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当老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治皇帝道:“很补,能壮阳,朕都知道的。”
听到这话,杜慎额头冷汗直冒,他该怎么像弘治皇帝解释,靠吃白菜壮阳是没用的?
直说?
最次也是个欺君之罪啊!
不说?
被发现以后下场更惨!
“呵呵,陛下慧眼独具啊,只不过这白菜虽然壮阳,最好配上鹿鞭啊,牛鞭,羊肉啥的,这样才能真的滋补啊!”
杜慎擦了擦冷汗,赶紧往回圆。
弘治皇帝微怔,赞许的点头道:“还是杜卿你想的周到,朕回头就让御厨加点料进去。”
说着,他眉头一皱,又道:“不过,这次叫你来,却不是为了讨论如何壮阳的,而是另有他事。”
杜慎拱手:“臣不知。”
弘治皇帝露出淡笑,放下筷子,走到杜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善的说道:“朕听说,你那白菜卖的挺好啊。”
杜慎咽了口唾沫。
这是狼来了啊!
………………………………
第86章 弘治皇帝想打鞑靼
这边,弘治皇帝说完话,便眼神热切的握着杜慎的双手,一副君臣相亲的模样。
而杜慎瞬间就不自在了,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是要干啥?
陛下,您自重啊!
他浑身都不自在了起来,勉强笑着道:“陛下,您若是喜欢臣那白菜,改日我再给您送几颗过来?要不十颗,二十颗,您先松手,咱慢慢说。”
听到这话。
弘治皇帝自然不知道杜慎的想法,诧异问道:“杜卿这是何意,莫非朕难道在你心中,就是个只会占便宜的皇帝不成?”
难道不是吗?
杜慎嘴角一抽,继而露出了假笑:“呵呵,陛下误会了,陛下在臣心中,乃是不可多得的圣君,怎会有这种不敬之念。”
“是么?”
弘治皇帝松开手,不置可否的道:“朕知道你的性格,直接说吧!杜卿近来赚了多少银子。”
这是不是太直接了?
等等!
陛下是什么意思?
问自己赚了多少银子?
莫非是看上了自己家业,想来个杀鸡取卵不成?
不应该啊……
杜慎琢磨了下,觉得不太可能,但脸上却装出一副愿报效社稷的表情:“臣虽然有产业在赚钱,但从来没有在意过数目,故而臣不知。
臣知晓国库不宽裕,若是陛下需要的话,臣愿散尽家财,全部冲入国库,为大明之基业添砖做瓦!”
虽然这么说着,但他心中却在想着。
本校长今年一共赚了一万两千八百二十二两银子,余五十四文铜钱,全都放在小金库里藏着,要是陛下真无耻讨要,那就把别的乱七八糟的都卖了算了。
至于钱?
不好意思,能找到一个铜板算我输!
弘治皇帝自然不会想要杜慎的钱,他之所以这么说,却是别的打算。
“杜卿高节,朕岂会要你捐钱充裕国库。”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对杜慎再次说道:“其实,朕是觉得杜卿赚钱的本事着实了得,故而起了开商行的念头。”
“开商行?”
杜慎皱起了眉头。
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被文人们按在地上来回摩擦,这个群体的地位一直很低,甚至于对皇家来说,皆是待宰的猪羊。
就如同当年的沈万三,号称富可敌国,可结局呢?
钱财冲入国库,人也灰溜溜的回到老家种地去了。
做商人,即使赚再多的钱,可也是个苦差事。
“商会之事,朕以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过,不仅要做,而且要做的漂亮。”
弘治皇帝声音沉着,负手而立,看向一旁的屏风。
杜慎不语。
开商会却叫自己来宫中,不出意外,恐怕自己要在其中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时间。
君臣二人竟然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当中。
片刻后,弘治皇帝转过身,对杜慎道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朕,要打鞑靼!”
下一秒。
杜慎倒吸一口冷气,脑袋里开始疯狂的思考了起来。
“如何打?”
