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在黄良的团部,正在召开一场军事会议,会场气氛十分的紧张。
黄良看着自己的部下,这些部下都是自己最贴心的,也是自己这几年可以发展的复国军的骨干。
对了,这个黄良就是越南复国军的骨干成员,他在三年前就秘密的加入了复国军,三年前他到日本就接受了日本人提出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个泛亚主义,并且对于日本非常的亲近认为日本就是整个亚洲最好的榜样。他对那些认为应该依靠中国来谋求越南独立的人不屑一顾。在他的眼里,中国自身都难保,还有什么力量和精力来帮助越南。
而日本人也认为他是可以笼络的,不但秘密的给他提供经费,还帮他训练骨干人员。
当然,就在前一段时间,几个日本人就秘密的来到这里,要求黄良为大日本帝国帮助越南人民解放做好准备。黄良认为越南在日本的帮助下推翻法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的时机到了。
所以昨天在听说法军与日军交火内心是非常的高兴。暗地就已经要求自己的心腹们做好准备,并且与复国军在河内地区的其他人马也取得了联系。就准备在今晚发动大规模的起义以相应日本人。而日本人也无疑是大方的,秘密的给复国军准备了八百条步枪、二十挺机枪甚至还有四门迫击炮。
这些东西更是增强了黄良的信心。
黄良向自己的同志们作战前鼓动:“诸位同志,越南人民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下,当牛当马的日子就快要结束了!我们的日本朋友就要来帮助我们解放。已经在海防、凉山等地发动了进攻。日本朋友答应我们将支持我们的独立和自由!我们受法国佬的欺压就要结束了!”
看到大家的兴奋地神情,黄良觉得自己还应该加一把劲:“我们的日本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且我们将在河内的多个地方同时发动,打出我们复国军的旗帜!为越南开创一个灿烂的明天!”
无疑黄良的鼓动是成功的,特别是在看到那么多的武器弹药,那几个日本人也拼命地保证:“皇军是来帮助印度支那的人民解放的!那些白种殖民者就应该从亚洲滚回他们的欧洲。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我们亚洲人就应该团结起来与欧美的殖民者作坚决的斗争。不但是越南,接下来就将是缅甸等等。亚洲将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亚洲人民就应该共存共荣!只好我们这里采取行动,明天天一亮,皇军的就会派飞机前来支援我们!”
黄良开始踌躇满志的布置任务:“我们将解决这里的法国人,然后控制这个机场,明天日本皇军的飞机就会满载着武器弹药降落在这里。在控制这个机场后,主力向市区进攻,在我们这里打响第一枪后,复国军的其他同志就将相应我们!”
晚11时,一声枪响,黄良就率队轻松地解决了这里的三十几名法军,然后向河内发起进攻。顿时寂静的河内上空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炮声,看得出来参与进攻的人不少。
其实,越南的复国军哪有这么多的武装。不过是黄佳俊的一个计谋而已。
他指示越盟以及其他的越南独立势力可以假意的向越南复国军投诚。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华人控制的武装,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把整个越南搞乱,而有日本人来背这个黑锅何乐而不为呢?
复国军的旗号一亮出来,到处都是:“消灭殖民者”的口号。
在河内,外面的枪一响,从各个地方冒出无数的手持武器的人,他们喊着复国口号,向法国人开枪,烧毁法国人的住宅,捣毁法国人的工厂。
整个河内城乱成一团,到处是法军的口令声和跑动声。
德古上将站在总督府的楼上看着夜空中的橘红色弹道,他已经明白这些越南人不安分了。如果不是日本人的支持这些羸弱的土著有这么的胆子?德古上将心里恨恨的想到。
离这里八百米左右的一栋法式建筑里,几个人正在用迫击炮瞄准着这里,这是一个狼牙小组,他们在这里潜伏了已经好几天,任务就是炮击总督府。
大量的法军正在总督府里紧张的建立防御。一枚炮弹向总督府飞来,在楼顶爆炸。
越南的局势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黄佳俊的推动下向不可预知的地方滑去。
中村明人在受到袭击后也就干脆向大本营发电自己受到中国军队的袭击,已经无法按预定计划行动,要求大本营让自己击退中国军队的进攻后再退回原驻地。
美、英两国在推测日本这样行动的目的,法国维希政府也是喊出要誓死保卫法兰西的利益甚至不惜与日本开战,德国在拼命的安抚法国,并要求日本立即停止行动。
………………………………
四百六十五、越北风云(11)
四百六十五、越北风云(11)
海竞强在接到黄佳俊发来的电报后,兴奋地狠狠的在指挥桌上砸了一拳:自己将是第一个率兵出征国外的中国将军,这将会被载入史册!
