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甚至影响到了吴家和祖家的声誉,和在辽西辽东积累起来的威信。

    主要是祖家的威信,吴襄出道没几年,本就是抱大腿的主。

    金州与辽西辽东地缘在一起,但真的不关辽西将门的事情,而是毛文龙在管。

    毛文龙一方,是由登莱巡抚支持,而辽西将门包含辽西辽东,主要由辽东巡抚,辽东经略,蓟辽总督,这些朝廷的直属管。

    他们感觉比毛文龙要高档,两边虽然在一起,但不是一个系统。

    尤其毛文龙还是南方人,是后来才来辽东的,这在地域观念很重的时代,更加不被接纳。

    天启元年(1621年),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率领毛承禄、尤景和、王辅、陈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敌后,先收复了猪岛、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

    七月十四日,侦得镇江(后世的辽宁省丹东市)后金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虚,遂与生员王一宁商议,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镇江,擒后金游击佟养真(清帝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此战后,宽奠、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归顺之民,绳绳而来”,使得全辽震动,引起后金方面的极大恐慌。

    “镇江大捷”是明军与后金作战以来的首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心。朝廷因此对毛文龙破格提拔,升为副总兵。

    辽东经略王在晋评价此战说:“毛文龙收复镇江,擒缚叛贼,四卫震动,人心响应。报闻之日,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自清、抚失陷以来,费千百万金钱,萃十数万兵力,不能擒其一贼。此一捷也,真为空谷之音,闻之而喜可知也。”

    内阁首辅叶向高将毛文龙比作历史上的孤胆英雄班超、耿龚,他说:“毛文龙收复镇江,人情踊跃,而或恐其寡弱难支,轻举取败,此亦老长考虑。但用兵之道,贵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龙,此举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

    袁可立的好友董其昌则评价说:“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毛文龙率领一百多人取得“镇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极为震惊,即遣大军反扑。毛文龙兵少难支,一度退入朝鲜。朝鲜节度使郑遵、朴烨引后金军包围毛文龙于林畔,双方进行了激烈战斗,“一日七战,杀伤相当”,明军将领丁文礼、吕世举等牺牲,后金军也蒙受了很大损失,被迫撤兵。

    林畔之战后,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辽东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袁可立接替陶朗先为登莱巡抚,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

    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百万余人。一面遣将四出,不断深入后金腹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渐成为后金心腹大患。

    后金官员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对于东江镇的作用,辽东经略王在晋认为:“今有毛文龙在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兵法》:‘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凭鸭绿之险,居隔江之近,文龙得其所矣。奴欲长驱而肘腋之间有虿毒焉,奴一动而毒发,屡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龙甚也!东林名臣陈良训则认为:“今日所恃海外长城者,非毛文龙者乎?

    天启皇帝曾下诏书给毛文龙,肯定了东江镇的作用。

    天启皇帝朱由校:“念尔海外孤军,尤关犄角,数年以来,奴未大创,然亦屡经挫衄,实尔设奇制胜之功,朕甚嘉焉。兹特赐敕谕,尔其益鼓忠义,悉殚方略,广侦精间,先事伐谋,多方牵制,使奴狼顾而不敢西向,惟尔”

    天启三年(1623年)夏季,努尔哈赤下令屠戮后金占领区内的辽民,而这时登莱巡抚袁可立的战略意图是“联络诸岛,收复旅顺”,为了解救流散百姓,袁可立令毛文龙和沈有容属下的两镇兵马不时出奇兵“塞要害,焚盗粮”,给后金以沉痛打击。

    总兵毛文龙遣军四出击攻打后金,命朱家龙从千家庄进军,王辅从凤凰城进军,易承惠从满浦进军,复遣大将张盘,率部从麻洋岛登岸,相机规取金州、旅顺一带。自统八千马步精锐,从镇江、汤站一路进击,予以策应。

