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秦朝娶老婆-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望,不能等死,她放下李唐山,她要找找看,说不定这个山洞里还有吃的呢!

    吕雉把李唐山身上湿透的衣服全部脱掉,然后把那件破衣服裹在他的身上,又累又乏的李唐山躺在干燥的草垛上很快就睡着了……

    吕雉把李唐山脱下来的衣服仔细拧干后,摊开晾在山洞的石头上。她又将自己的裙子也脱下来,拧干水后,又穿上了。

    山洞里一片漆黑,雨似乎小了很多,吕雉的手在草垛间摸来摸去,竟真的摸出一个拳头大的野果子!吕雉的心狂跳——这样就饿不死了,她将野果子薯藏在自己躺着的草垛下面,她要等明天早上和李唐山一起吃——他们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

    ,听完吕雉讲述,李唐山很想告诉他,她深受那个李唐山已经战死沙场了。他不忍心再伤害多一次,心中很保护眼前柔弱的女子,李唐山把吕雉抱得更紧。吕雉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不一会儿,她靠着李唐山肩膀也睡着了……

    李唐山看着头顶愈发明亮闪烁的星星,只觉得生活像梦一般,美好的不太真实。

    一夜好眠,翌日清晨,天才微微亮,李唐山便醒了过来。

    睁开眼一看,当发现原本睡在怀里的吕雉此刻已经不在身边了后,李唐山心里一慌,,立刻便跳下屋顶,想要去找吕雉。

    “娥姁!”

    “醒了。”

    看到大步过来的吕雉,脸色红润。

    李唐山发现那张绝俊的面庞,明显的是被冻僵了,脸色白的有些不正常。他的身上,全是寒气,连头发丝都是露珠的。

    李唐山笑,低头亲吻吕雉的额头,又抬手去揉她的长发,“天快亮了,等下就跟大家出发了,既然醒了,就起来洗漱一下,一会要赶路吧。”

    吕雉知道跟李唐山一起时间随着离外公家越来越近就会变得越少,她非常珍惜现在的时光。

    赵佗这时从房间走出来,看到见李唐山已经在门堂前便问:“姐夫,你怎么起得这么早?你好像一夜都没有回来过,你昨晚去哪里了!”

    吕雉一听赵佗喊李唐山,眼角泛着眼光:“唐山哥哥,你已经娶妻?”

    李唐山笑着伸手刮了一下吕雉的小鼻子:“怎么可能?你唐山哥哥心里现在只有你装下你一人。你先回房去,夫人一会又要找你了!”

    赵佗睡眼朦胧看见吕雉也在:“神仙姐姐,你也起得那么早!”

    吕雉并没有回答赵佗,只是向他点点头,望着李唐山转身回房去了。

    这时李唐山看见司马欣也出来,便上前去说:“司马将军你让大家动作快一点,大家用完早餐就出发。到了宝鸡大家就可以休息多一天。”

    司马欣丑陋的脸一动一动的让李唐山感觉特别不舒服,司马欣狭长的浅绿色眼眸中一抹惊讶的神色一闪即逝,那是一种怎样的绿色,仿佛初春时节柳稍上绽放的新绿,又仿佛碧色湖中溶入了初化的雪水,那样透明的绿意中却泛着冷峻幽暗的光泽,飘荡着一种死亡的气息,散发着让人窒息的压迫感。

