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宝知道他们肯定还要开个小会,不在乎的回去吃晚饭去了。
“咱们就这么软了?真的由着韦宝这么胡搞?”赵理全说着话,想砸了手中的酒壶,又舍不得,举过肩膀又放下,样子很尴尬。
“只能先看一看再说了!入股肯定是不能入的,谁知道他要干什么?”赵克虎道:“还是我之前说的,咱们就守着坟地做文章,只要他敢动任何一家的坟,咱们就绝不答应,这点到哪儿都站得住!”
“对,就按赵里正说的办。”
“就按大哥说的办。”
众人纷纷附和,本来这伙人是很强硬的,今天被韦宝又软又硬的一阵搞,加上吴家已经同意了韦宝的做法,他们的强硬已经被大打折扣,只剩下两三成了。
韦宝回到迎宾馆的时候,吴三凤和吴雪霞已经吃好,正要离开。
“吴大公子,吴大小姐,这就要走了?多坐会,喝口茶不迟。”韦宝热情道。
“不了。”吴三凤想说句谢谢,到底没有说出来,连着吃了韦宝两顿饭,这在他这里是很少有的。
吴雪霞更是全程不看韦宝一眼,急着上马车。
韦宝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对李成楝道:“大哥,我送吴大公子和吴大小姐便可以了,你回去接着喝酒吧。”
李成楝本来也没有想送,是韦宝嘱咐他陪同吴大公子,他才不得不在他们走的时候跟出来的,听韦宝这么说,点个头便返回餐厅去了。
“不用送了,你也回吧。”吴三凤对韦宝道。
“要送的,吴大公子和吴大小姐为了我的事情跑这一趟,我心里感激不尽!”韦宝热诚道:“以前的事情,都是我年少不懂事,希望吴大公子不要见怪,这里一点小小心意。”韦宝说着,便从袖兜中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他随身总是备着一些银票,不然心里不踏实。
吴三凤虽然不缺银子,但是五十两纹银也不是小数目了,万没有想到韦宝居然会给钱给自己,虚荣心顿时得到满足,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推辞,韦宝就已经塞到他手里了。
吴三凤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只是替我爹传个话。”
“要的要的,我是辽西子弟,吴家是辽西人的掌事人,以后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请吴大公子尽管直言教导。”韦宝一副学生拜见老师的恭敬态度。
吴三凤微微一笑,将银票收入了袖兜:“好说。”
吴雪霞哼了一声,率先上了马车,万没有想到,之前对韦宝憎恨到了要杀了韦宝的大哥,居然这么快就转了态度,她之所以这么反感韦宝,有一大半原因是因为被她大哥传染的,现在她仍然反感韦宝,大哥却似乎已经变了。
吴三凤听见妹妹这声哼了,脸一红,对韦宝拱了拱手,算是道别,要跟着上马车。
韦宝无声的将吴三凤拦住,又伸手摸出一样东西,无声的指了指马车,意思是送给吴雪霞的。
吴三凤会意,暗忖韦宝会做人,默不作声的也收了,这才上马车。
“吴大公子和吴大小姐一路顺风,有空请多来这里玩,这是我们的光荣。”韦宝睁大眼睛,一副萌萌哒表情,倒仿佛吴大公子和吴大小姐是他亲戚一般,任谁也看不出来,吴大公子之前屡次要置韦宝于死地。
吴三凤完全没有搭理韦宝,对自己的随扈道:“启程!”
“是,公子。”吴三凤的几名贴身随扈,赶车的赶车,骑马护卫的跟随在侧,护着吴三凤和吴雪霞离开。
韦宝不是胸襟宽广到已经将这事情忘记了,而是暂时放下!因为他没有机会报复,对方现在也没有再明着对他下死手。睚眦必报,快意情仇,那是武侠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想活的轻松,混的好,便需要忍受许多恶心的事情,要学会把恶心当笑话,才能长久。
“大哥,你干什么收韦宝的银票?”吴雪霞在马车中不高兴的问到的。
“呵呵,这有什么?他孝敬我的,我为什么不收?”吴三凤笑道,酒足饭饱,又得了一张大银票,心情很好,“是不是嫌韦宝没有给你?”
