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高当局转头对身边的一个带着金丝眼镜,头有一点秃顶的一级上将说道:“健生啊!你看这个美国回来的军校生怎么样啊?还能如你的法眼吧!”
黄佳俊心里一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诸葛”。不过与照片比起来更为精神。白健生放下手里的放大镜,缓缓的抬起头,眼睛微微眯起,从镜片里看着黄佳俊。这道眼光一下就让他知道刚才那道眼光是谁了。
白健生笑道:“委员长赏识的人,怎么会有错呢?”
最高当局看起来对这位“小诸葛”的话非常受用,摆摆手说:“哪里哪里!能入健生法眼的可是不多啊!”
白健生也不在废话,直截了当的说:“这个娃娃,前面的仗打得不错。委员长,我能问他几个问题吗?”
看来,最高当局对这个白健生的脾气也是很了解的,不以为意。点头说道:“健生问吧!”
“小诸葛”脸色一变,身子也挺了起来,不愧是多年带兵、在战场上指挥如定,气势立时变得威猛和不怒自威。而面对他的黄佳俊更是觉得有一种面对千军万马的感觉。(对于此公,黄佳俊是很钦佩的。所以对他的情况了解的也比较多。此公在军事上的造诣很深,也很少打败仗,所以性格有点自视甚高、刚愎自用。对最高当局的军事上的能力也是不以为然的。大家应该听说过,此公说过:蒋先生,最多能当一个团长!)
黄佳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应对这位“小诸葛”的考校。
………………………………
九十二、班门弄斧
九十二、班门弄斧
黄佳俊知道这位以“今亮”自称的“小诸葛”要对自己进行考试了。这里有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蒋中正、事实上的参谋总长白健生、军令部次长刘斐以及第一战区长官。几乎就是一个三堂会审。在这其中又以这位“小诸葛”为首。
黄佳俊只有集中起全部的注意力和精神来应对。虽说有点难度,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得到最高当局和其他大佬的认可。对自己和部队的发展也是会有好处的。
白健生盯着黄佳俊,黄佳俊就像被鹰盯住的小鸡一样;又像是被老虎盯上的羊羔。但是黄佳俊知道这时自己一定不能露出哪怕是一点点的怯意。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眼睛透露出强大的自信。过了半响,老白的眼里露出赞赏的神情,但是,只是一晃而过。外人根本无法觉察。
不过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在白健生的逼视下还能保持如此的镇定。屋里的所有人包括最高当局对黄佳俊能做到这一点,都非常的赞赏。
每个人都对黄佳俊的回答充满了好奇。这里的人除了战区的张参座对黄佳俊充满信心外,其他人对黄佳俊的了解都不是很够。
老白用手扶扶眼镜,开始用广西官话问道:“黄师长,你是一个在美国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官。你说说中日之间,谁胜谁败?”
黄佳俊一挺腰,朗声答道:“毫无疑问,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理由?”老白仍然不愿放过他。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我们禁得起长期战争,而日本禁不起长期战争。”黄佳俊只好把伟人的话拿出来。
屋里的所有人都露出深思的神色。
“小诸葛”眼里露出了一点笑意,继续问道:“但是,有人提出中国已经败了。你怎么看?”
黄佳俊知道老白这样说,是指国民党内的汪精卫之流的“亡国论”者。这些人现在大放厥词,说中国“再战必亡”,主张与鬼子妥协投降。
黄佳俊大声的说:“这些不过是些汉奸卖国者而已。他们只看到了日本的强大,而没有看到我们的优势。所以不值一提。和这些人不说也罢。”
这时,旁边的军令部次长刘斐插话道:“黄师长,你认为鬼子的下一步进攻将指向哪里?”
黄佳俊用不用质疑的话回答道:“徐州!”
最高当局也来了兴趣,接过去问道:“这一战,我们打得赢吗?徐州能不能守住?”