    张盘上岸后,他按照毛文龙所布置的方略,将解救百姓作为首要任务,用战船将金州一带幸存的辽东百姓接渡到安全的地方,先后接济“男妇老幼共计四千”,这些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壮年居多,苦大仇深,纷纷要求参军攻打后金。

    张盘见民心可用,遂将这些壮丁编成队伍,共计有三十五队。

    七月初二日,张盘率领兵民合编的队伍,攻打金州,一举而下,并缴获后金军火器“大小炮铳一千零十四位,硝磺连药五百六十斤,大小铅炮子七千三百零二个。”

    随后,又在袁可立的策应下乘胜收复了辽东半岛南端的要塞旅顺,以及望海堡和红嘴堡,使得辽南数百里之土地,重归于明朝。

    毛文龙遣将收复金州和旅顺等地,开辟了辽东战场的新局面。使得登莱、旅顺、皮岛、宽叆连为一线,解除了后金所占领的旅顺对山东半岛的军事威胁,令明朝的二千里海疆得到巩固,并完成了对后金的海上封锁,加重了后金统治区内粮食紧张的状况。

    但金州孤悬海外,易攻难守,不久张盘为后金所逼又退居麻洋岛。

    登莱巡抚袁可立奏报朝廷:“刘爱塔事泄而金州空,沈有容以兵寡不可守,而张盘入据。闻金州有人率众逼张盘于麻洋岛,此金州复而不复之实也。”

    天启三年(1623年)秋,巡抚袁可立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使“大兵出关东下,旅顺犄角夹攻”,以图建立“恢复之功”。

    这年九月,毛文龙布置在后金统治区的细作飞报,努尔哈赤准备西征攻打山海关一线。为了牵制后金,毛文龙亲统三万大军,直捣后金故都,以攻其必救。

    后金在赫图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岭之中,设有董骨寨、牛毛寨、阎王寨三座要塞,深沟高垒,易守难攻,是其起家时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龙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战至十六日,占领牛毛寨、阎王寨,将后金守敌全部消灭。十七日,后金军反攻,想夺回三寨,毛文龙设伏以待,将后金军包了饺子,大获全胜。努尔哈赤闻得后方生变,不得不放弃西征打算,率四万大军来救。考虑到孤军深入,师老兵疲,而牵制努尔哈赤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毛文龙遂决定主动撤出战斗。

    “牛毛寨大捷”之后不久,毛文龙又再次重创后金军,取得了“乌鸡关大捷”。

    两次大捷,明军“先后共斩首级七百二十六颗,生擒活夷十四名,夷妇五名……据有札付符验,一并验确。”按明朝以首级为实功,实际歼敌数往往远多于斩首数,著名的“宁远之战”明军仅仅“上首俘二百六十有九”,“宁锦大捷”更是“斩获无几”、“止有丁自雄于马上斩一级”,而毛文龙此二次大捷,数倍过之,尤为难得。

    当时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在“牛毛寨大捷”之后,欣喜异常,上奏称赞说:“臣接平辽总兵毛文龙呈解屡获首虏,随行关外道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系真正壮夷,当阵生擒虏贼四名,俱系真正鞑虏。差令中军官集将士于衙门外,三炮三爵。臣时在宁远,适春赏夷人,虎酋等部俱到。特令各官解其首虏,经各赏夷部落,乃抵宁远。不独风示边人,抑亦见天下尚有杀贼之人,贼自有可灭之日!一时人心,殊觉感动。因念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贼,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懦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也,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愧死无地矣。”

    登莱巡抚袁可立亲自为毛文龙请功道:“毛文龙统兵深入闫王寨,与奴贼大战,斩级三百七十一颗,生擒真夷四名,请发赏功银两。”

    天启皇帝指示“毛文龙并各将吏功次,着即行勘叙”。

    天启三年,后金“常出没于长山、旅顺间,漕艘贾舶多为所梗。”