“鬼才要他的银票!”吴雪霞气道。
吴三凤从袖兜中摸出刚才韦宝要送给吴雪霞的那包东西,“那正好,这个我就给你嫂子了。”
吴雪霞看了一眼,是个香囊,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皱眉道:“这是刚才韦宝让你给我的东西?还有我的?你干什么要收啊?谁要他的东西了?”
“嗯,不要更好。”吴三凤笑呵呵的看了吴雪霞一眼,说着便要去拆开来看。
吴雪霞一把抢了过去,“我不要也不给你。”
“呵呵。”吴三凤笑道:“这就对了,你讨厌他的人,又不用讨厌他的银子,快看看是什么?”
吴雪霞嘟了嘟嘴,打开来看,是一串白金项链,上面吊着个玉佛,这时代自然没有白金,闪闪发光的很好看,任凭吴三凤和吴雪霞见多识广,也看不出是什么材质所制。
这香囊本来是韦宝从战舰拿来要送给徐蕊的,因为徐蕊当初送给他一串项链,韦宝从女游客们遗留下来的众多首饰珠宝中挑选出来的。
“这玉是好玉啊,这链子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金非金,银非银,最少值得百两纹银,这家伙够下本的!”吴三凤赞道。他低估了这项链的价值,在现代至少要卖到20万以上!放在大明这时候,至少也得值得500两纹银以上。
吴雪霞芳心一动,嘟嘴道:“我跟他有何关系?他凭什么送我首饰?”
“是啊!这家伙真是大胆,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敢送你首饰!”吴三凤顿时生气道:“当我们吴家是什么?当我吴家的大小姐是什么?这事非得告诉爹不可!”
“大哥,你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爱跟爹说的吗?一个乡里少年,哪里懂得许多规矩?别说了。”吴雪霞听吴三凤这么说,急忙道。
吴三凤好奇的看向吴雪霞:“怎么?你害怕爹知道了不饶过韦宝?你不是很讨厌韦宝?”
吴雪霞粉脸羞红,她自然还是讨厌韦宝的,就算经过了今天,见着韦宝的谈吐举止,和处理事情的反应之后,态度稍微有点扭转,却也绝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她是担心爹爹生气之下会继续对付韦宝!到时候她的卖身契曝光了怎么办?只是这些暗中情由,吴雪霞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己大哥说。
吴三凤见吴雪霞不说话,更是好奇,“怎么了?你平常能说会道的,一会不跟你说话你都憋的慌,现在怎么不说话了?莫非才见过两次,你就真的看上那韦宝了?”
………………………………
【0188 造城墙】
“大哥!”吴雪霞跺了跺脚,娇嗔着,又羞臊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急的粉脸更红。
吴三凤像是发现了什么大事一般,瞪着眼睛看着吴雪霞,见吴雪霞这么羞涩的模样,不但不着急,反而笑了。
吴雪霞看了大哥一眼,嗔道:“笑什么笑?大哥你说什么呀?我要是看上韦宝,教我被天打五雷轰,这总成了吧?”
“别,别别别,这种事情说不好的,千万别乱赌咒发誓!”吴三凤道:“不过,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看上韦宝,别忘了你还有个祖可法哩,再说,韦宝就是借来登天的梯子,也绝配不上我的妹子,所以你千万别想着那韦宝。”
“谁想着韦宝了?谁跟祖可法有什么了?”吴雪霞气道,说着两颗大大的眼泪便在美眸中打转起来。
“没想着就好,你别忘了爹是怎么跟咱们说的?要对付一个人,先要让那人没有防备,实话告诉你,爹能这么说,就是没有打算让韦宝活多久!迟早有一日要偷偷办了韦宝。”吴三凤冷笑一声。
吴雪霞皱了皱眉头:“你既然是这么想的,刚才还收韦宝的银子做什么?”