显然,其他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特别是那位“小诸葛”。能不感兴趣吗?这是桂系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老白极力支持打得一场大战。如果胜了就不说,如果失败,那么桂系就会成为最高当局的替罪羊。
黄佳俊低头沉思了一下,才抬头面对最高当局,大声地说:“委座,恕我直言!这一战我军必胜!但是,徐州肯定守不住!”
这句话可说是语惊四座。众人都对他的这种回答不解。老白眼镜后的两道疏眉扬起,声音变得严厉:“此话怎讲?”
黄佳俊也毫不示弱的看了屋里的人一眼,走到墙上的地图前,转身立正,才缓缓地说:“委座,各位长官!请恕小子放肆!徐州会战从南京被日军占领后不久即开始了。委座,各位长官请看:敌占领南京后,其第九师团进出于芜湖附近,以主力对长江上游警戒,以一部由裕溪口渡长江北岸,循淮南铁路北进。敌第三师团以主力循津浦路北进至张八岭附近停止。另以 其一部由镇江渡江经扬州向苏北进犯。以上津浦路南段之敌,自12月下旬开始积极活动,至1月下旬与我相持于淮河亘蚌埠、明光、高邮各附近之线。津浦路北段方面,韩复榘率所部第三集团军于12月下旬不战而退至济宁附近的运河以西地区。敌第十师团矶谷廉介所部跟踪南下,先后占领了济南、泰安、兖州等各要点。敌濑谷支队以三个步兵联队及骑、炮、工兵等联队和战车队为基干作为前导,向邹县地区挺进。另敌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所部,在青岛登陆后,向胶济路进击,就形成了由台(台儿庄)潍(潍县)公路积极南犯会攻徐州的模样。妄图达到南北夹击,围攻徐州,以沟通南北战场的战略目的。而与此同时的豫北作战也是为了配合徐州会战。”
随着黄佳俊手里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的划动,日军前期的布置就完整的显现在地图上。
黄佳俊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日军这次是托大了。攻占南京后,日军从大本营到下级士官气焰嚣张到了极点,它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甚至公然说他们只要以一个步炮混合的战术单位,就可以横冲直撞,达到攻必克、守必固的目的。所谓骄兵必败!所属八个师团分多路出击,并逐次增兵,又犯了兵家大忌。岂能不败?至日军大规模进攻以来,我参战的第五战区依照军委会南守北攻的指示,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决心将津浦路南段之敌,拒止于淮河以南,由侧方连续予以打击;同时巩固鲁南山地。对津浦路北段及陇海路东段之敌,实施侧击,牵制其南下或西上,以拱卫徐州。至今日止,以达到了这个战略目的;第二战区在豫北也让十四师团吃了大亏。至此日军的战略目的全部破产。”
黄佳俊刚一说完,最高当局已是脸露微笑,连连颌首点头。
“小诸葛”却不打算让黄佳俊轻松,“黄师长,你说的都是过去之事。这个在座的每位都非常清楚,就不再多说。我想问你的是:日军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是,长官!”黄佳俊一个立正。
黄佳俊继续说道:“委座,各位长官!我前面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各部长官能切实执行军委会的是完全可以抓住鬼子的弱点,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的。”
听他这样一说,在座诸位包括最高当局都露出如有所思的表情。前面已经发生了两位高级将领不尊军令,擅自命令部队撤退的事情。随着韩复榘的伏法,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黄佳俊这里之所以提出来,一是深受其害;二是希望能引起最高当局和各位大佬的注意,在后面的徐州会战中不在出现历史上那样的情况。这也是黄佳俊在利用自己的先知给打个预防针,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他总不能说:“大家要注意啊!后面的大战中,汤恩伯会保存实力,坐看王铭章师长殉国。不但如此,在接下来的开封会战中,黄杰和桂永清会临阵脱逃吧?”
显然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在座的人的表情都有点不够自然。最后还是最高当局板着一个面孔说道:“佳俊啊,还是说说你对战局的看法吧!”现场的气氛才缓解下来。黄佳俊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希望有所帮助吧!”
