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各个军官一声令下“手榴弹!”跟着就是其他战士铺天盖地的手榴弹掉在了日军已经散乱的冲锋队形中间。
一时间骄横的小川中队的进攻马上就濒临崩溃。日军坦克马上发现情况不妙,立刻穿过日军步兵被压制的进攻散兵线,前出到阵地前沿,并且坦克上的阵列机枪开始了疯狂的扫射,短管57炮也开始轰鸣。一时间直起身子扫射的机枪射手多人阵亡,机枪也多停止射击。加上就地卧倒后的日军娴熟的使用掷弹筒、和机步枪进行还击,没有打过正面阵地战的第一营第一连的一线阵地在日军坦克的冲击下已经接近崩溃。
张灵甫看着这一切,发现没有经验的部队在敌人第一次攻击中就面临崩溃,急得跳脚。正要抓起电话大骂第一营营长(由305团一营副营长胡立文担任。可说是新编成的部队中战斗力相对较强的一个营了。)
正在这时第一营主力果断的扑了上去,那些老兵纷纷自动的扑上了那些已经熄火的机枪,重新开始疯狂的响了起来。
从倒打火力点爬出的战士,也勇敢的向鬼子的坦克投出了燃烧瓶。(这个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著名的斯大林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大量使用的“鸡尾酒燃烧弹”,可是让纳粹德国的坦克吃了大亏!具体做法就是:三分之二的汽油,加上三分之一的白糖装进酒瓶和陶罐里,瓶口用布条塞住,点燃后扔向鬼子的坦克。这么有用的武器,黄佳俊怎么会不教给自己的部下呢?)可是效果不是怎么好,由于鬼子的射击只有一辆坦克被点燃。就算这样,坦克也不敢向刚才那么嚣张了,剩下的三辆坦克旋转着炮台寻找着危险的目标,对步兵的掩护就减弱了。
在胡立文的指挥下,第一营的官兵把手榴弹不要命的投向鬼子,就像下了一场冰雹雨,强度并不比一阵炮击轻松。
但是,鬼子的战斗力真的是非常的强悍,在迫击炮和掷弹筒的近距离掩护下,坦克炮和阵列机枪的疯狂扫射下,很快鬼子就冲上了第一线阵地,与战士们开始绞杀在一起。
胡立文看起来长的文静,一看这样不行,抓起一杆步枪大声吼道:“弟兄们,跟我上!把鬼子赶出去!”
说完,抢先一步从地上跃起,带头向鬼子冲去。那些305团的老兵纷纷跟在营长的后面,向鬼子反击而去。鬼子刚刚才冲上一线阵地,还没有来的及立住脚,就与反击部队搅成一团,阵地上立时响起了枪械的撞击声、刺刀捅进人体发出的沉闷的响声、频死的惨叫声。
凭着不要命的一股劲头,硬是把鬼子从阵地上赶了下去!
张灵甫大为满意,摇通了南门一营的电话:“胡立文吗?我是张灵甫!怎么样?还顶得住吗?要不要我把你们换下来,让二营接替你们?”
胡立文哪受得了这个啊?在电话里硬邦邦的拒绝:“团座!你这不是瞧不起人吗?你就不要担心我们了!还是看看西门吧!”