    司马欣对李唐山点点头就转身离开了。

    李唐山总感觉此人不太可靠,李唐山低声跟赵佗说:“赵佗,你给我盯紧司马欣,他让我感觉到很危险!”
………………………………

第八十一章 山路车祸

    山密密麻麻的,水密密麻麻的,山上的小道也密密麻麻的,都像血管一样,绕着八百大地上秦川大地上奔跑。

    昨晚还风高月清,现在天阴沉沉的。那一大团一大团粘稠的乌云,让马队的心里不由得烦闷起来。

    “靠!搞什么鬼,下雨了?”抹掉了落在脸上的雨珠,李唐山郁闷地自言自语道。

    “唉,又得冒着雨赶路了。看来这雨不会太小……”吕文道

    李唐山嘟嘟囔囔地穿上破旧的蓑衣,一股铁锈味儿夹杂着土腥味儿扑鼻而来。

    不一会,风一阵紧似一阵,雨也一阵紧似一阵,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像一道银帘挂在空中。耳边只有哗哗的响声,雨滴像密密的铁丝网一样,从天上漫无边际地吹到地上,好像是天河决了口子,落下了滔滔大雨。 2、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吕文大喊道:“大家当心一点。”

    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雾如尘。风雨地席卷着大地,只见大雨一会儿向东,一会儿飘向西,一会儿又构成一个大大的漩涡,霎时间雨大的像是天上的银河泛滥了一般,从天边狂泻而下!

    李唐山靠近吕文和赵佗他们几个说道:“吕大人,赵佗得找个地方躲雨,继续前进太危险了!”

    刹时雷雨交加,电闪雷鸣,大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摇摇欲坠,震耳欲聋的雷声如在耳边。

    吕文点点头说:“李大人,这雨也太大,先避避雨比较稳妥一点。”

    赵佗看看四周说:“这荒郊野外的,没有地方可以躲雨!”

    “让开,马惊了!”一阵急促刺耳的声音从对面传来,李唐山在雨中眯着眼往前看去,一辆大马车正发了疯似的朝自己马队这边冲过来。

    “他妈的,这马车该不会坏了吧!”

    李唐山吓了一跳,连忙把马车往旁边驶去。

    可是,晚了!

    “吱呀――”“咚!”

    几辆马车撞在一起,马车来不及刹车,一声‘兹’的声响,轮在路面上留下两条深深的刹车痕。

    马挣脱缰绳逃走了,这时从车上跳一位快30多岁侠客装扮的中年男子,鼻子高挺,两颊端正,美须髯,长7尺7寸左右和一位18多岁的小伙子。连忙向李唐山道歉:“各位大人,我们家马车被雷声吓坏,惊扰各位。实在是不好意思!”

    李唐山一听就火了,心道:“这两家伙,轻轻松松就要把我们打发了。好手段!”

    吕文一看这位中年男子相貌不凡,心里甚是喜欢!

    李唐山越来这个家伙不顺眼,一幅欠揍的样子,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不务正业,一只狗腿,一壶好酒,此生足矣,整个一混吃等死之人。

    这中年男人感觉李唐山和赵佗并不是友善,便连忙向赵佗和李唐山问好:“在下泗水亭长刘季,两位英雄气度不凡!”

    赵佗听刘季拍他的马屁,心里还是很高兴。便抱拳行礼:“在下赵佗,两个侠士有礼了!”

    李唐山一听是刘邦,他的情敌出现了心想:“就这个中午肥腻大叔,吕太公真的眼睛瞎得了,要是自己心爱的吕雉的妹妹嫁给这个混混。不行,我绝对不允许吕雉嫁给刘邦这个混混。”

    刘邦的小伙子见李唐山神情不善,抱拳对李唐山施礼:“在下沛县县吏萧何,这个公子气宇轩昴,真是人中龙风!”

    李唐山对历史上萧何的印象不错,高兴回礼:“你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萧何,在下李唐山,你可是我的偶像!你以后见韩信后将会成就一番事业。”

    萧何见李唐山说法方式和口音如此奇特,心中好奇问道:“李英雄,何为偶像!你怎么认识我好友韩信?”

    李唐山不知道怎么解释,胡言乱语道:“偶像就是敬佩,韩信公子是人中龙风,我自然听过过他!”

    萧何一听李唐山的话,更像迷糊了,小声对着李唐山说:“我的兄弟韩信生活并不如意,处处碰壁,被人欺负,还曾受到胯下之辱,他因为性格问题,不懂得讨好别人,自己又没有挣钱的能力,经常连饭也吃不上。经常需要靠别人糊口,许多人都很讨厌他。”

    李唐山小声跟萧何解释:“韩信现在还小,能力还没有表现出来,你以后要善待他!以后有机会也要结识他!”

