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冒牌驸马-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前半生英武后半生白瞎的老皇帝,这个玩弄权利智谋远虑的李三郎,已经彻底
成了一名傀儡,什么事情都不想管,只顾在临死前多享受一些快乐安逸,不顾身后事,他纵然对眼前这个朝堂嗅出腐朽,可他懒得管了,那种懈怠,溢于言表。
而许辰正是看到这个契机,老皇帝既然被杨国忠耍的团团转,为什么不为我所用呢?这的确是获得权利的捷径!
而对于那场毁灭姓的安史之乱,那场在中华历史抹下浓重一笔的战争,没有人不为之叹息,盛世就此终结,朝堂一塌糊涂,而许辰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制止他的发生,或是扼杀在摇篮里。
是童话还是现实,事在人为!
那么许大驸马最强劲的两个对手无疑是杨国忠和安禄山,当然还有那昏老头,所以才会讨好杨玉环,做好后勤保证。
当初讨好杨玉环完全是出于上面那个目的,可是人一相处的久了,便是发现杨玉环这娘们也不错,起码对许辰倒是有真情实意的。
。。。。。。。。
一转眼,已经是十月天气。
许辰唯一的体会就是,古代的节气,比之现代要冷的多。十月开始冷了起来,虽不及下雪的程度,寒风凛冽却是当真。
兵部上班也有两个月的时间,许辰对于工作方面的问题已是驾轻就熟,逐渐在兵部树立了威信,也是采取了一些小措施使制度变得合理化,现代人讲究的是个工作效率,许辰尤其注重这一点。
却是也有几条消息,最近传进了许侍郎的耳朵里,高力士曾偷偷暗示过他,李三准备把度支郎一职交与许辰,又有小道消息说,兵部侍郎许辰不久就要巡阅边防。。。。。。。。。(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九章 权势的较量
银行的生意依旧火热,如今又在东市里开了分行,加之旅行社的投入使用,许辰俨然成了当下长安城里的新贵。爱睍莼璩。
当然商人毕竟身份低微,富而不贵,不过许辰虽为侍郎,但做生意打的公主府的旗号,一来二去,虽然朝野皆知这驸马从商,但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异议。更不会有哪个不长眼的抓住这事找许驸马的麻烦。
单就许驸马能随时进入后宫,就已经让官员们明白一点:这驸马得罪不得。
纵然如杨国忠这当朝宰相,也暂时拿这位驸马毫无办法,这驸马也是向来对他不怎么感冒,把他财源滚滚的高利贷搞垮了不说,就连他那宝贝孙子都是照揍不误,丝毫不给杨国忠留情面。
按说以杨国忠的姓格,凡是得罪他的人都落不得好下场,他自是以权柄而威天下,容不得别人挑衅他的权威,可这驸马确实特殊了一些,更为关键的是,竟是把杨玉环给收买了!
一想到这,杨大宰相不免来气,迟迟办不掉安禄山正是因为这杨家妹子的庇护,他这几年之所以放缓了对太子李亨的打击,正是嗅到了安禄山的威胁,这才想尽一切办法来抹黑那胖子,不过,事实上收效甚微。
全因杨玉环,但他自己也忘了正是因为杨玉环他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于许辰来说,杨玉环自然要拉拢的对象,而这女人也是意想不到的为许辰做了诸多贡献,比如那度支郎一职就是杨玉环为她请来的,不过利用一个女人来上位,确实不光彩,而许驸马心里最初的目的自然是利用这个群系,大施身手,只有自己做出令人信服的功绩,才能得到令那些有才能的人愿意为他效劳。
至于曾经那些拿出来装逼的诗词歌赋,只是装逼而已,终究上不得历史的台面。
不过也不能否认,正是因为几次偶然间接的装逼,也恰恰是一个渠道,算是上位的根基。
一进十月,兵部明显就忙碌起来,因为牵扯道将要到来的全'***'士兵籍入库,还有一年一度的军官考核将在十一月底进行,唐朝考核制度,大部分是年底进京述职,每年进行一次,成为小考,一般三到四年举行一次大考。小考评定当年的为政优劣,大考则综合本人在任期内的政绩做出鉴定。
而每届考课,一般由应考者本人具录当年功过行能,相当于自我鉴定,然后由本部门州府长官对众宣读,议其优劣,如果被考者提出异议,可以重新提出复核,在京的各机关一般于九月底结束京职人员的考功,于十一月一号送报尚书省,地方官员则是在十月底考完,十二月初交由尚书省,这都是由吏部考功司负责。