“收银子怎么了?他给我我不收、”吴三凤不以为意道:“收他的银子,不妨碍杀他。”
吴雪霞抱着胳膊不出声,觉得这样很不好。虽然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手段,但她是不认同的。暗暗又开始担心和韦宝签订的那张‘卖身契’起来。
吴三凤见妹妹又不说话了,笑道:“别想着韦宝那小子便行了,一个乡里小子,会做点生意有什么用?像他那种人,想翻身,想出人头地,只有走仕途一条路!仕途是这么好走的?走仕途只能靠科考,永平府这么多年,有几个人考中秀才的?而且秀才也没啥用,就算肯花银子,至少要举人才能有机会做官。韦宝这种没有家世的大头老百姓,考中举人也没用,除非考中进士!”
“那万一他考中进士呢?”吴雪霞听吴三凤一个人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忍不住揷嘴问道。
“韦宝考中进士?”吴三凤像是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他要能考中秀才,我都把头给他当凳子坐。又要忙着做生意,又要忙着在乡里搞东搞西,哪里有心思考学?再说了,我还巴不得他多弄些银子哩,弄得银子越多,到时候死的越快。”
吴雪霞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看着窗外的夜幕,默默想着心思,暗暗后悔这趟不该跟着大哥来金山里。
吴雪霞头一次体会到了有心事是什么样的滋味。
韦宝回到迎宾馆宴客厅的时候,孙九叔、芳姐儿、李成楝等人还在吃饭,韦父韦母、范老疙瘩夫妻、王志辉夫妻、范晓琳、徐蕊和王秋雅等人在等韦宝。
韦宝已经让罗三愣子去准备明天动工的事情了,他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打造一段围墙,围墙是关键,先一步将这四个里与外界隔离开,这比什么都重要。
韦宝做事情是很有计划的,打造围墙将四个里与外界隔绝开,一方面不用担心碰到谁家的祖坟,因为围墙需要沿着海河和海边筑造,没有人将祖坟埋在岸边,否则这年代的河岸没有水泥土打造的河堤,非被水冲走不可。
另一方面,韦宝已经获得了吴家的认可,有了官场上的牌面,比一帮里正和甲长这种乡里掌事人更加有政治优势,是合理合法的行为,韦宝相信与外界隔绝开之后,阻力会减小。
“怎么现在才回来?还和那些里正甲长说什么呀?快吃饭。”韦母黄滢心疼道。
韦宝微微一笑:“我又不饿,一天到晚净剩下吃饭了。”
“喝些酒,等会吃两块热乎乎的饼,比什么都舒服。”李成楝笑道:“兄弟,来,喝两盅。”
韦宝笑着点点头,“大哥觉得我这里还舒服吧?”
“舒服,比京师都舒服,都舍不得走了。不过明天骆大人准来。”李成楝笑道。
“那就把骆大人也留下,在我这里再玩几天再走不迟。”韦宝道。刚刚开始动工,他还真希望骆养性能多留几天,有锦衣卫在,对比起一帮乡里里正甲长来,他的实力便占优,若是锦衣卫都走了,再起冲突,便麻烦许多。
“嗯,留两日不成问题。”李成楝点头道:“刚才跟那帮人都说通了吗?他们还是要跟兄弟对着干?要不然,先逮起来两个就都老实了。”
“不用,都是乡里乡亲的,刚才算是说通了吧,咱们明天便开始围墙,他们只要不反对围墙,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一些了,一步步来吧。”韦宝道。
“行,还是兄弟会做事,真的要把四个里,这么大一片地都围起来做韦家庄,整个大明也没有这么大的庄子!”李成楝道。
“大庄子多的很吧?”韦宝就是为了这事还有些心虚,真的要是弄成大明最大的庄园,天底下人都眼红的话,那也挺麻烦的。
“庄子大些也没啥,要是能够找到魏公公的关系,等哪天陛下心情好,向万岁爷求个御赐的匾额,这庄子便名正言顺了!”李成楝似乎看出了韦宝顾忌什么,主动帮韦宝出主意。
实际上这个方法,韦宝早就想过了,要是在一帮里正和甲长身上花上百万两,他不如往皇帝身上扔个几万两就能成事,性价比高多了,“这不好办,银子不算什么,主要这种事情,别人不太方便代为求陛下。非得自己亲自去说才可以。我一个平民老百姓,哪里有机会见到陛下?”
