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洲移民通过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抢夺其财物,大规模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
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它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要到一百多年之后,才开始慢慢形成繁育了很多代的小殖民者,忘记本土,要争取更大权力的事情。
美国离投胎还有一个半世纪呢,现在的美洲大陆,别说跟大明比,其实比非洲也强不到哪儿去,都属于人口稀薄,土地大片荒芜的未开发之地。
所以,美械师也是不存在的。
韦宝一边吃早饭,一边对王秋雅道:“这些天,我都会在化工厂和军工署搞科研,等会就去军舰湾。”
“好的。”王秋雅答应着,递给韦公子一张葱香饼。
韦宝喝豆浆,吃油条,吃饼,美滋滋。
虽然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眼中是很寻常的东西,但这个时代,也只有韦宝这种超级富豪才能吃得起了。
韦宝一边美滋滋的吃饭,一边暗忖,按照这个年代的习惯,戚继光的军队,叫戚家军。那他韦宝将来的军队,应该叫宝家军了吧?
等无烟火葯弄出来,手榴弹不难起步,将来在造出合格的钢铁,步枪,大炮,甚至轻重机枪,就问还有谁能和宝械师抗衡?
哇咔咔,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不造反,光是偷偷在国际上卖军火,都足够刺激工业发展了吧?
国际离着还太远,就近来说,毛文龙的东江军和建奴正在打仗,要是能弄出啥高新一点的武器卖给毛文龙,不但往朝鲜通商的事情好谈,还能大赚一把,美滋滋。
就在韦宝美滋滋的时候,砰地一声响声,从远处隐隐约约的传过来。
韦宝,王秋雅,徐蕊三人都抬头去看。
“是哪儿响声?炸煤么?”韦宝问道。
“不像是煤矿方向传来的啊?而且煤矿的露天煤都挖不完呢。”王秋雅疑惑道:“再说,煤矿即便是要炸煤也得通过秘书处,向军工署申请炸葯呀。”
“好像是军舰湾方向!”徐蕊道。
韦宝惊得一下子站起来,出了饭厅,向军舰湾方向张望,啥也看不见:“走,去看看去!”
王秋雅问了护卫,几名随行的统计署特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明是即时发生的事情,还没有传回消息,急忙让护卫备车。
韦宝坐在马车上,心急火燎的,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最怕是有人来袭。
“按道理不该有人来偷袭才是,这一片又不闹海盗,海上势力只有毛文龙一家,他忙乎对付建奴,都忙不过来吧?”韦宝纳闷道:“难道是登莱的水师跑过来了?”
“登莱水师没有多少人吧?况且这一片海域被东江军把持,他们没事来这里做什么?”徐蕊不同意韦宝的看法。
韦宝点了点头,百思不得其解。
等进入军舰湾,就知道结果了,有陆卫队的执勤军官向韦宝报告,说是军工署的一处试验大棚炸了。
韦宝啊的一声,吓的不轻。
军工署的几十个人,可都是从有特长,懂炸葯的一帮铁匠中挑出来的,而且还配了最好的识字先生跟着教课,韦宝的理化资源也全部给了他们,这些人要是都被炸死了的话,损失可不小。
等韦宝赶到军工署工作区的时候,付继光,钱学科、郑二狗、邓大梁、邓二鲜等人,都在原地痛哭。
韦宝急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邓二鲜擦了擦眼泪,对公子道:“回公子的话,老董主事在研发无烟火葯的时候,被炸死了。”
原本的历史上,无烟火葯是19世纪中期才被发现的。
至于被用于军事上,已经到了19世纪尾声了。
不是这么重大的发明,华夏也不至于遭受大劫难。
1845年的一天,瑞士化学家舍恩拜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
溶液流在桌上,一时未找到抹布,他赶紧出去拿来了妻子的一条棉布围裙来抹桌子。
围裙浸了溶液,湿淋淋的,怕妻子看见后责怪,就到厨房去把围裙烘干。
没料到靠近火炉时,只听得“扑“的一声,围裙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烟,也没有一点灰,他大吃一惊。
事后,他仔细回忆了经过,顿时万分高兴。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合成了可以用来做炸药的新的化合物。
为此,他多次重复了实验,肯定了结果无误,遂将其命名为“火棉“,后人称之为硝化纤维。
但是用舍恩拜发明的硝化纤维,生成的火药很不稳定,多次发生火药库爆炸事故。
1884年,法国化学家、工程师P·维埃利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
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
无烟火药的诞生为弹药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1890年代初,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
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韦宝手头的资料,都是三个‘热衷穿越巨’在网上摘抄的资料,网上上哪儿能找到详实的制造无烟火葯,甚至生产军武的资料去啊?