弘治皇帝盯着他的脸,道:“养精蓄锐,状马蓄兵,十年内痛击鞑靼。”
杜慎摇头:“内忧外患,无能继矣。”
言下之意,不外乎是,大明内部问题还没有解决,整体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不足以支撑弘治皇帝的想法,还是省省吧。
弘治皇帝却不发怒,反而点头认同了起来:“杜卿之话,确实有道理,不过朕也不是要现在就对鞑靼动手,你且先坐下听朕讲。”
杜慎躬身,坐在一旁。
弘治皇帝也坐在他身边,皱着眉头,似乎是在组织语言,而后,他才淡淡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明之患,无外乎天灾人祸,天灾者能补不能变,人祸却皆有之,朝中大臣腐朽,各地官员贪污,这些朕都知晓。”
杜慎点头。
确实是这样,大明自土木堡事变以后,便逐渐衰弱,其根本不外乎是文臣团体做大,却不干应该干的事,就如同蛀虫一般腐蚀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朕虽有心改变,却受制于朝堂之上,朕兢兢业业,却也不过是在修修补补,实际上朕这个皇帝,做的并不到位。”
弘治皇帝说到这里,神色有些无奈。
世人皆说他仁善,治国有道,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只不过是个守成之君,想要再做些别的,满朝文武之中,真正会支持他的恐怕还是英国公几位武勋,和四位内阁大臣。
纵观古今王朝,大都是内部先出了问题,而后再加上外敌,从而走向衰败。
对于鞑靼!
从先皇到弘治皇帝,乃至于太子朱厚照,都对其无比痛恨。
打!
是绝对要打的!
但,首先他得解决大明内部的一些问题。
而钱则是刚需。
没钱,什么都办不了,甚至救济灾民都要精打细算,有钱,则一切迎刃而解。
弘治皇帝需要钱,大明也需要钱。
然而钱在哪儿呢?
大明真的没钱吗?
不……
大明有钱,甚至有很多钱,但这些钱全都在富豪乡绅,贪官污吏,乃至于众多武勋手里。
这是一股势力庞大且错综复杂的群体。
换句话说,弘治皇帝想要从这些人手里搞钱,但是又不能直接动手杀人,或者暗示人家捐钱,那样反而会造成大动乱。
因此,在发现了杜慎在赚钱方面的才能以后,他便兴起了这股念头。
区区一颗白菜,都能卖出天价,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了。
“杜卿,文具用品店有朕的股份,近来朕想了想,打算以此为基础,建立商行,至于如何运作,则全权交于你手。”
弘治皇帝看着杜慎,语气极为认真。
杜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索了起来。
首先,他并不是个生意人,之所以能赚钱,都是靠着坑蒙拐骗搞来的。
真要让他做商行,能不能做起来是个大问题……
再说了。
他志不在此,当个校长就挺好,教教徒弟,装装逼,何必去搞什么商会呢?
想到这,杜慎眨巴了下眼睛:“陛下,其实臣是个读书人啊……”
弘治皇帝面色一怔:“你不愿意?”
说着,弘治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追问道:“商人身份卑贱,但你若是答应,朕断然不会让你吃亏,分红上虽然不可能依旧,但官职上朕可以许你于户部侍郎。”
坦白说。
杜慎有点心动,可他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了。
开玩笑!
自己能玩的过朝中的那些老阴比?
他暗自摇头:“陛下,臣真的不是做商人的料。”
弘治皇帝失望不已,但其实杜慎会拒绝,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就在这时。
杜慎却神秘一笑:“陛下,臣虽然不是做商人的料,但臣却知道有一人,适合做这商行之事。”
弘治皇帝眼前一亮:“是谁?”
杜慎答曰:“臣那五徒弟王贵的父亲,王常贵!”
………………………………
第87章 杜慎,你真是表面兄弟啊!
对于杜慎来说,王常贵此人,有钱、好兄弟。
搞商行这种好差事,肯定得交给好兄弟干啊!
