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对杀戮-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就在于……他的士兵无法做到这样的协同。
秦天看出了上尉的顾虑,回答道:“训练的事就交给我了,我是教官不是吗?”
这一来上尉就没什么疑问了。
正说着德维尔少校也加入进来,毕竟以一挺一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机枪不是件小事。
“秦!”德维尔听完上尉的介绍后,就问着秦天:“我想知道你们有多少这种机枪!”
重点来了……就像秦天之前说的,德维尔不希望这种机枪落到别人手里。
“十二挺!”秦天回答。
“我全要了!”德维尔回答。
“不,少校!”秦天反对道:“我们还得留几挺自己用!”
“我全要了!”德维尔加重了语气:“十二挺,而且没有我的允许,你们不能再进口这种机枪,明白吗?”
“可是少校……”
“告诉你的老板!”德维尔瞄了贝特朗一眼,说:“这是我跟他之间的事,他会知道该怎么做!”
秦天将德维尔的话转告贝特朗,贝特朗故作为难的说道:“好吧,少校!不过……我不敢保证其它人是否会进口这种机枪!”
“其它人与你们无关!”德维尔少校说:“但你们不可以,除非我们需要,明白吗?”
“明白,少校!”
“还有这个战术!”德维尔少校对秦天说道:“明天就开始训练!”
从这方面来说,德维尔少校还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他希望能让自己队伍在装备上保持一定的优势,至少在将来的一段时间是这样。
德维尔少校不知道的是,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秦天设的一个局。
当秦天驾驶的皮卡一开出军营,贝特朗就欢呼起来:“哇哦,一万美元……你能相信吗?一挺一万美元,我们一天可以生产八挺,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八万美元的收入,这太疯狂了,伙计,太疯狂了!我看到成堆成堆的美金在面前等着我们……”
“你能小声点吗?”秦天说:“如果让他们听见了,他们就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是的,头!”贝特朗收住声,但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我们刚才卖了十二挺,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等着它造成的效应!”秦天回答。
“效应?”贝特朗有些不解。
“德维尔的军队!”秦天解释道:“他们肯定会把机枪投入到战场并且取得胜利,明白吗?”
“YES!”贝特朗说:“然后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这款机枪的厉害了,然后都希望能买到它,而我们这时就可以将机枪大批的放出……”
“不,小批量放出!”
“为什么?”
“饥饿营销,贝特!”秦天一边开着车一边回答:“你必须掌握客户的心理,大批放出的话……他们会以为市场上不缺货随时都可以买到,于是就没有购买的迫切感。但如果小批量放出的话……”
“所有人都抢着购买,是吗?”
“是的!”秦天说:“他们会担心万一打起仗来机枪没敌人多怎么办?到时买不到机枪怎么办?于是他们会选择花更多的钱屯货,于是购买力就会比实际需求还要大,而且大得多!”
“好主意,头!”贝特朗感叹道:“我就知道跟着你是个正确的选择!”
………………………………
第五十九章 挑人
装备卖得好不好,最终还是要看它在实战中的表现而不是纸面上的性能。
而实战中的表现则寄托在德维尔这支军队上,所以无论是从出售机枪的售后还是教练的职责,或者说是今后SG18型机枪的销量考虑,秦天在训练上都不敢马虎。
不过第二天的训练依旧与训练无关。
“首要的问题是杜绝阿拉伯茶叶!”秦天说:“否则想提高战斗力只会是纸上谈兵!”
“杜绝阿拉伯茶叶?”德维尔和马哈亚上尉眼里露出几分不愿意……很明显,他们也在长期服用这玩意。
“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秦!”马哈亚说:“因为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服用阿拉伯茶叶!”
对此秦天也有所了解。
在索马里这个人均年收入还不到600美元的地方,平均每人每年花在阿拉伯茶叶上的钱就高达280美元,也就是几乎一半的收入都花在这里。
所以,不仅仅是德维尔、马哈亚这些军人,整个索马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嚼着这东西。
“让我们来想想这玩意会带来什!”秦天说:“首先,它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这也就是训练场总是那么少人的原因之一!”
咀嚼阿拉伯茶叶是种费时费力的事,原因是它见效慢,通常要聚在一起嚼几个小时才会“起作用”。
这与来瓶啤酒或是点根烟消遣一下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秦天接着说道:“它会给部队的身体素质带来很大的伤害,抑郁、暴燥、焦虑、噩梦、肝功能退化,甚至是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认为这些人可以战斗吗?”
这种情况在佣兵队伍里比较少,因为安保公司不会雇佣对阿拉伯茶叶上瘾的人,这样的人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
顿了下,秦天接着问:“我就想知道,如果是跟敌人战斗时上瘾了怎么办?难道跟敌人说……‘我们停战吧,因为我需要嚼一下茶叶’!”