收拾好心情,黄佳俊接着说下去:“委座,各位长官。日军一定会再次进攻的,这个时间不会很久。他们仍然占据战场的主动权。日军一定会进行中开花的战术,就是以现在最为靠近徐州的第十师团矶谷廉介、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两师团的各一部,由分别由津浦路北段和台潍公路对徐州实行分进合击。这两人都是狂妄到极点的战争罪犯。为了夺取进入徐州的首功,两人一定会率兵轻进。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先击破一路,另一路就成为孤军。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命从几十万大军中夺路而逃了。”
黄佳俊才一说完,屋里就响起了鼓掌的声音。最高当局含笑说道:“说得好!有一股虎气。真是后生可畏啊!”
其他的人也是纷纷点头附和,就算是素来自负的老白也是神情复杂的看着黄佳俊露出了赞赏的表情。
却不知,黄佳俊在那里暗自松了一口大气。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在座的白长官和刘长官的计划。自己不过是照本宣科,班门弄斧罢了。
最高当局趁性公布了一件事情,就是新180师作为一个试验师,按黄佳俊提出的所谓的“美国模式”进行编制:师下直接设大团,不设旅一级编制。
最高当局在讨论完最关心的徐州会战的事情后,心情很高兴。在安排总参谋部和军令部去具体实施后,就离开了。
黄佳俊趁机退出这间让他倍感压抑的房间,正要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黄师长,请等一等!”
原来是第二战区程长官和张参座两人在后面含笑走来。黄佳俊急忙立正敬礼。张参座由于在豫北作战中的表现,比历史上早几个月晋升为中将。
………………………………
九十三、我要请假
九十三、我要请假
“颂公,你找我有事?”黄佳俊对这位战区长官还是有所好感的。至少他不像老西那样,比较厚道。更何况战区张参座和自己的交情也算好的。
程长官和颜悦色的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和你聊一聊。一边走一边说吧!”说完当先而去,黄佳俊和张参座两人伴在左右,默默的向院内走去。
一路无语,走到院内的凉亭,程长官才站住。又盯着凉亭外的一片萧条的院子看了一会,才谓然叹道:“这个冬天还真是长啊!怎么还没过去?”
黄佳俊和张参座对视一眼,知道长官是有感而发。张参座开口说道:“颂公,这个冬天虽说长了一点,但也算是熬过来了。”
黄佳俊接道:“是啊!颂公,冬天就要过去,春天还会远吗?别看现在是一片萧杀,只要春风一吹,大地就会变得生机盎然。”
程长官笑了:“可能是人老了吧!对世事就对了一点感慨和留念。我们不说这些了,免得扰了我们的兴致。”
张参座和黄佳俊同时说道:“颂公,正是老当益壮啊!”
说完,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程长官招呼两人坐下,卫士送来热茶。喝了一会茶。程长官才开口说:“佳俊啊!你刚才说的可是真好啊!”
黄佳俊急忙谦逊道:“哪里哪里,颂公抬爱。小子只是信口开河,只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程长官点点头:“佳俊,作为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是过于谦虚就显得虚伪了。难怪郭老对你青眼有加,不但战打得好,又有战略眼光,现在国家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报效国家啊。”
黄佳俊有点不好意思,说:“颂公,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而已,做的还远远不够啊!以后还希望向您这样的长辈多加提携指点。”
长官叹道:“好一个在尽本分!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尽到自己的本分,那还怕倭寇横行啊!”
张参座也接口说道:“是啊!如果每个人都能尽本分,豫北的战就不会打成现在这样了!”说完,还是愤愤不平。
黄佳俊知道两人对宋哲元的做法,还是未能释怀。急忙劝道:“颂公、参座,豫北的战我也有责任啊。没能协调好友军,以致出现现在这种情况。”说实话,黄佳俊对豫北的事虽说也是极不满意,不过他已经能够接受了,毕竟比原来的历史好了太多。
程长官哼道:“这个宋明轩,真不知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要走韩复榘的路不可吗?难道真的要做民族的罪人?我真替他不值啊!一个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怎么就变成了这样?他到底要干什么?”