“那你给我小心点!如果丢了阵地,我第一个枪毙你!”张灵甫对胡立文大声命令道。
“放心吧!团座,只要有我在,阵地就丢不了!除非鬼子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胡立文大声的向自己的老团长保证道。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西门的情况,守西门的也是一个营,编号为第八营,营长是孟华带来的那个警卫连连长担任,叫陈鹤生。由警卫连的一个排加上土匪和民团组成。
由于进攻西门的这个中队,只是佯攻并不靠上来进攻。远远的用机枪迫击炮进行压制射击。
陈鹤生冷冷一笑:“就这点本事!”他命令战士们躲在战壕里,不要暴露。自己带着警卫连里的战士开始利用自己精准的射击(笑话!警卫连的战士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很多还是狼牙分队里淘汰下来的,枪法没得说!)开始对着鬼子的机枪射手、迫击炮手和军官进行点名。
这些战士都受过专业的阻击训练,打一枪马上换一个地方。刚开始,鬼子还用机枪和迫击炮对射出子弹的地方进行报复。可是越来越多的机枪射手和迫击炮手被射杀,带队的竹野中队长就受不了了。只好命令这些机枪掩蔽,派出枪法好的士兵与这些支那人进行对射。
这样一来,这里的攻击就基本停止了。虽说打得不是多么的激烈,可是陈鹤生们的表现对士气的鼓舞却是极大地,战士们对鬼子也不是怎么害怕了。
每个人都带着崇拜的神情看着自己的长官!纷纷向他们请教经验。
鬼子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第一次交手,双方可说是打了一个平手,双方的伤亡比为2比一。张灵甫在指挥所里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大为振奋,更加坚定了坚守下去的信心!打成这样已经是非常满意了,毕竟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啊!
而作为攻击一方的苫米地四楼少将就十分的不满了:坦克被击毁了两辆,一辆是再回来的途中遇到了地雷,步兵攻击更是损失惨重。特别是西门的牵制攻击的竹野中队,居然损失了大半的机枪射手和迫击炮手。
苫米地四楼少将脸色铁青的把参加攻击的两个中队长叫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特别是竹野,更是被赏了几个五指山。
苫米地四楼少将阁下狠狠的发泄了一通后,又要下令发起第二次攻击。
中村参谋长赶忙劝道:“阁下!看起来支那人是早有准备,现在天色以晚,官兵也十分的疲倦!不如就等到明天,再发起攻击吧!一来可以让官兵好好的休息一下,二来呢也可以等主力的到达。只要我们有重炮参战,这些支那人还能坚持多久啊!”
苫米地四楼少将一想也是,就同意了参谋长的建议。
于是攻守双方停止了行动。守军开始修补工事,补充弹药,运送伤员。这些都有滑县民众组成的担架队负责。
而鬼子呢,也派出了收尸队,打着白旗到前沿阵地收敛尸体。
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特别是现在气候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如果这些尸体不加以清理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滑县前线也整个的安静下来!
天气也在发生变化,想要是下雨一样。张灵甫带着孟华和几个卫士在城里巡视,抬头看看黑漆漆的天,兴奋的对孟华说:“孟参谋长,你看是不是要下雨了?”
孟华也抬头看看天:“司令,这是好事啊!”(张灵甫这时是滑县城防司令。)
“只要下起雨来,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更好展开了!”孟华自信的说。
“这个行动真的要展开吗?”张灵甫。
“是的!司令,这样我们至少可以延缓鬼子明天的进攻!再说了,也不能让他们舒服啰!说不定他们明天一起来,周围全是地雷,我看他们就慢慢的去排雷吧!你不觉得这样很有趣吗?”孟华笑呵呵的说。
………………………………
一百五十二、儒将风范
一百五十二、儒将风范
张灵甫带着一支乌合之众在滑县独挡苫米地四楼少将,经过一个回合的较量,苫米地四楼少将对滑县的守军开始高度的重视了。用他的话说:“这那里是一支乌合之众!完全是一支精锐的、战斗意志顽强的军队!”
所以少将阁下听取了参谋长的意见,停止攻击等待主力的到来。
围城的日军按照步兵操典,在城外构筑起了环形防御工事。这就是早期的日军部队,不管是进攻也好,宿营也罢,都是严格的按照操典办事。
不想天有不测风云,本来好好的天气在晚上发生了变化。乌云慢慢的爬满了夜空,越来越黑,慢慢的天边最后一丝亮光也被遮住。
城里城外的人都抬头看着天上。当然,心情却是截然不同。张灵甫和孟华一边在巡视阵地,给官兵们加油打气,也一边不时的看看天。
张灵甫说道:“要是能下雨就好了!”通过白天的战斗使张灵甫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但是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可是非常明白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考验,他可不想让这些缺少配合的菜鸟就这样送上战场。如果能下一场大雨,可以让鬼子的进攻不是那么的犀利,也好多给点时间让这些菜鸟多一点时间来适应战场。他想信假以时日这些战士会打得更好。
旁边的孟华也是这样的想法,“是啊!最好是下一场大雨!延误一下鬼子主力的行程,我们也可以多一点时间准备。”
两人正在那里感慨的时候,一个参谋跑到面前:“报告!司令军部急电!”