“我们的敌人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秦!”上尉回答。
“哦,太好了!”秦天说:“正好停战双方一起嚼,几小时后再开战!”
德维尔和马哈亚无言以对。
“这就是区别,少校、上尉!”秦天说:“我们如果把它戒了就是一种素质上的提高!这难道不是你们想要的?”
“我们知道它会导致许多问题……”德维尔少校说:“可是,秦,这几乎不可能做到!”
秦天也知道这不现实,虽然阿拉伯茶叶是一种软性毒品,上瘾性会比其它毒品弱得多。
不过这还是很考验人的毅力,而索马里人又通常是随性而为缺乏毅力。
因此秦天并没有寄希望于此。
“那么我只能退而求其次!”秦天要求道:“至少使用机枪的人,也就是我训练的人,他们必须远离阿拉伯茶叶!”
德维尔和马哈亚互相望了望。
“拜托!”秦天给他们算了一笔帐:“我们有十二挺机枪,也就是只需要72人,加上替补或是淘汰人员不会超过150人,在你们一千一百多人的队伍里难道找不出150人不依赖阿拉伯茶叶的?”
过了好一会儿,马哈亚才点头说道:“我可以试试,或者说瘾不大的,我们可以让这部份人戒掉!”
德维尔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这一天的时间其实就是挑人。
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也是意料之外,一说是要杜绝阿拉伯茶叶,就只有五十几个瘦弱的士兵站出来。
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德维尔开出了双倍的薪水,接着又有七十几个不那么上瘾自信可以戒掉的士兵站了出来……接着马哈亚又点名叫了二十几个人,这才凑足了一百五十人。
这样子只看得秦天暗暗摇头,索马里几乎可以说是正在被毒品毁掉的一个民族……除了那些实在太穷的部落,比如像坡科特族那样穷得都要饿死根本没钱购买,否则阿拉伯茶叶几乎就是一种必须品。
不过这似乎也正常,整个国家长期处在无政府的战乱状态中,百姓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只有在阿拉伯茶叶中才能找到些许安慰,于是许多人都沉迷在其中无法自拔。
“这就是你需要的人!”上尉对秦天说。
“不一定!”秦天回答。
秦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群人脱个精光换上一套干净的新军装,甚至就连武器装备都不带关在对外隔绝的仓库里。
当然,这个仓库通风良好,还有人往里头送饭送水,甚至还有床供他们休息。只不过外面围了一圈铁丝网再加上全副武装的士兵巡逻,没有任何人可以靠近同时也没人能出去。
“他们只需要在里头生活两天!”秦天说:“两天后我就知道哪些是我想要的人了!”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两天。
半天不到仓库里就有人叫嚷着要出去……当然,秦天是不会强迫他们的,只不过这样的出去就等同于放弃,他们能得到的就只有一身新军装。
贝特朗听说这事后,就对秦天说:“头,我们为的是卖武器,而不是真的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
贝特朗说的没错,就比如在军火生意上阿尔特朗与德维尔就有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从这角度来看德维尔的部队拥有战斗力并不是件好事。
“这是另外一回事,贝特!”秦天回答:“你要知道,他们其实就是我们的活广告,我们的所有装备,都需要他们打开市场,明白吗?”
这话并不难懂,贝特朗当然明白,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是的,你说的没错!可是如果……”
“如果我们能把生产出来的装备顺利的卖出去!”秦天说:“而且还卖了好价钱,你以为我们将来还需要担心德维尔这支武装?”
贝特朗明了的点了点头。
佣兵是看钱做事,有钱就相当于有佣兵,很多钱就相当于有很多佣兵,如果有很多佣兵……那就不需要担心德维尔。
当然,秦天的想法不会像贝特朗这么简单,他所要建立的部队不仅仅只是佣兵,而是一支有信仰、有凝聚力的佣兵。
………………………………
第六十章 训练
QQ群号:530609180,欢迎进**流、讨论、提意见!
**************
不出所料,两天后当秦天返回军营的时候,还留在仓库里的人只有81个……这比秦天预估的要好,秦天原本还担心根本就凑不齐操作12挺机枪的72人。
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区别,81人里有相当一部份是瘦弱不堪,几轮训练下来肯定又会淘汰一部份。
幸运的是,在这两天时间里上尉又部落里召募了一批人来凑齐了150个。
“这些人没有碰过阿拉伯茶叶!”上尉对秦天说:“不过也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他们符合你的要求吗?”
“当然!”秦天回答。
就算这些人面有菜色看起来弱不禁风,但总比瘾君子要好。
“给他们更好的伙食和住宿条件!”秦天说:“还有更严格的监管,只要在我训练的部队里,就绝不能碰阿拉伯茶叶!”
