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学家闯汉末-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如果郭勋也是从后世来的,一定要来一句外交无小事挤兑一下马强。

    “马神仙,我听我们王说过,你之前不是和难楼大人说,我们乌桓人和汉人是一家么,你可不能不管外面啊。”

    说着,切里直接就哭了起来。

    马强敢赌十只羊,这切里是演技派的。。。这说哭就哭的本事,那个打篮球的,你看看人家!

    “这样吧,我派两个医匠去你们乌桓,我其实压根不会医术,他们会,他们去是一样的。”

    在场所有人心里都翻了个白眼,你马强不懂医术,那其他医匠大概都是跳大神的。

    “马神仙,你别唬我,我切里虽然是野民,也知道要不是你,幽州根本治不了黑瘟,你不懂医术,岂不是欺我。”

    在场所有人都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这小子就是在骗你。

    郭勋则是摸着下巴想着,这马强看来是咬死不想放弃即将到手的功劳啊,看来他也不是不想当官,我得把这情况报给孙常侍知道,这小子就是看不上你孙璋!

    马强则是有苦说不出,让自己治病,和靠百度吃药有什么区别,你是看这个时代莆田人民还没富裕起来是不是。

    “切里使者,你先起来。。。这样吧,我这里的确一下子走不开,我先把我们的治瘟方略给你一份,你也看到了,我不过是一县令,其他郡县也没有我马强,都是看着我的方略治病的,最多我派了几个学了几天怎么用药的医匠罢了,还大半都是世家弟子派来紧急学习的。

    对了,你这次带来的人当中有没有学过文化的。。。最少也要认字,我让你们也加入我们的治瘟学习班进行学习,这样你们自己就有人会了。”

    也许有的人会说马强这样是在帮助异族,但在马强眼里,乌桓这样的民族根本不算异族。

    什么算异族,在马强眼里,文化和认同才去区分本族和异族的办法,后世的那些从小生活在异国,只知道佩剑圣人华盛顿,不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华人,就已经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了。

    乌桓人没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而且内附了大汉两百年,应该看做华夏民族的一份子才对。

    切里听马强这样说,觉得也算个办法,也多亏了他这次为了出使,带了好几个贵族子弟,这才能勉强听得懂治瘟学习班的课程。

    至于为什么必须是贵族子弟才听得懂。。。这个年代汉人的平民都不识字,你就别难为乌桓朋友了。

    一边安排乌桓人去参加学习班,马强一边开始了解乌桓为什么也有了黑瘟。

    因为乌桓人和汉人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一定的隔阂的,因此居住区也是分开的,而且还隔得挺远,按道理不应该会传染到乌桓人才对。

    除非太平道真的雨露均沾了。。。

    切里也表示自己不清楚咋就突然闹黑瘟了,只说一开始还是一户牧民感觉不适,但紧接着就扩散开来了,现在不仅仅是普通的牧民,还有不少贵族也得了黑瘟,这也是为什么丘力居愿意出大价钱来请马强的原因。

    最终马强也没有去乌桓,而是让阎柔带着几个医匠和大量的药材、海带去了乌桓。

    之所以让阎柔去,一方面是因为阎柔懂乌桓话,一方面也是担心丘力居把医匠扣下来。

    草原上实在太缺这样的人了。

    ——太平道山庄

    “师父,你回来了?师兄还好吗?”邓茂听说张角回来了,急忙出来迎接。

    “还死不了。”张角叹了口气说道“我等会就回冀州,今日之后,幽州之事由你主持,记住,不许再去撩拨蓟县的马强,如他有困难需要,应及时给予援助。”

    邓茂想一下大喜的问道“师父是收服了马强?”

    张角摇头看向蓟县的方向说道“此人心有猛虎,刚毅难摧,但却是我们的同道中人。”

    “同道中人?”

    张角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转头出了山庄向南方走去。

    “如果我张角,注定是这大汉王朝的掘墓人,那么黄天在上,就让马强这样心有百姓的人获得最后的果实吧。”

    ——涿郡

    一个少年探头探脑的在城墙上往外看。

    “我说士仁,你说你大哥真的是蓟县马先生的助手?”边上的一个军士有些不太相信的说道“我可是听你这样说才放你上来的,要是你骗我,我就丢你下去!”