    袁可立“于皇城岛请设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

    于是“虏遂远徙,乌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

    秋收之后,金人又来大肆侵略,袁可立“命将设伏,乘风纵火刍茭,糗粮尽归一炬。”

    金人十分恼怒,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

    而袁可立早有所料,“先期集兵分道以应,并夜酣战,俘斩无数”,遭到伏击的金人大败而归,朝野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

    当年十月初五,总兵毛文龙复命张盘收复复州和永宁。

    当时,后金复州驻军横行无忌,四处掳掠百姓。张盘利用辽民对后金军的痛恨,乘夜袭城,大破之。

    后金不甘心失败,调集了更多的军队反击,张盘于城中设伏,再次大败后金军,“斩获无数”,后金军“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

    天启四年(1624年),后金利用海水结冻,以万余骑兵绕袭旅顺,想报上次失败之仇。

    张盘死守城池,火药用尽,犹坚守不降。

    现在张盘坐守孤城,毛文龙在朝鲜受到建奴牵制,分身不下,辽西辽东这边本地势力又毫无动静。

    所以,涂文辅这个时候借着这个事情说话,也不算是不合理的小鞋。

    辽西一众将门,的确对于支持金州守卫战,有责任,尤其是祖大寿的锦州,就在边上。

    林文彪每天都将最新的情报发回韦家庄,感觉到祖家吴家游说一帮富户,和涂文辅一帮太监,双方似乎马上能达成一致。

    林文彪、罗三愣子、刘春石、范大脑袋、范晓琳、王秋雅、徐蕊等韦公子身边的人,焦急无比。

    可比武完了都五天了,韦公子仍然每天昏昏沉沉的,意识模糊不清,不见好转。

    这么大的事情等着韦公子韦总裁拿主意呢!

    众人都很焦虑,这是一桩几乎无解的麻烦事情,别说韦公子现在这样,只怕是韦公子身体状态良好,意识清晰的情况下,也不是能轻易解决的。


………………………………

【0320 竹篮打水一半空】

    别说500万两,就是能弄到100万两纹银,这帮太监也是喜出望外了。

    因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

    这些年,太监们虽然每年也能从辽西辽东弄到不少‘孝敬’。

    但是合起来也不过几十万两银子,一次性能弄到一百万两,都能乐疯。

    何况,看样子,吴家祖家有给500万两纹银的意思。

    多拖几日,是想看看能不能再‘挤出’一点油水。

    范大脑袋、刘春石、罗三愣子等人长时间等不到涂文辅等人的接见,也回到了韦家庄。

    太监们很清楚,知道辽西的事情,还是当地大户们说了算,并不想与韦宝一方‘交易’。

    韦宝就算是能给更多的银子,但真的要将司礼监与辽西辽东当地将门的关系弄僵了,这就不是小事了。

    “依据我判断,这两天当中,他们两方极有可能达成一致,到时候涂公公不再庇护公子,祖大寿吴襄他们肯定会带兵回来索要金银。再重开擂台的话,公子还能不能打赢吴三公子,就不可知了。”林文彪道。

    林文彪是很清楚韦宝是咋打赢吴三桂的,一次能下葯,第二次呢?况且公子现在身体都这样了。再与吴三桂比试,九成九是公子输。

    范大脑袋头昏脑涨的搓了搓两只手,叹口气:“要是真的那样的话,就把金银都还回去吧!只是可惜公子受了这么多苦,好不容易打败了吴三桂那厮。”

    “对,实在不行,只能认输。好不容易赢一场,谁知道最后还是会弄得两手空空?”罗三愣子叹气附和:“这真的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公子人没事就成。”刘春石倒是看的很开:“还是盼着公子能尽快好起来,银子没了,还能再挣。”

    “再挣银子?挣银子不需要时间吗?”范晓琳道:“你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有上百万两银两没有结账呢!”

