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秦朝娶老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不管怎么说,前面那钢铁海洋还是给了布洛陀军极大的震撼。
毕竟,在此之前,很多布洛陀军也不过是普通部落首领,根本就没上过战场,也没见过真正的职业军队究竟是什么模样。
布洛陀决定要好好鼓舞鼓舞士气,也学着对面吴芮的模样,骑了马冲出阵,立在部队的前面,大声吼道:“对面的敌人是谁?”
乱糟糟的布洛陀军没有想到军主会问这么一个问题,都是一呆,良久,才有一个人回答道:“听说是秦国的南征军,很厉害的。”
“混帐东西,笨蛋!”布洛陀大怒,一鞭子抽到他头上,大声道:“不对,你说错了。对面就是一群混蛋。”
那个回答问题的士兵被一鞭子抽得满头是血,捂着脸蹲了下去。在布洛陀一番鼓动下,士气比之前好了很多。
布洛陀很满意自己手下的士兵就这么被自己轻易地激励起士气,布洛陀一挥手臂:“擂鼓!”
激烈的战鼓声在盘地上响起,一万多贼军同时捏紧手中的兵器,迎接南征军骑兵的冲击。
五万南征军被吴芮分成几个千人队,准备给敌人来一个循环攻击。
可是,他的这个战术还没有进行完毕,等到第一个千人队冲上去,战斗基本就算结束了。
第一个千人队由史禄亲自率领,敌人因为结成好几个小阵,所以他也没有选择正面进攻,而是平平地从敌阵前削过,准备将贼军朝中间驱赶,让他们挤成一团。
等那他冲到敌人阵前,贼军看到闪亮的马刀和轰隆而来的战马,同时发出一声喊,丢掉手中的兵器就朝后面涌去。有命赚钱,也得有命去花。死亡的威胁终归是大过金钱的诱惑,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贼军在瞬间崩溃了。
于是,史禄索性改变战术,直接对着敌人的正面猛冲。
立于中军大旗下的吴芮见敌人如此不经打,忍不住苦笑一声,一挥手,示意已经急得跳脚的第二个千人队也杀过去。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马,史禄那一千人就能彻底干净爽快地解决战斗。真到那个时候,被留在后面的第几个千人队岂不是眼睁睁看着战友在前面立功,而自己连口热汤也喝不到。
金属的铁流倾泻而下,鼓动着死亡之风。
战斗就这么简单地在一个时辰内结束,南征骑兵追击出去三十多里,才停下来。
这三十里路的距离内,到处都是如秋叶般飘落的尸体。
骑兵们也不知道斩杀了多少贼人,直砍得手臂发软,直杀得浑身被敌人的鲜血染成红色。
几乎每个人的马头上都挂着一级头颅。
很遗憾,布洛陀还是逃了,据抓到的俘虏说,这厮不愧是经验丰富的秦军老将,部队刚一混乱,他就知道事已不可为,立即抛下部队,带着亲兵跑了。
“这个布洛陀倒是跑得干脆。不过,不用担心,他如今还真是彻底地成了光杆司令,就算逃回南宁武鸣又能如何。今日斩获如何?”
战果清点出来,俘虏一千,斩首六百二十级。
“俘虏都放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也免得又被赵佗给坑杀了。我已经被人诬陷成食人肉的生番,可不想再被人当成屠夫。”吴芮冷笑着对身边的李唐山:“派几个人将头颅给赵主帅送过去,对他说,我南征军的斩获都是从战场上得来的,正大光秦。这几个送人头过去的人,得在赵佗面前显示军威,不能堕了我军的志气。还有,派人去对安阳王说一下,我吴芮明后日一早就会进南宁城,让他老人家淮备好。”
“别得意!打下来又没有人能守,有什么意义。”李唐山大笑起来。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息民怨
刀间点点头,这些东西在李唐山人第一次通告中已经知晓,不过军事会议认为,骆越付出这些远远不够,南越的科技,人才,都能为南征军带来巨大的益处,刚才媚珠的话语中,并未承诺放弃土地行政权,就算骆越潜入红河以南,对咸阳城来说,依然是个寝食难安的危险。
“骆越方国想保留种族生存空间的愿望,南征能够理解,但公主阁下也知道,我们双方的积怨太深,仅仅凭这些代价是不够的,你们仍有数量众多的军队,也许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又会重新开战,除非您给的承诺能打消我们这方面的顾虑,否则我无法答应贵方国的请求。”
双方对于对方开出条件都不满意,议和一下子进入僵局,双方打道回府准备第二轮谈判。
李唐山在大营里接见了谈判回来的刀间的等人,听见赵仲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任老将军来信,言豫章各地蝗灾爆发,农田破坏,还望将军做好准备!”