    说着,这个军士做势就要来拿他。

    士仁躲了一下,然后喊道“当然是,我大哥刘备就是蓟县马先生的助手,我在蓟县的亲戚都写信和我说了,我大哥还去过我亲戚家里坐呢。”

    边上的众军士听言都笑了起来,大家也知道这士仁原本是广阳郡的人,约十年前才因为招惹了当地豪族而避祸涿郡,也因此士仁有些胆小。

    刘备和士仁是隔壁村的关系,也算一起长大的,士仁一直仰慕刘备的豪侠之气,因此对刘备的话是言听计从,刘备也把他看成自己的弟弟一般,时常照顾。
………………………………

第八十八章 刘备封官

    “来了!一定是刘大哥他们!”士仁看到一队车马向涿县奔来,立刻喊了起来。

    “这么远,你怎么知道的?”

    “我就是知道!”士仁哼了一声,从城上跑下来,来到城门口,这队车马也靠近了,为首两人自然是刘备和张飞。

    看到士仁,张飞大声喊道“士仁,你怎么不在伯母身边照料,跑这里做啥?”

    士仁被张飞吼的浑身抖了一下,他可是领教过张飞的厉害,不由低着头说道“那个。。我娘子在呢,我笨手笨脚的,也做不来什么。”

    刘备拦住张飞,他知道张飞其实是在责怪士仁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母亲,但他觉得此事不能怪他。

    “好了,还是速速先进城吧,这位百将,这是蓟县马县令为我出的文书。”说着,刘备把马强盖了县令大印的一卷帛书递给了守门的百将。

    百将是汉代的军职,汉军以伍为最小军事单位,往上分别是什、队、屯、曲、部、营、军,其中一屯便是一百人,为首的即可叫屯长也可以叫百将,一般说百将听的人会更开心一些,因为好歹有个将字。

    汉代的将可的金贵的很,一般一个营五千军士的长官也不过校尉,卢植等人平定黄巾时也不过是个中郎将罢了。

    这百将接过帛书看了一下,发现果然和士仁说的一样,面前的刘备真的是蓟县马县令的得力助手,对着身后一人打了个手势,然后拜道“韩郡守早已听闻刘公之事,已安排最好的医师照料令堂,请随我来。”

    “什么时候派的?我怎么不知道?”士仁一脸懵的看向说话的百将,自己出来的时候不还是一个普通的医者么,而且这个医者要照顾数十病患,忙的不可开交,什么时候派了最好的医师去了?”

    刘备却是明白这是在对自己示好,谢过后便带着众人去隔离区找自己的母亲。

    涿郡隔离区的建设自然没有蓟县那么完善,但好歹也算是隔离了病人和普通百姓,刘备刚到隔离区,就有人迎了上来,一路带着刘备来到了一个大宅子,士仁咂舌不已的后面低声说道“这不是只有官吏和士族才能进的隔离区么,我们怎么能进?”

    张飞哼道“大哥是汉室宗亲,有什么地方去不得。”

    刘备笑了笑,他虽然自豪于自己的血脉,却也明白在没有得到朝廷认可前,自己的血脉并不值钱。

    刘备的母亲果然被安排到了一个单独的病房,这里的环境和外面那些大通铺决然不同,不仅仅是独门独院,还有专门的医师照料,这个医师去过蓟县学习,还认识刘备,见刘备来,极为高兴的把自己近日出的药方给刘备看,刘备看过后发现都是李珰给出去的,便也放心了下来。

    这些日子,刘备也算半个对黑瘟的专家了。

    “可是我儿回来了?”

    大概是听到了刘备的声音,也可能是感觉到了刘备的气息,本来昏迷的刘母醒了过来。

    “母亲,孩儿回来了。”刘备听到呼喊,急忙握住了母亲的手,轻轻拍打,表示自己在。

    “你。。你不是在蓟县为马县令效力么,为何回来了?”

