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共1100多官兵,确实都出力了,人多势众之下形成了合围之势,这些都是韦宝预料之中的事情,但韦宝不认为能全部抓住。
震天北和常五爷见官兵太多,要冲出去肯定得死不少人,震天北干脆投降了!这是韦宝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听林文彪说完,韦宝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我也没有想到大当家的居然会投降。”林文彪也道。
“先不管这么多了,他们也就欺负老百姓和商人厉害!”韦宝催动马鞭,“咱们先回金山里再说!抓住了震天北和常五爷总归是好事!”
车队众人和李成楝带的几名没有官职的锦衣卫答应着,跟着韦宝走。
“公子,千万不能放走了震天北,常五爷倒是没事。”林文彪提醒道:“震天北如果没有死,必定找公子报仇,山寨是震天北的心血。”
韦宝点了点头,他早已经想清楚了跟震天北之间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只要吴家不来要人就行,从现在吴家的态度看,他们应该不会直接来要人。”
林文彪点头道:“嗯,是挺奇怪的,按理说这么大的动静,吴家不可能不知道风声,知道了风声一定会告知震天北。”
韦宝遂将祖春才告诉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林文彪,“吴家同意剿灭震天北,要不然祖光耀也不会帮我调兵,这些卫所的军官都是当地世族,都跟吴家有联系。”
林文彪哦了一声,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大明的卫所制是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所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相对和平,卫所军官开始侵占军田,剥削士兵,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明代募兵制始于正统年间,和卫所军不同,募兵不世袭,虽然为兵,但隶属于民籍。服役期满即退伍。
最开始,募兵没有像卫所军那样拥有正式编制,而且往往随着需求扩编或裁员。
募兵完全是战斗部队,不像卫所兵那样需要抽调部分兵员从事屯田人物,募兵的粮食补给,军饷完全来自国家财政直接支出,不用来自屯田所获,而且饷银也比卫所军和民壮要高。
到了嘉靖年间,募兵的骑兵与步兵以及车兵开始拥有正式的编制营哨制。
一般是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每营兵员3000人。这是南方明军的营哨编制,北方稍有变动,但大体相当,戚继光的蓟镇陆军编制,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旗,三旗为局,四局为司,二司为部,三部为营,人数也在3000人左右。这是明朝中后期的主要军队编制形式。
明朝后期,卫所军和营哨军的分工也开始划分,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
而营哨军则主要负责机动作战。
因此,卫所军成了正兵,而营哨则是机动的奇兵。
到了万历时代,为了契合这种分工,卫所军若想参战,则必须编入营哨建制,同时,卫所的军官只负责士兵训练和日常管理,不负责指挥作战,而营哨军官除了要负责士兵的训练,还要负责指挥。
编入营哨的卫所军官的编制也要遵守营哨的编制,因此明朝中后期的主要作战部队都是营哨军。
无论是募兵,征兵,还是卫所制度,并无优劣先进落后之分,而是应对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卫所制的优点是在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产出弱时,卫所制度可以有效的节省军费开支,能够保证军队自给自足,并减轻百姓的负担。但缺陷是,一方面,卫所军除了要作战还要分出部分兵员去从事屯田任务保证军粮补给,于是,卫所军中区分了守军和屯军,其中守军是作战力量,屯军负责团体。