李唐山一下子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急忙喊道:“速叫众人来议事。”
李唐山看完任嚣的来信,便向众人说道:“任老将军言及此次蝗灾有波及豫章、鄱阳、零陵之势,今各地战乱,百姓十不存一,又遭此劫难,流民必会增多。尔等要做好救灾工作,防止有叛乱发生。”
众人回道:“诺。”
“今我们还有粮多少?”
从事赵仲说道:“从用将军在零陵等地新法耕作以来,我们粮食产量大增,且我们相对来说比其他地方受损较轻,故此次蝗灾并无大碍,只是此次农田受损,今年粮食产量必会减少。”
李唐山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说道:“此次受灾之甚我等此生未见,能安然渡过便是好事,今年产量不能再作苛求。”
此时史禄说道:“此次蝗灾我等不能小视,如真若任老将军信上所说,各地流民必会增加。到时各地无粮,豫章附近流民必会纷纷涌向零陵等地,到时才是我等着急之时。”
听完史禄的话,众人也倒吸一口凉气,此事当为头等大事。这时有人说道:“如若真到史禄所言境地,自能命令各地县令阻止流民入城了。”
赵仲一听这话便着急了,说道:“此法万万不可,若如此做,任老将军之名必遭诋毁,天下百姓又如何看我任老将军,到时悔之晚矣啊!”
“那该如何?此也是为任老将军计,如若不然,待流民纷纷入境,粮食不足之时,我南征军危矣。若如此做,虽名声不好,但根基尚在,若任老将军励精图治,还有扬名之时,此总比丢掉基业为好!”
李唐山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十分着急的,但此事还需同任嚣商议。李唐山于是便令史禄、日岗山组织救灾,尤其是流民之事,可先行救助,待其同任嚣商议过后再行决断。
众人于是便依李唐山之令开始救灾,而李唐山同吴芮即刻赶往鄱阳,同任嚣商议赈灾之事。
此时鄱阳府内,赵佗说道:“任老将军,赖任老将军屯田之法的实行,泰山郡去年粮食产量又大增,后又有唐山从陶谦处拿来之粮,我境内百姓度过此次蝗灾无忧,即使缺粮也断不会有太大缺口。”
屋内众人脸色都轻松下来,但赵佗、蓝虎等人却丝毫没有懈怠之色。赵佗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任老将军,即使如此,此次任有大患。此次蝗灾,遍及各地,鄱阳等地富庶,故流民不会太多。然咸阳、大泽、街亭等地,战乱频繁,生产无力,到时必会纷纷涌向豫章,若救灾成功,则任老将军扬名于天下,若失败,任老将军恐怕根基受损。”
赵佗说完以后,屋内一片沉寂,任嚣也不知如何才好,如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任嚣于是便下令让赵佗主持救灾工作,应对流民的冲击。
此时的李唐山正在奔向鄱阳的路上,因蝗灾初起,境内流民还不算多,百姓一天少吃点,还能应对此次蝗灾,各地较为太平。但李唐山知道,不出几日,各地便不会是这种情况了。
两日后,李唐山终于来到了鄱阳,一进府内,便见任嚣同众人再议,而赵佗由于主持救灾,故不在此处。任嚣见到李唐山,疑惑道:“唐山不在武鸣议和,来此何事?”