都是一家人,别说两家话。
相信,王常贵若是知道自己对他这个当兄弟的这么好,肯定会感激自己,恨不得把全部家产都送给自己这个好兄弟的。
杜慎美滋滋的想着,竟然在弘治皇帝面前笑出了声。
“杜卿,王常贵此人,当真能行吗?”
弘治皇帝十分疑惑的看向杜慎。
京城首富王常贵,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对其的了解也只是通过开辟南方粉笔生意市场之事,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会对一个商人多加关注。
杜慎笑呵呵的点头:“陛下请放心,王常贵是臣的好兄弟,臣既然敢推荐他,便有信心,王常贵绝对能做好商行。”
讲真的,王常贵经商的本事,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不然也不至于成为京城首富。
再加上自己在一旁出谋划策,有钱人的钱还愁赚?
不坑的他们裤衩子都穿不上能行?
杜慎想到这,眼珠子一转,又对弘治皇帝道:“其实陛下,这件事交给王常贵是最稳妥的,首先他主导粉笔南进,其次他并不是为富不仁的商人,当今的京城恐怕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了。”
话说的确实在理。
弘治皇帝思忖片刻,也想不到别的人选,既然杜慎推辞,介绍了王常贵,那便选他便是。
他深深看了一眼杜慎,才吐气沉稳的说出一个字。
“可!”
……
自离开宫中,再回到英国府上,杜慎自然会将此事告知于张懋等人,当然这些不过是枝干末节,无需表之。
事情就是这个事情,老板发话了,干就对了。
次日一早。
杜慎是被大徒弟张灏叫醒的。
因为……
王常贵来了。
而且破天荒的没了以往的沉稳神色,见了杜慎以后,就急匆匆的口呼老弟害死我了。
杜慎知道他肯定是收到了弘治皇帝的旨意,因此也不多说,便拉着他和英国公张懋到书房面谈。
书房内。
英国公张懋坐在太师椅上,杜慎和王常贵则分开并坐。
看着王常贵神色变幻的模样,杜慎琢磨了下措辞,便开口道:“老王啊,事情你应该都知道了吧?”
王常贵面露复杂:“陛下令我成立商行,大半夜的旨意就到了我府上,这可如何是好。”
首位,张懋笑呵呵的道:“王员外何须做这番姿态,岂不知这是好事不成?”
他不说还好,一说,王常贵脸色更加精彩了,白一阵红一阵的,五味杂陈全都涌上了心间。
杜慎见此,顿时有些诧异:“”
商人地位卑贱,这是自古以来就定下的,市农工商不可改。
可若是成了皇商,那地位就不一样了,给陛下办事,谁能说一声贱商?
非但不能,还得尊敬的称一声大人。
然而……
给起了攻打鞑靼念头的弘治皇帝当皇商,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起初王常贵接到旨意,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皇商,还喜不自胜,直接令人张罗打鼓,就差没在府上放鞭炮庆祝了。
可待他仔细一琢磨,登时反应过来了。
当今陛下这商行要赚钱,赚的可是有钱人的钱,上至勋贵文臣,下至乡绅富豪,他们的银子统统都要挣,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要是有一点办的不好,出了大乱子,给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王常贵的心凉了半截,便直接来了英国府,找到了杜慎。
“杜老弟,这事你办的不地道啊!”
王常贵几乎是从嘴里硬生生的挤出这句话,看着杜慎的眼神别提有多幽怨了。
有黑锅我背,有功劳你抗!
老杜,你他娘的还是人吗?
“王老哥,你这话说的就过分了,当兄弟的,我能坑你吗?”
杜慎面色不变,苦口婆心道:“其实啊,当兄弟的我是为你好啊!”
王常贵嘴唇颤抖。
这是什么兄弟?
一旁,张懋打了个圆场。
“哎,王兄,事已至此,不如听杜老弟一言。”
王兄?杜老弟?
他娘的!
又是一个表面兄弟!