说到了这一层,韦宝暗忖,要是想长期发展,还真得在科举路上有所建树,不能高中就没法当官,没法当官就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啊!否则就算是有李成楝这个皇亲国戚的关系,顶多也只是说有机会见到东李李庄妃娘娘,又不能轻易见到皇帝。
“这倒也是,别人是不方便代求,我倒是有机会见陛下,但若是我代兄弟去求,陛下还以为我收了兄弟多少银子哩。”李成楝笑道。
说到银子,韦宝立刻拿出五十两银票,“大哥,这银票拿着。”
“哎,兄弟,我可不是问你要银子啊!你把大哥当成什么人了?”李成楝立刻摆手道:“大哥现在不差银子了,再说这几日你给我帮着招呼骆大人和一帮永平府当官的银子,还剩下不少呢。”
“那银子也给大哥,大哥不要跟我计较,你现在是百户大人了,以后少不得应酬,我看嫂子管你也管的挺严的,男人自己没有点银子,这日子怎么过?”韦宝微微一笑。
李成楝噗嗤一笑:“行,既是兄弟这么说了,大哥就收下了,只是兄弟以后再莫动不动就给我银子,大哥要真的缺银子,会张口的。”
“我就是知道大哥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才会张口,才给的啊,要不然你说不定一辈子都不张口。”韦宝笑道。
一帮人见韦宝这样,都很稀奇,尤其是孙九叔和芳姐儿,他们现在才知道韦宝和李成楝是真的好,本来这种结义关系,尤其两个人身份地位相差太悬殊,大家都只当是官商之间的短暂利益结合而已,现在看来,两个人倒还真有些结义之情。
居然一个拼命想给银子,另外一个还一副不愿意要的架势,这种情况,这些人都没有见过。
孙月芳见韦宝出手这么大方,很有做大事的人挥金如土的气魄,不由暗暗心折。
孙九叔见孙月芳看韦宝的眼神带上了柔情,心中酸酸的,却也不得不承认韦宝是真的会做人,这才只是一个14岁的人啊。
“月芳,吃完了就走吧?”孙九叔轻声催促道。
孙月芳奇道:“爹,你怎么又催我走?现在算是韦公子赢了吧?刚才你不是和韦公子打赌么?说只要韦公子赢了,我以后想什么时候来金山里玩都可以。你明早先回去吧,我后天或是大后天回去。”
李成楝闻言点头道:“对,我给芳姐儿作证,刚才孙掌柜是这么说的,明天我们就动工,看看那帮里正甲长们还敢不敢捣乱,若是还有人敢阻挠,那就是真不想活了。芳姐儿别说多玩两天,想在这里多玩几天都不会有事的。”
“对呀,孙掌柜,你可不能说话不算话,我也可以作证,你刚才打赌的,可不许赖账。芳姐儿是我请来玩的客人,我说了,芳姐儿要是在金山里少了一根头发丝,您都找我。”范晓琳也笑眯眯道。
“好,那我也厚着脸皮在韦公子这里叨扰了,生意我不做了,也在这里玩。”孙九叔看向韦宝。
韦宝一汗,心说孙老头宠女儿也真的宠出新花样了,古代的父亲并不比现代父亲弱,却满面堆欢道:“欢迎欢迎,孙掌柜来我们这里住多久都欢迎,您又和我爹聊的来,正好多在一起玩玩。”
孙九叔闻言,老脸一红,他已经看出来因为自己不想让女儿和韦宝躲接触,所以韦父韦达康现在对他冷淡了许多,几乎不跟他说话了,哪里谈得上聊得来,所以孙九叔只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韦达康和黄滢忍不住对视了一眼,本来两个人对孙月芳的印象是很好的,但是因为孙九叔的关系,看出孙九叔极力反对他女儿和韦宝在一起,便对孙月芳的印象也打了折扣了,穷人刚富起来的人,自尊心尤其强。
范老疙瘩夫妻和王志辉夫妻见到这种情况,则暗暗为各自的女儿高兴。
“爹,你回去做生意去吧,我这么大的人,出来玩两天你也要跟着?”孙月芳嘟了嘟嘴道。
“做什么生意?你这个内掌柜不回去,大不了便让山海楼关门便是了。”孙九叔赌气道:“大家都玩,玩谁不会似的?”