“当然!”上尉回答。
上尉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其实并不是说有多严重,而是秦天训练的这支部队是“高消费”的部队,双倍的佣金再加上更好的伙食和住宿条件,这些都需要钱,再加上一万美元一挺的高射机枪以及秦天的佣金,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一旦训练半途某个士兵因为沾上了阿拉伯茶叶而被淘汰,那对他们就是不小的损失。
于是上尉马上行动,就地将仓库改造成了一个独立于其它军营的宿舍,依旧是铁丝网围护与外界隔绝,内部用木板分隔着一间间宽敞统一的宿舍,再分配了独立的炊事班,秦天的要求也就完成了。
这时秦天才展开训练。
训练主要分三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体能……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索马里士兵来说这是他们最欠缺的,而操控高射机枪动不动就要将其拆解机动并快速布署,这对体能是一种考验。
于是五公里武装越野、俯卧撑、百米跑就搬上了台面。
当然,这得配合上伙食也就是营养要跟上。
第二方面就是协同训练。
这一点同样也是非洲士兵的弱势,他们总是习惯于各干各的,而六人操作一挺机枪又要求必须互相配合。
无奈之下秦天只能让他们六人一组,每人规定好干什么然后一遍又一遍的练,直到闭着眼睛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止。
这样做有明显的缺陷……这种操作不够灵活,比如射手一旦被敌人击毙就需要人员替补射手的位置,而其它没有受过相关训练的人却很难胜任这一职责。
不过秦天对这支部队的要求不高,只需要能正常操作机枪并打败敌人也就够了,所以就没考虑那么多。
最后就是战术训练。
这训练就必须得军官一起参与,因为在战场上指挥战斗的是军官,军官要是瞎指挥一通那训练得再好也是白搭。
配合秦天的军官就是马哈亚上尉。
“SG18机枪的优点是轻便和射程!”秦天对上尉说:“所以我们在战场上要充分发挥它这两项优势!”
“如果在战场上双方都是以车载机枪的形势对阵,那这两个优点似乎无法发挥!”上尉说:“反而是原型机枪更有优势!”
上尉这话听起来是正确的,因为一挺新型机枪的价格可以买三挺原型机枪,如果在战场上近距离缠斗的话,可以想像一挺机枪不会是敌人三挺机枪的对手。
“不!”秦天回答:“要看我们怎么打!”
“怎么打似乎都一样!”上尉说:“敌人三挺机枪能打出的子弹会比我们多得多,而我们不可能同时朝敌人三个目标开火!”
“如果我们朝相同方向行驶呢?”秦天问。
“相同方向行驶?”上尉有些摸不着头脑。
秦天随手捡了一根树枝,一边画着一边解释道:“这是敌人,这是我们……原本相向而行,发现敌人后立即调头朝远离敌人的方向行驶。由于敌我都是皮卡,所以两者速度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原则上敌人永远也追不上我们而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尉不由“哦”了一声:“这距离最好是一千米左右,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我军机枪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
“是的!”秦天回答:“同时因为我们的机枪重量轻,我们还可以在后车厢加装朝后的钢板,不需要太厚,只需要15MM……”
“太棒了!”上尉瞪着眼睛望向秦天:“这样一来他们就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而我们却可以轻松的将他们击毁!”
上尉说的没错,他使用原型机枪多年,知道12。7MM的机枪弹在500米的距离上才堪堪能击穿15MM的钢板。
所以,如果像秦天所说的那样,在后车厢上加装钢板并使用倒着走的战术……那么敌人打来的机枪子弹基本会被无视,除非很偶然的击中轮胎或是直接命中射手。
反之,由于敌人皮卡车正对着自己,所以其弱点完全暴露在己方机枪枪口下。比如安装在皮卡车头的发动机,以及一击即穿的挡风玻璃及其后的司机、机枪射手等等。
“敌人甚至毫无还手之力!”上尉说:“不管有多少辆汽车跟在我们后面,我们都能一辆接着一辆的将其击毁!”
“这只是对射程的利用!”秦天说着就继续在地上画着:“轻便方面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一些了,比如利用小山丘,另外还可以利用草丛、森林、石头堆等等,我们可以在离开敌人视线时迅速在这些地方抬下机枪完成隐蔽布署,而汽车则继续行驶,当敌人从后方追上来的时候……”
“他们就进入我们的伏击圈!”上尉回答。
“是的!”秦天说:“这时就是近距离对敌人杀伤,我相信你的士兵可以将目标击毙吧!”
“当然!”上尉回答:“那时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两百米甚至几十米,除非他们往天上射击,否则敌人会在第一时间被打烂!”