相比募兵,同数量的卫所兵能够提供的作战力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卫所军世袭,一旦和平时间较长,军队中容易老少掺杂,战斗力容易下降。
如果军官侵占了国家供给军队的屯田,士兵则会沦为军事长官的私人农奴,这样导致守军数量更少,战斗力也就很难保证。
卫所制度的设计,和唐朝的府兵制度类似。用于在社会生产没有恢复时,作为维持大量武装需求的制度。
而募兵的优点是,招募士兵的兵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不一定非得从军户中招募,如果招募很多优秀的兵员,经过训练,选拔,可以形成一支精锐的力量。
募兵的来源多来与民籍,损失后可以很快补充。
另外,募兵不用像卫所军那样需要从事屯田任务,因此募兵可以算是脱产士兵,这就决定,募兵可以在同数额下,动员比卫所军更多的战斗兵员,同时薪水较高,能够让士兵作战积极性更高。
但是优点明显的同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脱离生产,那么粮食,军饷就都需要国家财政直接负责,因此,相比卫所军,募兵为主的营哨军的维护成本更高。一旦国家财政赤字或破产,则很难保证募兵的工资。另外相比卫所军,也不稳定,由于是来自民籍,因此他们没有卫所军的军籍,于是,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谁地裁撤,无法保证稳定维持。
更关键的是,募兵能否堪用,完全在于募兵之人和负责将领,如果训练满足,则可以成为骨干力量,如果训练差,则战斗力非常低下。
由于兵源不固定,招募的兵员也是良莠不齐。如果负责招兵的人筛选能力差,那么招募的低素质兵员比例也会增加,这样,军队更容易哗变和溃散。
在韦宝看来,卫所军有固定编制,募兵没有固定编制属于临时工,肯定是卫所军要有优越感的多。
至于谁的战斗力更强?韦宝觉得还是卫所军!至少卫所军都是世代的军户,不是民户,就是靠军事吃饭的,多多少少都有点概念,都会点傍身的功夫。募兵大都为临时招募,农民有多大战斗力?全指望临时训练,显然很不靠谱。
韦宝一行人回到金山里的时候是半下午,暖阳当空,韦宝看着零零落落的房屋组成的金山里,忽然有种久违了的感觉。
………………………………
【0163 回到金山里】
“总算是回来了,加快速度!”韦宝精神一震,浑身的血液似乎都燃烧了起来,想到要见自己的亲人,要见到如花似玉的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恨不得脚踩风火轮,背上长翅膀。
众人也是精神大振,这些马车可不轻,时不时就要下来推车,也巴不得赶紧到地方好休息吃东西,几名金山里出来的随扈更是乐呵呵的一个劲吆喝,到了家门口,才终于敢放声说话。
韦宝看了看头顶的天空,今天的天气挺不错的,雪后的蓝天,湛蓝湛蓝,如同一汪碧海。
他感觉对这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里已经是他的家了,有他的亲人,陌生是因为,算上今天,自己不过才来半个月罢了,而在家中待的日子,还不足一半,想想也觉得好玩。
只见几日外出之后,自己的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周已经全部封上了大圆木拼搭成的栅栏,有两米多高。按照韦宝的要求,四面还修葺了大门,大门边上是高高的塔台,用来瞭望,比起柳子帮震天北的山寨可就气派的多了。
塔台日夜有岗哨,远远见着一对马队过来,便密切关注,等到确认是自己人的时候,急忙让人去迎。
“公子回来了!公子好。”出来相迎的一名护卫队成员好不高兴,急忙上前跪着向韦宝行礼。
韦宝皱了皱眉头,随即一笑:“护卫队不是有我教的行礼方式吗?怎么还用跪的?”