其实,在决定进军越北这个事情上,黄佳俊也是心里忐忑,首先要说服重庆的最高当局同意,他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来说明日军占据越北地区将对中国大后方的威胁,而为了解决这样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越北地区置于中国的控制之下,至于法国政府的反应完全可以不用考虑,当然最好能够跟在伦敦的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达成谅解。这些就不是黄佳俊可以控制的,不过好在最终最高当局接受了黄佳俊的建议,命令中国驻英国大使与戴高乐进行接触并率先承认自由法国是代表法国的合法政府。中国政府承诺在战争结束后保证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权利。
其实在黄佳俊的心中觉得抢先出兵解决对中国的威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这在后世将会是打过经常采取的一种预防行动。
黄佳俊的意思就是给鬼子精锐师团第五师团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并摧毁在越北的机场。
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经过精心的策划,决定把出击部队分成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
北集团有180师担当向莫隆进攻在控制莫隆后在转向攻击通农;而南集团由156师担当,出布局关,攻占东溪;东集团就是七十九师攻击复合,黄佳俊的目的就是把中村师团包围在高平、凉山同登一线,至不济也用重兵压迫鬼子向南。
24日,中国军队越境出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居然敢越境出击,因为福永少将和佐藤大佐以及中村中将在行动之前也分析过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军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境作战,因为这将带来极大的外交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对中国军队的防御方面基本就没有什么有力的措施。
但是现实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黄佳俊的行动引起了日本南方方面军的极大关注,因为他的目标就是冲着第五师团去的。
这个麻烦就大了。在凉山城下的中村中将脸色严峻的看着地图上中国军队的进攻态势,就是想包围自己啊。
现在第五师团的态势极其不利:没有现成的防御工事,几个重要的城市也没有拿下,现在全军正在收缩集结。
不过,中村中将倒是很快就反应过来,马上向南方军要求支援。
在重庆,法国驻中国大使雷诺,气急败坏的来到中国外交部递交最强烈的抗议书,要求中国政府必须要对这次事件负责。而与此同时在伦敦的自由法国发表声明: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利益必须得到尊重。。。。。。但是中国方面的行动可以理解。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了对这次事件的强烈关注,要求交战双方保持克制。
1940年九月二十五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评论:从日军进驻越北看起野心。
日本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宣称只要三个月就可以解决中国,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人的抵抗意志,现在三年时间已经过去,中国还在抵抗,而日本已经陷入到了中国这个大泥潭里,仍然还看不到解决的迹象。那么为什么在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的日本人又要进驻印度支那呢?是什么给了他们勇气来开辟第二战场呢?他们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切断外国援助中国的交通吗?
显然不是,而是他们已经把目光盯上了印度支那这块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已经战败,显然无力阻止他们的进攻。那么英国呢?这个时候的大英帝国还忙得过来吗?显然也不能,因为他们正在全力抵抗德国法西斯的登陆。所以日本就认为他们的机会来了,就可以轻松地占领整个印度支那,如果成功不但把中国从三面围了起来,还能得到印度支那丰富的资源以支持他们的圣战,建立他们的大东亚共荣圈了。
日本缺少什么呢?粮食、石油。对石油,那里有石油呢?荷属东印度,那里就有。
现代战争如果没有石油那就无法作战,而日本需要的石油多少呢?500万吨,自身的石油却不过能够满足十分之一不到。
这篇评论可说把日本的野心都展示了出来。
在越北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军、日军、中国军队三方各自戒备有各自作战。
不过,在黄佳俊的要求下,中国军队并不重视那些城镇,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山区。
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压迫,第五师团只能向海防、防城方向撤退。
就在日本军队撤退到海防一线后,中国军队也从越南撤退了。
这次事件,日本在强大的外交压力下,最终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
战后为了向英美作个交代,日本也处理了在这次事件中负有责任的一些军官。那么肇事者受到了什么处罚?处罚了几个不相关的人。南支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被解职,由后宫淳中将接替。参谋本部把冈田重一中佐,荒尾兴功中佐刀,高月堡少佐这三位赶了出去,参谋次长泽田茂中将也引咎辞职改由塚田攻中将出任参谋次长。而首恶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却只是给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处分就完了。
为什么日本会这么快就偃旗息鼓了呢?因为美国政府宣布对日本进行全面的禁运,不仅如此英国随后跟进。这就让日本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而法国为什么也这么快就认可了呢?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在越南各地发生的起义威胁到了他们的殖民统治,所以也只能向日本妥协。
那么日本人有没有死心呢?肯定不,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泰国开始支持泰国与法国之间争端。泰国以前叫暹罗。1939年6月24日,暹罗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muang thai),英文国名由“siam”改为“thailand”。“泰”在泰语中是“自由”、“独立”的意思,“暹罗”一名则来自梵语,意为“黄金”。废弃这一使用了13个世纪的古老国名,无疑与当时暹罗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有关。泰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还提出了“大泰国”的口号,认为老挝人、越南的孟族、中国的傣族、缅甸的掸族都属于“人种学上的泰族”,打算把“3000万有泰族血统的人”全都联合在“大泰国” 之内,在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