“且听他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王常贵非常郁闷,却也没别的办法,毕竟来此就是想让杜慎给个主意。
杜慎也不尴尬,笑着道:“老王,你看现在你成皇商了,不说别的,光是这个名头,你扪心自问爽不爽?”
王常贵复杂的道:“爽。”
爽就对了!
杜慎又问:“你再看,王贵是我亲徒弟,你又是他爹,咱俩又是好兄弟,我肯定不会坑你的对吧?”
王常贵黑着脸:“那就不一定了。”
嗯?
被看穿了。
杜慎眉头一挑,赶紧转移话题:“咳咳,王兄觉得粉笔如何?”
“是个能赚钱的好东西。”
“我有一样比粉笔更赚钱的东西。”
虽然王常贵对杜慎这个表面兄弟恨的牙直痒痒,但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本事,听到这话,立马出声发问:“什么东西?”
杜慎露出笑容:“香水!”
香水?
王常贵不解:“这又是什么东西?”
杜慎没有立马回答,反而发问道:“老王,你家的地契,房契,还有银子,都由谁掌握?”
王常贵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内人。”
听到这话。
杜慎笑了:“实不相瞒,我这香水,专门赚女人的钱。”
说着,他又道:“女人都喜欢熏香胭脂水粉,花起钱来眼睛都不带眨的,香水者,能让女子散发出鲜花般的香气,只要这个女人爱美,她就肯定会花钱买。”
香水的制作并不难,同时代的埃及早就把这玩意弄出来了,而且采用的蒸馏法水蒸发等一直在现代还在沿用。
华夏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
男人赚钱,女人持家。
男人为女人趋之若鹜,女人为吸引男人装点自己。
透过表面看本质,有钱人其实都是女人!
天下两者的钱最好赚,一是小孩的钱,二就是女人的钱。
赚小孩的钱杜慎已经在干了,赚女人的还是头一次。
“咋样,老王,当兄弟的我没坑你吧!”
杜慎冲王常贵一笑,后者神色摇摆,问道:“香水的功效,当真如你所说?”
边说,他边暗自咋舌。
自家虽然是京城首富,但讲真的,钱都在自家婆娘那管着,平日里若是做生意便算了,若是有别的额外开支,都得向自家婆娘请示。
这香水要是真能赚女人的钱,说不定还真能把商行给搞起来。
………………………………
第88章 弘……福齐天!
书房内,听完杜慎的话,王常贵的后顾之忧算是打消了多半。
但,还有一件事,他不吐不快。
“杜兄,商会之事断然不能不做,可若是有商人抵触,甚至行使手段,那该如何是好?”
他的问题十分尖锐。
自古君不与民争利,弘治皇帝自然不可能会做出这种不明智之事,因此虽然下达了旨意,可他却是站在暗处,高高观望。
起码……
在现阶段,弘治皇帝不可能承认商会是他的。
也就是说,想要借势是不可能了。
而商人又是唯利是图的群体,为了钱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能干出来。
王常贵赚有钱人的钱还好说,但生意做大以后,难道就没人会眼红?没人会动歪脑筋?
当然不可能!
实际上,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一点。
一旁的张懋也思索了起来,虽然是武勋集团的一员,但到了他这个年纪和地位,什么肮脏事没见识过。
真要到了那个份上,侵害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说不定王常贵都会被人做掉。
这时。
杜慎却笑了起来,对王常贵道:“老王啊,你可知,商会的定位是什么?”
王常贵试探性的回答:“难道不是为陛下赚银子?”
话刚说完,他心中忍不住一惊。
莫非,还有其他的深意不成?