那人应了一声,急忙站的笔直,向韦公子行了一个军礼。他不是不知道规矩,只是还不习惯,觉得还是跪下更好。
韦公子乐滋滋的还了一个军礼,这样韦宝才感觉自己带到这个时代来的,别无二家。
硬件发生变化,给韦宝的感觉还不强烈,不管他弄出多少非这个时代的东西到这个时代来,都无法让他有超过软件变化的成就感,软件就是改变人心,改变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变了,才称之为开化。
开展教化。开导;感化。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化开;融解。
韦宝不求将整个大明的人都开化成自己这样,完全成为现代社会的人,那穷其一生,都是无法做到的事情,因为人的寿命有限,但若能接近二十世纪初,清末民初的老百姓的认知水平,他就能满意了。
至少当时已经有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脑中有国家的概念,有民主自由的理念。
不过,思想的开化和生活条件,生产资料的改变,也是密不可分的。
“最近甲中无事吧?”韦宝边策马进行,边问那护卫队队员。
“无事,都好的很呢。”队员乐呵呵的答道:“请公子准许我先行一步,好让大家来接公子。”
“不用了。”韦宝笑道。听说甲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他放心了下来,有根据地是好,可也时时刻刻让人牵挂。
队员答应一声,手做喇叭状通知大门塔台上的另外一个放哨队员,“是公子回来了。”
那人欣喜的大声道:“公子好!”然后在塔台上跪下了。
韦宝扬了扬手里的马鞭,算是打招呼,见大门修的跟自己当初设想的差不多,暗暗欣喜不已,这些变化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让他心里满满的自豪,这是他自己的地盘,他在这方地盘上,简直比奴隶主还奴隶主。
虽然在认知当中,韦宝清楚:要想让社会进步,就要去除奴隶制度的残余,继而去除封建制度的比重,增加资本主义制度的比重,但是谈何容易?漫说对别人,就是他自己在逐渐体会到当奴隶主的乐趣之后,舍得去除吗?
韦宝很清楚,他虽然说是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可现在只是试行阶段,必须正规的给底下人发工资,签订平等的劳动合同,真的能让人来去自由,这才是进步。
要说现在就成立政党啥的,让大家听从他这个领袖的?
那也纯粹是异想天开,至少没有个一年以上磨合期,没有让手下众人了解和适应他的现代人的思维理念,根本不切实际。
如果自己生活在现代,忽然有个四百年后的未来人跑过来说这样不好,那样好,应该那样改,自己会听?
首先对方不告诉自己是未来人,自己便不会太将对方当回事,顶多觉得是个很厉害的人,却也不会像是崇敬神一般的去崇敬对方。其次还要未来人有绝佳的手段,让人觉得跟着他便是对的,他的方法是对的,眼光是正确的,否则自己一个平凡的现代人,如何了解未来色彩缤纷的变化?如何判断对方说的路途都是对的?都是被时间证明过的路?
现在这些手下对自己的依赖,仍然完全是出于生存和生活的选择,等同于奴隶对奴隶主,甚至等同于柳子们对山寨的认同。
“公子。”
“公子。”
“公子回来了!”
“哦,公子回来了!”
随着韦宝的车队进入本甲,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韦宝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叫一些他能够叫的上来的人的名字,其实大部分名字他都叫不出来,不熟悉。
韦宝的这个甲不小,足足有方圆五里范围,从进入大门到抵达民居聚集地还有二里路。
因为这年代也没有明确的地产概念,辽西这边又荒芜,一个里几十里地都是正常的,里和里之间隔的都很开,很远,甚至每个里中各甲也隔得挺远。
甲中众人听闻公子归来,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出迎。
“小宝。”最先来的韦宝的亲人是韦达康,身后跟着范老疙瘩和王志辉。他们三个人年纪不上不下的,本来应该干活的,但因为是韦宝的长辈,也不好分配干什么活,韦宝又不愿意将公事和私事扯在一起,以至于公私不分,便索性让三个人成为顾问式闲人了。三个大闲人成天这里坐坐,那里坐坐,指手画脚,抽烟喝酒聊天,自然是最先得知消息的人。
“爹,范伯、王叔。”韦宝笑眯眯的下了马,向三人打招呼。
韦达康乐的合不拢嘴,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却一时之间只想笑,什么话都想不起来了。
“小宝,这趟收获又老大了。”范老疙瘩看了眼长长的车队,见一堆粮食和一堆大箱子,满面笑容的问道:“大脑袋呢?在后面吗?”