    萧何点点头,觉得李唐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立刻有了结交的意思。

    李唐山看萧何也感到很亲切:“韩信很擅长带兵打仗,而且很有谋略,他是一个有名的军事家、战术家。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邻晋设疑、夏阳偷渡、四面楚歌、背水一战个个都是留名千古的,韩信与张良、你萧何被大家称为汉初三杰。”

    萧何对于李唐山更好奇了,李唐山怎么知道那么多未来的事情:“唐山兄,你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李唐山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一起兴起,说漏嘴了!连忙摇摇头,决定把这事嫁祸给黄石公那个老不死的:“非也!非也!这些都是从黄石公那边听来的。”

    萧何一听对于李唐山的话深信不疑,点点头说:“以后,可要好好去拜访问一下黄石公老前辈。”

    李唐山与萧何一见如故。这时雨也慢慢停歇下来

    刘邦那个中年大叔厚着脸皮跟每个人都打个招呼,当看到吕雉时候,心中世间既然有这么美丽的女子,心里已经暗下决定一定要把这个女子弄得到手不可。

    吕文对于刘邦的表现看在眼里,心中很高兴。吕太公擅长面相,他一看到刘邦,就觉得刘邦气度不凡,相过的人没有一个比的上刘邦的面相,将来必定尊贵至极。李唐山已经在吕文女婿人选名单打了叉了,这时正在跟萧何聊得火热李唐山不知道自己就是这样子被出局了,他要是知道因为混混刘邦出现,他未来将要失去挚爱的吕雉,肯定会一刀砍了刘邦的狗头。
………………………………

第八十二章 修筑驰道

    大家很快就处理好车祸,幸好损失不算很大。刘邦和萧何有事急着要赶沛县去,吕文把自家的马车给了一辆萧何和刘邦。萧何非常感激让吕太公的有时间到沛县来作客,并与李唐山和赵佗一一告别。

    马队很顺利到达宝鸡,李唐山与吕雉相约工作完成后再来找吕雉,吕文把吕雉母女送回娘家后。

    宝鸡就是暗度陈仓的陈仓,古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肇始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着极其灿烂和辉煌的文化积淀。宝鸡作为华夏文明的祖源地其历史地位之崇高,文化传承之奥妙的独异秉性在全国都有着必须正视的影响力。古陈仓也是一片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文学热土,古往今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重镇。《诗经》,中国文学的开山鼻祖,就诞生在这充满智慧和深厚文化积蕴的历史圣地;《汉书》、织锦回文诗,这些哙炙人口的巅峰之作,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无以伦比的重要影响;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这些灿若星河的文学泰斗都在古陈仓这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学沃土上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名篇佳作,使这片神奇的大地侵润着泽被大众,惠及百姓的艺术灵性。

    李唐山、赵佗和吕文很快投入现场工作。秦始皇出行路线暂定从咸阳出发,西行经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今宁夏和甘肃东部),直达泾水上游的鸡头山(今甘肃平凉西),然后过回中(今甘肃平凉北),回到咸阳。

    宝鸡的“姜氏城“拜炎帝是必不可少的。炎帝当年渭水河畔耕医琴织。炎帝修火之利、以火德王,教民稼耕,遍尝百草、始作衣裳,融合华夏、凝聚四方。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开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统一奠定了基础。炎帝的发明和创造,表现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造福于民、自强不息的创业和奉献精神。

    特别对李唐山这些海外客家对炎帝的感情更深厚,李唐山就听说过炎帝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最末一个月为腊月。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中,要对神灵进行祭祀,以感谢神灵这一年来的庇护,并祈望下一年的风调雨顺。在炎帝死后,腊祭逐渐变成了八腊之祭,但同样表达了民众对农业丰收的祈祷。