秦天只是笑了笑没回答。
事实上,上尉给秦天的这些兵,如果不经过训练就这样派上战场的话,还真有可能将子弹往天上打。
………………………………
第六十一章 荣誉感
秦天的战术马上就实施下去。
上尉对二十辆皮卡进行了改装……在后部安装了一块半人高的15MM厚钢板,这高度正好可以为射手等提供掩护又不至于遮挡了高射机枪的射向。
同时高射机枪也不再是装在车头部而是在后车厢中部,这样一来调转枪口朝后射击就更方便。
缺点就是机枪自身及枪架的重量太轻,皮卡行驶的过程中车身颠箥会使枪身不稳甚至可能整个被掀到车下。
不过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在皮卡后车厢里焊上几个简易的可装拆的卡座也就可以了。
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士兵的训练,各种奇葩问题层出不穷,进行车载训练时打得兴起的士兵甚至将枪口转向了前方的驾驶室……“嘭嘭”几发子弹穿透皮卡的薄皮将挡风玻璃击穿。
幸运的是司机被吓得猛踩刹车,由于惯性的作用射手整个人摔倒在地上没能继续射击,否则整车人只怕都要完蛋了。
迅速下车掩蔽布署的时候,一群人手忙脚乱的在路边架好机枪并做好伪装,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子弹忘记拿下车……秦天不由一脸懵逼。
又或者就是重新上车时因为上错车自己人互相争执不休,甚至还发展到要打上一架……不就是上错车吗?换一辆车又没损失什么,如果在战场上因为这事起内讧,就等着敌人来收拾吧!
后来秦天才知道,之所以会发生这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德维尔的这支部队里有不同部落的人。
非洲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部落内部比较宽容比较和善。因为就像之前说的,部落内部对他们来说就是“亲戚”,而部落之外的人就是潜在的对手或干脆就是有恩怨的敌人。
这一点与二战时期英国、意大利的殖民统治有关系……殖民者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有意助长这种部落割据的氛围。
其目的很简单,非洲人为自己部落与其它部落争来斗去,才无法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将殖民者赶出去。
因此,那时组建军队甚至党派往往都以部落为单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部落后来倒是团结过一次,不过不是对外来殖民者而是对索马里前总统巴雷……
巴雷于1969年至1990年间任索马里总统。
应该说军人出身的巴雷还是相当有魄力的,他在担任总统期间就充分认识到了索马里各部落死守着自己的武装和势力无法团结成一股力量的危害,于是希望能消除派别斗争促进经济发展。
这有点像“削藩”,其本身没什么错,问题就是巴雷过于直接、粗暴而触动了部落首领的利益,导致索马里部落联合起来推翻了巴雷的统治。
这其中美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理由都懂的:推翻独裁统治,推进民主化。
事实证明这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巴雷倒台后各部落又成为一盘散沙互相间争来斗去,其结果就是使索马里进入了混乱、无序的战乱时代。
虽然秦天对这支部队不是很满意,但德维尔却并非如此,他们在参观这支机枪部队的训练之后就频频点头。
“很好!”德维尔说:“速度快、动作标准,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们中许多人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士兵!”
听到这话秦天不由汗了下,这种程度对于非洲军队来说或许可以用“不错”来形容,但与秦天的标准就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就像在吉拉基地的训练……
吉拉基地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士兵防御,于是也组织起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
这支部队主要是由本负责训练,不过训练科目却是由秦天和本讨论后定下的。
“其它的我不干涉!”秦天说:“但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队列和内务训练!”
“秦!”本反对道:“队列和内务不过是个形势,这些在战斗中起不到什么作用!敌人不会因为我们走的队列整齐就被吓走或是被子叠得漂亮就投降!”
“不,本!”秦天说:“队列和内务是整给自己看的,而不是敌人!”
“给自己?”
“是的!”秦天解释道:“如果其它人,比如‘S’部队在内务和队列方向没有严格要求可以理解,但是非洲士兵……他们散漫、随性、各自为战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你打算有什么方式改变他们这些习惯?打骂?或是训斥惩罚?”
本不由愣住了,因为除了这些之外的确没有很好的办法。
“队列和内务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秦天说:“这会让他们意识到随时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注意战友是否跟上,自己是否走太快,脚步是否与战友一致等等……这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会感受到自己是部队的一个份子而不是单独一个人!”
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欧洲人不太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这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又或许是欧美军队注重协同的同时兼顾士兵的个性。这与华夏的练兵方式各有所长,说不出谁好谁坏。
但秦天却很清楚,在非洲这地方,针对这些文化水平低、散漫且基本没有协同意识的兵源,华夏的练兵方式肯定更适用。
于是,在吉拉基地就出现了怪异的一幕:烈日的操场下,每天都有一队身着迷彩服背着步枪的坡科特部落族人在来来回回的走着正步,一遍又一遍,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