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东明、方安平和汪灿华等几个公子哥这叫一个气啊,本来打算韦宝没有新的曲子,借机嘲讽他几句的,谁知道,韦宝像是无所不能一般。
韦宝望着几个公子哥气呼呼的模样,暗暗好笑,暗忖别再让我唱歌了,真的要仔细回想的话,现代的歌曲,一两百首,哥还是想的起来的。
韦宝万没有想到现代的那些通俗歌曲,到了大明这个时代,正好与俚曲欢快的曲风相合,居然也颇有市场。
“你真的没有学过器乐吗?”吴雪霞好奇的问韦宝。
“没有,这个有什么好骗人的。”韦宝微微一笑:“科考又不考唱曲,要不然,我能直接当个举人吧?”
吴雪霞噗嗤一笑,瞟给韦宝一个白眼:“美得你。不过,你对乐理有些天赋,随口唱唱都有调子,而且还能不重样,这是很难得的。”
韦宝听吴雪霞夸赞自己,大为得意,笑道:“这有什么啊?作曲与写文章一样,需要激发灵感,今天晚上你对我笑了这么多下,明天我又能写出一大堆好曲子!”
吴雪霞闻言,粉脸羞得绯红,又转开头,不与韦宝说话了,实在是经不起韦宝不断的撩拨,暗责韦宝坏透了,什么人敢这么跟她说话呀?从小到大,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即便是有家世与吴家相当的门第贵公子和她接触,对方要么轻浮无能,要么拘谨古板,一板一眼,反正,吴雪霞从来没有见过像韦宝这般的人。
宴会并没有通宵,到了丑时,一众学子们便歪七扭八的趟的到处都是,再无声息。
吴三凤和一帮公子哥们也都喝多了,含糊不清的让手下小厮送他们回去。
吴雪霞看了一眼趴在桌上,已经呼呼大睡进入梦乡的吴三桂,然后轻声对韦宝道:“谢谢你今日的款待喽。”
韦宝微微一笑:“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客气了?很好,女孩子便该温柔的,温柔才是最美丽的武器。”
“呸。谁要对你温柔?”吴雪霞嗔道:“循例客气一句,你还顺杆子往上爬起来了。走了。”
“我送你吧?”韦宝道。
吴雪霞粉脸羞红:“谁要你送?我有丫鬟有小厮,还有一大群仆役。”
“那些人能跟我比啊?”韦宝厚脸皮道:“他们能将吴大美人逗笑吗?”
吴雪霞的芳心怦然一跳,白了韦宝一眼,对下人们道:“回去了,扶好三公子和二公子。”
“是,小姐。”吴家的侍从们急忙上来搀扶吴三辅和吴三桂。
吴三辅满嘴酒气的邀请道:“韦公子,走,还是搬回客栈去住吧?你这里条件是不错,可是大家在一起热闹啊。”
韦宝微笑道:“我就住海商会馆这里吧,过几日便要院试,我想静心学习几日。”
吴三辅头晕脑胀的点头道:“也好,希望韦公子这次能一举中秀才吧,哈哈。”
其他几个半醉半醒的公子哥闻言,也跟着傻乐开了。
“叫韦公子中秀才,不如叫韦公子趁早准备好一万两纹银吧!”汪东明大笑道。
王秋雅气呼呼的瞪了汪东明一眼:“我家公子请客,你白吃白喝一顿,还说不出好话!”
汪东明打个酒嗝,一口酒气喷出,臭不可闻:“你……你……说什么?”
要是在清醒的时候,被女人这么一怼,汪东明早就要发脾气了,此时晕头转向,反应不过来。
韦宝冷淡的对汪东明的下人道:“送你们公子回去吧!别再出丑了!”