1939年9月3日,英法因波兰问题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披汶?颂堪立即宣布泰国中立,但随即向国民发表了一篇演说,称“现在是要求法国归还因1893年条约而被割让的领土的时候了”。从1939年起,在曼谷和泰国东北边境与法属印度支那接壤的一些城市就多次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法游行,还组建了沙文主义组织“泰血团”,要求从法国手中“收回”老挝和柬埔寨西部的领土。
这就是泰法之间的矛盾由来。
日本就是抓做这点与泰国发展友好关系,并与1940年6月12日同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规定日泰双方“相互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此外日本还要求泰国允许其使用泰国的海空军基地及铁路。英国和法国预感到事态的发展对其不利,于是竭力使泰国保持中立,并且也同泰国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泰国只批准了和英国的条约,没有批准同法国签订的条约,原因是法国拒绝“归还”湄公河西岸的领土。
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泰国并不是完全就站在日本一边的,一部分泰国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还是日本这样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对泰国来说都是一样的危险,因此他们力求利用日本与英法之间的矛盾,不投靠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
9月4日,即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前两个星期,泰国陆军部副部长銮波迈滴就曾向德古提出秘密建议,要求与其结成反日扩张的军事同盟,“报酬”是把湄公河西岸的老挝领土以及柬埔寨西北三省割给泰国。德古拒绝了这项建议。与此同时,泰国海军部长探隆?那瓦沙瓦率亲善代表团访问了英属印度、缅甸、马来亚和澳大利亚,试图“加强泰国和英帝国之间现存的友好关系”。
1940年9月28日,披汶?颂堪总理向维希法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有朝一日法国放弃对印度支那的主权,那么老挝和柬埔寨就必须割让给泰国。披汶?颂堪随后向全国发表广播声明,称“法国已经无力进一步控制印度支那了……我们在柬埔寨和老挝的泰族兄弟很快就会自由了……他们将加入到我们的立宪制的社会中来,并将受到国王陛下的保护”。美国当局为此在马尼拉扣留了泰国空军购买的12架飞机,但英国和日本则对披汶?颂堪的声明表示欢迎。英国希望借牺牲法国的领地来安抚泰国,以减少日泰联盟的机会。日本虽然想独占印度支那、不愿意同泰国一道瓜分,但在当时对日本更为重要的是把泰国拉到自己一方,以便将来利用泰国的领土入侵英国的殖民地。
1940年10月15日,维希政府拒绝了泰国的全部领土要求,披汶?颂堪开始用战争相威胁。11月30日,在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的漫长边境上开始爆发交火事件。12月2日,日本进行了最后一次调停,称如果泰国的领土要求仅限于湄公河西岸的老挝,那么日本就支持泰国,但维希法国仍不愿割让任何领土。英国也进行了类似的调停,同样毫无结果。
………………………………
四百六十六、总结安排
四百六十六、总结安排
中法日三国在越北的角逐可是牵动了无数的眼光,在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有一种出自骨子里的自卑,一说到跟外国人特别是欧美诸国打交道,在天然上就有一种劣势。这很正常,因为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近百年以来,中国在跟欧美国家打交道中都是以丧权辱国居多。所以,黄佳俊在越北采取的过激行为,在国府之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很多人认为这样干是一种极其不冷静的行为在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候却如此行动极有可能刺激欧美各国对中国的不信任,这将为获得外国支援中国抗战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滇越铁路这条物资供应线。本来英国在七月就关闭了滇缅公路。中国在这段时间内事实上已经被完全封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作为国际外交争取能够得到国际援助。但是黄佳俊的行为无疑是在对这种外交制造障碍。所以要求严惩黄佳俊,以换取国际友人的支持云云。
而另有一些人却认为黄佳俊的行为是一种能够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行为,就是采取预先行动清除对国家的威胁,并且能够告诉那些心怀叵测的国家,我们抵抗侵略的决心。再说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总比侵略者把刀抵在腹心要来的好得多。
这两派人物不停的辩论,这个时候的最高当局却保持沉默。而黄佳俊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积极地在越北采取更为激进的行动,不仅派兵还大力的扶持越南本国的独立势力。
那些所谓的精英们在哪里忧心忡忡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九月二十六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华盛顿发表讲话宣布:除西半球国家外,美国对一切国家都禁运废铁、废钢,只有英国例外。
这个消息传回中国的时候,中国上下是一片欢呼,这就表示美国正在改变自己的孤立政策。虽说中国还是没有能够得到美国的公开支持,事实上美国已经在支持中国了。上半年建立的志愿飞行队――飞虎队,另外就是中国可以用走私的形式从美国得到武器装备。
这就是好的现象。
最高当局说了一句话:“我们就是要用行动表明我们抵抗侵略的决心,最好能够让英美认识到日本的侵略并不仅仅是针对的中国,他们在亚洲的利益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这就够了。”
这一句话一出,对黄佳俊的质疑和批评也就烟消云散了。
1940年九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整个世界震惊的大事: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在柏林正式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三国保证如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 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 上述条款毫不影响各缔约国与苏联现存的政治地位。
这个消息一传回国内,重庆的人们就开始议论:什么时候日本会进攻英美?