    “什么账目?上百万两银子?是不是收进来的大批粮草?”刘春石想起来了。

    范晓琳点头道:“公子之前已经付给吴家二十万两纹银了,现在还要付一百万两银子多一点,如果那批赌金不算咱们的,咱们手头的银子,只有18万两多一点。现在永平府的粮价一跌再跌,全部亏本卖出去,也难以付清粮款。”

    众人这才都想起来,还有韦公子之前大量收购粮食,要做善事的事儿,纷纷唉声叹气,纷纷摇头,这几个人在一起说话,等于是开了一场没有韦公子的最高层会议了。

    韦宝一直将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希望自己的团队能自发运转。

    但那只是处理常规事务,真的遇到棘手的事情,还是完全离不开他这个总裁。

    这天夜里,韦宝的状态稍微好了一点。

    半夜醒来,在王秋雅的服侍下,吃了两碗粥。

    “公子的脸色好些了,有血色了。”王秋雅惊喜道。

    韦宝虚弱的嗯了一声,躺在王秋雅的怀中,也感觉稍微好些了,手脚似乎有点力气了。

    这几天,真的像是瘫痪了一样!

    他连正常的排泄都没有办法自理,都由旁人料理,这日子,可算是悲催到家了。

    “涂文辅、吴家祖家,他们那边怎么样了?”韦宝声音很虚弱的问道。

    王秋雅急忙将最新的消息向韦宝做了交代,说林文彪分析,他们两方,这两天就很有可能会达成一致。

    韦宝皱了皱眉头,要是涂文辅只管自己的性命,不帮自己保住银子的话,自己将白忙乎一场啊!

    想到超过两千万两的银子付之东流,韦宝便像是猛然被掏空了身体,心里空落落的,同时也感到恐惧。

    因为祖大寿吴襄,还有一帮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这趟再将银子都掏回去了的话,他们会光是只要银子吗?

    肯定会借着这个阵势,继续逼迫,直到将自己手里的财富榨干,最后取自己的性命。

    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倒了一块,其他的牌也站不住!

    虽然原本的年纪也并不是很大,但韦宝天性胆小谨慎,很早就懂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

    “你写一封书信,让人带给吴襄。”韦宝果断道:“我说,你写。”

    王秋雅答应一声,赶紧去取纸笔,又拿来一盏煤油灯,和桌上的灯笼同时使用,很明亮。

    韦宝这几天虽然昏昏沉沉的,不能想事情,但一旦清醒过来,大概要怎么做,这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能马上想到的。

    现代人,尤其是韦宝这种社会底层小市民,是最懂得如何当缩头乌龟的了。

    “吴襄大人,你好。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退还你们600万两白银,18万两黄金。剩下来涂公公那边的事情,我来料理!你们料理不好的,他们背后还有很多人!这个麻烦要是不断,整个辽西辽东便永不得安宁。若不是惧怕你们会在输了之后耍赖,我是绝不会花费巨大成本,从京城将他们找来的。但我们毕竟都是本地乡亲!冤家宜解不宜结!”韦宝冷静的说着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即便是给这个时代的人写信,他也依然用口语:“如果第一条你们不同意。我只能选择第二条路,便是将银子都捐给京城魏公公,以求得保护!韦宝,敬上。”

    韦宝提出的600万两白银,是总赌金当中1180万两白银的一半,他要一半,退回一半。至于30万两黄金,韦宝要12万两,要四成!退回18万两,给吴家和祖家留六成。

    这是韦宝打的如意算盘。

    王秋雅疑惑的看着韦宝:“这样写的话,吴家祖家,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他们能答应吗?他们本来只要出500万两纹银,就能将银子都拿回去的。如果按照公子的意思,他们将损失600万两纹银,而且还得搭上12万两黄金,比他们向涂文辅那帮公公行贿,付出的要多的多啊。”