汪东明的几个下人闻言暗怒,但是碍于韦宝的身份,也不敢说什么,韦宝再怎么样,也是跟他们家公子平起平坐的,自然轮不到他们说话。
“出丑?我……我哪里……出丑了?”汪东明被人扶着下去。
方安平和汪灿华等人也被他们各自的下人小厮扶着走,边走还在边嘟哝,大意是让韦宝赶紧准备一万两银子,别瞎忙活什么同窗会的事情了。
还一个个哀叹,没有地方再下注了!问韦宝打赌的事情还能不能算上他们几个?要是韦宝肯跟他们打赌的话,他们都愿意下注。
有的说要赌韦宝不中秀才,肯出10000两纹银。
更有的说,肯出15000两纹银。
汪东明甚至在楼道上喊出肯出30000两纹银的重注!
其实同窗会至此,已经算是成型了,韦宝已经是实际上的会主,只等得到秀才功名,才能更加名正言顺。
吴雪霞也喝了不少,在丫鬟的搀扶下,下楼之前,还回头看了韦宝一眼。
韦宝却没有关注吴雪霞下楼,正忙着招呼其他人离去。
这让吴雪霞很不高兴,暗忖刚才还说的好听,对我离去,居然这般冷漠,只会说好听的。
“韦公子,那……这些人怎么办?”廖夫子也喝高了,说话都不利落,看了眼到处都是歪七扭八的学子,问韦宝。
韦宝笑道:“夫子放心,我让人一车一车的送他们回客栈,保证一个都不少。”
廖夫子点点头,遂在几名还算清醒的学子的搀扶下离开。
韦宝看了一圈,交代自己手下人,将学子们都送回客栈,然后问身边的王秋雅:“好像没有看见郑忠飞啊。”
“他很早就走了。公子唱《朋友别哭》之前,郑忠飞就走了。”王秋雅回答道。
韦宝呵呵一笑,一边喝醒酒汤,一边笑道:“你知道的这么清楚?”
王秋雅美眸一翻,轻声反击:“公子又想埋汰人家么?我站着,自然看的清楚。有谁起身,有谁离开,一眼便能看见,又不光是他一个人。”
“我倒是有些佩服这个郑忠飞,数次在背后给我放冷箭,居然还好意思来海商会馆吃饭。”韦宝放下茶杯,眯了眯眼睛。
韦宝这般说,主要是想看看王秋雅的反应。
“公子如果想整治郑忠飞,不必与我说,与我毫不相干。”王秋雅答道。
韦宝微微一笑:“真的?若我杀了他呢?”
王秋雅闻言一怔,没有想到公子会说出杀人这等狠话,以她对韦宝的了解,知道韦宝说到的事情,多半是能做到的。
王秋雅的迟疑,让韦宝心里舒服了不少,他不希望王秋雅是一个冷漠的女人,不管对郑忠飞的感情怎么样,总归是有过一段经历嘛,若毫不关心,不是冷漠是什么?
“走了,我也该沐浴歇息了。”韦宝站起身来,伸个懒腰:“刚才听那些公子哥的意思,都不看好我中秀才,若是我能确保中秀才的话,这似乎倒是一次赚钱的大好良机!”
韦宝想到了现代的世界杯下注,每逢大的国际比赛,庄家们都忙死了,各种盘口大量吸金。
若是能确保考中秀才,这一炮,估计得赚十万两以上的纹银,都有可能吧?
