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很是新颖,也很是大胆。最高当局脸上露出振奋的神色,“继续说。佳俊,我们怎么才能把美国人拖下水呢?”
“很简单,我们就要表露出我们有抵抗日本人的实力,这个在前面几年的战争中已经表露无遗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决阻击日本从越南和缅甸方向发起的进攻。只要在越南击败日本人,那么日本人就不得不大举增兵南下。这就可以加剧日美之间的矛盾。另外就是我们要另外修一条路,这样就可以明确的告诉美国人,滇缅公路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黄佳俊已经说得兴起,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他知道自己说出这些话有什么危害,但是这些都是小事,只要能让自己的国家民族少付出代价,比什么都值。
“说实在的,校长,我们反过去想想这几年的抗战历程,我真的庆幸有校长的正确领导,把日本从北方吸引了过来,虽说我们丢掉了上海南京武汉,但是丢的好啊。要不是校长的神来之笔,而让日本人从北方首先攻占山西,在攻入陕西沿着蒙古进军翻越秦岭进攻四川,于此同时再派出海军沿长江而上,可能……”黄佳俊住嘴不说了,而在座的有几位都是战略高手,那还不明白会发生什么呢?
其实,黄佳俊这几句话就是拍最高当局的马屁了,不过说实在的当时的中国还真要庆幸,所以这句话也是说的真心实意的。
“佳俊,过去的话就不要说了。还是接着说说要是日本南下,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吧?”最高当局略带着些自傲的阻止黄佳俊继续说下去。其实,那个时候还对最高当局的战略理解的不是很多很透彻,但是经过黄佳俊的这番话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何应钦推推眼镜,眼角带出一点笑意:这小子还不是很楞嘛!
“是!校长!学生认为日本南下是确定无疑的!如果日军进攻缅甸,那么就会对我国和印度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到了那个时候的话,英国就会要求我们出兵保护缅甸,而美国也会要求我们出兵的。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办?”黄佳俊提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是啊该怎么办?英国人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美国的要求呢?能够忽视吗?毕竟,中国更需要缅甸当然就更需要美国了。
“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何应钦当然要让黄佳俊把话说完。
“我个人觉得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我们现在就主动。马上加强在滇桂的军力,我们不是要对军队进行整编吗?完全可以把整编的地点放在滇桂,这样一可以缩短接收武器装备的时间,二可以让军队更加适应南方的气候。我这次和林主任从缅甸回国,再加上我在滇越边界呆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知道在南方作战特别是在热带雨林里作战完全是两回事。而这次又从美国买回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装备,需要士兵有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和训练,特别是装备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指挥上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时间。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面对日军的进攻有两个应对方向,一是越南方向,越南北方的山区我们必须要控制在手里,也就是说一旦日军大规模进入越南,那么我们也应该抢占越南北部,因为一旦被日军占领越南北部山区,那么整个西南地区就处于日军轰炸机的轰炸范围;第二就是滇缅方向,而对这一个方向我们就要注意了,我们出兵有一个目的就是保住仰光港,如果仰光被日军占领,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英国人火中取粟,我们的目标就是占领曼特勒以北的上缅甸山区,拱卫我国的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参加缅甸作战有一个前提就是仰光港的得失。”
那个时空的中国远征军就是战略目标不明确,又被英国人在里面使坏,最终出现一个师一个师的投入战斗,就这样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战略部队就被消耗在了缅北的热带雨林里了。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建议我们现在就可以扶持越南和缅甸的独立运动,特别是越南北部和缅甸北部的独立运动,至少要让他们同情我们,这样一旦我们进入到这些地区作战,不至于人生地不熟。”黄佳俊把自己的长篇大论说完后,也就退回去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最高当局脸色凝重,严厉的说:“诸位,请打起精神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极其艰巨的时刻,这将对今后我国的抗战局势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做得好就会轻松一些,如果做不好那么就会更加困难。现在我命令。”
屋里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何部长,命令第五集团军王耀武暂缓回到重庆,就在那里接受美式装备,在美军教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对了,命令他抽出集团军的所有汽车到越南缅甸去运物资。另外就是从第五战区抽调一个满编军到云南,给龙云一个新编第三军的编制军长让他举荐一个,就在云南编练。给桂林行营白健生去电让他在桂林也编练一个新军,还有就是告诉他把能够抽调的汽车全部都抽出来,到越南去运物资。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另给刘文辉去电要他马上到重庆来,我有要事与他商议。”何应钦立正答道:“是,委座!卑职下去后立即执行!”