这三个兄弟的资料,只能说个大概。
所以韦宝一直让军工署的人自己试验,一定要弄出性能稳定的无烟火葯配方。
韦宝看见了已经被炸成一摊缩在一起,认不出人形的董火金,差点没有把早饭吐出来,捂着嘴,干呕着转身。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死人,也不想在手下人面前跌份,韦宝也不是没有亲手杀过人。
但还是头一回见死成这么难看的啊,那样子,他估计自己一辈子也忘不掉了。
“不是让你们注意安全吗?只有董火金一个人炸死了?还有没有其他伤亡?”韦宝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幸好没吐,否则真的对死者不敬,也损害他高大上的伟岸光辉正面形象。
“没有,就只有董主事一个人遭难,我本来是和他一起研发的,他让我先出去等着,没有想到就出事了。”邓二鲜哭道:“是我不好,没有拦着董主事。”
长得跟个男人差不多,身材又较之于这个时代的普通男人为高大的邓二鲜哭的很伤心。
引得旁边众人也都红着眼圈抹眼泪。
显然,军工署虽然才成立一个多月,大家的感情已经处出来了,总共就这么三四十人,大家白天黑夜都在一起工作。
韦宝也难受道:“人死不能复生,其他人没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感觉入殓,厚葬!你们军工署的人给董火金办个追悼会,到时候我亲自吊唁。这是我们天地会牺牲的第一个主事级别的官员,他是烈士!是英雄。”
众人答应了,听韦总裁对董火金的评价很高,心里都觉得温暖。
韦宝又道:“死了主事,工作不能耽搁,你们单位之前有选出副主事吗?”
徐蕊答道:“有的,军工署的副主事是付继光。”
韦宝哦了一声有些奇怪,虽然人事都要经过他亲手确认,却对付继光的印象不深,只知道付继光是上回从外面找来的一批教书先生当中学问不错,头脑也开明,各方面都懂一点,类似于宋应星这种百事通的人。
没有想到他当上副主事了?
“就先这样吧,会委会的人留一下,其他人去忙。”韦宝没有虚情假意的逢场作戏,死了董火金,虽然心情不好,但他身为总裁,也没有必要因为死了一个人就刻意加强伤心难过的程度。
现在天地商号的各级组织中,都有会委会,由天地会的正式会员组成的一种政治团体。
尤其是军队,到各个班级组织,都有自己的会委会。
这东西没啥新意,都是韦宝按照近现代政治弄出来的。
没有会委会这种组织,如何彰显与同时代管理的不同?
又如何凸显自己的管理手段?
………………………………
【0325 韦家庄的工业初起步】
付继光、钱学科、郑二狗、邓大梁、邓二鲜等人留下,他们都是军工署会委会成员。
最铁杆忠于韦总裁,忠于天地会的人,才能进入会委会。
会委会的人,比普通会员,境界要高一些,是要经过严格考察的,普通会员,比非会员,境界又高一些。
想进入天地会,在韦家庄是无上光荣,很困难的事情。
韦宝进入军工署的会议室,身边坐着王秋雅和徐蕊。
他看着眼前几个人,想的却是无烟火葯的配方还没有试验成功,先死了主事,这可怎么好?
本来韦宝以为,基础的制作方法都有,几十种化工原料都研发的差不多了,这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呢。
“大家也别太伤心了,死了主事,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我们天地会人,要不怕吃苦不怕死!发扬艰苦奋斗。”韦宝沉吟着,说出一番让自己耳朵发红的话,好像电视上,是这么搞教育的吧?
军工署会委会的人都没有说话,大家坐的直挺挺的看着韦总裁。
“现在最要紧的是别耽误工作。”韦宝接着道:“付继光,你对暂代主事一职,有没有信心?你们也都说说看。”
“公子……我。”付继光脸红说不出来:“是董火金主事和大家推我出来,我知道自己能力做不了。”
韦宝看了看身边的王秋雅和徐蕊,王秋雅和徐蕊才十来岁,模样清纯粉嫩,包括他自己,也不过14岁的人,妥妥的小萌新一个,跟一帮三四十岁的人在一起开会,最年轻的邓二鲜也二十多了。
韦宝觉得,他从气场上来看,其实差不多能坐稳目前的位置了,毕竟有总裁的权势支撑。但是从年纪角度看,还是太年轻。
尤其是要主导,带动军工署这种单位往前走,这对于整个韦家庄的建设发展来说,是最难的一块,因为韦宝本身就连半担水也没有,一点点微薄的理化知识,别说弄炸葯,炸油条都够呛。
只能充分发掘手下人的才智,开发他们的潜力,尽快将自己会的一点东西都传给他们!