    刘备看着母亲有气无力的样子,握着手还可以感觉到其身体还在发烧,加上之前的昏迷,这是休克期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刘备不禁回忆起父亲早丧后自己母亲辛苦拉扯自己的一幕幕,泪从眼涌,说道“孩儿听闻母亲病重,心乱如麻,如何还在蓟县呆的下去,便和马县令请罪告辞,对了,母亲,马县令还为你准备了药材,还有这位,是我恩师之妹卢夫人的侍女,也是马县令和卢夫人特意借给孩儿来服侍母亲的,还请母亲安心养病,必然可以恢复。”

    刘备母亲听了,气的手直抖,她哆嗦的指着刘备骂道“你这糊涂子,之前听士仁说你是马县令的左膀右臂,协助其治瘟救人,连左邻右舍都来夸赞,如今你一走,岂不是耽误了治瘟大事?为我一老妇而害千万人,你。。。我。。。我。。。我今日就死在这,省的招人责骂。”

    说着,刘备母亲就要扒着床要往地上撞,张飞等人急忙拦住,刘备则是又羞又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张飞眼珠一转,扶着刘母说道“伯母勿要气恼,刚刚我大哥没说清楚,是马县令特派我大哥回来帮助涿郡治瘟的,有公文为证!”

    说着,张飞狂对刘备使眼色,刘备啊啊了两声,连连称对,又拿出公文递给刘母看。

    刘母一看,果然是盖了蓟县大印的公文,公文上尽说刘备治瘟有方,建议涿郡太守启用刘备的话。

    刘母这才放下心来,她本就还在病重,这心一松,又昏迷了过去,这又是一顿折腾。

    刘备让侍女帮忙服侍自己的母亲,又谢过这几天照料自己母亲的士仁夫妇,这才和张飞一同前往郡守府。

    涿郡郡守韩卓听到刘备到了,急忙带着众人前往迎接,刘备在涿郡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和郡守说上话,他此时不过二十岁出头,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韩卓在看了马强的公文后,当下辟刘备为涿郡医曹掾史,主治疫事宜,刘备拜谢受之,也算是正式走上了仕途。

    ——乌桓草原

    丘力居焦急的在一个帐篷外走来走去。

    这个帐篷里的是他的独子楼班。

    也是未来乌桓的王,此时不过十岁。

    在丘力居边上还有一青年,见丘力居如此坐立不安,便劝道“楼班大人乃星辰下凡,必然无碍,父亲无需如此焦虑。”

    青年是丘力居的从子蹋顿,长的孔武有力,号称乌桓第一勇士。

    丘力居叹了口气,要不是因为楼班也染上了病,他也不会派人去求郭勋,之前因为边市税收之事,他和郭勋已经是闹得不可开交了,尤其是这次黑瘟由于是从汉人那边传来的,族内已经有人怀疑是汉人在投毒,叫嚣着要起兵给郭勋好看。

    丘力居又看了一眼蹋顿,蹋顿对自己还算尊敬,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尤其是在一些老人口中时常把蹋顿和冒顿相提并论,丘力居虽然读书不多,也知道冒顿是怎么上位的,因此对他是又用又防。

    赤山啊,让我儿熬过这关吧,丘力居不由的祈祷了起来,赤山是乌桓的神山,乌桓人认为人死后魂归此山,是掌人生死之地。
………………………………

第八十九章 黑瘟消散

    过了许久,帐篷打开了,阎柔和一个汉人医匠走了出来,丘力居急忙上前问道“情况怎么样?”

    阎柔拱手道“大王莫要担忧,小王子情况良好,已经用了药,我这次特地带来了注射器和马先生亲制的药物,已经打入了小王子的体内用于解毒,现在只需有人不断擦拭小王子手心脚心保证其体温不会太高即可。”

    丘力居长吐了一口气,然后高兴的拍了拍阎柔的肩膀笑道“我早就听说难楼那边有一个汉人豪杰,今日看到你,果然名不虚传,你是否愿意到我这里来?我可以给你五百帐的部众。”

    五百帐的确是大手笔了,几乎相当于丘力居直接控制的人口十分之一。

    阎柔笑道“吾等奉马先生之令来助乌桓,所为的不过是两族百年友好罢了,非有所图,如我接受大王的恩典,日后恐他人怀疑我家先生的用心,还请大王恕罪。”

    丘力居看着远处已经在建立的隔离区,叹息道“如果你们汉官都像马县令、刘刺史一样就好了,现在我们的族人虽然有牛羊,却换不到粮草,自己耕种的收获也不多,郭使君压迫太甚了。”