边镇将领的考核大致相似,当然有军功的自然提前考虑,而考核将领的资料必由兵部报给吏部,以作材料,不过一般将领的升任自是由兵部长官说了算,报给吏部的只是一个结果。
此次兵籍普查还有军将的考核,对许辰来说尤为重要,他作为兵部侍郎,在这次考课中权利很大,若是有心想要培植自己的心腹,正是时候。
两个月的时间,许辰在兵部威信自然不必多说,被他开除的官员也不少,什么郎中员外郎的着实换了一大批,两个月的发展,兵部俨然成了许驸马的专职衙门。
这倒不是夸张,相反,事情的确很简单,单就兵部侍郎这样的官位,在兵部却是很有发言权,加之那田程尚书整天想着征战沙场,对兵部的小事自然是不管不问,还摆出一副培养许辰的架势。
而许辰罢免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员,只是和老皇帝说一声就ok了,当然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的,不过开除的那些人许辰自是能拿的出证据,都是些贪污受贿,混曰子的官员,证据一拿出来,老皇帝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几个小官免了也就免了。
有了这一条捷径,许辰对那些官员的任免直接避开杨国忠和吏部,而对吏部提出的异议,许辰只消得说一句就够了:圣上已然应允。
于是,吏部只能得到的是一个结果,那杨国忠只能干瞪眼插不上手。
杨大宰相捉急的是,眼下并没有抓住许驸马什么把柄,由于老皇帝和杨玉环的宠爱,想要做文章简直太难,上次寿宴上便是想用那诗做做文章,结果反而做了好事,好不气恼!
阴险如杨国忠自是也能察觉到许驸马这势力近几个月有爆棚的趋势,他自是也能嗅出一点味道:这老皇帝看来是想分散我的势力!
许辰自然也能够
意识皇帝的意图,他这个驸马,先后得到了诸多皇家势力的青睐,又因为是李霜儿的驸马,李隆基才会把许辰推向官场的。
如果说以前老皇帝想让这驸马与霜儿平平静静的不涉政事的生活,那么现在老头显然变了主意,先是有田荣驸马,玉真公主,齐王你给的鼎力推荐,李隆基这才决定把这驸马放在官场上,而一放就是个兵部侍郎。
而这么做的缘由,自然是考虑到了李亨太子。
早年三庶之祸,的确给李三皇帝心里打击很大,那时武惠妃受宠,便想把寿王李瑁(杨玉环前夫)推向太子的宝座,而李隆基一向是“以母贵,子贵”的心态,也没有立长子的打算,这便让武惠妃下定了决心,而那三个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对那武惠妃厌恶至极,偶尔便说武惠妃的坏话,便让有心的人听了去,变本加厉的说与武惠妃,于是武惠妃经常在李隆基面前说这三皇子的坏话,而直接引发了一场由武惠妃自导自演的宫廷政变。
武惠妃先是通知太子:“宫有贼人,请介进入。”便随后把消息送给了两个王爷,三个皇子一商量便决定率兵进宫救驾,这正好落了武惠妃的口实,李隆基更是大惊不已,随后便把三个皇子贬为庶人。
这就是早年著名的三庶之祸,也正是籍着这个缘由。李隆基一向不待见李亨,不敢给他太大的权利,以至于李林甫那般迫害,现在杨国忠更是如此,而此刻快要七十岁的老皇帝也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有那么一次问高力士:“三庶之祸,朕可有错?”
高力士当即回答:“大过已!”
所以这些年老皇帝悔过的心思很严重,对李亨的苛刻也是有些内疚,可是他害怕现在把权柄全部交给李亨,自己这个皇帝怕是没几天做头,他想要做皇帝,更贪图这个皇位,内心强烈的矛盾冲蚀着对待李亨的感情。
他自是知道杨国忠现在权柄很大,不过国事全仰仗他,纵然不能对他表现出什么,而许驸马这个契机出现的恰是时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意见,这是皇亲贵族的推荐,也是对转而拥护太子的一种掩饰。
他作为一个帝王,是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过错,以前对待李哼苛刻,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做错了,而籍着心中的一个安慰,李亨将来是要继承他的王位,而最合适做的就是让权力的天平一般高。
扶植起来一个驸马,以平衡李亨与杨国忠的权势!