李唐山也不废话,直说道:“任老将军想必已知道此次蝗灾之后果,容此来便是为此事。”
“唐山可有良策?此事已困我等多时。”
“任老将军,此次蝗灾我境内百姓尚能自保,故无甚大事,但恐其他州内流民涌向豫章,这些流民便是大事。”
“唐山所言与赵佗等人相同,但此事悬而未决,实在令人愁苦。”
“任老将军,容此来便是为此事。若流民一事处理好,当为任老将军增一助力。容来鄱阳之时,路上流民虽然不多,当各州流民皆有,不出几日,流民之数便会猛增,我等不救也得救。”
“我已命赵佗主持救灾,而且将你从武鸣得来之粮也已投入其中。”
“任老将军,救灾时,流民遍地,无所事事,治安定会破环,故我等需要做好稳定治安的工作,而想这样做的话便需两点,一是派遣官吏做好维持治安的工作,这想必赵佗已经做好。我想说的是第二点,治安之所以会被破环,是流民无所事事的缘故,我等便要从此处着手。”
任嚣听此,说道:“唐山之言不错,然流民能做何事?”
“容以为流民可做之事有几个,第一便是修路。任老将军应知道路通畅对军队行军速度的影响,若我利用流民修路,便可在短时间内将百越境内主要城市之间的路修好,此大有裨益。”
任嚣点点头,说道:“还有何事,唐山速速道来。”
“第二便是修渠。蝗灾之后,当恢复生产,若有水利,粮食产量必会大大增加,故利用流民修渠,在辅以工匠所造器械,便可快速积聚实力。”
任嚣喜道:“唐山此法大善,如此一来,我便可将流民利益扩大,造福我豫章将来。”
“任老将军,我将此法命为以工代赈。此法能在救济灾民的同时将流民最大化利用,不仅可以充实我境内人口,更可以为之后带来收益。”
“唐山大才!不知唐山可还有其他想法?”
“任老将军,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此话想必任老将军知晓。我游历各地,也习到不少防疫之法,任老将军当一试。”
“此乃大事,当尽早防止,唐山定要倾囊相授。”
“首先便是组织医师,前往灾民点排查,将疑似带疫者集中到一个地方,在将患者按病症分类,对症下药;其次便是修建茅厕,禁止随地排污秽之物;之后要命令灾民尽可能少喝凉水,要将其煮沸冷却后在喝;同样要注意个人清洁,用热水擦洗;最后便是尸体的处理,若有病者死亡,不可土葬,以火烧之。”
任嚣看到李唐山说完,便向众人说道:“尔等定要听唐山所言办事,若有处理不善者,别怪某无情。”
“诺。”
任嚣看向李唐山,说道:“唐山可还有话要说?”
“容暂时就这些事情嘱托。”
任嚣说道:“既如此,尔等便去吧。”
待众人走后,李唐山向任嚣说道:“任老将军,可借此机会将一些事实施。”
“何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救灾得民心
“值此之际,老将军可下招贤令,不论品德优劣,唯才是举。只要其自信自己之才,便可来投,老将军依其才而定官职。此便可扩大寒门的势力,为以后铺路。”
“唐山此言大善,我这便将文若等人叫来商议此事。”
“老将军且慢,容还有一事,老将军此时还可将监察之事提出。”
“计将安出?”
李唐山笑道:“老将军到时便知。”
待众人到齐后,任嚣说道:“今逢蝗灾,诸位皆身兼数职,且各地也有官员空缺,故我欲下招贤令,向燕昭王一样为天下贤士提供实现自己抱负之机。”
赵佗说道:“老将军此举也不是不可,今逢乱世,当以天下贤士来治之,只是不知老将军有何要求?”
任嚣笑道:“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李唐山此时说道:“老将军,吾以为首要条件便是才能,唯才是举,其他皆可以暂不考虑。”
“唐山此言不妥,”赵佗反驳道,“无德有才,再居官位,岂不会贻害百姓?”
“赵大人所虑吾有不同想法。先人曾言,人非圣人,岂能完美处事,故有才者德行略有亏实属正常,只要诸位同僚相互监督,若有人实为大恶,自可禀告老将军,老将军再依事断之,当无大患。”
任嚣见众人议论纷纷,喊道:“安静。诸位对唐山所言有何看法?”