    面对兴盛了四百年的大汉,无论是草原上的部落还是西北的羌族从来没有敢想过什么入主中原的事情,此时的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让部落的人过的好一些,至于这种好是通过劳动交换获得还是通过劫掠获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阎柔也不敢答应什么,马强的牙膏、肥皂等物因为不是粮食、布料、盐铁所以可以不受限制的卖给乌桓人,但这些东西不能吃啊,何况马强已经许诺给难楼草原上的经销权。

    丘力居也知道阎柔对此事没有办法,便岔开了话题,再次谢过阎柔后许诺将馈赠礼物给马强以及大汉朝廷,一方面是真的感谢,一方面也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汉朝在边市上给予让步。

    ——一月后蓟县刺史府

    刺史府此时上上下下都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就连之前躲着不出来的刘卫也出现在了官吏当中。

    从出现瘟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瘟疫终于开始消退。

    “截止昨日,我幽州上下已连续七日未有新的黑瘟患者病例,所有得黑瘟的病患也已脱离危险期,开始恢复,因此我认为已可宣布,我幽州黑瘟已灭!天佑大汉!!”马强拿着一叠文书站在大堂中间对着众多官吏笑着说道。

    “天佑大汉!”

    “天佑大汉!!”

    “天佑大汉!!!”

    连呼三声后,马强将文书恭恭敬敬的递给了郭援,郭援则转交给了郭勋。

    郭勋接过这叠公文,心中叹了一声,不管他对马强有什么意见,但他不得不佩服马强这治瘟手段,两个月的时间,黑瘟居然真的被灭了,整个幽州染上黑瘟的超过三万人,最后却只死了不到四千人,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奇迹。

    之所以才三万人,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都住在自然村里,平日里本来就是半隔离的活着的,但即使如此,这也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的感染率,要是按往年的经验,这一次黑瘟非得病逝十多万人才会消散。

    所有人都感激的看向马强,就是这个少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拿出了治理瘟疫的办法和药物,听说这些都是其学派的秘典记载的不传之术,他却公之于众,如此德行,当得一拜了。

    “马县令,治瘟一事,你居功至伟,我预举荐你去洛阳为郎中,你看如何?”郭勋一脸真诚的说道。

    几乎在任何时代,外官和京官都是两回事,如果你说当土皇帝,那自然是外官舒服,但如果你想进步,京官的空间肯定比外官要大。

    比如说后世一个几乎同样人数的部门,地方上老大可能只是一个科长,京城里你给一个处长都低了。

    因此郭勋的这段话可以算是举荐了。

    郭勋也不想啊,但一来他必须有所表示,二来前几天孙璋又来信了,孙璋居然在信里表示之前是自己考虑不周,居然还要马强这样的贤才去读书,能治瘟的大才哪里还需要读书呢,应该直接辟他当郎中才对的。

    郭勋表示也是见了鬼了,当年自己就该读医书,读什么论语啊!

    马强则直接对着郭勋翻了个白眼,都不怕他看见,自己前段时间才说了不去洛阳,现在这样说,不就是怕担上一个屈贤的名声嘛。

    当然,这个白眼一瞬即逝,也就郭勋注意到了。

    这个家伙。。。郭勋的拳头都握紧了,真的是不当人子!

    看着郭勋一脸便秘的表情,马强心里哼道:谁怕你啊,你个明年就要被程远志砍头的人。

    对,程远志还活着,按道理这么长的时间,程志远应该活活饿死了才对,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硬生生扛了下来,虽然已经虚弱的不得了,但就是没死,还天天在那打坐。

    马强绝对怀疑这家伙天天喝的清水有问题,九成是古代版的营养液。

    要不是马强强硬要求百姓不得上街,程志远的城墙下面应该已经有无数的香火了才是。

    “请使君见谅,小子年不过十五,学识尚浅,今日行这县令事都深感德不配位,何况郎中乎。小子已决心闭门苦读,待学透门中秘典,再出山为天子效力。”

    四周的官吏听了更加叹服了起来,看看人家,才十五,就这么大的本事,还不骄不躁,觉得自己本事小了,还要回去读书,再一想自己家中那些天天偷鸡摸狗的王八蛋,突然有一种想回家抽人的冲动。