尤其今天张榜,自己的试卷贴出来,明天肯定整个辽西辽东都传遍了,大家都知道自己水平不行,而辽西辽东又十多年没有出过秀才了,应该是一边倒的盘口。
韦宝暗忖,这事,明天起来之后,得去找祖春才合计一下,祖春才是祖光赫的师爷,对官场方方面面都很熟悉,自己这次能侥幸通过府试,也多亏了祖春才,找他是正对路子。
“郑忠飞在背后使坏,该当受惩罚,不过现在没有致命的恶行。”王秋雅跟在韦宝身边道。
韦宝正在想着怎么中秀才,怎么赚钱的事情,笑道:“你还在想郑忠飞啊?我刚才说着玩的,放心,他的账,我都给他记着呢!我不会专门针对他的,他现在跟我差了不知道多少层级,若欺负他,便如欺负一只小蚂蚁,我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
王秋雅点头道:“公子不是小气的人。”
韦宝呵呵一笑,在王秋雅的服侍下,沐浴之后上床睡觉。
因为酒劲的关系,一挨着枕头便打起呼来,平时韦宝是很少打呼的。
韦宝第二人睡到半晌午才起床。
“太阳都升起这么老高了?”韦宝坐在床上,看了看窗外,木格子玻璃窗户的边缘透出金黄色的阳光。
韦宝旗下的商号,客栈喝酒楼,已经全部将窗户换成了玻璃的了。
这也是一种活招牌。给玻璃打广告了。
只可惜推广程度,还是不如韦宝之前期许的那么厉害。看来什么事务要让人接受,都得有个过程。
“还早呢,公子昨日喝了那么多酒,再睡一会吧。”王秋雅听见韦宝起床,急忙过来服侍。
“不睡了!今天还有很多事情!”韦宝呼的一下子做起来。
在王秋雅的服侍下,束发、洗漱。穿戴整齐:“让人准备一下,我要去见祖春才。”
“是,我马上让人备车,公子先吃饭吧?”王秋雅问道。
“不吃了,也不用备车给我,让人现在就去请祖春才过来,我要在海商会馆请他。”韦宝道。
王秋雅哦了一声,“我这就去办。”
韦宝昨晚上宴会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必中秀才!
以他目前的见识,觉得毫无希望,只能请教祖春才了。
否则,他做事很讲究保密性的,越少人知道越好,尤其通过手段得来的科举功名,传出去怕不光彩。
韦宝知道院试第三场,主要考的是策论。
策论本来是要考查考生博古通今的能力,需要考生通读史书,以及当朝政书。可随着发展,考生们只读《文献通考》,《大明会典》。一古一今来应付。
甚至有背作文考场誊抄的。据《双槐岁钞》记载,状元毛澄的殿试策论被丘浚发现抄袭“至面检毛修撰澄廷对策,多出《小学史断》,全无自得”
既然有出题范围,那么自然就出现了考生对题目的“预测”。
据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载“黃學士葵陽洪憲。未試前。儗科場睿J衅甙恕2恢戊‘至此。”
不仅如此,明代商业出版十分重视科举文章。
明代人称之为“时文”。
所以常有人背诵时文来应付科举。
顾炎武本人在日知录中就对这中风气进行了批评“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今则务于捷得,不过于《四书》、一经之中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之文记之,入场之日,抄誊一过,便可侥幸中式,而本经之全文有不读者矣”。
“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遇殊,《四书》亦然。”
拟题这一现象表明科举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偏离最初的愿望,变的僵化。也使一部分人从中找到的作弊的方法。
明代科举中的“贴卷”
明代科举的格式,科举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的开始变为从注重内容,变成注重格式。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考试规矩,对于不符合格式的科举试卷就开始有了惩罚——贴卷。就是把犯错的卷子贴出来惩戒。
哪些试卷会被贴卷呢?其实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试文涂抹,顺序颠倒。还有就是所谓的“七夫,七盖,七甚”。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夫,盖,甚”都是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字在文中出现七次,那么就会被贴出。
晚明赵维寰回忆自己乡试时,写完卷子准备交卷,不过当时的收卷人员正在封“书经卷”让他稍等。他便展开自己的卷子检查,发现自己卷中用了七个“夫”,急忙拿笔将其中两个改成“盖”这才免于“贴卷”。
韦宝倒不担心自己会考不出来,凭他有手机,存了一大堆策论范文,考出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没有把握能通过啊。
祖春才每天不是很忙,也不是很闲,主要工作是协助知府祖光耀处理公务。
但到了饭点,祖春才向来是很忙碌的,永平府便为辽西大部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少不得时常有人请客吃饭送礼啥的。
找知府之前,首先要找他,所以,祖春才的饭点,基本上都是有着落的。
祖春才很快就到了,见面便笑道:“韦公子,知道我这顿推脱了多少人吗?有四家提前打好了招呼,都要约我吃饭。”
韦宝急忙拱手相谢道:“知道知道,祖大哥贵人事多,能请到祖大哥,这是我的面子呀。让那些人多等一餐吧,反正要求着大哥的人,肯定还会等着的。”
祖春才听闻,一脸得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0291 终于有消息了】
“呵呵,还是多亏了祖大哥啊!”韦宝说着,便笑眯眯的从袖兜中拿出一叠500两纹银的银票。
祖春才眼睛一亮,点头笑道:“那是,这里先恭喜兄弟过了府试,现在便是正式的童生了呀。”
祖春才很自然的接过银票一看,吓了一跳,不好意思道:“兄弟,区区一个童生,兄弟太客气了!哪里需要这许多银票啊?”