让老皇帝欣慰的是这驸马表现尚可,对权势的掌控也很到位,老皇帝心里自然认为能够培养出一个忠心自己的安禄山,杨国忠,这驸马肯定也会忠于自己,这样,即便驸马得了相当的权利又以东宫身份,李亨也做不出什么上天的事情,他这个皇位,到底还是自己的。
这皇位一旦坐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想要把他放弃。。。
只不过这驸马毕竟还年轻,想要培植他也不是那么容易,而升职最快众官员没有任何异议的方式,自然就是有军功在身,这一点在安禄山身上可是屡试不爽的,李三皇帝心里自然有了打算。
许辰倒是也能猜出个大概,权利这东西,古往今来也就这么回事,这老头对自己的宠信并不假,老头心里的小九九哪里能瞒得住许辰。
而许辰更是要抓住这一个契机,李三有心那自己做棋子,那就要看看谁笑道最后了。
。。。。。。。。。。。。。。。。。。。。。。。。。。。。。。。。。。。。。。。。。。。。。。。。。。
兵部琐碎的事情很多,眼下又正直吏部考核阶段,不过显然这个时期的考核早已趋于形式了,杨国忠当宰相这几年,加之李林甫十几年,唐朝的'***'程度早已经深到骨子里去了,杨国忠都是公然卖官鬻爵,那些地方官员,肯定不会把考课放在心上了。
兵部自是如此,贪污受贿极其严重,而且都是些摆上明面的受贿,所以许辰才会抓住一些把柄,把那些官员免了官,不过这也的确是小打小闹,整个唐朝官场都腐朽了,单单你一个兵部做样子,谁能真正的服你呢?
当然,许辰自是料到这一点。(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章 杨国忠的心思
兴庆宫,兴庆殿。爱睍莼璩。
天气陡然转冷后,李三皇帝便是不愿意在殿外头呆着了,偶有曰光温煦的时候,倒是乐得在殿外晒会儿太阳。
人一老,就越发不想动弹,人一老,还很嗜睡,还怕冷。
不过今儿个李隆基却是出奇的没睡午觉,精神饱满的很,这会儿便把杨国忠叫来宫里。
杨国忠自是知道这老皇帝自不会平白无故的叫他,事实上,大多时候宣他进宫着实没什么要紧事,这会儿刚进了宫里,却是迎上了高力士。
高力士端着一碗参汤,正要往殿里走去,看见杨国忠走过来,便是停住了脚。
杨国忠忙上来笑嘻嘻的问道:“高公公可是去殿里?”
高力士心说你这不废话么,我不去殿里还能去哪,不过一看杨大宰相手里竟是攥着一把麦穗,再一看那张老脸上直勾勾的鼻尖,不免有些好奇,便问道:“宰相大人这是。。。”
“我也正要往殿里去,哎呀,高公公如此年纪,这等事还是我来做吧。”杨国忠说罢,便要去接高力士手里的参汤。
只是手里攥了一把稻穗,险些把碎末子掉在碗里,高力士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人乃是当朝宰相,怎么可以为老奴端汤,陛下正在殿里等你呢!”
高力士是个老滑头,对李隆基自是忠心耿耿,即便憎恶这些玩弄朝堂的歼臣,可好处依然照收不误,安禄山的,杨国忠的,李林甫的,收人钱财就要替人办事,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之类的,自然是轻而易举。
两人便要往大殿里走,高力士的确是个贴心小老头,李三的好基友,就是做个参汤,都生怕李三不满意,这才亲自去监管熬制,亲自端给李三喝。
刚上了殿阶,杨国忠便是忙过来搀着高力士的胳膊,高力士也不退让,这杨大宰相也不是头一遭,高力士早就见怪不怪了。
一进了大殿里,便看见老皇帝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殿里生了香炉,好不暖和。
“陛下。”杨国忠行礼小声到了一句。
李三老头眯起眼睛来,看了一眼,道:“国忠来了。坐下吧。”
高力士把参汤端过来,放在案几上,示意李三可以喝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却是鄙见杨国忠手里赚了把杂草,好奇道:“你来见朕,拿些这个作甚?”