孟华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电报是黄佳俊和俞济时联名发来的,电报上把当前的战场局势向滑县守军作了通报:菏泽已失守,濮阳也危在旦夕!77军将有计划的撤出,滑县成了77军是否能安然撤出的关键。豫东兵团准备以滑县为支撑向新乡作威胁性攻击,延误14师团和108师团的攻击势头,所以滑县势在必守!
孟华看完电报,就递给张灵甫。张灵甫看完电报,沉思了一下,大声口述道:“给军部回电:坚决执行命令!”
回到指挥部,已是半夜十二点。张灵甫什么也没说,而是摆开架势要写字。
孟华十分高兴,呵呵笑着说:“张司令,这次你一定要送一副字给我!我可是听说你曾经师从于右任老先生。你的墨宝我们可是仰慕已久了!”
其他的参谋也露出同样的表情。看起来他们也同样想得到张灵甫的字。
张灵甫奇怪了:“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华笑道:“张司令的大名,我们可是早就如雷贯耳了!大家说是不是?”孟华向屋里的几个来自新180师的参谋问道。
“是啊!”几个参谋点头同意孟华的说法。
张灵甫看到这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事情,急忙追问:“是吗?这么说起来,我的事情你们都了解了!我的参谋长快说说,是谁告诉你们的?”
孟华笑而不答,张灵甫无法只好威胁道:“呵呵!如果你们不告诉我,谁也别想得到我的字!听着这绝不是威胁!”
“哈哈!我们不但知道你的字写得好,尽得于老真传,还知道张司令孤身千里投案自首的典故!”孟华开口说道,“这些都是我们师座告诉我们的!我们也是听说了这些后才对你这个官不过团长的张司令,充满了好奇!”
张灵甫更是充满了好奇:“你们师座是怎么说我的?”说实话张灵甫心里也是一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黄佳俊会如此的力挺他,可以说是对他一百般信任。不明白内情的人,可能还认为黄佳俊和张灵甫之间肯定有什么交集。可是张灵甫自己清楚相互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张灵甫本来就不善于交际,只好把这个问题埋在心里。现在有机会了解一下究竟,也当不住心里的好奇,才有此问。
孟华笑了笑,说:“张司令,说实话。当时,师座安排我们到你这里来,心里可是不大愿意的。想我从易县时就跟着师座,又是156团的参谋长。156团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完全是按照一个整编旅来配备的。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我心里是不大以为然的。包括他们也是一样。张灵甫?张灵甫是谁啊?”孟华看看张灵甫,见他并没有什么表情,才继续说,“师座也知道我们的心思,就把我们全部召集起来,对我们说。。。。。。”
孟华和那几个参谋这时想起黄佳俊对他们所说的话:“要说这个张灵甫啊!我可是非常佩服的!少年时就有才子之称,师从于于右任老先生,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跟你们好多人都是校友啊!虽说没有毕业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来因故杀妻,明知不保,却孤身一人千里投监,一路靠买字筹集路费到了南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人能做到。至少我黄某人做不到!”
孟华用平缓的语气继续说道:“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张灵甫跟随王耀武师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所以,我们师长说啊,这个张灵甫绝对是一个抗日悍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就是这样我们才对你充满了好奇!”
张灵甫听孟华说完,眼里也是闪着如遇知己的异样光彩。看孟华没有下文,又问道:“黄师长对我还有什么评价啊?一并说说!”