“能力不足,可以提高,有这个认识就是好事。没有谁天生有能力,包括我,比大家也强不了多少。”韦宝淡然道:“从今天开始,这段时间,我主要留在军工署跟大家一起做事。你就放心的干起来。”
付继光听总裁这么说,急忙起身鞠躬:“是,总裁。”
“董主事的无烟火葯到底研发到什么进度了?”韦宝又问道。
“总裁,董主事,我,还有我哥,付继光、钱学科、郑二狗,我们一共分成三组,分头研发,每天汇总,了解别组的进度,郑二狗是和董主事一组的。”邓二鲜道。
“总裁,您当初说无烟火葯的威力比黑火葯大20倍,现在我们做出来的炸药威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倍以上的水平,我们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稳定剂,用无烟火葯做爆炸试验,很容易自己爆炸。”郑二狗介绍道:“大家已经很小心了,还是出了这种事情。”
韦宝点了点头,问道:“你们其他的两组,也都是在做稳定剂试验了?”
“是,硝酸硫酸再配上其他辅料混合,强度太大,一点点就不好控制。”邓大梁道:“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没法大量用于制作爆破军械。”
韦宝对于这个进度算是满意,决心尽快研发出无烟火葯。
董火金的葬礼过后,韦宝每天和大家忙碌在一起,他加入了邓大梁和邓二鲜这个小组。
一面研发无烟火葯,韦宝还做别的试验。
前段时间天地商号贩卖的肥皂和火柴,销量还过得去,但是煤油灯的销售不是很理想,所以韦宝想多弄一些产品出来。
尤其是塑料,这是现代工业的最大杀器了,没有掌握塑料制作工艺的话,谈不上领先的科技。
塑料其实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
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
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
这些原料,本地就有。
韦宝并不用伤脑筋。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随着进入韦家庄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何安置新近进来的上万人,也让韦宝费思量。
他必须增加劳动密集型工业,以让所有人都有工作。
修筑城墙,和挖掘引水渠、排水渠、地沟,各类化污池,建设整个地区的港口、码头、河道,修筑水库,公路道路,桥梁,韦宝用了15000人。
占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因为尽快将基础设施弄起来,将城墙搭建起来,这在韦宝看来,是重点,因为这都是永久性的大事,等地区雏形出现,城市再进化,再改良,拆除很多不合理的建筑,重新挖掘修建,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所以韦宝一开始就很看重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上面只用了2000人,虽然地理面积庞大,但实行了按劳分配之后,人力是够用的,而且韦宝仅仅打算将韦家庄的三分之一开发出来作为农田改造。
韦宝心目中的蓝图,韦家庄将来主要以工业为主,以城市为主,一座工业化城市,不需要太多的农业用地。
剩下三千人,刨去后勤和军队,还剩下约莫两千。
已有的工厂和采矿业占据了500人左右。
还有一千五百多人没有安置。
这一千五百人拿到了试用期资格,现在正在进行突击培训,已经开始上小学最后一年的课程。
然后可以边工作,便继续攻读小学毕业的课程,等拿到了小学毕业生证书,再在工厂做满一年之后,便有望成为天地商号旗下工厂的正式职工。
韦宝没有打算将轻工业转成国有企业,国家只控制大型命脉重工业,能源工业,其他的都应该让给社会自行生存淘汰。
他目前只是试水阶段,将来这些正式职工还得分流。
看过了清末工业萌芽,再到民国的工业艰难发展,再到新中国从无到有的搞工业建设的韦宝,可以少走无数弯路。
至少从体制建设上,他看到的方向,是这个时代的人想破脑袋也看不见的一条路。
优秀的工人,来源于生产实践,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生产,不断淘汰,优胜劣汰,让整个工业保持活力和创造力,健康向上,这些都是韦宝的目标。
韦宝打算从这些挑选出来的,认得几个字,有一点文化基础,并且在扫盲班的学习中展现出智慧的人,进入工人队伍。
将工人数量提高到200人,工人至少占据总人口的一成,这是韦宝的目标,都在他的控制当中。
工人阶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先进性,就不用问了,接触过工业生产,有科学文化知识,自动便完成了开化,并且能够带动其他社会元素一起开化。
“公子,你又喜欢上木匠活儿了吗?”王秋雅两手弄的漆黑,可怜巴巴的看着韦宝。
韦宝这几天将秘书处也搬到了军工署,占用了一个大木棚子,军工署的实验室由一片一片的大中小厂房组成,位置空旷,分成各个片区。
工业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韦宝的计划中重工业人数又得占到工业人数的十分之一,这里将来会发展成重工业基地。