“随便你。”芳姐儿也赌气道。本来想开开心心出来玩两天的,现在全被父亲给搅和了。
芳姐儿和赵金凤一样,十六七岁的年纪的女孩子,都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她们比韦宝大,认识接触的时间也不长,都谈不上对韦宝有男女感情,顶多算是略有好感而已。更多的愿意跟韦宝一起玩的因素,还是因为年纪相仿,想跟同龄人玩,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范晓琳,范晓琳伶牙俐齿,且性格活泼,很是热情主动,她们更多的是喜欢和范晓琳一起玩。
韦宝自始至终没有单独和芳姐儿说什么悄悄话,接下来只是和李成楝两个人对饮,时不时劝孙九叔喝杯酒。
第二天,韦宝很早就起来了。
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整个辽西笼罩在朝阳的温暖中。
徐蕊、范晓琳和王秋雅已经知道韦宝今天要带人‘开工’,三女也都起来的很早。
“不知道今天那些人还会不会来捣乱。”范晓琳担忧的问道。
韦宝微微一笑:“不管来不来捣乱,总是要开始的!”
范晓琳笑着点点头:“小宝说行就一定行,我现在就去找芳姐儿,让她早点吃过饭,和我们一起去玩。”
韦宝点头笑了笑,暗忖我们是去玩?是去工作!
由于韦宝这个甲内部的建筑已经基本完工,都是木制结构建筑,能暂时容纳两千多人居住,虽然非常拥挤,但韦宝并不打算再建造木屋了,将来人口多了,肯定要建造性价比更高的砖结构建筑。
韦宝手下已经有人口三千多人,其中大部分为他从各地带回来的劳动力,男劳动力占到了八成!
这些外来劳动力,大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多为匠户出身,否则便是15岁到20岁的无家可归的后生。
老弱妇孺则多为韦宝甲中原先的那些人,他们主要被安排在后勤部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韦宝的组织结构是公司化,工厂化的形式,虽然手下人仍然是农奴的身份,但组织结构上已经和这个时代有明显的区别。大家都住在‘集体宿舍’,但并不是‘大锅饭’形式,每个人都被独立计算工薪。
罗三愣子按照韦宝的要求,把人都带出来了,大清早便在甲中的广场上列队等候。
这些人分为正式编制和临时编制两种,只有一百多人获得了正式编制,其余都为临时编制,当初最先从关外带回来的一批人,还有韦宝从山海关附近和抚宁卫附近找回来的本地的一批匠户,已经大多数成为了正式编制,后面陆陆续续增补进来的人,则为临时编制。
韦宝对正式编制和临时编制的比例要求是一比十,因此想从临时编制转为正式编制是有机会的,只是条件很苛刻,这也相对来说公平一些,每个人只要肯努力,能学习到特长,并能在工作中将特长转换成成绩,都有机会成为正式编制。
由于是准军事化管理,即便不是护卫队的成员,这些人还是按照护卫队的编制来编成班排连营这种现代化的军制。
韦宝之所以没有用这个时代的人习惯的军制,一方面是会犯忌讳,叫小旗官,总旗官,百户,千户这些,人家一听便要出事,你要干什么?要造反吗?你有什么权力私自封官?
另外也是为了有别于这个时代的军队体系,形成独立于外的体系。从体制的建设初期,便是和大明朝的体系严格区别开来的。
以后这些人习惯了在他的体制内生活,就是打也打不走。死也要留在他的体制内,这是韦宝建设天地商号的初衷,不管是走科举路线,还是走造反路线,他的体制都是独立的,都是属于他个人的,这点十分明确。
大明朝的军制在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改为五军(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
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
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
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定全国都司、卫所,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
大明的兵额最多时达270余万人。
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