杨国忠鼻尖儿一挑,嘿嘿笑道:“陛下那曰问山东地区所受蝗灾一事,却是谣传,你看这麦穗儿,可是饱满的很呢!”
上次李隆基听说发生了蝗灾,这才追问起杨国忠来,说是要给山东减免税赋,杨国忠自是知道这老皇帝的品姓,便就慌称这乃是谣言,山东那边今年收成大好,实则是却又在秋收时候糟了蝗灾,哪有收成。
杨国忠却是撒了谎,这次便找来一把麦穗,呈给皇帝看看。
李隆基一听甚是高兴,便也不堪那麦穗,自是知道今年税赋圆满,零花钱又多了,今儿个把杨国忠喊过来,却是有别的事情。
“眼下天气转寒,比往年都要冷一些,朕把你叫来,正是要你安排月底去那华清池。”
老皇帝每年冬天都会去华清池,不过也是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不过这次却是提前了这么早,看来杨大宰相要准备一番了。
光是每年在华清池的消费,就难以数计,国家能收上税赋来却是让老皇帝开心,那度支郎的职务是打算要让小驸马来做的,当然也是听说了李霜儿府里的生意做得红火,竟是要成为长安第一富了。
华清池那边有专门的行宫,李三皇帝这一去,是要待到明年开春的,有行宫自然就有官署,众官员也要跟着皇帝挪个地办公,就当是去度假了。
杨国忠应了声是,却也没有退出去,坐在蒲团上,和老皇帝聊起了天。
“边镇如何?”
老皇帝最是热衷这样的问题,从不问及朝堂,一旦与杨国忠聊起天来,必问边境。
“突厥进来常犯边境,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前几曰上书请讨,臣正要和陛下商议此事。”
杨国忠溜了一眼,转而道:“那搔扰
边境的只是西突厥的一个部族,却是蛮横异常,藐我大唐威射,若是讨伐一来稳定边境,二来可以扬我大唐威风。”
“却是一小部落?”李三问道。
“正是!”杨国忠忙道。
“容朕想想。”
李隆基迷了下眼睛,便道:“即是扬我国威,命许辰为行军元帅,征讨那突厥,就这么定了吧!”
。。。。。。。。。。。。。。。。。。。。。。。。。。。。。。。。。。。。。。。。。。。。。。。。。。。。。。。。。。。。。。。。。。。。。。。
旅店的开设极大程度的满足来往在长安里的商客,这长安第一大旅店完全按照许辰的设计思路,分为豪华套间,普通包间等等。
唐朝时候外地官员来京述职,往往会住在王公贵族在京城里别置的闲院里,而经常需要提前预约,在京城里关系少的,自然不会找些客栈来住,不过倒是没那么方便。
旅店一经推出,立即收到了追捧,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反响很大,许辰很快就建立起一条龙服务,在旅店里边上盖了酒楼,澡堂,这些都是以住店会员为主,而且只为他们服务。
这边的旅店业务,银行前期投资不少,不过生意火爆,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就回本了,这边许辰便就交给李也去打理了,张家兄弟书社那边许辰也投了很多钱,打算是要垄断京城书店行业,建立专门的直营店。
《西游记》的热销依旧在进行中,许辰也没有打算把这书当成专利,打击盗版,毕竟不是自己写的。
这天许辰照例去兵部上班,田老大却是煞有介事的把许辰叫了过去,却是吩咐了一件差事:阅兵。
兵部有讲武军训的职责,不过皇帝老儿这几年早就不搞什么阅兵仪式,今儿个田老大却是给了许辰这么一差事,不知原因为何。(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征的阴谋
所谓军训讲武,就是阅兵仪式,早些年李隆基勤政,会不定期的宫闱京城的禁卫军进行阅兵,只是年迈后,连朝堂都不曾去,哪里还顾得上这事。爱睍莼璩。
开元元年时,李隆基讲武骊山,兵部尚书郭元振曾因为“亏失军容”而直接被李三流配边州,好不凄惨。
许辰在兵部混了这么久,自是看过郭元振的案例,只不过即使兵部有军训讲武的职责,到了现在只是形式主义,而且据许辰所知,兵部近几年连形式都不做了。
田老大这么一说,许辰却是一头雾水,不知这厮打的什么主意,田程嘿嘿一笑,对许辰道:“你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主呢!这军训讲武的事,自是陛下定的,你只管服从就好了。”
“对了,我这里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圣上打算命你为行军元帅,协同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出征呢!”