    郭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如此,我就代幽州赏赐你钱十万,丝绸百匹以当奖励吧。”

    马强对于这个倒是不客气的接下来了。

    走出刺史府,府外简雍、阎柔、田良、张盛都在外面等着。

    “先生,可能公布了?”阎柔拱手笑着说道。

    众人都是一脸的喜色。

    “可以了,去吧!”马强挥挥手说道。

    阎柔和张盛拱拱手,各带骑士奔赴蓟县各地宣布黑瘟已灭。

    幽州的黑瘟死亡不到四千人便被扑灭的消息如同一场风暴一样传遍了整个大汉。

    随着这个消息的同时,大汉上下都知道了一个名字——马强!

    这个神奇的少年,出身隐世学派,精通奇门遁甲之术,拿出了治瘟之法,还创造出了洗邪之物,这才使得这个席卷了幽州数十郡县的黑瘟消失于无形。

    而且那个根据此次经验所写的治瘟卫生条例更是可以适用所有类型的瘟疫,可以说有了这个条例,即使没有治瘟的药方,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病死的人了。

    如果世上真的有所谓的功德之力的话,马强应该会发现自己的功德都快成金身了吧。
………………………………

第九十章 太平之局

    ——巨鹿

    这里是张角的故乡,也是太平道的起始之地。

    冀州是此时天下人口最多的州之一,有人口六百余万,超过幽州一倍有余。

    之所以如此,盖因冀州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又靠着黄河,因此农业发达,人丁繁茂。

    但这样的人口密度也导致一旦出现大灾大难,冀州也往往是最为严重的地方。

    而今年,似乎又是一个大旱之年,从立春到现在,冀州只下了几场小雨。

    张角来到一片田边,用手试了试田地因为干涸而裂开的缝隙。

    一掌宽,大旱啊。。。。

    张角抬头看着无精打采的禾苗,几乎不用指望它可以再秋天结出多少粮食。

    “大哥,不光光是我们这里,整个冀州、青州、徐州、兖州乃至荆州都在大旱,这老天是不想让大家活下去了。”

    说话的是张梁,张角的三弟。

    张梁和一副神仙样的张角不同,他长的如同怒目金刚,一身的肌肉把衣服都撑了起来,比张角高了大半个头,足有小一米九左右。

    “洛阳那边怎么样?有下旨准备救灾吗?”

    “那狗皇帝怎么可能想到这些,我猜他连洛阳城外的阴晴都搞不清楚,何况天下了。”张梁的话里全是对刘宏的不屑。

    “大哥,三弟,孩子们都到齐了。”一个穿着符文道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喊道,这是张宝,张角二弟。

    “好,去议事吧。”

    在他们不远处是一片道观,这便是太平道的核心所在。

    三人一同来到了一个大堂,大堂最高处摆了香案,香案上祭祀中间的为太一,边上分别是黄帝和老子。

    汉代没有什么玉皇大帝,只有昊天和太一,昊天和太一实际上本来是两个神,但自王莽起有渐渐和二为一的趋势。

    在香案下,有三个座位,自然是张角三兄弟的,而再下面,则有数十人,均为三十六方的渠帅或者代表。

    “见过大贤良师!”张梁站在张角边上喊道,数十人一同对张角施礼,张角笑着挥手让众人都坐下,然后才道“贫道近日夜不能寐,心生澎湃,故而起身夜观天象,发现天有斗转星移之象,地有龙蛇起陆之气,此乃天翻地覆之迹也。”

    说着,张角的表情慢慢从最开始的祥和变成了严肃。

    “如此异变,贫道不得不耗费心血掐算一番,汝等应知,帝王,天之子也。皇后,地之子也,故而帝王失德则天变,皇后失德则地变,本君王者当以道德化万物,令各得其所也。如今君王失道,故致水旱无常,盗贼数起也。

    如贫道掐算无误,天下即将五灾横行,万民受苦,百姓遭殃,吾等修道之人,当有救民济世之心,汝等以为然否?”

    话虽然绕,但所有人都听得懂,这说白了就是在说天下如今这样都是皇帝老儿的错,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把皇帝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