张参座深深地叹息一声:“说到底,还是私心作祟啊!要说西北军还是很会打仗的,你看孙仿鲁、张荩忱在山东打得多好。”
黄佳俊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闭口不言。毕竟自己与西北军有些渊源不是。
程长官摆摆手:“算了,春笙不说了。平白惹人生气!还是来说说,我第二战区当前的战局吧!春笙、佳俊你们二位有何看法?佳俊你先说。”程长官直接点将。
黄佳俊心里苦笑:“不会吧!今天是怎么呢?刚通过一场考试,又来了!”可是也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黄佳俊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开口:“颂公,参座,我第二战区虽说在刚结束的豫北之战中没有打好。但是也不是没有效果,至少打痛了土肥原师团,他再也不敢孤军冒进。并且他休整补充也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抓紧这段时间进行调整布置,全力做好迎击日军更大攻势的准备。我判断由于日军上次吃了一个大亏,一定会报复。这次的攻势将更为强大,所以战区一定要未雨绸缪,如果被日军打个措手不及。我怕形势会一发不可收拾。”
黄佳俊说完这段话,看着两位长官。两位长官对视一眼,神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程长官看黄佳俊不说了,急忙示意继续。这时卫士已经把地图摆在了凉亭里的石桌上。黄佳俊也不客气,指着地图说道:“日军为了加强这次攻势一定会增加兵力。可是我们看,日军的主力在徐州与第五战区成胶着状态,是无法抽出兵力来加强十四师团的。这部分兵力从哪里来?”
张参座和程长官交换了一下眼色,异口同声的说:“晋东南的108师团。”
黄佳俊接着说:“只有108师团离豫北最近,经过前段时间的攻击,108师团已经占据晋东南的长治地区,刚好和14师团对我第一集团军形成了夹击之势。我认为日军最可能采取的行动是十四师团全力进攻濮阳并夺取它,濮阳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它是日军必须占据的要点。再沿平汉线和道清铁路横扫豫北和黄河北岸,108师团会配合十四师团攻击第一集团军的侧翼,迫使第一集团军南撤。”
张参座接过黄佳俊的话头:“颂公你看,这样一来,只要占据濮阳和新乡,十四师团就可以向菏泽东明进攻,策应徐州日军,对第五战区形成彻底的包围态势。也可以压迫我战区于黄河南岸。”
程长官冷哼一声:“日本人好大的胃口,居然想一举吃掉我第五战区的几十万国军主力。他就不怕崩坏了牙齿。”
黄佳俊和张参座早在之前,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黄佳俊曾经对张参座说过这样一句话:“徐州和河南都是守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力消耗日军。让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随着战线的拉长,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兵力就会枯竭。而敌后的游击战的发展,使他不能专注于前方作战。那么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张参座深以为然,但是出于保护黄佳俊的目的,他也专门对黄佳俊说:“黄老弟,我们一见如故。当哥哥的有句话要提醒你,这些话只能对我说。不要对其他的人说,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也可以去做,但是绝不可以说。”
就是这句话,让黄佳俊对这位军事奇才充满了崇敬,也下定决心要改变他的命运。
程长官等了一会,看两人都不说话,只是看着地图发呆。只见地图上画出了几条日军的进攻线路,直指黄河南岸的开封和郑州。而国军的防线沿黄河就像一条一字长蛇阵一样被这几条箭头截成数节。
程长官对张参座说道:“春笙,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颂公,我们在想如果日军真的全部占领黄河北岸后,如何防守的问题?”张参座闻言抬头对自己的长官说道。
“我们在黄河以北仍然有近二十万军队,并能得到南岸守军的支持,我就不信日军能轻易的就突破黄河防线?”程长官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的语气都不够坚定,没有底气。毕竟豫北之战还没有结束多久,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那里,换谁也不敢说日军不会突破黄河防线。
程长官转向黄佳俊:“佳俊你怎么看?”