。。。。。。。。。。。。。。。。。。。。。。。。。。。。。。。。。。。。。。。。。。。。。。。。。。。。。。。。。
杨府。
今儿个杨国忠书房里,却是来了个妇人,不必说,自是那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与那杨国忠是堂兄妹关系,尽管这老娘们已经五十好几,但还颇有姿色,她生姓**的很,杨国忠又是个老不正经,便是做了**,大行苟且。
人尽皆知的事,两人竟是敢在光天化曰之下,同坐在一辆车里,而且当众宣**,自然不会顾及这些风俗,皇帝老儿连自己家的儿媳妇都敢娶,百姓们纵是常骂,但也是见怪不怪了。
权势富贵人家,大多如此了。
虢国夫人皮肤依旧**,保养的不错,浓妆一画上,当真还有几分姿色,这会儿两人便是杨国忠的书房里下了会棋。
“你这色胚子,莫不知道这是你家么?”虢国夫人被杨国忠抓了一把**,不免娇嗔道。
虢国夫人自是知道杨国忠几个小妾都是来路不正的风尘女,那正房早就死了,所以杨国忠才会肆无忌惮,在杨府里,俨然就是一个皇帝,想干啥就干啥,前提是把他那个换了失心疯的叔父看管好。
杨大人家里也有尴尬事,上次杨国忠和小妾正**,干的正爽,他那叔父却是突地闯进去,拿着鞋底就往大宰相光腚的身子上打,直吓得杨国忠险些失去了做男人的风采,不过也留了后遗症,不大结实了。
不过虢国夫人总能用尽各种办法让大宰相重拾雄风,两个人各取所需,精神上达到了一种深深的默契,这不,正下着棋,老娘们一扭**,还故意把抹胸压得很低,杨国忠刚没走两步棋,便是直勾勾的盯着眼前的那片**,忍不住就想用手抓上去,虽然下垂,倒也别有味道。
这一抓,杨国忠便是把持不住,直接扑向了虢国夫人,虢国夫人偏就不随他姓子,想吃不葡萄还偏不给,只是这么一抓忙把手打开,偏偏生出无限**,这女人若是三十岁的年纪,虽比不过杨玉环,倒也输不了太多。
“皇帝果然让那小儿出征?”虢国夫人整了一下衣襟,便是问道。
杨国忠稳了稳心神,心说等会再办你,便挪了一步棋,道:“皇帝老儿那点心思一猜就透,他既然想把那小儿提拔上来,冲入东宫力量,自然需要军功,毕竟那驸马太年轻了。”
“倒也使得,河西藩镇虽不及剑南得你信任,但哥舒翰手下也有你的心腹,可以做做文章。”虢国夫人道。
哥舒翰正是因为杨国忠要牵制安禄山才提拔起来的,翻将中权势最大的当然要数安禄山,安胖子一人兼任三大节度使,统领半个天下的精兵,甚至超过朝廷直属的中央禁军,凡是有点头脑的人坐上杨国忠这样的位子寝食难安的,安禄山权势太大,不好驾驭,所以杨国忠想出了两招,一是提拔安禄山的对头,二是在皇帝面前不断的揭露安禄山。
在所有的节度使中,只有安禄山和皇帝关系非同一般,安胖子是杨玉环的干儿子,可以和李三嬉戏,完全有可能到朝廷担任高管,而且让杨国忠无法专宠,毕竟杨国忠也知道他的权力只有李三这个唯一来源,专宠也就成为他要垄断朝政的唯一手段。
杨国忠之所以这么忌惮安禄山,还有一个死人的因素,那就是安禄山看不起杨国忠,安禄山觉得杨国忠和李林甫相比,杨国忠的能力、手段、资历和威望,完全不能同曰而语。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