又转头对陈诚说:“辞修,你下去后就按照佳俊的设想组织总参谋部做一个战棋推演。看看要是日本全力进攻我们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在越北和缅北挡住他们,如果英国要求我们包围仰光,那我们有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成功,这些都要有详细的预案。”
“王部长,你们外交部就按照刚才商议的去做,立即约见英国美国大使向他们表示我们的关切,要求英国履行对我们的承诺。尽量说服英国政府,就算是不能完全说服,也要把这个关闭的时间尽量的向后推移,至少保证我们的物资能够全部回国为止。给夫人去电要求她尽量与美国政府接洽。”王宠惠点头答应,并马上就下去安排。
“宋部长,你立即给子良去电,要求他务必加快运输物资的速度,你也从国内组织更多的汽车到缅甸加快运输。如果不行就先转运到国境以内再说,告诉他不管他才去什么措施都必须把物资给我运回来,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有什么小心思了。”
………………………………
第三卷 出兵域外 452 新的开始(17)
新的开始(17)
最后才和颜悦色的对黄佳俊说道:“佳俊,你和蔚文留一下,我还有点事情与你们谈谈。”
这时俞济时走进来,对最高当局说:“校长,该吃晚饭了。”最高当局是一个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乱生活习惯的。
“哦,这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蔚文、佳俊,你们就留下来与我一起吃吧。”最高当局站起来伸伸懒腰,他的要在西安事变中受过伤,所以坐的时间长了,也会不适。
黄佳俊有点受宠若惊的说:“校长,林主任是劳苦功高,陪您吃饭是当然。不过,我这个小字辈就算了吧。”
最高当局笑骂道:“蔚文,你看佳俊已经在嫌弃我们老了,陪我们吃饭没什么意思了。”
“佳俊,你少在这里得了便宜还卖乖。再说了,委座有那么老吗?”林蔚对黄佳俊这种无赖性格也是感到无奈,不过看到最高当局都没有什么表示,也接过来开开不伤大雅的玩笑。
跟在最高当局的后面走进下客厅,里面的饭菜已经摆好了,只是很少的几个菜肴:一盘炒西红柿、一个青椒肉丝(是唯一的一盘荤菜)、一个炒豆腐、一个汤,最高当局招呼道:“坐,坐,你们都坐。”
黄佳俊坐好后,看看桌上的菜,嘴里开始咕哝:“校长,就这点菜啊。我一个人都不够吃的。再说了,校长,这么简单的菜,还是应该稍稍的吃好一点。”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这里抱怨菜少才不好的。以前被留下吃饭的人都是要么战战兢兢地,要么就激动地不知所措。
最高当局和林蔚一愣,最高当局更是哈哈大笑:“那就给你加两个菜。”
其实,跟最高当局吃饭实在是没趣。他讲究的是食不语,他的饭量很小,只是吃了一碗米饭。加了一点点菜就不吃了,林蔚也是一样。但是黄佳俊可是不管,等到他们都登碗了,还在那里放开大吃,甚至还把剩下的菜都给包圆了。
这个官邸的侍卫有点发呆的看着黄佳俊,这是谁啊,这么不客气。
最高当局看黄佳俊在那里胡吃海塞的,嘴角带笑。还不停的说:“佳俊,慢慢吃。没人和你抢。”
林蔚也是看着黄佳俊觉得他不可思议,这要是换个人早就吓得战战兢兢地,那还敢在这里抢菜吃啊。
黄佳俊把最后的一口饭吞进嘴。又喝了一碗汤,才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
“吃饱了?你是不是几天没吃饭啊?”最高当局微笑着看着这个年轻人,这段时间以来,黄佳俊的表现让最高当局是刮目相看,特别是他认为黄佳俊不做作是最为可贵的。
“校长吃饱了。不过说是在的,校长,你这个也太简单了吧。你应该要好好的保重身体啊。要是你的身体垮了我们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啊!”黄佳俊站起来嘴里还在说着。
“唉,现在国事艰难!能省一点是一点吧。蔚文、佳俊吃了饭陪我出去走走。”最高当局领先向外走去,这个也是最高当局的一个休息习惯。晚饭后,就要到小院子里走走。
现在正是树木繁盛的季节,整个院子都被绿荫环绕,显得很是幽静。在院子里漫步,这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林蔚和黄佳俊落后最高当局半步,谁也没有说话,就这样慢慢的走着。走到一个凉亭的时候,最高当局带头向凉亭走去,三人先后坐在凉亭里,最高当局杵杵拐杖。
“佳俊”
“学生在!”
“你这段时间做得很好,特别是你想出的在美国发行国债的方案,可谓对国家贡献极大,夫人可没少夸你。”
“是吗?还好师母没有怪我给他添乱就好了。”黄佳俊正色的说,“其实,这个并不是我的功劳,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可以说动美国。所以校长这个功劳我可是不敢领。”
最高当局脸露疑惑:“佳俊,这是怎么说?”