“被我暂时派在京师做事了。”韦宝答道。
“到京师去了?这么远?那啥时候能回来啊?”范老疙瘩一惊,立时开始想念起儿子来。
韦宝笑道:“暂时的,咱们商号的生意刚刚起来,我让刘春石和大脑袋先在京师看着,京师是我天地商号的一处分堂!咱们金山里是天地商号的总号!若是范伯想大脑袋,我现在就可以让人把他召回。”
“不用不用,有事情派给大脑袋,就是小宝看重你大脑袋哥哩,派回来干啥?就让他在大地方历练历练,你范伯最远就是到过河间府,还从来没有去过京师呢。”范老疙瘩连忙道。
韦宝呵呵一笑,“那你们哪天要有兴趣,我让人送你们到京师去玩一玩!现在咱们天地商号在京城有自己的分堂,还有海商会馆,天地客栈,天地楼酒楼!”
几个人听了一堆名称,他们以前并没有听过这些,以前韦宝也没有正式形成商号,只是一个临时的买卖人,类似于行脚商人,现在看来,一下子就正规化,规模化了!
“天地商号是小宝你商号的名字吧?这名字起的好,响亮。海商会馆又是啥?”王志辉问道,心里对韦宝高看的都到天上去了。其实整个甲中的人,甚至整个金山里的人,现在都已经将传说是文曲星转世的韦宝看成神人一般,只是这神人愈发的神了,才几日功夫,又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都把生意做到京城去了?京城对于他们这些乡里人来说,如同天上一般啊。
韦宝耐心的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天地商号和海商会馆,都是干啥的,说名字都是自己取的。
范老疙瘩立刻抢着拍马屁道:“小宝这孩子是真能!”说完竖起大拇指对周围众人连连笔画。
人群中的谭疯子却很不高兴道:“范大哥,公子的爹娘叫小宝也就罢了,其他人即便是长辈,是看着公子长大的,现在公子身份不同,是不是该尊敬些?”
范老疙瘩本来要是旁人这么说他,他一定发火,仗着和韦达康的关系不同常人,满满的优越感哩,整个甲中的人现在都称呼韦宝为公子,要么年纪大的就干脆不叫,只有他还每天小宝小宝的叫,这是他觉得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现在被人说破,哪里能不生气,但是见说话的人是谭疯子,谭疯子以前是做什么的?柳子帮的当家啊,加上谭疯子长相凶悍,他不敢说谭疯子,脸涨得通红。
韦宝见到已经恢复的红光满面的谭疯子,似乎比第一次见到的时候还壮实威武了,顿时很高兴,“身体都好了?”
谭疯子一下子跪倒在地,双手抱拳道:“我这条命是公子给的,谭疯子今生今世都归公子驱使,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却不有半点不忠!”
韦宝急忙将谭疯子扶起来,“言重了,以后都是自己人,咱们这里不兴再行下跪这么大的礼了。”
谭疯子点了点头。
韦宝又对众人道:“以后除非是传统习俗,过年啊、成亲啊什么的跪一跪父母就算了,平时都不用再下跪!人人平等,谁也不比谁高一头,大家见着我也不用下跪。都听见了吗?”
众人一起答应。
韦宝笑呵呵的点点头,跟一帮相熟的手下打招呼,还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从外面带来的人。
“你俩现在在做什么?”韦宝问谭疯子和谭疯子身边的白有根。
谭疯子正要说话,罗三愣子得到公子回来的消息,急匆匆的赶到了,抢先道:“他们现在都暂时在护卫队办事,我见他们一身功夫,就先这么安排了,公子要是觉得不好,就再改改。”
“不用改了,很好。”韦宝笑道:“罗三愣子,这趟辛苦你了,甲中事务安排的不错。”韦宝虽然仍然一如既往的随和,但是将一帮以前称呼后面带哥的哥字都去掉了,他以前叫罗三愣子为三愣子哥,现在便只叫罗三愣子了。这样主要是因为,韦宝发现自己直接这么称呼人名,更加正规点,哥呀弟呀的不正规。
罗三愣子见公子夸赞自己,急忙谦逊的低头说应当的。