    “先把条件开出来再说,你斟酌一下措辞,语气要委婉,但表现出的态度要坚决!让他们明天正午之前,必须给答复!否则我就只能走第二条路了!若他们同意了我的办法,请速速到韦家庄来一趟,共同留书一封,以后不得再为我与吴三桂比武打赌的事情找后账,从此以后和平相处,也不得再找我天地商号的麻烦。”韦宝费力的一个字一个字道。

    王秋雅不敢多说什么,将草稿打好,出去找徐蕊再润润色,这就要发出去,因为公子说的时间很急。

    从韦家庄,到抚宁卫,这么点时间,还要让他们明天正午之前来韦家庄,必须抓紧。

    王秋雅和徐蕊都醒了,韦宝的意思很容易弄明白,徐蕊稍微斟酌了一下措辞,重新誊写一遍,并盖上了韦公子的印信,便急急出去交给统计署的人发信。

    三女虽然都觉得这种办法,吴家祖家,还有那帮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肯定都不能接受,想再和韦宝谈谈,但到底都忍住了。主要因为韦宝现在身体不好,加上韦宝决定的事情,很少更改。

    韦宝这么做,有自己的把握,他是经过了一番思索的,觉得吴家祖家和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不敢将这事闹太大,按照他的意见,便是‘辽西人的内部矛盾’,否则将长期让司礼监抓个小辫子,而且这事说不定还有后续,那将会遗祸无穷。

    韦宝胆小归胆小,但将钱看的很重,既然金银到了自己手里,怎么样也得截留下一部分。

    至于涂文辅和一帮太监,还有王体乾是否因此动怒,会少收到银子,韦宝倒不是很担心,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银子!

    自己一方和辽西将门和解了,这是辽西人的事情,即便他们事后知道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也无可厚非。

    说破釜沉舟也好,说破罐子破摔也好,韦宝不是诸葛亮,被逼到悬崖,也只能用这种现代小市民妥协求存处事的方法。

    现代社会的底层渣渣处事,并不高明,却经常奏效。

    因为我们每天活着,都像是在对世界妥协,狗一般,泥一般。

    不怕被咬,你就再踩几下,不怕泥巴沾染,你就再踩几下。

    事关重大,林文彪和范大脑袋亲自送信,快马加鞭之下,吴襄在凌晨收到了韦宝的信函。

    吴襄披着睡衣,早春寒气重,他坐在灯笼旁看书信,心中五味杂陈。

    短短数语,吴襄仿佛韦宝就站在他面前对他说这些话,甚至能体会出韦宝说这番话的时候的语气和神态。

    那是一种小人物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坚决,决绝!

    吴襄没有轻视韦宝这封信,倒反而从韦宝身上看见了很多东西,看见了韦宝的野心,看见了韦宝的应变能力。

    换成是自己,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这是常规做法,做出来,却需要很大的勇气。

    此前,吴襄是真想不到韦宝居然敢提出这样的提议来,不知道韦宝是怎么想的。

    但是韦宝的提议,吴襄觉得一点都不荒唐。

    本来想等到天亮再去叫醒众人,但一向遇事很稳重的吴襄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还是决定立时叫人。

    一边穿衣服,一边高声道:“去,把所有辽西辽东的老爷们都喊来,把大公子也叫过来。”

    “是,大人。”吴襄的随扈立刻在门外答应。

    这几天,一大帮人都住的很近,主要是为了方便每天碰头。

    几乎所有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都在抚宁卫,将这个平素位置很重要,却很冷清的军事重镇,交通要道重镇,改变的有些热闹。

    “爹,这天都还没亮呢,这么大晚上的,啥事啊?”吴三凤边披着衣服进了吴襄的屋子,边嘟嘟囔囔的道。

    吴襄也不说话,将韦宝的信拿给吴三凤看。

    吴三凤快速看了一遍,皱着眉头,看见落款,奇道:“是韦宝来的?”不敢置信的又看了一遍。

    “他这是啥意思?想的到挺美,我看是他怕了吧?”吴三凤皱眉瞪眼道:“爹,不行,这绝不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