“要的,要的,我跟大哥是什么交情啊?我们不论富贵,不论贫贱,平等相交!大哥能看得起我韦宝,韦宝感激不尽。”韦宝真心实意道。
“话是这么说,可兄弟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这让大哥实在是不好意思。”祖春才道。
韦宝听了祖春才的话,对祖春才的印象大好,收了银子,还能说出这种话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大部分官场人物,那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个性,就是生吃地球,生吃宇宙,也概不嫌多。
“大哥不用谦虚,没有大哥,我现在连童生都不是呢。”韦宝笑道。
“可以买啊,大明的功名都可以买,还可以捐官。”祖春才笑道:“咱辽西辽东这一片,其实是不屑于考功名,否则能捐官买功名的家族多的很。像是童生,顶多50两纹银,秀才顶多200两,随时可以买。举人就不容易买了,不过,只要有秀才功名,就能捐官,一个知县2000两纹银左右,知州3000两纹银到5000两纹银,看地方富庶程度,看地段。知府至少要上万两纹银。”
这些事情,韦宝大概知道一些:“大哥,我关键不想捐官,我也不急着做官,我想靠堂堂正正的科举得功名,进入仕途。”
祖春才闻言,暗暗好笑,暗忖你连考个童生都要‘想办法’,就这么点水,怎么晃荡的开啊?“兄弟莫不是还想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然后金榜题名啊?”
祖春才说完,因为跟韦宝的关系不错,首先捧腹笑起来。
韦宝看祖春才一副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闷闷不乐道:“大哥,有这么好笑呀?”
“兄弟,不要说你,连我也只不过是一个童生哩。”祖春才勉强坐直了身子,接着笑道:“若科考这么容易的话,我还给人做啥师爷啊?我不直接考个进士出身,出来至少就是七品官,熬了这么多年,至少也是五品了。”
韦宝没有接祖春才的茬,问道:“大哥,依着我看,咱们辽东辽西的学子也不是很差啊,为啥这十多年都没有人中过秀才?问题出在哪里?”
“咱们没有单独的院试,是和北直隶合在一起的,指标都被他们拿光了。一方面北直隶的提学等着咱们捐功名,另一方面咱们这一片的世家都不太在乎功名。但是在武举人方面,北直隶是让着咱们的,一般武举人都从辽西辽东出。所以秀才方面少,就不占用他们科考的指标,而武举人多,他们也让着我们,形成了一种平衡,就这样喽,大家都高兴。”
韦宝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大哥,这对于我这种没有世家出身做靠山的普通子弟,很不公平啊,武举人无门,科举又没有机会!”韦宝愤愤不平道。
“这又有啥办法?咱这里地处边关,本来就重武轻文,你看看永平府府衙,还有蓟辽总督衙门,山海关的卫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哪个衙门不是武举人打堆?咱们这一片就不需要什么文官,外人也不愿意到咱们辽西辽东来。”祖春才解释道。
韦宝点点头,起身招呼人上菜:“大哥,边吃边聊吧,我就想讨个必中之策。”
“秀才吗?”祖春才奇道。
韦宝点头:“不错,我必须中秀才,牛都吹出去了。”
祖春才好笑的看着韦宝:“那没戏了,你这个牛,怕是要吹破了,十多年都是如此,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是事情,很难变通呀。这要是想疏通关节,你得费多大的劲?而且,大明对科场舞弊抓的是最严的,一旦发现舞弊,轻则抄家问斩,重则株连九族!我帮你过童子试,那是因为不容易找出破绽,考秀才则不同了,到时候各府挑选出来的夫子交叉阅卷,还有京师礼部的提学下来审阅,几乎没有机会。而且,上百人参加科考,就你一个人得中的话,那整个辽西辽东参加科考的人,不是都恨死你了?肯定会追着你不放,说你有问题的。”
“那要是让大家都中了呢?”韦宝问道。
“大家都中了?你说上百参加科考的人,都中秀才?这怎么可能?那除非是有圣旨差不多。”祖春才笑道:“我是服了韦公子,不知道兄弟你这脑子是怎么生的?总能想出很多不一样的答案。”
韦宝没有回答,却是灵机一动,猛的想到了王体乾的头上,王体乾是掌印大太监,随时可以直达天听啊,弄个圣旨,再方便不过,而且只不过是辽西科考秀才这种小事,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个事情吧?韦宝瞬间有了一个方案。
祖春才见韦宝不说话,以为韦宝因为自己帮不上忙,有点不开心了,遂笑道:“兄弟,别想了,捐一个秀才的功名便是了,也要不了几两银子,对于兄弟来说,小意思了,要不然,我帮兄弟捐一个吧?”