说话间,范晓琳、王秋雅、徐蕊和一帮女人们也簇拥着韦母黄滢过来了,黄滢这段时间少说年轻了五岁,白头发几乎没有了,脸也吃胖了,红光满面的。
“小宝,回来了呀。”黄滢乐呵呵的快步到了韦宝身边,“让娘看看。”
“娘。”韦宝呵呵一笑,现在也就只有黄滢可能还把他当成小孩子了,心中一片温暖,暗忖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这世上的每个人,总有一个妈,会将他们当成小孩子,不管是七八十岁,还是百岁老人,只要母亲还在,都是幸福的。
“嗯,又长高了。都比娘还高了。”黄滢乐呵呵的在韦宝的脸上摸了摸。
韦宝跟众人闲话,眼睛却看向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三女。
三女这段时间在家中养着都更加水灵了些,尤其是范晓琳和王秋雅,徐蕊也因为心情好了,变得更加漂亮。
三女之中,王秋雅和徐蕊的姿色相当,都属中上,范晓琳也姿色姣好,是十里八乡有数的漂亮姑娘。
这趟韦宝去了京师,见过了皇后张嫣,西李、还有美貌无双的八公主朱徽媞之后,对女人的美貌认知有了一个新的,并且是明确的定位。
在韦宝看来,到了张嫣那身段容貌,就是满分100分了,无法再超越。西李90分,朱徽媞以后也是90分上下,现在因为年纪还小,不能具体定下来。
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现在的分数就被拉低了,以前韦宝觉得她们都是85分到90分的颜值,现在看来,和集齐了天下美女的皇宫,还是没法比的,三女中最漂亮的是徐蕊,应该80分上下,王秋雅则变成了75分,范晓琳则差不多70分的样子。
这趟去过京师之后,韦宝对女人有了一个很具体的品断标准。王秋雅也不再像是他初来大明的时候,让他看着便觉得惊艳,眼珠子拔不出来的感觉了。就连头一回被美女震了一下子的金山里里正赵克虎的女儿赵金凤,现在看来,也便是85分上下,还达不到90分的一流美女标准。
不过韦宝见着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三女,心里还是很欢喜的,她们就像是他的初中同学和高中同学班上的班花,能让他觉得更加的亲近,更能让他获得男人被人认同的满足感。在现代社会,有钱了,出去找几个明星玩玩不是难事,但要让家乡的美女认同,则非简单的事儿了。
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见到韦宝则都是羞答答的,最先过来向韦宝见礼的是徐蕊,然后是王秋雅,范晓琳最后笑吟吟道:“这趟出去,肯定又在外面见着很多漂亮女人了吧?”
韦宝呵呵一笑,暗忖范晓琳怎么跟自己肚子里五脏六腑一般,太了解自己了吧?自己露馅了?“哪里?最美的不就是你们三个人吗?”
听韦宝这么说,三女粉脸都羞红了,不由的都暗暗欢喜,在场众人则略微尴尬,这是大明啊,可没有哪个男人当众对女人们这样说话的。
连韦母都暗道一声儿子好花,才14岁的人,一个人要包三个?笑道:“累了吧?我赶紧让人做饭。”
韦宝笑道:“不吃了,一会我还要上抚宁卫去。”并对众人道:“把粮食都拿到仓库去,晓琳,入库记账。其他的箱子,搬到我屋子去。”
韦家大院已经落成,这座八进八出的小小宫廷式的乡里豪宅占地极广,周围的院子已经做起来了,也都是木墙结构,虽然眼下仍然只有韦宝所住的大木屋和黄滢、韦达康所住的大木屋,但其他院落的空地都留着,预备将来造房子用地。
“刚刚回来就这么忙啊?”黄滢不满道,“成天在外面瞎跑,小脸都瘦了,还不多歇一歇?”
韦宝笑道:“等忙过这一阵吧,歇还不容易吗?忙才是幸福的哩。”
黄滢噗嗤一笑,“就你有道理,越来越能耍嘴皮子了。”
韦达康和范老疙瘩、王志辉众人则连夸韦宝说的对,都说男人要忙乎才好。他们太羡慕韦宝这样每天有事业的男人了。
范晓琳整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