孟华有点迟疑了。
“怎么?是不是有些话不好听?没关系,都说说,说不定这一战我就要留在这里了!我也想听听别人到底对我是怎样一个看法?”张灵甫身子一挺,一米八几的身高顿时显得异常的挺拔。
“好吧!那我也就一并说说。”孟华看张灵甫这个架势不说是过不了关的,“后来我们师长也说了,要说这个张灵甫啊,就是过于憨厚、梗直,像他出生的那块黄土地一样实打实。再加上读过响当当、硬邦邦的北京大学,又多了几份读书人的清高,不善于逢场作戏、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看得起的人就十分敬重,看不起的人就厌恶到底,他的这种性格啊,既会为他赢得不少的赞赏,同时又会得罪很多人。这样说吧,张灵甫为人豪侠好义是个真正的军人!”
孟华说完这一切,整个指挥室里一片寂静。
张灵甫愕然片刻,继而哈哈大笑:“快哉!快哉!能得佳俊如此称赞,灵甫惭愧!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矣!如能不死,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接着,张灵甫看看周围的人一眼,含笑说道:“说吧!你们想我写什么字?”
孟华和几个参谋欣喜的对望一眼,欣然道:“司令随便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写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嗯!”屋里人点头如鸡啄米。
“那――咱就写精忠报国?怎样?”张钟灵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精忠报国?好啊,行!”孟华击掌称绝,欣然同意。
抻开宣纸,提起毛笔,张钟灵伫立在条案前,目光炯炯有神,默默地凝视着条案,仿佛面对的是决胜千里之外的沙盘,心中卷起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良久之后,只见他运足气力,饱蘸墨汁,也饱蘸着他全部的激情,笔走龙蛇般地一口气写下“精忠报国”这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
昏黄的灯光剪出他伟岸的身影,朦胧的灯光抹亮了他英俊的脸庞、俊挺的鼻梁和浓眉下那一对深沉的大眼睛。陕西人据说有胡人的血缘,所以大都身材高挑、脸型有凌有角,且挺鼻深目,相貌特点与中原汉人明显不同。这张钟灵便是典型的陕西美男子,如玉树临风一样,走到那里,那里就摇曳多姿、一片光彩。孟华和一屋子的人都看着张灵甫暗暗出神。
张灵甫凝思片刻,又提笔继续写到“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革命者来”看来镌刻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的这副对联已经深深的镌刻在他的心里。
………………………………
一百五十三、战地笑话
一百五十三、战地笑话
就在张灵甫全神贯注于泼墨挥毫的时候,慢慢的指挥部的镇定已经传遍了全城。俗话说:“兵是将胆,将是兵魂!”长官的指挥如定,很快就会影响到整个部队,而原305团的官兵有不失时机的大肆宣扬自己团长的光辉业绩。并且说,怕什么怕?我们在这里拼命抗住鬼子,就是等着大部队上来包鬼子的饺子。知道上来的是那支部队不?
旁边的新兵摇头。这你就不知了吧?可以理解,你才当了几天兵啊?这么重要的军事秘密肯定不会让你们知道,害怕你们怕死当俘虏,然后说给鬼子知道了就不妙了。这是那些老兵说的时候,还用眼睛斜视着这些新兵,一脸的轻视。
这些新兵都是七尺高的男子汉,谁受的了这个啊!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不少是杀人放火的土匪。立时就不干了:“有什么了不起?杀人放火又不是没干过?小日本?就那些矬子俺们也是杀过滴!再说了打起来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还说不定呢?哼!”说完还要把头使劲的扬起来,一脸的不肖。这些就是那些杀过人放过火的土匪些。
而那些真正的新兵却又是一副样式。在旁边把手里的枪使劲的握住,嘴里咕哝着:“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多参军几天!等鬼子来了倒要让你看看,我是不是胆小鬼!”
接着就在那里yy自己杀了几个鬼子!
而与此同时,那些从新180师里抽调出来的宣传队员们,在各个阵地巡回宣传鬼子的残暴,加上前段时间鬼子在豫北大地上的所作所为,让这些人知道鬼子不仅仅是要占领自己的家乡,还要让我们改姓,忘掉自己的祖宗!