    官方对炎帝的祭祀,最早始于黄帝。《路史》中记载:“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辘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楠,守其先雯,以奉神农之祀。”

    出巡的路线已经规划后,准备修筑道路的事宜。

    李唐山借鉴现在高速公路建设一些标准,规定驰道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都要种上树,又防风又美观。李唐山特别考虑到现代高速公路节假日经常造成堵车的经历,加上秦国老百姓大部分使用慢速交通工具,将会大大制约驰道高速化特点,专门规定驰道为皇帝出巡时和和军事用途专用的车道,一旦出现战争则驰道也可以作为物资运输的补给线,使得军需物品能快速、安全的运抵前线。

    李唐山借鉴现代马路建设经验和结合秦国实际情况,和赵佗、吕文商量后做出初步方案呈给了秦皇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四周呈散射形状分布。原来李唐山打算借鉴中国高铁的经验来做一条铁路,发现以泰国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连一公里都修不出来。那些穿越小说男主角回到古代能够利用现代科技大改变历史的行程,李唐山发现一切都想象来得更复杂,理论基础、工艺水平、采矿和冶炼技术和民众的接受程度根本决定不可能发生现代科技在古代运用的情况,都是夸张想象,只可能改变很小一部分的人。

    秦皇帝非常满意李唐山他们建设方案,李唐山也开心能够参与到中国古代最一条国道的建设。这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李唐山作驰道总指挥带赵佗大搞经济建设,又借助李斯的车同轨的政策。李唐山考虑到古代的公路建设没有必须水泥,只在泥公路和加一下小石子或者沙子。土路硬度很差,所以制定车辆标准,每辆车的两车轴间距离相同,当时大多为两轮车。李唐山根据不同用途其设计了不同车辆,有的适于载重,有的利于速行,有的轻便舒适。也有灵活适用的独轮车和稳定性强、载重量大的四轮车等。李唐山还在车轴上加铁圈,使铁与铁相磨,并在其间加上油脂润滑,不仅增强了车轮的牢固性,减少了车轴承的摩擦力,一切以方便交通为考虑。

    得到秦始皇帝批准后,筑路工作马上,从全国征集大量民工,要先挖出毛路,再铺上砂石碾压。民工们使用的是最原始的,锄头、铁铲、扁担、草绳等工具,石头都是就近取材。全线开工以后,附近河里能搬动的石头,几乎都被捞光,其余从山上开采的石块,必须用铁锤,一锤一锤敲成石粒铺成路基。

    铺完碎石,紧接着就要压路基。压路基,用的也是人拉石碾子,分层滚的原始方法。一个石碾就有3到5吨重,而且大多无法就近制作,必须靠手推肩扛,从山林里运来。遇到下坡时,石碾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力,让地面上大量的砂石,也随之飞滚而下。

    筑路工程一直进行很顺利,吕文和赵佗也在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李唐山给施工队制定填方路基的施工工序与步骤: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路基整修。

    李唐山还规定填方路基土料的选用:

    1、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

    2、淤泥,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物(清除树根、树叶等)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填土使用。

    3、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果填方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各种土料不得混杂使用,以免填方内形成水囊。
………………………………

第九十七章 师门

    李唐山这个麻省理工,平时也看过不少关于修路的书。

    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的工具,只采用人工填土法。

    1。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填土。

    2。由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得大于一尺,粘性土为二寸;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型。墙基及管道回填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4。人工夯填土用60~80kg的木夯或铁、石夯,由4~8人拉绳,二人扶夯,举高不小于一寸,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

    5。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设备夯实。两个设备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两丈,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半尺。

    在李唐山这个高材生帮助下,驰道很快保质保量完成了。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李信集结十万大军,于咸阳城外,恭迎皇帝出巡。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皆数聚齐,奉常胡毋敬率领众属官,设坛祭祀,祈福上苍。