这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说起来也算是奇迹,在中国,就连坐茶馆的人都知道日本迟早会与英美开战,但是在美国却对日本进攻美国的说法嗤之以鼻。
黄佳俊在文昌的四十八集团军司令部正在奋笔疾书一份分析报告,这份报告的名称就叫《德意日三国同盟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这篇评论要在双十节回重庆的时候提交给最高当局。说实在的黄佳俊对自己这三年多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极大的改善了中国本身的抗战能力这一点上还是极为满意的,比如通过杜月笙这个青帮大佬联合中国的大资本家们在川西滇北建立起了钢材、汽车、甚至是飞机厂等一系列的军工工厂;利用银行贷款的形式让普通民众也参与到走私大潮之中;就说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这一点吧,有无数的马帮穿行在缅甸云南之间,把无数的物资就像是蚂蚁搬家一样运回国内;建议国府建立专业的工程兵部队在大后方修建无数的公路,极大的改善了大后方的运输条件。这些无疑是中国增强抗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自己呢,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好歹手里也有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并能深刻影响国府的战略设定上。
四十八集团军进驻桂滇的中越边界后,黄佳俊也开始自己的一些想法。
十月五日,在文昌召开了集团军团级以上的军官会议。
这些分散驻扎在各地的军官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丁胜国看到海竞强,走上来亲热的拍着他的肩膀:“强哥,这次七十九师可算是出尽风头哈,在国外去溜达了一圈,感觉怎么样?”
海竞强跟丁胜国这两个家伙可算是对上眼了,说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海竞强是瞧不起这些半路出家的军官的,认为他们没有多少军事素养,只会一些野路子。而丁胜国也瞧不上海竞强这样公子哥,认为他们不过就是出身好,根本就不能在战场上拼死力战。所以很是闹了些别扭。
但是最终双方都用自己的实力说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桂北战役中,156师和七十九师并肩作战,更是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
“丁老弟,你也不是出去了一圈吗?听说你还到河内去看了看?那两个安南美女怎么样?老弟我就在担心你怎么在弟妹面前交代啊!”海竞强可是听说丁胜国出去的时候,当地的一个寨主为了感谢他,送了他两个美女而为了这个事情丁胜国被自己的老婆给关在门外好几个晚上。
丁胜国一听,脸色都变了,情不自禁的向四周看了看:“哎啊,我的好老哥,这句话可在不能说了。你不会是想让老弟我再在外面过夜吧?”要说这个事,把丁胜国可是弄得好不狼狈,一提起来就有点心有余悸。
周边的那些军官们都是会心一笑。
众人一边说笑一边走进会议室,按照所属编制和职位高低入座。
就听见外面响起了一连串的报告声,军官们急忙起立立正姿势站好。黄佳俊带着钱三河、180军军长张传志、第27军军长黄俊走了进来。
黄佳俊走到主席台前,示意大家坐下。
钱三河轻轻的哼了一声,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安静,要说吧,在四十八集团军里,钱三河的威慑力比黄佳俊还要大,这个身材瘦小的参谋长不苟言笑,再加上做事严谨,所以上上下下的军官没有不怵他的,倒是黄佳俊这个司令,对一般人只要你能打好仗,不违反军纪,基本上都是没多大的事。
“诸位,今天在这里开会,有三个议题。第一个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