“其实,说句实在话,美国对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侵略,已经让美国非常不安。特别是以罗斯福总统为首具有全球眼光的战略家们已经在开始着手布局参加战争。所以,从德国去年发动欧战以来这种担忧更是加大了。”
“你是说美国会参战?”最高当局变得有点兴奋。
“是的美国参战是必然的, 其实这还要感谢日本人,正是他们表现出要南下的意图后。在欧洲现在法国战败,只剩下一个英国在拼命抵抗,而在远东由于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成立,让美国人担心我国会被日本完全击败,那对于美国来说就不能接受了。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最佳的策略就是在欧洲支持英国,在亚洲支持我国,为他们的参战赢得时间。毕竟美国就算是要参战这也是需要时间的,首先要改变美国国内的民意,这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那他们为什么有对英国关闭滇缅公路不加以阻止呢?”林蔚插口问道。
“这个就要考虑到现在美国的政治形势,首先美国在远东没有多少实际利益,国内反对参战的孤立主义盛行,再加上罗斯福总统正处于大选前夕,他试图以美国的和平与中立来赢得选民支持。尽管美国对日本的举动也深为不满,但上述因素促使美国决定在滇缅公路危机中采取一种静观其变的中间立场。也就是说,罗斯福现在最重要的是获得连任,只要他取得连任,那么美国的政策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实英国之所以要与日本妥协,其中有很大原因要追述到美国的身上,正是因为美国没有向英国保证而英国自身的国际环境十分险恶,在欧洲,法国败降后,战火迅速蔓延到英国本土,在西北欧大多数国家已沦陷的情况下,英国正独自承担起与法西斯德国作战的任务。绝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了欧洲战场;而在远东,英国还要承担保卫新加坡、马来亚、香港、印度、缅甸等殖民地的义务,军事防御力量明显不足。日本在远东的攻势使英国极为不安。陷入欧洲战场的英国又没有充足的军事实力与日本对抗,更何况这样做会使英国面临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并且英国人认为他一关闭滇缅公路最大的可能是我国被迫与日妥协或者投靠苏联。那么英国的行动就将对美国舆论产生相反的影响。并可能促使美国增加对日本禁运出口战争物资的可能性。这样日美之间的矛盾就会进一步升级,丘吉尔的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把美国拖入战争。”
黄佳俊越说越顺溜,而最高当局和林蔚却对黄佳俊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在把美国拖入战争的这个想法上我国和英国是一致的,而避免与日本的战争上英美又是一致的,在利用我国拖住日本上英美又是一致的。但是,中英美三国之间又是有着矛盾的。”
黄佳俊的这种论调倒是新鲜。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自觉自己已经成了影响世界走势的一个重要力量,毕竟长达一百余年的积贫积弱,再加上当时的中国看起来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每时每刻想的就是怎么抵抗日本的进攻根本就没有谁来想一想正是中国的这种坚决的抵抗而使自己被世界刮目相看了。
“校长。我们中国已经变得可以左右世界局势的重要力量了!”黄佳俊自信的说道。
最高当局和林蔚都是不敢置信的样子,最高当局皱眉说:“佳俊,我们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危险了,哪有影响世界格局的作用?”
“真的校长!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美国一个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说的。”黄佳俊知道自己的话是不能让最高当局相信的,所以就用美国专家的话来加强说服力。
“哦。这个专家是干什么的?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呢?”林蔚问道,他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我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校长,林主任,这个专家是美国国务院的一个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我在弗吉利亚军校的一个同学就在给他当助手,是我的同学告诉我的。当时。我也不相信,所以就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但是我这段时间好好的把这些观点仔细的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本来我是准备写一个专门的报告给校长的,现在校长问起我就说出来了。”
“嗯,那你好好的给我们说说,我们怎么能够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呢?嗯,最好的是你自己的想法。”最高当局听了黄佳俊的解释顿时兴趣大增,要是美国真的是抱着这种观点的话,那不是说中国的地位会极大的上升?
“校长,我仔细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理了一遍,觉得这位专家说的有道理。首先我们来看,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是一个坚强的国家,英美需要我们拖住日本,苏联也需要我们拖住日本。虽说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危险,其实苏联英国比我们更危险,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要比我们面对的敌人强大更多倍。为什么这么说呢?苏联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大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在德国攻打波兰的时候苏联会与德国一起瓜分波兰和攻打芬兰的原因,斯大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防线向前推进,扩大自己的防御纵深。在面对日本的时候,苏联为什么要支持我们呢?他就是要用我们来拖住日本,以免自己在面对德国的时候会被德日两面夹击。”
“等等,佳俊你是说德国会进攻苏联?”最高当局打断黄佳俊。
“是的!希特勒的最大目标就是消灭苏联,这在他的自传里面就说的清清楚楚。所以,德苏之间一定会爆发一场生死大战。”
“但是德苏之间不是签订的有和平协定吗?希特勒不会这么干吧?”林蔚谨慎地问。
“林主任,西方有一句话,协定不是用来遵守的,而是撕毁的。所以这个协定不过是德苏双方之间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而采取的暂时性的妥协罢了。德国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好专心对付英法;而斯大林呢是由于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与德国的战备,再加上也想让德国首先对付英法,他乐得看热闹。只是斯大林可能也没想到英法这么快就败了。而明显的苏联的战备仍然没有做好,希特勒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要让我国拖住日本。”
“那美国呢?”最高当局,“他们有需要我们什么呢?”