黄:“颂公,我只能说,日军一定会突破黄河防线的!只是看我们能让他们付出多少代价而已,或者说这个时间的早晚而已。”
张:“是啊!这个时间的早晚关系很大啊!越晚对日军越不利,最好是能拖到黄河汛期的到来就好了!而我军才能在武汉做好迎战的准备。否则就麻烦了,日军沿平汉线一泻而下,与沿长江而上的日军会合。武汉就危也!”
程长官也是深有同感,急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黄佳俊把手往地图上一拍:“只有严令前线各军与日军死拼,必须在汛期来临之前把日军挡在黄河以北。别无他法!这就需要各级长官要下定打完拉倒的决心!”
张参座也是心情激动,站起来说道:“颂公,徐州马上就是一场惊天血战!而我第二战区也绝对不能幸免!必须给第一集团军下死命令:务必确保濮阳和新乡一线的防线。战区主力也要向北展开,前出布置于黄河以北。必须确保黄河防线的安全!”
黄佳俊也接着说道:“为了确保徐州会战的顺利进行,我建议战区以不少于一个军的兵力,布置于菏泽和东明一线。保护第五战区的侧翼安全。可关键还是第一集团军啊,如果他们仍然没有与日军死战的决心,那就危险了!”
程长官点点头:“好吧!春笙负责把作战计划拟定出来,交军委会讨论。宋明轩那里我再去做做工作。”
黄佳俊对宋哲元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也不好说什么,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大事已毕,大家开始说一些轻松的话题。
程长官看着黄佳俊,问道:“佳俊,新180师现在兵力恢复的如何?”
黄佳俊老老实实的答道:“颂公,参座,我新180师经过前面的休整和补充,兵员已补足一百分之七八十。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补足缺额。”
程长官关心的问道:“那新180师还能不能再打一场像濮阳这样的恶战?”
黄佳俊的脸色一黯,摇摇头:“颂公你也知道,在濮阳新180师伤了元气,不要说再打像那样的恶战,就算全师压上,也未必挡得住馆余惣支队了!”
看起来新180师现在是兵强马壮,其实只有黄佳俊清楚由于大量的老兵和军官伤亡,特别是教导团的惨重损失,有一时没有那么多的军官补充,那些收编的保安团和377团又一时无法完全融入新180师。所以,现在的新180师是最虚弱的时候。
“佳俊啊,既然如此,战区和军委会都有把364旅编入新180师的想法。你为什么拒绝呢?”程长官疑惑的问道。张参座也有同样的想法。
当时黄佳俊最先补充的就是364旅,并且是不遗余力。从新180师里抽出大量的原川军下级军官和老兵增强364旅,还为364旅配备了一个炮兵营。到补充完毕后,364旅已是一个兵力达八千之众的装备精良的一个满编旅。其他人都认为364旅一定会被新180师顺势吞并了。就连王志远也已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这在当时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更何况军委会和战区也乐见其成。
不想黄佳俊在补充完364旅后,却主动请求让364旅归回原建制122师麾下。此言一出,在整个战区引起轰动,就是在新180师内部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各级主官的意见最大,认为黄佳俊是在做傻事,自己的实力都没有完备,却把装备用来替别人装备了一支有强大战力的部队。而其他的人甚至认为黄佳俊不过是怕被364旅喧宾夺主,怕自己无法驾驭这些骄兵悍将罢了。
黄佳俊也懒得解释。只是在新180师内部找来几个主官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内容外人无从知道,不过从那以后新180师内部的议论就销声匿迹了。
现在程长官问起,就不能不答了。“颂公、参座,我也想让364旅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