这里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文化,你跟他叫什么国家民族,他可能不明白。可是你要跟他说不准姓自己的姓,也不准祭拜自己的祖宗,那绝对是不行。
一个长得憨憨的汉子问道:“那不准姓自己的姓?姓什么呢?那我还没有儿子,我还要让他传宗接代啊!”
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白眼:“憨娃!姓什么?肯定是改为鬼子的姓啊!还传宗接代?以后祖坟都要被平掉!”
“那不行!我的这个李姓,听我的爷爷说还是唐太宗的直系呢!叫我去跟鬼子姓,那还不如杀了我!”这个人是姓李,很是为自己的姓氏骄傲。一听当然不干了。“他妈的,鬼子的姓多难听啊!”
旁边的宣传队员,马上接过来说:“是啊!比如李姓,再比如我的这个朱姓,那可是出过皇帝的姓,是多么的高贵!再说了,在我们这些姓氏已经用了几千年的时候,在唐朝的时候,这些东洋鬼子,还连姓都没得!再怎么说。我们也不能让我们的祖宗在地下蒙羞啊!你们知道日本人的姓是怎么来的吗?”
“是怎么来的?秀才快说说!”这些粗人开始起哄。
这个宣传队员脸上露出一脸的笑意:“这里面啊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我跟你们说说,你们听了以后就能明白这些东洋矬子是些什么东西!”
大家伙一听这里还有故事,顿时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个在他们眼里无所不知的秀才说出什么精彩的故事来。
这个想起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自己的表情,就已经知道面前这些老粗会是一副什么表情了:“你们可要听好了,以后还要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你周围的人知道!”
“快说啊!就知道这些秀才喜欢吊人胃口!”
宣传队员清清喉咙开始讲了起来:“话说在很久以前,日本人没有姓,有非常好战; 古时几乎所有的少壮男丁都被征召去当兵打仗; 根本没有时间结婚生子; 所以人丁越来越少。当时一个国主就出了一个国策; 允许所有的男人不论何时何地; 都可以随便跟任何女人发生关系; 来保持人口的出生率。。所以在休战期间; 日本女人都习惯了无论何时何地的那种方式; 干脆就背着枕头、被单出门; 后来就成了现在所谓的和服。什么叫和服?我说你老土了吧!就是把被单裹在身上,枕头背在背上,方便办事不是?很多女人被人无论何时何地后; 对方都来不及告知姓氏; 就又去打仗了; 所以 她们生下的小孩 就出现了 井上、田中、松下、渡边、山口、竹下、近藤……等等的姓氏。就比如说现在围在城外面的这位鬼子指挥官吧,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谁不知道啊!叫什么苫米地四楼?喂!是不是叫这个名字?”一个大嗓门率先叫了起来,不过自己也不敢确定,向身边的同伴问道。
“这位兄弟答对了!大家知道他的姓是怎么来的?”
周围的人都露出思考的神情。
“我知道是怎么来的!”一个看起来读过两天书的小伙子叫了起来。
“怎么来的?”大伙这时都充满了好奇一起叫道。
“肯定是一个女人在苫米地被人办了,生出来的野孩子。不是不知道男人是谁吗?那个女人只好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姓!大家说是不是?”这个小伙子骄傲的仰着头。
“就是这样来的!大家说说,这些东洋鬼子贱不贱啊?”宣传队员不失时机的大声问道。
“真是够贱!”
“这完全就是野种嘛!”
“这还是人吗?根本就是和畜生差不多!”
。。。。。。
战士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气氛十分热烈。
“还有呢!”宣传队员站起来大声的说,大家又安静下来听这位秀才还要说出什么来。
宣传队员看看四周的战士们,继续说道:“日本人的姓氏都是饶富深意的:比如
姿态篇 : 伊吹面出伏下妹尾足立足代御手洗
野兽派 : 狮骑猪上鸭下犬伏熊代神马
团体票 : 二口三位六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