王常贵暗自摇头,不敢往下细想,那已经不是他有资格去操心的了,甚至想也不敢想。
看到他的一番姿态。
杜慎只是淡笑,却不讲明弘治皇帝要打鞑靼的想法,转而将话题引到了其他方向:“商会首先是要把富豪乡绅,乃至于文臣手里的钱弄出来,但他们的钱实际上也是从百姓手里剥削的,一位的赚钱到头来苦的还是大明子民。”
“所以说,以钱养民,才是硬道理,不管是香水又或者是粉笔,它们的产生都会带动一条产业链,获利的不仅是商人,也是百姓。”
王常贵露出赞同之色,他虽然为人吝啬,却也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张懋也点了点头,同时对杜慎更加钦佩。
会赚钱的人很多,有大才的人也不少。
但有良心的人却少。
杜慎扪心自问,虽然自己喜欢坑人,喜欢装逼,喜欢忽悠,但自己是个好人。
呸!
自己明明是个品德高尚,好为人师的有志青年。
坑人?装逼?忽悠?
不存在的!
杜慎嘴角一抽,差点说漏嘴,清了清嗓子,有道:“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圣人不能出其中,不能伐其能,又有道是,团结一大众,打击一小众。”
说到这,杜慎面色平淡,抬头呈45°双手背负。
“陛下所托,不能流与表面,自可拉拢一大批商人来做香水之事,快速将其贯通南北,成就商会。”
他话说到这,王常贵已然会意。
只要自己将许多商人们绑在一起,牵一发动全身,谁还敢动?
至于待商会鱼龙混杂之后,若是内部有人动起了歪脑筋……
呵呵……
王常贵能混到京城首富的名号,可不是只会做生意得来的。
坑蒙拐骗,下冷刀子,他可是个中老手了。
王常贵心满意足,脸上也笑开了花:“还是杜老弟你够意思,不仅举荐了老哥,还将后手准备的如此妥当,有弟如此,吾三生有幸!”
杜慎皮笑肉不笑:“都是自家兄弟,自家兄弟……”
两人笑的肉麻之极,让人一看当真觉得,或许这是对亲兄弟也说不定……
这时。
杜慎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好奇的向王常贵问道:“对了,不知陛下做商行,给了多少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
王常贵恍然,然后摇了摇头:“圣旨中没有提及,况且既然成了皇商,便要为陛下分忧,资金之事不过尔尔。”
他说着,面露自豪。
能成为皇商,便是一个商人这辈子最大的荣耀,就算是入土也会笑醒,相比之下,钱财确实乃身外之物了。
杜慎瞠目结舌,看向王常贵的眼神都变得奇怪了。
隐约间!
他从王常贵的身上,看到了舔狗的影子。
本以为自己算是会精打细算,从来不吃亏的主。
没想到当今圣上竟然比自己的境界高出了一个档次。
杜慎倒吸一口冷气:“他娘的弘……福齐天!老王你回头把明年,不,把后面十年的学费交一下,我看王贵最近失心疯有点复发的迹象,得多布置点作业给他补补。”
按王常贵这个套路,没有陛下的支援,只要有一步走错,妥妥的倾家荡产啊!
那他娘的就是穷比啊!
“好说好说,明日我便让人把银子送到学院。”
王常贵脸上满是笑意,浑然不知在杜慎这个好兄弟心里,已经将把他划分为即将破产的穷比。
……
弘治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六,中雪以过。
杜家村,学院内。
已经在这里度过大半个月时光的方义等人,早以换上了厚实的衣物,一人拎着一根扫帚,清理着地上的雪,同时嘴中也在念叨着各种诗句。
声音铿锵有力,诗句也都让人一听,便暗自竖起大拇指,夸赞好诗。
可若是仔细一听,却不乏从其中发现后明后清等名诗名句的影子。
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欧阳昊,已然深得借鉴真意,从后往前赶,向着唐宋元明等朝代的诗词歌赋进发了起来。
按杜慎的话来说,他们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该学会自己学习了。
而另一边。
在炉房内。
杜慎却跟刘全两人蹲在地炉边上,各自手捧着一杯热茶,抿过一口后,发出长长的吐息声。
舒服啊……
“老刘啊,眼看着快过年了,也到了招收老师的时候,不然等到开春的时候,报名的学生太多,你我二人恐怕顾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