众人相互看了几眼,便有人说道:“赵大人所言不无道理,然若有人不显于面,我等又如何得知,故此法不妥。”
李唐山知道有人上钩了,于是说道:“诸位担心不无道理,不如让老将军命人专行此事,如此一来必让那些心怀鬼胎之士无所隐藏。”
任嚣听到此处,向李唐山看了一眼,又看向先前说话之人说道:“唐山之言也不无不可,不知诸位有何看法?或是能有比唐山更为简便之方法?”
众人皆无话可说,任嚣见此,便说道:“既如此,便据唐山所说来行,可好?”
“臣等遵老将军令。”
任嚣笑道:“唐山,此事是你提出,可还有需要注意之处?”
“老将军,此乃容草创,还尚未精研,不过老将军要真行唐山所说,容则需嘱咐老将军,行此事之人只能有监察之权,万万不可赋予其审判等权力。”
“吾知晓,”任嚣道:“既然如此,便设一官职好了,由专人从事。”
“诺。”
任嚣看了一圈,说道:“今初议,尚未定论,便有唐山先行负责,待完善之后再议。”
“诺。”
“既如此,便由赵佗拟招贤令,散至各地。今日便如此,尔等先退下吧。”
众人欲退,任嚣叫住李唐山,说道:“唐山还需在鄱阳多待几日,你在鄱阳没有家人,颇为冷清,还是先来我府上,我等也好叙叙旧。”
所有人都以为这次蝗灾定不会再出事端了,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好像便不太乐观了。
徐地方,鄱阳,将军府内的众人满脸焦急之色,谁都没有料到此次蝗灾危害如此之大,灾民不断增加,虽是徐地方之富也无法全部救济。
呈芮此时说道:“老将军,灾民越聚越多,粮食也即将用尽,若再不解决,恐灾民叛乱!”
蓝虎等人也毫无办法。如今可用之粮只有军粮,军粮却不可轻动,但在此局面下,怕是不懂不行了。蓝虎于是说道:“老将军,唯今之际,只有动用军粮了。不然,悔之无救。”
任嚣其实心里也明白此时只有此法可用,但他却怕照此情况下去,怕是军粮都无法维持。任嚣无法下定决心,于是便向众人问道:“诸位可还有何良策。”
众人都埋下了头,他们也知道任嚣担忧何事,但却都不敢想象那种情况。这时,刀间说道:“老将军,初唐山之法外别无他法。且此时我等也只能允许灾民流往他地,以徐地方之力也无法承担如此数量的灾民。”
鱼威洲此时问道:“不知老将军是否求助于闽越王家?”
任嚣说道:“闽越王家粮食毕竟不多,先前已助一部分,此时已无余力。其虽有钱财,但观这天下,有何人可卖之?”
听完任嚣的话,众人也不报认何希望了。任嚣看着这些人,说道:“便依唐山与赵佗所言行事,尔等先下去吧。”
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意识一样,总喜欢挑战人的潜力。一段时间的救灾过后,令任嚣头疼的消息再一次传来:军粮怕是不够支撑了,现在已有军队食桑葚度日。
就算以徐地方之富,任嚣都无力阻挡此次蝗灾,就更别说幽地方、青地方这些不是苦寒便是战乱之地。全天下的人都在祈祷,祈祷此次蝗灾快快过去。
各地的流民听说现在只有咸阳之地还有粮可接济,于是便纷纷涌向咸阳。此时,就算有多少余粮的任嚣也无法坚持了,于是众人便再一次对此事展开商议。
屋内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沉默思索,此时的他们也面临同任嚣一样的选择,既该不该动用军粮。任嚣无法静下心来,便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看向前面的李唐山与赵佗两人,他们知道此时也只有此二人的想法或许有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此时这种弹尽粮绝的局面,二人也无可奈何。李唐山向任嚣说道:“老将军,此时只有动用军粮了,用南征军大营之粮再将各地军粮抽用一部分,或可面对此时危机。”
任嚣听完李唐山的话,又看了一眼赵佗,赵佗见此,摇了摇头,便把头低了下去。任嚣便知只能这么做了,于是便说道:“尔等即刻便依唐山所言,抽调军粮,至于南征军大营之粮,便由蓝虎前往调取,发往各地。”
