    阳光下,江面上从上海方向驶来了一艘炮艇,船头插着的膏药旗分外刺眼。

    船驶近了,陈恭澍发现,艇上站着五个端着三八大盖的日军哨兵,船首的一门舰炮黑洞洞的炮口令人生畏,船舱各个窗口都架着一挺歪把子机枪。

    在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进入伏击圈后,陈恭澍从身边的一个特工手里拿过一把三八步枪,瞄准站在船头的一个鬼子兵,扣动了扳机。

    随着鬼子兵的倒下,三个方向的伏击小组同时开火。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顿时停了下来,站上船上的五个日军哨兵倒下了四个,另一个连滚带爬躲进了船舱。

    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士兵,不愧是日军海军陆战队的精英,虽然他们没想到武器装备极差的中*队能主动向他们开火,在短暂的惊慌后立即镇定了下来,船上的所有轻重武器齐开。

    两发炮弹落在了虞姬墩上,虞姬墩上的火力顿时明显减弱,显然已经陈亡了不少弟兄。而两边设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虽然暂时伤亡较小,可让日军船舱两旁密集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了头。

    陈恭澍心急如焚,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全歼这艘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哪怕全部战死,也要同归于尽,决不撤退。

    日军的机枪吐着凶猛的火力,船头的舰炮则对着四周疯狂轰炸。伏击队的子弹打在炮艇上,只溅出一片火花,却不能打穿艇上厚厚的钢板。

    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陈恭澍部下已经伤亡过半。陈恭澍急得再也坐不住,提着手枪准备亲自冲上前去。

    谭智文拉住了陈恭澍,指着船的中后部,对着刘海山说道:“看到没有,那个部分应该是日军炮艇轮机部分,前面就是日军的战斗舱位,中间有一大块平整的钢板,四周则有物体团团围住。只要把炸药包放在那块钢板上,必定能炸沉日舰。有把握扔上去吗?”

    身材魁梧的刘海山早就等待谭智文观察好投弹点后下达攻击命令了,此时谭智文一声令下,大喊一声站起身来,把手中抱着的炸药包奋力向炮艇扔去。

    炸药包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死神弧线,神奇地落在了轮机舱中间那都必须甲板上。日军小队长见到滋滋冒着火花的导火索,大惊失色,带领几个日军扑向炸药包。
………………………………

第411章 首战险胜

    

    两个日军士兵倒在了枪口下,那个小队长也中弹,倒下时他奋力一脚想踢飞炸药包,哪料这炸药包竟然挪动了一点点位置,仍牢牢在粘在甲板上。し

    日军小队长惊恐地看着这个踢不掉的炸药包,在密集的弹雨,倒了下去,至死都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原来,谭智文在接到陈恭澍准备攻击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命令后,他想到对付装甲坚固的炮艇,只有爆破才是最有可能炸毁炮艇的办法,只是想不到如何能把炸药包紧贴船身的办法。

    后来他从收音机喇叭上到启发,就请求万墨林给他准备了许多废旧收音机喇叭,拆下上面的磁铁,牢牢地绑在炸药包上。在刘海山扔出炸药包后,碰铁紧紧地吸附在了炮艇的装甲上。

    随着一声巨响,炮艇的上部被掀翻上了半天,艇身也断为两截,地下到处散落着从空中飘落下的日军士兵的残肢。

    仅存的几个日军赶紧弃船逃生,岸上三个伏击组的火力齐向落水的日军射击。不一会,鲜血染红了虞姬墩下的苏州河。

    此一役,以军统武装牺牲五十多人的代价,击毁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一艘,击毙艇上全部的二十几名日军。

    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战果,因为****和日军在战斗人员的素质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和中国士兵当时的伤亡比例为一比三十,军统在这一战役中,取得的战果可以说是空前的。

    重庆的戴笠闻讯大喜,急忙上报蒋介石。蒋介石亦喜不自禁,通电嘉奖军统上海站,戴笠在军统内部,更是大力宣扬这一胜利。

    陈恭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却也隐隐感到后怕,如果没有刘海山炸药包的最后致命一击,恐怕军统的伤亡人数远远不止五十多人,而且日军只是以极小的代价取得绝对的胜利,这对军统人员抗战的信心必是极大的打击。

    陈恭澍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轻视日军,在他下一个计划中,他决定把谭智文的特别行动队作为行动的中坚力量。

    陈恭澍上任伊始,就计划在清除几个投靠76号的原军统叛徒后,在1939年农历年底前袭扰驻沪日军,牵制和震动日军,配合****1939年底的行动,粉碎日军策划的“冬季功势”。

    在虞姬墩全歼日军后,旗开得胜的陈恭澍把目标对准了袁殊提供情报的日本海军虹口军火库。

    此时的上海,新四军的游击队已经创建了浦东浦西两块根据地。在日军的冬季攻势下,淀山湖新四军由于军统对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袭击,消除了威胁,得到了袁殊暗中提供的大量补给,已经恢复了强大的战斗力,可浦东的形势依然严峻。

    袁殊设想,如能摧毁虹口听日本海军军火库,则日军对浦东游击区的清乡计划自然破产。因此,他以军统少将的名义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