他一次性收了韦宝500两纹银的银票有些过意不去,所以才如此提议。
韦宝急忙道:“大哥不要误会,这500两纹银不算啥,我是怕逢年过节疏忽了礼物,一次性给大哥多送一些,而且还想麻烦大哥帮我给祖光耀大人备一份礼物,我这段时间很忙,本来说去拜访的,看来是抽不出来空了。”
“这好办,包在哥哥身上了。”祖春才闻言,松口气,“我花个二三百两纹银,给祖大人物色个美女,再置办一处上好的宅院,他保管乐上天去。”
韦宝闻言大喜:“那就多谢大哥了,会不会让大哥太破费了?这银子我来出吧?”
“看不起你大哥是不是?别争了,就这么说定了。”祖春才笑道。
“行,就依着大哥。”韦宝笑呵呵的,遂与祖春才痛饮了一番。
祖春才酒足饭饱离去,韦宝赶紧招来王秋雅:“林文彪在不在?”
“不在,公子有啥事吗?”王秋雅问道。
“不在没有关系,让人即刻送2000两银票和一个消息去京师,给我义兄李成楝大人。”韦宝对王秋雅道:“让李成楝大人将银票和消息转到东直门大街崇教坊方家胡同去,就说,我这次考秀才,求一个必中之策!现在就去办。”
韦宝身边的亲随当中,就有统计署的人,韦宝自己也随时能发布命令,并不是都需要通过林文彪转达。
韦宝说罢,递给王秋雅两千两纹银的银票。
东直门大街崇教坊方家胡同便是王体乾当初告诉韦宝的地址,是王体乾手下一个心腹太监的外甥在那里的住处。
送礼啊,有紧急的事情,都可以托人去那里。
王秋雅接过银票,答应着下去了。
“记住,加急快马,立刻出发,三天之内,务必传回消息!”韦宝又奔到门口叮嘱了一声。
王秋雅回身答应一声,加快了脚步。
韦宝擦了擦汗,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窗外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们,若有所思。
现在看来,能否考过秀才这一关,只能靠王体乾了!这是他的最后大招!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人生,无论经历过多少,到最后,只想守着似水的流年。
庭前看落花,花开花落间,将日子过成一杯清茶的味道。
韦宝品了一口清茶,酒劲散去不少,暗道还是不要想太多,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纵然真的输给吴三桂一万两纹银,纵然真的无法通过科考,无法通过金榜题名这种牛叉光辉的方式步入仕途,也非己所愿,没有办法呀。
睡了一觉之后,韦宝继续进入读书,练武,打坐,睡觉,这等与世隔绝的模式,他是宅男,本来就不喜欢到处去,偶尔喜欢热闹归喜欢,大多数时候,还是喜欢这种静悄悄的方式。
如此过了三日,韦宝有些焦躁了,问王秋雅:“今天已经到日子了,怎么京城还没有传回消息?再有五日便要进行院试了!”
王秋雅排解道:“公子别慌,这里离京师,往返最快也要四五日,公子说是说三日,下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