或许是老天也知道了所有人的潜能都被耗尽,几日之后,灾情便慢慢的减弱了。各地官员此时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再继续下去,所有人都不知道会发生何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蝗灾最终是过去了,灾民便开始准备慢慢返回,当然也有的灾民留了下来。此时各地官员要做的便是做好灾民的返乡与安定工作。对于任嚣等人来说,重要的是安排流往其他地方的流民的返乡,而对于任嚣,此时面临的是如何将这些流民最大化的利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速回武鸣
李唐山担心蝗虫军团很快就会到达广东广西等地。
连夜让鲁一缺通知梅娟和请求夜郎国的银恩公主帮忙准备一下购进一些粮草来应付这次大灾难。
李唐山把自己心中想法告诉任嚣,具体怎么做那就留给老将军自己去想吧,老将军是个有自己见解的人,不用说太多。
李唐山等人回到武鸣后,就着手安排百越饥荒的问题,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来自中央粮食的车队离开咸阳。
到达鄱阳尉运粮使张耳与手下陈馀便勾搭上了鄱阳尉。
鄱阳尉卢绾设宴迎接张耳等人,宴席上众人把酒言欢,酒肉摆满了一桌子,堂下还有歌姬在表演歌舞。
张耳举杯道:“唉,皇上派本将军做这运粮使,本将军理应快马加鞭。这庐江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本将军却在这里莺莺燕燕的歌舞,实在是对不住陛下的厚恩啊。”
卢绾做鄱阳尉府尹靠的就是自己拍的一手好马屁,于是便道:“张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让张大人做这运粮使,那就是想让张大人注意好身体。没有一幅好身体,张大人如何做到为黎民为百姓谋福呢,大伙儿说是不是?”
在坐的鄱阳尉将军员们岂有说不是之理,于是纷纷马屁走起,将张耳拍的是眉花眼笑。
张耳于是不再装了,他举起酒杯:“本将军心系百姓,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那是要遭天谴,个人中饱私囊、贪污克扣,尤为本将军所恶!”
卢绾笑了笑,笑容有些不自然:“这个,张大人高洁。下将佩服!只是,这赈灾粮食陛下下拨了整整四万石,据下将军所知,南征军监军日岗山上报的是两万石便能解决岭南灾荒问题,这粮食这么多,是不是?”
张耳点了点头:“卢大人的意思本将军知道,你是怕赈灾粮食下拨的多了,那些个灾民就会养成好吃懒做,饭来张口的懒惰秉性!”
卢绾大喜:“正、正是,下将正是这个意思。”
“嗯,所以嘛。本将军出京城之时,赵高大人便道:张耳啊,本府令最看重的就是你身上这种大公无私,敢为天下想的性格。你到了鄱阳尉,就与鄱阳尉卢大人多多亲近亲近,那卢绾本府令可也是向来器重的很!”
卢绾更是大喜过望:“多谢中车府令栽培,下将军早已收到中车府令急报。中车府令信中说道,这赈灾粮食。。。”宴会上人多嘴杂,卢绾没敢再说下去。
陈馀说道:“卢大人既然收到中车府令的密函,咱们应该遵从中车府令命令行事。”
谁知张耳一拍桌子:“这个自然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办事,本将军要确保每一粒米都发放到灾民手中!”
陈馀慌忙起身行礼:“下将多嘴,下将军说错了,咱们当然是要听陛下的。”
卢绾给手下的师爷使了个眼色,师爷慌忙道:“这个天色不早了,张大人该歇息了,这个宴席早些散了吧。”
卢绾一挥手,他指着两名歌姬道:“你们几个,今晚好好伺候伺候张大人,可不能让张大人的身体受累。朝廷可全指望张大人为民出力了!”
两名姿色尚佳的歌姬慌忙搀扶着张耳,张耳假装推辞了几下,到得门口,便搂着两名歌姬猥琐的笑着去了。
卢绾有些不明所以,这中车府令密信言道鄱阳尉扣下两万石赈灾粮,剩下的发往南征军。怎么这张耳看起来像是并不买账的意思。
陈馀站起身:“卢大人,张大人清正廉明,答应将赈灾粮食发到南征军,那是对陛下的忠心。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