军舰湾真是不错的地方,有天然海港作为港区,旁边还有大片空地,将来可以用来兴建机器加工厂,制造厂,大型船舶码头,造船厂,冶炼厂,钢铁厂。
“这是石墨,我们先将石墨分成一条一条的细条状态,然后碾碎,形成粉末,然后通过加工,制成我们需要的原料,然后用加工好的一个个空心木头包裹,形成细细的圆柱体,便能用来写字,现在做铅笔,过两天铅笔厂弄起来,还得做钢笔,圆珠笔。这些都能取代毛笔,能将教育普及速度提高,教育成本降低。”韦宝答道。
“我小时候就用石墨写过字。”徐蕊道:“公子,你是怎么想出用木头包裹的?这样手就不会弄脏了,公子真聪明。”
王秋雅想问圆珠笔和钢笔是啥东西?到底忍住了,微微一笑,知道过两天便能知道。
韦宝呵呵一笑,不是自己聪明,是自己见识广好吗?这在现代人看来,是最简单,最没有科技含量的东西了。
做铅笔,比做肥皂和火柴还简单。
但是,如果没有三个‘热衷穿越巨’兄弟搜集的资料记载,这么简单的东西,韦宝也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做出来!
因为这不是一个物理过程,不可能直接将铅笔芯破碎成型,还得添加很多东西。
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
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
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
1662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施德楼铅笔厂。
后来德国人F·卡斯特在纽伦堡市创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铅笔厂,采用硫磺、锑等作粘结剂与石墨加热混合制造铅芯,使石墨铅笔杆制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法国N·J·康德首次采用水洗石墨的办法,使石墨的纯度提高,并用粘土将石墨粘结制成笔芯,此法被称为康德法。为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来,法国化学家孔德经过反复试验,改用黏土作增固剂,制出的笔芯比原先还要坚实耐磨,而且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石墨矿,直到2020年仍在使用。
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一根黑铅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拼粘合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杆。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经历百年的发展后,此时的“铅笔”进入了其自身演变的初级阶段,木制铅笔杆的出现,成为“铅笔”的半成品,市场上主要为此类铅笔杆,使用者需要经过再次削制才能使用。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
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
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
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
直到韦宝所在的后世,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这不是军事工业,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所以三个‘热衷穿越巨’兄弟查找的资料完全适用,韦宝也没有经过多大波折,一个早晨就将一大桶料配好。
一部分人制作铅笔芯,他自己琢磨着让铁匠和木匠生产两片式的制作铅笔外壳的木工机械。
这是手动式机械,因为有了火柴厂的摸索发展,这种手动机械已经不是难题,稍微更改尺寸,同样也能使用于制造铅笔。
中午在军工署的食堂随便吃了一碗饭,下午,韦宝便将第一支铅笔,这个时代的第一支铅笔弄出来了。
“除了咱们这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要制作铅笔,至少还得一百五十年!”韦宝一边用铅笔书写,一边自信道。
虽然书写的不是很流畅,料搅拌的不均匀,或者是原料配置比例不均匀,但并不影响书写,韦宝已经十分满意了。
“别人就是过两百年,也未必能做出来吧?”过来观看的邓二鲜啧啧称奇,“光是拌料,就用到了好些化学辅料,这些辅料又需要很多化合工艺,别说韦家庄之外,就是我,没有几天功夫,也记不下来这么多步骤。”
韦宝听了邓二鲜的话,微微一笑:“不要骄傲。”
“有了这东西,咱们就不愁给那么多人学写字,找墨汁的问题了,否则制作油墨都得好些人手。”王秋雅感叹道。
“不但能省下油墨,还能省去不少纸张,等会试着做橡皮擦!这些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