“仍然是让我们拖住日本。试想一下。要是我们挡不住日本,那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灾难。中国有丰富的人力和资源,而日本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就可以让日本得到继续发动战争的一切,要是中日结盟那就更不可想象,就可以武装起数百上千万的军队从东向西进攻,就能与德国瓜分整个世界。如果到了那个时候面对两面作战的就将是美国。至于英国和美国之间也是一样,美国需要英国在欧洲拖住德国。但是美国也对英国占领这么多的殖民地深怀不满,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被削弱的英国。至于英国和我国的关系,英国最不愿意的就是看到我国崛起,一旦我国崛起那么就会极大的影响他在远东的殖民地利益。因为他们明白只要美国参战日本的失败就是必然,所以就算是被日本抢占了他的殖民地他以后也可以收回去,但是一旦被我国占领那他们就可能永远就回不来了。这就是中英美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英国在我国的西藏甚至是新疆搞风搞雨的深层原因。他们着眼的都是战后!”
“你今天的想法很好。你下去后交一个报告给我。”最高当局沉思了一阵后,就吩咐黄佳俊。
“刚才不是说我们还可以趁此机会解决西藏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引起英国人的抗议?毕竟我们现在还是需要英国人的。”最高当局缓缓的说道。
看得出来。最高当局对英国人策动西藏独立,在西藏搞风搞雨的也是非常的愤恨,在川军大举出川的情况,也没有动用刘文辉的部队,这里面也未尝没有警惕西藏的原因。
特别是本年初十四世达赖坐床典礼。英国没有通知中国政府就派出了特使古德直接从印度进藏,并且在典礼上把中央政府代表吴忠信的位置摆成跟古德一样,如果不是吴忠信坚决反对,英国人的图谋就会得逞。吴忠信的电报传回重庆最高当局可是非常的生气为此还摔了自己心爱的玻璃水杯。现在听到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西藏问题,他哪能不动心呢。
“过去几十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支持太少了,而西藏自身又太贫弱,封闭,落后,所以他们难以抗拒英国人的军事和经济入侵,西藏独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萌发的,而有些数典忘祖的藏人也以英国为靠山,对抗中央。那么我们只要打掉他们的靠山英国人,这样就可以清除藏独分子,扶持噶厦政府里面的请中央人士,这样就可以把中央的权威竖立起来。”黄佳俊缓缓的说道,不过说实在的黄佳俊对英国人可是从未有好感,一个没落的帝国在全世界到处惹事,还真的认为自己是日不落帝国?在他看来不过是狗屎,英国人就剩下一张皮了,只要轻轻一戳,这张皮就会破。
“佳俊,这可不行。要是在西藏挑起冲突,就不是轻容易就可以解决的,要知道乾隆年间金川之战前后十几年,花了数千万两白银和数省军队,才镇压了藏人的叛乱。要是你这样一弄再加上有英国人在里面支持,你准备用多少军队去镇压?”林蔚一听就摇头反对,“再说了,要是英国人极力反对,这将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被动,而我们现实是无法对西藏大规模用兵的。”
“校长、林主任,我们并不是要在西藏进行一场战争,我们的目标只是对准英国人,对于清理亲英藏人,这个事情应该交给藏人去做。我的计划是这样因为我们需要另外一条出境公路,所以有必要组建一支工程兵部队进藏修筑公路,修公路就必须要勘测线路吧,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进入西藏,接着就以运送设备物资补给的名义进藏,等到英国宣布封闭滇缅公路的时候,我们也一举查封他们在西藏各地的办事处。其实。年前送达赖回藏是最好的机会。对了,吴忠信委员长和马步芳的那个骑兵旅还在拉萨是吧?”黄佳俊的话里透露出一点激动,“校长。命令刘文辉立即组建一支进藏部队已给马步芳送补给的名义进去,然后。让吴忠信给他提供指导,拉住噶厦政府里的亲中央人士。然后我们从雅安开始全力修路,修到拉萨,再修到藏南,联通印度。”
“吴忠信还在那里,马步芳的那个骑兵旅也在,只是这样行不行?会不会引来英国人的强烈反对?修路我是赞成的。是不是跟英国人商议一下?”林蔚看最高当局有点心动,赶忙阻止。
“哼!我们在自己的国家内修路干嘛要跟英国人商量!再说了,看起来我们很困难,其实英国人比我们还要困难。不错。我们有日本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