    呜——

    阵阵战鼓号角声,如天雷轰鸣,皇帝的步辇轺车仪仗行营,一路浩浩荡荡,自咸阳宫而来。

    数十万咸阳百姓,踮脚观望,再也没有影视剧中咒骂暴君的景象了,倒是感激涕零的百姓欢声此起彼伏,蔓延四方。

    今日,是皇帝出巡的日子。

    新政、国法,新粮等诸多事关大秦民生根基的问题,已经解决,只剩下修缮帝陵、阿房宫。

    始皇帝毕生一次大巡狩,目的就是为了镇压六国复辟暗潮。

    这一次,始皇出巡,没有辚辚御车之声,没有侍女伴其左右,身着甲胄,如统帅大将,手持太阿剑,威风凛凛,何等意气风发。

    依照奉常胡毋敬的指示,该祭天祭天,该祈福祈福。

    没办法,在这个年月,与其说祈天,倒不如说作为天下百姓看的。

    “蒙恬……”

    群臣百官站在一旁,手持笏板,右丞相李斯窃窃私语,道:“陛下御驾亲征,盔甲着身,不禁令老夫想起数十年前,吾等随先帝南征北战之时。”

    “先帝功业千古,陛下若想扫平六国余孽,当应如此也。”

    蒙恬早已换上大将装束,头戴青铜锻造头盔,一尺长的盔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径直五寸的两只护耳弧度精美,一件丝质大红披风着身,光洁垂平,披风扣上的两颗海珍珠,乃是始皇帝当年亲自赏赐的。

    乍一看去,蒙恬倒是显得年轻许多。

    祭天仪式结束,始皇纵身上马,两腿一夹,哒哒马蹄声直奔十万大军疾驰。

    “启禀陛下……”

    李信、蒙恬坐于战马之上,抱拳道:“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待陛下亲自检阅。”

    秦始皇骑着骏马上大声大喊:“将士们辛苦了!”

    将士们高声喊:“始皇威武!”

    秦始皇骑着骏马上继续大声大喊:“将士们辛苦了!”

    将士们高声喊:“大秦必胜!”

    。。。。。。。

    将士唱起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当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又在华夏大地上唱响时。老秦一脉不折的脊梁,一段无可非议的过往,浸寂在历史微漠的悲哀中。雪地上遗落的脚印,风雪中赶路的书生,但吟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才实现了统一的夙愿。而这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作为一句全民宣言,在时时的激励着每一个老秦人。这句话,是大秦一统六国的“民族誓言”。

    炎黄一族从来都是苦难与战火的集容,可是,敢问有几辈敢像老秦一脉那样,把世世代代的悲壮啸在穷山恶水之间?自古汉多逆乱,晋多粗莽,隋叨心机,唐腻繁缛,宋行怯懦,元素蛮荒,明清钝化。唯有老秦一脉坚毅、尚武、崇信、朴厚。开后世之波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华夏一族今的共同价值观,这种精神需要从上到下、深入人心,流入整个民族的骨髓里。每当国家民族陷入危难之际,海内外的每位中华儿女都喊着口号站出来为国家、民族舍生赴义。

    李唐山又是何为不是一种幸运,亲眼目睹和参与了秦朝的建立。

    秦始皇重新站上检阅,他挥挥手,军队向流水般向西方开拨去。李唐山被李信将军安排赵佗、阎乐手下负责保卫秦王的安全。秦始皇利用李唐山、赵佗和吕文修建高速公路开始第一次巡游,开始巡行陇西和北地。

    赵佗对李唐山说:“姐夫,我好感动!我第一次感动哭了!大秦壮哉!”

    李唐山说:“秦王朝太强大了!”

    此时李唐山看着不远处赵高和阎乐对自己点头问好!李唐山也只好向他们点点头,他心中一直都在疑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赵高举手示意让李唐山过去,李唐山夹一下马上来,向赵高方向过去:“前辈,你找我何事呀?”

    赵高点点头说:“李唐山,没有什么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